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418043

大小:4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4.学术界以往采信古代史书注释中的解释,认为将“彻侯”改成“列侯”是为了避汉武帝 刘彻的“讳”。然而,在里耶秦简中保存着一块“更名方”,详细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改“彻侯”为“列侯”,改“内侯”为“轮侯”。这说明 A.只有考古发现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B.古代史书注释不可信 C.考古发现能推进历史认识的变化 D.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25.下表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科 目 年代 出身 618 至 649 650 至 683 684 至 709 710 至 732 733 至 755 756 至 779 780 至 805 806 至 826 827 至 846 847 至 873 874 至 906 合 计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21 128 70 589进 士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此表反映出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 D.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26.《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 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27.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 10 年,“天朝”50 余次,“中 国”不满 10 次;道光十六年(1836 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 次,“中国”5 次;道 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 次,“中国”14 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28.1924 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 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29.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 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 6 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 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 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 蒂固 30.下表 1949-1952 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统计表 项目 钢 原煤 棉纱 粮食 1952 年比 1949 年增长(%) 753.8 105 101 44.8 由表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逐步恢复 B.盲目追求发展速度 C.计划经济逐步形成 D.农业经济受到制约 31.1990 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 621 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 1984 年以来连 续逆差的状况。到 1991 年 6 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 330 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中国 A.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C.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32.“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 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夺取国家政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的使 命 C.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途径是暴力革命 D.人民公社是该主张在中国的具体实 践 33.下图是根据马世力《世界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1800 年至 1870 年国际贸易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后,先进交通通讯工具推动欧洲国家的商品输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形成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 掠夺 34.1815 年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女 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先后在欧洲涌现。这些学说井喷而出主要是为了解决 A.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议制的矛盾 B.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引发的社会矛盾 C.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35.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雅典之所以伟大,是不是因为有劳雷恩银矿?波斯帝国获得东 方各地长期积累的贵重金属,亚历山大大帝将秘藏的贵金属扩散,那是不是促进了地中海沿 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迦太基与罗马争霸的历史?欧洲中世纪长期停滞,是不是因为贵金属 极度匮乏?”该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可以用来解释的历史事件是 A.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发生 B.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 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唐初三 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唐高宗以后三品、四品 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中枢政要。有时宰相达 20 多人。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 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待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雍正时期 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如走 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陆杰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 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如《紧急银 行法案》授权总统可关停私营银行,参议院迅速成立“金融银行委员会”,负责召开被整顿银 行的听证会,听取业主的申诉,判别其重新开业的可能。《联邦紧急救济法》的实施需耗资 30 亿美元,参众两院相应成立了 3 个委员会进行数十次听证,保障了法案的实效性。20 世纪三 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 50 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 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并未弹劾总统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不同历史时期牵制制度的差异。 42.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1865 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 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为减少自身损失,各主要国家相率改 定货币政策,放弃金本位,禁止硬币流通,导致世界银价暴涨。当时中国以银为币,所以受 祸颇巨:通货紧缩,失业增加,资金外流,破产迭出,国库收入剧减。国内通货紧缩现象再度加剧,市面萧条,人心恐慌,中国经济呈现崩溃之势。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币制极为混 乱,内地有发行纸币权的银行多达数十家,中国当时存在沪钞(申钞)津钞、鲁钞、闽钞、 汉钞、渝钞、晋绥钞、粤钞等多种纸币,加上外商银行之纸币,整个中国的货币体系尤为杂 乱,对国民政府而言,不啻为一种巨大的金融压力;对国民经济而言,则更加剧了危机和损 失。 于是,国民政府在 30 年代不断加大对中、交两行的控制力度,在 1935 年通过扩充中央 银行资本,增加中国、交通两行官股的措施,大大增强了中央银行的实力,并完全控制了中 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家金融体系由此得以初步确立,为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 ——管夕茂、程晋《交通银行与国民政府法币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 二战期间,深谋远虑的丘吉尔称:处理战败的大国始终是战胜国面临的“胜利 的难题”。在处理战败德国问题上,美、英、苏三国首脑确立了“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 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的原则;战后确定了占领德国的双重目标;德 国人必须为他们曾经犯下的“可怕的罪行”赎罪;战胜国也愿意给德国人民机会,“在民主 和和平的基础上永久地重建他们的生活。”通过“非军事化”、“非卡特尔化”和“非纳粹化” 彻底改造德国。西方大国加强对西占区的中小学育体制、教学内容和师资改造,促使德国人 反思在“国家”、“民族”的名义下被引入歧途,认识德意志的极端民族主义、普鲁士军国主 义的好战精神对其他民族和对德意志民族自己所造成的巨大恶果。 材料二 1946 年下半年以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决策者日益认识到要对付苏联的成胁和促 进欧洲的经济复兴,必须利用德国的潜力,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重建德国,让西德全面融 入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按照西方的自由民主原则对德国的政治重建是保证德国“西方化” 的根基与基础。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德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初期美、英、法解决“胜利的难题”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法对西德策略转变的主要原因。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 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方针上,聂 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 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财力、物力和 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 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构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 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摘编自战琳琳《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 (1)根据材料,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聂荣臻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历史参考答案 24.C 25.D 26.A 27.D 28.C 29.D 30.A 31.C 32.B 33.A 34.B 35.C 41.(1)特点:时间早,历史悠久;阶段特征明显;最高统治者积极推动;以内制外,削弱 相权,加强皇权;官员流动性不断加强。 (2)原因: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立法提案权是总统的正当权利;国会成立特别委员会有效 牵制了总统的权力。 (3)差异:中国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美国为保障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国通过分化事权实 现牵制,美国通过立法形成权力制衡机制进行保障;中国是皇权之下的权力牵制,美国是立 法、司法、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中国适应了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美国顺应了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的需要。 42.示例: 主题:近代前期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均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说明: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郑观应 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商战。他们的主张都有利于中国经济近 代化发展。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领导戊戌变法; 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主张进行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他们的主张都促进了中国 政治近代化进程。 结论:综上所述,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进程中,各阶层提出不同的救国方案,从不同角 度促进的中国近代化进程,积累了经验及教训,为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条 件。 45.(1)背景: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侵略不断加剧;金融紧缩和 经济萧条;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 (2)影响:统一了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遏制白银外流,稳 定金融;促进了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影响;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推 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46.(1)举措:军事上,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以“非军事化”、“非卡特尔化”、“非纳粹 化”为核心,采取强制措施根除德国军事传统、摧毁德国军国主义的势力和经济基础,严惩 纳粹战犯;在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框架下,重建战后德国;将西方的政治、文化观念渗透到青少年和知识精英的教育中,重塑德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任答 3 点) (2)原因:“冷战”格局下,盟国既限制西德发展又保证西德生存;将西德纳入遏制共产主 义、防御苏联势力西扩的北约体系;促进法、德和解,稳定西欧政局;视西德为推动战后欧 洲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任答 3 点) 47.(1)思想: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尊重人才;侧重发展国防科技。 背景:西方国家对华外交封锁:中苏关系交恶;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2)贡献:开创一条立足国情的国防科技事业发展道路;推动了新中国尖端武器的研发;推 动了国家军事现代化。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