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数学
测试范围:学科内综合.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2 . 已 知 复 数 ( 为 虚 数 单 位 ),则 在 复 平 面 内 , 复 数 所 对 应 的 点 位 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正六边形 中, 分别为
的中点,圆 为六边形 的内切圆,则往正六边形 中投掷一点,该点不
落在圆 内的概率为 ( )
A. B.
C. D.
4.在进行 的求和运算时,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提出了倒序相加法的原理,
该原理基于所给数据前后对应项的和呈现一定的规律生成,因此,此方法也称之为高斯算
法 . 已 知 数 列 , 则
( )
A. B.
C. D.
5.已知 ,则 ( )
A. B. C. D.
6.如图, 为等边 的重心, 为 边上靠近 的四等分点,若 ,
则 ( )
A. B. C. D.
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 S 的值为 440,则判断框中可以填( )
{ }2 5 4 0A x x x= − + < { }2 4xB x= < ( )A B =R
( ]1,2 [ )2,4 [ )1,+∞ ( )1,+∞
4 2i
3 iz
+= − i z
ABCDEF , , , , ,G H I J K L , , , , ,AB BC CD DE EF FA
O GHIJKL ABCDEF
O
31 6
π− 31 8
π−
31 9
π− 31 12
π−
1 2 3 100+ + + +
2 4034n
na m
= + 1 2 2016... ma a a ++ + + =
5042
m + 5044
m +
504m + 2 504m +
3 12sin 4 13
πα + = −
3cos 4
πα − =
12
13
12
13
− 5
13
5
13
−
D ABC△ E BC C DE AB ACλ µ= −
λ µ+ =
1
4
1
4
− 1
2
1
2
−A. B. C. D.
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所示,若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则该几何体的表面
积为 ( )
A. B.
C. D.
9.已知点 是焦点为 的抛物线 上的一点,且 ,点 是直线
与 的 交 点 , 若 , 则 抛 物 线 的 方 程 为
( )
A. B. 或
C. D. 或
10.三棱锥 中,底面 为非钝角三角形,其中 ,
,则三棱锥 的外接球体积为( )
A. B. C. D.
11.已知双曲线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是双曲线 一条渐近线上的点,且 ,若 的面积为 16,且双曲线
的 离 心 率 相 同 , 则 双 曲 线 的 实 轴 长 为
( )
A.4 B.8 C.16 D.32
12.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且 ,则 与
的大小关系为 ( )
A.无法确定 B.
C. D.
i 3?< i 4?< i 5?< i 6?<
15112 ( 1)3
π+ − 17112 ( 1)3
π+ −
112 ( 15 1)π+ − 112 ( 17 1)π+ −
P F ( )2: 2 0C y px p= > 10PF = Q
1 : 2 3 0l x y− + = 2 : 2 6 0l x y+ − = PQ QF⊥
2 4y x= 2 4y x= 2 36y x=
2 12y x= 2 12y x= 2 28y x=
P ABC− ABC△ 2 7, 6AB BC= =
7sin , 3 4 34ACB PA PC∠ = = = P ABC−
64
3
π
72π 256
3
π
288π
2 2
1 : 116 4
x yC − = ( )2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1 2,F F
M 2C 2OM MF⊥ 2OMF△
1 2,C C 2C
( )f x ( )0,+∞ ( ) ( )2 2 'f x f xx
− < ( ) ( )1 2
3
f f− ( )2 1f −
( ) ( ) ( )1 2 2 13
f f f
− = −
( ) ( ) ( )1 2 2 13
f f f
− > − ( ) ( ) ( )1 2 2 13
f f f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甲同学 6 次数学期中考试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年级 高一
(上)
高一
(下)
高二
(上)
高二
(下)
高三
(上)
高三
(下)
成绩 120 115 135 98 130 125
则该同学 6 次数学考试成绩的中位数为 .
14.已知实数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15.已知正项数列 满足 ,且 ,其中 为数列 的前 项和,
若实数 使得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 的最大值是 .
16.已知奇函数 的定义域为 ,且当 时,
,曲线 上存在四点
,使得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 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 分)如图, 中,角 成等差数列, , , 为
的中点.
(1)若 ,求 ;
(2)若 ,记 ,且 ,求 的值.
18.(12 分)随着医院对看病挂号的改革,网上预约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就诊方式,这解决
了看病期间病人插队以及医生先治疗熟悉病人等诸多问题;某医院研究人员对其所在地区
年龄在 10~60 岁间的 位市民对网上预约挂号的了解情况作出调查,并将被调查的人员的
,x y
2 3
6 3
1 32
x y
x y
y x
−
+
− −
≤
≥
≥
4
y
x −
{ }na 1 22 n n na a a+ += + 2
2 1n nS a− = nS na n
λ ( )8 nn a nλ
+
≥ λ
( )f x ( ) ( ), 1 1,−∞ − +∞ 1x >
( ) ( ) ( )2 2log 1 log 1f x x x= − − + ( )y f x= ( )( )5 5, , 3, 3 ,3 3A f B f
,C D ABCD ABCD
ABC△ , ,A B C BAC DCA∠ = ∠ 1BD = E
AC
3BCDS =△ CD
3AC = A θ=
12 2
π πθ< < sinθ
n年龄情况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
(1)若被调查的人员年龄在 20~30 岁间的市民有 300 人,求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在 40 岁以
上(含 40 岁)的市民人数;
(2)若按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年龄在 以及 内的市民中随机抽取 5 人,再从
这 5 人中随机抽取 2 人进行调研,求抽取的 2 人中,至多 1 人年龄在 内的概率.
19.(12 分)已知四棱锥 中,平面 平面 ,
, .
(1)若 , ,求四棱锥 的体积;
(2)证明:在线段 上存在一点 ,使得 平面 .
[ )20,30 [ )40,50
[ )20,30
P ABCD− PAD ⊥ ABCD
090BAD CDA∠ = ∠ = 3CD AB=
1 12PD AB AD= = = 3PA = P ABCD−
PC E BE// PAD20.(12 分)已知椭圆 过点 ,离心率为 .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
(1)求椭圆 的方程;
(2)若 ,求直线 的斜率.
21.(12 分)已知函数 , .
(1)若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试探究函数 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
(2)证明:方程 在 上有且仅有两解.
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
清题号.
22.(10 分)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过点 ,且倾斜角为 ;曲线 : ,
以原点为极点,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写出曲线 的参数方程,以及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 与曲线 交于 两点,求 的值.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 )2,1− 2
2
: 2 0l kx y− + = C ,A B
C
AO BO⊥ l
( ) ( )4 21 02f x ax x a= − > (0, )x∈ +∞
( )'y f x= A ( )y f x= A
( ) ( )'f x f x= (0, )+∞
xOy l ( )0,2M 4
π
C
2
2 19
x y+ =
x
C l
l C ,P Q MP MQ+23.(10 分)选修 4—5 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其中 ).
(1)解不等式: ;
(2)若 ,解不等式 .
( ) 2f x x a= + 0a <
( ) 3f x ≥
1a = − ( ) 1 2f x x a
+ − ( ) 4 3 214 02g x ax ax x x= − − + = 3 2 14 1 02ax ax x− − + =
3 2 1( ) 4 12x ax ax xϕ = − − + 2 1( ) 3 8 2x ax axϕ′ = − −
0a > 1(0) 02
ϕ′ = − < ( )xϕ′ 0x
0(0, )x x∈ ( ) 0xϕ′ < ( )xϕ 0( , )x x∈ +∞ ( ) 0xϕ′ > ( )xϕ ( )xϕ
(0, )+∞ 0( ) 0xϕ <
2
0 0 0
1( ) 3 8 02x ax axϕ′ = − − = 2
0 0
13 8 2ax ax= +
0 0 0
32 1 7( ) 9 3 9x ax xϕ = − − + ( )xϕ′ 4
3x =
8 1'( ) '(0) 03 2
ϕ ϕ= = − <
0
8 7
3 3x > > 0 0 0
32 1 7( ) ( ) 09 3 3x ax xϕ = − − − <
3 2 2 21 1 1( ) 4 1 ( 8) ( 1) 12 2 2x ax ax x ax x x axϕ = − − + = − + − +
1 ,8
a
M ( ) 0Mϕ >
0a > ( ) ( )'f x f x= (0, )+∞
C 3cos
sin
x
y
α
α
=
=
α
: 2l y x= + sin cos 2ρ θ ρ θ− = sin 24
ρ θ π − =
l
2
2
22 2
x t
y t
=
= +
t
2
2 19
x y+ = 25 18 2 27 0t t+ + = ( )2
18 2 4 5 27 108 0∆ = − × × = >
,P Q 1 2,t t 1 2 1 2
18 272 0, 05 5t t t t+ = − < = >
1 20, 0t t< < ( )1 2 1 2
18 25t tMP t tMQ = + = − + =+
2 3x a+ ≥ 2 3x a+ ≥ 2 3x a+ −≤
3
2
ax
−≥ 3
2
ax
− −≤
3 3( , ] [ , )2 2
a a+ −−∞ − +∞
2 1 1 2x x− + + <
1x < − 1 2 1 2x x− − − < 2
3x > −
11 2x− ≤ ≤ 1 2 1 2x x− + + < 0x > 10 2x< ≤
1
2x > 2 1 1 2x x− + + < 2
3x < 1 2
2 3x< <
1a = − ( ) 1 2f x x a
+ − < 2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