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3 月调研测试卷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20 分。
第一部分(33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6 分)
徜洋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受和体验。读鲁迅的《阿长与》,
我们了解到长妈妈懂得许多烦 suŏ( )的规距;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
到作者 zhì(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 qiè( )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动于邓稼先“jū( )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一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①烦 suŏ( ) ②zhì( )痛 ③qiè( )而不舍 ④jū( )躬尽瘁
(2)从上面的语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改成 改成
2、名句默写。(10 分)
(1)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不闻机杼声, 。(《木兰诗》)
(4) ,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5)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 , ,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7) ,行舟绿水前。(王湾《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 傜言 悲惨 背诵 锋芒毕露 风沙呼啸
B 友谊 熟识 拔尖 马革裹尸 知人之明
C 昆仑 摆脱 暑名 当之无愧 可歌可泣
D 佩服 仰慕 孕育 家谕户晓 任人宰割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这样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大数据和互联网应该带给我们的生活思路,而这与勤劳富裕的中
国互联网精英们的思路迥乎不同。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这次大会召开以后,各部门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
感人故事。
5、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填空。2
(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
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
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他把曹先生在讲台上所讲的,和平日与他闲谈的,那些关于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话编辑
了一下,到党部去告发曹先生在青年中宣传过激的思想。
选文中的“他”是 (填人物),“他”因为 而去告发曹先生。后来,“他”
被 告发而被枪毙。 (3 分)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5 分)
材料一:“请说出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并不是在做
家庭成员调查登记,而是一道高中的入学面试题。就是这一道看似简单却出乎意料的题目,
令 200 余名报考的初三学生张口无言,近九成学生答不出来。
材料二:面试结束后,一些家长议论纷纷。“真没想到校方会出这样的题目。”“这题
真‘奇葩’,对孩子来说有点难,因为她外公外婆的生日连我都不记得了。”
(1)用一句话概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 分)
(2)材料二中的“奇葩”是什么意思?(1 分)
(3)有家长质疑:“这是什么试题,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假如你是主考老师,会对质疑的
家长说些什么呢?(2 分)
第二部分(37 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7-8 题。(4 分)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诗歌题为“池鹤”,为何在颈联又写到“鸬鹚”和“鹦鹉”?(2 分)
8、尾联中的“怅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12 分)3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①,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
一人过②曰:“善射,可教射也矣③。”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
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④。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⑤,少⑥
时气衰力倦,弓拨矢钩⑦,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注释】 ①养由基:人名。②过:经过。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他射箭了。④支左屈
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⑤而不已善息: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已,同“以”,因。⑥
少:过了不久。⑦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⑴ 以 钱 覆 其 口 ⑵夫 射 柳 叶 者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2)左右皆曰“善”
(3) 徐以杓酌油沥之 (4)公亦以此自矜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12、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2 分)
甲文:
乙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5 题。(9 分)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
①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 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我们在微
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
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4
②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 wifi 密码,当 wifi 终于连上,
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随着微信
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
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
③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响了自
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④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
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⑤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相信,
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支持这种
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
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
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
⑥不过,反对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低估了年轻人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深度,忽略
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往往是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来感受信息并获
取信息。
⑦你知道“同辈压力”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
遵循同样的规则。网络时代,人们的“疯狂”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而是害怕被
“out”。
⑧韩寒曾写道:“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
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⑨2014 年冬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全中国。朋友圈中讨论着各种相关的话题。
根本用不着推荐,因为周围人几乎都在观看。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都教授”,恐怕就什
么可聊的了。
⑩我们处在一个对信息遗漏恐惧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错过皯什么。我们担心就
在眨眼的那一刻,一个大机会就溜走了。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这种错过,急于想
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伐。
⑪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无法代替诵读经典
所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
阅读习惯。
⑫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
以及阅读严肃作品。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无论在地铁上还
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更早受
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我们并不是要反对新媒体,而是必须时常反
思,并对此保持警惕。无论何时,人类都不能被技术主宰。
13、简要概括“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的具体表现。(3 分)
14、第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 分)
5
15、微信的流行导致信息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此有哪些看
法?(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12 分)
描花的日子 张炜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
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
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
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
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
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
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
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
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
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
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
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
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
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
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
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
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
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
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
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
地叹气。
⑪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
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
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⑫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6、用简洁语言填入下面①—③横线处,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6
描花前准备→ ① → ② →“我”画猫→ ③
17、揣摩第①段加点字“结了仇”在文中的意思。(3 分)
18、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画线的句子。(3 分)
19、类似“描花”这种民间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如贴春联、制绣球、唱山歌等。请写一段话,
谈谈你对某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50 字左右)。(3 分)
第三部分(共 60 分)
20、作文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窗含西岭千
秋雪也别有风味。满目沧桑是一种味道,婀娜多姿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
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念念不忘。
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