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基础上,
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不仅是一种崇高唯美的
个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显人的力量的动力源泉,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理性信念
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崇尚理智,就会强调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就是鼓励人们
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就是要通过智力的迂回冒险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
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
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
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实证方法。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
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而数学则为人们提供
了这些知识更为精确的形式。1638 年,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出版,伽利略用数学
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
以来科学的基本特征。
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任何
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都要经受反复检验,通过批判旧的理论使其得到修正甚至完全用新的理
论取而代之。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科学理论经受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
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但是,批判不是完
全否定。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直到牛顿力学提出后才算完成。有时新和旧也是相对的,旧的
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如经典物理学就可以视为现代物理学的近似。当科学所秉持
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
方面的批判、反思和质疑,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对于破除科学的神话、减少科
学的独断性非常有益。
批判和反驳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波普尔
强调: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
式。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
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哥白尼、伽利略对托勒密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建
立起了新的天体力学;拉瓦锡在对传统燃素说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创立了氧化还原学说;达
尔文对上帝创世说进行批判,创立了进化论;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体系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
判,建立起了相对论学说,等等。科学所追求的正是不断试错而向真理逐渐逼近的过程。
(刘大椿《论科学精神》刊登于《求是》2019 年 9 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精神包含了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B. 理性信念崇尚理智,鼓励人们要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就能更深入地把握事物本质的东西。
C. 伽利略得出物理规律的过程,体现了近代以来科学研究注重追求实证化和科学精确化。
D. 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使批判和反驳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科学得以向真理逐渐逼
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总分的结构,分别从理性信念、实证方法、批判态度和试错模式等四个方面对科学
精神进行了论证。
B. 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从科学的内部和外部论证了批判态度对科学
精神的重要性。
C. 文章阐发科学精神时,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态度,分条缕析、举例论证,论证清晰明确。
D. 以哥白尼、拉瓦锡等为例是为了证实科学是在否定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性信念使人们迅速认识自然规律,而实证方法使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
B. 科学理论只有经受批判才能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数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
C. 从日心说到地心说再到牛顿力学,说明批判态度对破除科学的神话、减少科学的独断性非
常有益。
D. 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说,不断的试错过程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视错误,发
现问题,通过实验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不断向前推进。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就能更深入地把握事物本质的东西”错误,此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崇尚理
智......就是鼓励人们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可
见“更深入地把握事物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必然”的结果。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否定”一词错误,文中说的是“批评”和“质疑”,以哥白尼、拉瓦锡等为例是为了
证实科学是在“批评”和“质疑”前人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的,而不是“否定”前人。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
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说法正确的一项”。
A 项,“理性信念使人们迅速认识自然规律”错误,根据原文“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
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可知理性信念不能使人们迅速认识自然规律。
B 项,“只有......才......”错误,原文是“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可见批判态度
不是理论创新的唯一途径,因此科学理论不是只有经受批判才能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
D 项,“我们要正视错误,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不断向前推进”错误,
根据原文“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
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我们应该先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然后提
出新的解决方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
故选 C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
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
在接近 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
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
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 985 高校和三
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 985 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
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
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而且频率最高
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学历不重要吗?高学历能否带来高工资?》)
材料二: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 TOP10
申万一级行业 硕士博士占比(%)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银行 8.94 71.69
。计算机 6.7 57.13
传媒 5.77 49.13
建筑装饰 5.35 42.77
房地产 6.29 39.41
国防军工 9.3 38.96
通信 5.09 36.77
公共事业 4.21 34.89
综合 6.51 33.73
非银金融 7.31 30.68
材料三:
“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
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 60 万人,20 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 11 倍,甚至超
过了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
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
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
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学历提升了,就业收入是否有增加?》)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
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
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 86%。而且,半年之后
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 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
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
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
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
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
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
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在“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寻找人生路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录用的人才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毕业生,以北
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为最。
B.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硕士+博士学历的
员工均占比最高。
C. 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能
超过九成。D.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所学专业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所以我们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
力、自生能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职时,学历较工作经历和情商来说更重要,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
进入同一职场。
B. 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总
会找到自己的岗位。
C. 从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较高,因此,学生报考专业
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
D. 对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来说,入职人员的高学历很重要,但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有意
义。
6. 根据以上材料,请概括说明什么样的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更有优势。
【答案】4. C 5. C
6. ①拥有高学历,最好是毕业于 985 院校的硕士或博士。②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
业能力,善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和生产能力。③能够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具有持续的
学习能力、自生能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
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 项,“录用的人才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毕业生”错误,原文是“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
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
仅几乎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可见各种高
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录用的人才“几乎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毕业生,而不
是“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毕业生。
B 项,“银行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错误,根据
材料二“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 TOP10”,可知银行和国防军工的硕士博士占比
(%)分别是 8.94 和 9.3,所以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占比银行并不是最高,最高的是国防军
工。D 项,“大学所学专业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
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可见只是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大学
所学专业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
一进行比对。
C 项,“因此,这两个行业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的论述。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
据以上材料,请概括说明什么样的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介绍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根据材料一“或者看
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
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
校。”,可知拥有高学历,最好是毕业于 985 院校的硕士或博士在择业就业方面更有优势。根
据材料二“‘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
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
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可知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这就要求大
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善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根据材料三“此
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
领。”,可知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
自生能力。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概括。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三彩
侯发山
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说:“栓保的女儿梅花考
【上了北京大学。”
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一壶油两袋面三
百元钱。可是,栓保死活不要,说他家的日子还能过得去……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康乡长当
然也很高兴,说:“走,咱去栓保家看看。”
康乡长和老贵去的时候,梅花正坐在床边,嘤嘤地啜泣;栓保蹲在地上,不住地吧嗒着
旱烟,很是无精打采。
老贵在康乡长后面悄声说道:“栓保兴许正在为梅花的学费发愁呢。”
康乡长似乎没听到老贵的话,朗声地说:“栓保,女儿考上了北大,祝贺你啊!”
栓保这才发觉来客人了,忙慌乱地站了起来,讪笑着说:“康乡长来了。”梅花别过脸
去,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泪痕。
康乡长看了看,栓保家里依然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当,墙角一缸咸萝卜散发出
一种说臭不臭说咸不咸的味道。
老贵附在康乡长耳边说道:“栓保家一年四季把咸萝卜当饭吃。”
康乡长发现墙旮旯放着一个瓷罐,突然两眼一亮,说:“这个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栓保不好意思一笑,说:“当年腌制咸菜用的,现在嫌它有点小,就不用了。”
康乡长把瓷罐搬到光亮处,用手小心地擦拭了一下,说:“哇,这是宝物啊!”
栓保,还有老贵都眨巴着眼睛,好像不明白康乡长的话。
康乡长说:“这个瓷罐不是一般的瓷罐,是‘唐三彩’。”
栓保说:“不可能吧,是俺爹活着的时候用两个鸡蛋在集市上换来的。”
康乡长摇了摇头,接过老贵递过来的一块破布仔细地抹拭着,得意地说:“你们瞧瞧,
这个瓷罐绝对是唐三彩。”
老贵一愣一愣的,说:“康乡长,你可看仔细了。”
康乡长说:“你们瞧瞧这造型,这彩饰,这釉色,有一种斑斓富丽的艺术效果。”
老贵说:“为啥叫唐三彩呢?”
康乡长侃侃而谈,说:“这种制陶工艺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的,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
装饰图案,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经过高温烧制后,三种釉色相互交融,三彩就变
成了很多的色彩,形成了有原色、复色的斑驳淋漓的多种颜色。据说这种玩意由于在制作过
程中釉质的自然下流,烧制好的唐三彩会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因此,没有任何两件唐
三彩作品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说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康乡长一席话,把老贵和栓
保惊得目瞪口呆,傻了一般。栓保说:“可是,可是,这宝物对我来说也没啥用处,也不知道有人要没有?”
康乡长说:“这样吧,我出 3 万块,你卖给我如何?”
栓保惊喜地说:“真的?”
康乡长说:“不骗你。”
栓保就慌乱地点了点头。
老贵也松了口气,说:“梅花这下可以上大学喽。”
第二天,当康乡长交给栓保 3 万元要把瓷罐抱走时,梅花红着脸说:“康乡长,这个瓷
罐既然是唐三彩,肯定是我家祖传的东西,所以我不想让它流落到他人手中。”
康乡长眨巴着眼睛,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保存好这个瓷罐,5 年后,我用 4 万块把它赎回?中不中?”
没想到是这样,康乡长一时说不出话来。
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不同意,就请拿走你的钱,把瓷罐留下。”
康乡长说:“那好,5 年后你可以赎回,但不是 4 万,是 10 万!”梅花默了片刻,就使
劲点了点头。
梅花在大学里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被一家公司聘为副总,年薪 20 万。在老贵的
带领下,梅花辗转找到了康乡长。康乡长又惊又喜,他抱出那个瓷罐,说:“闺女,实话跟
你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瓷罐。”
梅花一点也不感到惊讶,说:“谢谢您!我当初就知道它是个很普通的瓷罐。”
康书记很是意外,说:“那你为何还要赎回去?”
梅花说:“做人得讲良心……当年要不是您出手相帮,我不可能有今天。”
老贵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说:“康乡长,既然您知道是假的唐三彩,为啥当年提出要
让梅花拿 10 万元来赎回?”
梅花抢先插话说:“老贵叔,康乡长一是不想让我赎回这个假的唐三彩,二也是在逼我
学业有成,干出一番事业啊。”
康乡长欣慰地说:“梅花,我只能拿回属于我的 3 万,其余的 7 万你捐给村里如何?”
梅花同意了,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
(选自老牌文学期刊《百花园》)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语言平时质朴,富有生活化。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曲折生动。
B.康乡长去栓保家买下了价值连城的“唐三彩”,一是为了收藏,二是为了帮助梅花凑学费上大学。
C. 老贵作为村主任,陪同康乡长去栓保家调研,多年后又带领梅花找到康乡长,作为主要人
物,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 梅花用十万元从康乡长那里赎回瓷罐,除了报恩,也是因为那是她家祖传的东西,不想流
落到他人手中。
8. 小说以“梅花同意了,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作结,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具体赏析。
9. 小说为何要以“唐三彩”为题,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答案】7. A 8. ①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梅花报恩之后的快乐和满足。②对康乡长心系群
众、扶危济困行为的认同和赞许。③以“梅花”为喻体,语义双关,彰显出主人公梅花具有
的梅花般的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丰富了文章意蕴。
9. ①“唐三彩”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一波三折,曲折生动。②“唐三彩”是康
乡长展示其富有智慧,讲究策略的工作方式的重要事物,以此为题,可借以展示人物形象。③
以唐三彩为题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唐三彩”展示了工作中的扶危济困和生活中的人情温暖,
让故事显得合理可信。④以“唐三彩”为题,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
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
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
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为了收藏”错误,康乡长去栓保家买下了价值连城的“唐三彩”,是为了帮助梅花凑
学费上大学。
C 项,“作为主要人物”错误,在小说中,老贵是次要人物。
D 项,“也是因为那是她家祖传的东西,不想流落到他人手中”错误,梅花用十万元从康乡长
那里赎回瓷罐,只是为了报恩。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指
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在文章中找出这句话,再结合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进行答题。首先,文章最后一段说“一
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梅花的笑脸”比作“盛开的梅花”,展现出
此时此刻梅花内心的快乐;自然界中的梅花凌寒傲霜依然绽放,这就象征了梅花的不屈不挠、
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其次,梅花的这一表现也是对康乡长做法的认同和赞许,上文康乡长
说“梅花,我只拿回属于我的 3 万,其余的 7 万你捐给村里如何”,这说明康乡长心系群众,
而梅花听了康乡长的建议之后,“梅花同意了,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可见梅花认同康
乡长的建议。最后,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本文通过康乡长购买唐三彩——梅花要赎回唐三彩
——康乡长加价——梅花来赎回唐三彩这一故事,传递了人间的温情,也赞美了扶危济困、
知恩图报等美德,小说最后“盛开的梅花”这一比喻寄寓了知恩图报、励志自强等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小说的标题。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如下:先由表及
里理解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形象、情节、主旨等方面分析作用。本题要求分析以“唐三彩”
为题有什么好处,其实质就是要求回答以“唐三彩”为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①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③形式新颖,吸
引读者;④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例如本
题便可结合具体内容,从线索作用、人物形象、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唐三彩”
贯穿小说始终,故事情节也是围绕“唐三彩”展开:康乡长购买唐三彩——梅花要赎回唐三
彩——康乡长加高赎金——梅花回来赎回唐三彩,情节起伏,“唐三彩”是这篇小说的线索,
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其次,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康乡长和梅花的性格特征都是通过唐三
彩展现出来的,康乡长用三万元买下,可见其爱民有心、助人有方;梅花愿用 10 万元赎回,
可见其发奋有为、知恩图报,“唐三彩”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再次,这篇小说中的“唐三
彩”实质上是一个普通瓷罐,把普通瓷罐说成是昂贵的唐三彩,出人意料,更容易吸引读者。
最后,这篇小说的主旨也是通过“唐三彩”表现出来的,“唐三彩”寄寓了中华民族知恩图
报、励志自强的传统美德。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
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
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
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
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关中事计户
口转漕给军[1],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
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
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汉五年,
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
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布反,
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
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
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
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
“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
“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
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
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
B.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
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
C.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
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
D.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
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秦,项羽破秦,三分关中地,分封三王,所辖之地合称“三秦”。故地在今陕西关中一带。
关中,指陕西中部。B.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封建王朝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C. 昆弟,指哥哥和弟弟,后比喻亲密友好。“昆仲”“昆玉”,均为称人兄弟的敬辞。另外,
古代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
D.相国,源于春秋晋国,初称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汉代相国与丞相一
职是完全相同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何善于识人,胸怀宽广。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后又举荐韩
信成为沛公麾下大将军;临终时又推荐与自己不和的曹参接替自己。
B. 萧何不贪财物,深谋远虑。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却率先收藏好秦王朝
的律令图书,为日后刘邦一统天下、巩固政权起到巨大作用。
C. 萧何小心谨慎,纳谏解危。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采纳门客意见,自污
名节以消除疑心,结果反而加重高祖的怀疑并被斥责。
D. 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供给军需,补充兵员,成为
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自己生活节俭,田宅居处偏僻,房屋简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②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总是能补充汉王军队
的损失。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
(2)我的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首先通览语段联系上下文,
明晓文段语意。这句文字是讲述高祖得胜归来后,百姓向高祖告发萧何的事情,意思是“高
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
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高祖回到宫中,相国前来拜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第一,“罢布军归”是高祖的行为,
主语应该是“上”;“道遮行上书”是老百姓的行为,主语应该是“民”,两个短句之间应该
停顿。第二,“谒”是指萧何拜谒高祖,主语是“相国”;“笑曰”是高祖发出的动作,主语
应该是“上”两个短句之间应该停顿。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作答。
D 项,“汉代相国与丞相一职是完全相同的”错误,汉代相国与丞相一职是不同的。总的来说,
相国作为正式的官称要早于丞相,丞相最早应该是辅佐相国而设置的,后来丞相逐渐成为了
百官之长,相国逐渐被废弃。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结果反而加重高祖的怀疑并被斥责”错误,根据原文“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于
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可知萧何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采纳门客意见,
自污名节以消除疑心,最终得到了高祖的信任。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信、达、雅。信,要求准确
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雅,要求遣词造句比
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方法:增、删、调、留、换。本题(1)关键词:“遁去”,
逃走;“兴”,征发;“辄”,总是;“属任”,委任,任用;“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省
略句加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上以此(以)关中事专属任何”;(2)关键词:“贤”,贤
能;“师”,名词作动词,学习;“毋”,不会;“势家”,有权势的人家;“毋为势家所夺”,
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点睛】参考译文:
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能为文书而无疵病,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
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
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
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
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
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
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
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
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
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
稷、宫殿、县邑。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汉王
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总是能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汉王
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
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
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
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汉王五年,已经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
封赏。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
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
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起兵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前去讨伐,在军中
多次派遣使者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有个说客对相国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
祸了。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如今您何不多
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皇上对您就放心了。”于是相
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很是高兴。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
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高祖回到宫中,相国
前来拜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
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
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
莫过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
人了!我死而无憾了!”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
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为文终侯。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这是杜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上元元年(760)三月,检
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
乱之久。数量词强化了之一主旨。
B.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与下一句的“老”
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
C. 颈联通过月夜思而不寐,白昼倦极而眠的反常生活细节描写,直接吐露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思家”与“忆弟”互文。
D.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
命运结合来写,饱和着浓郁的诗情。
15. 尾联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4. C 15. ①尾联叙写了诗人听到唐军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的连战皆捷的喜讯,盼
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情境。②表达了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可返乡的急切心情及捷报
传来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直接吐露了思家忆弟的深情”错误,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意
思是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
倦极而眠。这两句诗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思家
忆弟的深情。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
的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手法含蓄巧妙,诗
味隽永,富有情致。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及其情感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
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
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这首诗尾联“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
燕”的意思是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尾联
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760 年
(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
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
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
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
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和血鸠通过形
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我决起而飞 (2). 抢榆枋而止 (3). 雕栏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颜
改 (5). 三顾频烦天下计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的【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
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
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的写法:榆枋、雕、砌、
频烦。
语言文字运用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______,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
得______。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
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
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______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
的狂歌比起你们还是斯文,只不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
可______!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
吠”,而是文明人话。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轻淡 弯腰断背 高歌 了不得
B. 清淡 腰弯背断 高歌 了不起
C. 清淡 弯腰断背 叫嚣 了不起
D. 轻淡 腰弯背断 叫嚣 了不得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
B. 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
C. 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英国和德国诗调就比不上法国诗调的雄厚
D. 例如英国和德国诗调就比不上法国诗调的雄厚,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还是斯文。
B. 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
C. 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的还是斯文;狂起来时有凌风出尘的仙意。D. 我们最豪放的诗人比起你们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的狂歌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
【答案】17. D 18. A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
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
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
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
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第一空,轻淡:轻微;淡薄。清淡:1.(颜色、气味)清而淡;2.(食物)含油脂少;3.清
新淡雅;4.营业数额少。第一空修饰的是“笔力”,“笔力”与“轻淡”搭配恰当。同时,后
面句子中有“厚重”一词,与“轻淡”在语意上相对应。由此可见,第一空应该选择“轻
淡”。
第二空,“腰弯背断”主谓结构在句子中充当补语,比“弯腰断背”更突显语境中所表现的
程度。由此可见,第二空应该选择“腰弯背断”。
第三空,高歌:放声歌唱。叫嚣:大声叫嚷(含贬义)。根据“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______和
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可知第三空所填词语含有贬义,“叫嚣”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
三空应该选择“叫嚣”。
第四空,了不得:1.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2.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了不起:1.不平
凡;(优点)突出;2.重大;严重。“了不得”和“了不起”意义相同,文中取“不平凡、
不寻常”的意思,两个词语都符合文中语境。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
中。由文中括号后面的句子以及选项内容,可以看出括号内句子论证的观点是“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一句是承接上面的观点,对上文进行解释说明,应该放在后面,据此可
先排除 BD。根据后文“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的转折关系
及语境,可推知括号内“英国和德国诗调”是“雄厚”的,据此可排除 C。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
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
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
不变的。原句“ 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还是斯文,只不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有凌风出尘
的仙意。”有两处语病,一是“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搭配不当,“狂歌”不能与“你们”
相比,应该将“你们”改成“你们的(诗歌)”;二是语序不当,根据文中语意,“只不过”
应该修饰“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与下文“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______!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
惊天动地的神威”表达的句式结构一致,应该将“只不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有凌风出尘的仙
意”改成“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
故选 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①______。这是因为物理方程
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
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②______。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③______,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答案】 (1). ①预言遥远的未来 (2). ②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 (3). ③不可能预言出
来的数字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
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
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
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
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
主要在论述我们不能利用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来预言遥远的未来,并进行简单的阐发。
具体而言,第一空主要看后文“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
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______。”,
特别是关键句“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______。”,意在告诉
我们因为方程的不稳定性,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会发生变
化。言外之意,我们不能利用物理方程来推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据此可断定第一空的内容:“预
言遥远的未来”。
第二空依然使用上述方法,上文“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强调方程可能存在不稳定性,
无法用来预测未来,是因为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会发生变
化。据此可断定第二空的内容:“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
第三空依然使用上述方法,根据上文“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
出来的数字。”,可以知道稍微改变一下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出来的数字也会发生变化。言外
之意是旋转轮赌盘出来的数字很难预料。再结合下文“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
财。”,就可以推测出第三空的内容:“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
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的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 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
字。
预计明年上半年,新型邮政编码即将诞生,将对快递行业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届时,每个人
都能注册精准的个人地址 ID,这套地址 ID,各快递企业可以共用。新型邮编更便于机器解析,
基于地名地址库精准识别目的地,减少中转环节,提高中转时效。
【答案】新型邮编有望明年推行;每人都会有精准地址 ID;新型邮编能提高快递中转时效。
的【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
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
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
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这段新闻报道的
文字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主要讲新型邮编预计明年上半年诞生,“将对快递行业产生革命
性的改变”是对新型邮编明年诞生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阐述,压缩语段时可以略去不提,因
此第一句可以压缩成“新型邮编有望明年推行”。第二句主要讲述每个人都能注册精准的个人
地址 ID,“这套地址 ID,各快递企业可以共用”是对个人地址 ID 的使用进一步阐述,压缩
语段时可以略去不提,因此第二句可以压缩成“每人都会有精准地址 ID”。第三句主要是讲述
新型邮编的作用:提高中转时效。其中,“新型邮编更便于机器解析,基于地名地址库精准
识别目的地,减少中转环节”是对新型邮编的作用进行解释,压缩语段时可以略去不提,因
此第三句可以压缩成“新型邮编能提高快递中转时效”。最后,注意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
求。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打开电子书阅读器,海量图书一键下载;扫一扫二维码,手机自动朗读绘本;戴上增强
现实眼睛,书中的古代战场和将士如在眼前……5G 时代的数字阅读,能助人实现“掌上千秋
史,胸中百万兵”。近几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日趋普及。但也有数据表明,从阅读的深度来看,
传统阅读的优势大于数字化阅读;从阅读习惯来看,传统阅读也更能满足读者心理需求。
请结合材料内容,围绕“阅读方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例文】让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得益彰
从纸质印刷到电子屏幕,阅读方式的变革正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也激发了不少关于未来
阅读方式的讨论。所谓“三屏”(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一直在不断蚕食我们阅读的时间
和空间。无论是在各种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的闲暇时间,绝大多数人不是在用手机消遣或
浏览,就是用其他移动终端在看片、玩游戏等,传统意义上读书人在不断减少。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这两架马车,难道就不能相向而行?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在
新旧事物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如何理性分析和看待他们的发展与进退,是很关键的。我们相信,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命题,始终会回到一个原点,即阅读为我们带来的价值。贪图电子
书的便捷,以及享受纸书的质感,这几乎是一个对等的公式,在这个问题上,也许并没有优
胜劣汰可言。
数字阅读虽然快捷和方便,但是它带给我们是非系统的知识,是过目就忘的碎片化信息。
在数字阅读大行其道、如日中天的当下,面对日此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我们真正能系统记住
并掌握的有多少,这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许纪霖教授给出了他的判断--
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是“信息快餐”,90%的内容看完就忘。教授面对数字阅读都如此“低
效率”,又有多少能突破这个怪圈。
传统阅读虽然枯燥笨拙,但是它带给我们是系统性的知识,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影响。
在传统阅读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面对曾经的书房、书架,是否还有阅读的冲动?是否还能
保持阅读的定力?是否还能在传统阅读中找到乐趣?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实,面对数字阅读,我们也大可不必如此恐慌,也不能一味的打击,但是要倡导网络
文明建设,提高数字信息快餐的质量,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让正能量满满占领“三屏”
空间;面对传统阅读的逐渐下滑,我也不要过于担心,传统阅读较之数字阅读,犹如绿色食品和
快餐食品,当人们吃腻了快餐、方便面,总是想要吃点绿色食品的,而且绿色食品是趋势,是潮
流,不用担心他会被淹没。况且,这个社会,本身就需要绿色食品和方便食品的共同存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
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
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材料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句/词: 传统阅读、数字化阅读
分析材料主旨: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题目所给的材料谈及传统阅读和
数字阅读各有优劣的事情。打开电子书阅读器,海量图书一键下载;扫一扫二维码,手机自
动朗读绘本;戴上增强现实眼睛,书中的古代战场和将士如在眼前。这是数字阅读的优势。
但也有数据表明,从阅读的深度来看,传统阅读的优势大于数字化阅读;从阅读习惯来看,
传统阅读也更能满足读者心理需求。材料的关键词是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题目要求我们结
合材料内容,围绕“阅读方式”写一篇文章,体现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是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论述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优劣取舍。我们可以论述数字阅读的
意义,也可以论述传统阅读的优势,但最好的立意是支持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
读与传统阅读并不是对立面,其内核是一致的,都是读书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理性看待阅
读方式的变化,合理结合两种方式,读更多好书,更好地读书。为此,最好采用思辨的方法,
既肯定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但是在论述时不要平分笔
墨,要有所侧重。因为两者各有利弊,虽然数字阅读发展迅猛,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阅读的,
二者并存,互为补充,阅读方式是人们实现阅读目的必须采用的一种方式,在当今传统阅读
和数字阅读并存的时代,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内容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立意:
1.论述数字阅读的意义:新生事物,我们要顺应时代,乐于接受。
2.论述传统阅读的优势:提倡传统阅读,倡导青少年多读纸质书。
3.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是对立面,其内核是一致的,都是读书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理
性看待阅读方式的变化,合理结合两种方式,读更多好书,更好地读书。
素材:
1.所谓数字阅读也可称为数字化阅读,或网络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包含两层意
思: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其阅读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
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微信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载体不再是
平面的纸张,而是网络在线阅读、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iPad 等。事实表明,阅读领域的
数字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我国也不例外。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对照,似乎大有“沉舟侧畔千
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味道。
2.就像业界依然乐此不疲地讨论纸媒命运一般,电子书是否会彻底取代纸书同样像是不会有
结果的议论。开个玩笑的话,这就好像伍迪·艾伦曾说:“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宇宙的
意义?天啊,在唐人街能不迷路就不错了!”有人大谈电子书的优势,便有人在热炒纸书回
潮,但阅读为我们带来的价值则是个恒定量,它不会因为阅读方式的变更而获得前所未有的
飞跃。但是仅仅在电子书兴起的这几年间,对此产生的议论和现象都很有趣,传统书店行业
和出版社确实为电子书的崛起在担忧,因为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大型的实体书店接连倒闭,而
独立书店的生存空间也愈发狭窄。
3.在国家发布的数字出版产业报告中,数字出版包括数字图书、数字音乐、数字游戏、互联
网广告,还包括微博、微信等。而我们通常理解的出版活动,是指将精神文化内容复制在物
质载体上,并向公众传播的活动。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人们早已经养成了数字阅读的习惯。载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始终在与时俱进,我们不需要排斥新的传播介质,一味认为读
纸质出版物才叫阅读,数字化阅读就不算阅读。我们要强调的是,数字化阅读必须是有价值
的阅读,而不是把浏览信息当成阅读。但是,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化不仅改变了我们
的读书习惯,也在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4.毫无疑问,数字阅读带给了人们学习和生活更多的便利,其间也内含着更多的乐趣。如果
说传统阅读还强调“寒窗苦读”之“苦”,数字阅读则以“悦读”之“悦”相标榜。对此,有
人欢喜有人忧。习惯传统阅读的人士不无担忧:随着数字阅读的日益兴盛,传统的纸质出版
物是否会渐趋消亡?数字阅读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享受之时,传统阅读留给人们的文化韵味
和思想深度是否会荡然无存?而对于出版行政部门来说,数字阅读对于那些不具备鉴别力的
未成年人来说,海量而庞杂的阅读内容的监管似乎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更深入一步,数字
阅读表面上的深与浅,则暗含着知识体系的建构与解构,乃至“三观”型塑结果的截然不同。
5.现在看来,数字阅读取代传统阅读还为时尚早。有专家乐观地指出,回归纸质图书已成为
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美国、英国、法国目前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这些国家电子书的销售放
缓,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我国也是如此。数字阅读显然因其快捷方便更适合快速的
碎片化浅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更适于知识逻辑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的深阅读。读者对深阅
读的需求不会消失,纸质出版物依然有其市场和发展前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传统阅读与
数字阅读会双轨并行,延伸至远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二者取长补短,互生共荣。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
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
如此题可围绕“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是对立面,其内核是一致的,都是读书人对精神世
界的追求”这一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