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入学测试卷(二)(解析版)
(时量 120 分钟 总分 120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
(分值说明:寒假自主学习 20 分,上期知识巩固 100 分)
一、字音、字词提前预习检测(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4 分)
A.哺育(pǔ) 狂澜(lán) 气魄(pò) 污秽(huì)
B.祈祷(qǐ) 炽痛(zhì) 机杼(zhù) 亘古(gèn)
C.惩罚(chéng) 谰语(lán) 田垄(lǒng) 默契(qì)
D.金柝(tuò) 军帖(tiě) 蚱蜢(zà) 屏障(píng)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哺育(bǔ);B.炽痛(chì);D.蚱蜢(zhà)
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 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C.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景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D.在那恒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宏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答案】B
【解析】A.“摇蓝”应改为“摇篮”;C.“景界”应改为“境界”;D.“恒古”应改为“亘古”。
二、古诗文提前阅读检测(12 分)
《晚春》
(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 。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 。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
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木兰诗》
(4)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
(5)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
(6)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 , 。
【答案】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
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
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抖擞(shǒu) 澄清(chéng) 花团锦簇(chù)
B.莅临(lì) 绽开(zhàn) 怦怦直跳(pēng)
C.一霎(shà) 粗犷(guǎng) 人迹罕至(hǎn)
D.徘徊(huái) 高跷(qiāo) 恍然大悟(huǎng)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
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C.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答案】 D
【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
和熟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许多词语。
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答案】 D
【解析】考查成语的运用,平时要识记常用成语,尤其是课本中所学的成语。掌握它们的感情色彩,并能
恰当地运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感动。
C.这位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D.我国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
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
句的语感能力。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
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
配错误。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④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③②④①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答案】 A
【解析】本题排列句子顺序,也就是考查对句子内部关系的理解能力。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朝花夕拾》意思是:“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
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 1926 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体裁集,共 10 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
总题目中为《旧事重题》,1928 年编集成书,改名为《朝花夕拾》。
D.《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一事,让我感到很快乐。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 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 、作者的主要成就、代
表作等常识。
二、现代文阅读(15 分)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①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
它们的踪迹。
②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
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
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③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
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
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我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
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
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④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
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
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
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
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⑤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
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
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
后代。
⑥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
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
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⑦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
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竟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
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
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
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
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
点。
7.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蒲
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
地而长,表现出其隐忍和有度伸曲的生存智慧;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相比,蒲公英朴实无华,
甘于寂寞。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第⑦段“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可
知,作答时应到前面去寻找答案,读文章可知,文章的前半部分,尤其是第④⑤⑥段较为集中地表现了“生
命内涵”,如顽强的生命力,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朴实无华、甘于寂寞。
8.下面两个句子非常富有表现力,请赏析。(4 分)
(1)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
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蒲公
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
小的世界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 案 】
(1)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儿”等比喻,从颜色、形态、形状等方面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
特征,表现它富有诗意般的可爱。
(2)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的自我束缚的心态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文章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或者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第
一个句子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可爱。第二个句子中的“而”引出对比,突出
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发人们的深思。
9.作者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对于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案】①与后面写卑微的蒲公英形成对比,衬托出生长在墙角、缝隙中的蒲公英的生命内涵;②用以说
明同种类的生命,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句的作用的能力。读下文可以知道此处与后文写生长在墙角、缝隙中的蒲公
英的状态作对比,为后文揭示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10.结合全文,说说山坡墙角的蒲公英给你的人生启示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和浮躁的社会,保持平和洁净的心境和乐观向上的
生活态度,不惧困难,朴实无华,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阐述启示的能力。根据语段对蒲公英的描写,尤其是文章结尾的“哀叹
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
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一句,我们可得到的启示是要像蒲公英一样,做一个顽强的生
命,具有平和的心态,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三、古诗文阅读(17 分)
(一)《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
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饭疏食饮水(热水) B.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D.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答案】 A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
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吾日三省吾身”从谋、信、习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等。
【答案】B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
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13.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
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 “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②
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4 分)
【答案】停留(“到”“抵达”) 书信,信件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解答时从关键词语的词性、色彩、修辞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
涵。要结合诗句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分析。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自然理趣。(3 分)
【答案】思念家乡 时光流逝(时序交替、季节变迁、新旧更迭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及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
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
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四、作文(50 分)
16.请以《初中生活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3)文章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不少于 600 字。
【例文】 初中生活二三事
2018 年 4 月 3 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放“月假”,因为作业太多,忙得不可开交,我不敢看电视,无暇出去找朋友聊天,也无暇去踢
足球。因为,数学老师为了赶进度,落下好多作业。“月假”两天得做完一本“只有”二百来页的练习册。
从早上到晚上,从日出到日落,我一直做着,不停地演算,不停地书写。机械的重复着几个思路、几道工
序。晚饭时,拿筷子前,为了能够灵活使用筷子,我只得揉揉快要抽筋的手。
2018 年 5 月 4 日 星期日 阴
重复昨天的工作,演算习题,赶进度,我手指上的茧好像又厚一层。实在做不完的习题,明天接着做。
2018 年 9 月 6 日 星期一 阴
进入初二,学习更忙了。
早上被室友叫醒的。我把衣服往身上一套,面巾一拿在手上就冲向水笼头洗脸。然后,在食堂买了几
个包子边吃边往教室赶去。因为,昨天物理老师布置的几道习题我还没做完。
中午,匆匆解决掉午饭后又回到教室。因为上午老师布置了一些英语作业,说下午就要评讲。一个中
午就又这样忙过去了。
下午第一节课,我昏昏欲睡。第一节快要下课时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唤。第三节课没精打采,什么
事都不想做,但是还得提笔做作业,不然晚上还得“开夜差”。
2018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日 晴
数学课下课时,老师说:“今天的作业是一张卷子,要做完,明天要评讲。”物理课下课时,老师说:
“有一张卷子发给大家,一定要去做完。”生物课、化学课,老师下课时也如是说……我扳着手指头算了
一下,晚自习有 3 个小时,平均每张卷子只能花 25 分钟不到就得完成。哦,忘了,还有一篇话题作文必须
完成,否则还有加倍罚写。
最终,晚自习是不够用的,没想到这些卷子还真难做完。我们只得发扬连续作战的拼命精神,晚上打
着电筒,坐在床上赶作业。这样一天忙到晚的人不只我一个呢,我大可不必唉声叹气,叫苦叫累,我不知
道班上熬夜最晚的那几个兄弟会坚持到深夜几点?据说,进入高三,作业还会更多,考试还会更加频繁,
不知道将会忙成什么样子。
2018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日 阴雨
今天到舅舅家去,碰到读大学放假回家的表哥。他说,他就读的那所大学是民营二级大学,里面好玩
得很,早上可以睡到八九点钟,没课时还可以睡上一整天也没有人管。一个星期只有几天的课。绝对不用
担心作业的问题,有时甚至会觉得闲得无聊。我听后,只有一个想法:大学就是天堂。难怪大家都想考上
大学,我也一定要考上好的高中,然后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然,不是表哥所上的那种大学。
【解析】 这篇考场作文,紧扣话题“忙”,编选了 5 则日记,真实地再现了中学生的生活,反映了应
试教育给青少年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可以说,日记体的形式与作文话题结合得很自然,也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