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恶(wù) 惧惮(dàn) 惊骇(hài) 钦佩不已(qīn)
B.荒谬(miào) 震悚(sǒng) 哀悼(dào ) 荒辟(pì)
C.取谛(dì) 暑名(shǔ) 絮说(xù) 烦燥(zào)
D.愧怍(zuò) 掳去(lǔ) 滞笨(zhì) 晌午(xiǎng)
2.对本文题目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阿长这个不识字的劳动妇女与历史名著《山海经》联系起来,看似矛盾,实则令
人好奇,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称“长妈妈”为阿长,显然是因为儿童时期讨厌她的缘故,到了中年这种情绪
仍未消除。
C.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表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D.题目用的是作者 46 岁写作时的口气,用阿长称呼很合适。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
后。
②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______地看着我。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______起来。
A.淡薄 惶急 震悚 B.冷淡 急切 震惊
C.冷漠惶急震悚 D.淡薄惊惶震撼
4.(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
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2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蹬三轮绕圈荒辟
B.夜盲症塌败闲聊
C.直僵僵欣然枯髅
D.滞笨愧作惶恐
6.为下文空缺处选择填充,最佳的语句是( )
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_____;体贴万物,___ _
__。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A.像柳丝的飘忽 像细雨的滋润 B.像细雨的滋润 像柳丝的飘忽
C.像飘忽的柳丝 像滋润的细雨 D.像滋润的细雨 像飘忽的柳丝
二、现代文阅读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
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
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7.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8.“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
9.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0.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
11.阿长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
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
1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3.选文第①段与第⑤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14.选文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四、拓展阅读
祖母的启蒙
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
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
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
《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
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
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
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②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
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
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
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
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③“文革”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
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
劳改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
给被诬陷为“历史反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刘爷爷。……
④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 18 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
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15.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 )
A.谆谆善诱 B.启发鼓励 C.以身作则 D.言传身教
16.填空。
⑴上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⑵第①段中加点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4
⑶第②段中的比喻句“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特征是________。
⑷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极其平凡”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闪光”照应了上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意义?
18.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
五、名著阅读
19.《海底两万里》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0.《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
船身坚固,利用(_______)发电。
六、句子默写
21.古诗默写。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
(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 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 ( 韩愈《晚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
⑦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
店》)5
⑧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4.名句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天大好
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歌鉴赏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5.解释词语:
故园:_______________
漫漫:___________
龙钟:_____________
凭:_________
传语____
2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7.“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28.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6
29.“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30.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
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八、文言文阅读
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宴于滕王阁。时帅府有婿,善为文
章。帅欲夸之宾客,乃宿构①滕王阁序,俟宾客合②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
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
沉吟移晷③。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太平广记·幼敏门》
【注释】①宿构:预先构思、草拟。②合:到齐。③移晷(guǐ):好长时间。
3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府帅宴于滕王阁
于:介词,相当于“在”
B.俟宾合而出之
之:音节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C.为若即席而就者
者:代词,相当于“……的”。
D.乃使人伺其下笔
乃:副词,意思是“于是,就”。
32.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时帅府有婿,善为文章。
(2)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
34.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叙写的内容。
35.文章塑造了王勃怎样的形象,通过举例加以分析。1
参考答案
1.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
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B 项中“谬”读 miù;
“辟”应为“僻”;C 项中的“谛”应为“缔”,“暑”应为“署”,“燥”应为“躁”;D 项中
的“晌”应读 shǎng。故选 A。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
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做出选择。B 项表述错误,在阿
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之后,作者对她的厌恶就完全消失了,换来的是对阿长长久的敬佩
和怀念。
3.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
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淡薄”意思是
(印象)因淡忘而模糊,与此处的语境相符。“惶急”指恐惧慌张,比“急切”“惊惶”的含
义更丰富,用在这里比较贴切。“震悚”是震惊、惶恐的意思,此处用来形容“我”的感受
比较恰当。故选 A。
4.C
【解析】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
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②句讲鲁迅
的伟大,应该放在首空,引起全段;接下来④句讲鲁迅的“对手”,紧承②句。利用排除法,
可以得出答案 C 为正确选项。
5.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应
为荒僻;B.正确;C.应为骷髅;D.应为愧怍。
6.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解答此题要看前一句,春天来临,“体贴万物”的是春2
雨,第二空选“像细雨的滋润”排除 B.D 两项,“像滋润的细雨”说法不通顺,故确定答案
为 A。
7.①‖②③④‖⑤ 第一层:作者给阿长简说《山海经》。第二层:记叙阿长买来《山
海经》及作者感受。第三层:《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8.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9.“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10.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层次的划分能力。仔细阅读这段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分析
句子之间的关系,再划分层次。第(1)段讲的是“我”对《山海经》的渴慕;第(2)—
(4)段讲的是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最后一段写的是“我”对四本书的珍爱。据此
分析划分层次即可。
8.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
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
达。根据第一段中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可作答,这表明了“我”对从长妈
妈这里得到这几本书不报任何希望,当然里面也有对长妈妈的轻视。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
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来赏析词语的
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霹雳”运用比喻修辞,和词语“震悚”一同表现了“我”十分震
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
的欣喜之态。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与人物性格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前文
内容以及人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选段首句“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
《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可以看出阿长看出了“我”非常喜爱这套书,而她又是“我”
的保姆,“我”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所以才会关心《山海经》。通过这个事,表现
了她善良朴实、关爱孩子、心地善良的性格。
11.[示例]表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表现了“我”对阿长的轻
视心
12.[示例]“震悚”是震惊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消息时的震惊和感激的情3
态,十分凝练又极具震撼力。
13.[示例]前后照应。第①段写阿长过问《山海经》,“我”不以为然;第⑤段写阿长为
“我”买到《山海经》,“我”对她产生敬意。
14.[示例]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
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之情和“新的敬意”。
【解析】
11.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
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
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
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1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震悚”是震惊、惶恐的意思。因为是一个令作者怎样也想不
到的人为我买来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表现了我的震惊、感激之情。
13.考查照应的写法。第①段写的是“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
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
“我”的怀疑,甚至是看不起阿长,第⑤段写的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
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
然都在内”,阿长竟然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使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前后照应,写出了
“我”的态度变化。
14.此段主要写买《山海经》一事。首先,从自己渴慕《山海经》写起,用自己那种
“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来衬托阿长的关心。她主动询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而
“我”则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只淡淡地作了回答,但她默默地记在心里,认
真地当一件事去办。这充分说明阿长的关心是出于真情实意,并非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是做
给别人看的。其次,她果真办成了,而且是不声不响地办成功的。鲁迅用极其凝练的文字表
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用“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写出被感动之强烈;
为了突出他的感激与欢悦,还用“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作陪衬,使庄重的感
情仍带着诙谐的色彩,以便在风格上和前面的记叙保持一致。最后,写出这部“最初得到,
最为心爱的宝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把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引向深化,变成永久的
怀念。
15.D
16.⑴祖母⑵宽厚、宽恕;⑶小;⑷普通的家庭妇女;对“我”进行启蒙教育和平时待4
人中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品德。
17.表明祖母所做的这一类事远不止上文所述的两件。
18.宽厚待人,乐于助人。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
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
达。文章讲述了祖母想尽各种方法教“我”学知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我”仁慈待
人。故选 D。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小题是对小说主人公的考查。
文章讲述了祖母想尽各种方法教“我”学知识,用行动教育“我”要仁慈待人,她的品格对
“我”影响很大,表达了“我”对祖母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可见“祖母”是主人公。第(2)
小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知,“宽”在这里指的是对人的态度。
文中指祖母教育“我”多帮助身边的人,对待身边的人、有困难的人要宽待、宽厚。第(3)
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小”。第
(4)小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平凡”是说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闪光”
是说祖母的优良品格对“我”影响很大,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17.本题考查学生对省略号作用的理解能力。省略号有以下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表
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意在言外;表示语意难尽;
表示语言中断;表示沉默的省略;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表示语音延长。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列举的省略,表明祖母所做的这一类事远不止上文所述的两件。
1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
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
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祖母是个善恶分明、
宽厚待人、助人为乐的人。从以下事例可以看出:“文革”期间,李伯伯和刘爷爷被诬陷,
祖母不怕被连累,坚持帮助他们;祖母是个疼爱孩子的人,看到“我”挨饿,祖母心疼得流
泪;祖母给我讲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让我好好读书。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
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
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
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5
19.尼摩船长: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
物。
阿龙纳斯:正直仁慈,学识丰富,热爱科学考察事业,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康塞尔:性格稳重,为人热情,正直诚实,忠心耿耿的仆人。
尼德·兰: 体格健壮,有勇有谋,但性格固执,脾气暴躁。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的掌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
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如:尼摩船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从他和鲨鱼搏斗这
一情节可以看出来;康塞尔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为人随和,对主人忠心耿耿。当诺第
留斯号遇上冰山撞击,无法换气时,康塞尔忍受同样的痛苦,却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20.海水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阅读原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才能轻
松应对试题。诺第留斯号潜艇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电力是从海水提取钠,将钠与汞混合,
组成一种用来替代蓄电池中锌元素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储存在电池里。
21. (1)独坐幽篁里(2)惟解漫天作雪飞(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的“幽、篁、惟、
漫、龙钟、柳”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
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
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2. (1)①弹琴复长啸②谁家玉笛暗飞声③双袖龙钟泪不干④草树知春不久归⑤夜泊
秦淮近酒家⑥宣室求访逐臣⑦赚得行人错喜欢⑧壮士十年归(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
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6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
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
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啸”“淮”“塘”“敲”等字词的书写。
23. 明月来相照 凭君传语报平安 杨花榆荚无才思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
情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
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
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凭”“榆荚”“柳”“园”等字词的书写。
24. 凭君传语报平安杨花榆荚无才思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
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
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榆”“荚”“菲”“漫”等字词的书写。
25.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遥远龙钟:沾湿凭:托传语:捎口信
26.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7.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28.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
29.“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
泪的神态。
30.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
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
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
2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
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其中“漫漫”形容路途遥远;“龙钟”意思
是“沾湿”。7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
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
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表达了远涉边塞的思
乡怀亲之情。
27.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全
诗体现出表达了诗人既想报国又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凭君传语报平安”意思是
“请告知我的家人,说我平安无恙”,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
己的复杂心理。
2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
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
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前两句的意思是:东望家乡路程又远
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根据句子意思描写画面即可。
2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词语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龙钟”意思是涕泪淋漓的
样子;“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
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口信回家
“报平安”做铺垫。
3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词句作用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诗歌,由诗意可知,作者与友
人于马上相逢,行色匆匆,只有就几句话时间罢了,就是这一点的时间,作者就托他捎个口
信回家,这种行为真切的表现了作者的思念家张之情。作者报的是平安,是因为不想让家人
挂念,这也是亲人最关心的问题,所以不矛盾。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1.B
32.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宴于滕王阁。
33.(1)府帅的女婿擅长写文章。
(2)(府帅)心里对王勃毫不谦让的态度很生气,便叫人观看王勃写了些什么。
34.记叙了王勃年少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创作《滕王阁序》的经过。
35.【示例一】王勃没有推辞即兴写作,表明他年少气盛,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
【示例二】王勃能够即兴创作,并写下被高度评价的句子,表明他才华横溢。
【解析】
31.试题分析:B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有误。B 项中,“俟宾合而出之”的8
“之”是代词,指府帅的女婿宿构的滕王阁序。
3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的能力,先翻译原句为现代汉语“他十三
岁的时候,去江西看望父亲,恰逢当时府帅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可知,应在“十三”和“江
西”后停顿。
3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把握关键词,如第(1)
句中的“善”译为“擅长”,第(2)句中的“让”译为“谦让”。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
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
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
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34.试题分析: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叙写的内容。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
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本
文记叙了王勃年少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创作《滕王阁序》的经过。表现了年少王勃的才气
与自信。
35.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
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
格特征。如从“次至勃,勃辄受”的情节可看出他年少气盛又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
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写文章,文思敏捷,构思巧妙。他十三岁的时候,去
江西看望父亲,恰逢当时府帅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府帅的女婿擅长写文章。府帅想要在宾客
面前夸耀。他叫女婿预先构思了“滕王阁序”,准备等到宾客聚会时再当众写出来,说成是
即席而作的。到了宴会上,府帅果然分发纸张给各位宾客,大家都推辞不要。轮到王勃,王
勃却接受了下来。府帅见王勃违背了他的意思,心里对王勃毫不谦让的态度很生气,便叫人
观看王勃写了些什么。一开始有人报告说王勃写的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府帅说:
“这也不过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接着报告他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府帅沉默深思了
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