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专项练(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加强了广播宣传。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946
年有 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 年有 83%的美国人主张
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 1950 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达 81%。
美国此举( )
A.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
B.遏制了苏联向东欧的扩张
C.冲击了苏联的意识形态
D.维护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A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宣传主要是针对
苏联,通过宣传使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霸主地位,从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
对立,故 A 项正确。]
2.(2019·河南六市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的《租借法案》
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的战略物资,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但作为条
件,美国政府希望英国动用一切可能资源,如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
争。这一法案( )
A.为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
B.提供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物质基础
C.是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必然结果
D.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
A [根据材料“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
进行这场战争”可知,《租借法案》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以及采用美
元结算,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的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故 A 项正确。]
3.1947 年 6 月,美国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
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反对提供受
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
援助。由此可知( )
A.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C.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D.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
C [由材料“美国……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
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反对提供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主张应
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可知,美苏的分歧在于双方立场的不同,美国认为满
足自身要求才给予援助,苏联认为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提供援助,其出发点在于认
为提供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会损害这些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故 C 项正确。]
4.美国中央情报局从 1958 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
报告。其中 1958 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
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
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A [根据“中苏意识形态一致”可首先排除 B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
关系在 20 世纪 60 年代走向了破裂,故 C 项说法错误;美国的研究反映出当时世
界政治格局仍是两极格局,故 D 项说法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中央情报
局的研究报告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故选 A 项。]
5.下表是美国某机构 1993—2012 年就“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
友好程度”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反映了俄罗斯人( )
咨询答案 1993 年(%) 2004 年(%) 2008 年(%) 2012 年(%)
非常敌对 3 2.2 17.8 6.3
中立态度 29 48 25.3 30.8
相当友好 55.5 17.8 3.7 23.3
很难回答 3 2.8 0.4 1.7
A.试图化解与美国的根本分歧
B.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
C.认识到北约军事威胁的减弱D.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
B [材料是“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的调查,与化解
美俄根本分歧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对俄罗斯持中立态
度,说明俄罗斯精英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故 B 项正确;材料是“俄罗斯精英
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的调查,与北约对俄军事威胁无关,故 C 项错
误;分析材料数据可知,俄国精英对美国认识总体上趋于缓和,而不是延续了战
后的冷战思维,故 D 项错误。]
6.“冷战”结束后,在阿富汗地区,英国不仅参与美国领导的反恐行动,而
且投身以欧盟国家为主的维和行动。它所看重的不仅是该地区的地缘优势,还有
其石油资源。由此可见,英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点是( )
A.紧随美国步伐 B.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C.服从国家利益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 [材料“在阿富汗地区,英国不仅参与美国领导的反恐行动,而且投身以
欧盟国家为主的维和行动”说明了英国维和行动的特点不是紧跟美国步伐,故 A
项错误;冷战思维是指服从意识形态,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材料“它所
看重的不仅是该地区的地缘优势,还有其石油资源”表明英国维和行动服从国家
利益,故 C 项正确;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 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
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
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
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请结合 20 世纪 30 年代的某一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
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 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材料提到了一个民族的觉醒需要满足两个条
件:一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二是有出
路,勇于变革。本题要求结合 20 世纪 30 年代的某一史实来说明,可以选择抗日
战争,也可以选择罗斯福新政来说明,但必须分“危难表现”和“变危为机的措施”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示例一
说明: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东
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号
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 年,随着日本
大规模侵华,全民族抗战开始,最终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示例二
说明:1929 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应对,引发了一系列
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实行“新政”,推动
了美国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在维护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
预,使美国渡过了经济、政治危机,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一模式后来被
西方国家普遍效仿,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