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Word版附解析)

ID:422059

大小:625.75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武功县 2020 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 束后,只收答题纸。 2.答第Ⅰ卷和第Ⅱ卷时,先将答题纸首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3.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史记》中到处可以 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王侯,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 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 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 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 因为他曾“治产利居,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 “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 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 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 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书老、庄亦不名,曰:“老 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 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 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 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 大戮,内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 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 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评二世曰:“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 不当,赋敛无度。”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 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 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 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 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 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 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i/中说:“居 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 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迁 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之实录”。 (摘编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 1. 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 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 B. 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历 史的黑暗,抨击了人类的罪恶。 C. 司马迁 《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史公作曰” 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D. 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标准,表明价值取向, 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人世家,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功绩在陈涉之上;把范蠡、 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 B. 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 暗示司马迁的抑扬之意。 C. 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明确地 表明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 的D. 《史记•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不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 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 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同避 B. 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后 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 C. 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 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D. 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白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 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 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 别。题中 A 项,“直接指斥君王”错误,“直接”一说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只是说“《史 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王侯,贬抑权贵”,但并没有说“直 接”。故选A。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 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 别。题中 C 项,“明确地表达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说法错误,“明确”错误,原文 是“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说明作者是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故选C。 【3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 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 。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 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 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 D 项,选项前后句的内容没有必然的因 果关系,强加因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 3 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全球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名词莫过于“人工智能”,全球科技巨头都将人工智能视 为下一个技术引爆点,纷纷砸入巨额投资展开研发与竞争。谷歌把人工智能作为未来重大战 略,全力开发“谷歌大脑”;Facebook 斥巨资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微软推出旨在探索人类大 脑奥秘的人工智能系统“Adam”(亚当),直接与“谷歌大脑”抗衡。近年来,深度学习+大数 据+并行计算,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已开始落地开花, 从智能安防,到智能客服,再到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 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 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有删改) 材料二: 2018 年 1—11 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注:累计同比(%)是指 2018 年的累计产量与 2017 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 (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发展人工智能,芯片先行。深度学习通过构建很多隐层的机器学习模型和海量的数据来 训练机器,使机器去学习更有用的特征,从而最终提升分类和推理的准确性,引领当今人工 智能算法方向。深度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并行计算,而传统的 CPU 往往需要数百甚至成千上 万条指令才能完成一个神经单元的处理,无法支撑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的并行计算,深度学 习需要新的芯片来对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进行加速。目前常用的加速深度学习并行计算的人工 智能芯片有 GPU、FPGA、ASIC 和处于理论阶段的类脑芯片。我国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位、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的缺失可能导致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再次 空心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有删改) 材料四: 各国都将人工智能计划提上日程,争取从中获得最大的份额。但除中国外,大多数国家 的计划还是要靠资本和企业的加入,政府方面的影响力较弱,尤其是若受到政府交替、两届 政府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很容易导致计划无法实施。中国则是一个例外,不管是从国家层面 还是地方层面,中国都在掀起人工智能建设热潮。尤其是 2017 年底发布的“下一代人工智能 计划”,宣布人工智能是战略性的国家优先事项,展示了中国最高领导层对于人工智能驱动的 新经济模式的愿景,并且正在以超强的执行力实施这一计划。在这种背景下,就如同在人造 卫星领域美国被俄罗斯超过一样,美国也将丧失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而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普华永道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从人工智能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由于生产力 和消费的增长,到 2030 年中国将获得 7 万亿美元的 GDP 收益。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 年,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持续上升,但累计同比从 6 月份开始下降,说明 2018 年 6 月以后累计产量的增长幅度低于 2018 年 6 月以前的。 B. 2018 年,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持续上升,但不能说明 2018 年每个月的产量呈持续增 长状态,月产量实际上是有升有降的。 C. 累计同比有升有降,说明 2018 年与 2017 年同期相比,累计产量的增长幅度有高有低,但 2018 年的累计产量一定始终高于 2017 年同期。 D. 2018 年与 2017 年同期相比,累计产量持续增长,虽然这组数据仅限于工业机器人的生产, 但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运用,替代人类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对人类的 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B. 传统的 CPU 无法进行运算,而深度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并行运算,这就需要新的芯片,目 前常用的芯片具有继续研发升级的空间。 C.各国都希望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占得先机,获得最大收益,但最终中国将会成为全球 AI 领 导者,政府方面较强的影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D.中国在 2030 年将从人工智能中获得 7 万亿美元的 GDP 收益,超过所有国家的收益,这也将 是中国从人工智能中获得的最大收益。 6. 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述为了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相关各方应该如何努力。 【答案】4. A 5. C 6. ①个人(百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工智能已经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影响,我 们就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积极促成人工智能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应用。②科技研发部门: 努力开发全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掌握核心技术,以支撑深度学习所需的强大计算能 力。③国家:保持政府强大影响力的优势,保持政策、计划的连续性,保证资金投入,以超 强的执行力实施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计划。 【解析】 【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 后观察材料二中的图表,再分析四个选项,并与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 A 项,“……说明2018 年 6 月以后累计产量的增长幅度低于 2018 年 6 月以前的”错误,考生 要注意对“同比”的理解,“同比”一般情况下是今年第 n 月与去年第 n 月比,由此可知应 该是 2018 年 6 月以后的累计产量与 2017 年同期相比,其增长幅度低于 2018 年 6 月以前的累 计产量与 2017 年同期相比,而不是 2018 年 6 月前的累计产量与 6 月后的相比。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概况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 行比对。本题中,A 项,“目前,人工智能+……替代人类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对人类 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错误,从材料一来看,“替代人类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 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B 项,“传统的 CPU 无法进行 运算”错误,从材料三来看,传统的 CPU 是可以运算的,但无法进行深度学习所需要的大量 并行运算。D 项,“这也将是中国从人工智能中获得的最大收益”错误,材料四最后说“普华 永道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从人工智能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不是2030 年收益最大。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述为了促进我国人工智 能的高速发展,相关各方应该如何努力”,考生要抓住“相关方”这一提示语,然后到材料中 圈出到材料中圈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做法以及他国成功的经验, 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材料一介绍当今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人工智能+’应用 已开始落地开花,从智能安防,到智能客服,再到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基于人工智能技 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 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这就要求民众要能认识这一现状,顺应这一发 展趋势,促成人工智能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三介绍发展人工智能该从何入手并指出我 国在这方面的不足,“发展人工智能,芯片先行……深度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并行计算,而 传统的 CPU 往往需要数百甚至成千上万条指令才能完成一个神经单元的处理,无法支撑深度 学习大规模数据的并行计算,深度学习需要新的芯片来对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进行加速……我国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位、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的缺失 可能导致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再次空心化”,这就要求我国的科研部门要掌握核心技术,开发属 于我们自己的芯片;材料四从政府的层面指出该如何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但除中国外, 大多数国家的计划还是要靠资本和企业的加入,政府方面的影响力较弱……中国则是一个例 外,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中国都在掀起人工智能建设热潮……并且正在以超强 的执行力实施这一计划”,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保证政策、计划的连续性,并以超强的执行力 实施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计划。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从个人、科研部门、国家等几个层面分析。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 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 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 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 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 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 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 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 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来的邻居 杨卓成新来的邻居见面时总是腼腆地笑笑。 一天傍晚,业委会通知业主开会。我去的时候,业主们议论纷纷,原来是有住户在行道 树旁的一块空地上种了菜。一些住户说这是破坏环境的做法,要马上铲除,还要对种菜人罚 款……一番热闹过后,业主们渐渐散了。 见业主们散去,我的新邻居快步从值班室走了出来,拉住我的手说:不知道空地不能种 菜,只觉得荒着怪可惜的。种些菜蔬,也是绿化,还供得上几户人家吃点时鲜菜。大家不准 种,就算了。他说着,抽出几个塑料袋,拔了些葱蒜、白菜往袋中一装,硬塞到我手中。 我看到远处有几个聚成一堆的业主,正指指点点地望着我。我连忙将装好的蔬菜全放到 地上,赶紧逃进了楼道。远远地,我看到他呆呆地立在斜阳下,身后的影子扯得老长。而清 理完蔬菜的地,看上去像一块很无奈的伤疤。 一天,一个业主凑上来,将手做成个喇叭状,压低声音,对我说:知道吗?你家对面新 搬来的邻居,是个捡破烂的。他的地摊就摆在西城的一个地摊交易区…… 他那神秘中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情,让我在对他反感的同时,也对邻居的地摊充满了好奇。 几天过后,我竟然漫无目的地到了城郊的地摊区,在一个简陋的地摊上,真见到了我的那邻 居正在翻弄古董。 邻居见到我,依然是那副腼腆的笑容。他说:你也喜欢古玩? 谈不上喜欢。凑个热闹而已。根据经验,我断定,他地摊上的东西多数是赝品。但他见 到我的热情,那腼腆的笑,让我对他还是有说不清的好感。 从古玩市场的兴建扯到赝品,又聊到古玩的历史文化价值。竟然越聊越投缘,有种相见 恨晚的感觉。突然,他脸红红地从怀中掏出个东西悄悄递给我。 我双手接过他包了五六层绒布的东西。那是一件精致的蛇缠猛虎扣饰,猛虎舒展跳跃, 缠蛇委婉缠绵,整个扣饰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厚实的包浆下,透露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韵。 我将东西捧在手里,仔细地翻转,把玩,用放大镜在强光下仔细地推敲。我有点爱不释 手,紧紧地将东西抓在手中。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五位数的价格成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枕着那件宝贝入眠。在这种热烈而持久的喜悦中,我 心情特别好。 然而一天下午,门外传来怯生生的敲门声。我打开门,新来的邻居站在门口,依然是腼 腆地笑着。他想说点什么,却只是动了动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邀请他进屋来坐,他望了望屋里,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进来了。他不愿落座,直挺挺地站着,犹豫了一会,终于鼓起勇气说要赎回刚让给我的那个青铜扣 饰。按照行规,他愿意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三十收回。事情来得太突然,我呆在那 里。他已将一个信封放到桌上,除了本金,他还加了百分之三十的现金。我心里虽然一百个 不愿意,但在此时,我也只能绷着脸,将那个蛇虎铜扣拿出,小心地放到了桌上。 他嘴里反反复复地说着对不住了,对不住了,小心地拿起铜扣,逃跑似地出了我的家门。 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书、做事总是毫不兴趣。百无聊赖,我打开了电视机,一段悠 美的旋律缓缓而至: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伴着悠美的旋律,播音员 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收破烂废旧物品的外地人员,当得知自己收到的古玩蛇虎铜扣, 正是国家重要文物时,慨然捐献给当地博物馆……这枚早年出土,失传多年的蛇虎铜扣,对 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哦,这个捐宝人不就是对面新来的邻居吗? 我心里一阵激动,一把抓起抽屉中那装钱的信封,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邻居门前,擂鼓般 地敲起门来。敲了一阵,我才突然想起,收回铜扣的第三天,新来的邻居便搬走了。我心头 一热,愧赧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新来的邻居,你又到了哪里? (选自“中国作家网”)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业主动主向“我”揭开了新邻居的身份,反映了城市中有些人对底层民众的轻蔑,也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在交流中,新邻居知道“我”对古玩是行家里手,因此不敢用赝品来搪塞“我”,而是拿蛇 虎扣饰与“我”交易。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主人公,文中多次描写新来的邻居腼腆的笑,生动形象地刻画 了新邻居的形象特点。 D.新邻居赎回蛇虎扣饰,深感歉疚,反复说对不住“我”,表情上极不自然,并按照行规,加 价百分之三十。 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新邻居”的形象特征。 9. 小说以“我”“给新邻居退钱”并流下了“愧赧的泪水”结束全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勤劳朴实。新邻居在小区行道树旁的空地上种菜,整天在外收破烂、摆 地摊。②知错能改。他知道小区行道树旁的空地上不准种菜后,毅然拔掉。③为人热情,老实憨厚。他将葱蒜、白菜送给“我”,而且脸上总是腼腆的笑。④品格高尚。虽然生活拮据, 他却将文物上交博物馆。 9. ①内容上,新邻居 高尚行为感化了“我”,“我”决定将钱退还给他。②人物形象塑造上, 用“我”“愧赧的泪水”烘托了新邻居高尚的品格。③主题上,新邻居将文物捐给博物馆的 行为,感化了“我”,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④情节上,能否找到新邻居,作者没有说,这种留 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 B 项说“不敢 用赝品搪塞我,而是拿蛇虎扣饰与‘我’交易”理解错误。原文有“……竟然越聊越投缘, 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突然……”新邻居将蛇虎扣饰卖给“我”,并不是因为“我”是行家里 手,而主要是因为“我们”聊得比较投机。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 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 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 即可。由小说情节中种菜、送菜、拔菜、上交文物等事件及“新邻居”自己的语言神态等, 加上“我”的语言、心理等侧面衬托,可总结人物形象。“我的新邻居快步从值班室走了出 来,拉住我的手说:不知道空地不能种菜,只觉得荒着怪可惜的。种些菜蔬,也是绿化,还 供得上几户人家吃点时鲜菜”“你家对面新搬来的邻居,是个捡破烂的。他的地摊就摆在西 城的一个地摊交易区”可总结出勤劳朴实。由“大家不准种,就算了。他说着,抽出几个塑 料袋,拔了些葱蒜、白菜往袋中一装,硬塞到我手中”可总结出知错能改、为人热情、老实 憨厚。由“一位收破烂废旧物品的外地人员,当得知自己收到的古玩蛇虎铜扣,正是国家重 要文物时,慨然捐献给当地博物馆”“这个捐宝人不就是对面新来的邻居吗”可总结出品格 高尚。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构及材料安排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 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 的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 等。内容上“我”决定将钱退还给邻居是因为在电视里得知邻居慨然捐献了蛇虎铜扣,他的 高尚行为感化了“我”; “我”的退钱流泪既衬托了新邻居的高尚品格,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善唤起善。结构上最后邻居不知所踪,能否找到新邻居,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点睛】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 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 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 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 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 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 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 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 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 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 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 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 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 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 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节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B.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C.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D. 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更始,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西汉皇族刘玄参加绿林军担任更始将军,后被推举为皇帝 建立更始政权,称为更始皇帝。文中即为更始皇帝时期。 B.世祖,文中指东汉光武帝刘秀。按昭穆制度,皇帝庙号授制为“祖有功”。开国皇帝一般称 祖,刘邦称高祖,刘秀有重建汉朝之功,另称为世祖。 C.公子,先秦时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 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D. 被征,这里是指被皇帝征召。征辟是古代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皇帝征聘与公府、 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采取特征与征召的方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富有才能,政绩显著。年少时担任地方官吏便有公平美称,东汉时屡建功勋,皇帝爱 惜他的才能,才拒绝他降避功臣的谦虚请求。 B. 杜诗本性节俭,爱惜民力。做太守期间政令清简,无为而治,为百姓造作水排节省了民力, 造福百姓,自己去世时贫困得没有田宅治丧。 C. 杜诗为官安定,除暴立威。东汉初年,他格杀纵兵祸害百姓的将军萧广,安定洛阳;与地 方官一起采取措施击斩杨异,剪灭河东逆贼。 D. 杜诗忠心朝廷,尽心建言。虽然身为地方官,但仍想着朝廷国家,随时随事给朝廷建言献 策,其设立虎符调兵一策便被皇帝采纳。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2)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百姓称颂他说:“以前有召父,现在有杜母。” (2)事情中有些虽然很烦多但却不可省略,有些花费大但仍不能停止,大约说的就是这种情 况吧。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 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这个句子的 断句,重点有两处。一处是“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其中的“将”是动词率领, “突骑”是名词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将突骑”是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 B 项、C 项。 二处是“乃与长史急焚其船”。杜诗是朝廷派出的将军,代表朝廷军方,要焚烧的船只是地方 政府上的民用船只,断开有强调显示地方长史的作用,不断开恰到好处,排除 D 项。故选 A。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 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这 里是指被皇帝征召”错误。“征”在古代有多种义项。除了“征辟”外,还有出行出征等多 种义项。在文中,杜诗作为南阳太守指使刺客为弟弟报仇,应是犯了国法,接着被皇帝征召 升迁不太合情理,如理解为被派出征抵罪,也在情理之中。后文的司隶校尉为他的丧事说情, 也是在争取皇帝的同情和照顾。所以在文中将“被征”解释为被皇帝征召是不正确的。故选 D。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 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分析说杜诗“政令清简,无为而治”不符 合原文。结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 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等分析,他本性节俭,但为政善于计略,积极进取。造水排,修陂池,拓田地,造福百姓,不可说成无为 而治。故选 B。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 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 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方于”,与……比,或比 作……;“召信臣”,人名,前南阳太守;“故”,连词,所以;“为之语”,此处意译为给他 称赞说,或称赞他说;“之”,代词,他;“召父”“杜母”,专有名词,不翻译。(2)“有 烦”,有些烦多或烦难;“而”,连词,表转折,却;“费”,花费大;“已”,停止;“盖”, 表下而说的话带推测性,用在句首,相当于“推想”“大概”;“此”,代词,这种情况。 【点睛】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地人。年少时就有才能,在郡功曹做官,具有公平的美称。西汉 皇帝刘玄更始时期,被征召到大司马府任职。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一年内三次升迁为 侍御史,使洛阳安定。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在民间残害欺压百姓,百姓惊恐不安。杜 诗劝诫仍不改悔,于是击杀了萧广,回到朝廷把情况汇报给皇帝。世祖刘秀召见他,并把象 征杀罚权力的棨戟赏赐给他,再派他到河东,诛杀召降逆贼杨异等人。杜诗到了大阳,听到 逆贼准备向北渡河,就与当地长史,迅急地焚烧了渡河用的船只,部署河东郡的士兵,带领 着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追逐攻击,斩杀了杨异等逆贼,逆贼终于被除灭。他被授职为成皋令 长,任职三年,建立的政绩尤其优异。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他所在的地方 都被称为安定太平。 建武七年,杜诗升迁为南阳太守。他本性节俭并且政治清平,用诛杀残暴之人树立威信, 善于计划谋略,节省爱惜民力。设计制作了水排,用来鼓风烧火铸造农器,用力少,出功多, 百姓们认为很便利。又率领大家修治陂池,广泛开拓田地耕种,南阳郡内连续挨着的许多人 家都很富足。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百姓称颂他说:“以前有召父,现在有 杜母。”杜诗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功劳,不想安然地长久居于大郡,打算要从功臣的位子上 降退下来,于是就给皇帝上奏,皇帝爱惜他的才能,终于不答应他。 杜诗一向喜爱推荐贤才,多次提拔知名人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人。当初,法令崇 尚简淡,只用盖上玉玺大印的信件调拨军队,没有虎符这类信物。杜诗上疏说:“我听说军 队是国家惩凶的大器,圣人慎用的。以前的制度调拨军队,都用虎符,征调其余的人力财物, 就用竹器信使罢了。各种符信合会,取其真实无差之意,用来显明国命,保持重大威势的。近来调拨军队,只用盖上玉玺大印的信件,或用诏令,如果有奸人行诈造假,就会使朝廷没 有办法发现。我个人以为现在国家,军事正在兴起,贼虏尚未铲除,从各地郡国征调军队, 应该要非常慎重,可以设立虎符调兵,用来杜绝奸诈的兴起。过去魏国的无忌公子,威信覆 盖到邻国,仍然借助调兵虎符来解救赵国的围困,如果没有如姬的仇敌一事,那么无忌公子 的战功就无法建立显现。事情中有些虽然很烦多但却不可省略,有些花费大但仍不能停止, 大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奏章呈上,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杜诗人虽在朝廷外,但仍尽心于朝廷,正直的言论善好的计策,随事献进给朝廷。任职 七年,政令教化普遍推行。建武十四年,因为派门客为弟报仇,杜诗被朝廷调发出行,适逢 他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奏说杜诗贫困没有田地房产,去世了都没有地方办理丧事。皇 帝就下诏派朝廷在所属郡府办理丧事,并赐赠丧礼千匹绢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 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 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 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 C. 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 D. 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 15. 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动静结 合,动中有静。②有声有色(视听结合)。“蝉噪”有声,“幽丛”有色,画面有声有色;“蝉” 为“青色”,“鸟”为“白”色,“幽丛”暗含“绿”色,“返照”暗含“红”色,色彩对比 鲜明。③远近结合。“青蝉”句是近处所听,“白鸟”句是远处所见,远近结合,富有层次。④情景交融。融羁旅愁情于眼前美景之中,以乐景衬哀情。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 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 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 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 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 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 项,“诗的最后 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错误,选项对诗歌 的语言和手法理解有误,“一竿”代指行舟,“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 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而不是“以景结情”。故选D。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题。题干是“本 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题目 要求分析诗歌中颈联的写景艺术,是暗考表达技巧。“赏析写景艺术”涉及较广,通常有景 物对象、景物层次、景物状态、景情关系等方面。解答时既要指出艺术手法,还要结合具体 词句加以分析,突出表达效果。第五、六句(颈联)写景时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了一系列 意象,如:“蝉噪”“鸟飞”“幽丛”“返照”“青蝉”“白鸟”等来描写景色。画面有动 有静,有耳闻也有目见,从远及近,很有层次地进行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在色彩鲜明的景 色描写中融入羁旅之愁情。该题可以分点回答,每点先回答写景手法,再结合诗中的景色指 出手法的表现及效果。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 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 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 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 任,以利民为宗旨。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 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怕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对历史发出无限感慨:假使六国能够各自爱惜他们的百姓, “___________________”;假使秦又能够爱惜六国的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谁能 够灭了它呢? 【答案】 (1). 先天下之忧而忧 (2). 后天下之乐而乐 (3). 封狼居胥 (4). 赢得仓 皇北顾 (5). 则足以拒秦 (6).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 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狼居胥、赢、仓皇、至。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 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 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段溪流、一座断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看似匮乏 实则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经过_________的开发,便会引爆乡村旅游。因此,田园综合体顺应 这股大潮_________。然而,( ),它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对农民来说,_________和抛家别亲地进城务工牺牲太大,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从多个 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收益的模式更为可行。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 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产业是核心。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包含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 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 文化是灵魂。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时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 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以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 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从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警、自醒行为,在中自娱自乐, 化身其中。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B. 没有比较高 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C.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D.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田园综合体没有产业支撑,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匠心独运 应运而生 流离失所 耳濡目染 B. 别具匠心 油然而生 流离失所 潜移默化 C. 匠心独运 应运而生 背井离乡 潜移默化 D. 别具匠心 油然而生 背井离乡 耳濡目染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现今的田园综合体,则在单一的旅游功能上更加丰富 B. 现今乡村旅游活动,则在单一的旅游功能上更加丰富 C. 现今的田园综合体协同乡村旅游发展 D. 现今的乡村旅游协同田园综合体发展 【答案】17. C 18. C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 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 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比较高”修饰“生活待遇”后,与横线前农民在本区内多元产业融 合发展中获取更多收益的语意不符,因为不是“生活待遇”,而是获得工作收益后带来的生活 水平的提高,故用“生活水准”更符合句意,据此排除 BD; 的语病二是语序不当,“支撑产业”应改为“产业支撑”,据此排除 A。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在辨析时首先要弄清语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色彩和风格等, 这是解题的基础;然后弄清成语本身的意义用法,从结构、色彩、出处等角度进行了思考推 敲;然后结合成语的理解与具体语境相对照,作出正确的判断。 先看第二空:“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油然而生” 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第二空形容“这股大潮”,应选“应运而生”,据此可排除 BD。 再看第三空:“背井离乡”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流离失所”指到处流浪, 没有安身的地方。语境为“农民进城务工”,应选“背井离乡”,据此排除 AB。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 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 括号中的内容承接前文句子的话题“田园综合体”,交代的内容是关于“乡村旅游”之事,据 此排除 B; 括号后 “它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说明功能增多,据此排除 CD。 故选 A 【点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 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 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__①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 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② ,如 IT 技术部门理解的大 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 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 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__③ , 的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答案】①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 ②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③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 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 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 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 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 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 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 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 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 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 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 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 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 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 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21.用一个单句概括下面达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 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 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 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它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 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 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答案】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意志力有关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这一考点,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 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 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 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 本题: 本文段是总分结构,①是总领句,提出论述对象“创造性思维”;②③句的关键词是“天赋”, ④句的关键词是“兴趣”,⑤句的关键词是“意志力”,原文里有很明显的中心句“创造性思 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不 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 的、缺乏意志力的……”,从这三个句子中就可以提炼出最主要的信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 世纪 60 年代,雷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献身国家是他身 上最突出的闪光点;70 年代,陈景润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摘取了“数学皇 冠上的明珠”,成为那个时代的偶像;80 年代,中国女排以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创下了世界 排球史上的“五连冠”,成为了一代偶像;90 年代,微软公司的创始者比尔·盖茨成为了一 代人的偶像……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偶像。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代表着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 神的光芒。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我们需要怎样的时代偶像? 不久前,人民网文化频道推出独家策划“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专栏,邀 请国内 30 位名家,讲述他们心中的“时代偶像”,旨在回顾我们曾经历的时代人们的精神偶 像,挖掘这些不同时代不尽相同的偶像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 芒,留给人们的文化记忆,探寻偶像文化含义的时代演变轨迹。 这样的众人谈时代偶像的策划,吸引了很多读者、网友的关注,并引发很多人的心灵共 鸣和精神记忆,人们纷纷畅谈自己心中所崇拜的偶像。我们看到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 精神偶像,感受到不同时代的青春话语里偶像的含义的不同。纵观这个大型策划邀请的这 30位名家所讲述的“时代偶像”,其中既有中外历史伟人,也有中外作家文豪;既有时代的学术 大家,也有时代的行业标兵;既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也有新社会中的普通一兵;既有文艺明 星,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既有助人成功的事业上的导师,也有给予生命教人成长的 父亲母亲……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家方方说自己的偶像是鲁迅,“我们这一代人是读鲁迅成长 起来的”。方方不仅喜欢鲁迅的文章,还欣赏他的傲骨气质。鲁迅对她的影响无处不在。原三 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说,自己的偶像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对革命的追求和信仰给 予我很大的力量”,“我觉得,人不能平平度过自己的一生,要对生活和事业充满激情”。 从这些人所讲述的自己心中的偶像来看,这些偶像具有时代的鲜明印记,反映着人类精 神的光芒,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高度,铭刻着人类思想、道德和信仰的高度,具有伟大的心 灵和广阔的胸怀。这是人类历史和文化为一个时代定义的偶像的精神含义,这也是我们所理 解的偶像文化的本质意义。 这不由得让我们再次反观我们今天的偶像文化、偶像崇拜现象。不能否认的是,今天商 业娱乐明星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偶像主体,我们的追求偶像的生活,也几乎完全被商业娱 乐明星偶像所代替,偶像的“粉丝”各种形式的追星则构成了种种畸形世相。有的因热爱自 己喜欢的偶像而把自己的样子“整容”成偶像的容貌,有的把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与自己 所崇拜的偶像联系起来,有的甚至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狂热追星而使自己家庭背上沉重的 债务,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已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 象,而且也已经越来越折射出其行为的盲目的情绪化、失去理性的冲动和精神狂热……而看 一看我们的流行文化,为此却是不断地推波助澜,以至使这种偶像崇拜失去了精神意义,缺 乏严肃而崇高的价值,变成了一种娱乐狂欢和集体的商业文化冲动,这导致了我们社会的价 值体系和文化的明显的偏移,使不少人这样相信偶像明星的价值,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 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唯一信念…… 我们需要时代偶像和榜样。与优秀者接触,就像受到了一种精神鼓励和心灵影响,每一 个人都是因崇敬实际上高于他的人而感到自身的心灵和精神更高一些。在人的心中,这是最 高尚和神圣的感情,这是在我们一个人的生命阶段,几乎都存在着的心理和情结,是我们以 真挚不渝的热情,去仿效社会上某个卓越的人、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可钦佩的品格与人格唤起 的自我的热情和追求,而实现自己的重要价值的一种精神努力。尤其是在这个商业明星偶像 价值取代了一切偶像价值,当下的偶像已经变成了充满浓重的商业气息和功利色彩的流行娱 乐符号的时代,这更是我们的一种对时代的偶像的期望和寻找。我们需要寻找这样一个能够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代表文化发展方向,真正体现人 类偶像崇拜精神的社会群体。我们的文化要突出这种时代偶像的精神引领作用;我们社会所 倡导的道德力量、精神信仰应该以这样的时代偶像的道德吸引力、优秀品质为基石……总之, 这应该成为我们最终期待和景仰的时代精神的灵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 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 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 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 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首先给 考生列举了各个年代的偶像,与偶像身上时代精神。然后指出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 像,这些偶像代表着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理解本题作文材料的关 键在于看清“偶像”身上的“时代精神”:60 年代时代精神是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献身国 家;70 年代的时代精神是投身科学、专心科研;80 年代的时代精神是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90 年代的时代精神是创新创造、敢为人先。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偶 像然后指出“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代表着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 着时代精神的光芒。”时代不同,偶像不同,不同时代的偶像代表的时代精神也不同,偶像 身上折射出时代精神。而偶像身上折射出的时代精神正是该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反过来说, 偶像能起到榜样作用,其精神(或者说言行举止)影响着一个时代,或者说一个时期。既然 偶像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偶像可以给人们带来好的影响,同样也能给人们带来坏的影响, 也就说偶像是一把双刃剑,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要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如果用 好偶像这把双刃剑。不同时代的偶像体现出的精神特质指向不同时代的偶像标准,意在启发 考生思考不同时代不同的偶像标准,进而思考偶像崇拜与自我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以上分析,具体作文时可以参考以 下立意:①偶像是时代精神的体现;②每个时代都需要偶像,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偶像; ③偶像言行举止(精神)影响一代人,或者一个时期,要重视偶像;谈偶像的作用(可分积 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也可两个方面都谈);如何利用好偶像这把双刃剑;分析偶像崇拜带来的 正面影响及社会意义;④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时代偶像;⑤阐述时代变迁和偶像标准变 化的关系;等等。具体作文时,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标题——《我们需要怎样 的时代偶像?》,然后由不久前人们文化网盼到推出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专栏,邀请国内 30 位名家,讲述他们心中的“时代偶像”说起,从三十位名家中选取几位代 表,通过这几位代表当时心中的偶像指出这些偶像具有时代的鲜明印记,反映着人类精神的 光芒,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高度,铭刻着人类思想、道德和信仰的高度,具有伟大的心灵和 广阔的胸怀。这是人类历史和文化为一个时代定义的偶像的精神含义,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 偶像文化的本质意义。然后阐述今天的偶像文化、偶像崇拜现象,指出今天的偶像文化、偶 像崇拜已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也已经越来越折射出其行为的盲目的情绪化、失 去理性的冲动和精神狂热。流行文化也在为这种盲目和狂热推波助澜,以至使今天偶像崇拜 失去了精神意义,缺乏严肃而崇高的价值,变成了一种娱乐狂欢和集体的商业文化冲动,导 致了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的明显的偏移。在此基础上阐述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的时代偶 像和榜样,并指出偶像的积极作用。进而得出能够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代表文化发展 方向的偶像才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时代偶像,只有这样的偶像才能成为新时代我们的最终期待 和景仰的时代精神的灵魂,回扣标题“我们需要怎样的时代偶像”。 相关素材积累: 1.写作名言 假如真的想当明星,就必须问问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勇气,到底心理有多大的承受力,到底有 多大的吃苦精神。——郭达 歌星之所以存在,是现代唱片业的产物,和影视明星是电影业、电视业的产物完全一样。—— 金兆钧 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一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 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拜倒在他们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某些谬 误。——爱迪生 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旧时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 迷惑。——歌德 有些偶像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他们是没有心的。——涅克拉索夫 爱所有的名人吧,他们教给了你们理论,教给了你们科学,他们把世界交给了你们。——罗 丹 高尚的人物所受的折磨与他们的崇拜者想像的完全不同。——卢梭 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蒙田野蛮人崇拜木石的偶像,文明的人崇拜血肉的偶像。——萧伯纳 生活促使我们各自要企求一个能够足以信赖的、生活上的向导。——萧伯纳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 2. 篮球明星姚明——新时代的偶像 雅典奥运会开幕前,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肖天第一次把姚明和偶像联系起来。 他说:“国内外许多青少年都很喜爱姚明,有的还把他当作偶像。可以说,他代表了中国青 年的良好形象。” 姚明的长相算不上英俊,他不笑的时候看上去有点木,他的一只耳朵还有点残疾,有时 候姚明说话带些孩子气,他对不喜欢的人也许会有点不客气。但是,姚明高大、善良、正直、 幽默、有勇气、有血性、能挣钱,球技超一流,敢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并恰如其分地把国家 荣誉、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一个偶像,一个可以触摸、亲近和超 越的偶像,这些成分已经足够。 姚明的身上,既承载着东方人的美德,也散发着西方文化所崇尚的个性张扬。姚明这个 时代偶像,是中西方文化在 21 世纪碰撞和融合的产物。 姚明这个名字,正在通过篮球和 NBA 传遍世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像姚明 一样成功,希望像姚明一样获得社会的承认。 姚明是不凡的,但他又是我们身边的凡人。姚明这种时代偶像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对 于需要寻找崇拜者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如果还没有找到崇拜者,那就崇拜姚明吧。 3. 另类明星——孔庆祥(反偶像的偶像) 2004 年的一个另类明星——孔庆祥,一个长着龅牙、唱歌跑调、舞姿拙劣的 21 岁青年。 他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的反偶像的代表。 2004 年的某天晚上,孔庆祥参加了美国一个娱乐选秀节目,他以不太标准的英语和僵硬 笨拙的舞姿,表情紧张地演唱了一首瑞奇·马丁的歌曲,没有唱到一半,台下已一片哄笑, 一名黑人评委用纸遮住了脸,以便躲过镜头无所顾忌地大笑,另一位评委干脆打断了孔庆祥 的表演。 狂笑的观众们正等着孔庆祥羞容满面地退场时,孔庆祥却平静地说:“我已经尽力了, 所以完全没有遗憾……要知道,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就是这两句冷静的回答让他 成为了美国人眼中最流行最热门的明星之一。一时间,媒体蜂拥而至,唱片公司也纷纷找上 门给他录专辑。 电视机前的美国平民,在庆幸节目播出那天没错过这个可笑的噱头之余,他们又从孔庆祥身上,发现了一种在自己心底一直被深深隐藏甚至倒塌的自信,那个在舞台上出丑的孔庆 祥,似乎又是他们在生活中奔走劳碌而常常碰壁的投影。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明星梦,而大多数默默无闻的美国人,拉不下颜面到舞台 上验证自己的梦想,于是把鲜花和掌声给了孔庆祥。孔庆祥成了他们的实践者。 4.克林顿也追星——偶像的感召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少年时受到政治明星肯迪尼的“感召”,而立志像肯尼迪那样去当美 国总统。 克林顿出身贫寒,是从美国偏远小州阿肯色州走向白宫的。小时候的克林顿原想将来当 一名医生、记者或做一个音乐家。然而 1963 年的夏天,一次机会,让他目睹了当时国际政坛 明星——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风采,并为之倾倒。当总统肯尼迪握住这位阿肯色州小男孩双手 的时候,他并不知自己的明星风采影响了克林顿的一生,美国总统成了克林顿人生的目标。 那年克林顿才 17 岁。从华盛顿回到故乡阿肯色州,见到他母亲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他和总统握 手的照片让母亲看。他母亲说:“我看懂了他的表情,他的心思,我知道他日后要干什么。” 是的,17 岁的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领他看到了自己的未 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于是,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 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他千里迢迢来到华盛顿特区乔治城 大学。20 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 总统。 或许,当克林顿明星一样在荧屏、报纸、杂志飞扬风光的时候,又一颗种子落在了某一 个少年人的心田。 5. 时代与偶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偶像 20 世纪 60 年代 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 标志偶像:雷锋、保尔·柯察金、王进喜…… 20 世纪 60 年代正是共和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决定了这将是一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偶像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 精神解放后的饥渴选择 标志偶像:陈景润、邓丽君…… 70 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20 世纪 80 年代 从单一走向多元 标志偶像:张海迪、中国女排、朦胧诗人、港台明星…… 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也一样,这个时 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 20 世纪 90 年代 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 标志偶像:罗大佑、崔健、王朔、周星驰、王菲……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 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变换非常迅速。 21 世纪初,青年们的偶像则是比尔·盖茨等网络高手和众多年轻的歌星、影星等明星。 偶像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6. 追星一瞥——追星的代价 1992 年 10 月底,歌手黎明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连续举行了三场个人演唱会,引起了追星族 们的狂热追捧。在这几天的演出中,“黎明,我爱你”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10 月 31 日的那场演出,东北角的看台栏杆被近乎狂热的歌迷挤塌了,有很多人受伤,但 是歌迷们都坚持看完演出,有4个中学生,其中一个下颌受了伤,拉了个大口子,这几个孩 子就走到了二龙路医院。当时医生说这个口子他们也缝不了,结果没有办法其他几个学生就 给这个孩子的父亲打了电话,孩子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来了,带着小孩到北大医院缝了几针。 当时是 11 月初,正值中学期中考试,11 月 1 日是星期天,11 月 2 日就要开始考试,而很多 学生都放弃了考试复习来看这个演出。还有几十名铁杆歌迷连续几天几夜守候在香格里拉饭 店前,对着黎明房间的窗户执著地望着,一有身影闪过就不顾一切地呼喊。 7.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偶像是时代的产物 1986 年,崔健写出第一首摇滚说唱歌曲“不是我不明白”。在北京举行的为纪念国际和平 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当他穿一件颇像大清帝国时期的长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两裤脚一 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时,台下观众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当音乐起处, 崔健唱出了“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时,台下变得静悄悄。十分钟后,歌曲 结束时,在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中,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诞生了。从此,崔健开始了他的摇 滚新长征。在演唱会以后的两年中,崔健不断深化摇滚音乐的创作 ,举办了多场个人专场演 唱会,发行了多张个人专辑。在这个过程中,崔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确立了他在中国摇滚音乐中奠基人的地位。 自 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带来了生气,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社会的文 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隔绝,这种突然的西方世界大范围的曝光对中国青年造 成无法估量的“文化冲击”。许多年轻人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茫然和沮丧,这个世界 变化太快了,昨天还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理想今天被现实击得粉碎。他们失去了过去的理想却 又找不到新的理想。崔健的音乐和歌曲唱出了在极速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成长的 年轻一代的彷徨,对真实和人性解放的渴望。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 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是 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 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 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 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 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 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 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