《枣儿》练习题阅读《枣儿》,回答1-5题。幕启。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幕后传来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老 人 (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男 孩 (喜出望外)谢谢爷爷!(吃得津津有味)枣儿真大。老 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男 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老 人 (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男 孩 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老 人 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画“木”)所以他叫枣儿!……老 人 (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男孩默默地接过。老 人 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男 孩 我能爬到树上去摘吗?爷爷。老 人 能。男孩兴冲冲爬树,跌倒在地。老 人 疼吗?(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来!老人趴在地上,让男孩踩在自己屁股上摘枣儿。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让男孩骑跨在肩上摘。老 人 嘿嘿嘿。男 孩 笑啥?老 人 有一回,我家枣儿也是这样骑着,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男 孩 呀,脏死了。老 人 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男 孩 (有些羡慕地)我从来没有尿过我爹脖子上。(摘枣儿,塞进口袋)哟,不好,我也要尿尿了。老人将男孩放下,男孩朝远处走。老 人 喂,过来!男 孩 我要尿尿。老 人 (指指枣树)尿树下去,给咱枣树施点儿肥。男孩溜回树下尿尿。老 人 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有一回,放学,直往树下奔。我以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撒完尿才说:“爹,我放学了。”……老 人 别小看这枣树,那一年,一个小日本站在树下端枪射我。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二人开怀大笑。男孩忘记吃枣,学着做惊吓状。男 孩 快讲。老 人 有一年闹灾荒,村里饿死不少人。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俺爷儿俩才活了下来。男孩忘记吃枣。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凝视。男 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老 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男 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 人 不知道。男 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老人仍在沉思。……老 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男 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老 人 怎么了?男 孩 爹不会回来了。老 人 噢?男 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男 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老 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老 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男 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老 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男 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老人紧紧搂住男孩。男 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老 人 那,咱们喊喊?男 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山坡上,使劲儿喊)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1、本文的老人总共几次回忆起自己的儿子枣儿?(2分)答: 。2、老人对男孩是一种什么态度,这说明了什么?(2分)答: 。3、《枣儿》一文中的老人和男孩是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答: 。4、本文的“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答: 。5、本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它在剧在起到什么作用?(3分)答: 。答案:1、老人三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2、老人是对男孩是非常关爱的,这表现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从侧面表现了自己对于儿子的亲情。3、老人:他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激情,富有爱心,关爱青年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又有所失落。男孩: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4、它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5、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处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是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这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