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文登区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威海文登区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422815

大小:83.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是要生老病死的,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 是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社会都必然永远存在,也有整个消亡的)。这种“死” 和“不死”是我们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 即社会性。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时生同时死。在共处的这段时间里,每 个人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一个人的生命可能会逝去,但 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比如石刻、 竹简、书本、光盘等信息载体)传递给别人,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 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一代代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更新的 “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他作为一个人,生物性决定了他必然会 逝去,但他的诗作,连同他的诗的风格,都保存在各种文献中,成为“文化”。社会长存,文化 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 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李白的诗作,经过几百年、 一千年后,还能重新影响、塑造出别的诗人,他们可能接近李白,可能超越李白……文化把不同 时间、空间的人“接通”了,可以共享生活的经历和生命的体验。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说,“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 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 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 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 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它是跨越时间、空间和生命的东西,也 是先于个体而存在,不随个体的消失而消失的东西。所以我们看文化,必须历史地看,只有在历 史中,文化才显示出其真实的意义。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 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如社会的运行机制、社会结构等。像我们今天的 “中国”,虽然是在一场摧枯拉朽的革命之后建成,但今天的社会结构并非建国时一下子凭空创 造出来的。谁也不可能把一个社会中旧的东西突然“删除”“清洗”,变成空白,再装进去一个什 么全新的东西。我们中国的革命,形式上是“天翻地覆”“开天辟地”,实际上它是建立在中国社 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是几千年中国文明演进中的一个连续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就是为 什么我们研究社会也好,改革社会也好,绝不能抛开历史的缘故,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 构建的,它总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 (选自费孝通《文化与“不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有生老病死,而社会却可以长治久安,这就为文化世代传承提供了可能性。 B.不同个体在共处时间里相互交流学习,其知识和经验会形成共同的动态信息库。 C.文化的历史性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等的传承,还包括社会运行机制等“社会”的传承。 D.研究和改革社会,必须遵循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逻辑,继承前人所有的研究成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围绕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立论,层层递进,论述文化使人不朽的道理。 B.第二段通过连续设问推进论证,既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又衔接自然逻辑严密。 C.文章通过写李白,论证了生物性特点的人会逝去,社会性特点的人却会不朽。 D.文章运用对比、例证等方法,多层次展开论证,有力支撑观点,富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社会才有文化,文化因此能够跨越时空、超越个体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B.当今文学家能有新的文学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C.家风家训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让一代代生命体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家族教化。 D.苏轼“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说法,和文中观点有相通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慕课是由英文缩写 MOOC 音译而来,翻译成中文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的目的并 不是实现师生的“一对一”交流,而是推广优质教育的学者和专家,为有心学习但缺乏想要的教 育资源的学习者提供学习平台。慕课不仅打开了学者或专家与学习者进行交流的途径,还可以引 导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学习。因此,在慕课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就需要通过自我管 理与自我监督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慕课自我学习的教学理念。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的 设计者与讲授者在内容选择上更加自由,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从擅长的领域出发,对授课内容 进行整合,使其更具专业性。此外,慕课打破了传统线下课堂 40 到 45 分钟的授课节奏,他们的 讲课视频一般 10 分钟左右,每次课程均以数个短小的视频课程和相关学习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 习者。 (摘编自巩博、沙建定《慕课的教学发展分析》) 材料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 MOOC 教学流程示意图 (选自《中国慕课行业研究白皮书》) 材料三: 4 月 9 日,参加中国慕课大会的 600 位代表汇聚北京,为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中国高等 教育,就中国慕课的更快建设、更好使用、更有效学习、更有序管理,共同发表《中国慕课行动 宣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者,代表们达成三点重要共识: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浪潮奔腾而至,作为人才摇篮、科技重镇、人文高地的中国大学必须超前识变;提高质量、推 进公平是 21 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进入互联网+教育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必须积极应变; 网络改变教育、智能创新教育,担负着中国创新发展引领作用的中国大学必须主动求变。 六年前,在教育部大力推动下,中国慕课建设开始起步。2018 年,教育部认定推出首批 490 门国家精品慕课。2019 年,教育部认定推出第二批 801 门国家精品慕课。六年来,中国慕课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12500 门慕课上线,超过 2 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 学习慕课,6500 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中国慕课为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供 400 余门精品慕课,供 8900 多万党员干部选学;为中央军委军职在线提供 700 多门精品慕课,服务于 全军指战员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中国慕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国家做出了 重要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 2019 年 4 月 10 日《中国慕课大会在京召开》,有删改) 材料四: 互联网是慕课运行的重要载体,它必然强调过程的自组织性。慕课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打 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对于面对面教学和考核的要求,凡是能够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时空 选择和学习相关的慕课,这对于人类求知欲望的满足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从理论上看这是一种具 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与革新,但从现实来看这种自组织的网络学习效率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大多 数人认为,在网络上开展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高效交互几乎是不可能的,完全依赖自 我组织管理的教育很难满足当前环境下的学生与求知者,即使是求知欲望甚强且自觉性较高的学 生,也难以保证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慕课赖以强调的学生自发性与客观需要的他组织性之间是矛盾的。 慕课产生之初,其价值目标是通过互联网让更多接受不到或接受不了高等教育的人获得更多 的文明精髓。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这是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们不分种族 肤色、地位等普遍平等地接受慕课模式的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中慕课这一初始的价值目标牢牢 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是一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文明模式。然而慕课高潮发展的过程却遭遇到道德上 的抵制与谴责,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后期慕课功利性的表现。从学生角度看慕课参与的成 本虽然低下,但其现有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传授效率与其低成本是成正比的。低成本换取知识 学习的低效率,因此归根到底是不利于部分学生的。从大学教师的角度来看,慕课使大部分大学 教师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因为慕课使教师易于沦为慕课明星教授的助手,这是大部分大学教师难 以释怀的因素。从教育企业来看,他们在将慕课作为商品进行生产与销售后,课程商品化与利润 最大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慕课的质量,这样初始的道德性与后期的功利性成为当前慕课在发展 中难以调和的主要矛盾。 (摘编自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教师在线开办课程后,要提供课程介绍及课程评估报告,以供学习者参考。 B.学习者在注册课程后,可通过在线讨论组和线下见面会与教师互动交流。 C.视频、作业和测试是慕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构成学与教双向互动的中心环节。 D.学习者要获取学分,需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参加课程考试,拿到结业证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慕课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学习者,其课程内容、授课模式均优于传统课堂。 B.中国高校识变,应变,求变,以庞大的慕课资源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 C.慕课促进了人们求知欲的满足,但存在难以保证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弊端。 D.不欢迎慕课的大学教师,既是考虑到自身存在价值,也是为学生的发展担忧。 6.从数据看,中国慕课经历了飞速发展期。你认为未来慕课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需要做好 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客子光阴诗卷里 王充闾 江南三月,丽景迷人。这里那里,氤氲着薄薄淡淡的轻烟浅霭,有时竟令人产生一种错觉, 仿佛座座村镇就浮游在波光潋滟之中。繁花,使水乡景色灵虚中透出几分烂漫,更加风情万种。 层楼掩映间,紫玉兰秀色可餐,小桃红与黄金缕争鲜斗艳,那粉白透绿的几树繁英,分不清是李 花还是梨蕊。参加作家采风团客游常熟古里,首先就被这绚丽的春光迷乱了双眸。 我想,如果可以把浏览景观比作展读诗卷的话,那么,此间,地地道道堪称是一轴传统元素 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诗卷。早年读宋诗,记得一句“客子光阴诗卷里”的佳句,常常苦于那种情 境无从体验,不意竟然于此得之。 书香,是古里的灵魂,是这座千年古镇的主题词;而诗卷则是它的展现方式。借用古代画卷 分为引首、卷本、拖尾的说法,不妨把眼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看作是诗卷的 “引首”。这里是古典美学的凝缩之地,到处散发着令人脱尘忘俗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幽深 玄渺,古旧得仿佛同外间失去了联系。踏在润滑的苔痕上,似乎走进了时间深处,生发出一种时 空错位的神秘感觉,说不定哪扇门吱哑一开,迎面会碰上一个状元、进士。粉墙黛瓦中,一种以 书为主体的竹简、雕版、抄本这些中国数千年文明史进程中的文化符号,让他乡客子亲炙了瞿家 五代在藏书、读书、护书、刻书、献书中所辉映的高贵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守望,体味到高华、隽 永的书香文脉。难怪晚清的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当日登楼时曾慨乎其言:“假我二十年日力, 当老于君家书库矣!” 堪资欣慰的是,这种文脉、书香,今天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如果说,铁 琴铜剑楼这个“引首”是一篇阳春白雪的古体格律诗,那么,作为“卷本”的文化公园,则是一 首充分体现大众化、人性化的现代自由体诗篇,同样昭示着文化的高怀雅致,只是变换了一种形 式。 文化公园凸显了历史名镇、江南水乡、时代文明三大主题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 理念,建造了评弹馆、文明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系列设施,集休闲、娱乐、学习、观赏、 活动、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在这寸土寸金的江南小镇,不惜划拨出大量土地,建成如此宏阔的文 化主题公园,足见当政者的胸襟博大、眼光久远。采风的作家们对此啧啧称赞。 这天正值双休日,广场上各种文化设施吸引来众多的村民。伴着《春江花月夜》的悠扬乐曲, 有的老人悠然闲步,有几位妇女在练习太极拳。更多的青少年集聚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上网, 他们听说著名小说家蒋子龙、叶辛、苏童、范小青等到场,一个个悄悄地离开座位,跑过来请求 签名。而在评弹馆里,已经座无虚席,村民们正饶有兴致地听唱苏州评弹《孟姜女过关》。 最为动听的还是白茆山歌馆村民的自演自唱。年轻、健美的男女演唱者,不凭借任何音响, 展放洪亮、婉转的歌喉,或对唱,或合唱,或独唱,举凡婚恋、劳作、节庆、民俗等人间万事、 百姓心声,都涵盖无遗。那种烟雨溟濛、农歌四野,“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的动 人场景,宛然如见。他们曾十上北京城、两进中南海,多次走出国门,为古里赢得了文化部命名 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 作家采风团在古里的最后一站,是参观波司登羽绒服工业园。通过展馆接近实际的亮丽的风 景线,形象地了解到这一世界著名品牌的奋斗历程和辉煌业绩,感受到融现代化工业色彩与文化 韵味于一体的时尚旅游的真髓。徽商祖训“读书好经营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在这里得以发扬光大。书香古镇孕育、滋养了万千读书种子,而这些读书种子,又以其超人才智 和非凡业绩,反转过来为古镇跨越式发展创造出不竭资源。他们靠名牌的影响力和厚重的文化底 蕴,形成富有诗性的全新生态和源源不竭的动力,从而称雄世界,独执亚洲羽绒服生产之牛耳。 这是一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崭新诗篇,它相当于整幅诗卷的“拖尾”。 既云诗卷,岂可无诗?最后,自占《古里吟》三首七绝作结: 书香五代总痴情,独对芸编有至诚。不事杯觞不聚敛,一琴一剑证平生。 ——铁琴铜剑楼 白茆山庄载笔行,花光云影映波清。千年古调翻新谱,婉妙吴歌画里听。 ——白茆山歌 虽非姝丽亦倾城,举世传扬波司登。名款名牌饶创意,吴衣吴带总当风。 ——波司登世界名牌 (有删减)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以作家采风团行踪为线索,描述了古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体现了古镇传统元素 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特点。 B.第三段引用晚清宰相翁同龢的慨叹,意在表现古人的好学精神,同时也侧面表现了铁琴铜 剑楼藏书之丰厚。 C.今天的古里镇依然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从古典乐曲、传统运动、山歌传唱以及青少年安 静读书等处可以看出来。 D.作者自占的三首七绝照应前文描述的主要景观,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增添了文化韵 味,升华了文章主题。 8.画线句中“古体格律诗”和“现代自由体诗篇”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 理解。(6 分) 9.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董文炳字彦明,自幼警敏善记通,俨如成人。世祖在潜藩,癸丑秋,受命宪宗征南诏。文炳 率义士四十六人骑马从行,人马道死殆尽。及至吐番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 马肉续食日行不能三二十里然志益厉期必至军 会使者过,遇文炳,还言其状。时文炳弟文忠先 从世祖军,世祖即命文忠解尚厩五马载糗粮迎文炳。既至,世祖壮其忠,闵其劳,赐赉甚厚。己 未秋,世祖伐宋,至淮西台山寨,命文炳往取之。文炳驰至寨下,谕以祸福,不应,文炳脱胄呼 曰:“吾所以不极兵威者,欲活汝众也,不速下,今屠寨矣。”守者惧,遂降。九月,师次阳罗堡。 宋兵筑堡于岸,陈船江中,军容甚盛。文炳请于世祖曰:“长江天险,宋以为国,势必死守,不 夺其气不可,臣请尝之。”即与敢死士数十百人当其前,锋既交,文炳麾众趋岸搏之,宋师大败。 七年,改山东路统军副使,治沂州。沂与宋接境,镇兵仰内郡饷运。有诏和籴本部,文炳命收州 县所移文,众谏以违诏,文炳曰:“但止之。”乃遣使入奏,曰:“敌人接壤,知吾虚实,一不可; 边民供顿甚劳,重苦此役,二不可;困吾民以惧来者,三不可。”帝大悟,罢之。十五年八月天 寿节,礼成赐宴,帝命文炳上坐,每尚食,上食辄餐赐文炳。是夜,文炳疾复作,敕赐御医日来 诊视。九月十三日,疾笃,召文忠等曰:“吾以先人死王事,恨不为国死边,今至此,命也。愿 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则吾死瞑目矣。”言毕,就枕卒。帝闻,悼痛良久,命文忠护 丧葬藁城,令所过有司以礼吊祭,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忠献。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及至吐番∕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马肉∕续食日行不能三二十 里∕然志益厉∕期必至军 B.及至吐番∕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马肉续食日∕行不能三二十里 然∕志益厉∕期必至军 C.及至吐番∕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马肉续食∕日行不能三二十 里∕然志益厉∕期必至军 D.及至吐番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马肉∕续食日行不能三二十 里然∕志益厉∕期必至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潜藩,可以指尚未即位的帝王,也可指帝王做王侯时的封地。此处取前者意。 B.癸丑,指年份,古人以干支纪年、日、时。《赤壁赋》“是月丁未”“丁未”指日期。 C.敕,本为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用语,南北朝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D.有司,古代官吏都各有专司,凡专司其事的各部门官吏都可称“有司”。司,掌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炳忠正刚毅,深得赏识。世祖征讨南诏时,他率义士随行,一路艰辛但矢志不渝,世祖 嘉其忠勇,给予丰厚赏赐。 B.文炳善于攻心,刚柔并济。夺取台山寨,他讲明祸福,动之以恩;后又厉语警示,施之以 威,敌军惧怕,开寨投降。 C.文炳勇猛耿介,勉力报国。他主动请缨攻打宋军,率敢死队担任先锋,指挥军队与敌军在 江上作战,最终大获全胜。 D.文炳敢于抗言,明智果断。任山东路统军副使时,朝廷要改变军队供给方式,他先斩后奏, 派人讲明弊端,世祖顿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长江天险,宋以为国,势必死守,不夺其气不可,臣请尝之。(4 分) (2)吾以先人死王事,恨不为国死边,今至此,命也。(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荆州十首 苏轼 其一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 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 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其二 南方旧战国,惨淡意犹存。 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 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 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注】这组诗写于苏轼第二次出三峡,因父亲受人推荐出山,父子三人遂一起进京。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其一”开篇以平川与三峡的巨大反差,写出楚地一马平川的地形特点及诗人初到荆州豁然 开朗的感觉。 B.“其一”颈联描写江水蔓延仿佛切断平野、风卷白沙仿佛集成沙旋的情形,“侵”字以静写 动,使画面极富动感。 C.“其二”首联承接“其一”尾联,指出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仍能看出当年艰难经 营之旧迹。 D.“其二”以“废城”“古姓”照应“旧战国”,以“井”和“村”展示古城新貌,体现古今变 化。 15. 同样写进入荆州后的见闻感受,两首诗在叙事重点和抒情方式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任选 6 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登高》与《登岳阳楼》同作于杜甫晚年,前者通过“ ”句写欲借酒浇愁却不得, 后者通过“ ”句写凭栏痛哭,表达强烈的家国之忧。 (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下片用“ , ”句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 人世,与上片的“春意阑珊”相呼应。 (3)在《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中,屈原感叹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 有常的一句是“ , ”。 ( 4 ) 李 白 在 《 蜀 道 难 》 一 诗 中 , 借 行 人 的 神 态 、 动 作 侧 面 烘 托 山 峰 之 高 的 句 子 是 “ , ”。 (5)《长亭送别》一文中,王实甫用“ , ”把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 为一,烘托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感伤的心境。 (6)一个品德丰厚的人,往往能够容载万物,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支持。正如《周易》的《坤卦》 中所说“ , ”。 (7)古代诗人多借山水意象状形色之美,黄庭坚《 登快阁》“ , ”句,描绘诗 人登阁所览天地阔远、江水如练的胜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与经典阅读考查(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10 分) 李子柒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光影之间(甲)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她以现代 的方式呈现了古典的气质,引来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李子柒的视频打开了一个新巧别致的窗口, 和众多(乙)的窗口一起,向世界展现一个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中国之美,有大漠戈壁的雄浑, ; ,也有静谧乡间的袅袅炊烟;有高铁列车的风驰电掣,也有细品 香茗的悠然自得。正如汉学家寇志明所说:中国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国家,想找一条捷径去了 解中国是不可能的。 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众多力量都在(丙),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我 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600 岁“网红”故宫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创 新力;自称“滇西小哥”的云南妹子,通过拍摄自耕自种的云南美食,为世界送去“滇的味道”; 年逾古稀的“网红大爷”胡昇,通过网络直播讲述改革开放 40 年来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在 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有了更多载体和渠道,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丁)差异、打破 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需要更多有品质、 有温度的好故事,让更多的人读懂中国,爱上中国。 17.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流动 五彩缤纷 各得其宜 跨越 B. 奔涌 精彩纷呈 各得其宜 消除 C. 奔涌 五彩缤纷 各显其能 消除 D. 流动 精彩纷呈 各显其能 跨越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这个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精彩无限,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B.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这是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 C. 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D. 这个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精彩无限,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4 分) 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②无论汉族的秧 歌和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③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 其生活性、群体性,④反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⑤广大民众为庆贺丰 收、祭祖敬神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情感。⑥通过使传 统表演艺术“雅化”, ⑦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⑧但也减轻了传统表演艺术的 民俗文化内涵。 21.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将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由极恶之人导致;第二种,由盲目的运命(即 偶然的机缘错误)决定;第三种,由人物所处的位置或关系导致。请以《红楼梦》或《三 国演义》中的某个人物为例,对其悲剧类型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准确,阐述 清晰。不超过 200 字。(8 分)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某地两名未成年女孩模仿网络短视频教程自制爆米花,意外引起爆炸,造成一死一重伤。 事发几日后,涉嫌被模仿的知名短视频博主发长文表示愿意提供帮助、配合调查,并承诺对相 关短视频账号进行无限期整改。可当媒体尝试联系相关平台和该博主时,二者均没有回应。该 事件在网上引发不小的争议,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一起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悲剧。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给未成年孩子、知名短视频博主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 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1.(3 分)C 2.(3 分)C 3.(3 分)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4.(3 分)A 5.(3 分)C 6.(6 分)①国家层面(以教育部为代表),发展慕课建设,提供展示平台,加强过程监管。② 慕课平台要完善评估方案,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促使学习任务完成。③慕课开发者要优化内容 和教学模式,提升课程吸引力,提高网络学习效率。(或者:鼓励大学教师加强业务能力培养, 提升自主开发能力)。④教育企业应避免将课程商品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过度功利行为。(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3 分)B 8.(6 分)“古体格律诗”指的是藏书楼铁琴铜剑楼的特点,建筑古朴幽深,收藏千年古书, 历史久远,文化气息浓郁,令人脱尘忘俗,充分体现古人爱书、护书的高贵精神;(3 分)“现 代自由体诗篇”则指文化公园的特点,即文化设施丰富多样,富有大众化、人性化特点,凸显 以人为本、民生为上的现代理念,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的发达与幸福。(3 分)9.(6 分)①标题引用古诗句,本意为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②把古里景观 喻为诗卷(以引首、卷本、拖尾比喻古里三大景观),展现古里将传统元素和现代理念完美融合的 特点,赞美了古里的秀美风光和文化底蕴。③文末三首七绝,再次体现“客子”(作者)沉醉于古 里风光而吟诗作赋的热情。(每点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10. (3 分)C 11. (3 分)A 12. (3 分)C 13. (8 分) (1)长江是天然的险要之地,宋把它作为保卫国家(的屏障),看样子一定会死守,不削除 他们的士气不行,请您允许我去攻打它。(4 分。每句 1 分) (2)我因先人为国事而死,恨我自己不能为国家死于边疆,今天病成这个样子,真是命该 如此呀。(4 分。每句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 (3 分)B 15. (6 分)叙事重点上:“其一”围绕荆州当今的壮阔风景和繁茂盛景展开,“其二”则重 在怀古,追怀荆州大地上的古人古事。(2 分)抒情方式上:“其一”重在借景抒情,通过对荆州 自然及商贸之景的描绘,体现荆州作为交通要地自古到今的重要性及对当今盛世繁华富庶的感慨; (2 分)“其二”重在用典(议论)抒情,通过对刘表、屈原的评议,表达对胸怀大志、忠诚献身 的荆楚英魂的赞美,从中隐含一展抱负的心志。(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任选 6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潦倒新停浊酒杯 凭轩涕泗流(2)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4)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5)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6)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7)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三、语言文字运用(22 分) 17.(3 分)D 18.(3 分)C 19.(4 分)也有小桥流水的恬静 有繁华都市的闪闪霓虹(每句 2 分) 20.(4 分)(每句 1 分) ②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 ④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范围内 ⑥使传统表 演艺术“雅化”(传统表演艺术的“雅化”) ⑧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21.(8 分)(回答类型 1 分,情节叙述准确 4 分,分析恰当 3 分。) 晴雯的悲剧属于第三种。在大观园里,她是公认的最俏丽的丫头,也是最不安守本分的女 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向往平等自由的性格特点与其卑微出身形成极大反差。代表封建统治势力的王夫人怕她“勾引坏了”宝玉,使宝玉偏离了封建家族为他预定好的仕途。她 把宝玉自身的“叛逆”本性统统归罪于晴雯,绝不允许晴雯这样的人留在贾府。身处封建大家 庭,为奴为婢、无权反抗的社会地位是造成晴雯死亡悲剧的根本原因。 四、写作(60 分) 22.作文评分标准参考 2019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从小天性敏慧,善记诵,年幼就如同成人。世祖还在他的藩王封地时,癸丑 年秋天,世祖奉命征南诏。文炳率义士四十六人骑马随行,人马在途中几乎死尽,到吐蕃时,随 他而来的只剩下两人。这两人扶着文炳徒步前进,十分艰难,取死马肉接续食物,每天走不到二 三十里,但其志更坚,决心按时赶上部队。有使臣路过,遇见文炳,回去向世祖报告了文炳艰苦 跋涉的情形。当时文炳之弟文忠早先随从世祖在军中,世祖立即命他带领五匹马载着粮食去迎接 文炳。文炳到了军中,世祖奖励其忠毅,念其穷苦,厚加赏赐。己未年秋天,世祖伐宋,至淮西 台山寨,命文炳夺取它。文炳驰至寨下,对守寨军讲明祸福,守军不理,文炳脱掉甲胄高声喊道: “我之所以不挥兵进攻,是想让你们存活下来,若不马上降,就屠杀干净。”守军惧怕,开寨投 降。九月,大军进驻阳罗堡。宋军筑堡于江岸,列船于江中,显示出军势很盛的样子。文炳请示 世祖:“长江是天然的险要地势,宋把它作为保卫国家(的屏障),看样子一定会死守,不削除 他们的士气不行,请您允许我去攻打它。”就率敢死队数十百人为先锋,两军交战后,文炳挥众 登岸战斗,宋军大败。七年,改任文炳为山东路统军副使,首府设于沂州。沂州与宋接界,其镇 守军队给养靠内郡供应。朝廷命就地购粮,文炳命收回发给州县的购粮文书。大家认为这是违背 圣旨,文炳说:“你只管停下来。”立即派人入奏皇上:“敌人与我接壤,这样做会让敌人知我 虚实,此一不可;边民供应军需已很劳苦,若再向他们征购,是增加其负担,此二不可;把我区 的百姓弄得贫困不堪,别处的百姓就不敢来了,此三不可。”世祖顿悟,停止向该地区征粮。十 五年八月皇帝寿诞之日,行朝贺礼之后,皇帝赐宴,命文炳上座,每次饮用御膳,世祖吃饭时往 往停下来赏赐文炳。这天夜里,文炳病复发,皇上令御医诊视。九月十三日,病情加重,召其弟 文忠等说:“我因先人为国而死,恨我自己不能为国家死于边疆,今天病成这个样子,真是命该 如此呀。”说完,伏在枕头上死去。帝闻知哀痛良久,命文忠护丧归葬藁城,令所过地方官吏都 要吊祭,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忠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