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点 08 分子热运动、内能
【知识回顾】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
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
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
动性。
考点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称为分子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2
(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分子
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
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这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实质:能量从一
种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
2)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
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
是 J。
4.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个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没有动能;整个物体也可以处于相对高度为零的位置而没有势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物体可以同时具有
内能和机械能。
5.热量、温度和内能:“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内能不能算”。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所以物体本身
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
2)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但是它具有不可测量性,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
3)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说将高温物体的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
考点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内能增大;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减少。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
无关。
(3)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3
4.2×103J。
2.热量的简单计算
热量的计算:(1)吸热:Q 吸=cm△t=cm(t-t0);(2)放热:Q 放=cm△t= cm(t0-t)。
其中:Q 吸—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 放—放出的热量。
c—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单位:千克(kg)
△t—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t0—初始温度、t—末温。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
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本节考点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
间相互作用力。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并以选择题居多。从历年中考来看,从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
热运动的关系等。
本考点在 2020 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还会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
化。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
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考点二、内能
内能是重点考点,其知识点属于常考内容,所以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本考点的知识点有:内能的概
念、内能的改变;其中内能的改变应作为重点复习内容,应多讲、多练、多做。本节考点主要集中在改变
物体内能的方式、物体内能变化的判断和对物体内能的理解三个方面。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填空题为
辅。
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内能的内能的改变和对内能概
念的理解上;常见考查方式是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判断物体内能是如何改变的,改变的类型。本考点在 2020
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还会出现,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考查思路主要分为
三个方面:(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2)物体内能的增减的判断;(3)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三、比热容
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在本章属于重要知识点,也属于常考知识点,所以应该
引起师生的重视。本节知识点有:比热容的概念和有关计算。利用比热容概念分析判断现象和进行简单计4
算是本节主要考点和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填空题为辅(利用比
热容进行简单计算)。
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方面。
此问题一般与热现象的其他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单独作为一个考题的情况不多。本节考点在
2020 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很大,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考查思路主要
分为: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利用比热容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
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①水煎包“香气四溢”,是因为香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此说法正确。
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此说法错误。
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此说法正确。
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故此说法错误。
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此说法正确。
由此可见,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 B。5
【举一反三】
1.(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
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答案】C。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
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 C 正确。
2.(2019·贵港)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
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答案】A。
【解析】A.选项中的灰尘飞舞是由于风的作用力使灰尘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致,属于机械运动;
B.选项中的酒精气味是酒精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选项中的荷花飘香是荷花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选项中水变咸是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 BCD 选项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应选 A。
3.(2019·益阳)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
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6
【答案】D。
【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原子核和
核外带负电电子构成的,故 A 错误;
B、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故 B 错误;
C、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 C 错误;
D、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运动到水里面的结
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 正确。故选 D。
考点二、内能
【典例二】(2018•广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答案】B。
【解析】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
A 正确。
B、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 B 错误。
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C 正确。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
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用水来冷却,故 D 正确。故
选 B。
【举一反三】
1.(2018•达州)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7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解析】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 A 错误。
B、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B 正确。
C、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故 C 错误;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错误。故选 B。
2.(2019·绵阳)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
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答案】C。
【解析】如图,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增大,增大
到一定程度,塞子从瓶口冲出,此时气体对塞子做功(即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气体的内能减少,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3.(2019·达州)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
【答案】D。8
【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故 A 错误;
B、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 B 错误;
C、灰尘是可以看得见的物体,因此灰尘的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 C 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
出热量的能力越强,故 D 正确。故选 D。
考点三、比热容
【典例三】(2018·桂林)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
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B。
【解析】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因为油的比热容小,故加
热后温度升高的快;故 A 错误,B 正确。
因为灶具相同,在相同时间内和热转换效率相同时,水和油吸收的热量应相同;故 CD 错误。正确答案
是 B。
【举一反三】
1.(2018•达州)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第 6min 时的内能 第 8min 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 CD 段的比热容
是 AB 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答案】小于;2。
【解析】(1)晶体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 6min 时的内能小于第 8min 时的内能;
(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 AB 段温度升高 10℃,被加热 4min;在 CD 段温度升高 5℃,被
加热 4min;
则该物质在 AB 段吸热与 CD 段吸热之比为 1:1,根据 Q=cm△t 可得,9
,所以该物质在 CD 段的比热容是 AB 段比热容的 2 倍。
故答案为:小于;2。
2.(2019·福建)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J˙kg-1˙℃-1) 4.2×103 2.1×103 2.l×lO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屋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答案】C。
【解析】考查比热容的特点,属于中等题。
根据公式 可知,当m 和△t 一定时,铝的比热容比铜大,所以铝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选 C。
3.(2019·潍坊)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 A 错误;
B、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具有内能,故 B 错误;
C、常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比热容较大的性质,这样在同等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 C 正确;
D、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正确。故选 CD。
一、选择题
1.(2018·增城区初中毕业生综合测试)如图所示,关于热现象的四幅图,下列选项解释正确的是
( )。
2
1
10
5
1
2
2
2
1
1
2
1 =°
°=∆
∆=
∆
∆=
C
C
t
t
tm
Q
tm
Q
c
c
tcmQ ∆=10
A.甲图塞子被弹出是因为白雾给它传递了热量;
B.乙图活塞下压,通过做功改变管内空气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烧点;
C.丙图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一个重物,两铅块未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丁图的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该冲程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答案】B。
【解析】A.甲图,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B.乙图中向下压活塞,棉团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丙图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丁图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 B 的解释正确。故选 B。
2.(2019·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一模)宏观的热现象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
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体的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其温度越高;
B.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液体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固体物质不易拉伸,说明固体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当温度下降为 0℃时,分子热运动停止
【答案】A。
【解析 】AD、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 A 正确、
D 错误;
B、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B 错误;
C、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不易拉伸,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 C 错误。故选 A。
3.(2019·濮阳市中考物理二模)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
中不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1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A。
【解析】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因此,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 A 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 B 正确;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 C 正确;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正确。故选 A。
4.(2019·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一模)我们常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我们之所以闻到“二手烟”是
因为( )。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尼古丁能被在场的其它
人吸收。故“二手烟”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 D。
5.(2019·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 PM2.5 值走高,PM2.5 是指空
气中直径小于 2.5μm 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
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 PM2.5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于 0°C,PM2.5 不具有内能;
B. PM2.5 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 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 PM2.5 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答案】D。
【解析】A、环境温度低于 0℃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 内能不为零,故 A 说法错误;
B、PM2.5 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PM2.5 在空气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 B 说法错误;
C、PM2.5 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 2.5 微米的固态颗粒物,不是分子,PM2.5 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
子无规则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C 说法错误;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PM2.5 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 2.5 微米的固态颗粒物,所以 PM2.5 是由大量
分子组成的,故 D 说法正确。故选 D。
6.(2019·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一模)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0℃的冰没有内能
【答案】A。
【解析】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 A 正确;
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 B 不正确;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因此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可
能是对物体做功导致的。故 C 不正确;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 D 不正确。故选 A。
7.(2019·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一模)如图所示,将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木塞向外飞出,则在
此过程中( )。
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的分子势能越大;
B.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小于木塞的机械能;
C.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
D.木塞向外飞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答案】C。
【解析】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的势能越大,木塞具有的内能大小与势能无关,故 A 错误;
B、酒精燃烧是将酒精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由于热量的散失,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木塞的
机械能,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大于飞出后木塞的机械能,故 B 错误;
CD、木塞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
减小,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C。
8.(2019·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浓情五月,粽香四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临了,我们隔
着很远就能闻到粽子的香味,下列选项中与该现象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秋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B.打扫卫生,教室里尘土飞扬;13
C.傍晚时分,村里袅袅炊烟;D.糖放水里,一会儿整杯水变甜
【答案】D。
【解析】A、树叶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组成树叶的分子的运动,故 A 错误。
B、打扫卫生,教室里尘土飞扬,是物体的运动,故 B 错误。
C、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其中的黑烟是烟尘颗粒,而不是分子,故 C 错误。
D、糖放水里,一会儿整杯水变甜,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故 D 正确。故选 D。
9.(2019·辽阳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下列有关热量、内能、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B.物体吸热,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C.一杯水结冰,比热容不变;
D.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答案】B。
【解析】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 A 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
变,故 B 正确;
C、水化成冰,状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也会改变,故 C 错误;
D、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不
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 D 错误。故选 B。
10.(2019·菏泽市中考物理模拟)利用吸盘式挂衣钩把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使玻璃板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微向上拉玻璃板,玻璃板未离开水面,如图所示。
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 F,其原因是( )。
A.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B.玻璃板受到浮力的作用;
C.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原压力;D.玻璃板下表面与水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答案】D。14
【解析】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会大一些。故选 D。
11.(2019·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一模)“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新疆地区特
有的气候特征,利用下列哪个物理概念更好的解释此现象( )。
A.密度 B.比热容 C.热值 D.质量
【答案】B。
【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
化显著,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
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温度很高;同样,沙石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
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故选 B。
12.(2019·济宁市中考物理三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
B. 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后,软木塞从试管口飞出时,软木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丙图: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丁图:橡胶寒被推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
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答案】B。
【解析】A、甲图: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说明了气体分子
的运动,故 A 正确;
B、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后,软木塞从试管口飞出时,是因为试管内的水蒸气膨胀做功,内能转化成
软木塞的机械能,故 B 错误;
C、丙图: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
在引力,故 C 正确;
D、丁图:瓶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15
成了白雾,故 D 正确。故选 B。
13.(2019·临沂市平邑县中考二模)《舌尖上的中国 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
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
C、蒸是通过热传递(水蒸气的热传给榆钱饭)和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
法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C。
14.(2019·泰安市中考最后一模)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
C. 温度为 的物体没有内能;
D. 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物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只有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才会发生热传递,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相同质量温度相同的物体,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其内能可能不同,例如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
程,尽管温度不变,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吸热,因此水的内能比冰的内能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16
15.(2019·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分)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热机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解析】A、晶体凝固过程,放热内能减小,但温度不变,故 A 错误;
B、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导致的,故 B 错误;
C、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所以它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 C 错误;
D、热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 正确。故选 D。
16.(2019·潍坊市青州市中考一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为 0℃时,其内能一定不为零;
C.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热量越多;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B。
【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
变,故 A 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物体温度为 0℃时,其内能一定不为零,故 B 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具有热量,故 C 错误;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 D 错误。故选 B。
17.(2019·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
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17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答案】D。
【解析】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 A 错误。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故 B 错误。
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据 Q=cm△t,水吸收的热量多。故 C 错误。
D、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 Q=cm△t,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 D 正确。
故选 D。
18.(2019·吉林省九年级物理名校调研系列卷)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坚持在睡前用热水适当泡洗,可
以增强体质。脚刚放入热水中,脚的内能变化以及变化方式分别是( )。
A. 减小,热传递;B. 增大,热传递;C. 增大,做功;D. 减小,做功
【答案】B。
【解析】脚在热水中,由于温度不同,热水的内能传递给脚,则脚的内能增大,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
传递。 故答案为 B。
二、填空题
19.(2019·凉山州中考一模)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
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 1kg,初温为 2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 50℃,吸收的热量为 1.26×105J,则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答案】小于;4.2×103。
【解析】(1)由题可知,同一加热器加热时间相同时,即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的
快;根据 Q 吸=cm△t 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所以,
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2)由 Q 吸=cm(t﹣t0)得,乙液体的比热容:
c= = =4.2×103J/(kg•℃)。
故答案为:小于;4.2×103。
20.(2019·保定市初三模拟冲刺)墨水滴人清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这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18
________,进一步分析此现象,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在烧杯中装入 300g 初温为 20℃
水,测得水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标准大气压下),则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
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________g 的酒精。(q 酒=3.0X 107J/kg,c 水=4.2×103J/
(kg·℃)
【答案】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隙;1.008×105;3.36。
【解析】墨水滴入清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同时墨水的分子分布到水分子的间隙中,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水的内能增加值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t=4.2×103J/(kg•℃)×0.3kg×(100-20)℃=1.008×105J;
由题知,酒精灯发出的热量全被水吸收,即 Q 放=Q 吸 ,根据 Q 放=m 酒精 q 可知需要酒精的质量:m酒精=
= =3.36×10-3kg=3.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