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
B. 大肠杆菌中 DNA 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
C.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D. 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染色体及其他细胞器。
【详解】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可以控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 正确;
每个 DNA 中含有多个基因,故大肠杆菌中 DNA 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B 错误;核糖体属
于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C 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
核生物,无内质网,D 错误。故选 A。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衰老细胞中 DNA、RNA 和蛋白质的含量都会明显降低
B.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丙酮酸分解
C. 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D. 胰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合成和加工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衰老的特性: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
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
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
能降低。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第三阶
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上都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3、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
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
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4、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衰老细胞中核 DNA 含量不变,A 错误;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H]
与氧结合生成水,而丙酮酸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分化
和衰老过程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C 正确;胰腺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核
糖体上,然后在内质网上进行初步加工,继而在高尔基体上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和包
装,D 错误。
3.孟德尔研究了 7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发现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这 7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
B. 豌豆至少有 7 对同源染色体
C. 7 对相对性状中任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符合分离定律
D. 豌豆所有相对性状中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任意两对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 7 对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A 正确;7
对相对性状至少由 7 对等位基因控制,B 正确;每一对都符合分离定律,C 正确;除上述 7 对
性状以外,其他任意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 错误。
【点睛】自由组合的实质与适用范围:
(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两对(或
两对以上)基因需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④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
不遵循。4.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H、0、N 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 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 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C、H、0、N 等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如: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 C、H、O、N 四种,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 C、H、O 三种元素
组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和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都是由 C、H、
O、N、P 五种元素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
框架,A 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有氧存在时发生在线粒体中,在无氧时发生在细胞质基
质中,B 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
受体结合发生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相应的细胞回收,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后不
被灭活,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 错误;
同一种酶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 ATP 合成酶,D 错误。
5.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乙细胞正 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C. 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D. 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也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精子
在【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为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且发生了交叉互换;丁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详解】A、图乙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 错误;
B、乙细胞有 4 个染色体组,其子细胞有 2 个染色体组,B 错误;
C、丙细胞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 错误;
D、一个丙细胞因交叉互换能产生四种精子,一个丁细胞因发生易位,也能产生四种精子,D
正确。
故选 D。
6.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 AA 的人都患病,Aa 的人有 50%患病,aa 的人都正常。一对新
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 Aa 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
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为( )
A. 1/2 B. 1/6 C. 1/3 D. 1/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
于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而她的母亲是 Aa 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
所以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基因型都为 aa,该女性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女性的母亲基因型为 Aa,父亲基因型为 aa,而该女性正常,
则该女性的基因型可能为 Aa 或 aa,又因为 Aa 中有一半患病,说明该女性是 Aa 的概率是
1/3 , aa 的 概 率 是 2/3 。 该 女 性 与 正 常 的 丈 夫 aa 婚 配 , 后 代 Aa : aa= ( 1/3×1/2 ) :
(1/3×1/2+2/3)=1:5,其中 Aa 有一半患病,所以后代发病的概率=1/6×1/2=1/12,故选 D。
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的个体(aa 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
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1,个体间
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 5/8 B. 3/5 C. 1/4 D. 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应选用配子法来计算基因型概率。在开始审题的时候看到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因为亲
本均为 bb,因此只要考虑 Aa 和 AA 这一对基因,此时应选择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bb 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 bb.因为
,所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a 的基因频率为 ,所以自由交配
后 AA 的个体为 ,Aa 的个体为 ,aa 的个体为 ,但 aa 纯合致死,故 AA 的个体占
,也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故选 B。
8.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
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
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24:8:3:1 B. 9:3:3:1 C. 15:5:3:1 D. 25:15:
15: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抗旱与多颗粒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真实反映杂合
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从而推测出其基因型。
【详解】由题意可知水稻的抗旱性和多颗粒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对测交
结果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旱:敏旱=2:1,多颗粒:少颗粒=1:1,则提供
的亲本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配子中 A:a=2:1,B:b=1:1,让这些植株相互授粉,敏旱
(aa)占 1/3×1/3=1/9,抗旱占 8/9, 少颗粒(bb)占 1/2×1/2=1/4, 多颗粒占 3/4,根据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为(8:1)×(3:1)=24:8:3:1。综上所述,A 正
确,BCD 错误。故选 A。
9. 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
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与② B. ②与③ C. ①与③ D. ②与④
【答案】B
【解析】
10.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中,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 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
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 正确;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
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 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 正确;洋葱根尖
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错误。
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 4 个四分体,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
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依次为 16、0、16
B. 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 8 条染色体,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 4 个四分体
C. 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36 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有 36 个着丝粒
D. 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 AaXb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
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
赤道板上;(3)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
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以 2n 为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详解】A、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该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
四个四分体,说明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8,则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依次为 8、0、8,错误;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 8 条,则该细胞含有 16 条染色体,此细胞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可产生 8 个四分体,错误;
C、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36 个着丝粒,即 36 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含有 18 条染色体,则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含有 18 个着丝粒,错误;
D、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为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
个 AaXb 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 A 和 a 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了 AaXb
和 Y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相同,即 AaXb 次
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 AaXb 精子,Y 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 Y 精子,所以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
型分别是 AaXb、Y、Y,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和 DNA 分子的区别,考生应牢牢
掌握各种的概念,在减数分裂的各个过程中区别各个概念的关键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减数分
裂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12.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
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所示。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 DNA 的复制
B. 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 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 用药物阻断 DNA 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可能处于间期,有丝分裂前、中和末
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 正确;丙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B 错误;乙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C 正确;
用药物阻断 DNA 复制,则细胞停留在间期,不能继续分裂,所以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D 正确。
【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结构 时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 分子数
间期 2n 0→4n 2n→4n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有
丝
分
裂 分裂期
末期 4n→2n 0 4n→2n
减 间期 2n 0→4n 2n→4n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减Ⅰ
末期 2n→n 4n→2n 4n→2n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数
分
裂
减Ⅱ
末期 2n→n 0 2n→n
13.如图为某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器官不可能是肝脏
B. 图②中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2
C. 图③中有两个四分体
D. 图④中可能存在两条 Y 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中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肝脏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 正确;图②中
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2,B 正确;图③中没有四分体,C 错误;图④细胞质均等分
裂,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而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内可能存
在两条 Y 染色体,D 正确。
【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的判断: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①判断结果:A 为有丝分裂前期,B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②判断步骤: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①判断结果:A 为有丝分裂中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②判断步骤: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①判断结果:A 为有丝分裂后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判断步骤:14.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
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红眼雌果蝇体细胞中一定含有两个红眼基因
B. 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含有红眼基因
C. 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
D. 白眼雄果蝇体内细胞中一定只含有一个白眼基因
【答案】C
【解析】
红眼雌果蝇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因此体细胞可能含有 1 个红眼基因,A 错误;红眼
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可能不含有 X,不含有红眼基因,B 错误;白眼雌果蝇的细胞为 2 个白眼
基因,因此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C 正确;白眼雄果蝇细胞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形
成 2 个白眼基因,D 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名师点睛】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在摩尔根的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
的杂交实验中,F1 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 1:1,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F1
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
色体上。
15.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
抗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
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分别是( )
A. 1:0 3:1 15:1 B. 3:1 3:1 9:6:1C. 1:0 1:1 9:6:1 D. 1:1 3:1 15: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甲中两个抗冻蛋白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当于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
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图乙中,两个抗冻蛋白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而另一条染色体上没有,仍然相当于杂合子,
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图丙中,两个抗冻蛋白基因位于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体上,相当于双杂合
子,因此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甲图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抗冻蛋白基因,可看做是纯合子(用 AA 表示),自交后
代全都含抗冻蛋白基因,即后代冻蛋烟草:普通烟草 ;乙图可以看做是杂合子(用 Aa
表示),自交后代有 的个体含有抗冻蛋白基因,因此后代冻蛋烟草:普通烟草 ;丙图
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条含有抗冻蛋白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 ,并且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自交后代不含抗冻蛋白基因 的占 ,即后代冻蛋烟草:普通烟
草 。综上分析,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16.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
三种位于 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D+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 D 和 d 显性,D 对 d 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 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 6 种B. 蓝色个体间交配,F1 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 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 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
D. 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 42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控制鸟羽毛颜色的基因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
制巧克力色)都位于 Z 染色体上,且 对 D 和 d 显性,D 对 d 显性。鸟的性别决方式是 ZW 型,
其中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且鸟类体细胞含有 40 对同源染
色体,则其基因组计划至少需要对 41 条染色体(39 条常染色体 上的基因测序。
【详解】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 3 种,即 、 、 ,A 错误;
B、蓝色雄鸟的基因型为 或 ,蓝色雌鸟的基因型为 ,因此蓝色个体间交
配, 中雌性个体不一地都呈蓝色,也可能呈巧克力色 ,B 错误;
C、灰红色雌鸟的基因型为 ,蓝色雄鸟的基因型为 或 , 中雄鸟均为
灰红色,雌鸟均不是灰红色,因此 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 ,C 正确;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 41 条染色体(39 条常染色体 上的基因,D 错误。
故选 C。
17.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属系图如图,其中Ⅱ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两种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C. Ⅱ2 含有两种致病基因,且乙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 I1D. 若Ⅲ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分析甲病:Ⅱ3 与Ⅱ4 正常而儿子Ⅲ7 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
病,又由于Ⅱ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用 A、a 表示)。
分析乙病:由于Ⅱ1 和Ⅱ2 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 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
患乙病,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B、b 表示)。
【详解】A、根据分析,甲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
B、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 错误;
C、Ⅱ2BbXaY,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乙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 I1 和 I2,C 错误;
D、由于Ⅲ7 患甲病,若Ⅲ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基因型为 XaXaY,其父亲为 XAY,所
以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
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及提供信息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
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和 O2 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
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 c 时与图乙的 c 时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都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 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 c 相当于图乙的 b 点
C. 图甲植物的 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 8 个单位的 CO2
D. 图乙的 a、b、c 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光合作用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因此可通过氧气的产生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
图中氧气的产生总量可表示实际光合速率,a 点时的二氧化碳释放可表示呼吸速率;当叶肉细
胞 释放量大于 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
图乙中,a 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 点为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点为光饱和点。
【详解】A、若图乙代表蓝藻,因为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线粒体和叶绿体,A 错误;
B、图甲中 c 点 产生总量与无光照时 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呼吸作用量等于光合作用
量;图乙中的 b 点为光的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
相同温度下,图甲的 c 相当于图乙的 b 点,B 正确;
C、d 点时氧气的产生总量为 8 个单位,即需吸收 8 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仍为 6 个单位,所以细胞要从环境吸收 2 个单位的 ,C 错误;
D、图乙中 a、b 点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 点光照强度已经不是限制因素,此外
还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在解答过程中需准确分
析图解,从图解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并且需比较两幅图中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解题
需应用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公式灵活解题。
19.番茄(2N=24)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6 号染色体有 3 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
3 条染色体的任意两条向细胞一极移动,剩余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含一条或两条 6 号染色体
的配子成活率相同),细胞中其他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关于三体番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三体番茄细胞中含有 3 个染色体组
B. 该三体番茄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 该三体番茄植株与正常番茄植株杂交,子代三体的概率为 1/4
D. 该三体番茄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体细胞中最多出现 49 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分析】
三体番茄的第 6 号染色体有三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 2 条随机配对,另 1 条不能配对,
因而会产生异常配子.由于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因而属于染色体变异。
【详解】该三体番茄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只是 6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并不是多
了一个染色体组,A 错误;该三体番茄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B 正确;该三体
番茄植株产生含两条 6 号染色体的概率为 1/2,故该三体番茄植株与正常番茄植株杂交,子代
三体的概率为 1/2,C 错误;该三体番茄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出
现 50 条染色体,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 4 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字母表示
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中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 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C. 如果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 图示中的变异类型不涉及碱基数目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变异发生后,甲中 c 片段重复出现;乙中多了一条染色体,丙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丁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交换了部分片段。
【详解】A、图示丙中的生物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 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B 正确;
C、如果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正常配
子和异常配子的比例为 1∶1,C 错误;
D、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会导致碱基数目的减少和增加,D 错误。故选 B。
【点睛】交叉互换≠易位: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易位发生在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2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是氧
B.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C. 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物质是核酸,其化学元素组成是 C、H、O、N、P、S
D.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 C、H、O;
2、脂质的组成元素有 C、H、O,有些还含有 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 C、H、O;
3、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 C、H、O、N 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 P、S;
4、核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 C、H、O、N、P
【详解】A、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是氧,A 正确;
B、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不包括核酸,B 错误;
C、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物质是核酸,其元素组成是 C、H、O、N、P,C 错误;
D、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化合物的种类及元素组成,只要考生识记各种元素的含量及化
合物的元素组成即可,试题难度一般。
22.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
A. 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 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并且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A 正确;
B、花生子叶细胞需要用苏丹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B 错误;
C、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 错误;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大液泡,因此细胞核观察并不清晰,D 错误。
故选 A。
23.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 N 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 M -N 个水分子
B. 在小麦细胞中由 A、G、T、C 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 6 种
C. 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
D.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环状肽链中有多少个氨基酸就失掉多少分子水,所以 M 个氨基酸失掉 M 分子水,
A 错误;
B、小麦细胞为真核细胞,所以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 7 种,B 错误;
C、核糖为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 错误;
D、除氨基酸种类、数量,氨基酸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排列也决定蛋白质的种类,D 正确。
故选 D。
24.胰岛素的 A、B 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 DNA 单链分别编码 A、B 两条肽链
B. 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 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它的空间结构,而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序列无关
D.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才能形成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原因、蛋白质变性的原、因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
修饰过程和基因对蛋白质的控制的综合性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
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高温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使蛋白质变性;胰岛素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链只有一条,且编码 A 链与 B 链;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形成后,需要经蛋白酶的加工、修饰形成
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详解】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 DNA 单链中只有一条为模板进行转录形成 mRNA,再以 mRNA
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A、B 两条肽链是由胰岛素基因的不同区段来编码的,不是两条 DNA
单链分别编码 A、B 两条肽链,A 错误。
B、水浴加热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但是肽链不断裂,肽
链断裂是在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完成的,B 错误;
C、胰岛素的功能又胰岛素的结构决定的,胰岛素的结构有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因此胰岛素的功能与取氨基酸的序列、空间结构有关,C 错误;
D、胰岛素是在胰岛 B 细胞中合成的,刚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在 N-末端有信号肽
链称前胰岛素原(preproinsulin),随后在内质网的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除信号肽成为胰岛素
原(proinsulin)含 84 个氨基酸。运输到高尔基体后,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一个分子由
5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 C 肽,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原因,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
质合成,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机理,胰岛素的形成过程,D 选项的分析是难点,通过对胰岛素
合成和加工的具体过程进行分析,A 选项往往对基因转录的模板理解不到位而错选。
25.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C、H、O、N、P 是 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 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 DNA
C. 糖蛋白、载体、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答案】B
【解析】
【详解】A、ATP 的元素组成是 C、H、O、N、P,密码子位于 mRNA 上,其元素组成是 C、H、O、
N、P,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元素组成是 C、H、O、N、P,A 正确;
B、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含有 DNA,核糖体不含 DNA,B 错误;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蛋白质,其结构具有特异性,在发挥作用
的过程中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 正确;
D、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磷脂是细胞膜的骨架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 正确。故选:B。
2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细胞内的糖类化合物都是细胞的能源物质 ②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一定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蓝细菌细胞内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菌细胞内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
氧呼吸 ④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
不断更新 ⑤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 DNA 复制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适中。
考生要能够识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的异同点;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
【详解】①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但纤维素不能提高能量,①错误;
②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错误;
③蓝细菌细胞内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菌细胞内无线粒体但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能进行有氧呼吸,③错误;
④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
新,④正确;
⑤细胞周期转录和 DNA 复制都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⑤错误;
综上,①②③⑤错误,A 错误。
故选 A。
27.关于图所示 DNA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 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 该 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C. 若该 DNA 分子中 A 为 p 个,占全部碱基的 n/m(m>2n),则 G 的个数为(pm/2n)-p
D. 把该 DNA 分子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 3/4
【答案】C
【解析】
【详解】A、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形成磷酸二酯键,即作用于①或②部位,A 错误;
B、DNA 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上,B 错误;
C、如果该 DNA 中 A 为 p 个,占全部碱基 n/m,则 DNA 分子中的全部碱基数是 pm/n,G=
(pm/2n)-p,C 正确;
D、如果把该 DNA 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由于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每个 DNA 分
子都含有 15N 的子链,即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 100%,D 错误。
故选 C。
28.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54,20 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对质量为 128,在形成
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分子相对质量共 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A. 1 条 B. 2 条 C. 3 条 D. 4 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详解】已知该蛋白质分子在形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 1746,由此可以计算出脱去的
水分子数目为 1746÷18=97 个,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为 N,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
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的总量=N×128-1746=11054,N=100 个,
所以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氨基酸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100-97=3 条,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解题的技巧是要识记脱水缩合
的概念,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脱去的水分子数、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进而计算出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
29.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
玫瑰色斑等;A16 型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
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某人虽已提前注射了流感疫苗但在冬季来临后多
次患流感;关于上述致病病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伤寒杆菌含 8 种核苷酸,病毒含 4 种碱基,两者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B. 上述病原体都营寄生生活;都可用营养齐全的合成培养基培养
C. 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不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D. 灭活的病毒仍具有抗原特异性,可以制成疫苗,此外也可以用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伤寒杆菌是细胞生物,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含有 8 种核苷酸;病毒没有细
胞结构,由核酸(DNA 或 RNA)和动脑子组成,含有 4 种碱基(ATCG 或 AUCG);两者遗传信息
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A 正确;
B、流感病毒不能用营养齐全的合成培养基培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B 错误;
C、伤寒杆菌的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自身提供;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的合成
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要由宿主细胞提供,C 正确;
D、灭活的病毒仍具有抗原特异性,制成疫苗具有充当抗原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于动物细胞
融合的诱导剂,D 正确。
故选 B。
30.如图所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
质基质中的 T 蛋白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内外膜之间是线粒体的基质
B. 过程①②受线粒体的调控
C. 据图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③过程
D. M 蛋白可能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关系密切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核 DNA 转录形成 RNA,②是 RNA 从核孔进入细胞质,③是翻译形成蛋白质
T,④是 T 蛋白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形成 TOM 复合体,⑤在 TOM 复合体的协
助下,M 蛋白可进入线粒体内,并嵌合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A. 线粒体内膜以内是线粒体的基质,A 错误;
B.过程①转录和过程②RNA 从核孔出细胞核不受线粒体的调控,B 错误;
C. 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 T 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
抑制了④过程,C 错误;
D. 依据 M 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 蛋白可能与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关系密切,因为
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在线粒体内膜完成,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以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的关系为载体,考查膜成分、转录和翻译、有氧
呼吸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31.研究人员以 25 片直径为 3 mm 的猕猴桃圆形叶片为材料,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测量其在 30
℃、40 ℃和 45 ℃恒温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已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处理温度(℃) 30 40 45
净光合速率(O2 μmol·100mm-2·h-1) 2.03 1.94 0
呼吸速率(O2 μmol·100mm-2·h-1) 0.31 0.50 0.32
A. 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叶圆片中的空气
B. 实验中可用 NaHCO3 溶液维持 CO2 浓度的相对稳定
C. 上表实验结果表明,叶光合酶的温度最适为 30 ℃
D 实验结果表明,45℃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表中的实验设计可以看出,本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在解答本题时,要利用公式: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详解】A、实验中利用测定叶片释放的氧气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因此在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
叶圆片中的空气,防止叶片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正确;
B、NaHCO3 溶液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实验中可用 NaHCO3 溶液维持 CO2 浓度的相对稳定,
B 正确;
C、由于实验仅有三个温度组合,不能说明其它温度时的实验情况,因此不能得出叶光合酶的
最适温度,C 错误;
D、45℃时,净光合速率为 0,表明真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 45℃时光合作用仍可进行,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难度中等,通过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考查了影响光合速率的
因素,考生要能够识记 NaHCO3 溶液的作用,真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和。
3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 CO2 量/吸收 O2 量的比值将增大
B. 酶和激素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 ATP 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如果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 O2 体积与释放的 CO2 体积相等
D. 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
呼吸。
有氧呼吸:C6H12O6+6H20+6O2 6CO2+12H2O+能量(大量);
无氧呼吸: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少量)或 C6H12O6 2C3H6O3+能
量(少量)。
【详解】A、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有氧呼吸释放 CO2 量等于/吸收 O2 量的比值,肌细胞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 CO2,A 错误;
B、 酶和激素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 ATP 也可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B 错误;
C、 如果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 O2 体积与释放的 CO2 体积相等,C 错
→酶
→酶 →酶误;
D、 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用于细胞呼吸,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D 正确。
故选 D。
33.如图表示某植物一昼夜之内叶绿体中 C3 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从 B 点开始合成光合产物(CH2O)
B. AB 段 C3 含量较高与没有接受光照有关
C. E 点时 C3 含量极低与二氧化碳的供应有关
D. E 点时叶绿体中 ATP 的含量比 D 点时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反应生成的[H]和 ATP 增加,C3 还原量增加,C3 含量减少,随着光
照强度的降低,光反应生成的[H]和 ATP 减少,C3 还原量减少,C3 含量升高。
【详解】A、AB 段 C3 含量不变,且是夜间没有光照,所以没有有机物生成,A 正确;
B、AB 段 C3 含量不变,对应的时间是 0~6 点,没有光照,C3 含量较高与没有接受光照有关,
B 正确;
C、E 点时,光照过强,温度较高导致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生成的 C3 含量极低,
C 正确;
D、E 点时,光照充足,供应较强,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 ATP 的含量较 D 点高,D 错误;
故选 D。
3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主要从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B. 人体大脑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葡萄糖
C. 无氧呼吸能产生 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D.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 ATP 的生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能量代谢,要求考生识记 ATP 的产生途径,掌握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过程,能
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A. 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需要的能量来自氨气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
中释放的能量,A 正确;
B. 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 ATP 的水解,B 错误;
C.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 ATP 也有[H]的生成,C 错误;
D. ATP 的产生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没有 ATP 的生成,D
错误。
故选 A。
35.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可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 ATP 中
B. 过程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
C. 过程③可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过程⑧在根尖细胞中不能发生
D. 就植株体来说,若②O2 的释放量小于⑧O2 的吸收量, 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①表示细胞渗透作用吸水,②表示光反应阶段,③表示暗反应阶段,④表示有氧
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⑤⑥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⑦⑧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
三阶段。
【详解】A、过程①可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过程研究可知细胞呼吸中所释放的大部分
能量以热能散失,A 错误;B、④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只能用于
暗反应,B 错误;
C、过程③可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过程⑧在根尖细胞中能发生,C 错误;
D、图中②光反应过程 O2 的释放量小于⑧有氧呼吸过程 O2 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
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
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
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
水。
36.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部分物
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②叶绿体中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直接被氧化分解
③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 水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对叶绿体和线粒体功能的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题目的描
述进行判断。
【详解】①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所以①描述正确;
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被
氧化分解,所以②描述错误;
③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所以③描述正确;
④线粒体产生的水可以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所以④描述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描述正确的①③④。
故选 C。
的37.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图 1、2 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 图 1 中的[H]来自水,图 2 中的[H]来自丙酮酸
C. 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ATP
D. 影响图 1、2 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该膜上存在色素分子,并且能发生水的光解,说明是类囊体薄膜;
分析图 2:该膜上能发生还原氢的氧化,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说明是线粒体的内膜。
【详解】A.根据发生的反应,可判断图 1 是类囊体薄膜,图 2 是线粒体内膜,依次存在于叶绿
体和线粒体中,A 正确;
B.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H2O 在光照下分解成[H]和 O2,图 1 中的[H]来
自水;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 O2 反应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图 2 中的 NADH 是还原态氢,来自葡萄糖和水,B 错误;
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均可产生 ATP,C 正确;
D.影响图 1、2 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光反应、有氧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光和温度,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
体过程、场所、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膜结构的种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
断各选项。
38.植物的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孔隙,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下图是
科学家研究保卫细胞中蔗糖浓度和 K+浓度与气孔开闭调节关系的一项实验研究。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A. 气孔的开闭是保卫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改变引起的
B. 气孔的开闭与 K+浓度和蔗糖浓度成正相关
C. 气孔开放程度较大时, K+浓度低而蔗糖浓度高
D. 蔗糖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应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图表示表皮细胞以及气孔还有保卫细胞内含叶绿体;我们明显看出两个保卫细胞
膨胀而张开,表示气孔张开,我们知道保卫细胞为半月形,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
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
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所以明显可推知这株植物的外界供水充足,保卫细
胞吸水膨胀。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
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
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详解】A、根据曲线分析,蔗糖浓度与 K+浓度大时,气孔开放程度大;蔗糖浓度与 K+浓度
小时,气孔开放程度也小,说明气孔的开闭是保卫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改变引起 K+通过保卫
细胞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需要载体、消耗能量,A 正确;
B、根据曲线可知气孔的开闭与 K+浓度和蔗糖浓度不成正相关,B 错误;
C、由图可知,气孔开放程度较大时, K+浓度低而蔗糖浓度高,C 正确;
D、根据蔗糖浓度的变化曲线可判断,蔗糖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应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关,D 正
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以及涉及到的新陈代谢的关系,充分理解气孔以及保卫细
胞里有叶绿体的结构特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39.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B. 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 有丝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 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 mRNA 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 mRNA、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详解】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A 正确;
B、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 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 错误;
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 mRNA 存在差异,因为细胞内有基因的选择性
表达,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相关知识点,能正确区分
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实质,难度适中。
40.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 MDR 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
MDR(多耐药基因 1)的表达产物是 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 ATP 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
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 P-gp 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
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gp 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 P-gp 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
C. 化疗药物可提高 P-gp 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
D. 提高癌细胞 P-gp 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该蛋白的转运依赖于 ATP,说明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由题意可知,P-gp 转运蛋白转运化疗药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于协助扩散,A 错误;
P-gp 转运蛋白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B 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
P-gp 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 正确;提高癌细胞
P-gp 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 错误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析出 P-gp 转运蛋白于癌细胞之间的关系。
41.下表是某种植物种子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萌发,测得的气体量相对值的变化结
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2 释放量 O2 吸收量
甲 12 0
乙 8 6
丙 10 10
A. 玉米胚在甲条件下进行产生 CO2 和酒精的无氧呼吸
B. 在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无氧呼吸
C. 在乙条件下释放的 CO2 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在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量能判断细胞呼
吸的方式,再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解答。
【详解】A、甲条件下只释放二氧化碳,不消耗氧气,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种子的无氧呼吸
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玉米种子的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 错误;
B、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由表
格数据可知,CO2 的释放量为 8mol,则 O2 的吸收量为 6mol,因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吸收 6mol 的氧气就释放 6mol 的二氧化碳,这样无氧呼吸释放的
二氧化碳就是 8mol-6mol=2mol,根据有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 6mol 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 1mol
的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 2mol 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 1mol 的葡萄糖,所以乙条
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B 错误;
C、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故乙条件下释放的 CO2 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正
确;
D、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消耗量,故只进行有氧呼吸。表格中的数据无法
说明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D 错误。
故选 C。
4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 D 都属于固醇
⑤人体细胞内 CO2 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 4 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⑦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
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 DNA。
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3、真核细胞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
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详解】①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
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①正确;②细胞学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没有
揭示细胞结构的多样性,②错误;③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分布,DNA 的复制、转录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故在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
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③正确;④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磷脂属
于脂质,不属于固醇,④错误;⑤人体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产生场所为线
粒体基质,故人体细胞 CO2 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⑤正确;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
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两层细胞膜、血管壁细胞的两层细胞膜和一层红细胞膜
共 5 层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⑥错误;⑦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汗
液中不含蛋白质,故汗腺细胞的核糖体并不多,⑦错误。综上分析,①③⑤正确,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43.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 DNA→核 DNA ②合成 RNA 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
→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所以①⑤错误;②③属基因表达,④K+
主动运输进入细胞;⑥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都可正常进行;⑦是水的光解,在根尖细胞中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①核 DNA→核 DNA 表示 DNA 的自我复制,而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能分裂,
不能进行 DNA 的复制,①错误;
②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基因的表达,能合成蛋白质类的酶,②正确;
③mRNA→蛋白质表示翻译,所有正常的活细胞都能进行,③正确;
④K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和能量,④错误;
⑤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而根尖成熟区
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⑤错误;
⑥[H]+O2→H2O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而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⑥
正确;
⑦H2O→[H]+O2 表示光反应阶段,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⑦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易错点:忽视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所以没有 DNA
复制或者染色质螺旋化变成染色体的过程。
44.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 Smac 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 Smac
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
然后 Smac 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mac 与 IAPs 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
B. Smac 基因与 IAPs 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 Smac 释放速度有关
D. Smac 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Smac 与 IAPs 反应加强促进细胞凋亡,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增强,A 错误;
B、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有的是细胞核基因表达的产物,有的是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依题
意信息无法确定 Smac 基因与 IAPs 基因是属于细胞核基因,还是属于线粒体基因,因此不能
得出“Smac 基因与 IAPs 基因的表达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结论,B 错误;
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而 Smac 与 IAPs 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所以体内细胞
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 Smac 释放速度有关,C 正确;
D、线粒体促凋亡蛋白 Smac 是大分子物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线粒体释放到线粒体外,需要
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以“线粒体促凋亡蛋白 Smac”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细胞凋亡、细胞的物质输入与
输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
识网络,更主要的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诸如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 Smac 是细胞中一个
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Smac 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等等,将
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或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研上常用台盼蓝染色进行死细胞和活细胞的检测鉴别
B.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无关变量
C.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积分数为 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作为层析液D. 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教材中相关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考生要
能够熟练掌握提取实验中的各项操作步骤,明确操作步骤的目的,并能够对一些操作不当引
起实验失败进行原因分析。
【详解】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
可将死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A 正确;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自变量,B 错
误;
C、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加无水碳酸钠(吸收水分)作为提取
液效果更好,层析液由 20 份在 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 份丙酮和 1 分苯混合而成。
93 号汽油也可代用,C 错误;
D、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作指示剂进行鉴定,D 错
误。
故选 A。
46.洋葱内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在①、②时刻滴加了相应的溶液(30% 蔗糖
溶液或清水),液泡的体积会随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如甲图所示;乙图为实验中不同
时期两个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两处滴加的溶液分别为 30%蔗糖溶液、清水
B. 甲图的①到②过程中对应乙图中的 a,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 甲图②时刻可对应乙图中的 Y 细胞,此时细胞液浓度最大
D. 乙图中 Y 细胞一定是正处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的细胞
【答案】D【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
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
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
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
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由图可知①处是液泡体积由大变小,所以此时加入 30%蔗糖溶液,②处后液泡体
积有所恢复,此时加入的是清水,A 正确;
B.甲图的①到②过程是失水过程,对应乙图中的 a 过程也是失水过程,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
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 正确;
C.甲图②时刻失水达到最大,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可以用乙图中的 Y 细胞表示,C 正确;
D.乙图中 Y 细胞有三种状态,可继续失水,也可质壁分离后的复原,也可达到动态平衡,D 错
误;
故选:D。
47.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 S1 为 0.3mol/L 的蔗糖溶液、S2 为蒸馏水、S3 为
0.3mol/L 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
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 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 A 和装置 B 中水分子从 S2 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B. 装置 B 的现象是 S3 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 S3 和 S2 溶液液面持平
C.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 若不加入酶,装置 A、B 达到渗透平衡时,S1 溶液浓度小于 S3 溶液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由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多的一侧透过半透膜向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少的一侧扩散,如图装置 A 中烧杯中 S2 为蒸馏水,而漏斗中 S1 为 0.3mol/L 的蔗糖溶
液,所以烧杯中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于漏斗中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所以水分子会透过
半透膜由烧杯向漏斗内渗透,使漏斗内液面上升;同理,B 装置中起始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
等,水分子仍然会发生渗透作用。
【详解】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实验刚刚开始时,由于装置 A 和装置 B 中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浓度分别相同,所以水分子从 S2 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A 正确;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
膜,所以装置 B 的现象是 S3 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 S3 和 S2 溶液液面持平,B 正确;装
置 A 因渗透作用,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液面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溶液浓度继续增大,液面会
继续上升,但是由于蔗糖被水解酶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所
以漏斗内溶液浓度减小,而烧杯中溶液浓度增大,故漏斗中液面开始下降,C 正确;装置 A
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势能,所以 S1 溶液浓度仍大于 S2 溶液浓度,装置 B 中
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最后两侧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相等,由于装置 A 中烧杯内的蒸馏水
不可能进入到漏斗中过半,所以最后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U”型管两侧的葡萄糖溶液浓
度,即 S1 溶液浓度大于 S3 溶液浓度,D 错误。
【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抓住渗透作用的原理,结合题干信息“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而葡
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进行分析判断。
48.下面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人体红细胞中 K+吸收速率随 O2 浓度变化的情况
B.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 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D. 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自由水含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关系、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主动运输与
氧气浓度的关系的综合性考查。【详解】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K+吸收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与图
不符,A 错误;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符合题图曲线,B 正确;底物浓度为 0 时,
反应速率也是 0,因此曲线的起点应该是原点,与题图不符,C 错误;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中,细胞不断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与题图不符,D 错误;故选 B。
【点睛】对自由水含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关系、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主动运输
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的理解及建构科学、合理的曲线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易错点拨: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
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不断失水,所以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当蔗糖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
分离复原,细胞又不断吸水,所以吸水能力逐渐减小。
49.近年来,RNA 分子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下列关于 RNA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发菜细胞中,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 转录时,RNA 聚合酶能识别 RNA 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
C. 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一种 tRNA 可与多种氨基酸结合
D. 有的 RNA 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菜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也就没有核仁,其细胞中 rRNA 的合成以及
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 错误;
B、转录时,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分子的特定位点(基因中的启动子)并与之结合,B 错
误;
C、一种 tRNA 只能与一种氨基酸结合,C 错误;
D、少数酶是 RNA,酶能降低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D 正确。
故选 D。
50.以测定的 C02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
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在 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相等
C. 如果该植物原重 X kg,置于暗处 4h 后重(X -l) kg,然后光照 4h 后重(X+2)kg,则总
光合速率为 3/4kg.h-1
D. 若将乙装置中 NaHCO3 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 B 曲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 25℃时,CO2 吸收量最大,即光合作用净合成量最
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 错误;
B、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30℃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 3.50(净合成量)+3.00(呼吸消耗
量)=6.50mg/h,35℃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 3.00(净合成量)+3.50(呼吸消耗量)
=6.50mg/h,二者相同,B 正确;
C、该植物原重 X kg,置于暗处 4h 后重(X-1)kg,然后光照 4h 后重(X+2)kg,则总光合
速率为则总光合速率为 1kg.h-1,C 错误;
D、将乙装置中 NaHCO3 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 B 曲线,D 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
速率)、呼吸速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细胞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二.解答题
51.如图果蝇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例值 H(H═染色体数/核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f
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回答有关问题:(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cd 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对;ef 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
色体____对.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____段既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
胞.
(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_____段.
(4)cd 段时,H 的值为 1/2.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核 DNA 含量的值会比 H 值_____(大/
小/相等).
【答案】 (1). 4 (2). 8 (3). cd (4). cd (5). 小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果蝇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例值 H(H=染色体数/核 DNA 含量)
的变化曲线,ab 段表示 G1 期;b 段 c 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由 1 变为 2,其形成原
因是 S 期 DNA 的复制;cd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 DNA 分子,可表示 G2 期、有丝分
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由 2 变为 1,其形成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 1 个 DNA 分子,可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详解】(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cd 段表示有丝分裂
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 cd 段细胞内有 4 对同源染色体;ef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根据题干信息“F 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ef 段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因此有 8 对同源染色体。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
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对应于 cd 段。
(4)由以上分析可知,cd 段时,H 的值为 1/2。此时,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 DNA 分子,
因此细胞内染色体数/DNA 含量的值会比 H 值小。【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
准确判断图中各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或所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2.小鼠毛色灰色和白色由一对常染色体等位基因 A、a 控制,下表是四组亲本小鼠杂交的后代
统计结果。
(1)小鼠的体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组合________中的灰色亲本一定都为杂合子,组合②其后代灰色纯合体约为________(比
例)。
(3)写出组合④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离 (2). 灰色 (3). ① ② (4). 1/3 (5). AA×AA AA×Aa
【解析】
【分析】
要求考生能熟练应用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即显性性状个体数:隐性性状个
体数=3:1,进而分析、判断各组亲本的基因型,得出相关正确结论。
【详解】(1)分析组合②可知,亲本灰色与灰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分离比为
灰色:白色=118:39,接近 3:1,说明小鼠的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显性性状为
灰色,隐性性状为白色,即亲本灰色基因型均为 Aa。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组合①灰色与白色杂交,后代灰色:白色=82:78,接近 1:1,为
测交实验的结果,说明组合①亲本灰色基因型为 Aa,白色基因型为 aa;组合②的亲本为灰色
和白色,杂交后代灰色:白色为 3:1,说明组合②亲本都为 Aa 杂合子。组合③的亲本基因型
均为 aa;组合④亲本灰色与灰色杂交,后代全部为灰色,说明亲本灰色基因型全部为 AA 或
为 AAxAa;因此组合②中的两亲本一定都为杂合子(Aa);组合②其后代灰色纯合体约为
1/3。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组合④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 AA×AA 或 AA×Aa。【点睛】本题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解题的突破口是组合②。
53.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 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
图,请据图回答:
(1)卡尔文循环与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 密切相关,这两种物质是在图中_______(填
“①”或“②”)阶段被利用,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叶绿体内,磷酸丙糖形成后,如继续参与卡尔文循环,则会形成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蔗糖进入韧皮部细胞的过程可被呼吸抑制剂抑制。这一结果表明,蔗糖进入
韧皮部可能是___________(填“顺”或“逆”)浓度梯度,该跨膜过程所必需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 (2). C3 的还原 (3). C5 (4). 逆 (5). 载体和能量
【解析】
【分析】
分析图: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 CO2 的固定阶段,②是暗反应中的 C3 的还原阶段。从
图中可以看出,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其产物磷酸丙糖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
也可以被运出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蔗糖可以进入液泡暂时储存
起来;蔗糖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被运至茎块细胞,在茎块细胞内合成淀粉。
【详解】(1)卡尔文循环与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 密切相关,NADPH 和 ATP 在暗反
应的 C3 的还原过程中被利用,即图中的②过程。
(2)由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可知,在叶绿体内,磷酸丙糖形成后,有 3
个去向,其中形成 C5 后继续参与暗反应的卡尔文循环。
(3)由蔗糖进入韧皮部细胞的过程可被呼吸抑制剂抑制可知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即运输方
式为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要消耗细
胞代谢的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能从图中获取相关
的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解释的
能力。
54.遗传学上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请回答与果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灰身
长翅
圆眼
灰身
长翅
棒眼
灰身
残翅
圆眼
灰身
残翅
棒眼
黑身
长翅
圆眼
黑身
长翅
棒眼
黑身
残翅
园眼
黑身
长翅
棒眼
雌性 3/16 3/16 1/16 1/16
雄性
3/32
3/32 3/32
3/32
1/32
1/32
1/32
1/32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 A、a 表示),圆眼与棒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
因用 B、b 表示),长翅对残翅为 D 显性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
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1)在灰身和黑身 园眼与棒眼两队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这
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不能判定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请
进一步设计交配方案,确定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位置_____________(只写出交
配方案即可)。
(3)若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 F1 中的黑身果蝇取出,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灰身 园眼 (2). 常染色体 x (3). F1 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短翅的比
值均约为 1:1,无法表明性状是否与性别无关(或者无论常染色体的 DdXdd 还是伴 X 的 XDXd
X XdY 测交都会出现 F1 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短翅的比值均约为 1:1) (4). F1 的残翅雄
果蝇× F1 雌果蝇获得残翅雌果蝇(或者 F1 的残翅雄果蝇与 F1 的雌果蝇随机交配获得残翅雌果
蝇) F1 的长翅雄果蝇 X 残翅雌果蝇 (5). AaXBXbDd 或 AaXBXbdd (6). 8/9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灰身:黑身在雌雄中都是 3:1,所以灰身是显性,黑身是隐性,而且与性别没有
关联,属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亲本都是杂合的灰身 Aa;再看另外一对性状圆眼:棒眼在
雄性中为 1:1,在雌性中全部是圆眼,说明圆眼是显性性状,且这对基因和性别有关联,属
于 X 染色体上的遗传,双亲的基因型是 XBXb、XBY.综合以上分析双亲的基因型为 AaXBXb、
AaXBY。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在灰身和黑身,园眼与棒眼两队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灰身、园眼,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X 染色体上。
(2)不能判定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理由是 F1 中无论雌雄后
代的长翅与短翅的比值均约为 1:1,无法表明性状是否与性别无关。可让 F1 的残翅雄果蝇× F1
雌果蝇获得残翅雌果蝇确定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位置。
(3)若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与短翅的比值均约为 1:1,根据分析可知
则亲代雌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Dd 或 AaXBXbdd。
(4)由以上分析可知,去除 F1 中的黑身果蝇,剩余果蝇中 A 基因占 2/3、a 基因占 1/3。让 F1
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
,则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8:1,故灰身
所占比例为 。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验证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特
点,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亲代果蝇,并能根据结论推测实验现象,属于考纲理解层
次的考查。
2 2 1 2 1 1× × × × =3 3 3 3 3 3
( ):( 2 ) :( )4: 4: 1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