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6(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6(解析版)

ID:417308

大小:56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卷 0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已知集合   51 2, , 1,1M x x x R P x x Zx           ,则 M P 等于( ) A. 0 3,x x x Z   B. 0 3,x x x Z   C. 1 0,x x x Z    D. 1 0,x x x Z    【答案】B 【解析】集合  1 2,M x x x R    解绝对值不等式 1 2x  ≤ ,可得  1 3M x x    集合 5 1,1P x x Zx       解分式不等式 5 1,1 x Zx   ,可得  1 4,P x x x Z     则      1 3 1 4, 0 3,M P x x x x x Z x x x Z         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简单运算,绝对值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2.已知i 为虚数单位, a 、b R , z a i  , z iz b  ,则 ab  ( ) A.1 B. 1 C. 1 2 D.2 【答案】C 【解析】 ∵ z iz b  ,∴ ( )z i z b  ,即 ( ) 1 ( )a i i a i b a b i        ,∴ 1 1 a a b      ,解得 1 2 a b     ,∴ 1 12 2 ab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与复数相等,解题关键是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求出实数 ,a b . 3.已知函数 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  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   = 4 4x xf x x B.     24 4 logx xf x x  C.   2( ) 4 4 log | |x xf x x  D.   1 2 ( ) 4 4 logx xf x x  【答案】C 【解析】函数 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函数是偶函数, 1x  时,函数值为 0.    4 4x xf x x  是偶函数,但是  1 0f  ,     24 4 logx xf x x  是奇函数,不满足题意.     24 4 logx xf x x  是偶函数,  1 0f  满足题意;     1 2 4 4 logx xf x x  是偶函数,  1 0f  ,  0,1x 时,   0f x  ,不满足题意. 故选 C 项.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零点和值域,属于简单题. 4.已知 (1, )a x , (2, 4)b   ,若 a  与b  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2x x     B. 1 2x x     C. {x| 1 2x  且 2x   } D.{x| 1 2x  且 2x   } 【答案】C 【解析】因为向量 (1, )a x , (2, 4)b   ,又 a  与b  的夹角为锐角, 所以 2 4 0a b x     ,得到 1 2x  , 又 a  与b  不共线,所以  1 4 2 0x    ,则 2x   , 所以实数 x 的取值范围为 1{ | 2x x  且 2}x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的运用;由数量积公式得到关于 x 的不等式;特别注意数量积大于 0 与夹角为 锐角不等价,属于基础题. 5.在等差数列{ }na 中,已知 1010 1a  ,则该数列前 2019 项的和 2019S  ( ) A.2018 B.2019 C.4036 D.4038 【答案】B 【解析】由题得 2019S  1 2019 1010 2019 ) 2019 20192 a a a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考查等差中项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 析推理能力. 6.设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动对象 ,若 动 ʹ ܽ 对 动 ʹ ,则 的值为 A. 对 B. 对 C.5 D.3 【答案】A 【解析】由正态曲线的对称性知 动ʹ ܽ 对 动 ʹ ʹ 对 , 对 . 考点:正态分布. 7.如图,正方形 ABCD 内接于圆 2 2: 2O x y  ,M,N 分别为边 AB,BC 的中点,已知点  2,0P ,当正方形 ABCD 绕圆心 O 旋转时, PM ON 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2, 2   C. 2 2 , D. 2 2,2 2     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 连接 OM,由题意圆的半径为 2 ,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2,可得 ON OM 1  , ON OM ,设 NOP α  ,且  α 0,π ,所以由      PM ON PO OM ON PO ON OM ON PO ON cos 0 2co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  α 0,π ,可得   0,π   ,所以    cos 1,1    ,则    PM ON 2cos 2,2  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了平面向量和平面几何知识以及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属于 中档题. 8.P 为椭圆 2 2 1100 91 x y  上的一个动点, ,M N 分别为圆 2 2:( 3) 1C x y   与圆 2 2 2:( 3) (0 5)D x y r r     上的动点,若| | | |PM PN 的最小值为17 ,则 r  ( ) A.1 B. 2 C.3 D. 4 【答案】B 【解析】因为 (3,0)C , ( 3,0)D  恰好为椭圆的两个焦点, 因为| | | | 1,| | | |PM PC PN PD r    , 所以| | | | | | | | 1 2 1PM PN PC PD r a r        . 因为 2 100a  ,得 10a  , 所以 20 1 17r   ,则 2r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圆外一点到圆上一点距离的最小值,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求解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结合最值 进行运算求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复数 z 满足| | | | 2z i z i    ,则复数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轨迹为直线. B. ( )y f x 为 R 上连续可导的函数,若 ( ) 0f a  ,则 x a 为极值点. C.若| | 2a  ,| | 1b  , , 3a b   ,则| 2 | 2 3a b  .D. ,A B 为抛物线 2 2y x 的两点, O 为坐标原点,若 2AOB   ,则直线 AB 过定点 (1,0) . 【答案】ABD 【解析】对于 A 选项,设复数 ,( , )z a bi a b R   ,因为| | | | 2z i z i    , 所以| ( 1) | | ( 1) | 2     a b i a b i ,即 2 2 2 2( 1) ( 1) 2     a b a b , 表示复平面内的点 ( , )a b 到定点 0, 1 , 0,1 的距离的和等于定值 2 (与两定点间的距离相等),因此复数 z 在复 平面上对应的点的轨迹为以 0, 1 , 0,1 为端点的线段,故 A 错; 对于 B 选项,若 3( )f x x ,则 2( ) 3f x x  ,由 ( ) 0f x  得, 0x  ,但函数 3( )f x x 在 R 上为增函数,无极值, 故 B 错; 对于 C 选项,因为| | 2a  ,| | 1b  , , 3a b   , 则 22 1| 2 | 4 4 4 4 4 2 1 2 32                a b a b a b .故 C 正确; 对于 D 选项,由题意,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my n  ( 0n  ), 由 2 2y x x my n      得 2 2 2 0y my n- - = ,所以 1 2 2y y n= - ,因此 2 2 21 2 1 2 4 y yx x n= = , 又 2AOB   ,所以OA OB  ,即 1 2 1 2 0OA OB x x y y     ,即 2 2 0 n n , 所以 2n  ;即直线 AB 过定点 (2,0) ,故 D 错. 故选:A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命题真假的判定,熟记复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方法研究函数单调性与极值、向量模的 计算公式、以及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0.已知函数 2( ) ( )| | 1 xf x x Rx   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  0f x f x   对任意 xR 成立 B.函数  f x 的值域是  2,2C.若 1 2x x ,则一定有    1 2f x f x D.方程  f x 2x 0  有三个实数根. 【答案】ABC 【解析】由题意,函数 2( ) ( )| | 1 xf x x Rx   , 对于任意 xR ,等式     2 2 0| | 1 | | 1 x xf x f x x x        ,所以 A 是正确的; 当 0x  时,  0 0f  ,当 0x  时, 2 2 2 2 2( ) 2 21 1 1 x xf x x x x         , 又由 A 可知,函数  f x 为奇函数,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2,2 ,所以 B 是正确的; 当 0x  时, 2 2 2 2 2( ) 21 1 1 x xf x x x x        ,所以  f x 为单调递增函数, 结合函数  f x 为奇函数,所以函数  f x 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当 1 2x x ,一定有    1 2f x f x 是成立的,所以 C 是正确的; 当 0x  时,方程   2 0f x x  显然成立,所以 0x  是方程的解, 当 0x  时,方程   22 22 2 01 1 x xf x x xx x       ,即 22 0x  不成立,方程无解; 当 0x  时,方程   22 22 2 01 1 x xf x x xx x         ,即 22 0x  ,解得 0x  , 综上可得,方程   2 0f x x  只有一个解,所以 D 不正确。 故选: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值域,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函数的基本性质, 以及合理利用函数的解析式列出方程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 档试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 2 2 2 2 x y a b   1 上任意一点(非左右顶点)与左右顶点连线的斜率乘积为 2 2 b a  B.过双曲线 2 2 2 2 x y a b   1 焦点的弦中最短弦长为 22b a C.抛物线 y2=2px 上两点 A(x1,y1).B(x2,y2),则弦 AB 经过抛物线焦点的充要条件为 x1x2 2 4 p D.若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公共点,则该直线和圆锥曲线相切 【答案】A 【解析】对于 A 中,椭圆的左右顶点的分别为 ( ,0), ( ,0)A a B a , 设椭圆上除左右顶点以外的任意一点 ( , )P m n ,则 2 2 2PB PB n n nk k m a m a m a       , 又因为点 ( , )P m n 在椭圆上,可得 2 2 2 2 1m n a b   ,解得 2 2 2 2(1 )mn ba   , 所以 2 2PB PB bk k a   ,所以 A 项是正确的; 对于 B 中,设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  右焦点 (c,0)F , (1)当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 (i)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则直线 AB 方程为 x c ,则 22bAB a  , (ii)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则直线 AB 方程为 ( )y k x c  , 联立方程组 2 2 2 2 ( ) 1 y k x c x y a b     ,得 2 2 2 2 2 2 2 2 2 2 2( ) 2 0b a k x a ck x a k c a b     , 则 1 2 1 2 0 0 0 x x x x        ,得 bk a  或 bk a   ,由焦半径公式可得 2 2 1 2 2 2 2 2( ) 2 2c a ckAB AF BF e x x a aa a k b        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2 2 2ac k ac c ba a aba k b a aa k         , 所以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 AB 的长最小,最小值为 22b a . (2)当过 (c,0)F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支各有一个交点时,此时可得 AB 的最小值为 2a . 综上可得,当 22 2b aa  ,即b a ,此时过焦点的弦长最短为 22b a ; 当 22 2b aa  ,即 b a ,此时过焦点的弦长最短为 2a . 所以 B 项是不正确的; 对于 C 中,充分性: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1x x ,此时 1 2x x , 因为 2 1 2 4 px x  ,所以 1 2 2 px x  ,此时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F . 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AB 方程为 y kx b  , 由 2 2 y kx b y px     ,得 2 2 2(2 2 ) 0k x bk p x b    , 所以 2 1 2 2 bx x k  ,且 24 8 0p kpb    , 又因为 2 2 ( 0)y px x  且 2 1 2 4 px x  ,所以 2 2 2 4 b k p ,解得 2bk p  或 2bk p   , 所以直线 AB 方程为 2by x bp    或 2by x bp   , 当直线 2by x bp    时,取 0y  时, 2 px  ,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 ;当直线 2by x bp   时,取 0y  时, 2 px   ,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F  ; 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必要性:当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F 时, 设过焦点的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px my  ,代入 2 2 ( 0)y px x  , 可得 2 22 0y pmy p   ,则 2 1 2y y p  , 则 2 2 2 2 1 2 1 2 1 2 2 2 ( ) 4 4 4 y y y y px x p p    . 所以抛物线 2 2 ( 0)y px x  上两点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则弦 AB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2 1 2 4 px x  ,所以 C 是不正确的. 对于 D 中,当直线和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满足只有一个交点,但此时直线抛物线是相交的,所以直线与圆锥曲 线有一个公共点,所以该直线和圆锥曲线相切是错误,即 D 项是不正确的.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与应用,以及充要条件的判定,其中解答中要认真审题, 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联立,合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2.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是解析数论的创始人之一,以其名命名的函数   1, 0 xf x x    为有理数 , 为无理数 成为狄利克雷函数,则关于  f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 1x R f f x   B.函数  f x 是偶函数 C.任意一个非零有理数T , ( ) ( )f x T f x+ = 对任意 xR 恒成立 D.存在三个点 1 1 2 2 3 3( , ( )), ( , ( )), ( , ( ))A x f x B x f x C x f x ,使得 ABC 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ABCD【解析】       , 0,1 1x R f x f f x     , A 正确;    1, 1, 0, 0, x xf x f x x x        为有理数 为有理数 为无理数 为无理数 ,偶函数, B 正确;    1, 1, 0 0 x T xf x T f x x T x        为有理数 为有理数 , 为无理数 , 为无理数 ,C 正确; 易知  3 3,0 , 0,1 , ,03 3A B C             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 D 正确; 故选: A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新定义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函数性质的应用能力.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函数       2 1 3 1 0 log 0 xe x f x x x      ,则 1ln 2f f        __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  2ln2 ln41ln ln 2 1 1 32f f e e           ,   1 3 1ln 3 log 3 12f f f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和对数的运算,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简单题. 14.函数   2sin 2cosf x x x  在区间 2 ,3      上的最大值为1,则 的值是_____________. 【答案】 2  【解析】 函数   2 2 2sin 2 cos 2 1 ( 1) 2f x x cosx x cosx cosx         又函数   2sin 2f x x cosx  在 2 ,3      上的最大值为 1, cosx ≤0, 又 2 ,3x       , 且 cosy x 在 2[ ,0]3x   上单调递增, 所以 cos 0  即 2    . 故答案为: 2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的最值,其中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平方关系,将函数化为二次型的函数,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5.设函数 f(x) 2 1 4 2 1 x a x x a x a x       , < ( )( ), , ①若 a=1,则 f(x)的最小值为_____; ②若 f(x)恰有 2 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设函数 f(x) 2 1 4 2 1 x a x x a x a x       , < ( )( ), , ①若 a=1,则 f(x)的最小值为_____; ②若 f(x)恰有 2 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1 1 2  a<1,或 a≥2. 【解析】①当 a=1 时,f(x) 2 1 1 4 1 2 1 x x x x x       , < ( )( ), , 当 x<1 时,f(x)=2x﹣1 为增函数,f(x)>﹣1, 当 x  1 时,f(x)=4(x﹣1)(x﹣2)=4(x2﹣3x+2)=4(x 3 2  )2﹣1,当 1<x 3 2 < 时,函数单调递减,当 x 3 2 > 时,函数单调递增, 故当 x 3 2  时,f(x)min=f( 3 2 )=﹣1,故最小值为 1 ②设 h(x)=2x﹣a,g(x)=4(x﹣a)(x﹣2a) 若在 x<1 时,h(x)与 x 轴有一个交点, 所以 a>0,并且当 x=1 时,h(1)=2﹣a>0,所以 0<a<2, 而函数 g(x)=4(x﹣a)(x﹣2a)有一个交点,所以 2a≥1,且 a<1,所以 1 2  a<1, 若函数 h(x)=2x﹣a 在 x<1 时,与 x 轴没有交点, 则函数 g(x)=4(x﹣a)(x﹣2a)有两个交点, 当 a≤0 时,h(x)与 x 轴无交点,g(x)无交点,所以不满足题意(舍去), 当 h(1)=2﹣a≤0 时,即 a≥2 时,g(x)的两个交点满足 x1=a,x2=2a,满足题意的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 1 2  a<1,或 a≥2. 故答案为:-1; 1 2  a<1,或 a≥2.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最值和函数的零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 16.如图,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 3 ,动点 P 在对角线 1BD 上,过 点 P 作垂直于 1BD 的平面 ,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含三角形)的周长为 y , 设 BP x , 则当   1,5x 时,函数  y f x 的值域__________. 【答案】 3 6,6 6   【解析】如图: ∵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 3 ,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为 6, ∵  1,5x(i)当 1x  或 5 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小. 设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t ,由等体积法得: 2 21 3 1 1 2 213 4 3 2 2 2t t t           ∴ = 6t ∴ min 3 6y  , (ii) 2x  或 4 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2 6 , ∴ 6 6y  (iii)当 2 4x  时,截面六边形的周长都为 6 6 ∴ max 6 6y  ∴当  1,5x 时,函数  y f x 的值域为 3 6,6 6   . 【点睛】本题考查多面体表面的截面问题和线面垂直,关键在于结合图形分析截面的三种情况,进而得出 BP 与截 面边长的关系. 四、解答题:本小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共计 10 分)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na 满足 5 35S  ,且 2a , 7a , 22a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    4 1 3n n n b a a    ,且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为 nT ,求证: 3 4nT  . 【答案】(1) 2 1na n  .(2)见详解. 【解析】(1)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0d  ).由题意得 5 2 7 2 22 35, , S a a a    则    1 2 1 1 1 5 45 35,2 ( 6 ) 21 , a d a d a d a d         化简得 1 1 2 7, 2 3 , a d a d     解得 1 3, 2, a d    (3 分) 所以  3 2 1 2 1na n n     .(4 分) (2)证明:        4 4 1 1 1 1 1 3 2 2 4 2 2 2n n n b a a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所以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3 2 4 3 5 1 1 2nT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3 1 1 1 312 2 1 2 4 2 1 2 4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10 分)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裂项相消法求和、不等式的证明.通项公式形如   1 1 1 1 na n n d d n n d        的数列,可由裂项相消法求和. 18.(本题共计 12 分)已知△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1)若 73B b ABC  , , 的面积 3 3 2S  ,求 a+c 值; (2)若 2cosC( BA BC  + AB AC  )=c2,求角 C. 【答案】(1)5(2) 3  【解析】(1)∵ 73B b ABC  , , 的面积 3 3 2S  , ∴ 3 3 2 = 1 2 acsinB= 3 4 ac,可得:ac=6,(3 分) ∵由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可得:7=a2+c2-ac=(a+c)2-3ac=(a+c)2-18, 解得:a+c=5.(5 分)(2)∵2cosC( BA BC  + AB AC  )=c2, ∴2cosC(accosB+bccosA)=c2,可得:2cosC(acosB+bcosA)=c,(8 分) ∴由正弦定理可得:2cosC(sinAcosB+sinBcosA)=sinC,即 2cosCsinC=sinC, ∵sinC≠0, ∴cosC= 1 2 ,(11 分) ∵C∈(0,π), ∴C= 3  .(12 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正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 用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9.(本题共计 12 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祖国不断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实施了个人所得税的新政策,其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个税起征点为 5000 元;(2)每 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 收入  个税起征点  专项附加扣除;(3)专项附加扣除包括①赡养老人费用②子女教育 费用③继续教育费用④大病医疗费用等.其中前两项的扣除标准为:①赡养老人费用:每月扣除 2000 元②子 女教育费用:每个子女每月扣除 1000 元.新个税政策的税率表部分内容如下: 级数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 不超过 3000 元的 部分 超过 3000 元至 12000 元的部分 超过 12000 元至 25000 元的部分 超过 25000 元至 35000 元的部分  税率 (%) 3 10 20 25  (1)现有李某月收入 29600 元,膝下有一名子女,需要赡养老人,除此之外,无其它专项附加扣除.请问李某月应 缴纳的个税金额为多少? (2)为研究月薪为 20000 元的群体的纳税情况,现收集了某城市 500 名的公司白领的相关资料,通过整理资料可知, 有一个孩子的有 400 人,没有孩子的有 100 人,有一个孩子的人中有 300 人需要赡养老人,没有孩子的人中有 50 人需要赡养老人,并且他们均不符合其它专项附加扣除(受统计的 500 人中,任何两人均不在一个家庭).若他们的 月收入均为 20000 元,依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试估计在新个税政策下这类人群缴纳个税金额 X 的分布列与期望.【答案】(1)李某月应缴纳的个税金额为 2910 元,(2)分布列详见解析,期望为 1150 元 【解析】(1)李某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为:29600−5000−1000−2000=21600 元 不超过 3000 的部分税额为 3000×3%=90 元(1 分) 超过 3000 元至 12000 元的部分税额为 9000×10%=900 元,(2 分) 超过 12000 元至 25000 元的部分税额为 9600×20%=1920 元(3 分) 所以李某月应缴纳的个税金额为 90+900+1920=2910 元,(4 分) (2)有一个孩子需要赡养老人应纳税所得额(含税)为:20000−5000−1000−2000=12000 元, 月应缴纳的个税金额为:90+900=990 元 有一个孩子不需要赡养老人应纳税所得额(含税)为:20000−5000−1000=14000 元, 月应缴纳的个税金额为:90+900+400=1390 元; 没有孩子需要赡养老人应纳税所得额(含税)为:20000−5000−2000=13000 元, 月应缴纳的个税金额为:90+900+200=1190 元; 没有孩子不需要赡养老人应纳税所得额(含税)为:20000−5000=15000 元, 月应缴纳的个税金额为:90+900+600=1590 元;(6 分) 3( 990) ,5 1( 1190) ,10 1( 1390)  ,5 1( 1590) 10 P X P X P X P X         .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X 990 1190 1390 1590 P 3 5 1 10 1 5 1 10 3 1 1 1E(x) 990 1190 1390 1590 11505 10 5 10          .(12 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应用与函数值计算,考查了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属于中档题. (本题共计 12 分)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ABC=60°,AC 与 BD 交于点 O, PO⊥平面 ABCD,E 为 CD 的中点连接 AE 交 BD 于 G,点 F 在侧棱 PD 上,且 DF 1 3  PD.(1)求证:PB∥平面 AEF; (2)若 2 4cos BPA  ,求三棱锥 E﹣PAD 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3 6 【解析】(1)证明: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60ABC   , AC 与 BD 交于点O , PO  平面 ABCD ,(1 分) E 为 CD 的中点连接 AE 交 BD 于G ,点 F 在侧棱 PD 上,且 1 3DF PD , 以O 为原点, OB 为 x 轴,OC 为 y 轴,OP 为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PO a ,则 (0,0, )P a , (0, 1,0)A  , ( 3,0,0)B , (0,1,0)C , ( 3,0,0)D  , 3 1( , ,0)2 2E  , 2 3( ,0, )3 3 aF  , ( 3,0, )PB a  , 3 3( , ,0)2 2AE   , 2 3( ,1, )3 3 aAF   ,(3 分) 设平面 AEF 的法向量 ( , , )n x y z , 则 3 3· 02 2 2 3· 03 3 n AE x y an AF x y z              ,取 3x  ,得 3( 3,1, )n a  ,(6 分)  3 0 3 0PB n      , PB  平面 AEF , //PB 平面 AEF ;(7 分) (2)解: (0, 1, )PA a   , ( 3,0, )PB a  ,  2cos 4BPA  , 2 2 2 | | 2 4| | | | 1 3 PA PB a PA PB a a           ,(10 分) 由 0a  ,解得 1a  , 1PO  , 三棱锥 E PAD 的体积:1 3E PAD P ADE ADEV V S PO      1 1 1 3 2 2CD AE AO      1 12 4 1 16 2       3 6  .(12 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 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1.(本题共计 12 分)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过点 ( 2,0)A ,离心率为 2 2 ,O 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设 , ,P Q R 为椭圆C 上的三点,OQ 与 PR 交于点 M ,且 3OQ OM uuur uuur ,当 PR 的中点恰为点 M 时,判断 OPR△ 的面积是否为常数,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2 x y  ;(2) OPR△ 的面积是常数为 4 9 ,理由见解析. 【解析】(1)由已知易得 2 2 1 2, 2 1 2 a a c c a         解得 , ∴ 2 2 2 1b a c   , 故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2 2 12 x y  .(3 分) (2)①若点Q 是椭圆的右顶点(左顶点一样),则  2,0Q , ∵ 3OQ OM  , M 在线段OQ 上, ∴ 2 ,03M       ,此时 PR x 轴,求得 4 2 3PR  , ∴ OPR 的面积等于 1 4 2 2 4 2 3 3 9    .(5 分) ②若点Q 不是椭圆的左、右顶点,则设直线 PR 的方程为:  0y kx m m   ,  1 1,P x y ,  2 2,R x y , 由 2 22 2x y y kx m       得 2 2 22 1 4 2 2 0k x kmx m     ,则 1 2 2 4 2 1 kmx x k     , 2 1 2 2 2 2 2 1 mx x k   ,∴ PR 的中点 M 的坐标为 2 2 2 ,2 1 2 1 km m k k      ,(7 分) ∴点Q 的坐标为 2 2 6 3,2 1 2 1 km m k k      ,将其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得 2 22 1 9k m  . ∴  22 1 2 1 21 4PR k x x x x    2 2 2 2 2 2 2 1 2 1 8 1 2 1 9 k k m k k m      .  点O 到直线 PR 的距离 21 md k   ,(10 分) ∴ OPR 的面积 2 2 1 1 8 1 4 2 2 9 91OPR mkS PR d m k        . 综上可知, OPR 的面积为常数 4 9 .(12 分)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面积公式,熟记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准确计算弦 长,距离及面积公式是关键,是中档题 22.(本题共计 12 分)已知:函数 f(x)=2lnx﹣ax2+3x,其中 a∈R. (1)若 f(1)=2,求函数 f(x)的最大值; (2)若 a=﹣1,正实数 x1,x2 满足 f(x1)+f(x2)=0,证明: 1 2 3 17 2x x    . 【答案】(1)f(x)max=2ln2+2(2)证明见解析 【解析】(1)∵f(1)=2,∴﹣a+3=2,∴a=1,∴f(x)=2lnx﹣x2+3x,(1 分) ∴f'(x) 2 x   2x+3 2 1 2x x x   ( )( ),(2 分) 由 f'(x)>0 得,0<x<2,有 f'(x)<0 得,x>2, ∴f(x)在(0,2)为增函数,在(2,+∞)为减函数, ∴f(x)max=f(2)=2ln2+2;(5 分) (2)证明:当 a=﹣1,f(x)=2lnx+x2+3x, ∵f(x1)+f(x2)=2lnx1+x12+3x1+2lnx2+x22+3x2=0,∴(x1+x2)2+3(x1+x2)=2(x1x2﹣lnx1x2),(7 分) 令 h(t)=t﹣lnt,∴h'(t)=1 1 1t t t   ,(8 分) 由 h'(x)>0 得,t>1,由 h'(x)<0 得,0<t<1, ∴h(x)在(0,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 ∴h(x)min=h(1)=1,∴(x1+x2)2+3(x1+x2)≥2, ∴(x1+x2)2+3(x1+x2)﹣2≥0, 解得: 1 2 3 17 2x x    .(12 分)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构造函数   lnh t t t  是解题的关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