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 2020年4月高三语文开学大串讲:论述类文本阅读(串讲)
加入VIP免费下载

模块1 2020年4月高三语文开学大串讲:论述类文本阅读(串讲)

ID:423438

大小:12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其命题角度主要 有:1.要求筛选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最新知识和基本概念。2.要求筛选出阐述文中重要概念、知 识的材料。论述类文章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使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有时在对有关材 料的辨别或评价上,表现出阐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难点。3.要求筛选出体 现作者观点或作品主旨的句子。文章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如在对事情的评说 中一般蕴含着文章的主旨,体现着作者的观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考点,主要包括客观型筛选题和主观 型筛选题。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考向一 客观型信息筛选整合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态美学 蔡 毅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 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而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 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用“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 一门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 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崇尚 “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的 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是一种以 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 向“生态中心主义”。从生态美学角度来看,大自然和自然之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而 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 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 隘功利目的冲昏头脑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 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 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 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 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 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而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 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上,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 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以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 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 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 种,并没有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也并没有任意宰割剥夺天地万物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 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 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 样去爱天地万物。 (选自《生态美学与环保使命》,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用“生态”一词来定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程、生态农业、 生态住宅、生态餐厅等词语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 B.“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后者则强调人 类要以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 C.早在两千多年前,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要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的思想主 张,这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 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 在探究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通过对繁杂的信息材料进 行比较甄别,来检验选项正确与否。C 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 2 自然段。作者在该自然段中分别阐 述了老子的“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思想与庄子的“美就是 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思想,这整合为“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的思想主张” 是正确的,但该选项中的“这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在文中找不到相关的信息,属于 无中生有。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 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 21 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 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 明表征的儒家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 年开展的“破四旧”活动,更是将 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 子群体,“西学东渐”蔚然成风。在此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顽 固的“传统”,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承受着其被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和“国学热” 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 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 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 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 21 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 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 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 颇有建树,而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 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 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的“药 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 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教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 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运动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他 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 国传统文化中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因此,与 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然存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 与近一个世纪前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原文有删改)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 B.现在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新发展儒学的思想和 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 治儒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 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 5 自然段。作者在 该自然段中阐述了老子的理念在制定环保政策时时常发挥作用,但“政治儒学”,还只停留在倡导的 阶段,而选项中却表述为“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这其实犯了将未然当 成已然的错误。 考向二 主观型信息筛选整合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什么是公德?什么是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 相对的,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道德 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 包含着公共舆论、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②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 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 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非常注重让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 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上,都很用心。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乃至舍身的道德品质, 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 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 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而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 自保的心理,这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所以,中国 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③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 伦理。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 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 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④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 主的选择。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 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一个现代个人,他遵守公德,体现 了一种情操,一种职业的操守,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也恰恰体现了个体的人格尊严。他不把自己 看成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人,而是表现出高尚的职业操守。这里的公德是以单数第一人称做出的选 择,是单数第一人称的我的选择。因此这也成为现代私德的起源。这样一种私德,是以现代人格的 自我意识即民主、自由、自主为内涵的。因此私德的起源被看作现代的开端。 ⑤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绿灯、上车要买 票等。这些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 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 德最初的意义。这个意义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如果把公德仅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 人修养,实际是贬低了公德的意义。公德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 的体制。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 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决定的。这种公共精神,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德。 ⑥在现代条件下,公德与私德之间是分化的: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 但同时要保持公民权。相应地也要求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给私人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的领 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都是受到保护的,同时社会生活也有真正民主和法制的公共空间。 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公德的内涵特点。 【答案】①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②有自由的信仰与自主的选择;③具有公共精神,关注公 共领域的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先找出涉及公德内涵特点的文段,再 对其进行信息的提取整合。通读全文不难发现,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①④⑤段,从 中提取出公德内涵的特点并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富国强兵,举兵伐齐的史实,燕昭王在 招揽人才上有异乎寻常的举措,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国人才如百川赴海来到燕国。特别是像 乐毅这样杰出的人才来到燕国,被燕昭王委以重任,率军伐齐,几乎灭掉齐国,这显赫的功业深为 后代士人所向往。但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没有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而筑黄金台的记载,分别 记载的只有为郭隗“筑宫而师之”和“改筑宫而师事之”。可见当时黄金台之名并不存在。 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燕昭王“筑台”说始见于东汉末年,在孔融的《论盛孝章书》中提到“昭 王筑台,以尊郭隗”。到南北朝时期,“筑台”已演变成“筑黄金台”,并广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南 朝宋文学家鲍照在其《代放歌行》中吟咏道:“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 猜。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与鲍照同时代的北魏郦道元的家乡位 于故燕国腹地的涿州(今涿州市),距离燕国都和下都都不远,郦道元对有关燕昭王的史实和传说比 较了解。在著《水经注》时,他对燕下都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耆老,踏勘故城,听到了一些 有关燕昭王的传说,他见到的燕下都的建筑已是凋墙败馆,有些石碑上镌刻着文字。《水经注》中记 载了不少与金台有关的地名,如金台陂、小金台等,并特别提到当时那里有众多高台,而且都各有 名称,其中又以金台为中心,台上曾有建筑,因年深日久已倾圮无存,只有柱尚在,可作见证。 到隋唐时期,不仅有关黄金台的传说内容日益丰富,其影响范围也更加广远,吟咏黄金台的作 品日渐增多。唐代一些著名诗人,如陈子昂、李白、杜甫等都有咏黄金台之作,并且对之反复吟咏。 铺叙黄金台的唐人赋亦不少,仅见于《文苑英华》的就有七篇。这些诗赋或抒情,或叙事,都围绕 黄金台而展开。黄金台在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它的位置又在哪里,似乎并不太重要,因为黄金台已 抽象为一种文化,成为重视人才的象征。此时作为实物的黄金台也逐渐多起来,在蓟,在徐水、满 城、易州都传说有黄金台,这些黄金台大多寄托着人们的某种希冀和期望。这一时期,黄金台还被 作为确在的实物写入地方志书中,如成书于隋代的《上谷郡图经》就对黄金台有确切的记载。 宋元明清时期,黄金台现象的文化积淀愈加丰厚,其影响历久不衰。一是对黄金台的题咏日益 增多。咏黄金台诗文的作者,不仅有普通的文人士子,也有封建君王,如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等。 大量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作者的情怀和对史事的评价。这是燕赵文化广为人们所接受的显证。 二是黄金台在史志类书籍中有了更广泛的记载,而且在全国性志书,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中都有对黄金台的记述,凡是在传说中有黄金台的地方,毫无例外都被列为当地的知名景观,如北 京的“燕京八景”、易县的“易州八景”、定兴县的“定兴八景”中,都有“金台夕照”这一景观, 满城县的“贤台夕照”,也是其翻版。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根据文本概括“黄金台”的来源与发展过程。 【答案】《战国策》和《史记》中有关于燕昭王招贤纳士的记载,燕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 东汉末年,孔融的《论盛孝章书》中提到“昭王筑台,以尊郭隗”,筑宫演变为筑台;到南北朝 时期,“筑台”已演变成“筑黄金台”,并广为人们所熟知;到隋唐时期,不仅有关黄金台的传 说内容日益丰富,作为实物的黄金台也日渐增多;宋元明清时期,对黄金台的题咏日益增多,黄 金台在史志类书籍中也有了更广泛的记载。 【解析】根据文本,有关黄金台的传说的发展主要分五个阶段:西汉、东汉、南北朝、隋唐、宋元 明清。只要将文中有关黄金台的起源和发展的文字找出来,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快速准确解答筛选整合信息题的步骤 第一步:整体认知,微观把握。“整体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基本 结构层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的内容要点等。“微观把握”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留 心一些关键的句子,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句子以 及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等。二是随时勾画圈点出重要词语(指示代词、关联词、副词等),如“其” “这”“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如果……那么……”“目前”“将会” “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等。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突破 口,因此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步:审清题干,据题溯源。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干的指向性,即把握题干 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的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 话。命题者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措,往 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案要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自然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考生就 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到每一道题的出题点,从而锁定答题区间。考生要注意切忌凭自己对文章 的感性认识来代替作者的思路,给出武断的结论。 第三步:对比印证,筛选整合。解答筛选信息类客观选择题,考生要对比印证,即把选项中的 信息与原文相关词句进行对照,分析它们在表意的时候是否存在差异。在把选项中的信息与原文信 息进行对照时,要逐字逐句对照,看哪个词被换了、删了,哪些词语、分句的顺序变了,从而对选 项信息的正确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考生在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数量多少等, 从而准确判断选项的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考点 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 新增加的考点,这个新考点在 2017 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语文试卷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均有 明显体现。其实,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多年考查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作为论述文的 三要素,一直涉及其中,只是没有单独作为考点列出来而已。在 2017 年新修订的高考大纲中,明确 列出了这个考点,表明对这方面的考查将会更加重视,今后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设置上也会进 一步强化。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明确界定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 查的选材范围和考查目标:“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 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新增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将是今后几 年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主要考查目标之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艺术家在曲阜想向路边的老大 娘问路,于是先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不 禁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孔圣人的故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古汉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文康用北京话写的《儿女英雄 传》,邹必显用扬州话写的《飞砣子传》,韩子云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都是小说作品中 的奇葩。而江苏昆曲、苏州评弹、安徽黄梅戏、京韵大鼓、闽南南音、客家山歌、陕北民歌、山东 梆子、东北二人转……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以方言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如果没有 方言,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怪乎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言道:“方言式微,文化遗产 保护将成空中楼阁。”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方言的确日渐式微,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方言资源流失”现象。 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 6 岁到 14 岁孩子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但 52%完全不会 说金华方言。同样,福州的很多中小学生不会说福州方言,甚至同一家庭内的成员之间都互讲普通 话,这引起了老一代福州人的忧虑,以至于福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实行“双语”制度,争取把福 州话列入国家保护工程。沪语专家也对上海方言的现状忧心忡忡:年轻一代对上海话相对疏离,上 海话中有特色的、在普通话中没有的 70 多个单音动词已在如今的年轻人口中绝迹……罗素曾说: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 上,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缩减。 事实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二者并不矛盾,国家语委的负责人也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 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只是方言作为弱势语言,随着城市化的进 程、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影音媒体的传播,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 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好在从 2008 年 10 月起,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 建设,计划调查、收集并保存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 语料,录制“原汁原味”的声音,比如苏州方言已于第一批录音存入了国家数据库。当然,方言最 根本的归宿,是民间,而不是博物馆。 (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语委的负责人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不是要禁止和消灭 方言。 B.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 问题。 C.方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 D.我们挽救方言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多样化,不是仅仅做几盒录音存放起来,而是要保存在民间。 【答案】B 【解析】B 项,“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问题”在文中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共同财富 黄民兴 文化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分为村落、社区、城镇、部落、民族、地区、国家、大洲、教派、 宗教等,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不 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圈。具体地看,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 领域的文化需要一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组织,从而形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组织型文化是 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主流文化(如儒家思想),而且二者本身也存 在紧密联系。历史上,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如基督教 文化圈(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教文化圈(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梵语、巴利语)和儒 家文化圈(汉语)。 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世界不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多样性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的《组织法》序言确认,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 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并希望在承认文化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 发展文化间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更广泛的团结互助。因此,文化多样性既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 也是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既要认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存 在和发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恪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 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这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当前,文化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依然需要我们尽力维护,还有 一个原因在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似,能够帮助人类应对世界资源的有限性。从自然的角度 看,地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为文化 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多样性反过来又反映不同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 护。因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姿 多彩。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必须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 使人类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的具体分析论证不同文化是人类共同财富的观点。 B.文章在讨论文化圈问题前介绍了文化的不同层次以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等内容。 C.为证明文化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的写作手法。 D.文章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论证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答案】D 【解析】“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论证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具有的强大生命力”错误,文章 第三段主要从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角度论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1.论点。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 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 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 篇;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 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 事例、确凿的证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时间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 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 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 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据的 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考点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具体的内容要概括全面;2.抽象的内容要阐发准确; 3.含蓄的内容要解说清楚。“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或 中心论点);2.揭示文章的意义、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设问角度主要有: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 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 某一具体内容的归纳、概括;4.揭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 归纳和概括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在论述类文章中,论题、论点(或分论点) 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二是要有切块分层意识,即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 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属种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偏正关系取其“正”。三是要有整 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不能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手段,但现实生活中自然物所发出的一切音响,人的一切言语声音等,就不 一定能成为构成音乐语言的主要物质材料。音乐艺术的声音,主要是由人们根据审美原则,加工创 造出来的一种乐音,而且这种乐音,又不是单个独立的音,而是由一系列根据不同音高排列有序而 发展出来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乐音体系中,它又有自己律动美的法则,如调性、节奏等规则。 这些美的律动的法则,就像我们说话、写文章的语法规定一样,构成了音乐艺术语言美的形式。 造型艺术可以较长时间地让人欣赏,但音乐一旦演奏、演唱结束,就不复存在了。如我们听贝 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的演奏,持续时间为 8 分钟左右。这些音乐表演,时间到了,音乐也就完 了。它是随音乐的演奏、演唱的开始而开始,结束而结束的。这就要求人们欣赏音乐,必须具备良 好的听觉和听觉记忆,否则,音乐过去了,就等于你没有欣赏。由于音乐的这个特性,又加上古代 没有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音响设备,所以今人就无法欣赏到古人的音乐表演艺术。就我国而言,古代 音乐家的逝去,加上乐谱大量失存,使中国古代的灿烂音乐文化荡然无存。 造型艺术擅长直接再现外部现实生活,而音乐既可以塑造出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来直接地抒发 人的内心情志,如歌曲《歌唱祖国》等;也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借音乐的语言来描绘社会生活的 某一场景或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的情志,塑造出另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 等。音乐艺术为什么能直接抒发人内心的感情?原因就是声音与人的感情直接相关。声音传达情感 能更具体、更动人。音乐艺术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充分发挥声音运动的一般规律,又利用宇宙事 物运动的一般共同规律、相似状态,以音乐语言为手段来描绘客观社会生活的现象,表达人的内心 感情。换句话说,就是当音乐作品中的乐音运动形式与所描绘的客观现实生活的运动形式,又与人 的心理感情活动的运动形式取得某种一致时,那么,这时的音乐表现,通过人的心理联想、通感、 共鸣等心理现象,就能使乐音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描绘社会生活场景、画面的能力,同时又表达了人 的内心感情。在现代心理学中,格式塔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和“同形同构”的理论。按此理论 分析,客观物理力的作用后果与人的心理力的作用后果有一种相似的对应关系,由此而产生一种人 所共有的心理感应,所以人们就极容易“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如《春江花月夜》乐曲演奏中,我 们可听到一串串和弦分解音,也即琵音的表现,在我们心里就极易形成水波荡漾、波光盈盈的感觉; 再加上节奏平稳、轻盈起伏、明亮如歌等旋律的配合,综合起来,就在我们心中形成了月光如水、 夜阑人静、湖上泛舟的画面,抒写着我们神往的优美情怀。 (原文有删改) 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音乐艺术的特征。 【答案】(1)音乐艺术以声音为物质手段;(2)音乐艺术是由一系列乐音排列形成的有机整体; (3)音乐艺术有自己的律动美的法则;(4)音乐艺术受时间限制;(5)音乐艺术以声音为手段描 绘社会生活,表达人的内心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第 1 段集中介绍了音 乐艺术自身的属性。第 2 段主要论述的是时间限制问题,我们从作者的比较论述中抓住关键词“时 间”,就容易概括出来了。第 3 段第一句为本段的中心句,主要讲的是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感。由此 归纳概括,便可得出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季国平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 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 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的人物。而中国戏曲本 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中国整个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 法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随 着 20 世纪现代文明的崛起,西方文化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尽管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来,但不可否认 的是,戏曲仍然是文艺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擅长吸收和创新。 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 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 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 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 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 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 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 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戏曲剧本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 达方式,现在的剧作家创作的天地宽了、条件好了,但市场经济对剧作家心灵的诱惑和腐蚀太严重 了。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 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 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 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 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 内容”。现在的小孩子很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 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着些什么?武将出场为什么要“起霸”?戏 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 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曲 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短,好 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 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雅俗共赏,选材宽泛,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 B.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 退了下来,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C.地方戏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 应当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D.戏曲的题材要创新,戏曲的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相关 信息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B 项,“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错,从原文第 3 段中“尽管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戏曲仍然是文艺 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可知,中国戏曲并未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 (2)为什么说,中国戏曲艺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吸收和创新? 【答案】(1)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 所以要继承传统。(2)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发展戏曲艺术要求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进行艺术 创新。(3)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既要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又要扬长避短,顺应时 代的要求进行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内容就是讲 中国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两大问题的,第 4、5 两段主要讲继承问题,第 6、7 两段主要 讲创新问题,找到了答题区间,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即可。比如从传统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 需要继承,从兼容各艺术门类的角度思考需要吸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思考需要创新,这样便可以 得出完整的答案。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1.提取法。如果题目要求归纳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那么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 章自己去体会、把握和提炼答案。 2.合取法。题目要求归纳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依据要求,所表达的意思要全面,这时最 好的方法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达意思相同的语段分别抽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3.摘取法。题目要求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其中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 语句中,重要句子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尾或中间,考生在归纳时只要把这些词语、句子摘 录出来就可以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误区警示 1.断章取义。所谓断章取义,是指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断偏离原文意思。 2.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是因果关系。所以判断时一定要 对照原文并参照生活逻辑。 3.偷换概念。所谓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文中的概念,二者似同而 实不同。 4.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指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行 为、状态)。 5.主次不分。就是将原文中所说的主要问题说成是次要问题,将次要问题说成是主要问题,混 淆重点。 6.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说 法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7.指鹿为马。强行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 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 8.夸大缩小。论述类文章阅读设置干扰项也常用夸大或缩小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任意扩 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等手法,引诱考生落入陷阱。 9.改变状态。混淆偶然和必然、已然和未然。把原文中的可能说成是必然,把设想或推测说成 是已然。 考点 4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所谓“文章结构”,就是指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搭配。从近年高考来看,所选用的论述类文章早已 突破了传统的“三段论”结构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因 此,考生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行文思路,理清它的结构。具 体来说,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设问角度:1.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将其概括出来。2.要求弄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虽然不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却是重要考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离不开对文章结构层次的梳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史学的“求真”与“向善” ①史学有什么功用?这是许多史学工作者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关于史学的功用,众说纷纭, 但有两个方面应该是最基本的,这就是“求真”与“向善”。 ②史学作为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其存在当然以历史的存在为前提。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如何 认识已经消逝又具有客观性的历史,是史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求真”是史学的基本功用。正如李 大钊所说,“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主要是以“符号”形态存在 的,我们认识历史通常是通过对历史记载、遗迹、遗物等一系列“符号”内涵的分析与综合而接近 历史本来的面貌。在“求真”的过程中,史学工作者像是破解历史之谜的“侦探”,需要付出艰辛的 努力才能求得真相。 ③“求真”固然重要,但史学仅仅停留在“求真”层面上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另一功用,即 “向善”。我们经常说“以史为鉴”,这个“鉴”的过程就包含着价值判断,历史要为现实提供“向 善”的指导。如果史学丧失了价值判断,不能为现实提供“向善”的指导,其功用无疑会大打折扣。 在这方面,古代史学家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我国史学一直有知古鉴今、惩恶扬善的传统。孟子说: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作为经典的史学著作,《春秋》的这一巨大功用,就来自书中那 种立场分明的道德评判倾向,体现了史学“向善”的力量。西方史学也是如此。古罗马史学家李维 之所以要撰写 142 卷的《建城以来史》,就是要通过反映先辈创业之艰来激励人们的爱国热忱,其着 眼于整个罗马国家的存亡。 ④史学的“求真”与“向善”有着内在的联系,“求真”是“向善”的基础,“向善”是“求真” 的升华。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过于强调史学的客观性,史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考据 学,史料就是史学,史学的“向善”功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在,虽然“史料说”逐渐失去市场, 但消解历史意义的风潮仍十分盛行。这其实是一种价值虚无主义。须知,在一定意义上,史学是一 种意识形态。正如西方史学家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学最终要阐明的论题是人类的 意识”。大而言之,史学承载着传承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塑造民族魂的重要载体。 “向善”应该是史学不可或缺的功用。 ⑤强调史学“向善”的功用,需要防止一种倾向——任意打扮历史。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不 能为了“向善”而随意裁剪史料,更不能歪曲历史事实。尊重历史事实乃史学的首要前提,同时 也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处理好“求真”与“向善”的关系,史学才能呈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 双重品格。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以设问开头,提出“史学有什么功用”这一论题,引人关注和思考,具有总领全文 的作用。 B.第③段的首句“‘求真’固然重要……还必须发挥另一功用,即‘向善’”在全文起承上启下 的作用。 C.作者在文中分别引用孔子编《春秋》和古罗马史学家李维撰写《建城以来史》两个事例,是 用来阐明史学的“求真”功能的。 D.本文先总说“求真”与“向善”,再各自分述,最后谈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整篇文章在结构 上体现的是总—分—总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做题时要认清文章层次,厘清文章的 结构关系。同时,要在重点区间,将选项与文章结构、思路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C 项,“是用来阐 明史学的‘求真’功能的”错,从原文“我国史学一直有知古鉴今……体现了史学‘向善’的力量” 和“西方史学也是如此……来激励人们的爱国热忱”可知,这两个事例是用来阐明史学的“向善” 功能的。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案】第①段提出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功用:“求真”与“向善”;第②段和第③段阐述了史学的 “求真”与“向善”功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④段从“求真”与“向善”的关系的角度,阐述如 何做到“求真”与“向善”;第⑤段从“向善”要防止任意打扮历史的倾向的角度,阐述如何做到 “求真”与“向善”。整篇文章是按照是什么(第①段)—为什么(第②段和第③段)—如何做(第④ 段和第⑤段)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厘清文脉,注意 文意的起承转合,厘清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同时要认真识别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注意文章内容的 层次性。具体到本文,先是提出问题,接着阐述史学的“求真”与“向善”功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着重回答为什么,最后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只要将要点归纳好,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偶像破坏论 陈独秀 “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 九坐不动,十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话,何等有趣! 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是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它,崇拜它,对它烧香磕头,说它灵验,于 是愚昧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还很有用。 但是偶像这种用处,不过是迷信的人自己骗自己,非是偶像自身真有什么能力。这种偶像倘不破坏, 人间便没有真实合理的信仰,岂不可怜! 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就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 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 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 古代蒙昧初开的人们,迷信君主是天的儿子,是神的替身,尊重他,崇拜他,以为他的本领与 众不同,他才能统一国土。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 迷信他,尊崇他,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 尼古拉斯二世,他们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 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 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事到如今,这等不但骗人而且害人的偶像,已被我们看穿,还不应该 破坏么? 国家是什么?照政治学家的解释,越解释越教人糊涂。我老实说一句,国家也是一种偶像。一 个国家,乃是一种或数种人民集合起来,占据一块土地,假定的名称;若除去人民,单剩一块土地, 便不见国家在哪里,便不知国家是什么。可见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它本身亦无什么真实 能力。现在的人所以要保存这种偶像,不过是借此对内拥护贵族财主的权利,对外侵害弱国小国的 权益罢了。世界上有了国家,才有国际竞争。现在欧洲的战争,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 怪。我想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 处了。 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因为功业无 论大小,都有一个相当的纪念在人心目中;节孝必出于自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 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了。虚荣心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 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 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宗教上,政治上, 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 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 (有删改) 请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答案】首先从泥塑木雕的偶像谈起,引出破坏偶像的话题,然后按照“宗教迷信—君主迷信—国 家迷信—道德迷信”的顺序展开由浅入深的议论,最后总结全文,发出破坏偶像的号召。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按照一般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本文的实际进行分析。一、二两段为一部分,意在引出破坏偶像的话题; 三至六段分别从宗教、君主、国家、道德四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技巧点拨 1.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事情,把握大致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倾 向,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2.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然后用一两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整篇文章浓 缩成几句话,梳理文章的脉络。 3.分析段落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厘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根据本 论部分各分段所用材料的性质、内容,分清它们之间是并列结构关系、转折结构关系,还是递进结 构关系;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内容,分清是总分式结构(总— 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等)。 4.寻找标志性词语。这些标志词主要有:(1)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 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表因果的“因 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2)顺序词。顺序词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 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 “此外、同时”等。(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蕴含了分总的结构关系。 5.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各类句子来提示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及时找 出,将可以更好地厘清结构、把握思路。如:设问句表示领起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另一方 面……”表示下文与上文存在并列关系;“总而言之……”表示由分到总或得出结论。另外,还有 起统领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以及其他前后呼 应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