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3 分)
A.俨然(yǎn) 清冽(liè)
糁之(sǎn) 雎鸠(jū jiū)
B.阡陌(qiān mò) 佁然(yǐ)
楫(jí) 窈窕(yǎo tiǎo)
C.垂髫(tiáo) 悄怆(chuàng)
篆文(zhuàn) 蒹葭(jiān jiā)
D.诣(yì) 翕忽(xī)
卷石底(juǎn) 溯洄(sù huí)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B.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D.君子好逑(配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
B.似/与游者/相乐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
(4)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5)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6.(2017 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1) , ,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
(2) , , ;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4 分)
如梦令•汉①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
树。
(选自《全宋词》)
注①汉:汉水。②霁(jì):雪后转晴。
7.(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的特点。(1 分)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 分)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15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
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
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
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
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水尤清冽( )
(2)佁然不动( )
(3)西折纤秀长曲( )
(4)尽溪,平望如荠(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10.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4 分)
11.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3
分)4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1 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 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
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
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
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
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
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
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
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
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折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
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
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
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
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
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
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
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
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
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5
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
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
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
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
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
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
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
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
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
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
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 分)
13.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 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
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6
1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
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15.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2 分)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9 分)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
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
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
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
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
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
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
计,这些地方每年 7 月~9 月有 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
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
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
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巨大
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
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
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7
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
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
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
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
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
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
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
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
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
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
不同。2009 年 6 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
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
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
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
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
流旋转所造成的。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
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
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
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17.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2 分)8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
的热带洋面。
19.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
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四、作文(4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
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不少于 600 字。(诗歌不少于 20 行)9
第三单元答案
1.D 解析 “卷”应读“quán”。
2.B 解析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3.B 解析 A 项,“要”同“邀”;C 项,“诎”同“屈”;D 项,“衡”同“横”。
4.D 解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5.(1)白露为霜 (2)海内存知己 (3)鸡犬相闻 (4)只有香如故 (5)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6.(1)惠风和畅 莺飞草长 是生命的萌发
(2)明月朗照 五谷飘香 是生命的纯熟
7.(1)宁静
(2)“且住且住”表达了词人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之后的满川寒鹭、雪霁远山,都给
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
在表现。
8.(1)寒冷 (2)愣住 (3)向西 (4)走到……尽头
9.(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
石头上。)
(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10.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
11.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12.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
里读;⑤在家里读书,在月光下读书。
13.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14.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
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15.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16.D
17.①带来降水。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
张程度。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⑤有利于鱼群生长。⑥避免大型地震发生。10
18.不能去掉。文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
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9.打比方。用“江河中的涡漩”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