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 【 解析版】.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 【 解析版】.doc

ID:413910

大小:643.8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7 章 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1,1, C.6,8,11 D.5,12,23 2.已知 Rt△ABC 中,∠C=90°,若 a+b=14cm,c=10cm,则 Rt△ABC 的面积是(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3.“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 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 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 a,较短直角边长为 b.若 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25,则小 正方形的边长为(  ) A.9 B.6 C.4 D.3 4.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135°,∠C=120°,AB= ,BC= ,CD= ,则 AD 边的长为(  ) A. B. C. D. 5.在△ABC 中,若 AC=15,BC=13,AB 边上的高 CD=12,则△ABC 的周长为(  ) A.32 B.42 C.32 或 42 D.以上都不对 6.如图,△ABC 的顶点 A,B,C 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 于点 D,则 BD 的长为(  )A. B. C. D. 7.如图,长为 8cm 的橡皮筋放置在 x 轴上,固定两端 A 和 B,然后把中点 C 向上拉升 3cm 至 D 点,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 A.2cm B.3cm C.4cm D.5cm 8.如图,在 6 个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及其部分对角线构成的图形中,如图从 A 点到 B 点只 能沿图中的线段走,那么从 A 点到 B 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9.如图,已知 1 号、4 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7,2 号、3 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4, 则 a , b , c 三 个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和 为 (     ) A.11 B.15 C.10 D.22 10.如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4cm、3cm、12cm 的长方体盒子能容下的最长木棒长为 (  ) A.11cm B.12cm C.13cm D.14cm 11.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 P 的北偏东 60°方向,与灯塔 P 的距离为 30 海里的 A 处,轮 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 P 的南偏东 30°方向上的 B 处,则此时轮 船所在位置 B 处与灯塔 P 之间的距离为(  )A.60 海里 B.45 海里 C.20 海里 D.30 海里 12.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 5m 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 12m 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m B.12m C.13m D.18m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1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 3 和 4,则第三边长为   . 1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 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 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 B,C,D 在同一直线上.若 AB= ,则 CD=   . 15.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 米, AB=8 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 CD 为   米(结果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 =1.41, =1.73). 16.等腰△ABC 的底边 BC=8cm,腰长 AB=5cm,一动点 P 在底边上从点 B 开始向点 C 以 0.25cm/秒的速度运动,当点 P 运动到 PA 与腰垂直的位置时,点 P 运动的时间应为   秒. 17 . 如 图 , △ABD 和 △CED 均 为 等 边 三 角 形 ,AC=BC,AC⊥BC. 若 BE= , 则 CD =   . 18.有一棵 9 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 1 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 4 米处折断(未 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   米之外才是安全的. 19.如图,正方形 ABDE、CDFI、EFGH 的面积分别为 25、9、16,△AEH、△BDC、△GFI 的 面积分别为 S1、S2、S3,则 S1+S2+S3=   . 20.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1955 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 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 证勾股定理.在右图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R 使 得∠R=90°,点 H 在边 QR 上,点 D,E 在边 PR 上,点 G,F 在边 PQ 上,那么△PQR 的 周长等于   .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 21.如图,Rt△ABC 中,∠C=90°,AD 平分∠CAB,DE⊥AB 于 E,若 AC=6,BC=8,CD= 3. (1)求 DE 的长;(2)求△ADB 的面积. 22.如图,已知 AB=12;AB⊥BC 于 B,AB⊥AD 于 A,AD=5,BC=10.点 E 是 CD 的中点, 求 AE 的长. 23.如图,在△ABC 中,∠ACB=90°,BC=15,AC=20,CD 是高. (1)求 AB 的长; (2)求△ABC 的面积; (3)求 CD 的长. 24.如图,△ABC 中,∠ACB=90°,AB=5cm,BC=3cm,若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2cm 的速度沿折线 A﹣C﹣B﹣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t>0). (1)若点 P 在 AC 上,且满足 PA=PB 时,求出此时 t 的值; (2)若点 P 恰好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求 t 的值; (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 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25.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90°,CD⊥AD,AD2+CD2=2AB2.(1)求证:AB=BC; (2)当 BE⊥AD 于 E 时,试证明:BE=AE+CD. 26.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BC,AB=1,BC=2,CD=2,AD=3,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2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 (1)在图 1 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 10 的正方形; (2)在图 2 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2、 、 ; (3)如图 3,点 A、B、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求∠ABC 的度数. 28.已知:如图,在 Rt△ABC 中,∠C=90°,AB=5cm,AC=3cm,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射 线 BC 以 1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求 BC 边的长; (2)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 t 的值; (3)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 t 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1,1, C.6,8,11 D.5,12,23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a2+b2=c2,将各个选项逐一代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 A 错误; B、∵12+12=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 B 正确; C、∵62+8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 C 错误; D、∵52+1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 D 错误. 故选:B. 2.已知 Rt△ABC 中,∠C=90°,若 a+b=14cm,c=10cm,则 Rt△ABC 的面积是(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分析】要求 Rt△ABC 的面积,只需求出两条直角边的乘积.根据勾股定理,得 a2+b2= c2=100.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 ab 的值,进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解:∵a+b=14 ∴(a+b)2=196 ∴2ab=196﹣(a2+b2)=96 ∴ ab=24. 故选:A. 3.“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 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 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 a,较短直角边长为 b.若 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25,则小 正方形的边长为(  ) A.9 B.6 C.4 D.3 【分析】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根据勾股定理以及题目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 ∵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ab= ×8=4, ∴4× ab+(a﹣b)2=25, ∴(a﹣b)2=25﹣16=9, ∴a﹣b=3, 故选:D. 4.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135°,∠C=120°,AB= ,BC= ,CD= ,则 AD 边的长为(  ) A. B. C. D. 【分析】作 AE⊥BC,DF⊥BC,构建直角△AEB 和直角△DFC,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BE,CF, DF,计算 EF 的值,并根据 EF 求 AD. 【解答】解:如图,过点 A,D 分别作 AE,DF 垂直于直线 BC,垂足分别为 E,F. 由已知可得 BE=AE= ,CF= ,DF=2 , 于是 EF=4+ . 过点 A 作 AG⊥DF,垂足为 G.在 Rt△AD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D = = = = = . 故选:D. 5.在△ABC 中,若 AC=15,BC=13,AB 边上的高 CD=12,则△ABC 的周长为(  )A.32 B.42 C.32 或 42 D.以上都不对 【分析】作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AD、BD,再分 CD 在△ABC 内部和外部两种情 况求出 AB,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AC=15,BC=13,AB 边上的高 CD=12, ∴AD= = =9, BD= = =5, 如图 1,CD 在△ABC 内部时,AB=AD+BD=9+5=14, 此时,△ABC 的周长=14+13+15=42, 如图 2,CD 在△ABC 外部时,AB=AD﹣BD=9﹣5=4, 此时,△ABC 的周长=4+13+15=32, 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 32 或 42. 故选:C. 6.如图,△ABC 的顶点 A,B,C 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 于点 D,则 BD 的长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C 的面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C,根据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S△ABC= ×BC×AE= ×BD×AC,∵AE=4,AC= =5,BC=4 即 ×4×4= ×5×BD, 解得:BD= . 故选:C. 7.如图,长为 8cm 的橡皮筋放置在 x 轴上,固定两端 A 和 B,然后把中点 C 向上拉升 3cm 至 D 点,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 A.2cm B.3cm C.4cm D.5cm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 AD、BD 的长,则 AD+BD﹣AB 即为橡皮筋拉长的距离. 【解答】解:Rt△ACD 中,AC= AB=4cm,CD=3cm; 根据勾股定理,得:AD= =5cm; ∴AD+BD﹣AB=2AD﹣AB=10﹣8=2cm; 故橡皮筋被拉长了 2cm. 故选:A. 8.如图,在 6 个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及其部分对角线构成的图形中,如图从 A 点到 B 点只 能沿图中的线段走,那么从 A 点到 B 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分析】如图所示,找出从 A 点到 B 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出最短路程如图所示, 最短路程长为 +1=2 +1, 则从 A 点到 B 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 3 种, 故选:C. 9.如图,已知 1 号、4 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7,2 号、3 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4, 则 a , b , c 三 个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和 为 (     ) A.11 B.15 C.10 D.22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不难发现:a 的面积等于 1 的面积加上 2 的面积,b 的面积等于 2 加上 3,据此可以求出三个的面积的和. 【解答】解: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Sa=S1+S2,Sb=S2+S3,Sc=S3+S4, ∴Sa+Sb+Sc=Sa=S1+S2+S2+S3+S3+S4=7+4+4=15. 故选:B. 10.如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4cm、3cm、12cm 的长方体盒子能容下的最长木棒长为 (  ) A.11cm B.12cm C.13cm D.14cm 【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BC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AB 的长即可. 【解答】解:∵侧面对角线 BC2=32+42=52, ∴CB=5m, ∵AC=12m,∴AB= =13(m), ∴空木箱能放的最大长度为 13m, 故选:C. 11.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 P 的北偏东 60°方向,与灯塔 P 的距离为 30 海里的 A 处,轮 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 P 的南偏东 30°方向上的 B 处,则此时轮 船所在位置 B 处与灯塔 P 之间的距离为(  ) A.60 海里 B.45 海里 C.20 海里 D.30 海里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B=30°,AP=30 海里,∠APB=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BP 的长,求出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30°,AP=30 海里,∠APB=90°, 故 AB=2AP=60(海里), 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 B 处与灯塔 P 之间的距离为:BP= =30 (海里) 故选:D. 12.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 5m 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 12m 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m B.12m C.13m D.18m【分析】图中为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此 题要求斜边和直角边的长度,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解答】解:旗杆折断后,落地点与旗杆底部的距离为 12m,旗杆离地面 5m 折断,且旗 杆与地面是垂直的, 所以折断的旗杆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折断的旗杆为 =13m, 所以旗杆折断之前高度为 13m+5m=18m. 故选:D.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1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 3 和 4,则第三边长为 5 或  . 【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 论:①3 是直角边,4 是斜边;②3、4 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 下,第三边的长. 【解答】解:①长为 3 的边是直角边,长为 4 的边是斜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 = ; ②长为 3、4 的边都是直角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 =5; 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 或 . 故答案为:5 或 . 1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 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 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 B,C,D 在同一直线上.若 AB= ,则 CD=  ﹣1 . 【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D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过点 A 作 AF⊥BC 于 F,在 Rt△ABC 中,∠B=45°, ∴BC= AB=2,BF=AF= AB=1, ∵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 ∴AD=BC=2, 在 Rt△ADF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F= = ∴CD=BF+DF﹣BC=1+ ﹣2= ﹣1, 故答案为: ﹣1. 15.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 米, AB=8 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 CD 为 2.9 米(结果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 =1.41, =1.73). 【分析】首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DM=AM=4m,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MC2+MB2 =(2MC)2,代入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M=4 米,∠MAD=45°, ∴DM=4m, ∵AM=4 米,AB=8 米, ∴MB=12 米, ∵∠MBC=30°, ∴BC=2MC, ∴MC2+MB2=(2MC)2, MC2+122=(2MC)2, ∴MC=4 , 则 DC=4 ﹣4≈2.9(米),故答案为:2.9. 16.等腰△ABC 的底边 BC=8cm,腰长 AB=5cm,一动点 P 在底边上从点 B 开始向点 C 以 0.25cm/秒的速度运动,当点 P 运动到 PA 与腰垂直的位置时,点 P 运动的时间应为 7 或 25 秒.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到 BD 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AD 的长,再 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PA⊥AC②PA⊥AB,从而可得到运动的时间. 【解答】解:如图,作 AD⊥BC,交 BC 于点 D, ∵BC=8cm, ∴BD=CD= BC=4cm, ∴AD= =3, 分两种情况:当点 P 运动 t 秒后有 PA⊥AC 时, ∵AP2=PD2+AD2=PC2﹣AC2,∴PD2+AD2=PC2﹣AC2, ∴PD2+32=(PD+4)2﹣52∴PD=2.25, ∴BP=4﹣2.25=1.75=0.25t, ∴t=7 秒, 当点 P 运动 t 秒后有 PA⊥AB 时,同理可证得 PD=2.25, ∴BP=4+2.25=6.25=0.25t, ∴t=25 秒, ∴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7 秒或 25 秒. 17.如图,△ ABD 和△CED 均为等边三角形,AC=BC,AC⊥BC.若 BE= ,则 CD=   .【分析】延长 DC 交 AB 于 F,易证△BCD≌△BED,得 BC=BE,易证 DC⊥AB,得 DF 为 BA 边上的高,则根据 CD=DF﹣CF 即可求解. 【解答】解:延长 DC 交 AB 于 F. ∵CA=CB,DA=DB ∴CD 均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 DF⊥AB,且∠CDB=30° ∴BD 为等边△CDE 中∠CDE 的角平分线,∠CDB=∠EDB 在△CDB 和△EDB 中, ∴△CDB≌△EDB(SAS), ∴BE=BC. ∵AC=BC= , ∴AB= =2,且 DF= = , 且 CF=BF=1, ∴CD 的长为 DF﹣CF= ﹣1. 故答案为 ﹣1. 18.有一棵 9 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 1 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 4 米处折断(未 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 4 米之外才是安全的. 【分析】根据题意构建直角三角形 ABC,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解答】解:如图, BC 即为大树折断处 4m 减去小孩的高 1m,则 BC=4﹣1=3m,AB=9﹣4=5m,在 Rt△ABC 中,AC= = =4. 19.如图,正方形 ABDE、CDFI、EFGH 的面积分别为 25、9、16,△AEH、△BDC、△GFI 的 面积分别为 S1、S2、S3,则 S1+S2+S3= 18 . 【分析】正方形 ABDE、CDFI、EFGH 的面积分别为 25、9、16,故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 为 5、4、3,通过求△DEF 的面积求出△BDC,△GFI,△AEH 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DF=DC,DE=DB,且∠EDF+∠BDC=180°, 过点 A 作 AI⊥EH,交 HE 的延长线于点 I, ∴∠I=∠DFE=90°, ∵∠AEI+∠DEI=∠DEI+∠DEF=90°, ∴∠AEI=∠DEF, ∵AE=DE, ∴△AEI≌△DEF(AAS), ∴AI=DF, ∵EH=EF, ∴S△AHE=S△DEF, 同理:S△BDC=S△GFI=S△DEF, S△AHE+S△BDC+S△GFI=S1+S2+S3=3×S△DEF, S△DEF= ×3×4=6, ∴S1+S2+S3=18. 故答案为:18.20.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1955 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 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 证勾股定理.在右图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R 使 得∠R=90°,点 H 在边 QR 上,点 D,E 在边 PR 上,点 G,F 在边 PQ 上,那么△PQR 的 周长等于 27+13  . 【分析】在直角△ABC 中,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得 AC,进而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 形的性质及三角函数就可求得 QR 的长,在直角△QRP 中运用三角函数即可得到 RP、QP 的长,就可求出△PQR 的周长. 【解答】解:延长 BA 交 QR 于点 M,连接 AR,AP. ∵AC=GC,BC=FC,∠ACB=∠GCF, ∴△ABC≌△GFC, ∴∠CGF=∠BAC=30°, ∴∠HGQ=60°, ∵∠HAC=∠BAD=90°, ∴∠BAC+∠DAH=180°, 又 AD∥QR, ∴∠RHA+∠DAH=180°, ∴∠RHA=∠BAC=30°, ∴∠QHG=60°, ∴∠Q=∠QHG=∠QGH=60°,∴△QHG 是等边三角形. AC=AB•cos30°=4× =2 . 则 QH=HA=HG=AC=2 . 在直角△HMA 中,HM=AH•sin60°=2 × =3.AM=HA•cos60°= . 在直角△AMR 中,MR=AD=AB=4. ∴QR=2 +3+4=7+2 . ∴QP=2QR=14+4 . PR=QR• =7 +6. ∴△PQR 的周长等于 RP+QP+QR=27+13 . 故答案为:27+13 .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 21.如图,Rt△ABC 中,∠C=90°,AD 平分∠CAB,DE⊥AB 于 E,若 AC=6,BC=8,CD= 3. (1)求 DE 的长; (2)求△ADB 的面积.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CD=DE;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解答】解:(1)∵AD 平分∠CAB,DE⊥AB,∠C=90°, ∴CD=DE, ∵CD=3,∴DE=3; (2)在 Rt△ABC 中,∠C=90°,AC=6,BC=8, 由勾股定理,得 AB═10, ∴△ADB 的面积为 S= AB•DE= ×10×3=15. 22.如图,已知 AB=12;AB⊥BC 于 B,AB⊥AD 于 A,AD=5,BC=10.点 E 是 CD 的中点, 求 AE 的长. 【分析】如图,延长 AE 交 BC 于 F,构造全等三角形△AED≌△FEC(AAS),则对应边 AE= FE,AD=FC.在 Rt△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线段 AF 的长度. 【解答】解:如图,延长 AE 交 BC 于 F. ∵AB⊥BC,AB⊥AD, ∴AD∥BC ∴∠D=∠C,∠DAE=∠CFE, 又∵点 E 是 CD 的中点, ∴DE=CE. ∵在△AED 与△FEC 中, , ∴△AED≌△FEC(AAS), ∴AE=FE,AD=FC. ∵AD=5,BC=10. ∴BF=5 在 Rt△ABF 中, , ∴AE= AF=6.5.23.如图,在△ABC 中,∠ACB=90°,BC=15,AC=20,CD 是高. (1)求 AB 的长; (2)求△ABC 的面积; (3)求 CD 的长.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 AB 的长;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求得 CD 的长. 【解答】解:(1)∵在△ABC 中,∠ACB=90°,BC=15,AC=20, ∴AB2=AC2+BC2, 解得 AB=25. 答:AB 的长是 25; (2) AC•BC= ×20×15=150. 答:△ABC 的面积是 150; (3)∵CD 是边 AB 上的高, ∴ AC•BC= AB•CD, 解得:CD=12. 答:CD 的长是 12. 24.如图,△ABC 中,∠ACB=90°,AB=5cm,BC=3cm,若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2cm 的速度沿折线 A﹣C﹣B﹣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t>0). (1)若点 P 在 AC 上,且满足 PA=PB 时,求出此时 t 的值;(2)若点 P 恰好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求 t 的值; (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 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1)设存在点 P,使得 PA=PB,此时 PA=PB=2t,PC=4﹣2t,根据勾股定理 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2)当点 P 在∠CAB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 1,过点 P 作 PE⊥AB 于点 E,此时 BP=7﹣2t, PE=PC=2t﹣4,BE=5﹣4=1,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3)在 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AC=4cm,根据题意得:AP=2t,当 P 在 AC 上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得到 PC=BC,即 4﹣2t=3,求得 t= ,当 P 在 AB 上时,△ 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 CP=PB,点 P 在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 2,过 P 作 PE⊥BC 于 E,求得 t= ,若 PB=BC,即 2t﹣3﹣4=3,解得 t=5,③PC=BC,如图 3,过 C 作 CF ⊥AB 于 F,由射影定理得;BC2=BF•AB,列方程 32= ×5,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设存在点 P,使得 PA=PB, 此时 PA=PB=2t,PC=4﹣2t, 在 Rt△PCB 中,PC2+CB2=PB2, 即:(4﹣2t)2+32=(2t)2, 解得:t= , ∴当 t= 时,PA=PB; (2)当点 P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 1,过点 P 作 PE⊥AB 于点 E, 此时 BP=7﹣2t,PE=PC=2t﹣4,BE=5﹣4=1, 在 Rt△BEP 中,PE2+BE2=BP2, 即:(2t﹣4)2+12=(7﹣2t)2, 解得:t= ,当 t=6 时,点 P 与 A 重合,也符合条件, ∴当 或 6 时,P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 (3)在 Rt△ABC 中,∵AB=5cm,BC=3cm, ∴AC=4cm, 根据题意得:AP=2t, 当 P 在 AC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PC=BC,即 4﹣2t=3, ∴t= , 当 P 在 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①CP=PB,点 P 在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 2,过 P 作 PE⊥BC 于 E, ∴BE= BC= , ∴PB= AB,即 2t﹣3﹣4= ,解得:t= , ②PB=BC,即 2t﹣3﹣4=3, 解得:t=5, ③PC=BC,如图 3,过 C 作 CF⊥AB 于 F, ∴BF= BP, ∵∠ACB=90°, 由射影定理得;BC2=BF•AB, 即 32= ×5, 解得:t= , ∴当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25.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90°,CD⊥AD,AD2+CD2=2AB2. (1)求证:AB=BC; (2)当 BE⊥AD 于 E 时,试证明:BE=AE+CD.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 AB2+BC2=AC2,得出 AB2+BC2=2AB2,进而得出 AB=BC; (2)首先证明 CDEF 是矩形,再根据△BAE≌△CBF,得出 AE=BF,进而证明结论. 【解答】证明:(1)连接 AC. ∵∠ABC=90°, ∴AB2+BC2=AC2. ∵CD⊥AD,∴AD2+CD2=AC2. ∵AD2+CD2=2AB2, ∴AB2+BC2=2AB2, ∴BC2=AB2, ∵AB>0,BC>0, ∴AB=BC. (2)过 C 作 CF⊥BE 于 F. ∵BE⊥AD,CF⊥BE,CD⊥AD, ∴∠FED=∠CFE=∠D=90°, ∴四边形 CDEF 是矩形. ∴CD=EF. ∵∠ABE+∠BAE=90°,∠ABE+∠CBF=90°, ∴∠BAE=∠CBF, ∴在△BAE 与△CBF 中 ∴ , ∴△BAE≌△CBF.(AAS) ∴AE=BF. ∴BE=BF+EF=AE+CD. 26.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BC,AB=1,BC=2,CD=2,AD=3,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C 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 的形状,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连接 AC. ∵∠ABC=90°,AB=1,BC=2, ∴AC= = , 在△ACD 中,AC2+CD2=5+4=9=AD2, ∴△ACD 是直角三角形, ∴S 四边形 ABCD= AB•BC+ AC•CD, = ×1×2+ × ×2, =1+ . 故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1+ . 2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 (1)在图 1 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 10 的正方形; (2)在图 2 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2、 、 ; (3)如图 3,点 A、B、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求∠ABC 的度数.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画出边长为 的正方形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和已知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即可; (3)连接 AC、CD,求出△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 解:(1)如图 1 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面积是 10; (2)如图 2 的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 2, , ; (3)如图 3,连接 AC,CD, 则 AD=BD=CD= = , ∴∠ACB=90°, 由勾股定理得:AC=BC= = , ∴∠ABC=∠BAC=45°. 28.已知:如图,在 Rt△ABC 中,∠C=90°,AB=5cm,AC=3cm,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射 线 BC 以 1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求 BC 边的长; (2)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 t 的值; (3)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 t 的值. 【分析】(1)直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BC 的长度; (2)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①当∠APB 为直角时,②当∠BAP 为直角 时,分别求出此时的 t 值即可; (3)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 AB=BP 时;②当 AB=AP 时;③当 BP =AP 时,分别求出 BP 的长度,继而可求得 t 值. 【解答】解:(1)在 Rt△ABC 中,BC2=AB2﹣AC2=52﹣32=16, ∴BC=4(cm);(2)由题意知 BP=tcm, ①当∠APB 为直角时,点 P 与点 C 重合,BP=BC=4cm,即 t=4; ②当∠BAP 为直角时,BP=tcm,CP=(t﹣4)cm,AC=3cm, 在 Rt△ACP 中, AP2=32+(t﹣4)2, 在 Rt△BAP 中,AB2+AP2=BP2, 即:52+[32+(t﹣4)2]=t2, 解得:t= , 故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t=4 或 t= ; (3)①当 AB=BP 时,t=5; ②当 AB=AP 时,BP=2BC=8cm,t=8; ③当 BP=AP 时,AP=BP=tcm,CP=(4﹣t)cm,AC=3cm, 在 Rt△ACP 中,AP2=AC2+CP2, 所以 t2=32+(4﹣t)2, 解得:t= , 综上所述: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5 或 t=8 或 t=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