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语文二诊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语文二诊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

ID:419735

大小:10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成都市 2020 届高三二诊统一考试全真模拟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 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 记》和《红楼梦》。《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 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 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 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 梦》同样的满足了。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 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 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 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 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 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 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 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 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 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 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 “色”。“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 “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 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 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 “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 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 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正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 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决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 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苏曼殊与贾宝玉都出家为僧,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 梦》。 B.《傲慢与偏见》在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方面强于《镜花缘》,但其 意旨的广度比不上《红楼梦》。 C.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一,即 欲望之斗争与生灭。 D.“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红 楼”是“实”的,而“梦”则是“虚”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二段先提出《红楼梦》的五个书名,然后分别指出《风月宝 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局限性。 B.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并对“红”“楼”“梦” 三个字分别进行了阐释,来论证曹雪芹为何最终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 C.文章用“色”“相”“幻”“无常”等佛家用语来论证《红楼梦》这一 书名的好处在于,能体现出这部小说“时间”上的主题。 D.文章不止一处运用比较,将《红楼梦》与《镜花缘》《傲慢与偏见》进 行比较,将《红楼梦》与《石头记》进行比较,最终论述了《红楼梦》这一名字 是最好最切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 所以人们常说“读不尽的《红楼梦》”。 B.以宝玉和黛玉的恋爱为主,情有所求、求而不得、出家为僧,这是书名 为《情僧录》的阅读角度。 C.很多人谈论这部小说,总会说“我喜欢史湘云”“我讨厌凤姐”等等, 这是书名为《金陵十二钗》的阅读角度。 D.小说中的贾府极尽荣华富贵,这体现了“红楼”的含义;最后贾家败落,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体现了“梦”的含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统计显示,2007—2016 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中国占近 20%,仅次于 美国;其中,深度学习领域论文总量和引用量均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相关发明 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二。科技部高新司司长秦勇表示:“我国在语音识别、视觉 识别、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将其 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生产工具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生产设备后,设备 将变得更智能。二是帮助消费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代替一部分人力,影 响相关行业及其就业,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摘编自《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2018 年 1 月 24 日新华网) 材料二: 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情况(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据统计,美国半数以上的数据科学家拥有 10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中国, 超过 40%的数据科学家工作经验尚不足 5 年,中国只有不到 30 所大学的研究实 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输出人才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此外,中 国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大多集中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其他领域的人才 相对匮乏。 在产业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虽然已经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除少数垂直领域凭借多年大数据积累和业务流程优 化经验,催生出营销、风控、智能投顾、安防等人工智能技术可直接落地的应用 场景外,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业务需求与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成果之间尚存在不小 差距,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尚处在探索 阶段。 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方面,美国也更为完善和活跃,创业公司数量远超中国。 而且由研究机构、大学及私营企业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庞大、创新且多元。 (摘编自《人工智能,澎湃发展新优势》,2018 年 1 月 10 日人民网) 材料四: “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的阶段就可以真正实现‘心想事成’,比如你想知道 我在想什么,立即就可以通过脑电波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取。脱离通常的计算机上 网方式,通过脑电波和英特网随时随处获取信息,这样人类就真正进入到了一个 新型的智能化社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史忠植说,“目前需要解决的 问题还有许多,包括解决计算机的高性能和它的低智能方面的矛盾;通过信息、 脑、生物和纳米技术的结合,使得人类具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他强调,特别 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研制具有生物特征的智能机,将是世 纪高技术革命的突破口。 (摘编自《科学生活:人工智能如何便捷人类社会?》,2007 年 11 月 14 日《科技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07 年以来的十年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成绩喜人,在相关领域论文发 表的数量、引用量以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世界前列。B.从我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不平衡, 排名前三位的公司所属领域占据了半壁河山。 C.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人才相对匮乏,这也可以从我国人工智能创 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的不均衡上看出一些端倪。 D.我国目前大多数传统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没有需求,因此人工智能前沿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还需要较长时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在生产工具的改变、帮助消费者实现对 美好生活的追求、代替部分人力三个方面有积极影响。 B.人才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受科学家群体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 相关创业公司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成长更快。 C.少数垂直领域利用人工智能的成功经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要应用到传 统行业中,首先必须解决大数据的积累问题。 D.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阶段将不再需要计算机,而是通过脑电波和英特网 获取信息,这是人类真正进入到新型智能化社会的标志。 6.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可以从美国获得哪些有益的借鉴?请结合材料简 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踅进一家小茶馆 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 意玻璃”的字样。 我回到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他病了,能否明日上午在德比街再见, 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 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将钱装进裤兜里,转身往街西 走去,又回来给我鞠了一躬。我问他家远吗,他说就在德巴街南的胡同里。我说 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 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去 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到红星饭店 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 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老头似乎要抵赖,脸色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这就好。”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 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走了?” “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 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就不是几百几千 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 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求你把这些 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 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 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 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做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 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说明此地这类 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 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8.“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9. 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 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 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 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诣尚书,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 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 也。”帝报曰:“吾故欲今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 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救火迟,免。后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 帑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除子德为郎。建初元年,大旱, 谷贵。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 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著,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 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 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 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四年,代牟融为太尉。六年,薨,年七十 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 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 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 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 墓次,不关时务。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 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B.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 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C.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 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D.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 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 即位后首创,先秦至汉初无年号。 B.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是弹劾进谏之意, 表明刺史要对郡县履行监察之职。 C.肃宗,为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只褒不贬; 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君王都有庙号。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 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身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鲍昱善理狱讼,依法公平处理案件。建初元年,遇大旱,皇帝问他如何消 灾,他乘机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释放了无辜被囚 禁的人。 B.鲍昱的后代,都受人爱戴。郡里人称鲍德为神父。鲍德患病多年,鲍昂在 身边服侍,日夜不解衣带;后居丧,守孝三年;三年服满,便隐居墓旁,不过问 时政。 C.鲍昱不忘百姓利益。任汝南太守时,他修建水利工程,使水量充足,更多 农田得到灌溉,人民生活富足。 D.鲍昱谨守职责,不矜名节。他在做司隶校尉时,光武帝下诏让他在招降胡 人的露布上注明自己的姓氏,鲍昱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旧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宜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5 分) (2)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南山: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平原 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弹铗: 《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 要车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 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 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出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 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了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 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慨叹。 15.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 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 了《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 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残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 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 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________。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 甚至对它________。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 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 ________,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 点之作,(  ),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文章评 点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________,见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 二是能指导写作,有助于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写出优秀甚至合格的作品,具有很 强的实用功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无所不至 求全责备 喜闻乐见要言不烦 B.无所不至 声色俱厉 脍炙人口言简意赅 C.无所不为 求全责备 脍炙人口要言不烦 D.无所不为 声色俱厉 喜闻乐见言简意赅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 B.而且中国古文的评点,日本人自己也从事 C.反而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 D.中国古文的评点,日本人自己反而也从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在科举考试中的读书人有助于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 功能。 B.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 能。 C.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有助于写出优秀甚至合格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 功能。 D.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就能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20.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55 字。(5 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 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 周多的时间里,33 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 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 9000 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 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6 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 领域的高端应用,___________?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 力。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 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___________。首先是普及 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 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___________,“机器人会不会乱 挥刀?”“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办?”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 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人的医生。 四、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9 年 1 月 18 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天津考察调研时, 来到南开大学,特别提到张伯苓老校长的“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 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将这“爱国三 问”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对于“爱国三问”,你有怎样的回答?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 B(3 分)(A 项应该是“以‘情僧’来看的人”,了解苏曼殊会得来与 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C 项“由玉变石”只能体现欲望之“灭”,“由石变 玉,由玉变石”,才能体现欲望之“生灭”。D 项原文意思是,“红楼”代表现 实世界,但不一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 2. B(3 分)(文章没有详细阐述《石头记》的优点。) 3.A(3 分)(通过第二段可以看出,文章对于《风月宝鉴》《情僧录》《金 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阅读角度是不赞成的,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 “读不尽的《红楼梦》”与这五个书名的关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 D(3 分)(因果关系不成立。) 5. B(3 分)(A 项“有积极影响”错,原文只谈及影响,并没有评价是否 为积极影响。C 项“首先必须解决大数据的积累问题”错,根据文章信息,不能 得出这一结论。D 项“不再需要计算机”错,原文是“脱离通常的计算机上网方 式”。) 6.(6 分) ①发挥大学的作用,调动更多的大学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训练一 支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以满足用人需求;(3 分)②加强研究机构、大学与私营企业的联系,组建创新、多元的人工智能生态 系统,激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活动。(3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 D(3 分)(A.根据文意,“我”约王有福在电线杆下会面,是因为“我” 不认识王有福,不是选项所说的“模仿”。B.“也有打官司的经验”的表述于文 无据。C.尽管“此地这类纠纷不少”,也不能说明“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 之事是经常发生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8.(6 分)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2 分)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 化;(2 分)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3 分) 9.(6 分) 认同王有福的态度。(只答不给分,不答扣 1 分) 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 (2 分) 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2 分) 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2 分) 或答:认同“我”的态度。(只答不给分,不答扣 1 分) 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2 分) 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 (2 分) 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 D(3 分)(句中“汝南”“千余人”作前句的宾语;“先帝”“孤魂” 作后句的主语。) 11. B(3 分)(B 项,刺,是“探听、侦察”的意思。) 12. B(3 分)(B 项,“鲍昱的后代,都受人爱戴”错,原文中无法找到依 据。) 13.(10 分) (1)皇上应该让那些迁徙的人及其亲属还乡,废除禁锢的法令,使灭绝的 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死者生者都各得其所。(5 分。给分点:“还”, 使……回乡;“诸徙家属”,那些迁徙的人及其亲属;“蠲除”,废除、取消; “兴灭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死生获所”,死者生者都 各得其所。) (2)鲍昱的儿子鲍德,修养德操名节,有名气,经多次升迁后担任南阳太 守。当时年成不好,很多地方闹灾荒,只有南阳丰收。(5 分。给分点:“志 节”,德操名节;“名称”,名气;“累官”,多次升迁;“时岁”,当时年成; “丰穰”,丰收。) 文言参考译文:鲍昱字文泉。他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诲与学识,客居于东平教书。建武初年, 太行山中有强悍的贼寇,太守戴涉听说鲍昱是鲍永的儿子,有智慧与谋略,就去 拜见他,请他担任高都长。鲍昱答应了他,于是讨伐土匪,杀了他们的匪首,使 道路得以开通,并由此出名。(鲍昱)后来担任沘阳长,施行仁政,境内安定。 荆州刺史上表奏明他的政绩,他再次被提拔,中元元年被授予司隶校尉一职,皇 帝下诏派鲍昱去晋封胡人,颁布让胡人降汉的檄文。光武帝派小黄门问鲍昱是否 感到奇怪。鲍昱答道:“我听说按照旧例,通官文书不注明持文书官员的姓氏, 又恰逢司徒颁布军用文书,(我)为派遣我这个做司隶校尉的在传送文书时却注 明姓氏而感到奇怪。”皇帝答复说:“我特意想要让当今天下人都知道忠臣的儿 子也担任司隶校尉。”鲍昱在职期间,奉公守法,有他父亲的风范。永平五年, 因救火迟缓而获罪,被免去官职。后来被授予汝南太守一职。汝南郡丘陵、河湖 较多,每年堤坝决口损坏,耗费钱财三千多万。鲍昱于是在上游修建水闸与石砌 的水渠,水量常年充足,可灌溉更多农田,人民因此生活富足。 十七年,鲍昱代替王敏任司徒,皇帝赐给他金钱布帛、器具和帷帐,让他的 儿子鲍德担任郎官。建初元年大旱,粮价很贵。肃宗召见鲍昱问他:“旱灾已经 那么严重,怎样才能消除灾祸的影响?”鲍昱答道:“我听说圣人治理国家,也 需三年方能成功。现在陛下刚刚即位,政绩尚未显示,如果施政有所得,又怎么 能导致灾祸呢?只是我先前在汝南时,处理楚王谋反一事,受牵连的有千余人, 恐怕也有处理不当。先帝的诏书说,大案一起,受冤屈的人在一半以上。那些被 判流放罪的人与亲人分离,死后成为孤魂,无人祭祀。一人谋反,就使王政受损 害。皇上应该让那些迁徙的人及其亲属还乡,废除禁锢的法令,使灭绝的重新振 兴起来,延续下去,死者生者都各得其所。这样,就可以达到社会的安定祥 和。”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建初四年,代替牟融担任太尉。建初六年去世,终 年七十多岁。 鲍昱的儿子鲍德,修养德操名节,有名气,经多次升迁后担任南阳太守。当 时年成不好,很多地方闹灾荒,只有南阳丰收。人们爱戴他,称他为神父。当时 郡县的学校已荒废很久,鲍德便修建校舍,准备俎、豆、黻、冕等器具服饰,行 跪拜礼、吹奏乐曲请教师到校。又尊敬赡养老人,宴请读书人。看到这些的百姓 没有一个不敬服他。鲍德的儿子鲍昂,字叔雅,有孝顺的名节。当初,鲍德患病 多年,鲍昂在其身边服侍,日夜不解衣带;后来居丧,毁损身体,守孝三年,以 至于要扶靠着才能行走;三年服满,便隐居在墓旁,不过问时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 B(3 分)(“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错,应是“暖”和“悲”形成对比。) 15.(6 分) ①同:两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 分) ②异:杜诗描写了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 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2 分) 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家 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6 分) (1)覆压三百余里(1 分,见错包),隔离天日(1 分,见错包) (2)夜深忽梦少年事(1 分,见错包),梦啼妆泪红阑干(1 分,见错包)(3)角声满天秋色里(1 分,见错包),塞上燕脂凝夜紫(1 分,见错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A(3 分)(“无所不至”:①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的都做 到了(用于坏事)。“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求全 责备”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声色俱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 严厉。“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脍炙人口”比喻好的 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言 简意赅”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18.A(3 分)(结合上句来看,填写的这一句应该是递进关系的下一句,上 一句关联词“不仅”,下文应该用“而且”,排除 C、D;整句的陈述对象是“日 本”,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排除 B。) 19.B(3 分)(原句有两处语序不当的语病。“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应该 改为“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优秀甚至合格”应该改为“合格甚至优秀”。 A、C 两项修改不全面,D 项夸大了文章评点的作用。) 20.(5 分)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分,目的),团中央(1 分,发起人)发起 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1 分,活动名),广大青少年(1 分,参与者)积 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1 分,意义)。 21.(6 分) ①手术机器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医生呢(2 分,不是问句不给分) ②手术机器人要普及还需要跨过两道关(2 分) ③还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2 分) 四、作文:60 分。 22.(60 分)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紧跟时事热点,切合时代需要,彰显时代精神。 首先,考生的思考必须来自于材料内容,明确关键词“爱国三问”。任务指令“你 有怎样的回答”对文章内容进行了限制,考生需要围绕“爱国”的中心思想,对 “爱国三问”进行回答。本材料降低了审题难度,却加强了对考生思辨思维的考 查。“爱国三问”从表面上来看极易回答,但部分考生的作文中会出现一个问题: 浅层次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愿意中国好”。那么,这三个问 题有衡量的标准吗?三个问题的对象都是“你”,即考生自己。这是对考生、对 当代青年内心拷问,是在当前国家环境下对考生自我的观照。要想写出优质的文 章,考生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辩证思考。既体现对“爱国三问” 的多层次思考,又回到自身,完成其对个人思想成长的引领。如此才能避免泛泛 地回答“爱国三问”,体现出当代青年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对国情的关心,体现 出较为成熟的思考能力。 切题立意: 1.中华在心,与梦同行。 2.爱国三重奏,三句道本心。 3.山河千里,万心赤诚。 4.爱国之火,燃我追梦之志。 偏题立意: 1.你真的爱国吗?(角度单一,且未给出明确的回答) 2.峥嵘 70 年,中国的成就。(历数中国的伟大成就,不谈个人的爱国看法)3.歌唱祖国,赞美英模。(对众多爱国者事迹如数家珍,没有观照自身、由 人及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