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临朐县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试卷(一)(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潍坊临朐县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试卷(一)(Word版附答案)

ID:419002

大小:7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害”,同时作为丰富的再生资源, 又可谓“摆错位置的财富”。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在处理前首先需要实施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有 重要意义。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是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和关键性 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使居民认为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在 政府。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一般居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 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漠。 长期以来,公众养成了“简单方便”的垃圾混装习惯,虽然不乏一些对环保抱有热 情的人,但也往往因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不 愿执行。随着宣传教育的深入,很多市民逐渐对垃圾分类投放有了较高的积极性,但对 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清楚或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效果,久而久之, 参与的热情也会逐渐削弱。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 政策和法规,但是大部分公益性环保组织仅限于做一些宣传教育的工作,缺乏参与垃圾 分类收集处理及管理的途径,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 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当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配合 时,政府和企业也会积极响应,尽快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覆盖广泛的绿色环保网络。 (摘编自姜朝阳等《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 材料二: 从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变迁来看,早在上世纪末,《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 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就已经对生活垃圾的定点倾倒和堆放、分类收集和运输、合理利用 和无害化处理等作出了规定。但对于公民个人在生活垃圾分类中应担负的具体义务及相 应制裁机制,立法一直空白。近二十年来,我国公民的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主要停留在依靠宣传教育、引导鼓励方式推行的道德义务层面。 今年 6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也 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纳入其中,并对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作出规定。至此,生活 垃圾分类义务的强制法律规范不断完善。 在传统观念中,道德义务在法律中的设置意味着义务性质的转变,公民的环境道德 义务、法律义务被明确区分与相互割裂。 但从实际来看,公民环境义务是具有立体多元层次结构的系统整体,呈现出层次性 与整体性兼具的特征。公民“要我分类”强制法律义务的设定建立在公民高度认同垃圾 分类现实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其实现也离不开公民“我应分类”的道德责任感和 自觉性,并应最终达到一种“我要分类”的自觉履行状态。 也就是说,公民环境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具有价值层面的一致性和行为层面的统一 性,公民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具有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双重属性,只有各层次义务相互 结合、相互支撑,才能够使公民强制环境法律义务的建立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也才能 确保公民基于道德情感遵守义务性规范,并从强制性义务中获得自愿性守法动力。 因此,可以说公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性质走向强制性法律义务,并不意味着其道 德义务属性的灭失。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完善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处罚与监督等外在约束机制与多 元参与、教育宣传等软性的内在行为与道德培养机制并行是生活垃圾分类得以成功的共 同经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实施,也需构建契合其双重属性性质的、 惩戒约束与激励引导相互协作的义务实现机制,其具体制度实现路径应包括:以法律责 任为内容的惩罚制度、法律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以及以声誉评价与物质奖 励为中心的激励制度、以环境教育与道德培育为手段的自我实现制度等。 (摘编自赵汝《生活垃圾分类从道德义务走向法律义务》) 材料三: 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法律的城市,强制性要求企业和居民对 垃圾进行分类,并通过调控垃圾清运费来鼓励和督促居民减少生活垃圾。日本制定了《废 弃物处理法》,市民如违反分类规定乱扔垃圾,就会被拘捕并处以巨额罚款。发达国家的 实践表明,通过立法对投放垃圾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和约束,是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必 由之路。 2019 年 7 月 1 日起,上海开始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经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了产生生活垃圾的 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规定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单位和个人可处以 罚款。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处罚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大 家能够明确垃圾分类是法定的职责,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应该依法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从该《条例》施行三个多月的实践来看,垃圾分类对市民生活习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 达到更好的效果,社区建立了居民垃圾分类档案,以实现生活垃圾投放可追踪溯源,责 任落实到一户一家。 垃圾分类应当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 (摘编自王薇《城市垃圾分类,一道难解的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活垃圾是城市公害,但只要做到了正确的分类就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B.公众普遍欠缺环境意识,证明了过去采取政府主导的环保工作模式是错误的。 C.材料三以具体的事例证明材料二阐述的观点,中外事例的选取增强了说服力。 D.公众对垃圾分类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配合,需强制性义务和道德义务相结合。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活垃圾分类执行不力,有经济原因,也有分类标准和方法不熟悉的原因,但根 本原因是渠道不畅。 B.从材料二中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纳入法律可以看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是 不断完善的。 C.在上海,不论产生垃圾者是单位还是个人,若未能将垃圾准确分类投放,有可能 会被追责。 D.美国、日本和中国上海的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法律相比较,日本的最严厉, 其严厉 程度超过上海。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完善《废弃物处理法》,从源头上对公民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中所担负的生活垃圾减 量化。 B.通过对公民违法分类的行为采取拒收、罚款等措施,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与监督机 制。 C.运用科普讲座、知识竞赛,深入家庭、社区、学校进行宣传教育,细化行为培育 的方式。 D.构建惩戒约束与激励引导相互协作的义务实现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深入实 施。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怎样让垃圾分类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的看法。(6 分)(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 字上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 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 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 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 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 的名字多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 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 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 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 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 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 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静时,冯 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 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没有人答应。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 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地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 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 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 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 叫到老。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 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 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 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 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 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 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 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 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 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 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 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B.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喊“富贵”“得 财”,冯家就会遂愿,而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C.虚土庄人们的名字只记在户口簿和墓碑上,说明虚土庄的人们虽平时对名字不上 心,但还是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的。 D.“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另外一个村子”指的是另一个世界——死亡 之后,这反衬出现实世界的无奈。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的语言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厚,如“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运用人们日常 语言,形象地表现了名字弃之不用的情形。 B.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 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C.小说中写夜深人静时,冯三突然张口叫自己的大名但没有人答应的细节,表现了 他对听到人们叫他大名的渴望。 D.“虚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表明故事是 作者虚构的,但也削弱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8. 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 分) 9. 有人称这部作品为“散文化小说”,请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也,为奸利 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 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 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 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 归耳。”府不敢迫。 调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事无大小,永咸决之。吏有不能办者,私相靳①曰:“尔非郭 司录耶!”通判郑州,燕山兵起,以永为其路转运判官。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 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安抚使王安中莫敢问。永白安中,不治且难制, 请见而显责之;不从,则取其尤者磔之市。乃见药师曰:“朝廷负将军手?”药师惊日: “何谓也?”永曰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 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房尚尔如缓急何 药师虽谢无愧容,永谓 安中曰:“它日乱边者必此人也。”已而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 会金人趋京师,所过城邑欲立取之。是时天寒,城池皆冻,金率藉冰梯城,不攻而 入。永适在大名,闻之,先弛壕渔之禁,人争出渔,冰不能合。金人至城下,睥睨久之 而去。 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 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 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 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 ”充大惭。 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②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 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 (节选自《宋史•忠义》) 注:①靳:讥笑,奚落。②两宫:指宋徽宗、宋钦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 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B.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 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C.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 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D.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 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什一, 十分之一。古代赋税制度,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 之一,叫做“什一之税”。 B.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 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之责。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类似于现在的“省”。“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与文 中的“路”意义相同。 D.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 被迫向北撤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 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 B.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面对太原主帅对大谷县的严重的掠取,他写信给幕府 反对,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应允,将呈递弹劾自己的文书而弃官回家。 C.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 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掩卷感慨,叹息终日。 D.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冰结,阻止了 金人登城;听到两宫北狩的消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4 分) (2) 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4 分) 14.文中杜充为什么大惭?这反映了郭永怎样的性格?(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离任, 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上片后两句以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朋友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有美堂前的沙河塘里华灯初上,水调歌曲优美动听,作者好奇,想一探究竟。 D. 这首词意象优美,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于景;下片因景寓情,含蓄蕴藉。 16.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洞箫之声动人心魄的句子是 “ , 。” (2)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写 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宋诗极富理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 , ”两 句体现这一特色,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突然,那人唱了起来,细听,那歌无词,也无统一的曲调,只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连 续在一起。如果说有歌词的话,那只有“咧”一个字。咧--咧--咧--,歌声好似被鞭梢 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 在黄 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战歌却嫌凄婉; 似悲歌却多悠扬,( )……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 调兼古今。 根据地势,那是长城的外侧,也就是长城要守御的对象。长城一线,仅一墙之隔, 即便同民族,甚至同家族也风俗迥异。其显著标志便是寒食节长城内侧家家户户送寒衣, 而长城外侧则无此风俗。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 ),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那么,对面平台上引吭高歌的究竟是 秦汉边卒的骨血还是匈奴的遗脉?仅一沟之隔,便有 之感。我只有倾听他那洞穿 物障的声音。咧--咧--咧--,他究竟要咏叹什么,歌颂什么,怨懑什么,冀求什么?他 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无词,无调,那 单调而 无端的音符随着朔风洒向山川沟壑,沿着陡崖一路流淌而去, 风沙草 棵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浮起 可望而不可即 变幻 汇入 B.升起 望尘莫及 变幻 飘进 C.浮起 望尘莫及 变换 飘进 D.升起 可望而不可即 变换 汇入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们想探究他要咏叹、歌颂、怨懑、冀求什么, 也想知道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还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从语义 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5 个字。(5 分) 2019 年 7 月 13 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长期以来, 从哈瓦那到圣地亚哥约 800 公里的里程,乘坐火车耗时长达 24 小时。随着中国产列车投 入使用,这段旅行时间缩短到了 14 个小时。同时,列车的运力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哈瓦 那至圣地亚哥之间的旧列车仅能载客 400 余人,如今每列客车能载客 760 人以上。 2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 确流畅。(4 分) ①当下,随着电视文艺发展迅猛,使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②然而, 部分电视节目围绕“商业至上”“娱乐至死”为目的,③拿欲望当希望、以低俗为通俗, 使艺术表达游离于生活逻辑之外。④然而,面对这些问题,很多电视文艺批评者,或对 电视文艺脱离生活的现状视而不见,⑤或迎合电视文艺中的某些怪象、乱象,⑥使得电 视文艺批评难以扣准时代现实、审视时代脉搏,⑦从而达到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 旨。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材料二:屈原的初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初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初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苏轼则说“守其初心,始终不 变”。 材料三:现如今许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遵旨,奋战 在新时代的最前线。而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那 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适当引用材料中的名言。要求:自 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D(A.垃圾是“摆错位置的财富”,但分类正确并必然是财富。B.“证明了过去我 国采取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是错误的”说法错误,是时代的问题。C.材料二的中心观点 是“公民环境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具有价值层面的一致性和行为层面的统一性”,但材料 三主要举的是强制性既法律义务的例子) 2.A(根本原因是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清楚或掌 握不够准确) 3.D 4.①破立结合,先破后立。②综合运用了驳论、因果论证、举例(实践)论证的方 式。(4 分,每点 2 分) 5.①公众方面:提高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愿意付出;提高对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的掌握水平;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②政府方面:制定垃圾处理相关产业政策、投资及财税政策对企业进行约束和扶持; 通过立法和执法对垃圾投放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和约束;对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 引领。(6 分,每点 3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D(A.原文说“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大 名,并非“榆木”“铁叉”等名字不正经。B.“村民喊“富贵”“得财”,冯家就会遂愿” 错。 C. “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错) 7.D( “削弱了小说的现实意义”错) 8.①从俗/从众心理。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这 是一种惯性,体现了村民从俗/从众的心理。 ②狭隘自私心理。冯三大名冯德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 提防、戒备不叫冯三的大名,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 ③封闭的心理。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 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 ④冷漠的心理。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 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是一种冷漠的心理。(4 分,每条 2 分,答出两条即 可) 9.①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冯七大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 段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 ②虚化人物。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 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 ③营造意境。摆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 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 ④抒情味浓。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 的抒情性。(6 分,每条 2 分,答对任意 3 条满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A(“客遇之礼无所不至”是一主谓结构,意思完整,不必拆分;“而将军未有尺寸 功报上也”中“未有尺寸功”“报上也”的主语都是“将军”,不必拆分。所以答案为 A 项)11.D(北狩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委婉说法) 12.D(“因得重疾不起”不准确,原文没有体现) 13.(1) 太原的主将任用重臣,经常摆酒筵,毎次花费千金,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 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关键词:率用、宴飨、诸、亟各 1 分,语意通畅 1 分) (2) 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到集市上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殴打百姓, 直到打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关键词:恃、不偿其直、驱、坏目折支各 1 分,语意通 畅 2 分) 14.(1)杜充沽名钓誉、名不副实受到郭永指责。(1 分)(2)反映了郭永不愿媚上、 敢于批评的性格。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年轻时刚强英明。继承祖先的官职担任丹州司法参军。太守是 个习武之人,无所顾忌的谋取私利,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恶煞地 逼迫郭永,郭永不被动摇,太守就假意说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后来太守想更改已经定罪 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但太守不听从,郭永用袖子举起文书还给他,拂袖离去 不久又任大谷县知县。太原的主将任用重臣,经常摆酒筵,毎次花费千金,都从各个县 索取,其中对大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郭永上书到主将的府署,说:“(赋税如果)不是按十 分之一的收取的,(其余的)都是民脂民膏,怎么可以用来充当宴会的经费呢? 如果不能获 得应允,将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而弃官回家。”府署因此不敢强迫他。 调任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中事情无论大小,都由郭永决断。官吏有不能办理的,私下相 互嘲笑说:“你不是郭司录!”通判郑州,燕山战事兴起,让郭永担任那个路的转运判官。 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到集市上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殴打百姓,直到打 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安抚使王安中不敢过问。郭永告诉王安中,不惩办将难以控制他, 请见到他明确地责备他;如果不从,就抓住那些罪行严重的在集市上斩了。他就去见药师 说:“朝廷有对不住将军的地方吗?”郭药师吃惊地说:“这是什么意思?”郭永说:“前些 日子将军骑马归顺朝廷,皇上推心置腹地和将军交谈,像客人那样招待你,礼节无所不至, 而将军没有立下尺寸的功劳报答皇上。现在委你以重任,你却放纵部下残害百姓不加禁止, 平常尚且这样,如果情况紧急时怎么办呢!”郭药师虽然谢罪但没有惭愧的神色,郭永对王 安中说:“将来败坏边事的一定是这个人。”不久调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碰上金人向京师 进发,所经过的城邑都想立刻攻占。这时天气寒冷,城池都被冻住,金人一概利用在冰上设 置梯登城,不攻而进入城中。郭水刚妤在大名,听到消息,首先放松了在濠沟中捕鱼的禁令, 人们争着出来捕鱼,冰不能冻住。金人到了城下,观望了很久而离去。郭永博通古今,得到钱就买书,家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亼知道。看到古人有立名节 的,没有不合上书感慨叹息终日的,尤其仰慕颜真卿的为人。杜充守卫大名,名声很大,郭 永曾经谋划了几条策略去见他,过了几天问事情的眉目。杜充说:“没有时间阅读。”郭永 数落他说:“人有志向而没有才能,喜好虚名而丢掉实际,骄横傲慢刚愎自用而取得名声, 用这来担当大任,很少有不导致百姓颠沛流离的,你们值得让我和你们一起处理政事吗?” 杜充非常惭愧。靖康元年冬天,金人再次侵犯京师,内外被隔绝,有人把两宫被迫北行的消 息告诉郭永,郭永号哭气绝,倒在地上,家人把他抬回去,好几天不吃东西,听说大元帅府 的檄书来到,才勉强吃了一顿饭。他的忠义大概是天性使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C(“作者好奇,想一探究竟”错) 16.①夜深风静想要回去时,夜景如画: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明如镜(玻 璃);②词人以明澈、温静的江月,象征朋友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两人的友谊纯洁深挚;③ 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6 分,每点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A 19.①原文单独成小句,形成排比,有强调作用,增强气势。②原文是强烈的疑问语 气,抒情性强。③上文的描述作了充分的铺垫,疑问语气水到渠成。(答出一点给 1 分, 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 20.(1)似颂歌却兼哀怨 (2)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每点 2 分) 21. 2019 年 7 月 13 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缩短 旅行时间,提升运力和效率。(每点 2 分,语意通顺 1 分) 22.(1)①,修改去掉“随着”;(2)②,把“围绕”改为“以”;(3)⑥,把“扣 准”和“审视”互换;(4)⑦,在句末添加“理论高度”。(每点 1 分) 四、写作(60 分) 23.请参照 2019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 44 为基准分评阅。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