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07(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07(解析版)

ID:417792

大小:396.7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卷 0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已知集合  2| 1A x N x   ,集合  | 1 3B x Z x    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1,3 B. 1,3 C. 1,2,3 D. 1,0,2,3 【答案】C 【解析】    2| 1 = 0 1A x N x   , , { 1,0,1,2,3}B   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 BC A , 则 { 1,2,3}BC A 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利用 Venn 图表示集合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设复数 z 满足 (1 ) 2i z i  ,则 z  ( ) A. 1 2 B. 2 2 C. 2 D.2 【答案】C 【解析】∵(1+i)z=2i, ∴z= 2i 1 i =       2 1 2 1 1 1 2 i i i i i    =1+i. ∴|z|= 1+1= 2 . 故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及复数的模.复数的常见考点有:复数的几何意义,z=a+bi(a,b∈R)与复平面上的 点 Z(a,b)、平面向量 OZ  都可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 O 是坐标原点);复平面内,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 上的点除原点外都表示纯虚数.涉及到共轭复数的概念,一般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 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复数 z 的共轭复数记作 z .3.设 a=30.5,b=log32,c=cos 2 3  ,则 a,b,c 的大小关系是( ) A.b>a>c B.a>c>b C.b>c>a D.a>b>c 【答案】D 【解析】 0.5 03 3 1  , 3 3 30 log 1 log 2 log 3 1    , 2 1cos 03 2     , a b c 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余弦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以及增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4.已知  0,  , 3sin 3 5      ,则 cos 2 6      ( ) A. 24 25 B. 24 25  C. 7 25 D. 7 25  【答案】B 【解析】因为 3sin 3 5      由余弦二倍角公式可得 2 22 3 7cos 2 1 2sin 1 23 3 5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 2cos 2 cos 2 sin 23 6 2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2 7sin 2 cos 26 3 25                  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可得 2 24cos 2 1 sin 26 6 25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  0,  则 4,3 3 3         ,而 3sin 03 5       所以 ,3 3        则 ,3 3        所以 22 ,23 3              32 ,3 2 6 2                ,即 32 ,6 6 2        又因为 7sin 2 06 25        ,所以 32 ,6 2        故 cos 2 06      所以 24cos 2 6 25  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及诱导公式的化简应用,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及角的范围确定,综合性较强,属 于中档题. 5.函数    sinf x A x   (其中 0A  , 2  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   sing x A x 的图象,则 只要将  f x 的图象( ) A.向右平移 6  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 3  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 6  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 3  个单位长度 【答案】B 【解析】根据图像有 2A  , 7 2 4 6 3 2 T      , 所以 22 | |T    ,则| | =1 . 不妨取 =1 , 又 2 =03f      有 2sin =03      , 得 2 2 ,3 k k Z       ,又 2   . 所以 = 3  ,即   sin 3f x x      ,   sing x x 所以由   sin 3f x x      向右平移 3  个单位长度可得   sing x x 的图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根据图像求解析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属于中档题. 6.已知点 P 是抛物线 2 2x y 上的一点,在点 P 处的切线恰好过点 10, 2     ,则点 P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A. 1 2 B.1 C. 3 2 D.2 【答案】B 【解析】抛物线方程为 21 2y x , y' x ,设切点 P 坐标为 0 0( , )x y ,∴切线斜率为 0k x ,又切线过点 1(0, )2  , ∴ 0 0 0 1 2y xx   , ∴ 2 2 0 0 1 1 2 2x x  , 0 1x   . 0 1 2y  .即 1(1, )2P 或 1( 1, ) 2 P  , 抛物线标准方程为 2 2x y , 1p  ,∴ P 点到焦点的距离为 1 1 1 12 2 2 2 p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问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利用导数几何意义求出 切点坐标,利用焦半径公式求出焦半径,本题难度一般. 7.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 x,y∈(0,1),E(ξ)> 1 2 B.对任意 x,y∈(0,1),E(ξ)≤ 1 4 C.对任意 x,y∈(0,1),D(ξ)≤E(ξ) D.存在 x,y∈(0,1),D(ξ)> 1 4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得   2E xy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2 22 2 1 2 1 2 1 2 1 2D x xy y y xy x y x y x y x y x x y yx               因为 1x y  所以  2 12 2 2 x yxy   即   1 2E   故 A , B 错误;            2 2 2 22 1 1 2 1 2 1 2D x x x y yx x x y yx x yx            0 1x Q 1 2 1 1x     20 2 1 1x     D yx  即    1 2D E  ,故C 成立;      2 2 11 2 4 4 x yD x yx xy      故 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期望和方差的运算,属于难题。 8.已知直线 y kx 与双曲线C :  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F 为双曲线C 的左焦点,且 满足 3AF BF , OA b (O 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 A. 2 B. 3 C.2 D. 5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 1F 为双曲线右焦点,连接 1AF ,根据对称性知 1BF AF 13 3AF BF AF  , 1 2AF AF a  , 13 ,AF a AF a  在 AOF 和 1AOF 中,分别利用余弦定理得到: 2 2 29 2 cosa c b bc AOF    , 2 2 2 12 cosa c b bc AOF    两式相加得到 2 2 2 2 210 2 2 3 3a c b c a e     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根据条件计算出 13 ,AF a AF a  是解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 B.若 A、B 为互斥事件,则 A 的对立事件与 B 的对立事件一定互斥. C.某个班级内有 40 名学生,抽 10 名同学去参加某项活动,则每 4 人中必有 1 人抽中. D.若回归直线 ˆˆ ˆy bx a  的斜率 ˆ 0b  ,则变量 x 与 y 正相关. 【答案】AD 【解析】对于 A 中,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可得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是正确 的; 对于 B 中,若 A、B 为互斥事件,根据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可得则 A 的对立事件与 B 的对立事件不一定互 斥,所以不正确; 对于 C 中,某个班级内有 40 名学生,抽 10 名同学去参加某项活动,根据概率的概念,可得每 4 人中不一定必有 1 人抽中,所以是不正确的; 对于 D 中,若回归直线 ˆˆ ˆy bx a  的斜率 ˆ 0b  ,根据回归系数的含义,可得变量 x 与 y 正相关是正确的. 故选:A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回归直线方程的应用,以及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应用,其中解答熟记 统计知识和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基本概念,准确判定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10.已知 ABC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D , E 分别是 AC 、 AB 上的两点,且 AE EB  , 2AD DC uuur uuur , BD 与CE 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AB CE    B. 0OE OC    C. 3 2OA OB OC     D. ED  在 BC  方向上的投影为 7 6 【答案】BCD 【解析】由题 E 为 AB 中点,则CE AB , 以 E 为原点,EA,EC 分别为 x 轴,y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所以, 1 2 3(0,0), (1,0), ( 1,0), (0, 3), ( , )3 3E A B C D , 设 1 2 3(0, ), (0, 3), (1, ), ( , )3 3O y y BO y DO y      , BO  ∥ DO  , 所以 2 3 1 3 3y y   ,解得: 3 2y  , 即 O 是 CE 中点, 0OE OC    ,所以选项 B 正确; 32 2OA OB OC OE OC OE           ,所以选项 C 正确; 因为CE AB , 0AB CE   ,所以选项 A 错误; 1 2 3( , )3 3ED  , (1, 3)BC  , ED  在 BC  方向上的投影为 1 2 73 2 6 BC BC ED        ,所以选项 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此题考查平面向量基本运算,可以选取一组基底表示出所求向量的关系,对于特殊图形可以考虑在适当位 置建立直角坐标系,利于计算. 11.已知三个数1, , 9a 成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 2 2 12 x y a   的离心率为( ) A. 5 B. 3 3 C. 10 2 D. 3 【答案】BC 【解析】由三个数1, , 9a 成等比数列,得 2 9a  ,即 3a   ;当 3a  ,圆锥曲线为 2 2 13 2 x y  ,曲线为椭圆,则 1 3 33 e   ;当 3a   时,曲线为 2 2 12 3 y x  ,曲线为双曲线, 5 10 22 e   ,则离心率为: 3 3 或 10 2 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离心率的求解,易错点为漏解 a 的取值,属于中档题 12.已知函数    22019 ln 1 2019 1x xf x x x 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  f x 是奇函数 B.关于 x 的不等式    2 1 2 2f x f x   的解集为 1 ,4     C.函数  f x 在 R 上是增函数 D.函数  f x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是 0,1 【答案】BCD 【解析】A.函数的定义域为 R ,    f x f x     2 22019 ln 1 2019 1 2019 ln 1 2019 1x x x xx x x x                2 2ln 1 ln 1 2x x x x       ln1 2 2   , 函数  f x 不是奇函数,故 A 不正确; B.由 A 可知,     2 0f x f x    设     1F x f x  ,     0F x F x   函数的定义域为 R 并且是奇函数,    22019 ln 1 2019x xF x x x      ,在 0,  是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并且  0 0F  ,  F x 在 R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   2 1 2 2f x f x   变形为      2 1 1 1 2 2 1f x f x f x         即        2 1 2 2 1 2F x F x F x F x        F xQ 在 R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2 1 2x x    ,解得: 1 4x  故不等式的解集是 1 ,4     ,故 B 正确; C.由 B 可知     1F x f x  是 R 上单调递增函数,  f x 也是 R 上单调递增函数,故 C 正确; D.     2f x f x   ,  f x 关于 0,1 对称,故 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属于中档题型,本题的关键是判断     2f x f x   , 所有选项的判断都以这个式子作为判断的基础。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若函数         2 2 , 0 , 0 x x xf x g x x      为奇函数,则   1f g   ________. 【答案】 15 【解析】根据题意,当 0x  时,      ,f x g x f x 为奇函数,              21 1 1 1 3 (3 2 3) 15f g f f f f f f f               ,则 故答案为 15 . 14.甲乙两人独立地对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命中率分别为 0.6 和 0.5,现已知目标被击中,则它是被甲击中的 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0.75 【解析】记甲击中目标为事件 A ,乙击中目标为事件 B ,目标被击中为事件C 则 ( ) 1 ( ) ( ) 1 (1 0.6)(1 0.5) 0.8P C P A P B       则目标是被甲击中的概率为 0.6 0.750.8P   故答案为 0.75 考点: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方法点睛】条件概率解题技巧与方法首先判断问题的性质,确定所解的问题是不是条件概率问题,如果所要考虑 的事件是在另一件发生的前提下出现的,那么这一事件的概率,必须按条件概率来处理,从不同的解题思路入手, 条件概率的问题,必须从题设情形出发,灵活运用条件概率的有关性质或公式解答条件概率问题. 15.某公司租地建仓库,每月土地占用费 1y 与仓库到车站的距离成反比,而每月库存货物的运费 2y 与到车站的距 离成正比,如果在距离车站10 km 处建仓库,这两项费用 1y 和 2y 分别为 2 万元和 8 万元,要使这两项费用之和最 小,仓库应建立在距离车站______ km 处,最少费用为______万元. 【答案】 5 8 【解析】设仓库与车站距离为 x ,依题意 1 1 2 2,ky y k xx   .由于“在距离车站10 km 处建仓库,这两项费用 1y 和 2y 分别为 2 万元和 8 万元”,所以 1 22 ,8 1010 k k   ,解得 1 2 420, 5k k  .所以 1 2 20 4, 5y y xx   ,所以总费用 20 4 20 42 85 5x xx x     ,当且仅当 20 4 5 xx  ,即 5x  时,取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1) 5 ;(2)8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16.如图,在 Rt ABC 内有一系列的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依次为 1 2, , , ,na a a  ,若 AB a= , 2BC a ,则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为___________. 【答案】 24 5 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1 2 AB BC  ,可得 1 2 3a a , 依次计算 2 1 2 3a a , 3 2 2 3a a ,是公比为 2 3 的等比数列, 正方形的面积:依次 2 1 4 9S a , 2 2 1 4 9S a , 边长依次为 1a , 2a ,, na ,正方形的面积构成是公比为 4 9 的等比数列. 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的和 2 21 4 49 41 51 9 n aSS aq     . 故答案为: 24 5 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穷等比数列的和公式的运用.利用边长关系建立等式,找到公比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四、解答题:本小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共计 10 分)设 m 为正整数,各项均为正整数的数列{ }na 定义如下: 1 1a  , 1 , ,2 , . n n n n n a aa a m a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1)若 5m  ,写出 8a , 9a , 10a ; (2)求证:数列{ }na 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是 m 为偶数; (3)若 m 为奇数,是否存在 1n  满足 1na  ?请说明理由. 【解析】(1) 8 6a  , 9 3a  , 10 8a  . (1 分) (2)先证“充分性”.当 m 为偶数时,若 na 为奇数,则 1na  为奇数. 因为 1 1a  为奇数,所以归纳可得,对 *n N  , na 均为奇数,则 1n na a m   , 所以 1 0n na a m    , 所以数列 na 单调递增.(3 分) 再证“必要性”. 假设存在 *k N 使得 ka 为偶数,则 1 2 k k k aa a   ,与数列 na 单调递增矛盾, 因此数列 na 中的所有项都是奇数. 此时 1n na a m   ,即 1n nm a a  ,所以 m 为偶数. (5 分) (3)存在 1n  满足 1na  ,理由如下: 因为 1 1a  , m 为奇数,所以 2 1 2a m m   且 2a 为偶数, 3 1 2 ma m  . 假设 ka 为奇数时, ka m ; ka 为偶数时, 2ka m . 当 ka 为奇数时, 1 2k ka a m m    ,且 1ka  为偶数; 当 ka 为偶数时, 1 2 k k aa m   . 所以若 1ka  为奇数,则 1ka m  ;若 1ka  为偶数,则 1 2ka m  . 因此对 *n N  都有 2na m . 所以正整数数列 na 中的项的不同取值只有有限个,所以其中必有相等的项. 设集合  { , | , }r sA r s a a r s   ,设集合  * *{ | , }B r N r s A N    . 因为 A   ,所以 B   . 令 1r 是 B 中的最小元素,下面证 1 1r  .设 1 1r  且 1 1 1 1( )r sa a r s  . 当 1ra m 时, 1 11 2r ra a  , 1 11 2s sa a  ,所以 1 11 1r sa a  ; 当 1ra m 时, 1 11r ra a m   , 1 11s sa a m   ,所以 1 11 1r sa a  . 所以若 1 1r  ,则 1 1r B  且 1 11r r  ,与 1r 是 B 中的最小元素矛盾. 所以 1 1r  ,且存在 * 11 s N  满足 1 1 1sa a  ,即存在 1n  满足 1na  .(12 分)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考查数列的单调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得能力,属于难题. 18.(本题共计 12 分)在 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记为 a、b、c,且 2 2 5sin sin2 2 4 A B B Ca c b   . (1)求 b a c 的值; (2)若 ABC 的面积 2 2S  , 1cos 3B  ,求 ABC 的周长. 【答案】(1) 2 3 ;(2) 4 5 . 【解析】(1)由 2 2 5sin sin2 2 4 A B B Ca c b   及 A B C    得: 2 2 5cos cos2 2 4 C Aa c b  即 1 cos 1 cos 5 2 2 4 C Aa c b   由正弦定理得: 5sin sin cos sin cos sin sin2A A C C A C B    所以 3sin sin sin2A C B  ,即 3 2a c b  所以 2 3 b a c  .(5 分) (2)由 1cos 3B  , 0 B   得: 2 2sin 3B  又 1 sin 2 22S ac B  ,所以 6ac  (8 分) 又由余弦定理得:   2 22 2 2 2 cos 2 2 cos 16b a c ac B a c ac ac B a c          又由(1)得: 2 29 164b b  ,所以 8 5 5b  (11 分) 所以 ABC 的周长 5 4 52a b c b    .(12 分)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考查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等,考查知识点较多,但也较基本.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是解题基础,根据条件选用恰当的 公式是解题关键. 19.(本题共计 12 分)学习雷锋精神前半年内某单位餐厅的固定餐椅经常有损坏,学习雷锋精神时全修好;单位对 学习雷锋精神前后各半年内餐椅的损坏情况作了一个大致统计,具体数据如下: 损坏餐椅数 未损坏餐椅数 总 计 学习雷锋精神前 50 150 200 学习雷锋精神后 30 170 200 总 计 80 320 400 (Ⅰ)求:学习雷锋精神前后餐椅损坏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并初步判断损毁餐椅数量与学习雷锋精神是否有关? (Ⅱ)请说明是否有 97.5%以上的把握认为损毁餐椅数量与学习雷锋精神有关? 参考公式: K 2 ܽ݀െ 2 ܽെܽെ , ܽ െ P(K2≥k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答案】(Ⅰ) 2ͷΨͷ ;(Ⅱ)有 ͹ͷ 以上的把握认为损毁餐椅数量与学习雷锋精神有关. 【解析】(1) 学习雷锋精神前座椅的损坏的百分比是: (2 分) 学习雷锋精神后座椅的损坏的百分比是: (4 分) 因为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初步判断损毁座椅减少与学习雷锋精神是否有关. ( 6 分)(2)根据题中的数据计算: (10 分) 因为 6.25>5.024 所以有 97.5%的把我认为损毁座椅数减少与学习雷锋精神有关。 (12 分) 考点:独立性检验 20.(本题共计 12 分)如图 1,在 Rt ABC 中, 90 , 3, 6, ,C BC AC D E    分别是 ,AC AB 上的点,且 / / , 2DE BC DE  ,将 ADE 沿 DE 折起到 1A DE 的位置,使 1AC CD ,如图 2. (1)求证: 1AC  平面 BCDE ; (2)若 M 是 1A D 的中点,求CM 与平面 1A 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 BE 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平面 1A DP 与平面 1A BE 垂直?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45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1) CD DE , 1AD DE , 1 ,A D CD 是平面 1AC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 DE  平面 1ACD ,(2 分) 又 1AC  平面 1ACD ,  1AC DE ,(3 分) 又 1AC CD , ,DE CD 是平面 BCD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1AC  平面 BCDE .(4 分) (2)如图建系C xyz , 则 ( 2,0,0)D  , (0,0,2 3)A , (0,3,0)B , ( 2,2,0)E  , ∴ 1 (0,3, 2 3)A B   , 1 ( 2, 1,0)A E    , 设平面 1A BE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n x y z则 1 1 0 0 A B n A E n          ∴ 3 2 3 0 2 0 y z x y      ∴ 3 2 2 z y yx      (6 分) ∴取 2y  ,得 ( 1,2, 3)n   , 又∵ ( 1,0, 3)M  , ∴ ( 1,0, 3)CM   ,CM n    ,CM 与平面 1A BE 所成角 ∴ 1 3 4 2cos 2| | | | 1 4 3 1 3 2 2 2 CM n CM n                 , 2cos cos 2    ,(8 分) ∴ CM 与平面 1A BE 所成角的大小 45 . (3)设线段 BE 上存在点 P ,设 P 点坐标为 2 ,3 ,0t t  ,则  0,1t  则  1 2,0, 2 3A D    ,  2 2,3 ,0DP t t    设平面 1A DP 法向量为  1 1 1 1, ,n x y z , 则     1 1 1 1 2 0 2 3 0 2 2 3 0 0 x z t x t y           , ∴取 1 3x   ,得   1 3 2 23, ,13 tn t        .(10 分) 假设平面 1A DP 与平面 1A BE 垂直, 则 1 0n n   ,∴    2 3 2 2 53 3 0, 0,13 3 t tt      , ∴不存在线段 BE 上存在点 P ,使平面 1A DP 与平面 1A BE 垂直(12 分)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考查线面角,考查面面垂直,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既有传统方 法,又有向量知识的运用,要加以体会,是中档题.21.(本题共计 12 分)已知椭圆 M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过 2F 且垂直于 x 轴的 焦点弦的弦长为 2 2 ,过 1F 的直线l 交椭圆 M 于G , H 两点,且 2GHF 的周长为8 2 . (1)求椭圆 M 的方程; (2)已知直线 1l , 2l 互相垂直,直线 1l 过 1F 且与椭圆 M 交于点 A , B 两点,直线 2l 过 2F 且与椭圆 M 交于C , D 两点.求 1 1 AB CD  的值. 【答案】(1) 2 2 18 4 x y  (2) 1 1 3 2 8AB CD   【解析】(1)将 x c 代入 2 2 2 2 1x y a b   ,得 2by a  ,所以 22 2 2b a  . 因为 2GHF 的周长为8 2 ,所以 4 8 2a  , 2 2a  , 将 2 2a  代入 22 2 2b a  ,可得 2 4b  , 所以椭圆 M 的方程为 2 2 18 4 x y  .(4 分) (2)(i)当直线 AB 、直线 CD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 时,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 2y k x  ,则直线CD 的方程为  1 2y xk    . 由   2 2 2 18 4 y k x x y      消去 y 得 2 2 2 22 1 8 8 8 0k x k x k     . 由韦达定理得 2 1 2 2 8 2 1 kx x k    , 2 1 2 2 8 8 2 1 kx x k   ,(7 分) 所以,  22 1 2 1 21 4AB k x x x x      2 2 4 2 1 2 1 k k    . 同理可得  2 2 4 2 1 2 k CD k    .  2 2 1 1 2 1 4 2 1 k AB CD k      2 2 2 3 2 84 2 1 k k    .(10 分) (ii)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 2 2AB  , 4 2CD  , 1 1 3 2 8AB CD   . (iii)当直线 AB 的斜率为 0 时, 4 2AB  , 2 2CD  , 1 1 3 2 8AB CD   . 综上, 1 1 3 2 8AB CD   .(12 分)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圆锥曲线的定义、应用,对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问题,常见方法是设出直线方程,联立曲 线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解决相关问题,思路较为清晰,关键是注意计算,综合性强,属于难题。 22.(本题共计 12 分)已知 2( ) e ( )xf x ax a   R . (1)已知 ( )f x 是 ( )f x 导函数,求 ( )f x 的极值; (2)设 ( ) e ( )xg x x f x  ,若 ( )g x 有两个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极小值为 2 (1 ln 2 )a a (2) (0, ) 【解析】(1) ( ) e 2 , ( ) e 2x xf x ax f x a     (1 分) ①若 0a  ,显然 ( ) 0f x  所以 ( )f x 在 R 上递增,所以 ( )f x 没有极值.(2 分) ②若 0a  ,则 ( ) 0 ln 2 , ( ) 0 ln 2f x x a f x x a       ,(3 分) 所以 ( )f x 在 ( ,ln 2 )a 上是减函数,在 (ln 2 , )a  上是增函数。 所以 ( )f x 在 ln 2x a 处取极小值,极小值为 (ln 2 ) 2 (1 ln 2 )f a a a  (4 分) (2) 2( ) e ( ) ( 1)ex xg x x f x x ax     .函数 ( )g x 的定义域为 R, 且  ( ) e 2 e 2x xg x x ax x a     .(5 分) ①若 0a  ,则 ( ) 0 0; ( ) 0 0g x x g x x       .所以 ( )g x 在 ( ,0) 上是减函数,在 (0, ) 上是增函数。 所以 min( ) (0) 1g x g   . 令 ( ) ( 1) xh x x e  ,则 ( ) exh x x  . 显然 ( ) 0 0h x x    ,所以 ( ) ( 1)e xh x x  在 ( ,0) 上是减函数. 又函数 2y ax 在 ( ,0) 上是减函数,取实数 1 0 a   , 则 21 1(0) 1 1 0g h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又 (0) 1 0, (1) 0, ( )g g a g x     在 ( ,0) 上是减函数,在 (0, ) 上是增函数。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 ( )g x 在 1 ,0 a     , (0,1) 上各有一个唯一的零点。所以 0a  符合题意。 ②若 0a  ,则 ( ) ( 1)exg x x  ,显然 ( )g x 仅有一个零点 1,所以 0a  不符合题意. ③若 0a  ,则 ln( 2 )( ) e ex ag x x     .(9 分) (i)若 ln( 2 ) 0a  ,则 1 2a   ,此时 ( ) 0g x  , 即 ( )g x 在 R 上递增,至多只有一个零点, 所以 1 2a   不符合题意, (ii)若 ln( 2 ) 0a  ,则 1 02 a   ,函数 ( )g x 在 ( ,ln( 2 ))a  上是增函数, 在 (ln( 2 ),0)a 上是减函数,在 (0, ) 上是增函数, 所以 ( )g x 在 ln( 2 )x a  处取得极大值,且极大值  2(ln( 2 )) [ln( 2 ) 1] 1 0g a a a      , 所以 ( )g x 最多有一个零点,所以 1 02 a   不符合题意。(iii)若 ln( 2 ) 0a  ,则 1 2a   ,函数 ( )g x 在 ( ,0) 和 (ln( 2 ), )a  上递增,在 (0,ln( 2 ))a 上递减,所以 ( )g x 在 0x  处取得极大值,且极大值为 (0) 1 0g    ,所以 ( )g x 最多有一个零点,所以 1 2a  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 (0, ) (12 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和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 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