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考前复习练习第三部分必修3文化生活(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考政治二轮考前复习练习第三部分必修3文化生活(Word版含解析)

ID:416018

大小:24.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必修 3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3.文化的多样性 (1)主要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 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求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4.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交流。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 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要求:我们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 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必须克服 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 定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3)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 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6.文化创新 (1)为什么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怎么办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 7.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①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 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 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③各民族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它们与中华文化之间是个性与共性、叶与根的关系。 启 示: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发展弘扬 中华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实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4)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拓展)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 的聪明才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5)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8.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是什么(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为什么 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 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重要性: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3)怎么办 ①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9.走进文化生活,作出文化选择 (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及原因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3)如何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影响 ①政府: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人 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②文化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为 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产品。 ③公民: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 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 中国现实。 (2)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 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1.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文化自信0 含义 文化自 信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 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 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 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 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2)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3)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要求:①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 各方面。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 夫,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 承创新。 1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②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①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落后文化侵 蚀。 ④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⑤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