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附中高三期中数学卷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 ,则 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出集合 和集合 ,然后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求
解.
【详解】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得集合 ,
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集合 ,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表示方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交集的运算,
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若 ,则 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 是 的 2 倍,根据余弦二倍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余弦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3.若 为纯虚数( 是虚数单位),其中 ,则 ________
【答案】
{ } { }2 4 3 0 , 2 1xA x x x B x= + + ≥ < A B =
( ] [ ), 3 1,0−∞ − ∪ −
A B
( ] [ ), 3 1,A = −∞ − ∪ − +∞
( ),0B = −∞
A B = ( ] [ ), 3 1,0−∞ − ∪ −
1cos 2 3
π α − = cos( 2 )π α− =
7
9
−
2π α−
2
π α−
-2 2 2
ππ α α = −
( ) 2 7cos 2 cos2 2cos 12 2 9
π ππ α α α ∴ − = − = − − = −
7
9
−
( 2)z a ai= − + i a R∈
7
1
a i
ai
+ =+
i−【解析】
【分析】
由已知求得 ,代入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详解】 为纯虚数, ,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4.高为 ,体积为 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周长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底面积 底面半径 ,侧面展开图周长为 .
考点:圆柱侧面展开图.
5. 个不同的球,全部放到编号分别为 的盒子中,每个盒子中的球数和编号一致,有__________ 种方
法;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排列数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将 个不同的球,放到 盒子,
共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数计算,属于基础题.
6.若等比数列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则 等于__________.
【答案】50
【解析】
a
7
1
a i
ai
+
+
( 2)z a ai= − + 2a∴ =
∴
7 72 2 ( 2 )(1 2 ) 3
1 31 2 1 2 (1 2 )(1 2 )
a i i i i i i iai i i i i
+ + − − − −= = = = = −+ + + + −
i−
π 2π
6π
2
,S
π ππ= = 1r = 2 2 2 6π π π⋅ + ⋅ =
6 1,2,3
60
6 1,2,3
6
6
2 3
2 3
60A
A A
=⋅
60
{ }na 5
10 11 9 12 2a a a a e+ = 1 2 20ln ln lna a a+ + +由题意可得 , = ,填
50.
7.在 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为_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
【解析】
【分析】
式子表示 10 个因式 的乘积,其中有 8 个因式取 ,其余的 2 个因式取 2,可得含 项,
从而得到 项的系数.
【详解】由题意,可得含有 项为 ,
所以 项的系数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意义,以及排列组合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
于基础题.
8.如图,有一壁画,最高点 处离地面 6m,最低点 处离地面 3.5m.若从离地高 2m 的 处观赏它,则离墙
______m 时,视角 最大.
【答案】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利用差角的公式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出结果.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 作 于 ,
5
10 11 9 12a a a a e= = 1 2 20ln ln lna a a+ +⋅⋅⋅+ 10 50
1 2 19 20 1 10ln( ) ln( ) ln 50a a a a a a e= = =
10
2019
12 x x
+ −
4x
180
2019
12 x x
+ − x 4x
4x
4x ( ) 082 2 4
10 2019
12 180C x xx
• • − =
4x 8 2
10 2 180C =
A B C
θ
6
C CD DA⊥ D设 ,则 ,
当且仅当 时,即当 ,视角最大,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
力和转换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9.已知 为坐标原点,过椭圆 上一点 的切线 分别交 轴于 两点,
则当 最小时, 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设切点为 ,则椭圆在切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再求切线与 轴、 轴交
点坐标,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设切点为 ,则椭圆在切点外的切线方程为 ,
令 则 ,令 则 .
CD x= 4, 1.5AD BD= =
4 1.5
2.5tan tan( ) 4 1.5 61
x xACD BCD
xx x x
θ
−
∴ = ∠ − ∠ = =
+ ⋅ +
6x x
= 6x = 6
O
2
2 14
x y+ = 0 0( , )P x y 0
0 14
x x y y+ = x y、 A B、
AB =OP
3
( )2cos ,sinθ θ cos sin 12
x y
θ θ⋅ + ⋅ = x y
( )2cos ,sinθ θ cos sin 12
x y
θ θ⋅ + ⋅ =
0x = 1
siny θ= 0y = 2
cosx θ=
2 2 2
2 2
1 4
sin cosAB x y θ θ∴ = + = +
( )2 2
2 2
1 4 sin cossin cos
θ θθ θ
= + +
2 2
2 2
cos 4sin1 4 5 2 4 9sin cos
θ θ
θ θ= + + + ≥ + =当且仅当 ,即 ,此时
,
此时
故答案 :
【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解决椭圆最值问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10.已知实数 满足 , ,则 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 的几何意义为动圆, 上一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
方,设动圆圆心 坐标为 ,求圆心到坐标原点的最大值即可求解.
【详解】 的几何意义是动圆 上一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
方.
设动圆圆心为
为动点,在圆 上运动
则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最值问题,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11.已知函数 , 上有两个不同 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为
的
2 22sin cosθ θ= 2tan 2
θ =
2
2
2 2 2
cos 1 2cos sin cos tan 1 3
θθ θ θ θ= = =+ +
2
min 9AB∴ = min 3AB∴ =
23cos 1OP θ= + 3=
3
x y、 2 2( 2cos 3) ( 2sin 4) 1x yα α− − + − − = α ∈R 2 2x y+
64
2 2x y+ ( ) ( )2 22cos 3 2sin 4 1x x y x− − + − − =
P ( )2cos 3,2sin 4x x+ −
2 2x y+ ( ) ( )2 22cos 3 2sin 4 1x x y x− − + − − =
P
P∴ ( )2cos 3,2sin 4x x+ −
P ( ) ( )2 23 4 4x y− + − =
2 2
max 3 4 2 7OP = + + =
( ) ( )22 2
max
7 1 64x y∴ + = + =
64
2( ) 1 1f x x x a x= + − + + x∈R a
( )3 2 3,3 2 3− − −函数 在 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化为 与 在 上有
两个不同的交点,作函数图象求解.
【详解】函数 在 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化为 与
在 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作函数 与 的图象如下,
结合图象可知,函数 的右半部分与函数相交于两个不同交点,而左半部
分不能与函数相交;
当直线 与 相切时为一个临界值,
设切点为 ,此时 ,则 ;
解得 ;
故斜率 ;故
当直线 与 相切时为另一个临界值,
设切点为 ,此时 ,则 ;
解得 ;
故斜率
故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相切问题,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将函数零点问题转化成交点问题,考查数形
2( ) 1 1f x x x a x= + − + + R 2 1y x x= + − 1y a x= − + R
2( ) 1 1f x x x a x= + − + + R 2 1y x x= + − 1y a x= − +
R
2
2
2
11 =
1
x xy x x
x x
+ −= + − − +
1
1
x
x
≥
<
( 1)1 = ( 1)
a xy a x a x
− += − + +
1
1
x
x
≥ −
< −
( 1)1 = ( 1)
a xy a x a x
− += − + +
1
1
x
x
≥ −
< −
( )1y a x= − + 2 1y x x= − +
( )2, 1x x x− + 1x > −
2 1k = ( ) 2 11
x x f x xx
− + ′= = −+切
3 1x = −
2 3 3a− > − 3 2 3a < −
( )1y a x= + 2 1y x x= − +
( )2, 1x x x− + 1x < −
2 1k = ( ) 2 11
x x f x xx
− + ′= = −+切
3 1x = − −
3 2 3a > − −
3 2 3 3 2 3a− − < < −
( )3 2 3,3 2 3− − −结合思想,综合性较强,属于难题.
12.已知数列 满足:, ,其中 表示不超过实数 的最大整数,设 为
实数,且对任意的正整数 ,都有 (其中符号 为连加号,如 ),则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 题 意 , 化 简 通 项 公 式 , 根 据 取 整 函 数 定 义 , 且
, 可得 , 构造 递 推关 系 , , 可得
,再根据裂项相消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
,且 ,
则 , , ,则有
即 ,
则有 ,裂项相消法求和,
{ }na 1(2 5) 2
n
n na = + + ( )n ∗∈N [ ]x x A
n
1 2
1n
i i i
Aa a= +
≤∑ ∑
1
1 2
n
i
i n
=
= + + +∑ A
1
288
( ) ( ) ( )12 5 2 5 2 52
nn n n
na
= + + − + − −
( )10 2 5 12
n n < − − | | | + |>| - |
| + |2>| - |2 • >0 与
的夹角为锐角.故“ 与 的夹角为锐角”是“| + |>| |”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与判断、平面向量的模、夹角与数量积,同时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数学思想.
15.已知函数 是奇函数,且 的最小正周期为 ,将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 .若 ,
则 ( )
A. B. C.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所给的条件求出参数 的值,然后令 代入到 即可.
【详解】由 为奇函数,可知 由 可得 由 的最小正周期为
可得 所以 则 将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
( 纵 坐 标 不 变 ),得 的 图 象 , 结 合 已 知 条 件 可 得 可 得 A=2,则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图象的变换.
AB AC BC ⇔ AB AC AB AC
⇔ AB AC AB AC AB⇔ AC AB⇔ AC
AB AC AB AC BC
( )( )sin 0, 0,f A x Aω ϕ ω ϕ π= + > > < ( )f x π ( )y f x=
( )g x 24g
π =
3
8f
π =
2 2−
, ,A ω ϕ 3 ,8x π= ( )f x
( )f x (0) sin 0,f A ϕ= = ϕ π< 0.ϕ = ( )f x π
2 ,T
π πω= = 2.ω = ( ) sin 2 .f x A x= ( )y f x=
( ) sin .g x A x= sin 2,4 4g A
π π = =
( ) 2sin 2 .f x x=
3 32sin 2.8 4f
π π = = 16.已知 半径为 的圆 上的一条动弦, . 为圆 内接正三角形边上一动点,则 的
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 的长度以及圆的半径,计算出 之间的夹角,选定 为基底,表示出 , 向量,
用问题转化为基向量之间的计算;根据得到的结果,结合 的取值范围,利用线性规划的思想对问题进
行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在 中,因为 ,
满足 ,
故可得 的夹角为 .
因为 为圆的内接正三角形边上的一个动点,
故 的最大值为如图所示的 ,
的最小值为如图所示的 垂直于三角形的一边 ,
故 的最小值为 .
不妨设 ,
因为 ,又因为
【
EF 2 2 C 4EF = D C ED DF⋅
3 2 3 4 2
EF ,CE CF ,CE CF ED DF
CD
CEF 4, 2 2EF CE CF= = =
2 2 2CE CF EF+ =
,CE CF 90°
D
CD 2 2MC =
CD (CH CH )
CD 30 2 2 2sin °× =
CD CE CFλ µ= +
2,2 2CD ∈
2 2, 0CE CF CE CF= = ⋅ = 即 ,
解得 ;
又因为
其中, 可以理解为点 到点 距离的平方,
若求 的最大值,即是求点 到点 距离的最小值.
又因为 ,
故当且仅当 时,点 到点 距离取得最小值 ,
故 得最小大值为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基底表示平面向量,涉及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属综合性困难题.
三、解答题
17.如图,长方体 的底面 是正方形,点 在棱 上, .
( )2 2 28 8 2,2 2CE CFλ µ λ µ + = + ∈
2 21 14
λ µ≤ + ≤
( ) ( )ED DF CD CE CF CD⋅ = − ⋅ −
( ) ( )1 1CE CF CF CEλ µ µ λ = − + ⋅ − −
( ) ( )2 2
1 1CE CFλ λ µ µ= − + −
( ) ( )8 1 8 1λ λ µ µ= − + −
2 21 18 42 2
λ µ
= − − + − +
2 21 1
2 2
λ µ − + −
( ),λ µ 1 1, 2 2
ED DF⋅ ( ),λ µ 1 1, 2 2
2 21 14
λ µ≤ + ≤
1 1,2 2
λ µ= = ( ),λ µ 1 1, 2 2
0
ED DF⋅ 4
1 1 1 1ABCD A B C D− ABCD E 1AA 1BE EC⊥(1)证明: 平面 ;
(2)若 ,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根据长方体性质可知 平面 ,从而 ,由题意 ,即可由线面垂直的
判定定理证明 平面 ;
(2)由题意 ,设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即可写出各个点的坐标,求得平面 和平
面 的法向量,即可由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求得二面角 夹角的余弦值,再由同角三角函数关
系式即可求得二面角 的正弦值.
【详解】(1)由已知得, 平面 , 平面 ,
故 .
又 ,且 ,
所以 平面 .
(2)由(1)知 .由题设知 ,所以 ,
故 , . 设 ,以 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 轴正方向, 为单位长,建立如
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 , , , , , .
BE⊥ 1 1EB C
1AE A E= 1B EC C− −
3
2
1 1B C ⊥ 1 1ABB A 1 1B C BE⊥ 1BE EC⊥
BE⊥ 1 1EB C
1=2AA AB 1AB = EBC
1ECC 1B EC C− −
1B EC C− −
1 1B C ⊥ 1 1ABB A BE ⊂ 1 1ABB A
1 1B C BE⊥
1BE EC⊥ 1 1 1 1B C EC C∩ =
BE⊥ 1 1EB C
1 90BEB∠ =
1 1Rt RtABE A B E∆ ∆≌ 45AEB∠ =
AE AB= 1=2AA AB 1AB = D DA x DA
D xyz−
( )0,1,0C ( )1,1,0B ( )1 0,1,2C ( )1,0,1E ( )1,0,0CB = ( )1, 1,1CE = − ( )1 0,0,2CC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 即 .
所以可取 .
设平面 法向量为 ,则 即
所以可取 .
于是 .
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可得二面角 的正弦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由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夹角大小,注意本题求解的是二
面角夹角的正弦值,属于中档题.
18.在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
(1)求角 B 的大小;
(2)设 a=2,c=3,求 b 和 的值.
【答案】(Ⅰ) ;(Ⅱ) , .
【解析】
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 ,则 B= .
(Ⅱ)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b= .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
详解:(Ⅰ)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 ,可得 ,
又由 ,得 ,
即 ,可得 .
的
EBC ( )1 1 1, ,n x y z= 0,
0
CB n
CE n
⋅ =
⋅ =
,
1
1 1 1
0,
0,
x
x y z
=
− + =
( )0, 1, 1n = − −
1ECC ( )2 2 2, ,m x y z= 1 0,
0
CC m
CE m
⋅ =
⋅ =
,
2
2 2 2
2 0,
0,
z
x y z
=
− + =
( )1,1,0m =
1cos , 2
n mn m
n m
⋅< >= = −
1B EC C− −
21 31 2 2
− − =
ABC sin cos 6b A a B
π = −
( )sin 2A B−
3
π
7b = 3 3
14
3tanB = π
3
7
( ) 3 32 14sin A B− = .
a b
sinA sinB
= bsinA asinB=
π
6bsinA acos B = −
π
6asinB acos B = −
π
6sinB cos B = − 3tanB =又因为 ,可得 B= .
(Ⅱ)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及 a=2,c=3,B= ,
有 ,故 b= .
由 ,可得 .因为 a ( ) 9f x ≤
1 10 100100 5
10 100 100010
x x
y x a xx
− ≤ ≤= − < ≤ +
10 100x≤ ≤ ( )f x [10,100]
( ) 9f x ≤ 100 1000x< ≤ 10 100( ) 1010 10
x a af x x x
− − −= = ++ +
100 0
4 1000
5 110
a
a
− − ( )2,1A
2 2 2
2
a b
a
− = ( )3,0B l C
M N
C
BM BN⋅
AM AN AMk ANk AM ANk k+【答案】(1) ;(2) .(3)证明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椭圆经过点的坐标满足椭圆方程,结合已知条件,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
(2)设出直线方程,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将 转化为关于斜率 的函数,根
据 的取值范围,求函数的值域即可;
(2)由(2)中所求韦达定理,将 和 表示出来,整理化简即可求证.
【详解】(1)因为椭圆经过点 ,故可得 ,
又因为 ,
联立方程组解得 ,
故椭圆方程为 .
(2)根据题意,直线 的斜率一定存在,
故可设直线方程为 ,
联立椭圆方程 ,
可得 ,
则 ,
解得
设 坐标为 ,
故可得 ,
2 2
16 3
x y+ = ( ]2,3
BM BN⋅ k
k
AMk ANk
( )2,1A 2 2
4 1 1a b
+ =
2 2 2
2
a b
a
− =
2 26, 3a b= =
2 2
16 3
x y+ =
l
( )3y k x= −
2 2
16 3
x y+ =
( )2 2 2 21 2 12 18 6 0k x k x k+ − + − =
( )( )4 2 2144 4 1 2 18 6 0k k k= − + − >
[ )2 0,1k ∈
,M N ( ) ( )1 1 2 2, , ,x y x y
2 2
1 2 1 22 2
12 18 6,1 2 1 2
k kx x x xk k
−+ = =+ +
( )1 2 1 2 2
66 1 2
ky y k x x k k
−+ = + − = +
( ) 2
2 2 2
1 2 1 2 1 2 2
33 9 1 2
ky y k x x k x x k k
= − + + = +故
.
又因为 ,故可得 ,
故可得 .
即 的取值范围为 .
(3)因为
.
故 为定值 .即证.
【点睛】本题考查由椭圆经过一点求椭圆的方程,以及利用韦达定理,求解范围问题和定值问题,属综合
性中档题.
21.已知定义在 上 函数 和数列 满足下列条件: ,当 且 时,的
( ) ( )1 1 2 23, 3,BM BN x y x y⋅ = − ⋅ −
( )1 2 1 2 1 23 9x x x x y y= − + + +
2 2 2
2 2 2
18 6 12 33 91 2 1 2 1 2
k k k
k k k
−= − × + ++ + +
2
2
3 3
1 2
k
k
+= +
2
1
3 21 12
2k
= +
+
[ )2 0,1k ∈ 2 1 1 3,2 2 2k + ∈ 2
1
12 ,11 3
2k
∈ +
( ]
2
1
3 21 2,312
2k
+ ∈
+
BM BN⋅ ( ]2,3
1 2
1 2
1 1
2 2AM AN
y yk k x x
− −+ = +− −
( )
( )2 1 1 2 1 2 1 2
1 2 1 2
2( ) 4
2 4
x y x y y y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2 3 1 2( ) 4
2 4
kx x k x x y y
x x x x
− + + − + += − + +
2
2
2
2
4 4
1 2
2 2
1 2
k
k
k
k
− +
+= −
+
2= −
AM ANk k+ 2−
R ( )f x { }na 1 2 1,a a a a= ≠ n ∗∈N 2n ≥且 ,其中 均为非零常数.
(1)数列 是等差数列,求 的值;
(2)令 ,若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3)证明: 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
【答案】(1)1(2)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 1 ) 由 题 意 知 , , 得
,再由等差数列,即可求解 值;
(2)由 ,可得 ,因此
,由此可知,数列 是一个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3)先进行充分性证明:若 则 数列是等比数列;再进行必要性证明:若 数列是
等比数列,则 .
【详解】(1)由已知 , ,
得 ,
由数列 是等差数列,得 ,
所以, , ,
得 .
(2)由 ,可得 ,
且当 时,
,
所以,当 时, ,
因此,数列 是一个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1( )n na f a −= 1 1( ) ( ) ( )n n n nf a f a k a a− −− = − a k、
{ }na k
1 ( )n n nb a a n N ∗
+= − ∈ 1 1b = { }nb
{ }na ( ) ( 1)f x kx k= ≠
nb ( )1
2 1 0nk a a−= − ≠
1( )n na f a −= 1 1( ) ( ) ( )n n n nf a f a k a a− −− = − ( )2n ≥
( )( )1 1 2n n n na a k a na− −= − ≥− k
1 2 1 0b a a= − ≠ ( ) ( ) ( )2 3 2 2 1 2 1 0b a a f a f a k a a= − = − = − ≠
( ) ( ) ( )1 1 1 1n n n n n n n nb a a f a f a k a a kb+ − − −= − = − = − = { }nb k
( ) ( 1)f x kx k= ≠ { }na { }na
( ) ( 1)f x kx k= ≠
( )1n na f a −= ( ) ( ) ( )( )1 1 2,3,4,n n n nf a f a k a a n− −− = − = ⋅⋅⋅
( ) ( ) ( )( )1 1 1 2,3,4,n n n n n na a f a f a k a a n+ − −− = − = − = ⋅⋅⋅
{ }na ( )1 1 2,3,4,n n n na a a na+ − =− = − ⋅⋅⋅
( )1 1n n n na a k a a− −− = − ( )2,3,4,n = ⋅⋅⋅
1k =
1 2 1 0b a a= − ≠ ( ) ( ) ( )2 3 2 2 1 2 1 0b a a f a f a k a a= − = − = − ≠
2n >
( ) ( ) ( )1 1 1n n n n n n nb a a f a f a k a a+ − −= − = − = − ( )1
2 1 0nk a a−= = − ≠
2n ≥
( ) ( ) ( )1 11
1 1 1 1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f a f a k a ab a a kb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nb k故通项公式为
(3)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
充分性证明:若 ,则由已知 ,
得 ,所以, 是等比数列.
必要性证明:若 是等比数列,由(2)知, ,
,
.
当 时, .上式对 也成立,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所以,当 时,数列 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
当 时, . 上式对 也成立,
所以, .
所以, .
即,等式 对于任意实数 均成立.
所以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利用等比数列定义证明,求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证明,考查分类讨
论思想,考查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 )1
2 1 0n
nb k a a−= − ≠
{ }na ( ) ( )1f x kx k= ≠
( ) ( )1f x kx k= ≠ 1 0a a= ≠ ( )( )1 2,3,4,n na f a n−= = ⋅⋅⋅
( )1 2,3,4,n n na ka − == ⋅⋅⋅ { }na
{ }na ( )( )1 *
2 1
n
nb k a a n N−= − ∈
( ) ( ) ( )1 2 1 2 1 2 1 1n n nb b b a a a a a a− −+ +⋅⋅⋅+ = − + − +⋅⋅⋅+ − ( )1 2na a n= − ≥
( )1 1 2 1n na a b b b −= + + +⋅⋅⋅+
1k = ( )( )( )1 2 1 1 2na a a a n n= + − − ≥ 1n =
{ }na ( )( )( )( )*1na a f a a n n N= + − − ∈
1k = { }na a ( )f a a−
1k ≠
1k ≠ ( ) ( )1
1 2 1
1 21
n
n
ka a a a nk
−−= + − ≥− 1n =
( ) 11( ) 1
n
n
ka a f a a k
−−= + − −
1( ) ( ( ) )
1 1
nf a a f a a ka k k
−− −= + −− −
( ) 0 ( )1
f a aa f a kak
−+ = ⇒ =−
( ) ( 1)f x kx k= ≠ a
( ) ( 1)f x kx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