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3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信阳、漯河、四校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3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信阳、漯河、四校解析版)

ID:423064

大小:104.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南名校(四校)高三线上联合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从画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再到近期曝出的画家陈琦涉嫌 抄袭,艺术界接连曝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大众的深度思考。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处 于信息不发达年代的抄袭行为在当下已无市场。同时,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 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那么,艺 术创作中的“模仿”“借鉴”“抄袭”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 在学习艺术和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模仿、借鉴性质的行为,但艺术家是否赋予作品新 的涵义,是作品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比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画家提香的名作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作品的场景、构图、色调等取自于其师兄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 纳斯》;19 世纪的法国画家马奈则又受到提香的维纳斯的构图影响创作了《奥林叱亚》,他 的另一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则直接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帕里斯的评判》 中的构图。再比如,中国绘画历史上也不乏以临摹为荣的传统,元代画家黄公望常在自己的 作品上题写“拟北苑”,“拟”即有“仿”“模”之意,“北苑”就是他所尊敬的五代画家董源。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没有在作品的形式上照搬、照抄,而是基于理解原作品的精髓下, 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再创造。在信息高度流通的当下,如果艺术作品的互融互鉴无可避免,创 作者应像上述古人那样,基于自身的艺术理念,在不违背真诚独立的创作精神的前提下,在 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语境下实现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上的碰撞与融合,进而表达自己的鲜明 的艺术观点。 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 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当代画家 靳尚谊临摹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经典作品,是寻找他在新的时代激变 下的内心感受,是表达他对经典的崇尚和敬仰。同样是模仿,为什么没有人质疑靳尚谊?可 以肯定的是,抄袭者“盯上”的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叶永 青的作品售价比原作者高出一百倍以上的价格,难怪会激起希尔文的声讨。作品创作的初衷 反映了作品的文化担当和价值层次,以虔诚之心为之或以功利之心为之,作品反映的状态也 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家想赢得市场的尊重最终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道德定力。 对于何为抄袭,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但大众对抄袭行为的理解和判断也还停留在舆论的导 向上,没有更合理的解释。毕竟,艺术作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无法通过一般的技术手段作 出鉴定。即便是专业的艺术评论家、研究者以及专家等在评判标准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视 角。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任何抄袭都难逃公众的眼睛,面对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依靠 抄袭混迹艺术界,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无论创作者选择何种表现方式,艺术家都应是 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世界、理解人性、表达情感、丰富社会观念。对于那些一味窃 取他人艺术形式,一味以市场利益为目的的抄袭者,其作品只能是没有任何文化语境的艺术 泡沫而最终被人们抛弃。 (吴江涛《“创新”四通八达“抄袭”无处可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因为市场化、信息化的影响以及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艺术创作的借鉴与抄袭已成常态。 B.如果艺术家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那么他对前人的模仿、借鉴就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抄袭。 C.人们对同样基于模仿的作品的态度截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抄袭者的作品售价高得离谱。 D.是模仿、借鉴,还是抄袭,虽然无法界定,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将使抄袭难以生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论述了艺术创作中模仿、借鉴与抄袭的区别。 B.文章列举古今中外事例论述了独立创作的重要性,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C.文章以靳尚谊为例,说明艺术家获得市场的尊重关键在于艺术家的道德定力。 D.文章提出问题后,既分析了抄袭事件出现的原因,也指出了抄袭的后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因为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艺术界依靠抄袭牟利的人将无处遁形。 B.那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了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一定会拥有现实魅力。 C.尽管受鉴定技术的限制及评判标准有分歧,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艺术抄袭者的生存空间 仍将越来越小。 D.标题中“四通八达”是指那些在模仿与借鉴中有所创新的作品将获得优厚的利益回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发布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 2018》(以下简称报 告)。该报告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状况,指出中国是人脸识别最大的市场,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报告称,2017 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价值为 10.7 亿美元,到 2025 年底将达到 71.7 亿美元,在 2018 年至 2025 年期间将以 26.8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是人脸识别技术最大的 市场,2017 年占全球比例 29.29%,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44.590%,在 2018 2023 年复合年增 长率为 29.530%,这主要得益于 2017 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等政策的出台。 报告称,全球排名前三的制造商,在 2017 年的收入市场份额占全球所有制造商收入的 20.370%.其中云从科技(即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在 201 7 年的市场份额是 12.88%,是人脸识别技术及设备研究制造的领头羊。 (摘编自《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 2018》) 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全国 80%的枢纽机场过安检 时,“刷脸”技术可以让乘客快速通关,重庆的多家银行也能实现“刷脸”取款,这项技术 来源于云从科技。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成立于 2015 年 3 月,是一家由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孵化的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人脸识别初创公 司之一,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是一家从“出生”就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 看嘴型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海云数据是人工智能与可 视分析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唇语识别技术上,海云数据对英文的识别准确率在 80%左右,中 文准确率为 71%.如应用到场景教育、身份识别、公共安全、军工军事等领域,将发挥重要 作用。 今年 5 月,由海云数据承建的“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在广州白云机场投 入使用,该系统将机场内飞行区、航站区、综合区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整合,结合大数据可 视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飞机流、旅客流、行李流、货物流、交通流的全区域 覆盖、全流程管控,每分钟可处理 6 万条信息。 (摘编自黄军《人脸识别技术七夺世界冠军》) 材料四: 对于中外人脸识别效果的巨大差异,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系统总体部专家何东 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首先是国外的国情问题。“有些国家认为,人脸识 别存在隐私问题,甚至对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在英国,面部识别和追 踪技术就曾引发巨大争议,英国各界甚至发起一项“请警方停止用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的 抗议活动。类似情况在美国也有发生,如亚马逊公司利用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警 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对此提出了抗议。 (摘编自《科技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是人脸识别技术最大的市场,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它在 2017 年的市场份额是 12.88%。 B.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是人脸识别技术及设备研究制造的领头羊,是一所专注于计算机 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 C.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国家标 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民营企业。 D.全国 80%的枢纽机场过安检时,“刷脸”技术可以让乘客快速通关,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便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众多的生物识别技术里面,人脸识别所占的市场份额增幅最大,达到了 166.600%,位居 第一。 B.广州白云机场使用了海云数据承建的“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每分钟可 处理 6 万条信息,效率很高。 C.海云数据是人工智能与可视分析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唇语识别技术上,海云数据对英文 识别的准确率要高于中文。 D.在国外,因为人们认为人脸识别存在隐私问题,所以他们反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甚至 对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都有一定限制。 6.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在全球取得优势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鄱阳春不老 罗张琴 没去鄱阳之前,“春不老”于我,只是一个好听的咸菜名儿。我对它的全部印象定 格在《咸菜和文化》的描述里:“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 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北方春不老不就是南方雪里蕻嘛,也没啥可稀奇的。 到了鄱阳才知道,此春不老和彼春不老不一样,它稀奇得很。《广群芳谱》有说到这种蔬菜,“菜有锐锯齿及缺刻,类芥菜,菜稍纤,花黄,雪天诸菜冻损,此菜独青,故名”。鄱阳 春不老,茎白洁而光滑;叶色绿如墨;形虽似芥,却比一般芥生得壮硕、饱满;叶片大且厚; 其香绵长清雅,不似雪里蕻及其他芥菜那般辛腥味强烈。 更稀奇的是,它种的地方,只要一出鄱阳镇东湖五公里,就会变异,变成类似芥或菘(白 菜)的样子,叶色不黑了,叶片也不肥厚了,口感淡而无味。 传说北宋景祐年间,饶州知府范仲淹来到宝胜桥一带,指着东湖北面说,把州学从城内移 到这里,以东湖为砚、妙果寺为笔、督军台为印,二十年后当出状元。且不说州学迁移后二 十年,果真出了状元彭汝砺,只凭这“东湖为砚”一说,便给人许多想象空间。学子、雅士 们在东湖读书、作文,免不了要洗笔洗砚。老百姓便乐得用这饱含墨汁、文脉的湖水挑去浇 灌春不老。顺理成章,菜叶也就成墨绿色了。 传说无从考证,只能看作是对春不老的一种礼赞和一份感情。之所以能长出那样稀奇可口 的春不老,说到底,应该是东湖四岸水质、气候、土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鄱阳春不老的生长周期,约三个半月。每年农历九、十月下种。十五天到二十天菜苗破土而 出,与小白菜秧有几分神似。冬季,大地休养生息,春不老也仿佛进入休眠期。 一开春,可不得了,直往上蹿,得赶紧收割回家,不然,连着三两个晴天,那脆生生的春不 老就会抽心开花,转眼成“老”菜。 清洗,晾晒。晒谷场,马路边,庭院,走廊,甚至厅堂,全是一篙一篙的墨绿。这时的鄱 阳,简直是春不老的海洋。碧波万里春。一湖清水赐予鄱阳鱼米之乡的富庶,人们在海洋里 陶醉。 我看过鄱阳人腌春不老。 菜去头洗净,晒到七八分干。将外围几片叶剥下,拢一堆,大刀切碎,撒盐拌匀,用力揉 搓后往干净坛子里塞。紧实、完整的菜心加盐揉搓至茎叶变软后一株株往陶缸里码。 娇嫩的春不老在一双大手的反复揉搓中面目全非,我心里特别难过。可是又想,不这样又能 怎样?芳华易逝,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更快地沦为一堆堆再无关感、价值的腐叶吧? 好 比人生如海,各种风浪里,让生活之盐多腌几回,腌透亮了,我们才能安然度过。 一层,一层,垒紧码实,用石头压好。约十多天后,盐渍出来的水漫过了石头。石头底下, 茎叶灿黄。有酸香自坛、缸溢出。 看似无情的“腌”,让春不老生命之树常青,何尝不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别样珍惜和另类长 情?历史上的湖坝决口和天灾之年,春不老腌菜成为鄱阳许多家庭渡过难关的法宝。 鄱阳有句俚语叫“盐贵米贱”。照说,稻谷生产难于食盐生产。但米可自己种,盐却不能。 “一包盐在淮安”,民间表达的是可望不可即的事。腌菜离不开盐。过去,盐店几乎占了古 饶州小半个市面。时过境迁,盐不再贵过米,那些盐店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春不老却代 代相传,成为鄱阳人的舌尖之享、心尖之念。我曾尝过一钵春不老煮黄芽头,鱼肉鲜嫩,腌 菜酸爽,一吃难忘。 春不老,滋养心胃那么多年,却至今鲜有记载,鄱阳人心有不甘,觉得“出东湖五公里而 变种”是流传不广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们创建以春不老为主的农业科技园,从蓄积、选种、 提纯、育苗、栽培等进行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不仅打破“春不老出东湖五公里而变 种”的魔咒,扩种基地十万多亩,还将亩产量从之前的三千斤提高到现在的两万斤,农户种 植春不老的亩收入高的可达八千元。 春不老,让鄱阳人的日子越过越葳蕤。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在第一段中写“北方春不老不就是南方雪里蕻嘛,也没啥可稀奇的”,欲扬先抑,为 下文写鄱阳春不老的稀奇之处做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运用类比的手法,写鄱阳春不老的独特之处,凸显了后文当代鄱阳人科 技创新、打破魔咒,引领鄱阳人致富的主旨。 C.文章写鄱阳人种春不老、收春不老、腌春不老,既是赞美鄱阳人的勤劳,同时也歌颂了 鄱阳人生命 rft 的韧性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D.文章多处引用文章典籍、俗语典故,既为鄱阳春不老增添了一种传奇色彩,同时也丰富 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8.作者说“好比人生如海,各种风浪里,让生活之盐多腌几同,腌透亮了,我们才能安然度 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 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 起家为给事中。时高肇权重,天下人士望尘拜伏。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 “在坐大有贵客。”不肯为通。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及见,直往登床,捧手 抗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肇谓众宾曰:“此儿豪气尚尔,况其 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澄闻之大怒,杖之数十。后拜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欧 血,身自负土。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时领军元叉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谒。顺拜表而已,曾不 诣叉。叉谓顺曰:“卿何得聊不见我?”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 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由此见惮, 出除恒州刺史。顺谓叉曰:“北镇纷纭,方为国梗,请假都督,为国屏捍。”叉心疑难,不 欲授以兵官,谓顺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顺曰:“叔父既杀生由己,自言天历应 在我躬,何得复有朝廷?”叉弥忿惮之。转齐州刺史。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 形于言色。遂纵酒自娱,不亲政事。叉解领军,征为给事黄门侍郎。亲友郊迎,贺其得入。 顺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复出耳。”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初,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 不果而诛。及灵太后反政,方得改葬。顺侍坐西游园,因奏太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 非唯宗亲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见一家十丧,皆为青旒,莫不酸泣。”叉妻时在太后侧,顺指 之曰:“ 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太后默然不语。 后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家徒四壁,无物敛,止有书数千卷而已。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曰 文烈。 (节选自《北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十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 所望也/ B.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十/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 所望也/ C.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 所望也/ D.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 所望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刺,即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 B.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后要遵守的制度。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为父亲守丧称丁外艰, 为母亲守丧称丁内艰。丧期一般为三年,其间需要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C.迁授,“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授”指授予官职。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拔” “擢”“右迁”“除”,表示贬官的词语有“贬”“谪”“左迁”等。 D.侍坐,指位卑者在尊者长者的近旁陪坐;或者指尊者长者坐着,位卑者站立在一旁进行 侍奉。文巾元顺在西游园巾陪坐在灵太后的一旁即为侍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元顺勤奋好学,聪慧颖悟。他拜乐安人陈丰为老师,书写王羲之几千字的《小学篇》,日 夜诵读,十五天后就能全部理解透彻。 B.元顺为父守孝,孝心至诚。父亲去世后,他悲伤痛哭直至吐血,亲自背土给父亲上坟。 二十五岁的他也因为伤心父亲离世才有了白发。 C.元顺任性率直,不阿附权贵。他去拜访当时手握大权的高肇,先是叱骂不肯替他通报的 守门人,见到高肇后又和他行了对等的礼仪。 D.元顺敢说敢做,耿介正直。他严肃正经地指责叔父元叉利用公职谋求私利,并讽刺元叉 不将朝廷放在眼中,因此遭到了元叉的怨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 ②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汾城王主簿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①,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②故郡多。 禁钟③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注】①带印:掌管印玺,指王主簿少年出任,回到旧游之地汾 城任职。②情人:这里指友情深厚的人。③禁钟:宫中的钟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写王主簿年纪轻轻就掌管印玺,同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刻画了王主簿年少有为、 意气风发的形象。 B.颔联上句“芳草归时遍”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萋萋芳草,贴切自然;一个“遍” 字写出愁绪之多。 C.颈联上句“禁钟春雨细”写雨里钟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春雨细密写钟声轻细, 形象生动。 D.诗歌标题中的“送”字既点明了诗歌的体裁,同时又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 友人的诚挚情谊。 15.诗歌的尾联颇具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诗经•氓》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集中表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而男子却怀有二心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2) 《劝学》中用走路从反面设喻,来强调学习重在积累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表达了彼此天各一方,但友谊长 存的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遇火即可燃烧。 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 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让科学家们如获 至宝,把它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可燃冰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它在海 底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10%,足够人类使用 1000 年。然而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极为 , 温度不能太高,压力不能太大,一般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中才具备这 种条件,因此开采极为困难。尽管人类 地寻求最好的开采方式,但开采量还是 。而且如果 “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漏,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 应问题更趋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可见,(  ),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可燃 冰”才会真正地为人类造福。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起步较晚,却 ,曾在南海海域进行的 “可燃冰”试开采中,连续产气 22 天,从而成为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 最长的国家。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 生任何污染物质 B.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 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C.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 任何污染物质 D.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绝不产 生任何污染物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苛刻 殚精竭虑 微不足道 后来居上 B.尖刻 殚精竭虑 微乎其微 青出于蓝 C.苛刻 千方百计 微乎其微 后来居上 D.尖刻 千方百计 微不足道 青出于蓝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还有新的挑战 B.“可燃冰”在带给人类新的希望的同时,更多的是新的挑战 C.“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挑战,还有新的希望 D.“可燃冰”在带给人类新的挑战的同时,更多的是新的希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色彩的世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①______,而灰色属于无彩色系。灰不是明亮、乐观的 颜色,它是一种无色无感的色调。灰色本身带有一种弹性,它比黑色更为含蓄、内敛,比白 色更显优雅、深沉,②______,通过这种中立的色彩属性表现了温和、谦让、平凡、高雅的 意蕴,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正是表达了这种情怀。③______,分为青灰、烟灰、棕灰、浅灰、深灰等等。在老四合院建筑中,屋檐、院墙、地面,青砖、灰瓦、照壁,编织成一片灰色的 波浪,在这片灰色的浪中我们可以发现渐变的多元的灰,雅致、协调。 21.如图是某医院的医患纠纷处置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 20 个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校门外有一家杂货店,店子生意非常好。经常有学生在店里买东西时忘记带钱,如果他们 对老板说:“我没带钱,晚上给您送来,好吗?”老板总是回答:“没问题!”奇怪的是, 老板从不记账。有人问:“你不怕学生不还吗?”老板说:“没关系,我相信他,他会还 的。” 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 满腔杀机也。” 卢新宁在北大的演讲中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 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相信与怀疑”,青少年常常有很多困惑。楚鹏中学高三某班准备就 这个问题开一个班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份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明确立意,不 得套作或抄袭,书写工整,800 字以上。解析版 【解析】 (1)A.“艺术创作的借鉴与抄袭已成常态”错,原文第一段只是说“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 延也随之改变”。C.理解错误,人们对于两种作品的态度不同,并不只是因为抄袭者的作品 售价高。原文第三段为“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 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 的现实魅力”,“同样是模仿,为什么没有人质疑靳尚谊?可以肯定的是,抄袭者‘盯上’的 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由此可知,作者认为抄袭者盯上的 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而人们的质疑,往往是因为作品本身 没有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感动。D.“无法界定”错,原文第四段中说“对于何 为抄袭,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 (2)B.文章列举古今中外事例,不是为了论述独立创作的重要性。而是说明判断作品是否 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街量标准。在于艺术家是否赋予了作品新内涵。 (3)D.“将获得优厚的利益回报”错,根据原文第三段“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 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 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艺术家想赢得市场的尊重最终取决于艺术 家本人的道德定力”可知,“四通八达”是指那些在模仿与借鉴中有所创新的作品将具有独 特的现实魅力,获得市场的尊重,但不一定是优厚的利益回报。 答案: (1)B (2)B (3)D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 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 原文中找到依据。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 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 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析】 (4)C.“民营企业”错误。根据材料三“作为人脸识别初创公司之一,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 科技是一家从‘出生’就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 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见,它是国企。 (5)D.“在国外”的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材料四中说“首先是国外的国情问题。‘有些国 家认为,人脸识别存在隐私问题’”,可见只是有些国家持有这种观点。 (6)“该报告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状况,指出中国是人脸识别最大的市场,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可见,市场份额大,适合发展;“这主要 得益于 2017 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等政策的出台”“作为人脸识别初创公司之一,中国 AI 独角兽云从科技是一家从‘出生’就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受 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见,也是因为国家对这项技术 的重视;材料“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全国 80%的枢纽机场 过安检时,‘刷脸’技术可以让乘客快速通关。重庆的多家银行也能实现‘刷脸’取款”“结 合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飞机流、旅客流、行李流、货物流、交通 流的全区域覆盖、全流程管控,每分钟可处理 6 万条信息”可见,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已经 有了成功的案例;结合材料四对于国外有些国家认为人脸识别存在隐私问题的情况,可反推 国内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接纳度高。 答案: (4)C。 (5)D。 (6)①国家对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视。②市场巨大,且占据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③一 些企业和领域都有很成功的案例,积累了可行的经验技术。④公众对人脸识别技术接纳度高, 效果好。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 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 析。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 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 析。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 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 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选择题做题技巧: 1、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2、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 (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3、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解析】 (7)B.“类比”错误。应该是“对比”,“鄱阳春不老,茎白洁而光滑;叶色绿如墨;形虽 似芥,却比一般芥生得壮硕、饱满;叶片大且厚;其香绵长清雅,不似雪里蕻及其他芥菜那 般辛腥味强烈”“它种的地方,只要一出鄱阳镇东湖五公里,就会变异,变成类似芥或菘(白 菜)的样子,叶色不黑了,叶片也不肥厚了,口感淡而无味”是两组对比。 (8)“好比人生如海,各种风浪里,让生活之盐多腌几回,腌透亮了,我们才能安然度过” 这句话将“鄱阳春不老”比作“人生”,将“腌”比作“各种风浪”,用“腌透亮了,我们才 能安然度过”比喻通透的人生。 (9)本文的语言特色可以结合“好比人生如海,各种风浪里,让生活之盐多腌几回,腌透亮了,我们才能安然度过”“鄱阳春不老,茎白洁而光滑;叶色绿如墨;形虽似芥,却比一 般芥生得壮硕、饱满;叶片大且厚;其香绵长清雅,不似雪里蕻及其他芥菜那般辛腥味强烈” “菜有锐锯齿及缺刻,类芥菜,菜稍纤,花黄,雪天诸菜冻损,此菜独青,故名”“一层, 一层,垒紧码实,用石头压好。约十多天后,盐渍出来的水漫过了石头。石头底下,茎叶灿 黄。有酸香自坛、缸溢出”等语句加以分析概括。 答案: (7)B (8)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腌”来比喻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风浪。③年轻的 生命需要经历一些风浪后才能走向成功。③人唯有经历了各种磨难。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味, 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谛,才能安然度过一生。 (9)①本文的语言清新自然,含蓄隽永。②综合运用多种修部手法。比喻、对比、引用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丰富面生动。③长短句结合。多用短句,文章的律感很强,富有 节卖感。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 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 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 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 境意义。 (9)此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首先明确自己的观 点;其次要注意从原文中选择相应事例作为观点的支撑。注意在解答过程中,不能观点与事 例割裂,或者只列举事例而不加分析。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解析】 (10)“宗辅”是“委政”的介词结构后置,即委托给宗室辅佐,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BD。 译文:元顺严肃正经地说:“天子年轻,将朝政大事委托给宗室辅政,叔父应该一心为公, 荐举贤能来报效国家,怎么可以私卖恩情,要求人家私下向您道谢,这难道是朝廷对您的期 望吗?” 故选:C。 (11)C.“除”指授予官职。 (12)B.“二十五岁的他也因为伤心父亲离世才有了白发”错误,原文说“时年二十五,便 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可见,是世人以为,不一定是事实;另外,白发的原因也并不 一定只有这一个。 (13)①朝论:在朝廷议论;鲠言:直言;阿:阿谀奉承;见:被。 译文:至于在朝廷议论各种事情的得失时,元顺总是直言正议,却没有一点故意奉承的意思。 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惧怕,被外放出京担任恒州刺史。 ②奈何:为什么,怎么;以……故:因为……的缘故;伏:使……服罪。 译文:陛下怎么能因为一个妹妹的缘故,而不让元叉服罪,让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 答案: (10)C。 (11)C。 (12)B。 (13)①至于在朝廷议论各种事情的得失时,元顺总是直言正议,却没有一点故意奉承的意 思。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惧怕,被外放出京担任恒州刺史。 ②陛下怎么能因为一个妹妹的缘故,而不让元叉服罪,让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 译文: 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的儿子。九岁那年,拜乐安陈丰为老师,最开始书写王羲之 几千字的《小学篇》,昼夜诵读,过了十五天,全部理解透彻,陈丰认为他是个奇才。 初任官职为给事中。当时高肇手握大权,天下人士全都拜倒在他的威势之下。元顺 曾经带着名帖到高肇门前,守门人因为元顺年纪小,就对他说:“在座的有许多贵客。”不 肯为他同胞。元顺呵斥他们说:“任城王的儿子难道是低贱的吗?”当进见高肇时,元顺径 直走上前登上床榻,拱手和高肇行对等的礼仪,哪些王公贵人们无不感到怪异,而元顺言谈 中透着一股傲气,仿佛谁都不在他的眼里。高肇对众宾客说:“这么小的孩子尚且如此豪气, 更何况他的父亲!”当他离开后,高肇特别尊重地礼送他。元澄知道后大怒,打了他几十杖。 元顺后被任命为太常少卿,因父亲去世而离职,他悲伤痛哭直至吐血,亲自背土给父亲上坟。 当时他只有二十五岁,却已有了白发,世人都认为是他的孝心所致。 元顺不久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这时领军元叉权势最盛,所有升迁任职的人,没有不登门 拜谢求见的。元顺不过送去一份拜表而已,从不去拜见元叉。元叉对元顺说:“你为什么不 来拜见我?”元顺严肃正经地说:“天子年轻,将朝政大事委托给宗室辅政,叔父应该一心 为公,荐举贤能来报效国家,怎么可以私卖恩情,要求人家私下向您道谢,这难道是朝廷对 您的期望吗?”至于在朝廷议论各种事情的得失时,元顺总是直言正议,却没有一点故意奉 承的意思。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惧怕,被外放出京担任恒州刺史。元顺对元叉说:“北镇 十分混乱,正是国家的祸患,请让我代理都督职务,替国家捍卫边疆。”元叉心中十分怀疑 他,又想为难他,不想授给他武官职位,便对他说:“这是朝廷决定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 够决定的。”元顺说:“叔叔既然生杀大权在自己一身,并且自己说天命已在自己手中了, 哪里还有朝廷?”元叉听后更加恼怒和惧怕憎恨他。元顺又改任齐州刺史。元顺自负有才干, 却不能在中枢任职,经常心中郁闷不乐,这一切都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于是他放纵于饮酒自 乐,不亲理正事。元叉被免除领军职务后,朝廷召元顺回去担任给事黄门侍郎。亲友在郊外 迎接,祝贺他入中枢任职,元顺说:“我不担心不入中枢,担心的是进入之后又被外放 啊!”不久便兼任殿中尚书,又转任侍中。元顺在西游园侍坐,乘机向灵太后上奏说:“微 臣昨天去看中山王家里的葬礼,不仅皇室宗亲都因他受到冤枉而死感到悲哀,就是普通百姓 见到一家死了十几口人,都为之祭起黑色的招魂幡。人们无不辛酸哭泣。”当时元叉的妻子 就坐在灵太后的身边,元顺指着她说:“陛下怎么能因为一个妹妹的缘故,而不让元叉服罪, 让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太后默然不语。 后来元顺被陵户鲜于康奴杀害。他家穷得只有四面墙壁,没有东西可以收殓,只有 几千卷书而已。追赠尚书令、司徒公,谥号文烈。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 言句式、文学常识,进行断句。 (1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 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 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 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 “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 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 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 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 适当地进行意译。 【解析】 (14)B.“相思之愁”应为“离愁”,结合标题《送汾城王主簿》和注释②可知,此处的“情 人”是指友情深厚的人,作者正与朋友离别,因此不是相思而是离愁。 (15)“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一句,先写自己与友人“相望”而别,体现出离别的依 依不舍之情,是细节动作描写;接着写景,最后一句写景是以景结情,诗人的情感融入景色 之中,微风不仅搅扰其一池微波,还搅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让心中波澜起伏不定,体现出 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别”字照应标题,点明主旨,体现诗人与友人的深情。 答案: (14)B。 (15)以景结情,尾句“微风起夕波”,那一池春水不断荡漾,仿佛是诗人那颗不平静的心,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依依不舍的深情。细节描写,“相望”一词运用动作描写,写出诗人 与友人之间难分难舍的状态。卒章显志,“别”字照应标题,同时又直接点明诗歌的主旨,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诚挚的情谊。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 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 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 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 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 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 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 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6. 【解析】 故答案为: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重点字:爽、贰)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跬)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重点字:涯)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 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 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 (17)原句中存在两个语病,一是进行数量比较时。表示“少”不能用信数,由此可以排除 A 项:二是“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过于绝对。由此可以排除 CD 两项。 (18)苛刻:①(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到薄,尖到;尖酸到薄。此处是指“可 出冰的形成条件”。因此要用“苛刻”。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干方百计:指想尽或用尽各种办法。“寻求最好的开 采方式”应该用“千方百计”。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手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此处是说可燃冰的开 采量非常少。所以成语应选用“微乎其微”。 后来居上: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青出于蓝:原意是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 比蓼蓝更深,后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根据横线前“我国对可些冰的试开 采起步较晚”及横线后“成为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推出 此处应选用成语“后来居上”。 (19)语段中括号前的内容是先谈希望。后谈挑战。由此可以排除 CD 两项;语段更强调的 应该是希望。而不是挑战。由此可排除 B 项。 答案: (17)B (18)C (19)A (17)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 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解答此类试题时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 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 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 以及语意的提示。 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 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 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 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 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 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 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 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答案】 色彩分为很多色系,它是一种中立色彩,灰色系种类很多 【解析】 语段的内容是色彩是丰富多彩的,着重降到了灰色系。第一处根据后句“而灰色属于无彩色系”填写,前句应接色彩的话题来强调灰色系,所以第一处可填:色彩分为很多色系。第二 处根据后句“通过这种中立的色彩属性表现了温和、谦让、平凡、高雅的意蕴”填写,填写 灰色的中立,可填:它是一种中立色彩。最后一处根据后句“分为青灰、烟灰、棕灰、浅灰、 深灰等等”填写,是写灰色的种类,可填:灰色系种类很多。 故答案为: ①色彩分为很多色系 ②它是一种中立色彩 ③灰色系种类很多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 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语意连贯要注意: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事理的 逻辑性,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 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 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 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 一。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音节的协 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 在后。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 一致性。 21.【答案】 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医患纠纷处置流程图。通过观察可知,应该首先说制度,然后说流 程。制度是首诉负责制,该流程从患者投诉开始。投诉分为两个方式:向医院办公室投诉、 向各科室或部门投诉。然后按照流程描述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本院实施首诉负责制,患者如向医院办公室投诉,由医办调查、处理并回复投诉 人,如果患者不满意,则再次调查,并交医政办、分管院长组织讨论;患者如向各科室或部 门投诉,则被投诉科室或部门必须调查、处理并回复患者,达成医患和解后,再通报全院、 处理当事人,并责成其加以提高、改进。 【解析】 该题考查图文转换。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 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 的表达方式。 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 需要先有一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根 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和“少”这两头。 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里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表中 的问题、观点。其三,注意答题表述细节。最后表述答案时,字数有限制。本题,根据题干 要求,首先要简述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然后据此写出建议。 22.【解析】 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件说明一个现象:对他人的信任,有使人向善的力量。 第二则材料是一句古文,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听说别人做好事就表示怀疑,听说别人做了恶 事就相信,那么他的内心对这个世界其实是充满敌意的。这句话陈述了一个现象:疑善信恶。 这样的人,内心非常阴暗。第三则材料通过卢新宁的话表达了一种忧虑--有些年轻人不再相信真善美,呼唤人们相信真善美。 我们会发现,三则材料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关系,第二三则材料既陈述了怀疑的现象,也暗含 了怀疑的后果--“满腔杀机”;第一则材料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相信人之善。 参考立意: 1、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怀疑。 2、怀疑与相信,需要理性。 3、人之初,性本善。 4、别让怀疑破坏了世界的美好。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 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 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 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 不要画蛇添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