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 4.2 物态变化丨测练丨作业
一、选择题
1.有两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 37.2℃,再用它分别测甲、乙二人的体温,结果甲的体温计
示数为 37.2℃,乙的示数为 37.4℃,那么这二人的体温( )。
A、甲的体温一定是 37.2℃;乙的体温是 37.4℃;
B、甲的体温小于 37.2℃,乙的体温小于 37.4℃;
C、甲的体温可能小于 37.2℃,乙的体温是 37.4℃;
D、二人的体温都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原来的示数都是 37.2℃,拿去测甲的体温后显示仍是 37.2℃,说明甲的
体温不高于 37.2℃;而拿去测乙的体温显示为 37.4℃,即体温计示数上升了,说明乙的体温就是 37.4℃。
故选 C。
2.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 8℃; B.它的分度值是 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体温计构造、原理、分度值、读数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体温计的示数是 38℃,A 错;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B 错;体温计由于结构中有缩口,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错;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 对。选 D。
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答案】C。
【解析】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实验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
实验室温度计要高;故 A 正确。2
B、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没有;故 B 正确。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 C 不正确。
D、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甩.故 D 正确。故选 C。
4.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
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答案】A。
【解析】熔化过程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向地上洒水,水蒸发变为气
体需要吸热,不属于熔化现象,故 B 错;利用干冰降温,是干冰升华吸热,不属于熔化现象,故 C 错;游
泳上岸后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引起的,是汽化现象,不属于熔化现象,故 D 错。但饮料里加
冰块,冰块在饮料里熔化,同时吸热,故 A 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温度计
显示温度为 11℃
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
时间变化情况
C.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
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
D.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
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
【答案】D。
【解析】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看清它的最小刻度值;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液面
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1℃,不是 11℃,故A错误。海波是一种晶体,而图象是晶体的熔
化图象,故B错误。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雪糕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因为身体上水发生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故D正确。
6.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3
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
【答案】C。
【解析】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雪不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
的,它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B错。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是错误
的,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应该是冰升华成水蒸气形成的,故C的说法错误。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
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是正确的。此题答案是C。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车载 GPS 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0℃的冰熔化 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答案】C。
【解析】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不是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故A错。仲
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故B错。车载 GPS 导航设备是
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是正确的;0℃的冰熔化 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是错误的,
物体的形态也会影响物体的内能,故D错。正确答案是C。
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B.(2)(4);C.(1)(3);D.(3)(4)
【答案】C。
【解析】(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属于熔化,吸热;(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
汗”属于液化现象,放热;(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属于汽化,吸热;(4)冬天,室外
地面上出现了霜,属于凝华,放热。故,吸热的是(1)、(3),正确答案是 C。
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
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4
【答案】A。
【解析】洗热水澡时,洗澡间内存在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玻
璃上,形成雾状,玻璃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当洗完过一段时间后,玻璃上的雾气逐渐蒸发,
镜面慢慢又清晰起来。所以,这个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正确答案是A。
10.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汽”,这“白汽”是( )。
A.水蒸气 B.热空气 C.小水滴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液化就是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人嘴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冷液化成
许多小水滴,所以 C 正确。
11.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因为水经过了( )。
A.先汽化后凝固的过程;B.先蒸发后液化的过程;
C.蒸发后形成水蒸气; D.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珠
【答案】B。
【解析】当河面上方温度很低时,河水蒸发后的水蒸气会液化为小水珠而漂浮在河面上,这就是我们
看到的雾气。故选 B。
12.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水珠;B.早晨出现的雾;
C.冬天,室外地上的水结成的冰;D.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眼镜片上出现的水珠;
【答案】ABD。
【解析】A、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B、早晨出现的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C、冬天,室外地上的水结成的冰,是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D、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眼镜片上出现的水珠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 A、
B、D。
13.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 )。
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 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 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超过 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不到 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5
【答案】C。
【解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根据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饺子在水中煮时,温度会保持沸点 100℃不变,故 A、B 错误。
根据液体的沸点可知,油的沸点大于水的沸点,饺子在油中炸时,温度保持在油的沸点不变,定会超
过 100℃,故 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14.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 80OC 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
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内的水将( )。
A.升到100OC 而沸腾; B.升到100OC 不能沸腾;
C.试管内水温保持 80 OC 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
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
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
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选 B。
1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答案】A。
【解析】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正确。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
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错误。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故错误。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故选 A。6
16.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答案】D。
【解析】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 A 是错误的。
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
上形成的是雾,故 BC 是错误的。
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 D 是正确的。故选
D。
17.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
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A.“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化现象;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C。
二、填空题
18.如图是小明研究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根据图
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液态时名称是 ,加热 2 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 8 分钟
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7
【答案】冰、水、固液共存、100ºC。
【解析】此题是用图像研究物态变化的题目。首先要根据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物质是晶体
还是非晶体;晶体的变化图像有固定熔点或温度不变的一段变化过程,非晶体则没有。由此可知,此物质
是晶体。此物质在0ºC 以下是固态,0ºC 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时间是3分钟,这3分钟固液共存;当物质
温度到100ºC 时,开始汽化,此时气液共存。
所以,此题答案是:冰、水、固液共存、100ºC。
19.如图所示,是-8℃的冰 受热后冰 块的熔 化 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熔 化 图象可知:
(1)冰 的 熔 点 是 , 冰 是 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冰 在熔 化 过程中 热,温度 。
【答案】(1)0ºC、晶体;(2)吸热、0ºC。
【解析】由图可知,它是冰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在5min-15min 时间内,物质处于
冰水混合态,也说明了冰的熔点是0ºC,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要吸热,此过程的温度是0ºC。
20.煤厂多采用热压方法生产煤球,即在煤沫里加上水,经热压夹攻成煤球.冬天运送刚制成的煤球
时,常可看到车上的煤球冒“白气”,这是煤球中的水 成水蒸气后,遇冷又 的结果。
【答案】汽化;液化。
【解析】煤球冒“白气”,这是煤球中的水汽化(蒸发)为水蒸气飘散到空中,遇冷又液化成小水滴形
成的。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21.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是因为锅内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使得水的 升高的缘故。
【答案】高,沸点。
【解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8
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
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熟的越快。
故答案为:高,沸点。
22.夏季烈日当空,人们在被阳光晒烫的水泥地面上洒些水就感觉地面不那么热了,这是利用了水
__________吸热的缘故。
【解析】蒸发属于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夏天在水泥地面上洒水感觉不那么热了,是因为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蒸发,蒸发吸热。
故答案为蒸发。
23.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答案】60、吸收。
【解析】晶体熔化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存在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物质温度不变,物质吸热,固
体逐渐减少,液体逐渐增多,直至固体全部变为液体,物质的温度才会继续升高。由图可知,60ºC 是晶体
的熔点,当晶体达到此温度时,固体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2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雪熔化
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答案】凝华;熔化;吸。
【解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
水。
故答案为:凝华;熔化;吸。
2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9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择“内侧”、“外
侧”、“内、外侧”)。
【答案】凝华;液化;放热;内侧。
【解析】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此时空气
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这就使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属凝华现象。
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
的内侧。
故答案为:凝华;液化;放热;内侧。
三、实验探究题
26.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试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试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 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 ,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熔化的特点是 。
【答案】(1)秒表;(2)均匀受热;(3)48,吸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 3min 时开始熔化,7min
时,固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变为液体。
【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海波的熔化过程中,熔点是 48ºC,在 3min-7min 时间内是固液共存状态,
下面进行解答:
(1)试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均匀受热,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10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ºC,海波熔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时开始熔化,7min 时,固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变为
液体。
2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
(b) 。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
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答案】(1)-6;(2)时间/min;状态;(3)吸热,温度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ºC,温度在 0ºC 以下,所以示数为-6ºC;
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观察冰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
察冰在不同时间的状态,所以应填写时间和状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8.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 A、B 两铁圈中的 铁圈;水在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
数如(图 1)乙所示,则水的温度 。11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3)他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所示,请在图 2 中画出水沸腾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
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答案】(1)B;99;(2)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3)见上图;100。
【解析】(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 B 铁圈,它是用来固定烧杯的,而 A 是用来固定
温度计的,所以需要先固定 B;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 10℃,每一个小格代表 1℃,示数为 99℃。
(2)从开始加热到沸腾,需要时间的长,为了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减少水量
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
(3)由表格中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由表格或图象知,水在 100℃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所以此时水
的沸点是 100℃。
故答案为:(1)B;99;(2)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3)见上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