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24.A
32.A
25.B
33.B
26.D
34.C
27.B
35.C
28.B 29.C 30.A
A
31.A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 52 分)
41.(1)内涵:关注儿童的特殊性,尊重儿童天性,重视儿童权利。(6 分)
原因: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家庭观念革新。(6 分,任意三个要点即可)
(2)同:由忽视、冷漠到重视、关注;从以成人为培养标准到考虑儿童的特殊
性。(4 分)异:欧洲源于自身因素,中国则受到西方影响;欧洲儿童观变化
开始较早,进程缓慢,中国儿童观变化与近代民族危机密切相关,比较迅速、剧
烈。(4 分)
影响:儿童地位和权力逐渐得到保障与尊重;冲击了传统观念,促进了思想
解放;助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5 分,一个要点 2 分,两个要点 5 分)
42.评分标准:现象 2 分+评析 7 分+结论 3 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评析 结论
7—9 分 对评析的现象有概括性描述,评
析紧密围绕描述展开,能够举出
两个或以上论据,或从两个以上
角度论述,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文字通顺。
3 分 结论明确、恰当,不能重
复材料观点,须与评析有
严密的逻辑关系。
4—6 分 对评析的现象有概括性描述,评
析与描述联系较紧密,能够举出
两个论据,充分支持观点,逻辑
清晰。
2 分 结论明确,不能重复材料
观点,与评析有一定的逻
辑关系。
1—3 分 对评析的现象有概括性描述,评
析与描述联系不紧密,仅能举出
一个论据。
1 分 结论明确,不能重复材料
观点,与评析的逻辑关系
不强。答案示例:
现象:明清时期,外来的高产农作物品种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得到迅速推广。
评析: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与全球物种交流的出现,以玉米、番薯为代表的高
产农作物品种传入我国东南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居民向
湖广、四川地区大规模迁移,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农作物品种,改变了这些地
区的粮食结构,促成这些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社会稳定。
总之,明清时期外来的高产农作物品种的迅速推广与国内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关系密切。
其他思路示例:
(1)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人口大迁徙;
(2) 明清时期,国内大规模人口迁徙与外来高产农作物品种迅速
推广相伴而生。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45.(1)思想:奖励耕战,重农抑商;实行国富民贫的重税政策;开阡陌封疆,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注重战争需要,轻视
货币 作用。(8分)
(2)影响:商鞅的财经思想指导了商鞅变法中经济、军事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维护小农经济;一
定程 度上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了统治;但是这一思想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负担,不利于商品
经济 (工商业)的发展。(7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46.(1)背景: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利益联盟内及联盟间的冲突;不可调和的民族主
义愿望。(8分)
(2)原因: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国的崛起;欧洲宗主国在殖民地威信的降低;殖民地人民民族民
主 意识的觉醒;革命思想传播的影响。(7分,任答三点即可)
47.(1)贡献:成立新潮社和出版《新潮》月刊,宣传新文化运动;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歌颂十月
革命, 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文学的形式文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评述:罗家伦在五四运动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民主意识;鼓动学生运动,有利于
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但在五四运动后,他又认为学生运动是无聊的举动,并为自己此前的行为懊悔,体现了其政治
上的保守 性和矛盾性。(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