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专项练(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儒家将“喻于义”的人称为君子,墨家将能够扶危济困作为“兼士”的标
准。这表明儒墨两家都( )
A.忽视了个人利益
B.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C.追求个性的自由
D.具有平等的社会观念
B [无论是君子还是“兼士”,都是儒墨两家对有修养的人的一种称呼,“喻
于义”“扶危济困”都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故选 B 项;A、C、D 三项材料
均未涉及,故排除。]
2.在我国古代,每一个王朝都不会永远存在。西汉董仲舒指出:“三统之变,
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隋朝王通说:“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
之德,黎民怀之。”据此可知( )
A.王朝存续的长短关键在于是否行德
B.古代王朝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儒家思想逐渐背离先秦的孔孟之道
D.儒家的民族思想逐步走向开明包容
D [由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三统之变”只有“中国”有,“近夷遐方”
是没有的。而王通认为,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少数民族,只
要实行“仁政”、践履王道,就会得到民众的认同与归附。因此西汉儒家的民族思
想较为保守,而到隋朝时已逐步走向开明包容,故 D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在董
仲舒的思想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3.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
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D [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 A 项错误;太学教育
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 B 项错误;太学是中央教育机构,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故 C 项错误;太学设立体现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故 D
项正确。]
4.(2019·重庆二模)贤良方正是汉代察举科目之一。始于西汉文帝,在国家出
现日食、月食、地震、奇异星象及各种自然灾害之后举行,皇帝对贤良方正科最
重视,中举者地位相当尊贵。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 )
A.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B.是两汉时期唯一选官途径
C.反映了古代自然灾害频发
D.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重视
A [由材料贤良文学“在国家出现日食、月食、地震、奇异星象及各种自然
灾害之后举行”可知,与天象变化有关导致统治者重视,这种情况是受到了董仲
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主张的影响,故 A 项正确。]
5.1952 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
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
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
化( )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C.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巩固新政权的需要,强调社会
主义法律应该服从于新中国的政治,即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故 C 项
正确。]
6.1977 年 5 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
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
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
平的这一看法(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C.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D.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7 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处于徘徊时期,
全国范围内的拨乱反正还没有开始,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后来科
教领域内率先开始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故 D 项正确;材料中邓小平谈话的主旨
是发展教育,发展科技,没有体现“双百”方针,故 A 项错误;B 项表述错误,
故排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故 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5 分)
7.从古至今,中国教育制度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
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凡属政
府成员,皆须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
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
人谓之“通经致用”。
——摘编自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材料二 国民学校修身科初级教科书《公民须知》目次
《公民须知》目次
第一章 总说
第一节 公民
第二节 公民之资格
第二章 公民之权利
第三节 自由
第四节 平等
第五节 选举与从政
第三章 公民之义务
第六节 纳税与公债
第七节 服兵
第八节 守法
第九节 教育
第四章 地方自治
第十节 户籍与警察
第十一节 公益机关
第十二节 公安机关
第五章 国家之组织
第十三节 国体与政体
第十四节 立法
第十五节 司法与行政
(注: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商务印书馆出版,1917 年 1 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0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教育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形成因素。(15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皆须太学
出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提高官员素质、促进儒学发展、推
动大一统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公民须知》目次的具体
内容,从公民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变革
的推动、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国内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国外教育体制的影响
等角度概括。
答案:(1)特点:把教育和选拔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官结合起来。
影响: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官员;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有
助于加强思想统一,强化中央集权。
(2)新发展:注重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
因素:中华民国的建立,政治体制的变革推动教科书对公民知识的介绍和传
播;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主权在民”意识增强;新文化运动促使民众权利意识
进一步觉醒,推动现代公民教育理念的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教育救国”思想兴
起并发展;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