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
1.(2019·潍坊)2019 年 4 月 28 日,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结束,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八
年再度包揽单项赛全部五枚金牌。如图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击球时,球和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
【答案】B
【解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
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乒乓球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惯性不变,A 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球拍击球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会使乒乓球和球拍的形状发生形变,即乒乓球
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故 B 正确;
C、球在空中运动时,其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C 错误;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错误。
2.(2019·贵阳)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段固定在车厢右壁,
另一端连接至与小车底板上的木块,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在加速运动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知,原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弹簧也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处于原长
状态。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说明小车在突然减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压缩弹
簧,故A错误;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说明木块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这种情况是由于小车突然加速,
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造成木块向后运动或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B正确;
C、木块、弹簧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说明
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小车可能加速,也可能减速,故C错误;
D、若小车运动状态虽然改变(即做变速运动),但木块与小车之间只是产生了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发
生相对运动,此时弹簧不会发生形变,小车却并不是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3.(2019·河北)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系安全带 B.旋转生、熟鸡蛋 C.跳远助跑 D.撞击锤柄
【答案】A
【解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学
会利用;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
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故 A 符合题意;
B、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转动鸡蛋,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如果转动顺利,则为熟蛋,如果转动不顺利,
则为生蛋,这属于利用惯性,故 B 不符合题意;
C、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
好的成绩,属于利用惯性,故 C 不符合题意;3
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
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 D 不符合题意。
4.(2019·自贡)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F2
=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
A.5N、3N B.5N、2N C.2N、3N D.3N、5N
【答案】B
【解析】A 在水平方向受拉力 F1 及摩擦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故由二力平衡可得,A 受 B 的摩擦力 FA=F1
=5N;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向上受 F1、F2 及地面对 B 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力的合力
应为零,则摩擦力 FB=F1-F2=5N-3N=2N。
5.(2019·深圳)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
v1 ,乙图中速度为 v2 ,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 v3 ,且 v1>v2>v3 ,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
的水平拉力分别为 F 甲 、F 乙 和 F 丙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F 甲> F 乙>F 丙 B.F 甲=F 乙= F 丙 C. F 甲= F 乙< F 丙 D. F 甲< F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