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纲:
1. 常见金属元素(如 Na、Mg、Al、Fe、Cu 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
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
应用。
2/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C、N、O、Si、S、Cl 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
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
物对环境的影响。
3.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和应用
【专题知识整合】
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明确转化关系
(1) 钠 的 化 合 物 俗 名 : 火 碱 、 烧 碱 、 苛 性 钠 ——NaOH ; 纯 碱 、 苏 打
——Na2CO3(纯碱在物质的分类方面的考题中常出现,虽然其俗名为纯碱,但其不属于碱,而
属于盐);小苏打——NaHCO3;芒硝——Na2SO4·10H2O;水玻璃——硅酸钠溶液。
(2)金属钠在空气中无论生成单一的 Na2O 或 Na2O2,还是生成二者的混合物,1 mol Na 只
能转移 1 mol 电子(此知识点在 NA 的判断考题中常有考查)。考题中常考查过氧化钠电子式的
书写或化学键的类型。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
性共价键。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 O2-2 ,故 Na2O2 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为 2∶1。Na2O2
不是碱性氧化物,有强氧化性、漂白性,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时,先使试纸变蓝,后使其褪色。
(3)Na2CO3 与盐酸反应时,二者相对用量或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和得到的产物不同。
(4)不能用 Ca(OH)2 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溶液,应选用 CaCl2 或 BaCl2 溶液。
(5)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应选用饱和 NaHCO3 溶液。
(6) 向 饱 和 Na2CO3 溶 液 中 通 入 过 量 CO2 , 有 晶 体 析 出 , 发 生 反 应 Na2CO3 + CO2 +
H2O===2NaHCO3↓。
(7)鉴别钠元素、钾元素一般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利用的是物质(或元素)的物理性质。
(8)将 NaHCO3 溶液与 NaAlO2 溶液混合得到 Al(OH)3 沉淀,发生反应 NaHCO3+NaAlO2+
H2O===Al(OH)3↓+Na2CO3,此反应并非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9)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NaClO 溶液中,无论二氧化碳少量还是过量,都发生反应 CO2+
NaClO+H2O===HClO+NaHCO3,而不会生成碳酸钠,因酸性:H2CO3>HClO>HCO-3 。CO2
与苯酚钠的反应也是如此。
(10)侯氏制碱法的原理:NaCl+CO2+H2O+NH3===NaHCO3↓+NH4Cl、2NaHCO3 =====△
Na2CO3+CO2↑+H2O。
(11)Li 和 O2 反应只生成 Li2O;NaH 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NaK 合金常温下
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2)不足量的 Na2O2 与 CO2、H2O(g)混合气体反应时,Na2O2 先与 CO2 反应。
(13)钠、钾保存在煤油中,而锂需要密封在石蜡中。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Al→Al2O3→Al(OH)3→{NaAlO2
AlCl3
Al2(SO4)3
KAl(SO4)2·12H2O
2.明确转化关系
(1)要熟记有关“Al”的几个重要反应方程式
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CO2(少量)+2NaAlO2+3H2O===2Al(OH)3↓+Na2CO3;③CO2(过量)+NaAlO2+2H2O===Al(OH)3↓+NaHCO3;
④Al3++4OH-===AlO-2 +2H2O(AlCl3 溶液与过量强碱溶液混合);
⑤AlO-2 +4H+===Al3++2H2O(NaAlO2 溶液与过量强酸溶液混合);
⑥2Al+Fe2O3 =====高温
Al2O3+2Fe(铝热反应);
⑦2Al2O3(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Al+3O2↑(电解制铝)。
(2)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由于 Al2O3 的熔点高于 Al 的熔点,故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直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3)Al、Al2O3、Al(OH)3 均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弱酸(如碳酸)、弱碱(如
NH3·H2O)不能与它们反应。
(4)铝元素在溶液中有两种存在形式:Al3+、AlO-2 。有 Al3+存在的溶液为酸性,与其发生
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有 CO2-3 、HCO-3 、S2-、HS-、ClO-等;有 AlO -2 存在的溶液为
碱性,AlO-2 与 Al3+不能在溶液中同时存在,会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产生沉淀:Al3++
3AlO-2 +6H2O===4Al(OH)3↓。
(5)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 Fe2O3 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但不能制备
金属性比 Al 强的金属,如镁等,因为铝热反应的本质是利用了铝的强还原性,铝被氧化时放
出大量热。铝热剂是混合物。
(6)Al(OH)3 可用作抗酸药;明矾常用于净水;泡沫灭火器所用试剂为 Al2(SO4)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
(7)利用偏铝酸盐制备 Al(OH)3,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
Al(OH)3 溶解。若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 CO2,生成的 Al(OH)3 不溶于碳酸,CO2 过量时生成
HCO-3 ,不过量时生成 CO2-3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
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铁及其化合物
(1)Fe 与 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 Fe3O4,而不是 Fe2O3;Fe 在 Cl2 中燃
烧,无论 Cl2 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 FeCl3;Fe 与 S 反应时只能生成 FeS;通过上述事实说明 Cl2
的氧化性强于 S 的氧化性(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
(2)常温下,Fe、Al 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变化,但加热后继
续反应。(3)一定条件下,铁与硝酸、浓硫酸反应时,首先生成的一定是 Fe3+,当铁过量时,过量
的铁将 Fe3+还原为 Fe2+:2Fe3++Fe===3Fe2+。
(4)Fe3+存在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因为 Fe3+在 pH 为 3.2 左右时已经沉淀完全。
(5)当 Fe2+与 Fe3+共存时,检验 Fe2+的方法是取少许溶液,向其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检验 Fe3+的方法是取少许溶液,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6)铁氰化钾{化学式为 K3[Fe(CN)6]}法鉴别 Fe2+、Fe3+:Fe2+能与[Fe(CN)6]3-形成蓝色沉
淀 Fe3[Fe(CN)6]2,而 Fe3+则不能。
(7)配制 FeCl2 溶液要加入 Fe 粉防氧化,同时加入盐酸,抑制 Fe2+水解;配制 FeCl3 溶液
要加入浓盐酸抑制 Fe3+水解。
(8)除去酸性 ZnCl2 溶液中的 FeCl2,应先通入 Cl2 或加入 H2O2,再加入 ZnO,使 Fe3+水解
生成 Fe(OH)3 沉淀而过滤除去。
(9)Fe2+、Fe3+的同类盐溶液蒸发、灼烧,得到的最终物质为 Fe3+的盐固体或 Fe2O3。
(10)制备 Fe(OH)2 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
应过程中必须与 O2 隔绝。同时要牢记 Fe(OH)2 转化为 Fe(OH)3 时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迅速变
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铜及其化合物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生成铜绿[Cu2(OH)2CO3]。
(2)铜及其化合物大多数为有色物质,如 Cu:紫红色;CuO:黑色;Cu2S:黑色;CuS:
黑色;Cu2O:砖红色;CuSO4·5H2O:蓝色。
(3)无水 CuSO4 为白色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溶于水时为蓝色[无水 CuSO4 可用于检
验水的原理: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
(4)新制 Cu(OH)2 悬浊液常用来检验醛基,该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加热至沸腾可
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
(5)联系铜、铁的一个重要反应:2Fe3++Cu===2Fe2++Cu2+(该反应是 FeCl3 溶液刻蚀铜
电路板的原理,同时也证明氧化性:Fe3+>Cu2+)。
(6)冶炼铜的方法有①热还原法;②湿法炼铜;③电解精炼铜。
(7)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 N2 中的 O2,灼热的 CuO 除去 CO2 中的 CO。
(8)Cu 和一定量的浓 HNO3 反应,产生的是 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当 Cu 有剩余,再加
入稀 H2SO4,Cu 继续溶解。(9)重金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可溶性铜盐均有毒。另一方面,可溶性铜盐可作
为消毒杀菌剂,如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等。
四、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C
-4
H4C
0
―→ C
+2
O―→ C
+4
O2
Si
-4
H4Si
0
―→Si
+4
O2(H2Si
+4
O3)
2.明确转化关系
(1)Si、SiO2 用途勿混淆:Si 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光电池和芯片;SiO2 可用
于制作光导纤维、石英玻璃和光学仪器等。
(2)HF 是弱酸,但能够与 Si、SiO2 反应:Si+4HF===SiF4↑+2H2↑、SiO2+4HF===SiF4↑+
2H2O。所以 HF 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其他的强酸都不能与 Si、SiO2 反应。
(3)硅单质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H2:Si+2NaOH+H2O===Na2SiO3+2H2↑。
(4)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但高温下碳可用于制取粗硅:SiO2+2C =====高温
Si(粗)+2CO↑(粗硅
精炼的反应为 Si+2Cl2 =====高温
SiCl4、SiCl4+2H2 =====高温
Si+4HCl)。
(5)H2CO3 的酸性强于 H2SiO3,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
但 SiO2 能够与 Na2CO3 在高温下反应:SiO2+Na2CO3 =====高温
Na2SiO3+CO2↑(工业制玻璃的原
理之一)。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
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 SiO2
制得低沸点易挥发气体 CO2。
(6)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
材料。
五、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HCl
-1
―→Cl
0
2―→HCl
+1
O―→HCl
+3
O2―→HCl
+5
O3―→HCl
+7
O42.明确转化关系
(1)1 mol Cl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是 2NA,也可能是 NA[与 NaOH、
Ca(OH)2 反应]或小于 NA(与水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2)实验室制 Cl2,除了用 MnO2 和浓盐酸反应(需加热)外,还可以用 KMnO4、KClO3、NaClO
与浓盐酸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如 ClO-+Cl-+2H+===Cl2↑+H2O。(酸化 KMnO4 溶液用的
是 H2SO4 而不是盐酸)
(3)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不一定具有漂白性,如 Cl2 可以用于漂白,但 Cl2 不具有漂白性,
起漂白作用的是 HClO。
(4)Cl2 具有强氧化性,但常温下可以储存在钢瓶中。Cl2 在点燃条件下与 Fe 反应,一定将
铁氧化为 FeCl3,而不是 FeCl2。
(5)ClO-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均具有强氧化性,与 SO2-3 、I-、S2-、Fe2+等还原性微粒不
能大量共存;ClO-水解显碱性,如 Fe3++3ClO-+3H2O===Fe(OH)3↓+3HClO,所以 ClO-
与 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
(6)向 Ca(ClO)2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生成 CaSO4,而不是 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 Ca2++
3ClO - + SO2( 少 量 ) + H2O===CaSO4 ↓ + Cl - + 2HClO , Ca2 + + 2ClO - + 2SO2( 过 量 ) +
2H2O===CaSO4↓+2Cl-+SO2-4 +4H+。
(7)氯水的主要性质
①强氧化性——作用微粒:Cl2、HClO。
氯水中有起漂白作用的 HClO,故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氯水的 pH;氯水与还原剂发生反应
并要求书写方程式时一般只考虑 Cl2。
②强酸性——作用微粒:H+。
(8)几个重要反应
①MnO2+4HCl(浓) =====△
MnCl2+2H2O+Cl2↑;
②Cl2+H2OHCl+HClO;
③Cl2+2NaOH===NaCl+NaClO+H2O;
④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⑤Cl2+2NaBr===2NaCl+Br2;
⑥X2+SO2+2H2O===2HX+H2SO4(X:Cl、Br、I);
⑦ClO-+Cl-+2H+===Cl2↑+H2O(“84”消毒液与洁厕剂不能混合使用);⑧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工业上吸收尾气溴)。
六、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硫化物 H2 S
-2
―→S
0
―→ S
+4
O2―→ S
+6
O3(H2 S
+6
O4) ―→硫酸盐
2.明确转化关系
(1)体现 S 弱氧化性的两个反应:2Cu+S =====△
Cu2S、Fe+S =====△
FeS。
(2)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 NaOH 溶液外,还可以用 CS2,但不能用酒
精。
(3)SO2 使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表现 SO2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
表现 SO2 的漂白性;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表现 SO2 的还原性;SO2 与 H2S 反应生
成 S,表现 SO2 的氧化性。
(4)浓 HNO3 和 Cu(足量)、浓 H2SO4 和 Cu(足量)、浓盐酸和 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着反
应的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 Zn 和浓 H2SO4 的反应。
(5)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 H2SO3 的酸性比盐酸弱,弱酸不能制取强酸。
若继续向溶液中通入 NH3、H2S、NO2 等气体,可以产生相关的沉淀。
(6)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酸的氧化性指 H+的弱氧化性,而氧化性酸指中心原子具有的
强氧化性,如 HClO、浓 H2SO4、稀 HNO3、浓 HNO3 中的 Cl、S、N 在反应中体现的强氧化性。
(7)SO2 和 CO2 作为酸性氧化物,性质极其相似,不能从酸性氧化物的角度鉴别。通常利
用 SO2 的漂白性和强还原性鉴别 SO2 和 CO2 或除去 CO2 中混有的 SO2 杂质。
(8)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检验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4 检验水→品红溶
液检验 SO2→酸性 KMnO4 溶液除去 SO2→品红溶液检验 SO2 是否除尽→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9)几个重要反应
①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②C+2H2SO4(浓) =====△
CO2↑+2SO2↑+2H2O;
③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SO2 的制备);
④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七、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铵盐 N
-3
H3―→N2
0
―→N
+1
2O―→N
+2
O―→N
+4
O2―→HN
+5
O3―→硝酸盐
2.明确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略)
(1)氮的固定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故 NH3 转化为 NO、HNO3 转化
为 NO 等反应不是氮的固定。
(2)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
(3)通常收集气体的方法中,NH3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硝酸、浓 H2SO4、HClO 均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 HNO3、HClO 见光或
受热易分解。
(5)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故与金属反应时都不能生成 H2,但二者反应气体产物不
同,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根据铜与浓 HNO3、稀 HNO3 反应
的剧烈程度差异,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且一般硝酸的浓度越小,还原产物的化
合价越低。
(6)浓 HNO3 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2(HNO3 见光或受热分解产生),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
黄色,是因为溶有 Fe3+。
(7)实验室制备 NH3,除了用 Ca(OH)2 和 NH4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 NaOH 固
体或 CaO)制取,而检验 NH +4 需用浓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
气体,以确定 NH +4 的存在。
(8)收集 NH3 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
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 NH3。
(9)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 HCl 和 NH3 的相互检验。
(10)NH3、HCl、SO2、NO2 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溶性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如 CO2
用 NaOH 溶液)进行喷泉实验。
(11)几个重要反应
①NOx 尾气处理:2NO+2CO =====催化剂
N2+2CO2;2NO2+2NaOH===NaNO3+NaNO2+
H2O;NO2+NO+2NaOH===2NaNO2+H2O。
② 有 关 NO 计 算 的 几 个 方 程 式 : 4NO + 3O2 + 2H2O===4HNO3 ; 4NO2 + O2 +
2H2O===4HNO3;3NO2+H2O===2HNO3+NO。
③NH3 和 HNO3 的制备
NH3 的制备:2NH4Cl+Ca(OH)2 =====△
2NH3↑+CaCl2+2H2O;HNO3 的制备: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
NO。
(12)Cu 与混酸(HNO3 与 H2SO4 混合)反应,写成离子方程式再进行相关计算:3Cu+8H++
2NO-3 ===3Cu2++2NO↑+4H2O。
八、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
1.直线型转化
A ― ― →X
B ― ― →X
C
(1)X 为 O2
Na―→Na2O―→Na2O2
N2―→NO―→NO2 或 NH3―→NO―→NO2
S―→SO2―→SO3 或 H2S―→SO2―→SO3
C―→CO―→CO2 或 CH4―→CO―→CO2
伯醇―→醛―→羧酸
(2)X 为 CO2
NaOH ― ― →CO2
Na2CO3 ― ― →CO2
NaHCO3
(3)X 为强酸,如 HCl
NaAlO2 ― ― →HCl
Al(OH)3 ― ― →HCl
AlCl3
Na2CO3 ― ― →HCl
NaHCO3 ― ― →HCl
CO2
(4)X 为强碱,如 NaOH
AlCl3 ― ― →NaOH
Al(OH)3 ― ― →NaOH
NaAlO2
2.交叉型转化
3.三角型转化
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2O(或 H+)―→H2,2Mg+CO2 =====点燃
2MgO+C。
(3)非金属―→非金属:2F2+2H2O===4HF+O2,2C+SiO2 =====高温
Si(粗)+2CO↑,C+H2O(g)
=====高温
CO+H2,X2+H2S===2HX+S↓(X=Cl、Br、I)。
(4)非金属―→金属:用 H2、C 冶炼金属。
九、物质推断中的“三大”特征
1.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
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不同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
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2 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
盐等溶液以及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反应有碳酸钙的分解反应、SiO2 和 C 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
反应、铝热反应等。
2.物质特征颜色和特殊状态
(1)(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Cl3;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紫(黑)
色固体:KMnO4、I2;红色固体:Cu;绿色固体:Cu2(OH)2CO3。
(2)有色气体: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SO2、
NH3、HX、(X 为 F、Cl、Br、I);无色无味气体:H2、N2、O2、CO2、CO、CH4、NO。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r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O、H2O2 等。
(4)易升华的物质:I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 [紫(红)色]。
(6)Br2 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 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
显紫(红)色。
(7)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H 2SiO3 、AgCl、BaSO 4 、BaSO 3 、Mg(OH) 2 、Fe(OH) 2 、
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 等;②(淡)黄色沉淀:S、AgBr、AgI;③红褐色
沉淀:Fe(OH)3;④蓝色沉淀:Cu(OH)2;⑤红色沉淀:Cu2O。
3.特征反应现象
(1)燃烧: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O2、Mg+O2(耀
眼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I2)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Cl2、SO2 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 NO。(5)Fe3+遇 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 SCN-显红色。
(6)Fe2+遇 OH-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2+遇 SCN
-无明显现象,再通入 Cl2 后溶液显红色。
(7)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有 NH+4 。
(8)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Al、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
弱酸的酸式铵盐(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
(9)燃烧能生成烟:Na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Fe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u 在氯
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高考真题再现】
角度一 物质性质及应用
1.(2019·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
A.将废铁屑加入 FeCl2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Cl2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 Na2CO3 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 CoCl2 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解析:选 C。将废铁屑加入 FeCl2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Cl2,发生反应 2FeCl2
+Cl2===2FeCl3、2FeCl3+Fe===3FeCl2,A 项正确;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的铝合金密度小、
硬 度 大 , 可 用 于 航 空 工 业 , B 项 正 确 ; 盐 碱 地 中 施 加 熟 石 灰 , 发 生 反 应 Na2CO3 +
Ca(OH)2===CaCO3+2NaOH,生成的 NaOH 为强碱,不利于作物生长,C 项错误;无水 CoCl2
吸水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D 项正确。
2.(2019·高考全国卷Ⅱ,T11,6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
A.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 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 . 向 Mg(OH)2 悬 浊 液 中 滴 加 足 量 FeCl3 溶 液 出 现 红 褐 色 沉 淀 : 3Mg(OH)2 +
2FeCl3===2Fe(OH)3+3MgCl2
解析:选 C。CuSO4 溶液呈蓝色,加入足量 Zn 粉后,Cu2+被还原为 Cu,溶液变成无色,
A 项正确;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能吸收空气中的 CO2,生成 CaCO3 白色固体,B 项正确;
Na2O2 呈淡黄色,在空气中放置后变为白色,是 Na 2O2 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 H2O 转化成了
Na2CO3 和 NaOH 的缘故,C 项错误;向 Mg(OH)2 悬浊液中加入足量 FeCl3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
淀,是因为 Mg(OH)2 与 FeCl3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更难溶的 Fe(OH)3,D 项正确。
3.(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实验
NaOH 溶液滴入
FeSO4 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
中
Na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
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
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
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
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
后变为红棕色
解析:选 C。NaOH 溶液滴入 FeSO4 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FeSO4===Fe(OH)2↓+
Na2SO4,生成白色沉淀 Fe(OH)2,Fe(OH)2 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 Fe(OH)3:
4Fe(OH)2+O2+2H2O===4Fe(OH)3,后一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 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
含有 HCl 和 HClO,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红色物质氧
化,溶液红色褪去,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项不符合题意;Na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
中,发生了沉淀的转化:Na2S(aq)+2AgCl(s)Ag2S(s)+2NaCl(aq),此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
原反应,C 项符合题意;将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
2NO↑+4H2O,生成无色气体 NO,但 NO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变为红棕色:2NO+
O2===2NO2,这两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项不符合题意。
4.(2017·高考全国卷Ⅱ,T13,6 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 2 mL 0.1 mol·L-1 的 FeCl3 溶
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
伸入集满 CO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
烟,瓶内有黑色颗粒
产生
CO2 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 固体
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 显碱性
D
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
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
相同浓度的 NaCl 和 NaI 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
沉淀,另一支中无明
显现象
Ksp(AgI)<Ksp(AgCl)
解析:选 C。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Fe3+完全转化为 Fe2+,滴入 KSCN 溶液,
溶液不变色,可证明还原性:Fe>Fe2+,A 项正确;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 CO2 的集气瓶中反
应生成 Na2CO3 和 C,说明 CO2 具有氧化性,B 项正确;NH4HCO3 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 能使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 NH3 为碱性气体,不能确定 NH4HCO3 的酸碱性,C 项错
误;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 AgI,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 AgCl 析出,可
证明 Ksp(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