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
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
完成下列各题。
1. 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 气候变化 B. 交通改善 C. 河流整治 D. 政策支持
2. 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 D 2. B
【解析】
【1 题详解】
注意材料中在政府引领下,说明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D 对。
区域气候变化不大,A 错。河流整治、交通改善不是特色农业基地的主要形成原因,B、C 错。
故选 D。
【2 题详解】
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②对。人口在当地就业,不利于提高人口迁出率,
①错。经济发展,利于加快交通运输建设,③对。外迁人口减少,利于降低老龄化人口比重,
④错。B 对。故选 B。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 C 4. B
【解析】
【3 题详解】
该方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
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太阳能、地球重力,②、③对。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
①、④错。所以 C 项正确。
【4 题详解】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①对。没有水汽输送环节,②错。水汽的凝结、
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③对。水滴直接滴落在容器之中,没有地下径流,④错。故 B
项正确。
下表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表中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甲、丙、丁、乙 D. 丁、乙、丙、甲
6. 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的距离越远
B. 同一种服务种类,低等级城市拥有的数量更多
C. 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服务种类少,级别高
D. 同一区域内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嵌套在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中
【答案】5. B 6. A
【解析】
【5 题详解】
根据表格中各城市的主要社会服务功能分析,服务功能越多,越齐全,即表格中重点大学、
星级酒店、大型综合超市等数目越多,地铁 里程越长,说明城市等级越高。高技术产业宜靠
近重点大学等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 城镇等级越高,重点大学、星级酒店、大型综合超市等
数目越多,地铁 里程越长,根据表中数据,城镇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乙丁丙甲, B 对。A、
C、D 错。故选 B。
【6 题详解】
较高等级的城市数量少,彼此间距离远,A 正确;同一种服务种类,低等级城市拥有的数量更
少,B 错误;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服务种类多,级别高,C 错误;同一区域内低等级城市
服务范围小,嵌套在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中,D 错误。故选 A。
【点睛】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
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
上海等级最高,数目最少,服务的范围最广。
下图为上海市某地区某一工作日(图甲)与周末(图乙)的手机定位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本区域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
A. 5 时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
B. 8 时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
C. 18 时前后人口流动持续减少
D. 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
8. 该地区主要是( )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商务区 D. 旅游区
【答案】7. A 8. C
【解析】
【7 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以得出该区域 5 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17 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
大,18 点前后人口流动以减少趋势为主,人口流动量周末小于工作日,所以 A 正确。
【8 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区域 5 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17 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
大,18 点前后人口流动以减少趋势为主,人口流动量周末小于工作日,因此该地区最可能是
商务区,所以 C 正确。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
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
件。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
的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
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
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农户分到 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 形状规整 B. 地形差异小
C. 分散细碎 D. 距离村庄近
11. 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 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 农用地面积减少
C. 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 农产品质量下降
【答案】9. B 10. C 11. A
【解析】
本题根据图示和材料,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为农
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9 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说明蔬菜种植所需劳动力较多,
的劳动时间长,劳动频次高,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增加生产活动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适
合种植蔬菜的是距离宅基地最近的②,①③④距离宅基地较远,不方便进行平时的管理,故 B
对,ACD 错误。
【10 题详解】
大型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土地平坦开阔,农作物集中连片,且种植作物相同的地区。该农户的
四个地块,虽然土地形状规整,地形均为平原,但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
化作业,故 AB 错误, C 正确。距离村庄远近不同,故 D 错误。
【11 题详解】
材料提到:“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明该村人口总数减
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
率,故 B 错误,A 正确。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农产品品种更会趋于单一化,故 C 错误。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
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故 D 错误。
下面为“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 10 000 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据此
回答下列问题。
12. 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 0.775% B. 0.95% C. 3.7% D. 0.885%
13.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 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C. 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答案】12. D 13. 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12 题详解】
根据人口死亡率=死亡的人口总数/总人口×100%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甲组的人口死亡率是(2
000×0.6%+6 500×0.6%+1 500×2.5%)/10 000×100%=0.885%,D 正确。
【13 题详解】
根据计算可知,甲组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故甲组是发达国家,乙组是发展中国家,A 错误;
甲组的各年龄段死亡率中,老年组人口死亡率比乙组大,故 B 项说法错误;所有发展中国家
的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大,C 错误。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
组老年人口比例高,D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
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
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
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 发达便利的交通线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15. 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 完善了服务功能 B. 扩展了地域范围
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改变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 题详解】
慕尼黑的绿腰带农业属于郊区农业,为当地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及休闲产所,与交通
是否发达关系不大,A 错。由题意可知,绿腰带项目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
和休闲场所,能够发展的前提应是市场需求,需要有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发展,B 对。当地农业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较小,C 错。有发达的农业科技,为当地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不一定需要农民掌握科技,D 错。故选 B。
【15 题详解】
绿腰带项目完善了郊区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还提供了
适宜的休闲场所,A 正确;绿腰带项目并没有使郊区地域范围得到扩展,B 错误;绿腰带项目
是要保持郊区乡村的风格,对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C 错误;由材料可知,绿腰带项
目要保持农业用地,所以没有改变土地利用类型,D 错误。故选 A。
稻田养蟹是效益较高的一种渔—农综合生产模式,下图为稻田养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16. 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②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
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旱涝灾害是影响当地水稻种植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台风活动频繁 B. 锋面活动频繁 C. 气温变化大 D. 夏季风不
稳定
【答案】16. D 17. D
【解析】
【16 题详解】
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更好地利用耕地空间;但不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但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蟹可以捕食一些虫类,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故
选 C。
【17 题详解】
旱涝灾害是影响当地水稻种植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不稳定,所以 D 正确。
【点睛】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
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
发展变化。
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 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
当时有学者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
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
了许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19.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 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清朝时,中国人口仅 4.3 亿,出现人口危机,资源短缺,而今中国却养活了更
多的人,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说明我国现在环境人口容量比清朝时期变大了。
A、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使环境人口容量上升,但并非是材料中反应的主要原因,A 排除;
B、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使人口容量减少,B 错;
C、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C 对;
D、从 1850 年至今资源数量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加,D 错。
故选 C。
【19 题详解】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有着重要意义,不是为了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对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没有直接影响,
不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
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
21.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该位置有众多发源于山
地冰雪融水的河流,水源充足,所以 D 正确。
【21 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有
冰雪融水所形成的河流,水源充足,因此使城镇和交通线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带。
下表示意各大洲某年人口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 B. 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C. 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3.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 5%至 10%的税率,其目的是( )
A. 以税养老 B. 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 鼓励生育 D. 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答案】22. A 23.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各大洲的人口状况和欧洲人口政策的相关知识。
【22 题详解】
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A 错,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自然
增长率较低。亚洲的人口基数太大,故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
高,为 2.8%,BCD 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3 题详解】
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其特征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其面
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社会负担重。而对独身者收税,有利于
以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C 正确,B 错误;该法律与以税养老、平衡人口性别差异无关,
AD 错误。故选 C。【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017 年 2 月 21 日,《2017 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 1 月 30
日至 2 月 21 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 2017 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
为“2017 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B. 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D. 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5. 这种人口流动的有利影响是
A. 增加沿海地区 人口容量 B.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C. 减缓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 D. 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 题详解】
由图可知春运返程的主要出发地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春运返程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经
济发达的地区,由此可推知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25 题详解】
由图可知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迁移,大量的人口迁入到
沿海地区将减少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A 错误;增加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B 错误。这种人口
流动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流出将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C 错误;促进东
的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D 正确;故选 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6. 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 植被丰富 B. 河网密布
C. 雨热同期 D. 市场广阔
27. 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暖 ②南水北调 ③劳动力向北迁移 ④科技进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8. 与东南沿海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特点有
A. 科技水平低 B. 小农经营C. 机械化水平高 D. 单产高商品率低
【答案】26. C 27. D 2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26 题详解】
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共同的区位条
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C 正确;植被丰富、河网密布对水稻种植影响不大,水稻
种植业商品率低,市场影响小。故 A、B、D 错误。
【27 题详解】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成为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气候变暖可以改变该地的热量
条件,也可以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培育良种,增强其耐寒性,可适应热量不足的状况,从而
可以促使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故①④正确,D 正确。
【28 题详解】
与东南沿海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
度高,商品率高;东南沿海地区,以小农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故 C 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
能力。
下图中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乙为某城市 功能分区模型图 (假设在同一均质
平面条件下)。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①—商业区 B. ②—住宅区 C. ③—工业区 D. ④—农业
区
的30. 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
A. B. C. D.
【答案】29. D 30. B
【解析】
【29 题详解】
城市地价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图中商业区应为市中心至 a 和 b 的相交点处,商
业区要求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住宅区应为 a 和 b 相交点至 b 和 c 相交点,住宅区要求既
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区应为 b 和 d 相交点至 c 和 d 相交点,工业区占用土地空间大,
土地成本高,因此要求远离市中心。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30 题详解】
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
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型交通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B 正确。C,D 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
小布局,不符合题意。A 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乙图要求。故选 B。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一种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示意图。这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
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后墙采用多层复合结构。(1)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 (东、南、西、北),这种温室主要在
季节(冬季,夏季)使用。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 ( )
(3)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了两层材料,白天需要覆盖 层(透明薄膜、保温材
料),请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原因。
(4)后墙所起作用是 。
【答案】(1)南;冬
(2)B
(3)透明薄膜;白天透明薄膜层允许太阳短波辐射进入,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射出,起到提高
温室温度的作用。
(4)后墙的作用除承重和围护外,还兼备蓄热、隔热和保温的功能(任答一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综合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推理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东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季,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 朝
向南方,可利用较多的光照,利于作物生长。冬季气温较低,日光温室可起到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
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故大气上升高处形成高压,而门外温度低大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
上部大气由大棚内流向门外,下部气体由门外流向大棚内,符合此特征的为 B 图。故选 B。
(3)日光温室白天需增加光照,白天需要覆盖透明薄膜。太阳辐射是短波,可以透过透明薄
膜;地面辐射是长波,无法透过透明薄膜,起到保温作用。
(4)由材料可知,该日光温室的前屋面是由塑料薄膜构成的,白天虽透光,但不够保温,增
加后屋面,主要是让前屋面面积小一点,利于温室保温,另外还可以做为承重墙。后墙主要
作用是隔热和保温,后墙越厚越有利于隔热和保温。
的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诗。从清朝初期
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
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
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2)“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即大批山东人返乡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
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迁出省变为了人口迁入省。二是移民受
到迁返故地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的吸引。
(2)“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由于人口大量
迁入,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问题突出。“雁南飞”的影响: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严
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村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
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详解】(1)由材料二可知,“雁南飞”指的是山东籍人口由东北回迁。“山东省农民人均
纯收入超过黑龙江”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此外还应受亲情、乡情、故土的
吸引。雁南飞原因: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 1978 年,
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 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
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
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2)影响类题目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对迁入地的影
响,有利于东北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但会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破坏。雁
南飞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造成人才和劳动
力的流失,影响经济发展等。3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 A 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 28.8 万
平方千米,人口 428 万,森林覆盖率达 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 50%以上,有“世
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A 地降水丰富,主要受 影响(填风带名称),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风
向。
(2)归纳该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
【答案】(1)盛行西风;画图略
(2)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
水源;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
展,便于产品的运输。
(3)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
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新西兰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审读材料,解读材料是关键。
【详解】(1)读第二幅图可知,A 地只有 2 月平均降水稍稍低于 150mm,其他月份平均降水都
在 150mm 以上,年降水总量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
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A 地位于该岛西部,终年受西风影响,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
降水多,受海洋影响大。A 地风向为西北风。
(2)新西兰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可从气候、水源、环境条件等方面思考,该岛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较多,适宜多汁
牧草生长,饲料充足;该岛远离大陆,受污染少,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岛上河流众多,
为牛羊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国家政策等方面思
考,新西兰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土地租金低;产品质量好,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四面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便于产品的运输。
(3)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耕地面积等方面思考,“该国面积 28.8
万平方千米”,说明国土面积狭小;“森林覆盖率达 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 50%
以上”再结合图示,该国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另外从气候类型图上看,
该国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点睛】乳畜业的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这就决定了其必须的区位条件:
有大量优质饲料和广阔的城市市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雾,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但是
缺乏光照,夏温低,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