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纲:
1. 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
重要性。
2. 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古代化学史,如陶瓷文化、冶金文化、本草医药、炼丹术、酿酒
制醋和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
化学与 STSE
【专题知识整合】
1.化学与 STSE 的常见考点
(1)常见的环境污染及成因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成因
雾霾 SO2、NOx 和可吸入颗粒物(如 PM2.5)与雾气结合的混合物
酸雨
SO2、NOx 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光化学烟雾
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复杂的
污染物
臭氧空洞 NOx、氟氯代烃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
水体污染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富营养
化可引起“水华”(淡水中)或“赤潮”(海水中)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的 CO2 气体大量增加,最终导致地表温度上
升的现象
白色污染 各种塑料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2)常见材料的组成或性质
材料 组成或性质
棉、麻 富含多糖纤维素,只含 C、H、O 三种元素天然
纤维 蚕丝、羊毛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水解
人造纤维 将天然纤维(木材、甘蔗渣)经过化学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合成纤维
以石油、煤、天然气和农副产品做原料加工制得单体,单体经聚合
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六大纶”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合金材料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新材料包括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3)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
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4)常见的净水剂或消毒剂
①净水剂:铁盐、铝盐、木炭等。
②消毒剂:铜盐、高铁酸钠、次氯酸盐、臭氧等。
2.绿色化学
(1)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原则:原子利用率为 100%。
【高考真题再现】
1.(2019·高考全国卷Ⅲ,T7,6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解析:选 C。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制作光感电池,A 正确;铝合金具有质地轻、
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制造高铁车厢等,B 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
去异味,但没有杀菌消毒能力,C 错误;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 正确。
2.(2018·高考全国卷Ⅱ,T7,6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解析:选 D。Na2CO3 溶液水解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A 项正确;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Ca(ClO)2,Ca(ClO)2 溶于水生成 HClO,HClO 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可
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B 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用 Al(OH)3 进行中和,C 项
正确;BaCO3 能与胃酸反应生成 Ba2+,Ba2+为重金属离子,能引起蛋白质变性,D 项错误。
3.(2018·高考全国卷Ⅲ,T7,6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选 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H2O 能导电,且 H2O 也易损坏电
器,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 项错误;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
易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要冷藏,B 项正确;水性漆以水做溶剂,相较于油性漆,更有利
于健康和环境,C 项正确;活泼金属镁易失去电子,形成原电池时为负极,电热水器内胆(多
为不锈钢)被保护,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项正确。
4.(2017·高考全国卷Ⅲ,T7,6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 是指粒径不大于 2.5 μm 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 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选 C。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μ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A 项正确;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 项正确;燃煤中加入
CaO,CaO 可以与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 CaSO3,并进一步被氧化为 CaSO4,从而减
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燃煤中加入 CaO 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项错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燃料,D 项正确。
■解题必备
常考的物质用途
物质 用途
明矾 净水剂
硫酸铝、小苏打 泡沫灭火器灭火
FeCl3 溶液 印刷电路板回收铜
氢氟酸 刻蚀玻璃
硅胶 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二氧化硫 纸浆的漂白剂
甘油 护肤保湿剂
铁粉 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热的纯碱 洗涤油污
活性炭 除去冰箱中的异味,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
浸泡 KMnO4 的硅藻土 保鲜水果
液氨 制冷剂
乙烯 水果催熟剂
氢氧化铝 胃酸中和剂
【题组模拟演练】1.(新题预测)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 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B.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C.当今雾霾天气频发是由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造成的
D.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
解析:选 A。A 项,臭氧是强氧化剂,浓度过高(超过 10-4%)对呼吸道、眼睛有刺激作用。
2.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温结构陶瓷、醋酸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可燃冰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可能成为未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
C.可用向污水中投加明矾、硫酸铁的方法来处理其中的悬浮颗粒物
D.用飞机播撒 AgI 是实现人工增雨的方法之一
解析:选 A。醋酸纤维是纤维素和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新
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 项错误;可燃冰具有储量大、热值高、分布广等特点,但目前还无法进
行商业性开采,如果今后能够解决商业性开采的技术问题,可燃冰可能会成为未来广泛使用
的清洁能源,B 项正确;明矾、硫酸铁水解分别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氧化铁胶体,它们都能
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聚沉,C 项正确;AgI 可用于人工增雨作业,D 项正确。
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
B.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作光导纤维
C.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以防止油脂氧化变质
D.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
解析:选 C。A 项,由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的过程中,石油发生了裂解,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误;B 项,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做半导体
材料,能制作光电池和计算机芯片等,而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 B 错误;C
项,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可以防止油脂氧化变质,故 C
正确;D 项,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均具有强氧化性,但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酒精杀菌消毒的原
理主要是利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细胞的破坏而起作用,故 D 错误。
化学与传统文化
【专题知识整合】
1.中国古代化学的工艺简介
(1)炼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冶炼青铜
冶炼青铜的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
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
青铜。
(3)造纸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
去竹子的青皮。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
帘上面。
⑤覆帘压纸:将竹帘反过来,使湿纸落于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叠积上千张湿纸
后,加木板重压以挤去大部分的水。
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生火焙干。
(4)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
反应原理:2KNO3+S+3C =====点燃
K2S+N2↑+3CO2↑。
(5)酿酒
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
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6)染色
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品着色。
2.常考经典史籍材料归纳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碱”是 K2CO3。
(4)《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 CaCO3。
(5)《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丹”是 HgO。
(6)《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
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7)《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
是铁的合金。(8)《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
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里的“ 绿矾” 是
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3.解题关键和思维建模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化学学科中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解
题的思维模型如下:
【高考真题再现】
1.(2019·高考全国卷Ⅰ,T7,6 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
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解析:选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色,
A 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 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
温烧结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 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
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 项正确。
2.(2018·高考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
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解析:选 A。谷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
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因此酿造过程中涉及水解反应和氧化
反应,A 项错误;后(司)母戊鼎为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B 项正确;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
土,C 项正确;青蒿素易溶于乙醚,而不易溶于水,因此,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包
括萃取操作,D 项正确。
3.(2017·高考全国卷Ⅰ,T8,6 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
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解析:选 B。蒸馏用于分离两种或多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液体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A 项错误;升华指固态物质受热直接变成气态物质,气态物质遇冷凝华为固态物质,即砒霜样
品受热使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变成蒸气(升华),降温,蒸气凝华成固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砒
霜的目的,B 项正确;干馏指煤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砒
霜提纯过程中有效成分没有发生变化,C 项错误;萃取指用萃取剂将一种物质从其溶液中提取
出来的过程,如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D 项错误。
【题组模拟演练】
题组一 物质的成分及变化过程
1.1640 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
烂,栽木不盛”。“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矾油”。其中“矾油”指( )
A.硝酸 B.氨水
C.硫酸 D.盐酸
解析:选 C。青矾指的是 FeSO4·7H2O,“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矾
油”。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 2FeSO4·7H2O =====高温
Fe2O3+SO2↑+SO3↑+14H2O
↑,所以“矾油”应为硫酸。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所指代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柳絮飞时花满城 B.朝如青丝暮成雪
C.狐裘不暖锦衾薄 D.春蚕到死丝方尽
解析:选 A。青丝、狐裘、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而柳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所
以主要成分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柳絮。
3.(新题预测)很多诗句或谚语中都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发庄稼”说明有铵盐生成
B.“落汤螃蟹着红袍”涉及化学变化
C.“水乳交融”“火上烧油”前者涉及物理变化,后者涉及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解析:选 A。A 项,空气中的 O2 和 N2 在雷电作用下化合生成 NO,NO 再经过复杂的化
学变化,最后生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错误。B 项,“落汤螃蟹着红袍”体现的是蛋白
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了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 项,“水乳交融”涉及物质的溶解性,
属于物理变化,“火上烧油”涉及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 项,人类赖以生
存的大气环境属于气溶胶,海市蜃楼是光线在沿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形成的现象,正确。
题组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
4.(2019·试题调研)明朝《徐光启手记》中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五斤(多少任意),
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听用。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
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而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下起火……取起冷定”描述的是蒸馏过程
B.“而锅亦坏矣”说明不能用铁制器皿盛装冷的浓硝酸
C.已知该过程涉及反应 KNO3+H2SO4 =====△
KHSO4+HNO3,可见硫酸酸性强于硝酸
D.“用水入五金皆成水”过程中产生 H2
解析:选 A。A 项,描述的是硝酸挥发、冷凝的蒸馏分离过程,正确;B 项,铁在冷的浓
硝酸中钝化,工业上可用铁制器皿盛装冷的浓硝酸,错误;C 项,该反应是利用高沸点酸制低
沸点酸,而不是利用强酸制弱酸,错误;D 项,硝酸与金属反应产生 NO 或 NO2,错误。
5.(新题预测)“水飞”是传统中医中将不溶的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取极细药材粉末的
方法。《医学入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洗涤、溶解、过滤、灼烧 B.洗涤、溶解、过滤、蒸发
C.洗涤、萃取、过滤、蒸馏 D.洗涤、萃取、过滤、蒸发
解析:选 B。因对“慢火熬干”理解不准确而易误选 A,铜绿在灼烧条件下发生分解,故
不能为灼烧。由题述可知,铜绿经洗涤后,研成极细的粉末,在水中形成胶体,过滤后除去
大颗粒杂质,然后蒸发得到铜绿,即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溶解、过滤、蒸发,B 正确。
[专题针对训练]
1.我国出土的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
解析:选 D。青铜为铜锡合金。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中抗氧化剂具有弱氧化性,对人体无害
B.尼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强度很大
C.污水中 Cu2+、Hg2+、Pb2+等有毒,可用氯气处理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属于营养物质
解析:选 B。食品中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A 不正确;尼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强度
很大,B 正确;污水中 Cu2+、Hg2+、Pb2+等有毒,可用硫化钠处理,C 不正确;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D 不正确。
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C.“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该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和现代湿法冶金一致
解析:选 B。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 项正确;将丹砂(即硫
化汞)灼烧有汞生成,汞和硫在一起研磨又会生成硫化汞,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B
项错误;“煤饼烧蛎房成灰”中的“蛎房”是牡蛎壳,牡蛎壳的成分是碳酸钙,煅烧碳酸钙
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该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C 项正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
单质,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D 项正确。
4.《天工开物》中记载:“人贱着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
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
焉矣。”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主要成分分别属于( )
A.糖类、蛋白质 B.糖类、油脂
C.蛋白质、纤维素 D.纤维素、油脂
解析:选 A。其中“枲、麻、苘、葛”属于草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糖类;
“裘褐、丝绵”属于禽兽和昆虫,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正确选项为 A。
5.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文献 解释
A “三月打雷麦谷堆”(雷雨肥庄稼) 反应之一是 N2+2O2 =====放电
2NO2
B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火树银花”涉及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
化
C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中有火”指湖泊池沼水面上甲烷的
燃烧现象
D
《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砺房
成灰”(“砺房”为牡蛎壳),并把这种灰
称为“蜃”
“蜃”的主要成分是 CaO
解析:选 A。在雷电作用下,N2 和 O2 只能生成 NO,A 项错误;“火树银花”涉及焰色
反应,它是物理变化,B 项正确;“泽”指沼泽,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 项正确;“牡蛎
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煤饼做燃料,高温下将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D 项正确。
6.(2019·十堰一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木与木相摩则然(燃)”的“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C.“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
D.“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瓷”是硅酸盐产品
解析:选 B。A 项,燃烧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正确;B 项,青铜属于合金,为混合物,
错误;C 项,“曲蘖”是酶,为催化剂,正确;D 项,“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
料,正确。
7.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中对制取彩色金(主要成分为 SnS2)的过程有如下叙述:“雄
黄十两,末之,锡三两,铛中合熔……入坩埚中,火之……以盖合之。密固,入风炉吹之。
令锅同火色,寒之。开,黄色似金”。其中雄黄的主要成分为 As4S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nS2 可溶于硝酸
B.该过程也可以在空气中进行
C.制取彩色金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真金与彩色金
解析:选 B。A.SnS2 中 Sn 显+4 价,S 显-2 价,-2 价的 S 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强氧
化性,故 SnS2 可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 SnS2 可溶于硝酸,故 A 说法正确;B.SnS2 中
-2 价的 S 具有还原性,该过程如果在空气中进行,SnS2 容易被 O2 氧化,故 B 说法错误;C.
根据题中信息,加“锡三两”,锡为单质,产物为 SnS2,Sn 的化合价由 0 价→+4 价,化合价
升高,即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 C 说法正确;D.SnS2 受热易分解,颜色发生变化,
真金受热不分解,颜色不变化,故 D 说法正确。
8.(新题预测)《中华好诗词》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
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小颗粒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爆竹燃放过程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伴随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的
解析:选 A。“烟雨”指的是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液滴,故 A 错误;蚕丝的主要成分
是蛋白质,故 B 正确;爆竹燃放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 C 正确;“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有机物的燃烧现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D 正确。
9.(2019·试题调研)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微量 SO2,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B.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擦拭伤口防止发炎,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C.氨水显碱性,不能与金属反应,所以运输过程中可用铁罐盛装
D.酿酒工艺中加入的“酒曲”与面包工艺中加入的“发酵粉”作用不同
解析:选 C。SO2 虽然有毒,但其可以杀菌,并具有还原性,微量的 SO2 可防止葡萄酒中
的营养成分被氧化,A 正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菌消毒,B 正确;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会对金属产生腐蚀,一般用塑料、橡胶容器盛装氨水,C 错误;“酒曲”中含有酶,
做催化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消耗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并产生 CO2,
两者作用不同,D 正确。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碘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的目的是防止食盐中的碘受热升华而流失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的目的是防止水果中的葡萄糖被氧化
C.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光线透过密林中树叶间的缝隙产生一道道光柱的现象是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 D。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而不是单质碘,因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故加碘盐
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A 项错误;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
从而起到保鲜水果的作用,并不是防止水果中的葡萄糖被氧化,B 项错误;向燃煤中加入生石
灰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燃烧生成的 SO2 气体,SO2 不是温室气体,C 项错误。
11.(2019·广州调研)《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描述“洧水”是
“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这里的“洧水”
和“烟”是指( )
A.汽油和炭黑 B.石油和炭黑
C.煤油和石墨 D.油脂和焦炭
解析:选 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是烃的混合物,不是油脂;
由于石油中碳的百分含量较高,故易燃烧不充分,点燃时会生成大量的黑烟,即得炭黑,而
不是石墨,故“洧水”和“烟”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石油和炭黑。
12.《本草纲目》记载:“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於火中煅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
旋安石蜂巢入内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若我们要在实验室完
成该操作,下列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坩埚
C.坩埚钳 D.研钵
解析:选 A。灼烧固体用坩埚和坩埚钳;研磨固体用研钵;蒸发溶剂得到固体用蒸发皿。
根据题意可知,没有用到的仪器为蒸发皿。
13.下表中为解决相对应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科学的是( )
选项 环境问题 措施
A 臭氧空洞 限制氟氯代烃类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耗量
B 酸雨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C 白色污染 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
D 水体富营养化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
解析:选 D。氟氯代烃类物质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控制酸雨的产生;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及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均有利于减少白色污
染;禁止施用氮肥不符合农业现状,故 D 项不科学。
1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秋《考工记》中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
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氢氧化钾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
指的是金属硫化物
D.《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
药者”,这是利用了 KNO3 的氧化性
解析:选 C。A 项,K2CO3 与 Ca(OH)2 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 KOH,正确;C 项,“矾”一
般指硫酸盐,错误。
15.(新题预测)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条的制作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烧碱
B.黑火药的最优化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硝酸钾
C.过滤操作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其中“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D.用于新版人民币票面图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的 Fe3O4 是一种磁性物质
解析:选 A。A 项,油条的制作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碱”指 Na2CO3,而烧
碱是 NaOH,“矾”指明矾[KAl(SO4)2·12H2O],“盐”指 NaCl。B 项,黑火药的最优化配方是
硫黄、硝石和木炭按照物质的量之比 1∶2∶3 制作。C 项,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紧贴漏
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D 项,Fe3O4 是一种磁性物质。
16.CO2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 NH3 捕获 CO2
生成目标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工业生产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为 100%
B.该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C.该方法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可减少环境污染
D.该方法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解析:选 D。原子利用率=
预期产物的总质量
全部反应物的总质量×100 %,因为产物中的水不是目标产物,所以原子利用率不是 100 %,A 项错误;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明显此反应
不属于中和反应,B 项错误;此方法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会引发温室效应,但
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气体,C 项错误,D 项正确。
17.(新题预测)《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
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合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金属材料
C.“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解析:选 C。钢铁属于金属材料,A 错误;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材料,B 错误;高温结构
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正确;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D 错误。
18.(2019·广东百校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 K2FeO4 处理自来水,既可杀菌消毒又可除去悬浮杂质
B.NH4MgPO4·6H2O(鸟粪石)与草木灰混合施肥效果更好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获得能源物质又可防止水体污染
D.医院常用含碘 2%~3%的酒精溶液做医疗消毒剂,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
解析:选 B。A 项,K2FeO4 处理自来水时,利用其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同时生成氢氧
化铁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故 A 正确;B 项,NH4MgPO4·6H2O(鸟粪石)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肥效降低,故 B 错误;C 项,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获得能源物质又可防止水
体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C 正确;D 项,用含碘 2%~3%的酒精溶液做医疗消毒剂,
是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故 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