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战疫”线上教学综合测试(三)
满分:150 分 完成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
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
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
族视为“圣典”或“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六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
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 同时,元典的
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新刻勒,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
维定式造成深远而又长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并非某种神秘因子所造成,乃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
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所始终关心的,也就是说,元典
讨论的是不朽的主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
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
沦为明日黄花,而以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
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
制度和精神的否定。 近代文明实现这种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当然,
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
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中国哲人对此早有领悟。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
史,“返其初”的现象可谓俯拾即是。即以龚自珍为例,便有相当精辟的识见。稍后的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
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道: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 世纪中后叶活跃在
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焘、薛福成进而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
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一条思维路
向。
20 世纪以降,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轨
道上突飞猛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 然而,“现代化”
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
同城”。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物欲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的分离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的危险趋向。
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元典精神可以给予我们以启示。 中华元典
所贯穿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
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守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
会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
之路,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的近现代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
B. 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
C. 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D. 工业文明利弊参半,只有走上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道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
B. 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C. 文章论述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
D. 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
之中。
B. 元典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摒弃实证亲近哲理,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
的胸襟。
C. 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
文明的进程。
D. 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开辟来自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
本开新”之路。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错误,以偏概全,从第一段所举的《华陀经》《古圣经》等以及《论
语》《孟子》《老子》等来看,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能具有“元典”性质的,只是少数“首创性
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的典籍,并不是所有的“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A 错误。
B 项,“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错误,从第二段元典“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来看,文化
元典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给人们带来“启示”的。B 错误。
C 项,“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错误,“尚古”不正确,与第三段“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
上升的进程”“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的说法不一致。C 错误。
D 项,正确。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
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错误,“对比”有误,从第三段“这种向‘哲学原
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看,中
西方对近代文明的审视应是殊途同归,而不是对比。C 错误。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
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
化、变未然为已然。
B 项,“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错误,从第二段的一二句的内涵看,元典的超越性是指对某民族的
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的影响力,并不是具体指超越现实关照久远。B 错误。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
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
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
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
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最近车市中最热的一项政策,便是《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简称国
六)的实施。
对不少车企来说,在销库存的同时,攻克国六标准所带来的技术难关也是当务之急。各大车企纷纷加
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吉利帝豪家族四
款车型全系满足国六标准,还有一些品牌如别克、雪佛兰、领克等推行三缸机代替四缸机以降低排放。
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可以说
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洗牌的利器。一些技术储备较弱的车企很可能会因此而被“清洗”掉。
得益于对汽车前瞻技术的思考和实践,长城汽车探索出应对之道。2019 年,长城汽车逆势“破冰”。今
年 1—6 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 493538 辆,同比劲增 4.7%。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积极兑现全球化战略诺言。6 月 5 日,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图
拉工厂不仅展现出中国汽车制造水平新高度,更引领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由以往的产品贸易输出转向
工艺技术的标准输出。6 月,长城汽车共出口新车 6711 辆,同比增长 83.3%。
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在推行国六之际,要考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尊重汽车行业客观发展规律。地方
政府应给予国五车型适当的过渡期,并着力解决国六提前实施区域的国五库存积压问题。
(摘编自任国省《国六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汽车行业积极应对》)
材料二:
2018 年 6 月 27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
色交通体系等方面做出要求。其中提出:“2019 年 7 月 1 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
施国六排放标准。”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有 15 个省、直辖市出台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的文件。相对而言,北京
对于私家车国六标准的施行时间最为宽松(2020 年施行),其他重点地区大都将在今年 7 月 1 日起对轻型车
施行国六标准。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等五地将跳过国六 A.,直接施行国六 B.阶段标准。
(摘编自鄂智超《“国六”已来,中国汽车迈入清洁排放新阶段》)
材料三:
当地时间 7 日,德国斯图加特检察官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已接受 5.35亿欧元罚款,成为因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被处罚的又一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德国方面的检察官表示,保时捷的开发部门忽视了其法律义务,最终导致柴油车在欧洲以及其他不符
合排放规定的地区销售。保时捷接受了此次罚款,并且表示,保时捷品牌本身从未开发柴油发动机,但其
管理人员未能正确监督柴油发动机在车辆中的使用。
回顾近几年的“排放门”丑闻,除了保时捷之外,大众、奥迪等不少其他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出售了
柴油发动机汽车,而这些汽车不符合清洁空气规则并欺骗了排放测试。保时捷此次罚款使大众在“排放门”
丑闻中的总罚款金额上升到了 300 亿欧元。因为“排放门”罚款的继续,大众集团的股价隔夜下挫超过 2%。
德国监管机构态度很严肃,而挽救“德国制造”,德国车企需要做的还有不少。
(摘编自“央视财经”《“排放门”还没完!这个豪车品牌被罚 40 亿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来看,国家对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非常重视,目的清晰,
要求明确,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B. 北京虽然将直接施行国六 B.阶段标准,但在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 15 个省、直辖市中,对于私家车国六
标准的施行时间最为宽松,说明北京考虑了百姓的用车利益。
C. 因在欧洲及其他一些地区销售柴油车,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被罚款 5.35 亿欧元;受此波及,
仅隔一夜,大众集团股价下挫 2%以上。
D. 德国大众公司旗下的大众、奥迪、保时捷等不少品牌近几年接连出现“排放门”丑闻,大众集团的总罚
款金额已上升至 300 亿欧元。
6. 从长城公司的经验和大众集团的教训来看,在实施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应
对?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答。
【答案】4. D 5. C
6. ①进行技术攻关:培养前瞻性眼光,加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
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②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国五库存积压问题:一方面争取政府支持,给予国五车型适
当的过渡期,一方面努力促销。③强化品牌意识:诚信经营,承担法律义务,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标准,避免大众汽车“排放门”那样的丑闻造成的声誉和经济损失。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
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
眼。本题 D 选项,无中生有,由“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洗牌的利器。一些技术储备较弱的车企很可能会因此而被
‘清洗’掉。”可知,结果是技术洗牌。并非中小企业不堪其扰。故本题选 D 项。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
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
眼。本题 C 项,由“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已接受 5.35 亿欧元罚款,成为因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
被处罚的又一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可知被处罚并非因为销售柴油车,而是因为“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故
本题选 C 项。
【6 题详解】
本题考察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做答此类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
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从长城公司的经验和大众集团的教训来看,在实施严苛的国六
排放标准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应对?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答。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各大车企纷纷加
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吉利帝豪家族四
款车型全系满足国六标准,还有一些品牌如别克、雪佛兰、领克等推……”、“地方政府应给予国五车型适
当的过渡期,并着力解决国六提前实施区域的国五库存积压问题。”、“回顾近几年的“排放门”丑闻,除
了保时捷之外,大众、奥迪等不少其他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出售了柴油发动机汽车,而这些汽车不符合清
洁空气规则并欺骗了排放测试。”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点睛】作答此类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
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
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饭
钱锺书
吃饭,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辩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
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
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
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国家分成三等人,相当于灵魂的三个成分;饥渴吃喝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分,
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
福利;请客上馆子去吃菜,还顶着吃饭的名义,这正是舌头对肚子的籍口,仿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
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其实呢,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若专
为充肠填腹起见,树皮草根跟鸡鸭鱼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还需要那么
多的政治作用。
不过,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
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
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最粗浅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鸭和甜酱,或如西菜里烤猪肉
和苹果泥、渗鳘鱼和柠檬片,原来是天涯地角、全不相干的东西,而偏偏有注定的缘份,像佳人和才子、
母猪和癞象,结成了天造地设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属。到现在,他们亲热得拆也拆不开。在调味里,也
有来伯尼支的哲学所谓“前定的调和”,同时也有前定的不可妥协,譬如胡椒和煮虾蟹、糖醋和炒牛羊肉,
正如古音乐里,商角不相协,徵羽不相配。
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孔子早已明白,所以《论语》上记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惜
他老先生虽然在《乡党》一章里颇讲究烧菜,还未得吃道三昧,在两种和谐里,偏向音乐。譬如《中庸》
讲身心修养,只说“发而中节谓之和”,养成音乐化的人格,真是听乐而不知肉味人的话。照我们的意见,
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
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追随孔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
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最伟大的统治哲
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
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孟子曾赞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为“圣之和者”,这里
的文字也许有些错简。其实呢,允许人赤条条相对的柳下惠,该算是个放“任”主义者。而伊尹倒当得起“和”
字——这个“和”字,当然还带些下厨上灶、调和五味的涵意。
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社交的吃饭种类虽
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
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
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至于请饭时客人数目的多少,男女性别的配比,我们改天再谈。
但是趣味洋溢的《老饕年鉴》,在研究吃饭之外,也曾讨论到请饭的问题。大意说:我们吃了人家的饭
该有多少天不在背后说主人的坏话,时间的长短按照饭菜的质量而定;所以做人应当多多请客吃饭,并且
吃好饭,以增进朋友的感情,减少仇敌的毁谤。这一番议论,我诚恳地介绍给一切不愿彼此成为冤家的朋
友,以及愿意彼此变为朋友的冤家。至于我本人呢,恭候诸君的邀请,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
妖说的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吃饭”这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欲望为思辨对象,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现实与历史,借以揭示人
类某些文化真相。
B. 本文是典型的“微言大义”文本,既包含对人类世相文化的破解,又充满对精英政治文化、古代封建社
会政治思想的讥刺。
C. 文章告诉我们,名义上是主要的东西,实则是次要的;名义上是陪衬的东西,实则是主要的,世间万物,
名与实无不背离。
D. 作为议论散文,本文入微透骨的析理,汪洋恣肆的文字,横无际涯的文思,含笑谈哲理的幽默,无不给
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8.评论者把钱锺书先生的散文称作“学者型散文”,其“学者”的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
析。
9. 本文语言幽默的风格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旁征博引的学识:文章引述了古今中外许多与吃饭有关的事例、典籍、论述;②以小
见大的智慧:从平凡的吃饭这等小事,挖掘出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③严谨缜密的逻辑:文章由吃饭产生
的联想,联系巧妙,过渡自然,引申出的道理分析精当透彻。
9. ①联想类比,如把吃饭和艺术、政治、音乐联系在一起,出人意料,又合情理,新奇有趣;②以现代人
的口吻叙述古人或名著中的文学形象,如称孔子为“他老先生”,“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奉行
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说的话”形成强烈的反差,充满戏谑的意味;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拟人
如“舌头……仿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比喻如“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生动形象,风
趣幽默。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 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
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
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的C 项,“文章告诉我们,名义上是主要的东西,实则是次要的;名义上是陪衬的东西,实则是主要的,世间
万物,名与实无不背离”中“世间万物,名与实无不背离”错,这种说法扩大了文章批判的范围,对文章
的主旨理解不准确。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
两点:①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句子进行概括作出归纳;②是防止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
本题要求分析其“学者”的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解答时首先根据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词语“学者”,思
考“学者”的特点,如学识广博、富有智慧、思维严密等,再进一步思考“学者”的这些特点,在行文中
表现在哪里。然后仔细阅读文本,加以筛选、整合。钱锺书先生的散文被评论者称作“学者型散文”,其散
文特征有旁征博引,知识性强;联想丰富,比喻新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文章引述了古今中外许多与
吃饭有关的事例、典籍、论述,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国家分成三等人,相当于灵魂的三个成分;
饥渴吃喝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分,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粗浅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鸭和甜
酱,或如西菜里烤猪肉和苹果泥、渗鳘鱼和柠檬片,原来是天涯地角、全不相干的东西,而偏偏有注定的
缘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孔子早已明白,所以《论语》上记他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可惜他老先生虽然在《乡党》一章里颇讲究烧菜,还未得吃道三昧,在两种和谐里,偏向音乐。譬如《中
庸》讲身心修养,只说‘发而中节谓之和’,养成音乐化的人格,真是听乐而不知肉味人的话”,“《吕氏
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但是趣味洋溢
的《老饕年鉴》,在研究吃饭之外,也曾讨论到请饭的问题”,“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说的
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可见作者的学识渊博,能旁征博引;文中说“有用的东西只能
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饥渴吃喝是灵魂里
最低贱的成分,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
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
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
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吃
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我们吃了人家的饭该有
多少天不在背后说主人的坏话,时间的长短按照饭菜的质量而定;所以做人应当多多请客吃饭,并且吃好
饭,以增进朋友的感情,减少仇敌的毁谤”,以上文中说的这些道理,都是作者从平凡的吃饭这等小事,挖
掘出的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都显示出了作者能以小见大的智慧和睿智;作者由吃饭产生联想而为文,巧
妙地和现实社会进行联系,能够通过表象挖掘出的深藏的社会文化意义,在结构上过渡自然,从“吃饭”
这样的小事中生发出的道理分析得也是精当而透彻。【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的能力。艺术手法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
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
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
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本题的解答,应先找出作者行文中的幽默之处,然后再体会分析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文中把吃饭和艺术、政治、音乐联系在一起,如“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
可以利用一样”,“饥渴吃喝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分,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
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
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
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这些内容通过联想和类比表达出来,新奇
有趣,收到了出人意料,又合情理的效果,能体现出本文语言幽默的风格;文中说“可惜他老先生虽然在
《乡党》一章里颇讲究烧菜,还未得吃道三昧,在两种和谐里,偏向音乐”,把孔子称为“他老先生”,“伊
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
下小妖说的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作者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古人或名著中的文学形象,
与古人或名著中的文学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用充满戏谑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了本文语言
幽默的风格;本文通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让读者体会语言幽默的风格。如“这正是舌头对肚
子的籍口,仿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此处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
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
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些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
幽默风趣。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
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
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
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
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为魏文侯将。时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当是时,齐湣王
疆,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燕昭王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并护赵、楚、韩、魏、燕
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乐毅独追,齐湣王亡走,保于莒。乐毅攻入临葘,尽取齐宝财物
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
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
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
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郤,欲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
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齐田单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乃使人让
乐毅。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先王具符节使臣起兵击齐,轻卒锐兵,长驱至国,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
入于燕。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今臣
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故遁逃走赵。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
计也。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
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
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
辞/
B. 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
辞/
C. 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
辞/
D. 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
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亚卿,官名。周朝制度,卿分上、中、下三级,官职爵位次于上卿、正卿者称亚卿。
B. 合从,即“合纵”,文中指战国时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强大的秦国,防止被强秦兼并。
C. 符节,古代指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它是用于代表君主处理重大事务的证明。
D. 足下,敬词。多用来尊称自己敬重之人,战国时期有时也用“足下”来称呼君主。
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乐毅受到招揽,委身事燕。乐毅营魏昭王出使燕国,有感于燕昭王的礼遇,于是留在燕国,担任了很长
时间的亚卿。
B. 乐毅英勇善战,功勋卓著。乐毅独自率军长驱直入,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池,虏获大量财物,为燕国报强
齐伐燕之仇。
C. 乐毅受谗畏诛,出奔赵国。燕惠王怀疑乐毅留在齐国另有目的,就派骑劫代替他,乐毅担心返燕后被杀,
投奔赵国。
D. 乐毅上书自申,剖白忠心。对惠王的责让,乐毅以回信表明与惠王君臣之情及耿耿忠心,委婉表明无与
燕为敌之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郤,欲南面而王齐。
(2)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然而没有尽快攻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不和,乐毅想要在齐国称王。(2)遭受
毁损、侮辱和诽谤,败坏先王的名誉,这是我最恐惧的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
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选出最佳选项。
考生抓住动词“以为”“裂地而封之”,并分析句间关系,容易把握因果关系,“以为”是原因,“裂地而
封之”是结果,故“故”字应放在表结果的句中,故断句为“故裂地而封之”,排除 A;
“不自知”的主语应该是“臣”,而不是前句中的“先王”,故“臣窃不自知”断为一句,故排除 B;
“奉命”和“可幸无罪”都是“自以为”的内容,且前后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故“可幸无罪”独立断句,
故排除 C;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
文本内容,对选项中的文史典籍、古代职官、科举制度等方面做出判断。
B 项,“文中指战国时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强大的秦国,防止被强秦兼并”错误,依据“当是时,齐湣王疆,
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 可知,文中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的强国,指的是齐国。
故选 B。
【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
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事件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内容,再与选项进
行比较分析。
D 项,“乐毅以回信表明与惠王君臣之情”错误,依据“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恐伤先王之明,
故遁逃走赵。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可
知,回信表明的是与“先王”的君臣之情,“先王”是昭王。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
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
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所以:……的原因;拔:攻破、攻下;郤:隔阂、矛盾;南面:面南,朝南,宾语前置句;王齐:名
词作动词,称王。
(2)离:通“罹”,遭受;堕:败坏;臣之所大恐:这是我最恐惧的事。
【点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
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以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素养。
参考译文:
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任魏文侯的将军。当时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本国的力量不足以
克敌取胜,燕昭王便降低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最先以礼厚待郭隗来招揽天下贤士。乐毅在这时为魏昭
王出使燕国,燕昭王用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于是他屈身做臣,燕昭王就让他当亚卿,他担任该职很长时间。
当时,齐湣王很强大,诸侯们怨恨齐湣王骄横暴虐,都争着跟燕国联兵,讨伐齐国。燕昭王发兵,派乐毅
担任上将军,同时统领赵、楚、韩魏、燕诸国之兵攻伐齐国,在济水之西打败齐军。各路诸侯收兵回国,
但惟独乐毅乘胜追击,齐湣王逃走,固守莒城。乐毅攻占临葘城,将齐国的珍宝、财物、祭器等悉数掠取,
运送到燕国。燕昭王十分欣喜,亲自到济上犒劳将士,将昌国封给乐毅,号称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集
了在齐所缴获的器物归国,并派乐毅继续平定那些尚未攻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
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邑,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收服。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继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
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不满,齐国的田单得知这个消息,就对燕国实施反间计,说:“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城
邑只剩两座了。然而没有尽快地攻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不和,乐毅想要在齐国称王。
齐国所害怕的,就是派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任将领,并要
召回乐毅。乐毅知晓燕惠王派人替代自己是不怀好意,害怕被杀,便向西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之地封
给乐毅,封号为望诸君。齐国田单在即墨城下大败骑劫,之后辗转追逐燕国败兵,全部收复了失地。燕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归降赵国,于是便派人斥责乐毅。乐毅回复了一封信给惠王,说:“先
王准备了出使的信物命我起兵攻打齐国,轻装精锐部队,长驱直入抵达齐国都城,珠玉财宝、战车盔甲以
及珍贵的器物全都缴获送回燕国。先工认为自己的志向得到了实现,所以划出一块土地分封给我,使我能
够与小国诸侯同列。臣私下无自知明,以为只要奉行君命,就可侥幸免于犯罪,因此接受任命而未加推辞。
现在臣下没有才干,不能恭奉您的命令,来顺从您身边那些人的意愿,恐怕有损先王英名,故逃到赵国。
保全了生命,成就了功绩,来彰显先王的心迹,这是我的上上之策。遭受毁损、侮辱和诽谤,败坏先王的
名誉,这是我最恐惧的事。现在您派人来数落我的罪过,我怕君王的侍臣不能体察先王收留、宠信我的道
理,又不清楚我侍奉先王的一片诚心,所以献上这封信把我的心意禀告您。希望君王您明察。”在这种情
况下,燕惠王又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又与燕通好,燕、赵都让他做客卿。乐毅在赵国去世。
(二)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这首诗是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29岁的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县令
时所作。元珍是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
进一步拓展。
B. 颔联中的“犹”是“依然”的意思,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欲”字是想象之辞,摹写
出万物即将萌发的情欲。
C. 颈联触景生情,用“归雁”而生乡思,难以成眠;用“物华”多换而感时伤怀,真切地表达了被贬伤感
之情。
D. 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落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自己全不在意。与首联有呼应效果。
15. 儒家诗教讲求“哀而不伤,愤而不怒” 中和之美,本诗是如何做到“愤而不怒”的?请做赏析
【答案】14. B 15. ①本诗的“愤”,主要是指对自己被贬山城,被朝廷遗忘的不满。首联运用双关的手
法。“愤”而委婉。“春风疑不到天涯”表面写春风难到山城,实际上是说皇恩难以恩泽到自己,委婉传
达出不满之情。着一“疑”字,而非“恨”字,愤而节制,②作者以“橘” “笋”自比,“愤”而乐观。
的颔联“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表达自己即使被贬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对未来充满信心。③
尾联今昔对比,用“野芳虽晚不须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豁达乐观。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
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
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
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B 项,“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错误,是以风雪摧残万物反衬橘能力抗风霜。
故选 B。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
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诗的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破“早春”之题:夷陵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满,虽然
已是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 “春风不到天涯”之语,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
郁情绪,大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旨。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
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
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
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
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却
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
于政治上的感慨。此诗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孕大,又怨而不怒。它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
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在他的内心中,他是深信明君
不会抛弃智臣的。
【点睛】“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三)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
是盛景之一。《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
观。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
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答案】 (1). (则)素湍绿潭 (2). 回清倒影 (3). 白露横江 (4). 水光接天 (5). 长太息以掩
涕兮 (6). 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
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
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
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
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
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湍、潭、
倒、横、太、涕、兮、艰。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
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
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
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 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
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
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
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 ,
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
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
她能从中 ,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①荣获 ②交融 ③自怨自艾 ④脱颖而出
B. ①荣获 ②交互 ③孤芳自赏 ④锋芒毕露C. ①荣膺 ②交融 ③孤芳自赏 ④脱颖而出
D. ①荣膺 ②交互 ③自怨自艾 ④锋芒毕露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B. 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C. 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 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
重要原因。
B.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
原因。
D.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
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荣获:光荣地获得,多指竞赛优胜者得奖。荣膺:光荣的接受或承当。根据语境“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
都非遗推广大使’”,此处为接受某项称号,应选“荣膺”;
交互:即交流互动。交融:即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也指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
结合“文明”分析,此处应选“交融”。
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孤芳自赏:指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
起。此处无悔恨之意,当选“孤芳自赏”。
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脱颖而出:比喻在众多人中本领全部显露出来。此处前面有“千
军万马”,当选“脱颖而出”。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
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
化输出’的重任”分析,后文对“文化输出”有否定之意,故不能选 A 项、C 项、D 项。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
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
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 项,“这”指代不明,“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
B 项,后句主语暗换,不是承前省略 李子柒的视频,而是价值理念,且“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
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
C 项,“在”掩盖了后一句的主语,最后一句的主语也不明朗。
故选 D。
20.某中学将举行高二年级辩论赛决赛。以下是团委、学生会向语文老师发出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不当(包
括标点符号),请指出并修改。
邀 请 函
尊敬的老师:
高二年级《才辩无双》辩论赛决赛将于 12 月 10 日 16:00 在国际报告厅举行。我们谨代表本年级全体
同学诚邀您光顾现场,并担任本场比赛评委。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务必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
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团委、学生会
2019 年 12 月 8 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才辩无双》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2). “光顾”应该为“光临” (3). “惠赠”改为“敬
赠” (4). 去掉“务必” (5). “敬谢不敏“改为“深表感谢”
【解析】
的【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
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
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
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1)《才辩无双》书名号应改 引号(非书名不能用书名号)。
(2)“光顾”指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是敬辞,对象运用不当,不合此处语境,应改为“光
临”。
(3)“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主客颠倒,不合语境,应改为“敬赠”。
(4)“务必”语气太强硬,去掉。
(5)“敬谢不敏”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此处是想表
示感谢,不是推辞,应改为“深表感激”。
21.根据下面材料的内容,请概括紫禁城的屋顶上洁净的原因,不超过 30 个字。
在紫禁城的屋顶上,很少看见有鸟粪。琉璃瓦表面比较光滑,而鸟类的站立主要靠爪子和接触面之间
的摩擦力来实现,若飞行的鸟类落在瓦顶上休息,不能在光滑的瓦顶上坚持较长时间,很快就会飞走,因
而很少会在瓦面上排泄。琉璃瓦有着明亮的光泽,尤其在太阳下会闪闪发光,而鸟类害怕连续反光的物体,
因而很少愿意落在琉璃瓦顶上歇息。紫禁城的琉璃瓦多为鲜艳的黄色,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对鸟类而言会
产生较强的刺激效果,使得鸟儿避而远之。此外,即使偶尔有鸟粪落在瓦顶,由于紫禁城的屋面坡度明显,
而琉璃瓦本身不吸水,雨水降落到瓦顶上时,能够沿着瓦当迅速排向地面,因而紫禁城屋顶的琉璃瓦面通
常是非常洁净的。
【答案】琉璃瓦光滑明亮,色彩鲜艳,不吸水,屋顶坡度明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的能力。解答压缩语段的题型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概括出所给语
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这些要点的主次。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的限制),组织出的
答案一定要语句通顺。
“概括紫禁城的屋顶上洁净的原因”,要注意回归原文仔细筛选句子进行概括。依据“琉璃瓦有着明亮的
光泽,尤其在太阳下会闪闪发光”可概括出原因一:琉璃瓦光滑明亮;
依据“紫禁城的琉璃瓦多为鲜艳的黄色,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对鸟类而言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效果”可概括
出原因二:色彩鲜艳;
依据“由于紫禁城的屋面坡度明显,而琉璃瓦本身不吸水,雨水降落到瓦顶上时,能够沿着瓦当迅速排向
地面”可概括出原因三和四:屋顶坡度明显、琉璃瓦不吸水。
【点睛】压缩概括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
为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
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
最终答案。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名民营企业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现象:自己刚创业时只有五六个人,什么制度也没有,但大家工作
热情极高,晚上经常加班,从没有人提出过加班费的问题,奉献成为一种情怀;现在企业大了,员工多了,
相应的制度也完善了,但是,奉献的情怀却消失了,甚至最早一起创业的人也开始斤斤计较了。
制度比情怀更重要吗?这名企业家产生了困惑。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观点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示例:
制度比情怀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更重要
从古至今,在国家治理的问题上,一直都有一种争论,那就是:是法治好还是德治好?如果实行法治,
一个百万富翁尽管他不热衷公益事业,但法律规定国家可以向他征收一些税费,由国家安排使用;如果实
行德治,他不热衷公益事业,他不愿意伸出援手,除了谴责,我们不能再对他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你认
为法治好还是德治好?我的观点是制度比情怀更重要。
第一,因为制度比情怀更有“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企业的日常运作。制度是用来规范约束个人行为的
一些规则条例等。譬如,学校制定的校规、班规,是用来规范师生行为的;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用来
规范公民的行为的。制度告诉我们“可为”与“不可为”。一个企业,只有人人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知道
自己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保障企业的日常运作,才能保障员工的办事效率。而情怀则缺乏约束
力,不能如制度那样从外在对人进行约束,只能靠个人的自律性。而人天生有“情绪”有“惰性”,完全靠
自律并不现实。
第二,因为制度比情怀更有“凝聚力”,有利于保障企业各方的利益。一个企业,在发展之初,三五成
员,也许人人是“老板”是“掌权人”,可能同时又人人是普通员工,身兼数职……这时,情怀是十分有利
于企业的发展的,因为公司规模少、资源少,员工目标一致,权力分配不明显,工资分配也不明确,需要
每个人的奉献情怀、不计得失。当公司发展壮大以后,制度便一定要配套完善了,因为“无规矩无以成方
圆”。规模大了,部门多了,需要员工也多了;部门职责不同,工资分红不同,员工会比较……此时,公司
的发展问题更复杂,试想,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今天上司徇私枉法,明天员工迟到早退;今天你推诿责
任,明天我偷懒怠工,那么公司的利益哪里有保障?公司利益得不到保障,员工的利益也相应得不到保障。
如此,公司何来“凝聚力”?何谈发展?
第三,因为制度比情怀更有“执行力”,有利于保障企业的发展壮大。春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曾说过“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意思是,善于治国理政的人,懂得通过制定有效制度来管理国家,从
而达到众民皆服的目的。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的兴旺和长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
治理水平,而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则集中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力上。公司的管理如同国家的管理,
随着公司的发展,不同部门,不同职位,有不同的权力。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公司就会如风筝断了线,
从而陷入被淘汰的厄运。纵观全球各个大公司大企业,哪个没有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规范的制度来保证
公司的执行力?张瑞敏接受海尔后颁布了著名的“十三条”,马云退休时说“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
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所以,公司如果只讲情怀,没有制
度的保障,依靠人情是难于走远走好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情怀与制度比较起来,制度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企业在创业初期员
工充满奉献精神,规模做大、制度完善后员工反而斤斤计较,这给企业家带来了困惑。这是写作的背景材
料,考生在写作时要围绕这一背景树立自己的观点。题目重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考生既要
权衡选择,又要立场鲜明。注意写作时注意扣住“情怀与制度,哪一个更重要”这一重点,写作的内容是
对情怀和制度的认知,中心不要偏离。写作时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谈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及其意
义;二是谈情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三是从辩证的角度,谈制度和情怀对于企业来说都很重要。
从材料本身看,可以有如下立意:
1、情怀比制度更重要。写作时着重谈情怀的优越性。
2、制度比情怀更重要。写作时着重谈制度的优越性。
3、制度和情怀缺一不可
4、情怀比制度更有凝聚力。
可用素材:
1、“情怀”是一个企业的文化,而文化是企业的根。不管企业如何发展,根不可丢。乔布斯说过:“文化
不是纸面上怎么宣传,而是信仰什么,如何思考,如何做事。”
2、创业之初大家共同的信仰往往就是团结协力,把企业做强做大。因为那是大家的心血、希望,所以员工
不计回报,无私奉献。他们希望看到凝聚自己心血的企业壮大起来。这种信仰如果一直保留在员工心中,
相信这个企业的发展远景不可限量。
3、大家熟悉的百度,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与其先进、系统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公
司离破产永远只有 30 天”“保持学习心态”……这就是深入百度人内心的“百度论语”。百度人正是将这
样的“百度情怀”融入企业之中,与企业休戚与共,专注如一,努力去做,“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
。单”,才使得百度无处不在。
4、一个企业固然不能没有制度,但更不能缺少情怀。制度固然重要,但一个企业如果只依靠“制度”去管
理员工、约束员工,那就只会是一个冰冷的、没有温度的企业。如果员工在“一刀切”的制度约束下只是
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按部就班,便很难融入企业之中,自然不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而拼尽全力。
5、企业更需要情怀,员工更需要关怀,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制度之上”的原则很难深入人心,
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讲“制度”不讲“情怀”很难取得员工的信赖和信服。只有依靠大家共同信赖的
企业文化形成自驱力,才能激活人内在的创造力,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6、“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得民心?是靠制度,还是靠情怀?答案显而易见。情怀能让志同道合之人齐
聚一处,共谋一事,古代君王哪一个不是广聚贤臣,共商统一大业?是抚慰人心的情怀还是约束彼此的制
度更容易得其民心?答案亦很明显。
行文思路: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
心论点:制度比情怀更重要。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
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
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
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
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
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
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
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