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部分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
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
(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 原因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外
部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适宜的温度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自
身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 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三个)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
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丰富,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政策
新能源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 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
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 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
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
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 12 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点,昏
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3)时区与区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 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北京时间的含义: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 小时×时区差。
解题步骤:
第一步,求两地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第二步,求出区时值,东加西减,知西求东用加号,知东求西
用减号。
补充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
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南左北右)
(2)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前进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堆积、侵蚀)都有影响。
(4)河流侵蚀与沉积有时候考察离心力。河流拐弯处内侧(凸岸)沉积,外侧(凹岸)侵蚀。
★考点 7: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 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
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 23°
26′之间作有规律回归运动。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黄赤交角与五带: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若黄赤交角
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考点 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①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
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
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2)四季形成的原因
补充:
(1)春秋分 6 点日出正东,18 点日落正西
夏季六点前日出东北,十八点后日落西北
冬季六点后日出东南,十八点前日落西南
(2)日出地方时=12 减二分之一昼长
(3)以夏至冬至为中心两侧昼长相等
(4)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反相关,影子方向和太阳方位相反。
(5)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向南北递减。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低。
练习
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近日点、远日点
第二部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考点 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海拨越高,气压越低。
水圈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圈层。
外
部
圈
层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
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同时它对其他三个圈层发展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地壳 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
地幔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幔上部有一软流层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被称为岩石圈。
内
部
圈
层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图中 1 表示地壳,2 表示地幔,3 表示地核,A 表示莫霍面(33km),B 表示古登堡面
(2900km)。
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
★考点 2: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
分 类 形成过程 典型岩石
岩浆岩 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的叫侵入
岩;喷出地表形成的叫喷出岩。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裸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
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
砂岩、砾岩、
页岩、石灰
岩
变质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石灰岩变质
为大理岩、
页岩变质为
板岩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考点 3: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其地表形态(地貌)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貌)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最常见的两种
基本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堑)。地表形态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态或
外貌,也称地形。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内力与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
结果。
(2)褶皱(地壳运动——挤压作用)与地貌
地貌褶皱
构造
岩层形态 岩层的新老关系
未侵蚀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常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常成为谷地
或盆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
为山岭
(3)断层(地壳运动——压力作用、张力作用)与地貌
断层构造 岩层运动 形成地貌 我国对应的地貌
地垒 相对上升 山岭或高低 华山、庐山、泰山
地堑 相对下降 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考点 4: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从作用方式看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方式。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崩解、破碎,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
侵
蚀
作
流水
溶蚀 形成溶洞、峰林等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貌)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用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穴等
风力沉积 形成静止沙丘、黄土堆积
流水沉积 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
冰川沉积 形成冰碛地形
沉
积
作
用 海流沉积 形成海滩
(2)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景观图
第三部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考点 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特点
★考点 2: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 3: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
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
保温作用。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保温作用有
关。
(3)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4)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5)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6)解释气温日较差晴天比阴天大的原因?
★考点 4: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热力环流的几个规律:
a.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上升,多阴雨天气(热低压);近地面气温高,反之(冷高压)
b.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c.高压低压,均为同一水平面比较
d.近地面和高空高低压相反
e.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向高处凸出
(3)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
(4)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始终垂直于等压线。水平
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减小得就越多,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5)高空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6)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
夹角。
(7)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风速)
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
度力小,风力小。
★考点 5: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气压带分布规律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 属性
极地高气压带(2 个)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原因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 个)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原因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 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原因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 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上升 湿热
风带分布规律
风向风带 分布 北半球 南半球 属性
极地东风带(2 个)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 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2 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3)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其南北纬 10°之
间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大陆
西岸
常年受中纬西风带影响 终年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大陆
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
★考点 6: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
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
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地区 季节 风向 形成原因 影响
夏季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东亚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 冬季 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温和少雨
(寒冷干燥)
夏季 西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温多雨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温和干燥
★考点 7: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 8: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气旋
a. 气压 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