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2019·南昌模拟)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 1~3 题。
1.E 地海拔可能是( )
A.1 170 m B.1 190 m
C.1 210 m D.1 230 m
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示最低区域在地貌演变过程中可能曾经是( )
A.河流阶地 B.地下溶洞
C.断层山 D.向斜谷
解析:第 1 题,由图中东北部相邻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图等高距为 20 m。根据图中示坡
线可知,闭合等高线中间海拔低,外围海拔高,故 E 处海拔高于 1 200 m 但低于 1 220 m,故
选 C。第 2 题,甲、丙两处都位于有两条等高线重叠的谷地,皆有可能形成瀑布,但甲处位于
海拔较高的鞍部附近,河谷集水区域小,地表水很少,难以形成较大瀑布,而丙处海拔较低,
河谷集水区域广阔,最有可能形成较大瀑布,A 错,C 对。乙处位于山脊上,河水难以汇聚,
B 错。丁处虽然位于山谷,但坡度小,难以形成瀑布,D 错。第 3 题,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
貌广布,而图中西南地区等高线封闭区域海拔最低,可判断该地为喀斯特天坑,喀斯特天坑
一般是溶洞进一步溶蚀陷落形成的,B 对。河流阶地、断层山和向斜谷一般呈带状,这与图中
最低区域及周边陡崖呈环状差别较大,A、C、D 错。
答案:1.C 2.C 3.B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下图为智利Ⅰ至Ⅻ各地区
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 4~6 题。4.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B.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C.蒸发量、径流量、降水量
D.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
5.Ⅰ至Ⅲ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寒流 B.地形
C.热量 D.水源
6.与Ⅰ至Ⅸ地区相比,Ⅹ至Ⅻ地区海岸线明显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西风带,风力侵蚀严重
B.地处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C.地处中高纬,冰川侵蚀严重
D.地处沿海区,海浪侵蚀严重
解析:第 4 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可知,智利由北至南
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因而Ⅰ至Ⅻ地区年降水量和河流径流
量应呈现上升趋势,故②只能表示蒸发量。③在Ⅸ位置右侧坐标读数不到 500,不符合当地降
水量特征,故①表示降水量,③表示径流量。第 5 题,结合上题分析,Ⅰ至Ⅲ地区为热带沙
漠气候,降水稀少,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水源匮乏,因而人口稀少,D 对。当地纬度低,尽
管受沿海寒流的降温作用,但气温仍较高,热量丰富,A、C 错;当地为沿海平原,地形有利
于人类活动,B 错。 第 6 题,Ⅹ至Ⅻ地区地处西风带,年降水量较丰富,流水作用显著,A
错;智利从南至北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B 错;南部地区纬度较高,
受第四纪冰川侵蚀作用影响,形成了很多冰川谷,后来随着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
升,被海水淹没的冰川谷形成了狭长幽深的海湾,C 对;海洋侵蚀不会导致海岸线出现明显曲
折,D 错。
答案:4.B 5.D 6.C
意大利西西里岛小镇桑布卡曾被评为“2016 年全意大利最美小镇”。2019 年 1 月,桑布卡发布“1 欧元 1 套房”的售房消息,附加条件是新房主必须承诺在 3 年内翻新所购房屋,且
翻新费用不低于 1.5 万欧元(约 11 万人民币),并为此支付 5 000 欧元的保证金。虽然桑布卡这
些空置房屋已年久失修,但是消息发布后数小时内,小镇就收到超过 4 万封进行咨询的电子
邮件,其中不乏来自瑞士、法国和西班牙的咨询邮件。下图示意桑布卡位置。据此回答 7~9
题。
7.桑布卡推出“1 欧元 1 套房”的根本原因是当地( )
A.房产过剩,大量房屋闲置
B.房屋陈旧,维修资金短缺
C.经济衰退,旅游收入减少
D.人口流失,经济活力下降
8.除房价因素之外,桑布卡吸引众多咨询者是由于小镇( )
A.物价较低,翻新费用较低
B.景色优美,田园气息浓郁
C.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D.濒临海洋,气候冬暖夏凉
9.桑布卡为了吸引购房者定居,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B.修葺陈旧房屋,保持历史风貌
C.扩大旅游宣传,提升品牌形象
D.加大教育投入,提升科技水平
解析:第 7 题,读图可知,桑布卡镇位于西西里岛西南部一个偏僻的河谷平原中,其西
北和东南部都分布有规模较大的城市,该镇主要受城市化的影响,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导致
当地大量房屋空置,经济衰退,维修陈旧房屋的资金短缺。所以人口流失是低价售房的根本
原因,大量房屋闲置、当地经济衰退和维修陈旧房屋的资金短缺等属于低价售房的直接原因,
故选 D。第 8 题,结合上题分析,桑布卡镇位于河谷平原上,景色优美,田园气息浓郁,B 对。
根据材料“翻新费用不低于 1.5 万欧元”可知,翻新费用较高,A 错。桑布卡镇与其西北和东
南部城市的距离不太远,如果该镇交通便利,房屋很少会空置,C 错。当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D 错。第 9 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桑布卡镇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机会少。
因此为了吸引购房者定居该镇,除了改善生活条件外还必须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A
对。修葺陈旧房屋是购房者三年内要做的,不属于进一步的措施,B 错。因为该镇曾经被评为
“2016 年全意大利最美小镇”,知名度已经很高,因而品牌形象宣传不是当务之急,C 错。当
地经济衰退,目前加大教育投入还缺乏资金,D 错。
答案:7.D 8.B 9.A
读世界某渔场渔业产量重心时空变化图,回答 10~11 题。
10.该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B.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11.该渔场渔业产量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B.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C.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解析:第 10 题,该渔场所在海域受东北信风的影响,盛行上升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
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第 11 题,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东北
信风的位置移动导致沿岸上升流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造成渔场渔业产量重心的变化。
答案:10.B 11.D
二、非选择题
12.(2019·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每年 10 月,来自俄罗斯等地的大雁飞到洞庭湖附近地区后,
不再南飞。大雁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喜温和的气候。下
面甲图示意洞庭湖及其附近地区,乙图示意不同年份洞庭湖的蓄水面积。
(1)分析大雁到达洞庭湖及其附近地区后不再南飞的原因。(2)大雁到洞庭湖栖息期间,洞庭湖主要是“吞”还是“吐”长江?请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洞庭湖蓄水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1)结合洞庭湖湖区的气候以及湖泊湿地给大雁提供的食物、生存空间等进行分析。
(2)洞庭湖与长江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夏半年,长江流域降水多,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长江
水补给洞庭湖;冬半年长江流域降水少,长江水位低,洞庭湖补给长江,即夏季长江“吐”
洞庭湖,冬季洞庭湖“吐”长江。大雁到洞庭湖栖息期间,长江流域降水少,洞庭湖水补给
长江,即洞庭湖“吐”长江。(3)据图乙可知洞庭湖蓄水面积变化的特点。洞庭湖面积的变化
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河流中上游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
失,导致洞庭湖泥沙淤积,湖泊面积缩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环保意识增强,植树造林,
使水土流失减少,同时退耕还湖,保护湿地,使洞庭湖面积扩大。
答案:(1)洞庭湖水面较为宽阔,湿地范围较大,利于大雁栖息;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植
物、鱼虾等丰富,便于大雁觅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温和,适宜大雁生存;
大雁从俄罗斯等地南飞至此,飞行路程远,不愿再继续南飞;等等。
(2)“吐”长江。冬半年长江流域降水较少,长江水位较低;洞庭湖持续获得南部多条支
流的补给,水位较高等。
(3)变化:洞庭湖蓄水面积在 20 世纪后半叶缩小速度快;进入 21 世纪,蓄水面积缩小速
度较慢(基本保持稳定)。
原因:20 世纪后半叶,当地乱垦滥伐,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泥沙淤积;加之围湖造田等,
蓄水面积缩小速度快。进入 21 世纪后,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府有效监管,水土流失有所缓
解,入湖泥沙有所减少;围湖造田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加之退田还湖等措施,蓄水面积缩小
速度较慢(基本保持稳定)。
13.(2019·济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进行分类,
如果是地表受热不均匀导致的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
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
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
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天)等值线分布图。
(1)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
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
(3)海南岛五指山(海拔 1 867 m)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产
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解析:(1)海南岛四面环海,海洋湿润气团随海风由海洋深入陆地后,在受热或地形抬升
等作用下形成海风型雷暴。(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是由于我国南部地区日均最
高气温较北部高,而海南岛雷暴天气北多南少,说明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北部高,南部低。
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位于我国狭窄的琼州海峡两岸,海南岛西部又与北部湾相连。夏天在
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琼州海峡两岸的陆地升温很快,而海水热容量大,海水温度升高缓慢,
这时,在海陆之间会形成较强的热力环流,陆地上为上升气流区,海洋上为下沉气流区。这
种海陆热力环流的形成非常有利于海风型雷暴天气的形成和发展。(3)主要分析白天山地对大
气的增温作用和海洋气流的阻挡抬升作用对雷暴天气形成的影响。
答案:(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
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
(2)特点: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
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
(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后进一步上升,同时山
顶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的大气温度,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
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