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构造模型及综合》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构造模型及综合》同步练习

ID:423022

大小:408.8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3 讲 平行线的构造模型及综合 命题: 例:如图,有下列三个条件:①DE∥BC:②∠1=∠2;③∠B=∠C. (1)若从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一共能组成几个命题,请 你都写出来; (2)请你就其中的一个真命题给出推理过程。 平移: 1.小明和小华在手工制作课上用铁丝制作楼梯模型如图 1 所示,那么他们用的铁丝( ) A、一样多 B、小明的多 C、小华的多 D、不能确定 2.如图,第 1 个图案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组成,第 2 个,第 3 个图案可以看作是第 1 个 图案经过平移而得,那么第 4 个图案中有白色六边形地面砖______块,第 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__________ 块. 3.如图,将 Rt△ABC 沿 AB 方向平移得到 Rt△DEF,已知 BE=6,EF=8,CG=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探究:夹在平行线间的折线问题,平行线的构造:“铅笔”型,“M”型,过拐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例 1.已知:如图,AC∥BD,折线 AMB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 判断∠M,∠A,∠B 的关系; (1) (2) 例 2.如图所示,已知 AB∥CD,分别探讨下面的四个图形中∠APC 与∠PAB﹑∠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关系 中任意选取一个加以说明。 (1) (2) 练习:1.如图 1 所示,将含有 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 ∠1=35°,则∠2 的度数为   . 2.如图 2 所示是汽车灯的剖面图,从位于 O 点灯发出光照射到凹面镜上反射出的光线 BA,CD 都是水平线, 若∠ABO=α,∠DCO=60∘,则∠BOC 的度数为( ) A.180∘−α B. 120∘−α C. 60°+α D. 60∘−α 3.如图 3,AB∥CD,∠B=115°,∠C=45°,则∠BEC 的度数为__________°. 图 1 图 2 图 3 例 3:如图 3-1,已知:AB∥CD,点 E,F 分别在 AB,CD 上,且 OE⊥OF. (1)求证:∠1+∠2=90°; (2)如图 3-2,分别在 OE,CD 上取点 G,H,使 FO 平分∠CFG,EO 平分∠AEH,求证:FG∥EH. 例 4:如图 4,a∥b,∠2=∠3,∠1=40°,则∠4 的度数是 度. 例 5: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EF: E DC BA 4 3 2 1 b a 图 4 H G A B C D O E F 1 2 图 3-2图 3-1 2 1 F E O DC BA 练习:1.如图 AB∥CD,∠B=∠C,求证:BE∥CF。 2.如图,如果 AB∥CD,CD∥EF,那么∠BCE 等于(  ) A.∠2-∠1 B.∠1+∠2 C.180°-∠2+∠1 D.180°-∠1+∠2 3.如图,AB∥CD,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F+∠D=∠E+∠G B.∠E+∠F+∠G=∠B+∠D C. ∠F+∠G+∠D=∠B+∠E D. ∠B+∠E+∠F=∠G+∠D 4.如下图,AB∥DE,那么∠BCD=( ). A.∠2-∠1 B.∠1+∠2 C.180°+∠1-∠2 D.180°+∠2-2∠1 平行线与折叠:(角度计算)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D' C' G F E D C B A 1. 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 是折痕,若 ,则① ② ③ ④ 以 上结论正确的有 .(填序号) 2.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1)∠1=∠2; (2)∠3=∠4; (3)∠2+∠4=90°; (4)∠4+∠5=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如图,已知射线 CD∥AB,∠C=∠ABD=110°,E,F 在 CD 上,且满足∠EAD=∠EDA,AF 平分∠CAE. (1)求∠FAD 的度数; (2)若向右平行移动 BD,其它条件不变,那么∠ADC:∠AEC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其 中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向右平行移动 BD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AFC=∠ADB?若存在,请求出∠ADB 度 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32EFB °=∠ 32' EFC °=∠ 148AEC °=∠ 64BGE °=∠ 116BFD 作业: 1.如图,已知直线 AB、CD 相交于 O,OE⊥AB,∠1=25°,则∠2=______°,∠3=______°,∠4= ______°. 2.如图直线 l1∥l2,AB⊥CD,∠1=34°,那么∠2 的度数是______. (第 1 题) (第 2 题) (第 4 题) 3.王强从 A 处沿北偏东 60°的方向到达 B 处,又从 B 处沿南偏西 25°的方向到达 C 处,则王强两次行 进路线的夹角为______度. 4.如图,AB∥CD,BC∥ED,则∠B+∠D=______. 5.如图所示,直线 AB,CD,EF 交于点 O,OG 平分∠BOF,CD⊥EF,∠AOE=70°,求∠DOG 的度数. 6.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方式沿 AB 折叠,若∠1=64°,求图中∠3 的度数. O G F E D C BA 7.已知:如图所示,∠1=∠2,∠A=∠3.求证:AC∥DE 8.已知:如图,CD⊥AB 于 D,DE∥BC,EF⊥AB 于 F,求证:∠FED=∠BCD. 第 3 讲 平行线的构造模型及综合答案 命题: 解:(1)一共能组成 2 个命题,它们是:题设:①②,结论:③;题设:①③,结论:②; (2)情况一题设:①②,结论:③; 证明:如图,∵DE∥BC, ∴∠1=∠B,∠2=∠C. 又∵∠1=∠2, ∴∠B=∠C; 情况二题设:①③,结论:②; E DCB A 4 32 1 证明:如图,∵DE∥BC, ∴∠1=∠B,∠2=∠C. 又∵∠B=∠C, ∴∠1=∠2. 平移: 1.A 2. 18,4n+2 3. 39 探究: 例 1.(1)∠M+∠A+∠B=180° (2)∠M=∠A+∠B 例 2.如图所示,已知 AB∥CD,分别探讨下面的四个图形中∠APC 与∠PAB﹑∠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关系 中任意选取一个加以说明。 解: 图 1:∠APC=∠PAB-∠PCD 延长 BA 交 PC 于 E, ∵AB∥DC, ∴∠PEA=∠C, ∵∠PAE+∠1+∠P=180, ∴∠PAE+∠PAB=180. ∴∠PAB=∠C+∠P; 图 2:∠APC=∠PCD−∠PAB, ∵AB∥DC, ∴∠PEB=∠C, ∵∠PEA+∠A+∠P=180°, ∠PEA+∠PEB=180° ∴∠PEB=∠P+∠A, ∴∠APC=∠PCD−∠PAB 练习: 1. 25° 2. C 3. 110° 例 3:证明:(1)过点 O 作 OM∥AB, 则∠1=∠EOM, ∵AB∥CD, ∴OM∥CD, ∴∠2=∠FOM, ∵OE⊥OF, ∴∠EOF=90∘, 即∠EOM+∠FOM=90∘, ∴∠1+∠2=90∘; (2)∵AB∥CD ∴∠AEH+∠CHE=180∘, ∵FO 平分∠CFG,EO 平分∠AEH ∴∠CFG=2∠2,∠AEH=2∠1, ∵∠1+∠2=90∘ ∴∠CFG+∠AEH=2∠1+2∠2=180∘, ∴∠CFG=∠CHE, ∴FG∥EH. 例 4: 40 例 5:过 C 点作 CG∥AB,过点 D 作 DH∥AB,则 CG∥DH, ∵∠B=25°, ∴∠BCG=25°, ∵∠BCD=45°, ∴∠GCD=20°, ∵CG∥HD, ∴∠CDH=20°, ∵∠CDE=30°, ∴∠HDE=10° ∴∠HDE=∠E=10°, ∴DH∥EF, ∴DH∥AB, ∴AB∥EF. 练习:1.略,同例 5 2.C 3. A 4.C G H 平行线与折叠:(角度计算) 1. ①③ 2.D 3.(1)∠FAD=35∘ ∵射线 CD∥AB,∠C=110°, ∴∠CAB=70°,∠BAD=∠EAD, ∵∠EAD=∠EDA, ∴∠EAD=∠BAD= ∠EAB. ∵AF 平分∠CAE, ∴∠FAD=∠FAE+∠EAD = CAB= ×70°=35°; (2)不变。 ∵AB∥CD,∠C=110∘, ∴∠CAB=70∘. 当 BD 向右平移时,∠EAD 增大, ∠CAB 不变, ∵∠EAD=∠EDA,∠AEC=∠EAD+ ∠EDA, ∴∠ADC:∠AEC=1:2; (3)存在 ∠BAD=∠EAD=∠EDA=x°, ∵由(1)知∠FAD=35°, ∴∠AFC=x°+35°. ∵AB∥CD,∠ABD=110°, ∴∠BDC=70°, ∴∠ADB=70°−x°, ∵∠AFC=∠ADB, ∴x+35=70−x, 解得 x=17.5, ∴∠ADB=70°−17.5°=52.5°. 作业: 1. 155°,25°,65° 2. 56° 3. 35° 4.180° 5. 55° 6. 57° 7.证明:∵∠1=∠2 , ∴AB∥FC ,∴∠A=∠4 ∵∠A=∠3 , ∴∠3=∠4 ,∴AC∥DE 8.证明:∵CD⊥AB 于 D,EF⊥AB 于 F,∴∠EFD=∠CDB=90°,∴EF∥CD, ∴∠FED=∠EDC ∵DE∥BC,∴∠EDC=∠DCB ,∴∠FED=∠BCD 2 1 2 1 2 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