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20届高三历史寒假收心考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2020届高三历史寒假收心考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416872

大小:262.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寒假收心考 高三历史试卷 卷面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 出处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 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殷周制度论》 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在周以前,人们认为天命是统治者权力的来源。周公旦总结商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时提出天 命不常的观念,并把人事作为天命的补充。孟子继承了周公的思路,其引用《尚书·泰誓》 的话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知孟子 A.认为君主运用权力要符合民意 B.开启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 C.以广大民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思想符合专制集权统治需要 3.金景芳先生认为鲁国的“初税亩”是在公田上取一份地租外,在私田上又取一份,结果公 家所得多于什一,而形成所谓“二”,故哀公云“二吾犹不足”。据此可知 A.鲁国率先承认土地私有 B.鲁国财政收入成倍增长 C.井田制度并未彻底废除 D.赋税改革推动鲁国称霸 4.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 44 年),朝廷规定“博士弟子不限员”“民有能通一经者,免本 身徭赋。”这一政策的推行 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 B.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间推广 C.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 D.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5.784 年,唐德宗削藩失败后痛下“罪己诏”,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宣布李希烈、 田悦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 这主要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弊端突显 B.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 C.中央集权开始受到威胁 D.唐政府统治力严重下降 6.唐代诗人杨志坚年轻时屡试不第,其妻到州府请求离婚。时任抚州刺史颜真卿作出判决: 妻笞二十,任自改嫁,赠杨志坚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这反映出当时 A.逐利之风极为盛行 B.纲常礼教束缚女性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离婚须报官府批准 7.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该诗意在 A.赞美池塘优美的风景 B.强调书法取法于自然 C.克制欲望来探究天理 D.借自然现象说明事理 8.明太祖朱元璋把元祖牌位列入历朝帝王庙,世代祭祀。对于自己参加农民起义的经历,朱 元璋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误入其中”。这说明朱元璋 A.旨在重建纲常伦理秩序 B.肯定了元政权的历史贡献 C.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D.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9.史学界认为近代某项运动,“主事者识见有限,缺乏全盘规划”是一场“范围有限的改 革”,“并未触动中国传统社会与经济的根本”。该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 10.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边疆史地研究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探求边疆形胜、谋求保国 固土的史地著作,其原因既有“激发于清季之外侮”,更是“胚胎于朴实之学风”。这一“朴 实之学风”是指 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 C.师夷长技 D.以史为鉴 11.有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 衰落下去的日子。”该学者观点 A.真实揭示了澳门政治地位变化 B.基于澳门在远东贸易地位的变化 C.号召澳门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 D.为侵略者侵占澳门寻找现实依据 12.下图所示是发表于 1907 年 9 月的漫画《实行立宪》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 右上角是作者风夫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 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作者意在说明 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 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 C.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下表反映的是 1924 年和 1927 年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上海、青岛、汉口、天津)国产机 器棉纱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比重。 上海 青岛 汉口 天津 1924 年 61% 28% 47% 0 1927 年 50% 15% 19% 0.36%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上海棉纺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 B.北方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快于南方 C.大革命破坏了北方棉纺织业生产 D.民族棉纺织业的生存处境迅速恶化 14.193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 夺的半殖民地,则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 革命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 B.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D.为抗击日本侵略作准备 15.1946 年 3 月,美国记者描述延安:“党的干部……感到在人民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无忧无虑。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 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带来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中苏将迅速建立同盟关系 C.中国未来政治走向发生变化 D.国民党对红军实行“围剿” 16.《司徒雷登回忆录》中写到:“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 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这体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7.罗马法规定,诚信是开展民事交往的必备条件。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上,罗马法创制了“诚 信诉讼”,即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作出公正判决,无须拘泥于形式恪守法规。 这表明罗马法 A.适应社会现实需要 B.背离法律至上原则 C.注重维护政治权威 D.坚持裁量的随意性 18.“星期日”源于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礼拜的日子。11 世纪时,英国法律禁止人们在 星期日进行聚会、狩猎等世俗活动;到 18 世纪以后,娱乐、购物、郊游等成为星期日的重要 生活内容。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贵族政治走向没落 B.宗教逐渐退出社会生活 C.工厂制度已经形成 D.社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19.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 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为此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 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混淆了法律责任 C.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体现了公平原则 20.大英博物馆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印度王朝)王子的细密画、贝 宁(西非国家)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夏威夷编篮头盔,等等。该展览单元的 主题可能为 A.贸易与侵略(300—1100 年) B.变革与调整(900—1550 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 年) D.创造与征服(1800 年至今) 21.16 世纪中期,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始,英国许多领主买下自由持有农的土地,同时驱逐老 的佃户,推倒其房屋。圈地以后的大土地所有者或者把整个农场、牧场出租以收取地租,或 者雇用劳动力进行生产。这在当时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B.促进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 C.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变化 D.提升了封建领主阶层的实力 22.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 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 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 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 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因为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全球性市场的基本形成 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23.在 18 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形象,一个把中 国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盘踞的腐朽国度,一个则将其看作贤者治国的成功典范。二者意在 A.批判封建专制王权 B.抨击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C.鼓吹理性主义思潮 D.寻找思想启蒙理论论据 24.公共图书馆在 18 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 1844 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 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种现象 A.取决于私人资本的大力支持 B.反映民众渴望丰富精神生活 C.表明经济发展决定文化需求 D.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 25.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 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 口数的一半)。针对此问题,所采取的办法是 A.实行参众两院制度 B.提高议会行政效率C.限制大州人口增长 D.强化联邦政府权威 26.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甚密,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 秘密通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这表明美苏两国 A.放弃了相互争霸的战略 B.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大势 C.对抗同时避免军事冲突 D.弥合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27.1926~1939 年,苏联城市人口增长近 3000 万,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从 18%上升 到 32%。学术界将这一发展进程解读为“只有拉力,没有推力”。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苏联城市化 A.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B.以农业集体化为基础 C.缺乏城乡之间良性互动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8.1933 年,美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 动”。蓝鹰一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蓝鹰运动旨在 A.缓和种族矛盾 B.完善能源结构 C.复兴工业经济 D.消除劳资纠纷 29.“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 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C.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30.在西方文学史上,某一流派的作家在其作品中描写道:一个叫玛丽的姑娘问主人公是否 愿意与自己结婚,他说无所谓;邻居要与他做朋友,他不置可否,再追问下去,他说做做也 无所谓;邻居要他作为证人,他也表示无所谓……。下列作品与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 13 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 世纪, 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 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 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 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 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 共博物馆。1793 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 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 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 5000 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 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 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 故宫博物院。1925 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 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 50 余种,300 多册,1200 万 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 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 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 年,两岸故宫 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 80 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19 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 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 的历史沿革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9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 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5 分) 32. (12 分)下图为史学界关于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形态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观点二: 请根据其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简要评析。 33.明治维新的成功,促成了日本国家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改革,也可说是一次革命。日本在野的社会精英夺取 了政权,然后从上而下,主导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组。这一剧烈的改革,却 是牺牲不大……改革的对象徳川政权则已衰败,无法抵抗新兴势力夺取政权。然而,如此大 事,参与者必须有强烈的志愿,方可冒险犯难,投身其中。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 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民尝到了甜头,看到 了“富国强兵”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美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 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现了“强国”的梦想。 ——(日)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牺牲不大”的原因,指出参与者的“志 愿”。 (5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 简评这一政策。(7 分)高三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B D C D A B A B C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D C B B A B A C C C B D 二、非选择题 31.(16 分)(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 大(藏品日益丰富)。(2 分) 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 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3 分) (2)成立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3 分) 历史沿革: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 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 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3 分) 时代价值: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 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 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 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3 分) (3)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 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 (2 分) 32.(12 分)示例一、观点: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形态具有多样性:论证:中国近代从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反复实践证明,照搬西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制度不能完成中国近代革命任务,无法实现中国近代化。新中国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的尝 试也随着“文革”的到来及其中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而证明,不能帮助中国走向富强。改革 开放后,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历经四十余年发展,逐渐、有序、快速的推进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与西方现代化 截然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结论:因此,现代文明形态不仅是西方模式,更是基于各国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的本国模式, 具有多样性。 示例二、观点: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兼具个性及共性。 论证:近代以来,西方率先走向近代化道路,在西方主导的殖民扩张的进程中,西方现代化 模式逐渐被世界其他文明所学习借鉴,采取了相似的工业化道路,确立起形形色色的资产阶 级代议制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以西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以及现代社会结构或多或少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具有共性。 由于各文明在世界市场中扮演不同角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世界市场中西方国家商品 倾销市场的地位,因此在工业化道路上遭到西方国家限制和压迫,进程艰难,需要寻找符合 本国国情的民族解放及富强的道路,最终实现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如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改革开放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基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 模式,并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与西方模式相比,这些模式产生的现代社会结构也有明显 的不同。 结论: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兼具个性及共性。 33.(12 分)(1)原因:德川政权的衰败;在野的社会精英(或倒幕派)夺得政权;参与者的 意愿强烈。(3 分) 志愿:挣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2 分) (2)表现:思想,文明开化;经济,殖产兴业;军事,改革军制。(3 分) 简评:增强综合国力,改变落后状况,实现民族独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4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