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周周末(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
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
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
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
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
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
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
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
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④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
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
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
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
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⑤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
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
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
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弄权者得以上
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
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耗。
(取材于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B. 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
点鲜明。
C. 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 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
外。
D. 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鞭辟入里。
B. 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C. 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D. 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论题集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的写照。
B. 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C. 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关系亲疏密切相关。
D. 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很多人都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这被称为绿碳。可你知道蓝碳是什么
吗?蓝碳就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
和机制。在生态学家眼里,通过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尽可能除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之储存在自然生态系
统中是一个重要途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绿碳,它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认为是解决
全球可持续发展危机的重要途径。而海洋也是固定碳、储存碳的一座大宝库。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
为是 3 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表明,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2009
年,联合国发布相关报告,确认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蓝碳开始被逐步认可
并得到重视。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04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海洋中碳存储量达 3.8×105 亿吨,占地球二氧化碳存储量的 93%。据科学家测算,尽管蓝碳植物只覆
盖不到 1%的海床,仅占土地生物量的 0.05%,但每年能捕捉大约 8700 万吨至 16500 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
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总和的四分之一。而绿色碳汇每年抵消同期化石能源碳排放总和的 8%~10%。
的(摘编自 2016 年 08 月 26 日《浙江日报》)
材料三
目前,全球 60%的主要海洋生态系统已经退化,或者仍在被人们强行利用。在过去 50 年里,红树林的
面积减少了 30%~50%,珊瑚礁减少了 20%,沿海地区生态脆弱性大幅提升,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
时,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例已接近 26%,导致海洋酸化,并危及整个海洋食物链以及有赖于此的社会经济
活动。而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增加和技术进步等累积的压力使这些现象日趋加剧。此外,位于大洋深处的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具有的重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保护。2010 年联合国和非政府伙
伴发起了“蓝碳倡议”项目,旨在通过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减缓气候变化。
(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材料四
“‘中国蓝碳计划’对外服务于我国应对气候问题国际谈判,对内支撑海洋生态健康和沿海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是落实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助推器。”近日,中科院院士焦念志在接受采访时说。
该计划的内涵包括了陆海统筹、减排增汇、生态系统健康、沿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
一揽子系统工程,将直面长期以来的许多难题,比如自然海岸线大量丧失、陆源排放过量、生态灾害频发、
渔业资源枯竭等。”在他看来,沿着蓝碳计划这条主线推进,海洋低碳经济就有了具体可行的抓手,陆海
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就有了科学定量指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经济层面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如海洋科技。焦念志认为,
相对于周边国家,我国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国际交流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中国蓝碳
计划’正是这样一个柔性利器。”他说。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几乎全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
节能减排的压力和环境问题的困扰,蓝碳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将蓝碳计划拓展到这些国家,发挥我国
在这一领域的科技优势,不但有利于对方解决难题,还可以大大增强中国的地区影响力,推动构建和平、
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
同时,焦念志建议,我国可向全世界定期发布《中国蓝碳报告》,宣传中国新常态下的低碳经济成果,
提升国际影响力;还可以设立“中国蓝碳计划”国际奖学金,用于南海周边国家优秀青年来华攻读学位或交流合作,“一方面为周边国家培养人才,贡献于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传播中华文明和
现代科技理念,播撒睦邻友好的种子,为亚太地区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摘编自《焦念志院士:以“蓝碳计划”助推“海上丝路”》)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梳理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揭示了蓝碳与绿碳的内涵及其对环境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海洋在固定碳、储存碳方面的作用。
B. 材料二通过多方面的数据上的对比,直观地说明了蓝色碳汇捕获、储存、隔绝碳的能力远超绿色碳汇。
C. 材料三运用数据列举出全球主要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的种种表现,并指出其未受人类充分关注的现状。
D. 材料四阐明了“中国蓝碳计划”的内涵及其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助推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碳和蓝碳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蓝碳的认识远不及绿碳。
B.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增加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使海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严重威胁了海洋生态系统。
C. 红树林、珊瑚礁大面积减少,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蓝碳计划”“蓝碳倡议”旨在解决这一问
题。
D. “中国蓝碳计划”有利于解决能源不足、废气排放等问题,这与其陆海统筹、减排增汇等内涵相契合。
6.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我国推行“蓝碳计划”的益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漆树的眼泪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的漆树长
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
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
心里发麻。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
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亲近地与
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
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
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
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
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
“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
的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几天工夫便失
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一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
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
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出纯度很高的漆。这
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耐高温。漆树
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
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
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
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
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
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
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
B. “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
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
C. 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
属于家乡人的。
D. 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枷重生,体
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
8. 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
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9. 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
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禁火葬,创子游祠,建书院,惠绩甚著。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
疏留中。已,陈时务十二策。巡盐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府、大同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
古定桥,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然不逾五十里,
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
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征。”时方行穵运①,率三十石,致一石。仪望疏至,下廷议。兵部
尚书聂豹言:“河成便漕,兼制敌骑。”工部尚书欧阳必进言:“道远役重。”遂报罢。
仪望寻省母归。还朝,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鹗被逮。二人皆严嵩私人,嵩由是不悦。及受命督三
殿门工,嵩子世蕃私贾人金,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工竣,叙劳,擢大理右寺丞。世蕃以为德,
仪望请急归,无所谢,世蕃益怒。会灾异考察京官,必进迁吏部,遂坐以浮躁,贬夷陵判官。嵩败擢霸州
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破倭,因列海防善后事。诏从
其请。隆庆二年,吏部尚书杨博欲黜仪望,考功郎刘一儒持之,乃镌二秩,补四川佥事。四迁大理少卿。
万历二年,张居正当国,雅知仪望才,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奏减属郡灾赋。海警稍定,将
吏讳言兵,仪望与副使王叔果修战备。倭果至,御之黑水洋,斩获多,进右副都御史。先有诏雪建文诸臣,
仪望创表忠祠祀之南京。宋忠臣杨邦 ,仪望乡人也,葬江宁,岁久渐湮,仪望为封其墓,载其祠祀典。
故太常卿袁洪愈、祭酒姜宝皆不为居正所喜,仪望荐之朝,渐失居正意。四年稍迁南京大理卿。逾年改北,
被劾罢归。
仪望少师聂豹,私淑王守仁,又从邹守益、欧阳德、罗洪先游。守仁从祀,仪望有力焉。家居数年卒。
(选自《明史·宋仪望传》,有删改)
[注] ①穵(wā)运:明代差派平民为官府运输粮饷。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B. 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C. 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D. 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为古代男女成年后举行成人礼时所取,与“名”有所关联。
B.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庭最后一级考试者。古代科举考试按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
会试、乡试、殿试。
C. “御史”是古代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 “石”是古代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十斗为一石。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仪望弹劾仇鸾挟寇自重,但奏疏被皇帝压下。后来,他又写了十二条策略陈述自己对政务 看法。
B. 在河东巡察盐政时,宋仪望请求开通桑乾河至宣府、大同府的军饷通道。皇帝让大臣们商议,最终未获
批准。
C. 宋仪望曾因得罪严嵩,被其借故贬官。但在严嵩倒台后,他屡屡得到提拔重用,在抗倭和加强海防方面
做出了贡献。
D. 宋仪望忠于职守,他根据皇帝的旨意给大臣洗冤,创建了表忠祠;给宋朝忠臣杨邦 加固坟墓,在宗祠
祀典里记载其事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
(2)及受命督三殿门工,嵩子世蕃私贾人金,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聒龙谣
朱敦儒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①,梦里暂辞尘宇。高步层霄,俯人间如许。算蜗战②、多少功名,问蚁聚③、几
回今古。度银潢、展尽参旗④,桂花⑤澹,月飞去。 天风紧,玉楼斜,舞万女霓袖,光摇金缕。明廷宴
阕,倚青冥回顾。过瑶池、重借双成,就楚岫、更邀巫女⑥。转云车、指点虚无,引蓬莱路。
[注] ①洪崖、子晋:均为传说中的仙人。②蜗战:出自《庄子·则阳》,指为琐细之事而相争斗。③
蚁聚:出自《孙子·谋攻》,指人间为名利而争斗。④银潢:即银河(天河)。参旗:星宿名。⑤桂花:指月
光。⑥双成、巫女:均为传说中的仙人。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起首三句用倒装形式,写词人在梦里暂别尘世,与仙人洪崖、子晋同游,来仙化自我。
B. 词中“多少功名”“几回今古”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对人生 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C. “度银潢”承接上文“高步层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超越世俗、狂放浪漫的词人形象。
D. “瑶池”“云车”等一系列道家典故的运用,形象鲜明地呈现出梦境中的神仙居处和生活情态。
15.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的
。
的(2)《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作者在展现琵琶女高超演技之后,通过侧面烘托突出演奏虽已结束,听者尚沉浸在音乐
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 ,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慢
慢地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
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
端,紧系脚下。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
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
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
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 、明明净净。(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
漠沙山来倾泄自己,去建造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
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发雷霆 心平气和 独一无二 光明正大
B. 雷霆之怒 平心静气 无与伦比 光明正大
C. 大发雷霆 平心静气 独一无二 大大方方
D. 雷霆之怒 心平气和 无与伦比 大大方方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气韵委和到了崇高,色彩单纯到了圣洁
B. 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
C. 色彩委和到了圣洁,气韵单纯到了崇高
D. 气韵单纯到了崇高,色彩委和到了圣洁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去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
其他洞窟?
B.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
C.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发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
他洞窟?D.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
他洞窟?
20.某中学门口,一家长开车正准备从校门直驱而入。保安以“今天不是探望日”为由,把车挡之门外, 引
发了一场小纠纷。家长高声嚷嚷:“孩子发烧了,今天你不让进我也要进。”保安站在车前针锋相对:“今
天你想进我也不让进。”家长用手指着保安说:“是校规重要还是人重要?”此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他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双方的表达不当。请你为家长和保安各拟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交流顺畅。
21.点赞,始于社交网络的“赞”功能。轻轻一点,图标点亮,用户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表达对内容的认同
和喜爱。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通信软件的快速流行,它日益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中,但同时也有人认为“点
赞”是一种流行病。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要求不超过 70 个字。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从 1983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 30 多年。30 多年来,晚会文化已衍变出各种形式,如跨
年晚会、公益晚会、竞赛晚会等,无论如何变化,历经时间沉淀的晚会文化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
更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记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