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 10 月 7-8 日月考
历史试卷
2019.10
第Ⅰ卷(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1. 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术,周人则敬天保民、崇尚礼乐教化。这反映出商周时期( )
A. 政权和神权结合越来越紧密
B. 从神本到民本的文明发展轨迹
C.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趋于严密
D. 已经出现人民主权的思想倾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殷人尊神事
鬼、崇尚巫术,周人则敬天保民、崇尚礼乐教化”, 它体现了从神本到民本的文明发展轨迹。
A 说反了,C 和题意无关,D 表述不符合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故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
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B.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C.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最初是晋国,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分封,后来晋国分裂为韩、
赵、魏,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这里显然体现出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故 A 项正确。晋国并
不代表统一的潮流,故 B 项错误。C 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 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3.有研究表明,春秋霸主的争霸战略各不相同,各有特色。齐桓公的争霸战略是安民、尊王、
亲邻、攘夷。晋文公的政治、经济战略是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楚庄王的争霸指导思想
是对外以德绥远、对内惠恤安民。该研究旨在强调
A. 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
B.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 政治理性精神对霸业产生影响
D. 儒家思想已成为主流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研究表明春秋霸主重视以德、义、信、礼来作为称霸诸侯的指导思想,折射出政治
理性精神对建立霸业产生影响。故答案为 C 项。A 项,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
力的提高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而不是由于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排除;B
项,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的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 项,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开始
成为主流正统思想,排除。
4.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
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
A.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 是宗法制强化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表明士
阶层崛起,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要求社会变革,这就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所以 A
符合题意;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题干无关,所以排除 B;百家争鸣的根源
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 C 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宗法制,排除 D。
5.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汉代登上后位并有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 19 位,其中先后有 9 位皇太后临朝称制,而没有临朝之名,却有干政之实的皇太后也不在少数。汉代母后临朝政治的
出现
A. 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
B. 基于刘氏诸侯王势力的强大
C. 是君权至上 客观产物
D. 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淡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母后临朝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能力。中国古代君主
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至上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宦官、外
戚、母后干预朝政,形成专权的局面,故选 C 项;单凭母后政治的出现不能表明当时女性社
会地位得到提高,故排除 A 项;汉朝在武帝之后,基本上解决了诸侯王割据的问题,故排除 B
项;母后政治也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体现,D 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母后临朝是皇权至上的衍生物。
6.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髙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职
位监察一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A. 旨在防范监察官员独断专权
B. 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
C. 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
D.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答案】B
【解析】
利用地位低的官员监察地位高的官员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B 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监察效
率,不是职责,A 错误;古代皇权是高度集中,不是下移,C 错误;监察主要是官员,不是管
理地方,D 错误。
7.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
之利。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得真才?”这主要表明作者
A. 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 B. 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
的
的C. 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 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现在门第衰落,
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选得真才” 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故本题答案
选 B 项。由“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可以看出 C 项错误;A 项
错误,科举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的进步; D 项错误,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
的垄断。
8.对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 年)勅令“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通常学者认为“这是只允
许在一个县域范围之内设置一个正式市场”;而后有新学者认为“勅令规定所不得置者,并非
市场本身,而是指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这说明
A. 历史研究都具有不确定性
B. 时间性决定着历史真实性
C. 学者的学识影响历史解释
D. 后世学者观点更科学准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素养。材料中通常学者对“市”解释为市场,而新学者对“市”
解释为市官,由于学识的不同而导致了研究结论的差异。故答案为 C 项。A 项,历史研究会因
新材料的发现而结论有所改变,但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具有不确定性,排除;B 项,时间性有时
会因研究材料的改变而影响着历史研究的结论,但历史真实性不会因时间而改变,排除;D 项,
后世学者的研究观点虽会因研究材料更丰富而准确,但并非后世学者的观点更科学准确,排
除。
9.“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
化,……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这说明科举制
A.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B. 打破贵胄子弟世代为官传统
C.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D. 使知识分子创新意识被限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可知体现的是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公平性,A 选项符合题意。军功爵制度的出现打破了
贵族子弟世代为官的传统,B 选项排除。科举制属于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C 选项排除。八股
取士使知识分子的创新意识被限制,D 选项排除。
10.《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世祖的“大新制作”主要表现为
A. 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 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 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D. 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项刺史的设置,始于汉代,B 项是宋代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D 项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AB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行省制是元代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属于“大新制作”,故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1.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
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
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
A. 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 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C. 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D. 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答案】D【解析】
明朝政府并不是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推行海禁政策,故 A 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经
济目的为主,没有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材料也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故 B 错误;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没有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故C 错误;“使节来
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说
明当时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
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贸易的特
点、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2.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
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
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
C.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可以看出该举措打破了传统
的中原中心观念,故 C 项正确。A 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该举措促进元朝政教分离,
故 B 项错误。该举措有利于民族融合,故 D 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元朝民族政策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
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元朝民族政策改革及其影响
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
史研究必须遵循 一个原则。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的史实 结论
A 从秦朝一直到明清,都存在着“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分封制一直在起重要作用
B 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机构相互制约 唐朝的政治具有民主的色彩
C 明朝时废除了宰相制度 明朝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D 清朝时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朝时废除了宰相制度”是君主专制得以强化的表现,故 C 项符合题意; “从秦朝
一直到明清,都存在着“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为了突出君主独尊的地位,不能得出“分封制一直
在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故A 项不符合题意;“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机构相互制约”
不能体现唐朝的政治民主性,因为其本质仍是封建专制,故 B 项不符合题意;清朝虽长期实行
“海禁”政策,但仍设有广州“十三行”统经营对外贸易,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14.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
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
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 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 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 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 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详解】题干表明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已经“开眼看世界”,但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究
其原因,他在用“天朝上国”的传统思维方法分析西方国家。故答案为 A 项。B 项,林则徐对
西方工业国家的野蛮掠夺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客观分析战前形势,排除;C 项,林则徐的这一
错误认识判断并不能延缓战争爆发,排除;D 项,清廷的腐败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排除。
15.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 10 年,“天朝”50 余次,“中
国”不满 10 次;道光十六年(1836 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 次,“中国”5 次;道
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 次,“中国”14 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天朝”体现了中国盲目自大的外交观念,而“中国”首次超过了“天
朝”,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对等的外交观念,故本题答案选 D 项;A 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
国国际地位的变化;B 项不选,题干所说与洋务运动无关;C 项不选,题干所述与民族主权意
识无关。
16.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
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
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A.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B.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 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双
语证据汇编后,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李顿调查团。因这一证据汇编具有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充分体现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故选A;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国联对九一八事变的仲裁结果是东北由国联直接托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
想将东北置于英法的控制之下,这并未改变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排除 B;沈阳“九君子”
(爱国知识分子)完成《TRUTH(真相)》双语证据汇编的目的不在于研究抗战,而在于为国
联仲裁提供参考依据,排除 C;九一八事变的性质不可能因为国联的仲裁而发生变化,这就是
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略战争,排除 D。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
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
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A. 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B. 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C. 彰显爱国的民族情怀
D. 获得当时政府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体现中国人民对英法侵略
的反抗,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故答案为 C 项。A 项,联系所学可知,中国民众的抵抗行为结果
失败了,排除;B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内忧外患,迫使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
习,与材料的限定时间不相符,排除;D 项,从“民众自发起来”可见并非获得政府的支持,
排除。
18.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 开启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 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 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北洋政府通过一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中苏协定》和国
联等外交活动,争取废除列强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利益,没有盲区追随欧美国家
外交立场,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1840 年鸦片战争后开启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故 A 项
错误。从以上五次外交活动的结果可知,中国国家利益没有得到承认,国际地位并没有得到
提高,故 D 项错误。
19.1834 年,英国派律劳卑为驻华商务总监督,负责通商事务的两广总督卢坤因律劳卑以“平
行款式”递交文件而震怒。1838 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投递文书,封面上无“禀”字
样,两广总督邓廷桢即“原封掷还”。这反映出当时
A. 清朝官员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 中英两国外交纷争日益增多
C. 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日趋保守
D. 清政府面临严峻的边疆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拒绝了英国没有“禀”字样的文书,可见当时清政府没有放
弃“天朝上国”的思想,故选择 A 选项;材料中清政府官员只是没有接受英国文书,并不属
于外交纷争,故排除 B 选项;清政府较之前的闭关锁国而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国家
进行接触,故排除 C 选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清政府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与地方矛盾无关,且
在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才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故排除 D 选项。
【点睛】了解中国的“天朝上国”思想,并掌握其具体的表现。20.1959 年 9 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
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
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 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
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
国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说明美国制造“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
的图谋。台湾方面的回应体现台湾当局反对美国的政策,坚持“一个中国”,故答案为 C 项。A
项与材料相悖,排除;B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1.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
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
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众多女子团体的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推动,这说明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故 B 项正确;国民政府出现于 1927 年,材料也未涉及女性的所有权利,故 A 项错误;民主共
和观念指的是反对帝制的观念,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C 项错误;D 项错在“确立”,故错误。
22.下列漫画中能反映《马关条约》签订所带来后果的是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C 项的寓意与材料主旨相符;
ABD 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3.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
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答案】D【解析】
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 两项均不符合;B 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己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
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己在民间悄然形成,故 D 项正确。
点睛:注意材料中的几个时间“辛亥革命前”“民国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
可以分析出答案。
24.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
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
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
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 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 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C. 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D. 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各省以筹措军费镇压太平军为借口开始“截留田
赋”;《辛丑条约》签订后,各省“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到了民国初
年,地方军阀更是“擅自截留或挪用”田赋。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政局动荡使地方权力渐大,
而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故 B 项正确;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项只
是对材料的简单概括不是从实质上说明材料反映的问题,故 C 项错误;地方政府没有获得财
政自主权,故 D 项错误。
25.1927 年 8 月 20 日,毛泽东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到:“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则
必会再失败.我们则应坚决地竖起红旗。”在此,毛泽东
A. 强调中共独立领导革命
B.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主张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D. 近代国家统一观念传播广泛【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则必会再失败.我们则应坚决地竖起红旗”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运动失败后,毛泽东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权和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强调的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A 选项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道路
开辟后,B 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并未主张国共继续合作,C 选项
排除;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广泛传播是在抗日战争时期,D 选项排除。
26.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
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A. 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
C. 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抗战爆发以后,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民主选举,当时吸纳了很多的
开明地主,绅士和国民党党员,主要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服务,答
案为 A;从材料中的“也有不少开明地主”,可以看出,没有剥夺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力,B 错
误;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联合抗日,重点不是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 错误;推动民
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是抗战胜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27.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
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
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
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
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B 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 1927-1937 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 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 1924-1927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 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
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 D。
28.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史沫特菜不畏艰险,长期深入山西、
延安抗日根据地,将敌后抗日见闻以《中国的战歌》为名在国外出版,引起国际的强烈关注。
这一报道
A.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缓解国共两党的紧张关系
C. 改善中国抗战的困难处境
D. 扩大敌后抗战国际影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将敌后抗日见闻以《中国的战歌》为名在国内外出版,引起国际的强烈关注”
真实反映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的情况,有助于扩大敌后抗战国际影响力。故答案为 D 项。
A 项,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B 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两党关
系较为缓和,排除;C 项,材料中仅是一种影响力,没有看到国际的援助,夸大其作用,排除。
29.近代历史上某一时期,武昌城内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用布或纸做的青天白日旗,街道上也挂
着不少的口号标语,比如“政权归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等。这反映了
A. 清政府的统治走向土崩瓦解
B. 国共合作推动革命形势高涨
C. 开展土地革命赢得民众拥护
D. 驱逐日寇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答案】B【解析】
【详解】材料“武昌城内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用布或纸做的青天白日旗”、“政权归革命的民众”
等信息说明这是 1926—1927 年北伐战争时期,故 B 项正确;A 项是辛亥革命时期,故错误;C
项是在 1927 年以后,故错误;D 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错误。
30.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 22 个省份,涵盖
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
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A. 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黄埔军校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说明
黄埔军校意在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反对地方意识,故 B 正确;抗战时形成民族统一战
线,A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 C;材料无法体现革
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排除 D。
31.1936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以“民主共和国”
的口号代替“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并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共作此调整的原因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
C. 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
D. 红军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可
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中共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团结抗战的需要,A 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井冈山时期形成的,是为了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不符合题意,B 错误;
1938 年 10 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C 错误;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取得决定性胜利,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
分”,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抗战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32.据统计,从 1840 年到 1861 年止,至少出现了 22 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
《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夏燮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
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A. 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 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 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
D. 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出现较多的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有助于中国人了解世界大势,去除“天朝上
国”心理,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故答案为 C 项。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排除 A 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国人对
西学的态度,排除 D 项。
33.沈从文在《辛亥革命的一课》中指出:“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
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
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 中国军事制度仅发生一定改变
B. 中国社会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
C. 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
D. 从专制到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D
【解析】
【分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说明不可
能一蹴而就,专制到民主转变具有艰难性,故 D 正确;A 不是从文明演进角度阐释;辛亥革
命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等发生变化,故 B 错误;C 与材料内涵相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4.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 年 3 月至 4 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 10 万
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 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
这说明
A. 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
B. 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 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
D. 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可知中国远征军
解救了英军,支援了英国、缅甸的抗日战争,这说明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故 D 项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支持,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抗战的地位,故 B
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日军主力的状况,故 C 项排除。
【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 。
35.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
草委员会,在组织 8000 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 1.5 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
见 118 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 100 多条。这一过程
A. 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 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 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组织 8000 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 1.5 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
各方面意见 118 万多条。”可知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 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奠定国家政治建设基石的是新中国成立,A 选项排除。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为推翻蒋
介石政府,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 选项排除。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1997 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D 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
提取。
36.1954 年 3 月出版 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是“一
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
A. “北约”“华约”全面对抗
B.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C. 独立自主召开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4 年 3 月,朝鲜战争已经实现停火,但印度支那战争还在继续,奠边府战役的胜
利宣告法国对越南侵略的失败。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斗争中,中国给予两国有力的援助,
日内瓦会议召开于 1954 年 4 月,故 D 正确;“北约”和“华约”全面对抗局面正式形成是在
1955 年,《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是在 1954 年 7 月,万隆会议召开于
1955 年,故 A、B、C 三项错误。
37. 1964 年 1 月 27 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
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
A. 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 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 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 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答案】D
的【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和法国的建交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
这与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完全相反。在中国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时候,
法国与中国建交表明了法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联盟的一种突破。A 选项说法错误,建交热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B 选项说法错误,这与欧洲一体化并没有直接联系;C 选项不能完全体现。
因此本体选择的 D 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 世纪初期新中国的主要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
法建交
【名师点睛】法国在二战之后并没有一直跟随美国的脚步。戴高乐将军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
出了"自由法国主义",这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盟是一种打击,中法建交也是这个阶段的一
个具体的事件。因此中法建交对当时世界的两极格局来说是一种突破。
38.雅典的市政广场上建有“纪名英雄墙”用作公告栏,有关城邦的事务及法令预案都公告于
此供人们讨论,公民大会通过的法令也都刻在石碑上。建于公元前 5 世纪末的圣殿是雅典的
公共档案馆,所有档案文献及收支账目向公民开放查询。这说明古代雅典
A. 法令彰显民众意愿
B. 公民大会权力至上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城邦民主受到监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关城邦的事务和法令预案都公告给公民讨论,公民大会通过的法令也刻在石碑上,
城邦的档案文献及收支账目也向公民开放查询,都说明城邦的事务对公民公开,接受公民监
督,故选 D 项;法令向公民公开无法说明彰显民众的意愿和公民大会权力至上,排除 AB 项;
参政是公民义务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 C 项。
39.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在写到女性时都说她们天生低贱,认为如果女人
获得太多权力,便会带来可怕后果。这反映了当时
A. 贵族享有政治特权
B. 价值判断具有时代局限C. 精英政治成为主流
D. 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没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对女性的轻视是古希腊时代对女性认识的
结果,这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故 B 项正确;贵族包括女性,故 A 项错误;古希腊实行的
是直接民主,全体公民都有参政权,不是精英政治,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政治逐
渐走向没落,故 D 项错误。
40.有个地方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
票;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
以严惩。下列最符合题意的是
A. 古代雅典有限的政治自由
B. 古代雅典人人参政的特色
C. 古罗马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D. 古罗马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哲人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
随一派,反对一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公民政治自由受限制,A 正确;古代雅典
是公民政治,不是人人参政,故 B 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雅典,不是罗马,故 CD 错误。
41.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
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
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上述材料说明
A.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 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 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
D. 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決方
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说明古代雅典人在生活中遇到冲突时习惯寻
找种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即用妥协的方法解決问题,而民主制的特点就是用共同协商,即“妥
协”的方法解決问题。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C 项不是材料的主旨,
材料中并没有说是主要矛盾,D 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故排除 ACD。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
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准确解读。
42. 伯里克利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
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这表明雅典( )
A. 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的产生
B. 旧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 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 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几乎各级官职向一
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可知,伯里克利时期为公民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C
项正确。A 项与材料“向一切公民开放”不符,B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
43.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
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
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
A. 开放性和灵活性 B. 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 随意性和实用性 D. 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
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说明罗马法具有
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性。故选 A 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44.《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 25 阿斯的罚金”。公元前 l 世纪,古罗马
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 25 阿斯的罚金。
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
A. 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
B. 罗马法应时而发展
C. 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
D.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答案】B
【解析】
《十二铜表法》最初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 25 阿斯的罚金”,结果出现了捆掌为乐
的情况,随后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了罗马法在根据实
际情况不断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法律变革和商品经济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体
现不出法官判决的随意性,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故 D 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罗马法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
展。
45.罗马法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25 岁,后改为男子进入 25
岁即可。再后来男子满 20 岁、女子满 18 岁,证明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
可视为法定的“成年人”。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崇尚正义的精神 B. 男女同权的原则
C. 求实灵活的特点 D. 重视私法的倾向
【答案】C
【解析】
罗马法对于成年男女岁数的规定体现出罗马法求实灵活的特点,C 正确;崇尚正义不符合材料
主旨,A 错误;罗马法排斥妇女的权益,B 错误;私法重视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46.公元前 406 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 6 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 6 位将军个人
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公民大会掌握城邦立法权
B. 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C. 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 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公民大会可以不听取 6 位将军的申辩,就
可以判处他们死刑,这说明公民大会的权力无法受到制约,其决定具有至上的权威,故 D 项
正确;雅典掌握司法权的是陪审法庭,故 A 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的冲突,
故 B 项错误;被告人拥有法庭申辩的权利,故 C 项错误。
47.英国法学家梅因曾论述到:“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
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
述
A. 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
B. 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
C. 表明罗马法促进了对外贸易
D. 指出了罗马法的弊端和缺陷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人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民族、经济贸易纠纷增加,为了巩固
罗马帝国的统治,万民法应运而生,材料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故 A 项正确;成文法
诞生与习惯法时期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有关,材料未涉及,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
是说明罗马法与对外贸易的因果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弊端和缺陷,故 D
错误。48.下面是《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房屋及土地”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表明该法
A. 出发点 于维护贵族利益
B. 法律条文具体明晰
C. 化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繁琐且不具操作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房屋及土地”的部分内容体现出罗马法条文具体明
晰,故 B 正确;A、D 两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 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 536 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
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 23 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
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
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
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
司所垄断。公元前 494 年,当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
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
的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 471 年,平民大会
获得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Tributa)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公元前 454 年,罗马
在成立一个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前 451 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
并刻在 10 个铜袁上。公元前 450 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春
秋时期郑国的“铸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差异,并完成以下表格。
“铸刑书” 《十二铜表法》
背景
(1)经济:
(2)政治:① ②贵族垄断法律③
(3)思想: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4)政治上:
目的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贵族:主导法律的制定,
维护自身的利益。
(5)平民:
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于奴隶主阶级斗争的产物,具
有封建色彩。
(6)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开创了
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
内得到贯彻执行。
(7)
【答案】(1)经济:奴隶制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逐渐形
成。
(2)政治:①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趋于崩溃;③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3)思想: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4)政治: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平民备受欺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5)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6)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
(7)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条文明晰,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保证了平民的利益,
但同时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解析】
【详解】(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经济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极大提高,
原有的奴隶制经济体制,即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建立。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政治方面是诸侯争霸混战,分封制和宗法制开始瓦
解。各诸侯为了富国强兵而纷纷进行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3) 根据材料“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可知,春
秋时期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时期,罗马政治方面贵族垄断法律,对习惯法
拥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导致习惯法被随意解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加剧。
(5)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平民获
得法律的审批权,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6)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性质是奴隶制性
质的法律。
(7)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把习惯法变成成文法,限制
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打破了贵族垄断法律、随意解释法律的
特权,但《十二铜表法》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50.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
期
史实
秦
汉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隋
唐
唐朝高丽了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
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
元
设置节舶式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
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
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
明需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
汉武帝时开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传统贸易的重要通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
中外使者、商人络绎不绝。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胡椒、波斯枣、高丽
乐等传入中国,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政
治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共同进步。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表格,提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说明原因即可。“看法”,由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秦汉、
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外文明之间的交融,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
中外文明的交融。“说明”,依据所学知识从汉武帝以来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促进丝绸、
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的同时,国外的胡椒、波斯枣、高丽乐等也传入中国,从
而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等
角度分析。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的复兴,绝不
是一帆风顺的,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不是 21 世纪才提上议
事日程的,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有学者认为,在 20 世纪的中国复兴出现
过三波浪潮,现在正处于第三波浪潮的上升阶段;相应地,便有三个谷底——1900 年、1933
年、1976 年,和两个波峰——1922 年、1945 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取 20 世纪中国复兴浪潮的某一阶段,围绕“沉沦”或“复兴”自行
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阶段划分进行论
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补充或否定,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论题: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阐述:1931 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民众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救国运动。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
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经过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以及国际反法西斯同
盟的援助,1945 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
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其它论题,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
【解析】
【详解】论题,据材料“在 20 世纪的中国复兴出现过三波浪潮,现在正处于第三波浪潮的上
升阶段;相应地,便有三个谷底——1900 年、1933 年、1976 年,和两个波峰——1922 年、1945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取 20 世纪中国复兴浪潮的某一阶段,围绕“沉沦”或“复兴”自
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例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阐述,再结合
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52.【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 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 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
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
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
《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 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
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 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
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
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
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 1988 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
【答案】(1)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在核武器研究
方面取得重大贡献。
(2)两极对峙,世界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以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
未艾;新中国国防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
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概括得出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据
材料“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可得出
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据材料“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1967 年氢弹成功,于敏
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等信息得出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而中国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
威胁,加之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中国必须加强核武器的研究以巩固国防,为新中国的建设创
造安定的环境。故可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