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数学(文)12月阶段检测试题(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数学(文)12月阶段检测试题(附解析Word版)

ID:420414

大小:1017.0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张家口市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三数学(文科)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若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解不等式确定集合 ,再由交集定义求得交集. 【 详 解 】 由 题 意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时需选确定集合 中的元素,然后才可以求交集 运算. 2.在公差 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中, ,且 , , 成等比数列,则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表示出 再由等比数列性质可求得 . 【详解】由题意 , , ∵ , , 成等比数列, ∴ ,即 ,解得 . 1 1| 232 2 xA x − = A B = ( )1,4 [ )1,4 { }1,2,3 { }2,3 ,A B { |1 5}A x x= ≤ ≤ { | 1 4} {0,1,2,3}B x N x= ∈ − < < = {1,2,3}A B∩ = ,A B d { }na 3 16a = 1a 3a 7a d = 1 8,a a d 1 3 2 16 2a a d d= − = − 7 3 4 16 4a a d d= + = + 1a 3a 7a 2 3 1 7a a a= 216 (16 2 )(16 4 )d d= − + 4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3.已知 ,则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 )+( )= ,用诱导公式求解. 【详解】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诱导公式,解题时需分析“已知角”和“未知角”的关系,确定选用什么公 式. 4.若直线 ( , )过点 ,则 的最小值等于( ) A. 9 B. 8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把 代入直线方程得 满足的等量关系,用“1”的代换把 凑配出基本不等式中的 定值,然后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 【详解】∵直线 ( , )过点 ,∴ , ∴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为 9.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题时要注意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 3sin 6 5 π α + = −   4cos 3 π α − =   4 5 3 5 4 5 − 3 5- 6 π α+ 4 3 π α− 3 2 π 4cos 3 π α − =   3 3cos( ( )] sin( )2 6 6 5 π π πα α− + = − + = 1x y a b + = 0a > 0b > ( )1,2 2+a b 3 2 2+ 4 2 2+ (1,2) ,a b 2za b+ 1x y a b + = 0a > 0b > ( )1,2 1 2 1a b + = 1 2 2 2 2 22 ( 2 )( ) 5 5 2 9a b a ba b a b a b b a b a + = + + = + + ≥ + × = 2 2a b b a = 3a b= = 2+a b相等,常常需要凑配出定值,“1”的代换是常用凑配方法. 5.已知 , , , ,则下列命题中必然成立的是( ) A. 若 ,则 B. 若 , ,则 C. 若 ,则 D. 若 ,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不等式 性质判断每一个命题是否正确,可举反例不等式不成立. 【详解】若 ,则 ,A 错; 满足 ,但是 ,B 错;若 ,则 ,∴ ,C 正确; , ,但 , D 错。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是解题基础.对不一定成立 的不等式可通过举反例说明. 6.已知点 为双曲线 : 上的动点,点 ,点 .若 , 则 ( ) A 27 B. 3 C. 3 或 27 D. 9 或 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求出双曲线 半焦距 ,说明 是双曲线的焦点,根据双曲线的定义计算 ,但要由已 知条件确定 点是否可能在两支上. 【详解】由题意 ,则 ,∴ 是双曲线的焦点, 又 ,∴ 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 . 故选:A. 的 的 a b c d R∈ a b> 2 2ac bc> a b> c d> a b c d > 2 2ac bc> a b> a b> − c a c b− > + 0c = 2 2 0ac bc= = 2, 1, 10, 2a b c d= = = = ,a b c d> > a b c d < 2 2ac bc> 2 0c > a b> 3, 2a b= = 3 2> − 3 2c c− < + P C 2 2 136 64 x y− = ( )10,0A − ( )10,0B 15PA = PB = c ,A B PB P 6, 8a b= = 36 64 10c = + = ,A B 15 2 10 12PA c a= < + = + P 2 15 2 6 27PB PA a= + = + ×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在涉及到双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可用双曲线的定 义求解.注意双曲线的定义是 ,解题时如不能确定双曲线上的点在哪支上, 则两支都有可能. 7.已知菱形 的边长为 2, ,点 满足 ,则 ( ) A. B. C. 6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 也用 表示,后求数量积. 【详解】∵ 是菱形,∴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解题时选取 为基底,其他向量用基底表示后再 参与运算. 8.已知函数 ,若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然后利用这两个性质化函数不等式为对数不等式,再解 之. 1 2 2PF PF a− = ABCD 60BAD∠ = ° E 3 1 4 4AE AD AB= +   AE AC⋅ =  8 3 4 3 4 2 3+ AC ,AB AD  ABCD AC AB AD+  3 1( ) ( )4 4AE AC AD AB AB AD⋅ = + ⋅ +      2 23 1 4 4AD AB AD AB= + ⋅ +    2 23 12 2 2 cos60 24 4 = × + × × °+ × 6= ,AB AD  ( ) x xf x e e−= − 1 1 2 2 log 1 2log 0f m f m    + − 1 2( ) ( )f x f x> − 1 2( ) ( )f x f x> 1 2( ) ( )f x f x> f D ABC− AD ⊥ ABC 3AD = 1AB = 2BC = 6DC = 8π 6π 4π 8 6π AD ⊥ ABC AD AC⊥ AC AB BC⊥ BC BD⊥ CD O , , ,A B C D AD ⊥ ABC AC ⊂ ABC AD AC⊥ AD BC⊥ 2 2 6 3 3AC DC AC= − = − = 2 2 2AB BC AC+ = AB BC⊥ AD AB A∩ = BC ⊥ ABD BC BD⊥ CD O ,OA OB OA OC OD OB= = = O D ABC− 6 2 264 ( ) 62S π π= × =球【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解题关键是确定球心位置.本题 中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确定球心.一般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 心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 10.过抛物线 : ( )的焦点 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 、B 两点,若 , 为坐标原点,则 ( ) A. B. C. 6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是准线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作 于 , 交轴于 ,利用 , ,及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求得结 论. 【详解】如图,过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是准线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 作 于 , 交轴于 , 由抛物线定义知 , ,设 ,则 , 由刚才的作图知 是矩形, ,∴ ,又 ,∴ ,∴ , ,∴ , , ∴ . 故选:D. C 2 2x py= 0p > F A 5 AF BF= O | | | | AF OF = 5 4 3 4 6 5 ,A B ,M N K AD BN⊥ D AD E AM AF= BN BF= ,A B ,M N K AD BN⊥ D AD E AM AF= BN BF= =AF a , 5AM a BF BN a= = = AMND DN AM FK a= = = 4BD a= //FE BD EF AF ED AB = 4 6 EF a a a = 2 3EF a= 2 5 3 3FK a a a= + = 1 5 2 6OF FK a= = 6 5 5 6 AF a OF a =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 焦点弦性质,解题时过 作准线的垂线,利用抛物线的定义, 得 , ,利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求解,方法简单易懂. 11.定义在 上的运算: ,若不等式 对 恒 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新定义把不等式 转化为 ,然后由不等 式恒成立求得 的范围. 【详解】由题意 ,即 对 恒成立, 当 时, ,∴ ,解得 或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题关键是利用新定义把“新不等式”转化 为我们熟悉的不等式,然后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并解不等式得参数范围. 12.已知函数 ,若 ,则 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D 的 ,A B AM AF= BN BF= R ( )* 1x y x y= − ( ) ( ) 21 * 3 5x x a a+ − < − ( )2,5x∈ a ( ] [ ), 1 6,−∞ − ∪ +∞ ( ) ( ), 1 6,−∞ − +∞ ( ) ( ),2 3,−∞ +∞ ( ] [ ),2 3,−∞ ∪ +∞ ( ) ( ) 21 * 3 5x x a a+ − < − 2( 1)[1 ( 3)] 5x x a a+ − − < − a ( ) ( ) 2( 1)[1 ( 3)3 ] 51 * x x ax ax + − − '( ) 0, ( )g x g x< ln 2x = ( ) (ln 2) 1 ln 2g x g= = − +极大值 1 2x x+ ln 2 1− 1 2( ) ( )f x f x= 1 2x x< 2 12 xx e− = 1 2x x+ ABC∆ A B C a b c ( )2 2a b c ab+ = + 30B = ° 2a = ABC∆ 3【分析】 已知条件利用余弦定理求得 ,然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 ,再由等腰三角形得 ,再由三 角形面积公式求得面积. 【 详 解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解三角形中有三类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 理、三角形面积公式,掌握这些公式是解题基础. 14.已知圆 : 和点 , 是圆上一点,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 点,则 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轨迹方程. 【 详 解 】 ∵ 在 的 中 垂 线 上 , ∴ , ∴ , 又 ,∴ 点轨迹是以 为焦点,实轴长为 6 的双曲线,∴ , ,又 关于原点对称, ∴ 点轨迹方程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用双曲线的定义求轨迹方程,属于基础题.根据双曲线定义确定动点轨迹 C A b ( )2 2a b c ab+ = + 2 2 2a b c ab+ − = − 2 2 2 1cos 2 2 a b cC ab + −= = − 120C = ° 30A = ° 2b a= = 1 1sin 2 2sin120 32 2ABCS ab C∆ = = × × ° = 3 C ( )2 25 36x y+ + = ( )5,0B P BP CP M M 2 2 19 16 x y− = M BP MP MB= 6MC MB MC MP PC− = − = = 10 6BC = > M ,C B 5, 3c a= = 2 2 2 25 3 4b c a= − = − = ,C B M 2 2 19 16 x y− = 2 2 19 16 x y− =是双曲线,然后求出 得标准方程,要注意所求轨迹方程是不是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15.已知双曲线 : ( , )的右焦点为 , , 是双曲线的一条渐 近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且线段 的中点 落在另一条渐近线上,则双 曲线 的离心率为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由 得 ,从而有 ,因此可得 坐标,于是有中 点 坐标,代入渐近线方程可得 的等式,转化后可求得离心率 . 【 详 解 】 如 图 , 设 在 渐 近 线 上 , ∵ , ∴ , ∴ , ∴ ,而 , 是 中点,∴ ,由已知 在渐近线 上, ∴ , , ,∴ .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考查渐近线方程,考查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的关系.解 题关键是寻找关于 的等式,然后转化后可求得 .题中用到一个结论: 在渐近线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且 .则有 . ,a b C 2 2 2 2 1x y a b − = 0a > 0b > F A B 0AF BF⋅ =  AF M C 0AF BF⋅ =  AF BF⊥ OA OB OF c= = = ,A B M ,a c e ,A B by xa = 0AF BF⋅ =  AF BF⊥ OA OB OF c= = = ( , )A a b− − (c,0)F M AF ( , )2 2 c a bM − − M by xa = − 2 2 b b c a a −− = − × c a a− = 2c a= 2ce a = = , ,a b c ce a = B OB c= ( , )B a b16.已知 , , 分别满足以下三个方程: ; ; ,则 , ,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方程的根,确定 的范围,从而得大小关系. 【 详 解 】 由 题 意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比较实数的大小,实质是考查方程根的分布,本题中方程的解只要通过函 数值的正负及函数定义域即可确定各自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三、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计 70 分. 17.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答案】(1) ; (2) . 【解析】 【分析】 (1) , 时,由 可得数列的递推关系,从而确定数列 是等比数 列,易得其通项公式; (2)数列 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所得,因此用错位相减法求 和. 【详解】(1)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①, 当 时, , , a b c 1 2 logxe x= 1 ln xx = ( )lnxe x= − a b c c a b< < , ,a b c 1 2 log 0ae a= > 0 1a< < 1 ln 0bb = > 1b > ln( )ce c= − 0c− > 0c < c a b< < c a b< < { }na n nS 2 1n nS a= − *n N∈ { }na 1 2 1 n n nb a + −= { }nb n nT 12n na -= 2 33 2n n +− 1 1a S= 2n ≥ 1n n na S S −= − { }na { }nb { }na n nS 2 1n nS a= − 1n = 1 1 12 1a S a= = − 1 1a =当 时, ②, ①-②得 ,即 (常数), 故数列 是以 1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 (2)由于 ,所以 , 所以 ③, ④, ③-④得 ,整理得 . 【点睛】本题考查由 与 的关系求通项公式,考查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在由 时,要注意 , 与它们的求法不同,要分类求解.数列求和问题中有两 类数列的求和法一定要掌握:数列 是等差数列,数列 是等比数列,则数列 的和的求法是裂项相消法,数列 的和的求法是错位相减法. 18.在 中,内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已知 . (1)求角 大小; (2)若 ,求 的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 ; (2) . 【解析】 【分析】 (1)降幂后由诱导公式得 ,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一个角的一个三角 函数后可求得 ; (2)由余弦定理写出 的关系式,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 的最大值,从而得三角形面积的 的 2n ≥ 1 12 1n nS a− −= − 12n na a −= 1 2n n a a − = { }na 12n na -= 12n na -= 1 2 1 2 1 2n n n n nb a + − −= = 2 1 3 2 1 2 2 2n n nT −= + +⋅⋅⋅+ 2 3 1 1 1 3 2 1 2 2 2 2n n nT + −= + +⋅⋅⋅+ 2 1 1 1 1 1 1 2 122 2 2 2 2 2n n n nT + − = + +⋅⋅⋅+ − −   2 33 2n n nT += − nS na 1n n na S S −= − 2n ≥ 1a { }na { }nb 1 1{ } n na a + { }n na b ABC∆ A B C a b c 23sin 2cos 02 A CB +− = B 3b = ABC∆ 2 3 π 3 4 3sin cos 1B B+ = B ,a c ac最大值. 【详解】(1) 中,内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已知 . 所以 , 故 ,由于 . 解得 . (2)由余弦定理 得 即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的面积 ,最大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考查降幂公式、诱导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 式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属于中档题. 19.如图(1),在直角梯形 中, , , ,过 点 作 ,垂足为 ,现将 沿 折叠,使得 .取 的中点 ,连接 , , ,如图(2). (1)求证:平面 平面 ; (2)若三棱锥 的体积为 ,求 . 【答案】(1)见解析; (2) . 【解析】 【分析】 ABC∆ A B C a b c 23sin 2cos 02 A CB +− = 3sin cos 1B B+ = 2sin 16B π + =   0 B π< < 2 3B π= 2 2 2 2 cosb a c ac B= + − 2 23 2 3a c ac ac ac ac= + + ≥ + = 1ac ≤ a c= ABC∆ 1 1 3 3sin 12 2 2 4ABCS ac B∆ = ≤ ⋅ ⋅ = 3 4 ABCD / /AB CD AB BC⊥ 2 2CD AB BC= = A AE CD⊥ E ADE∆ AE DE EC⊥ AD F BF CF EF DAB ⊥ DAE E FBC− 2 3 AB 2AB =( 1 ) 折 叠 过 程 中 保 持 不 变 , 再 由 从 而 可 证 得 ,于是有 平面 ,从而证得面面垂直; (2)三棱锥换底有 ,只要设 ,则三角形 面积为 , 到平 面 的距离等于 的一半为 ,这样棱锥的体积就用 表示出来了,由此可解得 . 【详解】(1)∵ , ,∴ ; ∵ , ,∴ ; 又 ,∴ 平面 , ∵ 平面 ,∴平面 平面 . (2)∵ 是 的中点,设 ,则 , ∴ 所以 ,即 .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棱锥的体积.证面面垂直,根据其判定定理就是要 证线面垂直,从而只要证得两个线线垂直即可,一定要抓住定理的所有条件,缺一为可.三 棱锥的体积注意常常用换底法,换底后高易求,底面积也易得,这样体积易表示出来. 20.已知抛物线 : 上一点 到其焦点 的距离为 5. (1)求 与 的值; (2)设动直线 与抛物线 相交于 , 两点,问:在 轴上是否存在与 的取 值无关的定点 ,使得 ?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 由. 【答案】(1) , ; (2)存在点 . 【解析】 【分析】 (1)由抛物线 上点 的焦半径为 可求得 ,从而再 求得 ; (2)假设设存在点 满足条件,令 , ,条件 转 ,AE DE AE EC⊥ ⊥ / /EC AB ,AB AE AB DE⊥ ⊥ AB ⊥ DAE E FBC F EBCV V− −= AB x= EBC 21 2 x F EBC DE 2 x x x AE CD⊥ AB CD∥ AE AB⊥ DE EC⊥ AB EC∥ DE AB⊥ AE DE E= AB ⊥ DAE AB Ì DAB DAB ⊥ DAE F AD AB x= BC CE DE x= = = 1 1 3 2E FBC F BCE BCEV V S DE− − ∆= = ⋅ 21 1 1 3 2 2x x= ⋅ 31 12 x= 2 3 = 2x = 2AB = C 2 2 ( 0)y px p= − > ( )4,R m− F p m ( )2y k x= + C A B x k M AMF BMF∠ = ∠ M 2p = 4m = ± ( )2,0M 2 2 ( 0)y px p= − > 0 0( , )R x y 02 pRF x= − p m ( ),0M a ( )1 1,A x y ( )2 2,B x y AMF BMF∠ = ∠化为 ,即 ,整理得: ,由直线方程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后消去 (注意讨论 的情形),得 的方程,由韦达定理得 ,代入 它是与 无关的等式,从而可得 . 【详解】(1)根据抛物线定义,点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即 ,解得 ,∴抛物线方程为 , 点 在抛物线上,得 ,∴ . (2)抛物线方程为: , 当 ,直线只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显然不成立, 当 时,令 , ,设存在点 满足条件, 即: , 即 , 整理得: , ,整理得 , ∴ , , ∴ , ∴ ,解的 , 因此存在点 满足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对存在性命题,一般 是假设存在,然后根据这个存在性去推导计算,方法是设而不求思想方法.如果能求出定点, 说明真正存在,如果求不出说明假设错误,不存在定点满足题意. 21.已知椭圆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 AM BMk k= − 1 2 1 2 0y y x a x a + =− − ( )( )1 2 1 24 0y y a y y+ + = x 0k = y 1 2 1 2,y y y y+ ( )( )1 2 1 24 0y y a y y+ + = k a ( )4,R m− 4 52 p− + = 2p = 2 4y x= − ( )4,R m− ( ) ( )2 4 4m = − ⋅ − 4m = ± 2 4y x= − 0k = 0k ≠ ( )1 1,A x y ( )2 2,B x y ( ),0M a AMF BMF∠ = ∠ AM BMk k= − 1 2 1 2 0y y x a x a + =− − ( )( )1 2 1 24 0y y a y y+ + = ( ) 2 2 4 y k x y x  = +  = − 2 4 8 0yy k + − = 1 2 4y y k + = − 1 2 8y y = − ( ) 44 8 0a k  − − =   4 8 0a − = 2a = ( )2,0M C 2 2 2 2 1x y a b + = 0a b> > ( )1 2,0F − ( )2 2,0F且经过点 . (1)求椭圆 的标准方程; (2)若斜率为 2 的直线与椭圆 交于 , 两点,且 ,求该直线的方程. 【答案】(1) ; (2) 或 . 【解析】 【分析】 (1)由椭圆定义得 .求得 后,再由 求得 ,得椭圆方程; (2)设出直线方程为 ,同时设交点坐标 , ,由直线方程与椭 圆方程联立消元后中得 ,再由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可求得 . 【详解】(1)由椭圆的定义,可知 . 解得 . 又 . 所以椭圆 的标准方程为 . (2)设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 ,得 . ,得 . 设 , , ∴ , , ∴ , 解得: . ( )2,1M C C A B 2AB = 2 2 14 2 x y+ = 3 1102 10y x= − 3 1102 10y x= + 1 22a AF AF= + a 2 2 2b a c= − b 2y x m= + ( )1 1,A x y ( )2 2,B x y 1 2 1 2,x x x x+ m ( )2 1 22 2 2 1 1 4a AF AF= + = + + = 2a = ( )22 2 2 2b a= − = C 2 2 14 2 x y+ = l 2y x m= + 2 2 2 14 2 y x m x y = + + = 2 29 8 2 4 0x mx m+ + − = 2 264 72 144 0m m∆ = − + > 3 2 3 2m− < < ( )1 1,A x y ( )2 2,B x y 1 2 8 9 mx x+ = − 2 1 2 2 4 9 mx x −= ( )2 1 2 1 2 1 25 5 4AB x x x x x x= ⋅ − = ⋅ + − 2 264 8 165 281 9 m m −= ⋅ − = 3 110 10m = ±∴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问题.在已知椭圆的两焦 点及椭圆上一点坐标时,用椭圆的定义求得长轴长 ,然后易得 ,从而得椭圆方程.直线 与椭圆相交于两个点 ,则相交弦长为 .本题采用设 而不求法求解. 22.已知函数 的极大值为 16,极小值为-16. (1)求 和 的值; (2)若过点 可作三条不同的直线与曲线 相切,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 ; (2) . 【解析】 【分析】 (1)求出导函数 ,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由题意可求得 ; (2)设切点 ,切线方程为 ,即 ,由切线过点 ,得 , 从而此方程有 3 个实数根,问题转化为函数 有 3 个零点,再由导数 研究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可得出结论. 【详解】(1)函数 , . 可得:函数 在 ,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 时函数 取得极大值 16, 时函数 取得极小值-16. ∴ , , 联立解得: , , (2)由(1)可知 ,设切点 , l 3 1102 10y x= − 3 1102 10y x= + 2a b y kx m= + 1 1 2 2( , ),( , )x y x y 2 1 21 k x x+ − ( ) ( )3 3 0f x x ax b a= − + > a b ( )1,M m ( )y f x= m 4a = 0b = ( )12, 11− − '( )f x ,a b ( )( )0 0,P x f x ( ) ( )( )0 0 0y f x f x x x′− = − ( )2 3 0 03 4 2y x x x= − − ( )1,M m ( )2 3 3 2 0 0 0 03 4 2 2 3 12m x x x x x= − − = − + − ( ) 3 22 3 12g x x x m= − + + ( )g x ( ) ( )3 3 0f x x ax b a= − + > ( ) ( )( )23 3 3f x x a x a x a′ = − = + − ( )f x ( ), a−∞ − ( ),a +∞ ( ),a a− x a= − ( )f x x a= ( )f x ( ) 3 16f a a a a a b− = − + + = ( ) 3 16f a a a a a b= − + = − 4a = 0b = ( ) 3 12f x x x= − ( )( )0 0,P x f x则切线方程为 ,即 , 因为切线过点 ,所以 , 由于有 3 条切线,所以方程有 3 个实数根, 设 ,则只要使 有 3 个零点, 令 ,解得 或 , 当 , 时, , 单调递增; 当 时, , 单调递减, 所以 时, 取极大值, 时, 取极小值, 所以要是曲线 与 轴有 3 个交点,当且仅当 ,即 , 解得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点睛】本题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 个数问题,本题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属于难题. ( ) ( )( )0 0 0y f x f x x x′− = − ( )2 3 0 03 4 2y x x x= − − ( )1,M m ( )2 3 3 2 0 0 0 03 4 2 2 3 12m x x x x= − − = − + − ( ) 3 22 3 12g x x x m= − + + ( )g x ( ) 26 6 0g x x x′ = − = 1x = 0x = ( ),0x∈ −∞ ( )1,+∞ ( ) 0g x′ > ( )g x ( )0,1x∈ ( ) 0g x′ < ( )g x 0x = ( )g x 1x = ( )g x ( )g x x (0) 0 (1) 0 g g >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