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

ID:419780

大小:32.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5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醒悟 霹雳 侮辱 大廷广众 B.愧怍 辟头 襄嵌 微不足道 C.晌午 忿然 掳去 切切擦擦 D.渴慕 惧惮 焦灼 慷慨淋漓 【答案】D 【解析】A.“大廷广众”应写作“大庭广众”; B.“襄嵌”应写作“镶嵌”;C.“切 切擦擦”应写作“切切察察”。 2.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 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 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 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答案】D 【解析】D 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不合语境。 3.对本文题目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阿长这个不识字的劳动妇女与历史名著《山海经》联系起来,看似矛盾,实则令 人好奇,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称“长妈妈”为阿长,显然是因为儿童时期讨厌她的缘故,到了中年这种情绪 仍未消除。 C.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表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D.题目用的是作者 46 岁写作时的口气,用阿长称呼很合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 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做出选择。B 项表述错误,在阿 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之后,作者对她的厌恶就完全消失了,换来的是对阿长长久的敬佩2 和怀念。 4.文化积累——下列对《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精心刻画了祥子、虎妞等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B.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 C.小说惊心魂魄地写出了黑暗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 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 D.虎妞是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勤劳能干,霸道泼辣,她曾嫁给一个军官,被抛弃 后回到车厂,再嫁给祥子,最后因难产而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的具体情节的识记与理解。本题的难度不大, 平时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多识记。D.曾嫁给一个军官后来被抛弃的是小福子,不是虎妞。 故 D 项说法不正确。 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答案】B 【解析】 看到前面的“似乎”一词,应该知道不是真的“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 ,而是比喻震 惊的程度深。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B.“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 不同。” C.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D.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 【答案】B 【解析】A.“一定很怕热罢”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C.“大陆同胞”后面的顿号改为逗 号;D.删去省略号或“等”。3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________两脚两手,在床中间________一个“大”字,________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________得那么热。 A.张开 摆开 压 烤 B.伸开 摆成 挤 烤 C.张开 摊成 挤 烘 D.伸开 摊成 压 烘 【答案】B 【解析】 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不能说张开脚,所以排除 AC, 用“摆成”比“摊成”更准确。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 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 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 反选排除法,A 句“事迹在心中传扬”主谓搭配不当,B 句两个介宾短语连用使句了缺少主 语,D 句“非常分外”两词意义重复,故 C 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二、名著阅读 9.《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也称(_______)潜艇的故事。 【答案】“鹦鹉螺号” 【解析】 【详解】 本题要结合名著中的内容来分析。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名著的主要内容、情节等4 有关资料应熟记,随时搜集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在做题时,要静下心来,结合掌握的名 著内容及与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就一定能得出答案。“鹦鹉螺号”是凡尔纳的小说《海底 两万里》中的一艘潜水艇,也称为“诺第留斯号”,艇长为尼摩船长。 三、字词书写 10.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体裁)集《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_,是我 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 年 5 月, 作者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 【答案】散文《朝花夕拾》周树人《狂人日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 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朝花 夕拾》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 四、现代文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 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⑷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 快!” ⑸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 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 的。 ⑹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 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⑺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⑻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 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5 ⑼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⑽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 门。” ⑾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 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⑿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⒀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12.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 8 个字) 13.“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 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作答) 14.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这部 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 【答案】 11.过渡 (承上启下) 12.(1)起稿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讲 (3)参加游行示威 13.视死如归 14.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 揭示他争取 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 11.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 文、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 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文 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由闻一多“作为学者的一面”转到“作为革命家的一面”,衔接十分 自然。 12.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 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 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 来。从“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 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可以提6 炼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字数的限制。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 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 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这句话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决 心以李公朴先生为榜样,誓死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所以可以用“视死如归”来 形容闻一多的精神。 1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 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 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 要讲个痛快”写的是闻一多的“说”,“起草政治传单”“参加游行示威”是“做”,从而 突出了他的英勇无畏。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1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7.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本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8.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 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 【答案】 15.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16.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17.示例: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 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 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本诗通过“草树”7 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 18.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一二句, 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 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 勃生机。 【解析】 15.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 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是:想方设法竞相争 妍斗艳。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 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做此类题要注意内容 不能脱离诗词,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改得面目全非;并在诗词原意 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 排比等,使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17.本题是对诗歌主旨的考查。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抒发的 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此题不管是否同意,都要说明理由。如果同意,可以从“百般红紫 ““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的角度谈理由;如果不同意,可以从作者的写作 目的角度谈,如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是在歌颂杨花 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法和主旨的分析能力。这首诗描绘暮春之景,诗人体物入微, 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 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前两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 吐艳争芳,争芳斗菲;后两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暮春的勃勃生机,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六、句子默写 1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 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 ( 韩愈《晚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 ⑦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 店》) ⑧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弹琴复长啸②谁家玉笛暗飞声③双袖龙钟泪不干④草树知春不久归⑤ 夜泊秦淮近酒家⑥宣室求访逐臣⑦赚得行人错喜欢⑧壮士十年归(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 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 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 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啸”“淮”“塘”“敲”等字词的书写。 七、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陈康肃公善射 ______________ (2)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______________ (4)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9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2.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 23.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20.(1)善于,擅长(2)离开(3)放(4)盖 21.(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卖油翁) 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22.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 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23.示例: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知道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 能骄傲。 【解析】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20.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 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 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善”是古今异义词,这里是“擅 长,善于”的意思;“去”是是古今异义词,“离开”的意思。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 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矢(箭)、 中(射中)、但(只)、颔(点头)”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因(于是)、亦 (也)、惟(只,只是)尔(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 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个别句子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22.试题分析: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 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 离句,句不离段”。答题格式:“××”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本题解答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康肃对卖油翁精湛技艺的肯定,一是为了掩饰自己 的尴尬。10 23.试题分析:主观性试题。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采用 1+2 或 1+3 的语言表达形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 词语,结合题目的相关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两三句话谈谈理由,语言要通顺,表 意要明确,尽量有文采。只要切合文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 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 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 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 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 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 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 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 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