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钟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中国网络文学的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为各界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文
学网站驻站作者达百万人以上,作品总数已超过 2000 万部,细分品类多达 200 多种。有论者,
将中国网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作为当代中国文艺乃至世
界文艺范畴内的一大现象级景观,网络文学的研究与评论标准该如何确立呢?
②网络文络媒介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文学类信息内容产品,网络小说是其主体。网络
文学本质上是新媒体文学,有着鲜明特色和时代性。其信息属性和故事性、娱乐性,往往大
于文络文学作者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写作动机不一,但商业化、类型化写作是
当下主流。网络文学走过了二十多年,不仅在玄幻、仙侠等类型叙事上有重大突破,也忠实
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迁。
③网络文络文学,是因为其发生、发展、壮大天然带有媒体这一根本属性。因此,可以
从网络新媒体信息的角度来考量网络文络文学海量、庞杂的信息文本,能够反映出信息传播
者的“三观”。同时,一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也能折射出信息接收者的“三观”。“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很适用于网络文络文学作品极大地反映了社情民意,起到了传播
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低俗作品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心理健康造成
了不良影响。近年来,对文学网站实施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以及对网络文学开展的专项整治,
取得了一定成效。
④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最终离不开文学角度的研评。如果说一些文本不具备相
应的文学价值,只是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话,那么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出
现的一批成熟、优秀的作品,应该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与评论。《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
书·第一辑》目前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解读了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精品力作,提炼了网络
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可谓迈出了对网络小说文本研究与评论的关键一步。中国作家
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认为,遴选与导读是一种诠释与鉴赏,更是一种导向与推介。
⑤图书出版、付费阅读、点击广告及 IP 改编的影视、动漫、游戏和衍生产业等,使网络
文学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类型故事见长的网络文学,天然具有娱乐、商业和产业的属性。考察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离不开文化产业这一维度。不仅如此,许多网络文学
企业自建传播渠道,目前已覆盖多个国家,上线了十余个语种的版本。从东南亚到欧美国家,
都有中国网络文络文学及其衍生产品,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
笔者认为,从这一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网络文学及相关产业,建构相应的理论研究和评价体系,
十分必要。网络文络文艺产业的源头和头部,也会在一定意义上重构文艺产业的生态链和价
值链。
(摘编自李安《如何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2019 年 9 月 24 日光明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在国际上已经可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相提
并论。
B.网络文学,本质上是新媒体文络媒介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文学类信息内容产品。
C.网络文学作者复杂多样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同的写作动机,使其能忠实记录和反映时
代的风云变迁。
D.目前网络文学企业都自建传播渠道,面向世界发展,己上线多个语种的版本,覆盖多个国家,
并收获大量中国网络文学的忠实粉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介绍中国网络文学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网络文学的研究与评
价标准该如何确立”。
B.文章第三段借助名言“兴观群怨说”,论证网络文学同样可以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也
可以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C.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文学能够反映信息传播者、折射信息接受者的“三观”,进一步论证了可
以从网络新媒体信息的角度考量网络文学。
D.文章采用设问构思法行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网络新媒体信息角度”“文学角度”两
方面分析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文学作品的优或劣,直接关系着它对社会的影响是利或弊,为了扬长避短,我们要加强
对文学网站的监管,并开展专项整治。
B.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的质量也是参差不一,虽有追求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的优秀作品,但也有一些仅仅只是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
C.《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第一辑》的出版对构建网络小说文本研究与评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D.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网络文学及相关产业,建构相应的理论研
究和评价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慕课大会召开,让中国慕课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所谓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
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2018 年,教育部正式推出首批 490 门“国家精品在线
开放课程”,在高校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
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通过慕课的线上平台,知识可以跨山越海,
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中国慕课建设经过 6 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同心
同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课程数量上来说,上线慕课数量由 2017 年的 3200 门增加
到 12500 门,增加近 3 倍:学习人数由 5500 万人次到 2 亿多人次,增加近 3 倍;从结构上来
说,从面广量大的公共课、通识课逐步拓展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建立起覆盖所
有专业门类的慕课体系。如今,我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于世界第一。
(摘编自《中国慕课促进“互联网+教育公平”》,2019 年 4 月 22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什么?不管你什么身份,身处何地,只要有一根网线,慕课上
大量的学习课程就可以一键获取。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慕课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
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于传统教学而言,慕课上“别人家的老师”无形中成为线下授课老师的参照对象,压力也是动力,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课堂形式的日趋丰富和信息密
度的加大,很难说与慕课建设浪潮毫无关系。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
慕课于教育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但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菜课并不是没有烦恼。从诞生
初期,慕课建设就始终伴随着完成率不高的质疑声。有统计报告指出,中国慕课的课程完成
率可能只有 4%~15%.在 2 亿多的学习人次中,有近一半是社会学习者,其完成率或更不乐观。
按照传播学的知沟理论,经济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正是造成知识差距的主要因素。慕课建设
确实带给我们更多玫瑰色的希望,但在这之下掩藏的知识鸿沟,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
从热推“颠覆者”概念到对“(慕课)不能取代传统教育”成为共识,更为理性的审视必将
推动慕课建设行稳致远。而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收藏、报名一打精品课程确实可以疏解快
节奏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但好饭也需要一口一口吃,所以与其做着玫瑰色的梦,不妨
先登录打卡,学起来。
(摘编自《理性审视推动慕课建设行稳致远》,2019 年 4 月 22 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慕课”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所有的优质课程都可以下载到电脑上随时免费观看学习。
B.中国慕课发展迅速,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结构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稳居世界第一位。
C.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学习者其慕课课程完成率都比较低,后者的完成率可能更低一些。
D.因为慕课能够带给我们玫瑰色的希望,所以它可以疏解人们现代生活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二表 1 是从慕课平台的运营主体、运营性质、开放范围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三大慕课平
台的相关情况,给人整体的印象。
B.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课程最少的两个学科都是历史学和哲学,体现平台管理机构所在大学
以理为主、重理轻文的办学特色。
C.学堂在线和中国大学 MOOC 两个平台理学和工学两个学科的开设课程数量之和,远远超过
其它六个学科开设课程数量之和。
D.三个慕课平台的共同特点是向公众开放,并且都提供学习客户端,方便学习者随时地学习在
线课程,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做了贡献。
6.与传统教育相比,慕课学习有哪些独特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我的幼年巴金
窗外落着大雨,屋檐上的水槽早坏了,这些时候都不曾修理过,雨水就沿着窗户从缝隙
浸入屋里,又从窗台流到了地板上。我一个人吃力地把书桌移开,使它离窗台远一些。我又
搬开了那些水湿的书籍,这时候我无意间发见了你的信。
“为了这书,我曾在黑暗中走了九英里的路,而且还经过三个冷僻荒凉的墓场。.“在你
的信里我读到这样的话。它们在四个月以前曾经感动了我。就在今天我第二次读到它们,我
还仿佛跟着你在黑暗中走路,走过那些荒凉的墓场。你得把我看做你的一个同伴,因为我是
一个和你一样的人,而且我也有过和这类似的经验。这样的经验我确实有的太多了。从你的
话里我看到了一个时期的我的面影。年光在我的面前倒流过去,你的话使我又落在一些回忆
里面了。
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的?我常常拿这个问题问我自己。当我这样问的时候,最先在我的
脑子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
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在那时候一所公馆便是我的世界,我的天堂。我爱一切的生物,
我讨好所有的人。我愿意揩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希望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
然而死在我的面前走过了。我的母亲闭着眼睛让人家把她封在棺材里。从此我的生活里
缺少了一样东西。父亲的房间突然变得空阔了。我常常在几间屋子里跑进跑出,唤着“妈”
这个亲爱的字。我的声音白白地被寂寞吞食了,墙壁上母亲的照片也不看我一眼。死第一次
在我的心上投下了阴影。我开始似懂非懂地了解恐怖和悲痛的意义了。
我渐渐地变成了一个爱思想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心究竟容易忘记,我不会整天垂泪。我
依旧带笑带吵地过日子。孩子的心就像一只羽毛刚刚长成的小鸟,它要飞,飞,只想飞往广
阔的天空去。
幼稚的眼睛常常看不清楚。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向天空飞去,但是一下子就碰着铁
丝网落了下来。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在自由的天空下面,却被人关在一个铁丝笼里。
家庭如今换上了一个面目,它就是阻碍我飞翔的囚笼。然而孩子的心是不怕碰壁的。它
不知道线望,它不知道困难,一次做失败的事情,还要接二连三地重做。铁丝的坚硬并不能
够毁灭小鸟的雄心。经过几次的碰壁以后,连安静的孩子也知道反抗了。
反抗的思想鼓舞着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鸟用力往上面飞,要冲破那个铁丝网。但铁丝
网并不是软弱的翅膀所能够冲破的。碰壁的次数更多了。这其间我失掉了第二个爱我的人——
父亲。
我悲痛我的不能补偿的损失。但是我的生活使我没有时间专为个人的损失悲哀了,因为这个富裕自大家庭在我的眼前变成了一个专制的王国。仇恨的倾轧和争斗掀开平静的表面爆
发了。势力代替了公道。许多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在虚伪的礼教的囚牢里挣扎、受苦、憔悴、
呻吟以至于死亡。然而我站在旁边不能够帮助他们。同时在我的渴望发展的青年的灵魂上,
陈旧的观念和长辈的威权像磐石一样沉重地压下来。“憎恨”的苗于是在我的心上发芽生叶了。
接着“爱”来的就是这个“恨”字。
年轻的灵魂是不能相信上天和命运的。我开始觉得现在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了。我常常狂
妄地想,我门是不是能够改造它,把一切事情安排得更好一点。但是别人并不了解我。我只
有在书本上去找寻朋友。
后来我得到了一本小册子,就是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这是节译本)。我想不到世界上
还有这样的书!这里面全是我想说而没法说得清楚的话。它们是多么明显,多么合理,多么
雄辩。而且那种带煽动性的笔调简直要把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的心烧成灰了。我把这本小册子
放在床头,每夜都拿出来,读了流泪,流过泪又笑。那本书后面附印着一些警句,里面有这
样的一句话:“天下第一乐事,无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我觉得这是千真万确的。从这时起,
我才开始明白什么是正义。这正义把我的爱和恨调和起来。
但是不久,我就不能以“闭门读禁书”为满足了。我需要活动来发散我的热情;需要事
实来证实我的理想。我想做点事情,可是我又不知道应该怎样地开头去做。没有人引导我。
我看见上海报纸上载有赠送《夜未央》的广告,便寄了邮票去。在我的记忆还不曾淡去
时,书来了,是一个剧本。我形容不出这本书给我的激动。它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眼界。我
第一次在另一个国家的青年为人民争自由谋幸福的斗争里找到了我的梦景中的英雄,找到了
我的终身的事业。
我就是这样地开始了我的社会生活的。从那时起,我就把我的幼年深深地埋葬了。同时,
我觉得我自己也开始成长了,是啊,成长的过程除了做自己想做的,还有一些是自己必须去
做的。
窗外刮起大风,关住的窗门突然大开了。雨点跟着飘了进来。我面前的信笺上也溅了水。
写好的信笺被风吹起,散落在四处。我不能够继续写下去了,虽然我还有许多话没有向你吐
露。我想,我不久还有机会给你写信,叙述那些未说到的事情。我不知道我上面的话能不能
够帮助你更了解我。但是我应该感谢你,因为你的信给我唤起了这许多可宝贵的回忆。那么
就让这风把我的祝福带给你吧。现在我也该躺-会儿了。
1936 年 8 月深夜(有删节)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文从无意间发现书桌后一封信写到我的幼年生活,这种时间安排使小说叙事富有变化。
B.本文多次写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向天空飞,强烈地表达了“我”要突破封建家庭枷锁,
追求自己的理想。
C.本文中的克鲁泡特金《告少年》给“我”带来重要的影响,调和我的爱和恨,重燃我的热情,
证实我的理想。
D.本文带有浓郁抒情色彩。作者将自己的激情倾注笔端,写真情实感,写进自己的经历,充分
发挥“我”的抒情职能。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划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3)本文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述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
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
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
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
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
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
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
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
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
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
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
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
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0.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B.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
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1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谋士请教,采纳建议,热情
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
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说
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
以采纳;在(乙)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给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点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②边,拟共天随③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 1187 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②第四桥:城
外的甘泉桥。③天随: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鸿雁随云而南飞的悠然自在。
B.“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写词人想追随陆龟蒙的脚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C.“今何许”三字是词人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的充满哲学反思的反诘。
D.本词声情之配合极为精妙。双声叠韵,回环妙用,为此词增添了声情绵绵无尽之致。
15.明人卓人月《古今词统》评价此词:“商略”二字,诞妙(诞:大)。”请结合词句,谈谈你
的理解。(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给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 , 。
(3)《诗经·氓》中:“ , ”两句说明男女主人公小时候关系很融洽,经常在
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过去几年,少儿编程可谓是教育行业的一匹黑马, 。随着教育部对奥赛培训发
出最严禁令,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编程教育进入中小学,编程教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爆
发。一时间,在线少儿编程教育机构如 般涌现。但就目前来看,一路狂飙的少儿编
程似乎逐渐驶入了雷区:资金链断裂、裁员、倒闭的剧情纷纷上演。( )毕竟这一市场自诞生之初,就缺乏成长沃土——成熟的市场环境。从市场需求来
看,当前大多数学生课业任务繁重,在宝贵的课余时间报辅导班,多会选择有助于课内学习
的课程。像编程这类既无多少群众基础,又看起来对课内学习没太大帮助的课外班,会“埋
单”的人并不见得有很多;从市场主体资质来看,很多所谓的教育机构既无教育培训资质,
又未必有与编程相关的专业团队,不过是循着热点、顺着资金流涌入了这片蓝海市场。据媒
体报道,就算你只有高中学历、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有的少儿编程机构也能够在一个月之
内将你包装成“高大上”的少儿编程老师。
除此之外,在市场对于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各个新生市场主体对于企业经营管理
知识的匮乏等问题上,都为少儿编程市场中的风雨飘摇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试问在这种环
境下经过握苗助长的“早熟”行业,如何能走得长远?
要让少年编程这株“苗子”长得好,一方面,得确保其“营养”跟得上。完善的课程、
优质师资和充足的资金,对于萌芽阶段的少年编程市场来说,缺一不可。当前,很多少儿编
程培训机构之所以只能靠高昂的获客成本拉来学生,却无法提升“续课率”——真正留住学
生,就是因为其课程质量没有保障,授课老师的水平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少年
编程教育的发展才能步入正轨。另一方面,“除虫”工作不可少。在广阔市场的诱惑下,难免
会有投机取巧者 ,想来分一杯羹。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标准,加强对少
儿编程市场的规范工作,才不至于让少儿编程成了“烂苗”。
(摘编自 2019 年 12 月 4 日《广州日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独树一帜 雨后春笋 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
B.独树一帜 星罗棋布 参差不齐 泥沙俱下
C.异军突起 星罗棋布 良莠不齐 鱼目混珠
D.异军突起 雨后春笋 参差不齐 鱼目混珠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少儿编程教育市场面临如此困境,真是意外。
B.少儿编程教育市场面临如此困境,可能是意外。
C.少儿编程教育市场面临如此困境,绝非意外。
D.因此,少儿编程教育市场会面临如此困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市场对于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各个新生市场主体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匮乏等问题上,都为风雨飘摇中的少儿编程市场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
B.市场对于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各个新生市场主体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匮乏等问题,
都为风雨飘摇中的少儿编程市场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
C.市场对于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各个新生市场主体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匮乏等问题,
都为少儿编程市场中的风雨飘摇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
D.在各个新生市场主体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匮乏、市场对于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等问
题上,都为少儿编程市场中的风雨飘摇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
20.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
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 40 字。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
听。 ① ,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
信息, ② 。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也会影响
阅读效果。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
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
诵, ③ ,念起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优美的享受。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9 年 6 月 6 日下午,南京 33 路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一名男性乘客上车时大喊被门夹
了。驾驶员王师傅道歉后,没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责骂。为了乘客的安全,王师傅一直克制更
没想到的是,几站后,一名中学生给王师傅递来一张小纸条——王师傅称,他至今还保留着
这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爷爷,您是好司机,赞!!!”王师傅说:“拿到纸条我感到心里暖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后来,调取车上监控发现,当时只是人多拥挤,车门并没有
夹到这名男子。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理智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议书,
倡议大家“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上饶市 2019—2020 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选 B 项
【解析】A 项,“在国际上已经可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相
提并论”,表述不当,未然变已然,扩展范围,表述绝对,原文“有论者,将中国网
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可见并非“已经”,且仅为
有些“论者”这样做;
C 项,“网络文学作者复杂多样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同的写作动机,使其
能忠实记录和反映时代的风云变迁。”强加因果,原文说“网络文学作者的学科背景、
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写作动机不一,但商业化、类型化写作是当下主流。网络文学走
过了二十多年,不仅……,也忠实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迁。”二者之间有句号
隔开,是两个并行的层次,没有因果逻辑关系。
D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许多网络文学企业自建传播渠道”,有许多,并不是全
部。
2. 选 D 项
【解析】分别从“网络新媒体信息角度”“文学角度”“文化产业维度”三方面分析论证。
3.选 D 项
【解析】与原文表述不当,原文是“从这一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网络文学及相关产
业,建构相应的理论研究和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4.选 C 项
【解析】A 项,无中生有,“所有的优质课程都可以下载到电脑上随时免费观看
学习”原文没有依据。B 项,张冠李戴,“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结构方面都有长
足发展,稳居世界第一位”错误,原文说的是“我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于世界
第一”。D 项,强加了因果关系。原文提到“慕课建设确实带给我们更多玫瑰色的希
望”,也提到“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收藏、报名一打精品课程确实可以疏解快节奏
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但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 C 项。
5.选 B 项
【解析】 B 项,“重理轻文”错误。从材料二图表来看,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
线课程最少的两个学科都是历史学和哲学,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平台管理机构所在大学
“重理轻文”的结论。故选 B 项。
6.①不受身份和时空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利用电脑获取许多慕课资源进
行学习;②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能够轻松获取许多名校名师的教育资源;③学习成本
低,许多学习资源都是向公众免费提供的;④课堂形式更丰富,信息密度更大;⑤可
以疏解快节奏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 (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
分。)
【解析】由材料一可知,慕课学习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它“打
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由材料三可知,“不管你什么身份,身处何
地,只要有一根网线,幕课上大量的学习课程就可以一键获取”,依据这些信息,可
概括出慕课学习不受身份和时空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利用电脑获取许多慕课资
源进行学习;材料二图表一显示慕课平台有些课是公益性质的,由此可概括出学习成
本低,许多学习资源都是向公众免费提供的;材料三提到,慕课“打破了优质教育资
源的垄断,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可以听“别人家的老师”讲课,据此可概
括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能够轻松获取许多名校名师的教育资源;由材料三“课堂形
式的日趋丰富和信息密度的加大,很难说与慕课建设浪潮毫无关系”可概括出课堂形
式更丰富,信息密度更大;由材料三“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收藏、报名一打精品课
程确实可以疏解快节奏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可概括出慕课学习可以疏解快节
奏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
7.选 C 项,【解析】没有“证实我的理想,引导我的行为”。
8.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 分)
内容上:深化主旨,风雨象征作者成长中的困难、困惑等,意蕴深远。(3 分)
9.感情丰富,敏感善思;爱憎分明,反抗精神;远大志向,坚定理想。(6 分)
(没有结合文本,最多得 3 分)
10.选 B 项
11.选 A 项
【解析】A 项,表述有误,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
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
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12.选 D 项
【解析】“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分析有误,据原文“秦将果畔,
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
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可知,张良只是献策提议在他们懈
怠时袭击他们,取得了胜利,大败秦军,并没有说到没有费一兵一卒。
13.①译:给官吏、百姓登记造册,封闭收藏财物的府库,来等待项将军。派遣
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入关和意外变故。
(“籍”登记;“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入”,进来;
“非常”,古今异义词,意外的变故。)②译: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
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畔”通“叛”,反叛;“因”,趁机;“解”通“懈”,懈怠。)
(甲)段译文: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
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
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
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
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
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
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
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
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
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
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
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
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
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
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
刘邦说:“明天早晨能不能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
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
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
他。“项羽答应了。
(乙)段译文: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
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
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
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
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
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
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
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
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
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
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
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
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
14.选 B 项
【解析】他向往隐居于世,而非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15. “商略”一语,本有商量、酝酿、准备之义。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湖上数
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场雨。无情物着有情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
无限苍凉之感。
(寓情于景,写青山清寂愁苦,天空昏暗欲雨,,衬托词人内心的千愁万苦。)
【赏析】本篇为过吴松抒怀之作。南宋淳熙十四年冬天,姜夔往返于湖州与苏州
两地,路过吴松(今江苏吴江市)时,写下了本词。缘何过吴松而作此词?因为姜夔
最推崇的晚唐诗人陆龟蒙,生前就隐居在吴松。
上片以景寓情,燕雁随云,数峰清苦,都是词人漂泊清苦生涯的写照。“燕雁无
心”,写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因为冬天正是北雁南飞的时节。此句亦暗含对陆龟蒙
的思念之情,因为他有很多歌咏北雁的诗,如《归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孤雁》:“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等等。“太湖西畔随云去”意
境深远,只见那些鸿雁在太湖西边随着白云飘浮。此处词人以大雁的随云远去暗喻自
己独自 漂泊。“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二句,意思是那几座山峰萧瑟愁苦,好像在
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意盎然,别有情致。词人拟人写
山,实则以数峰之清苦衬托出自己的万千愁苦。
下片追思唐诗人陆龟蒙,发怀古幽情,抒写知音难觅的惆怅寂寞。“第四桥边,
拟共天随住”两句意思是: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第四桥指的是
吴江城外的甘泉桥,陆龟蒙曾隐居在此,故词人打算追随他定居在甘泉桥边。“今何
许”三字,意蕴丰富,是词人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的充满哲学反思的反
诘。这样的思考使得词人“凭阑怀古”,却不见龟蒙,不见故人,只看到“残柳参差
舞”。此句暗含了难觅知音之意,增添了词情的苍凉与悲壮。全词化实为虚,意在象
外。
16、(1)(1)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7.选 D 项
【解析】异军突起:异军:另外一支军队。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比喻指与众
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
来.
良莠不齐: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18.选 C 项
【解析】依据上下文“少儿编程教育市场面临如此困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排
除 A、B 项。再依据上文,这个因果关系太牵强了,排除 D 项。
19.选 B 项
【解析】主语残缺,“在市场对于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各个新生市场主体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匮乏等问题上”,应删除“在······上”
语序不当,“少儿编程市场中的风雨飘摇”应改为 “风雨飘摇中的少儿编程市场”
20. 答案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
“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
减弱,字形逐步简化。(5 分)
【解析】《汉字字形演变表》来自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注意要求至少写两个特
点,横向看不难看出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越来越简单好写,再具体的
看每一个字,会发现小篆及之前的字跟图画有关,象形强,笔画也多,也就是说
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象形程度逐步减弱,总结出特点后,还得进一步的分析,可
以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变化,如“鱼”“马”“车”等。
21.①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
②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
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6 分)
【语段素材来自必修二教材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
22.【倡议书概念界定】
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是由某
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影响。倡议书的
主要特点就在于就某事向特定成员进行号召呼吁,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某件事情中来,要能起到宣传倡议的效果。
【倡议书基本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
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
用的倡议书 ”。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
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
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
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
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
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
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倡议书写作要求】
篇幅不宜太长。
背景目的要写清楚,理由要充分。
措辞要恰切,情感要真挚,同时要富于鼓动性。
内容要有新的时尚和精神,要切实可行,要不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