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通史限时集训14(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通史限时集训14(Word版附解析)

ID:414630

大小:456.3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通史限时集训(十四)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 1.1948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 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 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 4 年的总金额,拨款 53 亿美元作为头 15 个月的援欧 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据此可知,马歇尔 计划(  ) A.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 B.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 C.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 D.国会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 B [材料“1948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 年对外援助法》”说明是国家 行为而不是民间行为,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金额应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 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金额控制和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的加 强,故 B 项正确;材料“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说明 美国处于主导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美国国会通过《1948 年对外援助法》” 说明国会只是立法而不是具体实施,故 D 项错误。] 2.(2019·日照一模)20 世纪 50、60 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 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  ) 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 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 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 [此时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援助的目的是出于“冷战”需要,扩大势 力范围,故选 C 项;根据材料可知此举旨在推广苏联模式,与美国争夺霸权,排 除 A 项;此举旨在排挤美国的势力,排除 B 项;此举客观上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 发展,而不是主观目的,排除 D 项。] 3.下图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柜子上写着“核战争” 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  )A.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 B.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 C.古巴导弹事件持续升级 D.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 B [由材料“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可知美苏实 力均衡寻求建立战略平衡,故选 B 项;1955 年华约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排除 A 项;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结束,排除 C 项;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呈现 苏攻美守态势,排除 D 项。] 4.(2019·德州一模)1969 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 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 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  ) 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 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 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 A [根据材料“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 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可知联邦德国主动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关系, 有利于推动欧洲局势的缓和,故选 A 项。] 5.(2019·合肥一模)1976 年 8 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 《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 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 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 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A [根据题干中“《经济宣言》……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 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 民’”可知,不结盟运动的主张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2019·济南一模)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 IMF 增资的重要来源。出身工会领袖的巴西前总统卢拉就感慨,在过去 20 年里他在历 次抗议中大多会要求“IMF 滚出去”,但“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 给 IMF”。这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B.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IMF 面临严重资金困境 A [材料“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 IMF 增资的重要来源” 和“我们将借钱给 IMF”说明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中的作用加强,体现世界多极化 趋势,故选 A 项;发达国家仍旧处于主导地位,排除 B 项;材料“国际责任”和 “IMF”都说明不是区域集团,排除 C 项;材料“成为 IMF 增资的重要来源”不能 说明 IMF 面临严重资金困境,排除 D 项。] 7.(2019·盐城一模)1979 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 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 开支等。这些政策(  ) A.维护了凯恩斯主义  B.缓和了经济“滞胀” C.加强了“福利制度” D.壮大了“知识经济” B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 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1979 年,撒切尔夫人”“削 减福利开支”等相符,故选 B 项;凯恩斯主义主张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 料中“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不符,排除 A 项;是削减而 非加强福利开支,排除 C 项;“知识经济”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与材料中“1979 年”不符,排除 D 项。] 8.(2019·茂名二模)20 世纪 80 年代,在大城市研究所工作的苏联科研人员因为工作出色享有声誉,但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 后来有学者说,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该学者意在批 评苏联(  ) A.政治体制制约了科技进步 B.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功利化倾向 C.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脱节 D.经济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C [材料“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把他 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说明研究没有深入一线,没有与工业生产联系,故 选 C 项。] 9.1971 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 10%的进口 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 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 年美元再次贬值 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  )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D [根据材料“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布雷顿森林 体系崩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选 D 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以美国为中 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排除 A 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是国际上主要的 支付手段,排除 B 项;美元贬值属于通货膨胀而不是紧缩,排除 C 项。] 10.(2019·乌鲁木齐二模)2018 年 1 月 25 日,欧盟特别峰会通过了英国脱欧协 议及英欧未来关系宣言两份文件。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没有人因此感到 高兴,但这证明了欧盟 27 个成员国团结一致。”他在谈到英欧关系时指出,英国 与欧盟的谈判恐怕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仍将是朋友。这表明 (  ) A.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个曲折的发展 B.英国通过法律程序完成脱欧进程 C.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曲折发展D.大国强权政治在主导着国际关系 C [由材料可知英国脱欧影响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一体化曲折 发展,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而非经济全球化,排除 A 项;“完 成脱欧进程”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而非大国强 权政治,排除 D 项。] 11.(2019·石家庄一模)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 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 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这反映了(  ) A.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加强 B.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D.发展中国家未实现民族独立 C [材料体现了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 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金融体系,而这正是国际 经济旧秩序的主要内容,故选 C 项;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加强是表象,控制 力加强的原因在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排除 A 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人类 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排除 B 项;二战后亚非拉发展 中国家纷纷独立,排除 D 项。] 12.(2019·深圳二模)二战后,美国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经 济体系。2012 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并称其为“美国主 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权 C.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D.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 A [由材料内容可知,2012 年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对美国主导的经 济体系造成冲击,说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选 A 项;经济全球化 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因而经济全球化本身不会冲击美国经 济霸权,排除 B 项;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非区域集团合作 组织,排除 C 项;材料仅体现金砖国家计划成立的开发银行对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冲击,但并不是说金砖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外交政策的制订上,苏联缺乏安全感,相反,美国很有安全感。1945 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他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 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 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 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英]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 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 文明之间的矛盾,文明与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分裂和冲突。 “西方文化”同“非 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不过,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 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 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 《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美两国具有不同安全感的原因,并举 例说明苏美两国是如何维护其自身“安全”的。 (2)分析材料二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举例说明“‘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 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主要从经济发展程度与综合国力方面来分析, 对苏联而言还存在着时常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侵扰的历史原因。第二小问举例, 苏联方面,根据材料二中“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从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成立、经互会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 订等方面举例;美国方面,根据材料二中“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 的开放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 定等方面来举例。 第(2)问,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三中“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 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 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亨廷顿实际上是在为美国寻找“冷战”后的对手,领导西方对 抗非西方,实质上是在为美国谋取霸权。第二小问举例,可以以“冷战”时期资 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交往为例,如中法建交、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等。 答案:(1)原因:美苏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综合国力不同。苏联经济发展程度 相比美国较弱,且之前沙皇俄国时常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侵扰。 措施:苏联:1947 年 9 月,苏联、波兰等 9 国成立“情报局”;1949 年 1 月, 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年 10 月,苏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0 年 2 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苏联通过与周边邻国 积极改善关系来维护其自身的“安全”。 美国:1947 年 6 月,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 国家;1945 年成立由美国所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以美元为 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947 年 23 国签署《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以美 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2)实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寻找“冷战”后的对手, 重新形成西方对抗非西方的战略格局,实质上是在为美国谋取霸权。 举例: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为了遏制苏联,1972 年 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阵 营。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 年 5 月,美国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 890 种商品提高进口 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约 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 33 个国家的 抗议,引发了 30 年代的关税战。到 1931 年底,先后有 25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 进口税率比 1929 年提高 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入限额制”,德国创立 “以货易货”的外贸制度,为其他国家所效法。1934 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 1929 年 的 34%。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通过美国的扶植不仅恢复战争的创伤,而且经济快速 发展,对外贸易也迅速增长。1965 年,日本对美贸易首次出现顺差,随后的“暴 风骤雨式的出口”给美国产业造成重大冲击,日美贸易摩擦初露端倪。70 年代后,美日贸易不断扩大,进而引发贸易问题政治化现象,导致了美日之间长达 30 年的 贸易摩擦战……美日贸易摩擦从最开始的纺织品摩擦发展到钢铁、汽车、电子产 品等工业产品,从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问题上升到两国政治层面上的问题,给两国 的经贸发展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对两国正常政治邦交蒙上了一层阴影。 ——章静雯《战后美日贸易摩擦概述及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关税措施对世界产生的不利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美日贸易摩擦的背景,并概括 其过程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解析:第(1)问,要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作答,注意要结合当 时的国际形势进行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从美国、日本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作 答。第二小问,主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作答,同时也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3) 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多个角度谈认识,但需注意观点一定要符合主流价 值观,言之有理,还要注意观点的深刻性。 答案:(1)引发激烈的关税战、贸易战;国际贸易萎缩;国际关系紧张;加剧 经济危机;世界经济贸易秩序动荡。 (2)背景:美日经济实力的不平衡;日本商品竞争力强,冲击美国市场;美国 对日本的政策反思;美日双边贸易失衡,经济利益冲突加剧;美国经济政策的贸 易保护主义倾向;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特点:持续时间长,摩擦程度逐渐加深,贸易摩擦范围逐渐扩大;由单一产 品扩大到众多工业领域(由轻工业领域扩大到重工业领域);低附加值产品贸易摩 擦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摩擦发展;贸易问题政治化;由微观经济摩擦逐步发展 到宏观经济摩擦。 (3)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 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建立有效的贸易协调机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