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23057

大小:333.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模拟 08 语文 测试范围:学科内综合。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传世之心”创作经世之文 艾斐 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性,决定了文艺创作的多姿多彩。但不论作者写什么和怎样写,都必须具有真体 验、真感悟、真情韵、真心境。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韵律还原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性, 并使原状的粗粝生活升华为纯正的思想,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和情感依托,乃至世代奉为经典,遂成“传 世之文”!不过,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真情实感的投入,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度洞悉与深刻理解, 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及的作者必须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心境与情愫。因为任 何的文艺创作,本质上都是创作者在深刻体验和深切领悟社会生活的内涵之后,所形成的艺术化了的精神 产物,而绝非只是对社会生活的表象化描摹与单纯的素材堆砌。 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黄帝内经》原本是一部医学著作。可就是在这样一部医书中,对“心”的解释 却是:心者,情志、意欲也。这种解释,显然超出了生理和物理意义,上升到精神层面了。由此可见,历 来的文艺创作,虽然表面看来往往都只是对客观的人、事、物、象的叙说,但实质上却都是创作者之“心” 的流露和“情”的抒发,只不过是作者借了人、事、物、象的“壳”,并将“心”和“情”藏匿在壳中隐形 罢了。 事实上,但凡能够传世的文学名著与艺术佳构,就无一不是作者之心与历史之脉的交融、与社会之潮 的共振、与大众之愿的耦合。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和基本要素,作品就无法扣人心弦。唯以心志与情愫之真 诚,方能淬炼出文艺佳构与艺术杰作,这是铁定规律,具有普遍性,不仅广泛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文艺创 作,而且也成为创作主体在艺术实践中所必须遵奉和恪守的精神圭臬与美学法则。举凡真切而艺术地反映 生活变迁、描画时代风貌、表现历史律动和社会变革的文艺作品,都是通过作者感情燃烧、心志沸腾所形 成的。对于任何真诚的文艺创作而言,其创作者必定都会捧出一颗真诚的心来结构每一篇作品,并因此而 每每耽溺于其中、陶醉于其中、融化于其中,乃至完全与作品中的情境和人物一体化了。像柳青之于改霞、 梁生宝和梁三老汉,赵树理之于小芹和小二黑,周立波之于亭面糊、邓秀梅、刘雨生,路遥之于孙少平和 孙少安,陈忠实之于白鹿原上的众乡亲,早已是心融意契、情深似海了。 古往今来,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凡是传世之作,必然是倾注心血的作品。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笃定恒心、倾注心血,自当是“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的题中之义。因为文艺作品中的传世之心, 主要是通过创作主体对生活、对时代、对社会、对祖国的真诚与忠诚来实现的。没有这个前提,那就无法 对事态人心有深切的认知和深邃的发掘,当然就更不可能掐准时代的脉动、滤出生活的本质、切中人心的 向度,而是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层,仅仅捞取和表现一些生活的“渣滓”与人性的“浮层”,而其在本质上 却远离生活、时代、历史和人的内蕴。 (选自 2016.10.10《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想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韵律还原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性,创作者就不得不要有真体验、真感悟、真 情韵、真心境。 B. 《黄帝内经》虽然只是一部医学著作,但对“心”的解释却与一般的词典解释不同,不仅仅只是生理和 物理意义的解释。 C. 能传世的文学名著与艺术佳构,都是作者之心与历史之脉的交融、与社会之潮的共振、与大众之愿的耦 合,这已被事实证明。 D. 作者若对生活、对时代、对社会、对祖国无真诚与忠诚,其创作必会远离生活、时代、历史和人的内蕴, 停留在事物的表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真正的文艺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刻体验和深切领悟之后的艺术化了的精神产物,并不是表象化 的描摹社会生活。 B. 在文艺创作中,作者常会借助人、事、物、象的“壳”来体现其“心”和“情”,这在写作中已经是一 条铁定规律。 C. 赵树理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小芹和小二黑两个人物进行塑造时,会耽溺于其中,甚至完全与作品中的情境 和人物一体化。 D. 作家艺术家能通过笃定恒心、倾注心血创作出传世之作,所以他们在其作品中才能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也拥有“传世之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是无限丰富的,但这种社会生活是粗粝的,要想使之升华为纯正的思想,就需 要创作者有真情实感的投入。 B.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及的作者必须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心境与情愫是作者创 作出“传世之文”的必然前提。 C. 创作者拥有真诚的心志与情愫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文艺创作,是包括创作者在内的所有人在生活 中必须遵循和恪守的美学法则。D. 好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关键在于这些文艺作品有内涵,创作者在这些文 艺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一腔心血。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 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 项,“但对‘心’的解释却与一般的词典解释不同”错误,主观臆断,文中没有提到一般的词典对“心” 的解释,故无可比性。 故选 B。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 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D 项,“作家艺术家能通过笃定恒心、倾注心血创作出传世之作……也拥有‘传世之心’”错误,因果倒置, 应该先拥有“传世之心”,然后才会有传世之作。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 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 案。 C 项,“……是包括创作者在内的所有人在生活中必须遵循和恪守的美学法则”错误,范围不当,文中只是 说创作者要拥有真诚的心志与情愫,并不是指所有的人在生活中要遵循这一美学原则。 故选 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 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 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 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 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现代文阅读(二)(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志工业救国 嘉尔顿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但学校没有设立工科,而梁思礼又有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于是梁思礼 开始寻找选择工科大学,找补助金,递交申请书。1943 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租借法案”,其中有一项是资 助在美国留学的盟国学生,每月可以得到 75 美元的津贴。梁思礼在申请获得津贴后,就转入著名的工科大 学——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后来又学自动控制,从此进入自然科学领域。 这时候,奖学金没有了,学费和食宿费都得从 75 美元中开销,生活仍非常拮据。梁思礼只得住在穷学 生住的“学生合作社”,自己买菜做饭,打扫清洗。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梁思礼学习非常刻苦,一心学成, 报效祖国。他到普渡大学后要补修若干门工科的基础课程,学习非常紧张,连暑假也不能休息。从 1943—1945 年的两年里,他学了三年的课程,加上两个暑假。到了 1945 年,梁思礼就获得了学士学位。 尽管在普渡大学时课程很紧张,但梁思礼在紧张学习之余,每周都还参加摔跤队的训练和比赛。他动 作敏捷、反应迅速,比赛成绩挺不错。梁思礼还当过普渡大学电台音乐主持人。在播放音乐时,他还介绍 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时局,介绍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持久战》——那个时候,梁思礼经常阅读 在美国的中国共产党人主编的进步报纸。 梁思礼然后到自动工程科学领域相当杰出的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研究生。他还是半工半读,既读研究生, 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科学,又到实验室做各种研究工作。那是 1945 年,二战尚未结束,有很多 军事合同在大学里进行,军方出资,让大学做一些研究。很快,他就能自己独立做研究了,他的课题后来 还被军方所采用。 1947 年,梁思礼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了科学硕士学位后,又接着攻读博士学位。生活上的困难从没影 响过梁思礼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工业救国”的理想,他发愤图强,一心想要科学救国、振兴中华。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大批中国留学生来美国留学,其中有梁思礼中学时代的好友陆孝颐。陆孝颐当时 已是中共党员,由党组织委派出国深造,并对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陆孝颐向梁思礼介绍了国民党挑起内 战的事实和接收大员们的腐败,以及国内民不聊生等情况。这一席话使梁思礼很受启发,使他在思想上提 高了一大步,并加入了留学生的进步组织。 梁思礼在南开、耀华读中学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另外,梁思礼的姐姐梁思懿在国内时就积极 参与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在国外也经常参加进步团体,对梁思礼的影响很大,使梁思礼在思想上有了不 少的收获和提高。 梁思礼于 1949 年夏天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后,归心似箭,决定尽快回国,可是遭到了美国政府 的百般阻挠。1949 年 9 月,梁思礼和姐姐梁思懿一家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在登船回国前,梁思礼还特 意购买了一台高灵敏度的收音机带到船上,因为他预感到 10 月 1 日可能会有重大活动。1949 年 9 月 30 日, 梁思礼在甲板上摆弄着这台收音机。这时候,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播音员正介绍着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听到消息的人们非常激动和兴奋,他们马上在船上 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庆祝会,还想到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庆祝方式:做一面新中国的国旗。没有红布,他 们就从船舱里找来一块白布和一瓶红墨水,用红墨水把白布染成红色,接着在黄纸上剪了一大四小共 5 个 五角星,然后将它们贴到红布上。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而独特的方式,来表示对伟大祖国的庆贺与祝愿。 经过多天的航行,轮船终于抵达了香港,梁思礼和同学们终于又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郭梅、庞如《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梁思礼传》) 【相关链接】 ①梁思礼记得父亲(梁启超)给自己念《少年中国说》时的情景,虽然当时不明白其中意义,但那句“少 年强则国强”的话一直印在自己的心里。加之在中学时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共同支撑起梁思礼一生的追 求。 (选自《人生从饮冰室开始》) ②梁思礼非常喜欢著名作家萧伯纳的名言:“人生并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一支 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把它交给后一代人们。”耄耋之年的梁思礼,除了继续 为国防事业当顾问外,又当起了“80 后志愿者”。 (选自《苟利国家生死以,手持火炬照后人》)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生活上的困难使得梁思礼在攻读研究生时半工半读,博士毕业后也不得不回国,这影响了他钻研科学技 术的热情和自己的理想。 B. 梁思礼之所以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是因为他思想进步,具有爱国主义情操,一心想 要科学救国、振兴中华。 C. 梁思懿在梁思礼的一生中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她在国内和国外的进步行为让梁思礼在思想上 有了不少的收获和提高。 D. 美国政府对梁思礼的回国路百般阻挠,这既说明了美国政府害怕新中国壮大,又突出了梁思礼在科学研 究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选择了梁思礼在美国求学和他回国的经历,这些材料统一在梁思礼立志工业救国之下,既典型有力, 也凸显了他的爱国情。 B. 嘉尔顿虽然是所好大学,但是没有每月 75 美元的津贴补助,和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相比要差一些, 因此梁思礼要转学离开。 C. 梁思礼在普渡大学时,生活、学习非常紧张,他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连暑假也要学习,为了锻炼 身体还不得不参加摔跤队。D. 梁思礼很精明,为了躲避美国政府的检查,他在大学电台当音乐主持人时,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对时局 的看法插在音乐播放时进行。 E. 文章最后一段船上的人们做五星红旗的细节描写,既体现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又表达出人 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6. 根据文中材料和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对萧伯纳的名言“人生并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 拿着的一支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把它交给后一代人们”的理解? 【答案】4. A 5. AE 6. ①这句话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自己的人生要过得精彩,要有所成就。二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人类之 中。三是要将自己的所得传承给下一代的人们,使他们更好地发展,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②梁思礼的人 生是光彩夺目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作出了巨大成绩,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在晚年继续为国防事业当 顾问外,还当起了“80 后志愿者”,为后辈的成长付出辛劳,使得我国的航空事业后继有人,在世界航空领 域中占有一席之地。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要珍惜光阴,努力学习,成为 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并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为人类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 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 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生活上的困难使得梁思礼在攻读研究生时半工半读,博士毕业后也不得不回国,这影响了他钻研 科学技术的热情和自己的理想”错误,分析不当,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影响过他钻研科学技术的热情和自 己的理想,回国的原因也不是生活的困难,而是爱国。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 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 项,“嘉尔顿虽然是所好大学,但是没有每月 75 美元的津贴补助,和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相比要差 一些,因此梁思礼要转学离开”错误,梁思礼要转学离开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寻找选 择工科大学,而嘉尔顿没有工科,并不是其它原因。 C 项,“为了锻炼身体还不得不参加摔跤队”错误,说法不当,梁思礼参加摔跤队是主动行为,不是被动 行为,这里将主动行为当成了没有办法的被动行为。 D 项,“为了躲避美国政府的检查”错误,梁思礼当的是电台音乐主持人,音乐播放应是这类电台的特点,他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对时局的看法结合音乐播放进行,梁思礼利用的是工作之便,而不是其它。 故选 AE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人生并 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一支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把它 交给后一代人们”,这句话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自己的人生要有所成就;二是自己对人类要有贡献;三是带 好下一代。“到了 1945 年,梁思礼就获得了学士学位”“1947 年,梁思礼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了科学硕士 学位后,又接着攻读博士学位”“很快,他就能自己独立做研究了,他的课题后来还被军方所采用”“耄 耋之年的梁思礼,除了继续为国防事业当顾问外,又当起了‘80 后志愿者’”,可知梁思礼的人生是光彩夺 目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作出了巨大成绩,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在晚年继续为国防事业当顾问外,还 当起了“80 后志愿者”,为后辈的成长付出辛劳,使得我国的航空事业后继有人,在世界航空领域中占有一 席之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学习榜样,提高自己,争取早日为祖国建设贡 献自己的力量。 【点睛】解答选择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 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 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三、现代文阅读(三)(14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偷最后一次 魏东侠 石海坡村俊杰多,不争气的人也有,比如魏忠正。 王大娘隔三差五叫他到家里吃饭,他就从他的破窝棚里蹦出来,哼着小曲一路跟去。让村人受不了的 是,就是对他这样好的人,他也贼不走空。 谁家有红白事,是魏忠正最活跃的日子。往往人家的事还没办完,他窝棚里却安置不下了。他也怕, 所以偷的东西都塞进裤裆,裤腰一挽,神不知鬼不觉贴着墙根跑。其实主家什么都看见了,却故意睁只眼 闭只眼。当然也有计较的追了来,这样就总能翻一堆回去。肉、菜、粉条、面、烟、酒、糖果、茶……甚 至有时连烧纸都偷,他说万一死个着紧的,他也哭哭去。 魏忠正最初没名字,大家都叫他屎娃儿,是后来一个卖布的老头给他取的。 那天大集。石海坡大集名震四方,方圆几十里的商人顺着九条道沟涌来,汇聚在这个别名九龙口的集 。 的市上。屎娃儿穿梭在头户市,两列马牛猪羊令他无从下手。屎娃儿溜达到珠宝街,想,这些值钱,可一时 半会变不成钱。屎娃儿最后相中了卖布的摊子。 偷哪匹呢?屎娃儿混在围观的人群里琢磨。后来被挤得有点不耐烦了,顺手抄起一匹猛拽。哪想卖布 老头挺鬼,每匹布底端都缝了布条,拴在支摊子的竹竿上。屎娃儿见失了手,便急出了汗,想跑,却被摊 主一把抓住。屎娃儿当场尿了裤子。 有同村人说:“说来这孩子也可怜,爹娘是谁都不知道,从小吃百家饭,断顿的时候,短不了偷。” “这布又不当吃喝。”摊主说着,手里多了把剪子。 屎娃儿“扑通”跪下了,“俺想过年给王大娘做件新衣裳。”说着哭了。 老头深思地看了屎娃儿会儿,叹一声说:“好,就白给你裁两米。” 再逢集,屎娃儿早早赶到集上等卖布人,他要帮人家照看摊子。到了中午,卖布人留他吃饭,说:“屎 娃儿多脏?贼也脏,做人要干净。你们这里大都姓魏,那就姓魏吧,名字叫忠正,忠厚直正,可不能再偷 东西了。”魏忠正拼命点头。 魏忠正从此再也没有偷过东西。十三四岁,已有一把子力气,队上谋个差事,帮乡邻干点活,自然有 饭吃,有衣穿。加上五天一个大集,卖布老头雷打不动地请他打牙祭,日子美着呢。 这天又是大集。魏忠正和往常一样等在卖布的地方,可临近中午了,老头也没出现。魏忠正的肚子“咕” 一叫,才想起抬头看天,这一看更饿了。后来,来了一位神秘女人,盯了他半天,凑上来小声说:“别等 了,老姜出事了,他被鬼子抓了,被捕前给我留了条,叫我务必跑一趟告诉你。” 魏忠正一时没反应过来,“老姜?”女人说:“嗯。”魏忠正就流泪了,他一把扯住女人问:“关哪 了?”“杨吕池炮楼。” 魏忠正一天没吃东西。他知道鬼子是侵略者,干尽了坏事,人在他们那里准得死,乡亲们都恨透了他 们。有一次鬼子许诺给他好东西吃,要他带路,他都没有答应。现在怎么办呢?躺在草席上,瞪着眼,一 动不动,心里忽然冒出个声音:我要偷,再偷最后一次,我要把姜爷爷偷出来。 想到这儿,他一下蹦起来,兴奋地吃了仨窝头,然后跳进李老黑的院子,偷了他的猎枪,乘着夜色直 奔二里地外的杨吕池村。 炮楼附近,枪声大作。魏忠正激动了,一定是有人来救姜爷爷了。果然,他看见有人驾着姜爷爷往这 边跑呢,后边正是白天那个找他的女人举枪掩护。月亮底下,姜爷爷似乎受了伤,腿一瘸一拐的,魏忠正 刚想心疼地叫声爷爷,又怕鬼子听见,就使劲朝姜爷爷的方向跑。 这样跑着,他忽然看到一个鬼子朝姜爷爷的后背瞄准,他慌了,下意识摸到猎枪开关,对准那鬼子, 一搂,走火了,枪响了,却不知有没打着。他吓坏了,想跑,腿却被定在地上一样。被惊着的鬼子对准他 的方向狠狠地开枪,他就倒下了。后来听到一片喊杀声,还听到姜爷爷喊:“忠正,忠正——” 他躺在姜爷爷怀里,身子越来越小。姜爷爷生气地问:“谁让你来的?哪来的猎枪?”他虚弱地睁开眼,竟不好意思地笑了,红着脸说:“偷的。”姜爷爷埋怨地看着他说:“怎么又偷东西?”说着反而把 他搂紧了。他看着姜爷爷,充满歉疚,“爷爷,就这一回……这最后一回了。”姜爷爷猛地抱起渐凉的他, “爷爷信,忠正啊,快跟爷爷回家。”说着老泪纵横,那泪一行行打在魏忠正歪了的小脸上。 (选自 2016 年 5 月 25 日《衡水晚报》)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状写“石海坡村俊杰多”,一是突出魏忠正是个不争气的人;二是为了体现魏忠正思想变化所具 有的社会环境。 B. 小说写魏忠正在别人家办红白事时,总是设法偷一些东西,即使对他好的人,他也持贼不走空的原则, 可看出他的无情无义。 C. 小说在塑造魏忠正形象时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方法,先极写魏忠正的不良习惯,再突出其思想变化,而牺 牲自己救人的行为令人敬佩。 D. 小说写姜爷爷发现了魏忠正偷布的行为,但当魏忠正辩解说要给王大娘做件新衣裳时,他虽深思,但最 后还是相信了魏忠正。 E. 小说情节比较简单,人物也不多,但人物形象刻画得很鲜明,如把魏忠正这位特殊年代的特殊少年的特 殊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8. 姜爷爷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9. 试探究小说结尾写魏忠正之死的意蕴。 【答案】7. CE 8. ①促使魏忠正的思想性格发生变化。姜爷爷是魏忠正思想变化的关键人物,正因为姜 爷爷对魏忠正好,才让魏忠正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姜爷爷的教诲让他改变了以前的陋习,知道了要做一个 忠厚直正的人。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姜爷爷的被捕,引出了后面魏忠正偷枪营救,最后牺牲的故事。 9. ①照应了题目“再偷最后一次”;②悲剧往往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开给人看,写魏忠正之死增强了悲剧意 蕴,令人感动深思;③丰富了人物性格,突出了魏忠正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④在平凡故事的叙述中见奇崛,体现了故事的高潮。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 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 出判断。 A 项,“为了体现魏忠正思想变化所具有的社会环境”错误,魏忠正的思想变化来源于姜爷爷的教诲与帮 助。 B 项,“可看出他的无情无义”错误,这属于主观臆断,应是出于生活的无奈。D 项,“最后还是相信了魏忠正”错误,面对魏忠正的辩解,姜爷爷有所深思,姜爷爷没有戳穿他,是因 为想帮助他改变这个陋习,而不是相信他要给王大娘做件新衣裳。 故选 CE。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 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 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偷哪匹呢?屎娃儿混在围观的人群 里琢磨。后来被挤得有点不耐烦了,顺手抄起一匹猛拽。哪想卖布老头挺鬼,每匹布底端都缝了布条,拴 在支摊子的竹竿上。屎娃儿见失了手,便急出了汗,想跑,却被摊主一把抓住。屎娃儿当场尿了裤子”“俺 想过年给王大娘做件新衣裳”“好,就白给你裁两米”“屎娃儿多脏?贼也脏,做人要干净。你们这里大 都姓魏,那就姓魏吧,名字叫忠正,忠厚直正,可不能再偷东西了”,姜爷爷促使魏忠正的思想性格发生变 化;“别等了,老姜出事了,他被鬼子抓了,被捕前给我留了条,叫我务必跑一趟告诉你”“ 我要偷,再 偷最后一次,我要把姜爷爷偷出来” “爷爷,就这一回……这最后一回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姜爷 爷的被捕,引出了后面魏忠正偷枪营救,最后牺牲的故事。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结尾的意蕴。这类题目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此类题目,应该 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谈出“自我看法”。本题探究的是小说文本结尾的艺术效果的分析。 先要明确小说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对情节的安排、人物塑造、主题的表达作用及读者的阅读感 受等角度来回答。爷爷,就这一回……这最后一回了”,照应了题目“再偷最后一次”;“他躺在姜爷爷怀 里,身子越来越小”,魏忠正之死增强了悲剧意蕴,令人感动深思;“躺在草席上,瞪着眼,一动不动,心 里忽然冒出个声音:我要偷,再偷最后一次,我要把姜爷爷偷出来”,丰富了人物性格,突出了魏忠正知恩 图报的性格特点;“屎娃儿多脏?贼也脏,做人要干净。你们这里大都姓魏,那就姓魏吧,名字叫忠正, 忠厚直正,可不能再偷东西了”“说着老泪纵横,那泪一行行打在魏忠正歪了的小脸上”,姜爷爷帮助魏忠 正改邪归正,魏忠正救姜爷爷死去,在平凡故事的叙述中见奇崛,体现了故事的高潮。 【点睛】本题属于小说阅读,对小说阅读的考查一般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方面进行考查,小说 阅读的关键是熟读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完成各题,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认真分析文本,认真分析所 给的题目,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贡入太学,顺天乡试第一。万历十一年,会试复第一,以进土第二授编修。二十七年,典京察,无偏私。尝兼署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外城陵垣多所 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允越二年始受任。时已进左侍郎,遂代郭正域视部事。 会楚王华奎因正域发其餽遗书,诬讦正域不法数事,廷机意右楚王,而微为正域解。大学士沈一贯欲藉妖 书倾正域,廷机与御史沈裕、同官涂宗浚俱署名上,趣定皦生光狱,株连遂绝。秦王谊漶由中尉进封,其 庶长子应授本爵,夤缘欲封郡王,廷机三疏力持。王遣人居间,廷机固拒,特旨许之。 时内阁止朱赓一人。给事中王元翰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万历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 与焉。给事中曹于忭不可。相持久之,卒列以上。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廷机三辞始视事。元翰及给事中胡忻攻之不已,帝为夺俸,以慰廷机。已而姜士昌以论廷机被黜,群情益 愤。廷机力辨求罢,又疏陈十宜去,帝慰谕有加。明年四月,主事郑振先论赓十二罪,并及廷机。廷机累 疏乞休,杜门数月不出。言者疑其伪,数十人交章力攻。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且遣鸿胪趣出,坚 卧不起。待命逾年,乃屏居荒庙,廷臣犹有繁言。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同 官叶向高言廷机已行,不可再挽,乃加太子太保。赐道里费,乘传,以行人护归。居四年卒。赠少保,谥 文节。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五》)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 允/越二年始受任 B. 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 允/越二年始受任 C. 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 允/越二年始受任 D. 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 允/越二年始受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均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 第一名称为“会元”。 B. 庶长子,是古代对非正妻所生且年龄最大之子的称呼,但地位远低于嫡长子,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 封邑、官职、财产等。 C. 万历三十五年,中的“万历”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以后,新君即位 就会改年号,称为“改元”。 D. 礼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户籍财经、典礼、科举、学校、外事活动等,相当于今日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 12.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廷机学习成绩优异,科举之路很顺畅。他先被推举进入太学学习,后来参加乡试、会试都取得佳绩, 最后以进士第二的身份进入仕途。 B. 李廷机做事精细周密,关心百姓生活。无论是抚恤商旅的事情,还是修缮整治京城外的陵垣,费用都取 自于公款,没有烦扰百姓。 C. 李廷机敢于坚持原则,多次向皇上进言。秦王想让其庶长子分封为郡王,但李廷机多次上奏反对,皇上 支持他,秦王愿望未能实现。 D. 李廷机淡泊名利,不肯担任要职。皇帝要他担任礼部右侍郎和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都多次推辞, 但皇帝都不同意,只好上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楚王华奎因正域发其馈遗书,诬讦正域不法数事。 (2)廷机累疏乞休,杜门数月不出。言者疑其伪,数十人交章力攻。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恰遇楚王华奎因力郭正域写了揭发他馈赠礼物的书信,就污蔑攻击郭正域做了几件不法的事件。 (2)李廷机多次上奏请求退休,闭门数月不出来。舆论怀疑他伪装,数十人交替上奏极力攻击。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根据句子结构,“事”和“商”是两个名词,前者为前句子宾语, 后者与后句成为一个完整句子,中间要断开;“多所缮治”是所字结构,“所”字后面应接一个动词,故“费” 前应断开,“费”作后面的主语,“四辞不允”应连在一起,表示李廷机拒绝的次数,体现拒绝的程度, 故“四”字前妥断开;答案力 C。原文加标点为: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外城陵垣,多所繕治, 费皆取公奇羡,不以颊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允,越二年始受任。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D 项,“掌管户籍财经”应为户部尚书,不属礼部尚书的职责范围。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 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 教育、文化部长。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 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 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 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 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 的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 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 问题。C 项,“皇上支持他,秦王愿望未能实现”错误,由原文“特旨许之”的信息可知,“特旨”是指 皇上特别颁旨同意,如果是支持李廷机,没有必要特别颁旨;正是因为庶长子攀附着想分對为郡王不符合 惯例,皇上才会特别颁旨。因此,壑上没有支持李廷机,而是答应了秦王的请求。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 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会,恰遇;发,揭发;馈遗, 馈赠;诬讦,诬蔑攻击;不法数事,应为“数不法事”。(2)累疏;多次上奏;乞休,请求退休;杜门,闭 门;交章力攻,交替上奏极力攻击。 参考译文: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被推举进入大学,取得顺天乡试第一名。万历十一年,又取得会试第一名, 以进士第二的身份授职为编修。万历二十年,主持京察,有偏私。曾经兼管户部、工部的事务,总揽大事 又精细周密。奏请皇帝施行抚恤商旅四件事,商旅的困窘得以缓解。京城外的陵垣,大都得到修缮整治, 费用都取自公款的节余钱,没有因此烦扰百姓。皇帝召见并任命他为礼部右侍郎,四次推辞,皇帝都不同 意,过了二年他才上任。当时他已经晋升为左侍郎,于是代替郭正域巡视礼部事务。遇上楚王华奎因为郭 正域写了揭发他馈赠礼物的书信,就诬蔑攻击郭正域做了几件不法的事件。李廷机的意见有些偏袒楚王, 但他又稍稍替郭正域解脱。大学士沈一贯想借妖书将郭正域倾覆,李廷机与御史沈裕、同官涂宗浚都署名 上奏,催促审定教生光的狱案,株连于是终结。秦王谊漶由中尉加封,他的庶长子应该授予原来的爵位, 他攀附着想分封为郡王,李廷机多次上奏极力坚持不同意。秦王派人从中调和,李廷机坚决拒绝,皇帝却 特别颁旨同意。 当时内阁只有朱赓一个人。给事中王元輪等人顾虑李廷机将入阁辅政,屡次暗中诋毁他。万历三十五 年夏季,朝廷推举内阁大臣,李廷机果然参与其中。给事中曹于忭不同意。相持了很久,最后条列上奏。 皇帝向来看重李廷机,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李廷机多次推辞后才负事务。 王元翰和给事中胡忻不断攻击他,皇帝剥夺了他们的俸禄,以安慰李廷机。不久,姜士昌又因为疏论李廷 机罢黜,群情更加激愤。李廷机极力辩驳,请求罢免,又上奏陈述应当离职的十条理由,皇帝更加下谕令 抚慰。第二年四月,主事郑振先疏论朱赓的十二条罪状,并涉及李廷机。李廷机多次上奏请求退休,闭门数月不出来。舆论怀疑他伪装,数十人交替上奏极力攻击。李廷机不断请求离职,皇帝屡屡颁诏对他进行 勉励、挽留,并派鸿胪催他出来任职理事,他坚持卧床不起。在家待命一年,摒绝外界,居住于荒庙之中, 朝廷大臣依然有很多议论。到了万历四十年九月,奏疏已上报了一百二十多次,于是向皇帝告辞,到都城 外等待命令。同官叶向高称李廷机已经离去,不可以再做挽留,皇帝就加封李廷机为太子太保,賞赐路费, 让他乘驿车,由行人司派人护送回乡。在家住了四年去世。赠封少保,谥号文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过碛 岑参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题日“过碛”既指出了事件,也点出诗人此时无奈的心情。 B. “四望云天直下低”写出了云天低垂,体现了人的压抑之态。 C. 从体裁来看,这是一首绝句,诗的偶句押韵,内容上两两相对。 D. “行到安西更向西”写出了路途遥远,作者的叹息寓于其中。 E. 本诗用荒漠凄凉之景体现行客心情迷茫,无所归依的心绪。 15. 本诗在刻画边塞景象时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AC 15. ①虚实相生。一、二两句实写看见的近景,以荒凉萧瑟的气氛暗示出边城的不安恐 怖;三、四两句写耳闻的行程远景,是虚写,将诗人行程的疲意化于路途的遥远难达的叹息之中。②描写 远近结合。一、二句写黄沙荒漠,苍穹低垂,云天似乎触手可及,是近景。三、四句写天地无尽头,是远 景。③夸张,诗的二、三句写云天低垂,低与地连,伸手可及;沙漠无边,远望中云天四垂,地外有地, 天外有天,以见天地之未“尽”。这种夸张,形象逼真可感,表现了诗人所看到的独特景色以及独特的感受, 让人叹息。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A 项,“点出诗人此时无奈的心情”错误,诗题没有点出诗人的心绪。碛:沙石地,沙漠。这 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这首诗显示的是作者在大漠上行旅时所望见的景色和所产 生的感觉。C 项,“内容上两两相对”错误,这里没有相对。诗句意思是异乡客子在黄沙碛里把路迷,四 下张望只觉得云天向下低。只说是地到此尽天也到此尽,我已走到安西却还要再向西。 15 题详解】【试题分析:首句写置身于荒漠中,不仅前路迷茫,不知何往。第二句回应第一句,描写在广阔无限的沙漠 中,四面远望,天地相接,云天低迷,而这一印象正引出和加重了行客的迷失心情。第三句又直承这第二 句。正因远望中云天四垂,低与地连,所以进而觉得地到了尽头,天也到了尽头。末句宕开诗笔,另拓诗 境,表现天地本自无边无涯,地外仍有地,天外仍有天,过了大漠还在向西方延伸,以见天地之末“尽”。岑 参的边塞诗,常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这首绝句中所写的“云天直下低”、“地尽天还尽”,也带有夸张色彩。 但这种夸张,不是对真实的歪曲,而是对真实的强化,更形象、更逼真可感地表现了诗人在那样一个独特 环境中所看到的独特景色、所产生的独特感受。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 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 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 诗词表现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 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 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 教之”;对自身“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则耻师焉 (2). 万里悲秋常作客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4). 马作的卢飞快 (5).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 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 意“耻”“的卢”“霹雳”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 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 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往日 影像、照片真实地记录着这块土地上的风物、人事,年轻一代可从中窥视它历史的一鳞半爪,对 于年长者,可引起他们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回忆与共鸣。 B. 让革命老区率先脱贫,我们责无旁贷。老区人民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了全国的解放事业,不仅付出 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更是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 C. 他被人偷走了一部苹果手机,本以为这手机是打水漂了,没想到,在手机被偷的第二天,他有事来到派 出所,居然在派出所门口与小偷萍水相逢。 D. 这种隐忍不屈、大开大阖,这种坚毅顽强、壮怀激烈,这种同仇敌忾、勇敢担当,无不赋予《诺玛阿美》 这部戏剧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风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 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 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 不合语境等。 A 项,一鳞半爪: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使用正确。 B 项,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使用正确。 C 项,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根据语境没有约定却和小偷相遇可知,应用“不期而遇”。 D 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使用正确。 故选 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方面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是日元对人民币升值 20%和海关加强对超额物品的关税检查,另一方面则是 中国游客出游地选择的多样化。 的B.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基金资助项目绩效管理中“严进宽出”“前紧后松”的制度审批主管屡遭诟病, 成为学术界、出版界的一大顽疾。 C. 这些匪夷所思的背后,哪一条没有不是我们当下社会的现实存在?只不过我们常常越过当前的问题,过 多地关注它们本应该呈现的样子。 D. 教育者要引领青年人在经典作品中对历史、自然以及真、善、美有所了解和感受,要告诉青年人学会用 文学艺术家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 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 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此题用反选排除法去做。 A 项,“一方面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是日元对人民币升值 20%和海关加强对超额物品的关税检查”错误,关 联词位置不当,“一方面”应放在“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的后面; B 项,“审批主管屡遭诟病,成为学术界、出版界的一大顽疾”错误,搭配不当,“审批主管”不能与“顽 疾”搭配; C 项,“这些匪夷所思的背后,哪一条没有不是我们当下社会的现实存在”错误,否定不当,删除“没有”。 故选 D。 【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 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 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 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 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天文现象。当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 的方向,进入地球的影子里,而产生月全食。 , , , , , ,因此月全食 期间的月亮就变成了红铜色,即所谓的“红月亮”。 ①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 ②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 ③这时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我们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④因红色的光线波长最长,受到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 ⑤当地球的大气层成为一个折射体,它让太阳光方向发生了偏折,投向月亮,才能被我们的眼睛所看到。A. ②④③⑤①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②①⑤④ D. ②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结合具体语境, 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要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准确地找出提示或暗 示的词句;还要要根据短语句子结构的一致性、对称性分析。 这是一段说明月全食时出现“红月亮”这一特殊天文现象,属于说明文。填充部分是说明产生“红月亮” 的原理,它是按照现象产生的逻辑顺序来排列的。填充部分共有五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③是说明一般 情况下,月全食时我们见不到月亮,应该放在首句;④是说明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应该放在最 后;⑤说明月全食时人们却能够看到月亮的特殊景象,应该紧跟在③后。 故选 B。 【点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通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要清楚空缺处所处 的位置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者拓展句。再结合空格处的上下文,选择空缺处的句子;同时,如果 有与空缺处相对应的句子,要考虑句式结构的照应及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小鲜肉”“高颜值”,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时尚,①___________________。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地培养着 大众的审美品位,我们不要求②___________________,但一部张扬英雄主义的军事题材作品,就应该振作、 昂扬。真正的军人是在金戈铁马中磨炼出来的,军装不是演出服,如果不承担责任、不彰显勇气,就不是 合格军人。从这个意义上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都无法掩盖媚俗的空虚。 【答案】 (1). 实际上是审美导向的问题 (2). 每一部作品都成为精品 (3). “小鲜肉”无论颜值多 高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衔接语句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是对语言环境的把握和对关键词语的分 析,通过阅读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的词语前后呼应的内容,进而确定补写的内容使上下文相衔接。 第一个空根据“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时尚”,填上实际上是什么,即“实际上是审美导向的问题”;第二个 空根据“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大众的审美品位,我们不要求”,填入高标准,即“每一部作品都成为 精品”;第三个空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都无法掩盖媚俗的空虚”,填入“‘小鲜肉’无论颜值多高”。 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本题是一道考查语句的连贯的题目,做提前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选出符合语境 的答案。 21.阅读下图按要求完成题目。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1)本幅图画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不得超过 50 字。 (2)如何消除这种现象,请你提几条合理化措施?(不少于三条,每条不得超过 15 字) 【答案】(1)有些网购平台上的商家超经营范围从事食品经营,在普通食品的宣传上暗示其具有保健、益 智功能。 (2)①加大查处力度。②进行网络监管。③制定制度,规范网络商家经营。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 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 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 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最近自制食品 或手工食品因宣称绿色、环保、妈妈的味道常被不少消费者所推崇。根据规定,这些食品不能再随意网售, 生产经营者必须持“证照”经营。在销售过程中,还需要将证照进行公示。根据漫画文字“超范围经营”“查 处办法”“保健益智”,电脑,盘子上的食品,可知针对的是网络平台上的商家超经营范围从事食品经营, 在普通食品的宣传上暗示其具有保健、益智功能,以获取利润的行为。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 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 还应多练习、多积累。提建议要根据漫画反映的社会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建议,从执法角度,加大查处力度; 网络角度进行网络监管;经营商家角度制定制度,规范网络商家经营。 【点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 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 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六、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北男子齐海亮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热爱骑行的他已经有 10 年的“骑龄”,全国各地他都去过。 说起带女儿的这次旅行,齐海亮说,常年忙着做生意的他在一次回家时,感慨女儿正在渐渐长大,决定要 多陪陪她。他希望将骑行中领略到的不一样风景分享给女儿。去年 9 月 4 日,齐海亮带着 4 周岁多的女儿 六一沿着中国边境线开始了骑行中国的旅程。两个人,一条狗狗,一辆自行车,加上一个迷你“小房车”, 越过山峰、走过江南、经过热带雨林,一路上虽遇到过风雨,经历过苦难,但女儿的世界也因此变得丰富 多彩。至今,父女俩已经走过 1.3 万多公里。但对于带如此小的孩子骑行,网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凡事皆有度 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 国内有谚“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 这些民谚都是在讲“度”的。 有“度”才有“和谐”。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和谐之中。一开始,人类 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认同。把自然当作主宰自己的主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而后,人类壮大了,先 进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财富,这又是认识上的另一种无度。人不应当做自然的主人, 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适度。 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度”并不损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过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 安度过人生。处事之道难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适合自己的成才环境,命运之神才 会光顾。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 循“度”呢? “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 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 大本事。 有人认为立志是人生智慧。不错,大志酿就气魄,大志磨砺意志,大志炼就恒心,志向存于高远方成 大器。但是,立志需“度”。大志过于具体就会遭受挫折,大志脱离实际便是好高鹜远。立志也需“量体裁 衣”,否则便是空中楼阁。 有人认为热情是人生智慧。不错,人际交往离不开热情。但是,人际交往中热情也有“度”。你的热度太高了会灼伤人;你的热度太低则会冷漠人。该加温而没有加温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发生“断路”,该降温而 加温的会背离意愿。把握住了“度”,热情不会失态,幽默不会油滑,坦诚不会粗率,谦虚不会虚伪,活泼 不会轻浮,谨慎不会拘泥。 有人认为谋略是人生智慧。其实谋略是小智慧。人们醉心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的出奇制胜, 岂不知,出奇一旦过了度亦可致败。 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书籍是知识的海洋,读书使人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 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并非多多益善。郑板 桥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哲学家伏尔泰甚至说:“浩瀚书海 使人愚蠢。” 您瞧,“度”难道不是人生大智慧吗?守度难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吗? 许多事本身很难评价其正确或是错误。“度”的这一边,事就做对了,一过了度,事就做得不对了。 过失,过失,一过就失。 过错,过错,一过就错。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则新闻,叙述了齐海亮带孩子旅游看世界的 事情。题干要求考生谈出自己的看法,考生写作中只要能够围绕这一事件来谈都是符合要求的。从孩子成 长的角度分析,齐海亮的做法让孩子经历了锻炼,获得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据此可以写素质教育,让孩子 的人生更丰富等。从齐海亮带孩子旅游看世界的角度分析,赞成的角度可以谈一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 师,为言传身教点赞,应该陪着孩子成长等;反对的角度来看,孩子毕竟只有四岁,体力有限,承受能力 有限,长时间的骑行不适合她的身体状况,不利于孩子成长,由此可写做任何事都要讲究度等。 立意角度参考:给孩子丰富多彩的世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事要有度。 点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如题干要求“对于以 上事情,你怎么看”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 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 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 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 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 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