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五调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10
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N 14 O 16 S 32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1~10 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 年 4 月 16 日国务院颁布了《水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做法不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
A.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 用 O3 替代 Cl2 作饮用水消毒剂
C. 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D. 含 Cr3+的废水用适量石灰处理后排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磷元素可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所以推广水体污染可以减少水污染,正确,不
选 A;B、臭氧做氧化剂,产物是水,没有污染,正确,不选 B;C、工业污水含有很多有害
物质,可以造成水污染,产物选 C;D、铬离子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然后可以排
放,正确,不选 D。
考点:水污染的来源和治理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石英、硅胶分别属于单质、酸性氧化物、酸
B. Na、Al、Cu 可以分别用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C. 氯化钠、冰醋酸、酒精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D. 天然气、沼气和液化石油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 A 错误;B、Al 无法用热分解法制备,
故 B 错误;C、氯化钠、冰醋酸、酒精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正确;D、沼
气是可再生能源;故 D 错误。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金属单质的制备;电解质的分类;能源的分类3.为了使 K2S 溶液中 c(K+)/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适量 HCl(g);②适量 NaOH(s);③适量 KOH(s);④适量 NaHS(s);⑤适量的水
A. ②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硫化钾溶液中电离出钾离子和硫离子,硫离子水解方程式为:S2-+H2O HS-+OH-,
要使钾离子和硫离子浓度比值减小,需使硫离子水解平向逆方向移动即可,①加入盐酸,会
使得化学平衡正向移动,[S2-]减小,则使得比值变大,①错误;②适量 NaOH 溶液,平衡向
着逆向移动,使得 S2-的物质的量增大,而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c(K+)/c(S2-)的比值减小,
②正确;③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会使的[K+]增大,使得比值变大,③错误;④适量 NaHS
(s),HS-+浓度增大,抑制 S2-的水解,S2-浓度增大,则 c(K+)/c(S2-)的比值变小,④正确;⑤
加入适量 H2O,平衡正向移动,使得硫离子浓度减小程度大于钾离子浓度减小程度,所以比
值变大,⑤错误。答案选 A。
考点:盐水解的影响因素
4.HgCl2 的稀溶液可用作手术刀的消毒剂,已知 HgCl2 的熔点是 277 ℃,熔融状态的 HgCl2 不
能导电,HgCl2 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则下列关于 HgCl2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HgCl2 属于共价化合物 ②HgCl2 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HgCl2 属于非电解质 ④HgCl2 属于
弱电解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HgCl2 熔点低,熔融状态不导电,说明它属于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
水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在水分子作用下微弱电离,属弱电解质,因此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5.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 0. l0mol/L NaOH 溶液 B.除去 CO 中的 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 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 12.20 mL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要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物质,不能
在容量瓶中进行固体的溶解,A 错误;
B.CO2 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 NaOH 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而 CO 不能反应,所以可利用氢
氧化钠吸收 CO 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除杂净化的实验目的,B 正确;
C.进行萃取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由于苯层在上层,所以应在
分出水层后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该溶液,C 错误;
D.滴定管 0 刻度在上部,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液面读数是在 11.80mL 刻度处,D 错误;
合理选项是 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C.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D. 约含 个 的 投入水中配成 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电离程度,与溶解度、离子浓度和导电能力无关,选项
A 错误;
B、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
只是胶体特有的性质,选项 B 错误;
C、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
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选项 C 错误;
D、过氧化钠中含有的 6.02 1023 个 Na+的物质的量为 1mol,将过氧化钠投入水中后钠离子守
恒,即所得的 1L 溶液中钠离子仍为 1mol,故浓度为 1mol/L,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7.常温下,在 pH 为 3 的 溶液,pH 为 11 的 溶液和 pH 为 3 的盐酸中水的电离
程度分别为: 、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FeCl3 和 Na2CO3 都可促进水的电离,pH 为 3 的 FeCl3 溶液,水电离出来的 H+的浓度
为 10-3mol/L;pH 为 11 的 Na2CO3 溶液,水电离出来的 H+的浓度为 10-3mol/L,pH 为 3 的盐酸
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来的 H+的浓度为 10-11mol/L,则 c1=c2>c3;水的电离程度 a1=a2>a3,
答案选 B。
8.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36.02 10× Na+
2 2Na O 1L Na+ 1mol / L
×
3FeCl 2 3Na CO
1a 2a 3a
1 2 3a a >aC.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D. “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不同,错误;B、正确;C、氨水不能漂白,错误;D、
氨水因氨气挥发而变质,氯水因 Cl2+H2O=HCl+HClO,2 HClO=2HCl+O2↑,原理不同,错误。
考点:考查氨水和氯水等相关知识。
9. 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仍能得到该物质的是
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 C. 硫酸亚铁 D. 碳酸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 A、蒸干灼烧氯化铝,由于铝离子的水解,氯化氢的挥发,故最终得到的是氧
化铝;
选项 B、蒸干灼烧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最终得到的是碳酸钠;
选项 C、蒸干灼烧硫酸亚铁,亚铁离子易被氧化,故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铁;
排除法可得最终选项 D。
考点:水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解氧化等相关知识。
①碳酸氢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②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形成氢氧化物,加热分
解为氧化物;③还原性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10.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实验室中配制 溶液时,应将 固体溶解在少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B. 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C. 饱和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 用 制取无水 时需在 气流中进行
【答案】B
【解析】
3FeCl 3FeCl
3FeCl
2 2MgCl 6H O⋅ 2MgCl HCl【详解】A.铁离子水解 Fe3++3H2O Fe(OH)3+3H+,实验室配制 FeCl3 溶液时,向其中加
入少量盐酸是为了抑制铁离子水解,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选项 A 不选;
B.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选项 B 选;
C.氯化铁水解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HCl 易挥发,水解过程是吸热的,
加热,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生成,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选项 C
不选;
D.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镁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制取无水氯化镁时在 HCl 氛围中能抑
制镁离子水解,所以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选项 D 不选;
答案选 B。
二、单项选择题(11~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1. 汞(熔点-39℃,沸点 356℃)是制造电池、电极的重要原料,历史上曾用“灼烧辰砂法”制
取汞。目前工业上制粗汞的一种流程图如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洗涤粗汞可用 5%的盐酸代替 5%的硝酸
B. 辰砂与氧化钙加热反应时,CaSO4 为氧化产物
C. “灼烧辰砂法”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D. 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汞的沸点,提高分离效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粗汞中含有的金属铜可以和硝酸之间反应,但是和盐酸之间不反应,所以洗涤
粗汞不可用 5%的盐酸代替 5%的硝酸,A 错误;B.辰砂与氧化钙加热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
元素 S 所在的产物 CaSO4 为氧化产物,B 正确;C.根据题给反应分析,“灼烧辰砂法”过程硫
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4 价,汞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降为 0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降为—2 价,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6,C 正确;D.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汞的沸点,提高分
离效率,D 正确。答案为 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电子转移、物质的分离提纯。
12.下列比较项与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对应的是( )
比较项 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
A. 比较 和 的非金属性
B. 比较 和 的还原性 (过量)=
C. 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溶解性 =
D. 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复分解反应 Na2S+2HCl=2NaCl+H2S↑符合强酸制取弱酸的规律,只能证明酸性:HCl
>H2S,要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应该是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与 H2 化合的能力,或者它
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选项 A 错误;
B.Fe2+、Br-都有还原性,当使用过量氯气时,Fe2+、Br-都反应,故不能证明 Fe2+和 Br-的还原
性强弱,选项 B 错误;
C.若物质的溶解度 AgCl>AgI,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难溶性物质向更难溶的物质转化,所
以可以发生反应:AgCl(s)+I-(aq)=AgI(s)+ Cl-(aq),选项 C 正确;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发生反应,产生苯酚和碳酸氢钠,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Cl S 2 2Na S+2HCl=2NaCl+H S ↑
2Fe + Br−
2 26FeBr +3Cl 3 32FeCl +4FeBr
-AgCl(s)+I (aq) -AgI(s)+Cl (aq)
6 5 2 2 6 5 2 3C H ONa+CO +H O C H OH+Na CO=13.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生成氢氧化铝,故①正确;
②S 完全燃烧只能生成 SO2,故②错误;
③氢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③正
确;
④加热 FeCl3 的水溶液,因促进 Fe3+的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最终得到 Fe(OH)3,故④错误;
⑤氯化铵与熟石灰共热制取氨气,将足量氨气和二氧化碳依次通入水中得到碳酸氢铵,故⑤
正确;
答案选 A。
14.在容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 和 3mol H2,在温度 500℃时发生反应:CO2
(g)+ 3H2(g) CH3OH(g)+ H2O(g)△H②>④>③
C. 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④溶液与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 ),若混合后溶液 pH=4,
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A.pH 相等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所以等体积等 pH 的盐酸和醋酸,
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则消耗 NaOH 物质的量:③>④,选项 A 正确;
B.强酸、强碱稀释 10 倍,pH 变化为 1,则稀释 10 倍时②的 pH=10,④的 pH=4,而弱酸、
弱碱稀释 10 倍,pH 变化小于 1,则①的 10<pH<11,③的 3<pH<4,即分别加水稀释 10
倍四种溶液的 pH 为①>②>④>③,选项 B 正确;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氨水过量,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氨
水的电离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则 c(NH4+)>c(Cl-)>c(OH-)>c(H+),选项 C 错误;
D.若混合后溶液 pH=4,则盐酸过量,则 mol/L=0.0001mol/L,解得 Va:
Vb=11:9,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根据弱电解质的特点、
酸碱混合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易错点是选项 A:pH 相等的醋
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酸的物质的量越多中和时需要氢氧化钠的量越多。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 的下列溶液① ;② ;③ ;④
( ) ( ) ( ) ( )- + - +
4c Cl > NH > OHc >c Hc
aV L bV L a b=V +V
a bV :V =11:9
-3 -3
a b
a b
V 10 -V 10
V +V
× ×
0.1mol / L ( )4 4 2NH Al SO 4NH Cl 3 2NH H O⋅.;⑤ 中,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②>①>④>③
B. 常温下, 溶液和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3,则混
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 常温下,将 、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 大于
D. pH 相等的下列溶液:a. 、b. 、c. NaOH,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
序为:cc H >c Na >c OH
3CH COONa HCl ( )+c Na ( )-c Cl
3CH COOK 2 3Na CO
10
spK (AgCl) 1.8 10−= × 13
spK (AgBr) 5 10−= ×A. 在饱和 的混合溶液中:
B. 向 悬浊液中滴加浓 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C. 在水中溶解度及 均比在 NaCl 溶液中的大
D. 欲用 1L NaCl 溶液将 转化为 ,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常温下 Ksp(AgCl)=1.8×10-10,Ksp(AgBr)=5×10-13,在饱和 AgCl,AgBr 的混
合溶液中: = =360,选项 A 正确;
B.已知 Ksp(AgCl)>Ksp(AgBr),溶度积大的沉淀容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沉淀,所以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加 NaBr 溶液会产生淡黄色 AgBr 沉淀,选项 B 正确;
C.溶解度与 Ksp 均只与温度有关,AgCl 在水中溶解度及 Ksp 均与在 NaCl 溶液中的相同,选
项 C 错误;
D.用 1L NaCl 溶液将 0.01mol AgBr 转化为 AgCl,则溶液中 Br-浓度变为 0.01mol/L,则
c(Ag+)= = =5×10-11mol/L,则 c(Cl-)= =3.6mol/L,所以 c(NaCl)
>3.61 mol/L,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溶度
积常数的利用和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易错点为选项 D:用 1L NaCl
溶液将 0.01mol AgBr 转化为 AgCl,则溶液中 Br-浓度变为 0.01mol/L,根据 Ksp(AgBr)计算银
离子的浓度,再根据 Ksp(AgCl)计算 c(Cl-)。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 ,将此溶液稀释 1 倍后,溶液的 ,则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C. 盐酸的 , 盐酸的
AgCl AgBr、
( )
( )
-
-
c Cl
360
c Br
=
AgCl NaBr
AgCl spK
0.01mol AgBr AgCl c(NaCl) 3.61mol / L>
( )
( )
c Cl
c Br
−
−
( )
( )
sp
sp
K AgCl
K AgBr
( )
( )spK AgBr
c Br−
135 10
0.01
−× 10
11
1.8 10
5 10
−
−
×
×
pH a= pH b= a b>
4NH Cl pH 7<
31.0 10 mol/L−× pH 3.0= 81.0 10 mol/L−× pH 8.0=D. 若 1mL 的盐酸与 100m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则 溶液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则某醋酸溶液的 pH=
a,将此溶液稀释 1 倍后,溶液的 pH=b,则 a<b,错误;
B、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10,在滴有酚酞的氨水里,加入 NH4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
溶液的 pH<8.2,错误;
C、常温下,1.0×10-3mol·L-1 盐酸的 pH=3.0,1.0×10-8mol·L-1 盐酸中不能忽略水的电
离,溶液的 pH 约为 7.0,错误;
D、常温下,若 1 mL pH=1 的盐酸与 100 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7,则
n(HCl)=n(NaOH),即 1 mL ×0.1 mol·L-1=100mL×c(NaOH) ,则 c(NaOH)= 1.0×10-3mol·L-
1,溶液的 pH=11,正确。
答案选 D。
21.用 pH 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 HenkVanlubeck
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酸度定义为 与 比值的对数,
用公式表示为 。常温下,在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AG=lg[c(H+)/c(OH-)] , 常 温 下 , 在 AG=10 的 溶 液 中 , (H+)/c(OH-)]=1010 , 所 以 c ( H+ )
=0.01mol/L,该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能共存,以此来解答。
【 详 解 】AG=lg[c(H+)/c(OH-)], 常 温 下 , 在 AG=10 的 溶 液 中 ,(H+)/c(OH-)=1010 , 所 以
pH 1= NaOH pH 7= NaOH
pH 11=
( )+c H ( )-c OH
( ) ( )+ -AG lg c H /c OH = AG=10
2Ca + K+ Cl− 2
3SO −
4NH + 2Fe + I− 2
4SO −
Na+ K+ ClO− 2S − Na+ 2
2 3S O −
2AlO−
K+c(H+)=0.01mol/L,该溶液显酸性;
A.酸性条件下,H+与 SO32-结合生成 HSO3-或 SO2,则不能共存,选项 A 错误;
B.酸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选项 B 正确;
C.酸性条件下, ClO-与 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选项 C 错误;
D.酸性条件下,H+与 S2O32-结合生成 S 和 SO2,也可与 AlO2-反应,则不能共存,选项 D 错
误;
答案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信息得出溶液的酸碱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
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解答,易错点为选项 B: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碘离子等均不发生
反应。
22.下列溶液中,关于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浓度的氨水加水稀释的过程中, 的比值减小
B. 浓度均为 的 、 混合溶液中: ,且
C. 的醋酸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 已知浓度均为 的 、 混合溶液显碱性,则 c(NH4+)+2
c(H+)=c(NH3•H2O)+2c(OH-)
【答案】D
【解析】
【 详 解 】A、 加 水 稀 释 促 进 一 水 合 氨 电 离 , 所 以 n(NH4+)增 大 、n(NH3•H2O)减 小 , 则
c(NH4+)/c(NH3•H2O)增大,选项 A 错误;
B、混合溶液中,CO32-的水解程度远远大于 HCO3-,所以 c(CO32-)<c(HCO3-),溶液中存在物
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 2c(Na+)=3[c(CO32-)+c(HCO3-)+c(H2CO3)],选项 B 错误;
C、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H、CH3COONa,溶液中存在电
荷守恒 c(CH3COO-)+c(OH-)=c(Na+)+c(H+)、物料守恒 2c(Na+)=c(CH3COOH)+c(CH3COO-),所
以得 c(CH3COO-)+2c(OH-)=c(CH3COOH)+2c(H+),选项 C 错误;
( ) ( )+
4 3 2c NH /c NH H O⋅
10.1mol L−⋅ 2 3Na CO 3NaHCO ( ) ( )2- -
3 3c CO ω(A)C. 丙表示常温下,稀释 HA、HB 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 pH 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浓度
的 NaA 溶液的 pH 小于同浓度 NaB 溶液的 pH
D. 丁表示 溶液滴定 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
曲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指 1mol 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图中燃烧产物
不是稳定氧化物,所以不是燃烧热,选项 A 错误;
B、t1℃时 A、B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升温时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不变,所
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变,选项 B 错误;
C、随加水量的增多,HA 的 pH 变化大,说明 HA 的酸性强于 HB,据越弱越水解的原则,NaB
水解程度大,故 NaA 溶液的碱性弱于 NaB 溶液,pH 小,选项 C 正确;
D、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 0.1000mol•L-1CH3COOH 溶液,消氢氧化钠溶液体
积为 0 时,醋酸为弱电解质,醋酸溶液 pH 大于 1,图象中醋酸的 pH=1 与实际不符,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种图象的分析思路和变化特征的应用,主要是燃烧热的概念应用,平
衡状态的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判断,弱酸稀释的 pH 变化判断酸的强弱。
易错点为选项 B:依据图象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判断。
26.对下列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①可判断正反应的 ΔH >
2Na B
2H B29. 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滴定未知浓度的 HCl 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用水洗净滴定管 ②将滴定管进行检漏 ③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后装液
④调整起始读数并记录 ⑤向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⑥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⑦从酸式滴定管中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⑧记录滴定终点读数并重复实验 2~3 次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⑦⑤⑥⑧
C. ②①③④⑦⑤⑥⑧ D. ②①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滴定未知浓度的 HCl 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将滴定管
进行检漏;①用水洗净滴定管;③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后装液;④调整起始读数并记录;⑦
从酸式滴定管中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⑤向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⑥用标准液进行滴定;⑧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并重复实验 2~3 次,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故
选项正确的是 C。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得到的操作顺序的判断的知识。
3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已知 可溶于 KI 形成 ,向两支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
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 溶液中存在平衡:
B.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常
温下, 的溶度积 ,要使 降至 ,
溶液的 pH 应调至 5
C. 已知: , ,将等体积的浓度为
的 ,溶液滴入到浓度均为 的 KCl 和 的混合
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沉淀,且 沉淀先产生
D. 25℃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和水电离出的 的乘积不一定等于
2I 3KI 3KI 3AgNO
3KI 3 2I I I− −+
3Cr(OH) 3
3Cr(OH) (s) Cr (aq) 3OH (aq)+ −+
3Cr(OH) ( ) ( )3+ 3 - -32
spK =c Cr c OH =10⋅ ( )3Crc + 510 mol / L−
10
spK (AgCl) 1.8 10−= × ( ) 12
sp 2 4K Ag CrO 2.0 10−= ×
41 10 m /0 ol L−× 3AgNO 41.0 10 mol / L−× 2 4K CrO
2 4Ag CrO
( )+c H ( )-c OH 1410−【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 I2 可溶于 KI 形成 KI3,向两支盛有 KI3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
AgNO3 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单质碘存在;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有碘离子存
在,因此可以说明 KI3 溶液中存在平衡:I3- I2+I-,选项 A 正确;
B.Cr(OH)3 的溶度积 Ksp=10-32=c(Cr3+)•c(OH-)3,当 c(Cr3+)=10-5mol/L 时,溶液的 c(OH-)=
mol/L=10-9 mol/L,c(H+)═ mol/L=10-5mol/L,pH=5,即要使 c(Cr3+)降至
10-5mol/L,溶液的 pH 应调至 5,选项 B 正确;
C.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将等体积的浓度为 1.0×10-4mol/L
的 AgNO3 溶液滴入到浓度均为 1.0×10-4mol/L 的 KCl 和 K2CrO4 的混合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
沉淀,由于产生沉淀需要的银离子浓度分别是 =1.0 mol/L、 =1.4
mol/L,所以 AgCl 沉淀先产生,选项 C 不正确;
D.25 ℃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和水电离出的 c(OH-)的乘积不一定等于 10-14,选项 D 正
确;
答案选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三、非选择题
31.(1)用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00mL、浓度均为 的盐酸
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随加入 NaOH 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填“Ⅰ”或“Ⅱ”)。
32
3
5
1.0 10
1.0 10
−
−
×
×
14
9
10
10
−
−
10
4
1.8 10
1.0 10
−
−
×
×
610−×
12
4
2.0 10
1.0 10
−
−
×
×
410−×
10.1mol L NaOH−⋅ 10.1mol L−⋅② 和 的关系: ___ (填“>”、“=”或“K 2
2 3 2 2H CO 2e CO H O− −+ − +
2 4 3 2 5N O 2HNO 2e N O 2H− ++ − +【详解】(1)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 -1275.6kJ/mol
②2CO(g)+O2(g)═2CO2(g) △H= -566.0kJ/mol
③H2O(g)═H2O(l) △H= -44.0kJ/mol
由盖斯定律,①-②+③×4 得:
2CH3OH(l)+2O2(g)═2CO(g)+4H2O(l),故
△H=-1275.6kJ∕mol-(-566.0kJ/mol)+(-44.0kJ/mol)×4= -885.6 kJ∕mol,
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OH(l)+O2(g)═CO(g)+2H2O(l) △H= -442.8 kJ∕mol;
(2)①CH4 与 H2O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像可以看
出 T1 时 CH4 的转化率高,所以 T1>T2;A、B 点温度相同为 T1,C 点温度为 T2,温度较低,
所以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A=KB>KC;
②CH4 与 H2O 的反应为气体系数变化,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a、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为定值,无法判断反
应是否平衡,选项 a 错误;
b、消耗 CH4 与生成 H2 都是正反应方向,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平衡,选项 b 错误;
c、若反应没有平衡,压强要发生变化,容器内的压强恒定,说明反应平衡,选项 c 正确;
d、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
到平衡,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cd;
根据平衡时 CH4 的转化率为 0.5,可求出 CH4、H2O、CO、H2 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0.5mol/L、
1.5mol/L,0.5mol/L、1.5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求出平衡常数为:2.25(mol/L)2;
(3)石墨Ⅰ电极上氢气失电子在熔融盐中转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H2-2e-+CO32-=CO2+ H2O;电解池中生成 N2O5 的电极为阳极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N2O4+2HNO3-e-=2N2O5+2H+。
33.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 ,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HC1。
为
2Cl(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甲同学将 A 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
实验序号 试剂 现象
a 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
b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①实验 a 中的现象为_____。
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的实验是____(填字母序号).
(3)已知将 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乙同学将 A 中产生的气体通入饱
和食盐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但该实验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其原
因:_____。
(4)已知: 。丙同学将 A 中产生的气体通人蒸馏水中,得到溶液
X,进行以下实验证明气体中含有 。
Ⅰ.测定 X 中溶解的 .取 溶液 X,加入过量 KI 溶液,然后用
,溶液滴定生成的 ,达滴定终点时消耗 溶液 。
Ⅱ.测定 X 中 元素总量.另取 溶液 X,选用适当 还原剂将溶解的 全部还原为
,再用 溶液滴定所得溶液中的 。
由Ⅰ、Ⅱ中实验数据可证明 A 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则Ⅱ中消耗
溶液的体积应大于___mL(用含 V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圆底烧瓶 (2). (3).
的
3AgNO
HCl
HCl
HCl
2 2
2 3 2 4 62S O I S O 2I− − −+ +
HCl
2Cl 25.00 mL
1
2 2 30.04 mol L Na S O−⋅ 2I 2 2 3Na S O VmL
Cl 25.00 mL 2Cl
Cl− 1
30.10 mol L AgNO−⋅ Cl−
HCl 1
30.10 mol L AgNO−⋅
2
2 2 24H 2Cl MnO 2H O Cl Mn+ − ++ + + ↑ +△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4). a、b (5). , 溶于水后使得溶
液中的 增大,也能析出晶体 (6).
【解析】
【详解】(1)仪器 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和圆底烧瓶中的二氧化锰发生
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Cl2↑+2H2O+Mn2+;
(2)①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紫色的石
蕊试剂显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是变红的溶液褪色,所以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
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电离能够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显酸性,氯离
子遇到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a、b 都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HCl;
故答案为:ab;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Cl2 溶于水后使
得溶液中的 c(Cl-)增大,抑制了氯化钠的溶解,故也有晶体析出;
(4)Cl2+H2O HCl+HClO,生成 1mol HClO 需消耗 1mol Cl2,HClO 也有氧化性,1mol
HClO 和 1mol Cl2 均能将 2mol KI 氧化成 I2;
根据ⅠⅡ中给出的关系可知:
2S2O32-~2I-~Cl2~2Cl-~2Ag+,
2 2
0.04mol/L×V 0.10mol/L×V(AgNO3)
解得:V(AgNO3)=0.4V mL,
A 中产生的气体中若是含有 HCl,HCl 也会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应大
于 0.4V mL。
34.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1)室温下, 的亚硝酸 、次氯酸的电离常数 分别为: 、
.写出 、 、 、 四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_______。
(2)羟胺 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 1 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常用作还原剂,其
水溶液显弱碱性。已知 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的原理与 在水溶液中相似,请用电
2 2Cl H O HCl HClO+ + 2Cl
( )-c Cl 0.4V
0.1mol / L ( )2HNO aK 47.1 10−×
82.98 10−× 2HNO HClO 2NaNO NaClO
( )2NH OH
2NH OH 3NH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3)亚硝酸钠与氯化钠都是白色粉末,且都有咸味,但亚硝酸盐都有毒性,通常它们可以通
过加入热的白醋鉴别,亚硝酸钠遇到白醋会产生一种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和一种无色气体,
其中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会呈红棕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某液氨一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为 50%,现用作电源电解
的饱和 溶液,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中 的浓度为 ,则该过
程中消耗氨气的质量为_____(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
(5)工业上也可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实现由 制取 :
,通入 的一极是___(填“阴极”或“阳极”),阳极的电
极反应式是______。
【答案】 (1). (2).
(3). (4). 1.7g (5). 阴极
(6). (或 )
【解析】
【详解】(1)根据电离常数知酸性:HNO2>HClO,故反应是 HNO2+ClO-=NO2-+HClO;
(2)NH2OH 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即产生 OH-,原理与 NH3 在水溶液中相似,则其电离方
程式为:NH2OH + H2O NH3OH+ + OH-;
(3)根据亚硝酸钠遇到白醋会产生一种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和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知
生成 NO2 和 NON 元素发生歧化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O2-+2CH3COOH=NO2↑+NO↑+2CH3COO-+H2O;
(4)液氨-液氧燃料电池流过的电量与电解氯化钠溶液流过的电量相等,
则 2NH3~~~~6NaOH
34g 6mol
500 mL NaCl NaOH 10.3 mol L−⋅
2N 3NH
2 2 3 22N 6H O 4NH 3O+ +电解
2N
2 2HNO +ClO =NO +HClO− −
2 2 3NH OH+H O NH OH +OH+ −
2 3 2 3 22NO +2CH COOH=NO +NO +2CH COO +H O− −↑ ↑
- -
2 24OH -4e =2H O+O ↑ -
2 22H O-4e =O +4H+↑m×50% 0.3 mol/L×0.5L,m=1.7g;
(5)反应中氮气得到电子,所以通入 N2 的一极是阴极;阳极氢氧根失去电子转化为氧气,阳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OH--4e-=O2↑+2H2O 或 2H2O -4e-=O2↑+4H+。
35.钡盐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 BaCO3、BaSO3、Ba(FeO2)2 等],某主要生产 BaCO3
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 Ba(NO3)2 晶体及其他副产物,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Fe(OH)3 和 Fe(OH)2 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 分别为 3.2 和 9.7。
ii.Ba(NO3)2 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
iii.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 BaCO3 因含有少量 BaSO4 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
Na2CO3
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 。
(2)上述流程酸溶时,Ba(FeO2)2 与 HNO3 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 X 为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废渣 2 为
(写出化学式)。
① BaCl2②Ba(NO3)2③BaCO3④Ba(OH)2
(4)过滤 3 后的母液应循环到容器 中。(填“a”、“b”或“c”)
(5)称取 w g 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
淀质量为 m g,则该 Ba(NO3)2 的纯度为 。
【答案】(1)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
(2)Ba(FeO2)2+8HNO3 = Ba(NO3)2+2Fe(NO3)3+4H2O;
(3)③;Fe(OH)3;(4)c;(5) ×10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已知信息可知 Ksp(BaCO3)>>Ksp(BaSO4),BaSO4 尽管难溶,
也存在一定的溶解度,只要加入足量的饱和 Na2CO3 溶液,使 c(Ba2+)c(CO32-)>Ksp
(BaCO3),就可以发生沉淀的转化,而形成 BaCO3 沉淀,使 BaSO4 不断溶解,最后转化为BaC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2)
上述流程酸溶时,Ba(FeO2)2 与 HNO3 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硝酸钡、硝酸铁,同时产生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FeO2)2+8HNO3 = Ba(NO3)2+2Fe
(NO3)3+4H2O;(3)① BaCl2 可以与 SO42-发生沉淀反应,但是不能与 H+发生反应,因
此不能调节溶液的 pH,而且会引入杂质离子 Cl-,错误;②Ba(NO3)2 不能与 H+发生反应,
因此不能调节溶液的 pH,错误;③BaCO3 能与 H+发生反应,因此能调节溶液的 pH,也不引
入新的杂质离子,符合题意,正确;④ Ba(OH)2 能与 H+发生反应,能调节溶液的 pH,但
是该物质是强碱,制取物质成本高,造价大,不经济,错误;故选项是③;(4)过滤 3 后的
母液是析出 Ba(NO3)2 晶体后的 Ba(NO3)2 的饱和溶液,为使物质循环利用,根据各个容器
中物质的成分可知应循环到容器 C 中;(5)Ba(NO3)2 晶体溶于水与加入的硫酸溶液发生
反应:Ba2++SO42-=BaSO4↓,n(BaSO4)=" m" g÷233g/mol=m/233mol;由于 Ba(NO3)2 的式
量 是 261 , 因 此 w g 晶 体 中 含 有 Ba ( NO3 ) 2 的 质 量 是 m[Ba ( NO3 ) 2]=
m/233mol×261g/mol=261m/233g,所以该晶体中硝酸钡的质量分数是[261m/233g] ÷w×100%
=261m/233w×100%。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
【名师点睛】在物质制备时,一般反应是难溶物质制备更难溶解的物质,但是任何难溶性的
物质在溶液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只要加入其它物质使溶液中微粒浓度幂之积大于其溶度
积常数,就可以产生该沉淀,达到沉淀的转化,控制反应条件,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时加入的
物质要尽可能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最好增加该溶液的成分,而且要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再物质制备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就要使物质充分利用,既降低了物质的制备成本,同时也
减少了对环境的保护,可谓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