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黑龙江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424597

大小:48.1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六中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学年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北方各国诸侯礼器都呈现一致的风貌与规格。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礼器逐渐有 北方戎器的色彩,晋国的礼器受到戎狄族群的影响。但位于今日河北的由鲜虞族建立的中山 国,国君夫妇的墓茔则完全按照周人贵族的体制建造。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分封制推动了礼乐制度的传播 B. 各国变法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C. 游牧文化与华夏文化彼此融合 D. 尊祖尚古观念维系了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礼器逐渐有北方戎器的色彩”“墓茔则完全按照周人贵族的体制建造”中 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之间相互融合,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 及到分封制与礼乐制之间的关系,故 A 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没有涉 及到国家观念和尊祖尚古的观念,故 BD 项排除。 【点睛】“礼器逐渐有北方戎器的色彩”“墓茔则完全按照周人贵族的体制建造”是解题的 关键。 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 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君子懂得并能做 到坚持道义,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捞取好处,将其作为从道德方面区分君 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同时孔子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和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这表明孔子重视社会道德重建,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孔子对社会等级的观点;C 选项 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对社会贫富分化的态度;D 选项错误,孔子只是反对追求不义之财, 并不反对百姓追求富裕。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3.《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 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 A. 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B. 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C. 推动法律的儒家化 D. 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答案】C 【解析】 材料“《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体现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对西汉政治 司法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儒家化,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B 项与史实不符; 材料主要强调儒家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ABD 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后,儒家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在西汉中期儒家 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后,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中 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以儒家经义作为裁判的根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 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 4.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 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 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 《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收录关于黄帝的传说写入《史记》,古代传说是史料的来源之一,判断 B 项正确。A 项材料无法体现。C、D 项说法错误,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现的文物。 【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史学常识 5.隋朝统治者鉴于前代法律“条流苛密……烦而不要”,最终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的弊端,制定《开皇律》,新律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 为生”;隋朝新律的规定反映出 A. 前代律法的随意性 B. 隋炀帝统治的残暴 C. 三教合流思想盛行 D. 法律文明程度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新律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 知,隋朝新律废除了一些严刑酷法,法律文明程度提高,故 D 正确;材料反映前代法律条文 繁杂、刑法残酷,无法体现律法的随意性,排除 A;材料反映隋朝减轻刑罚,无法体现隋炀帝 统治的残暴,排除 B;三教合流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律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 化死为生’”,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6.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 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A. 减免纳税 B. 按人纳税 C. 加征商税 D. 按地征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多无田之大矣”的现象,说明按土地多少征税合理,故 D 正确;材料提到税 制的弊端是“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说明此前的赋税制度都没有按土地多少 征税合理,并不是赋税过重,A 错误;材料提到“‘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B 错误;材料提到“多无田之大矣”,说明与商税无关,排除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多无田之大矣”,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7.中国古代县级政区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 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 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B. 基层管理体制逐渐成熟 C.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 D. 血缘等级序列严格区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细致、深入,体现了中央对地方 管理不断加强的趋势,故 A 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基层管理体制逐渐成熟,排除 B;材料反 映的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 C;从材 料中“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 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可以看出,血缘等级不是政区划分的 主要依据,排除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 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紧扣关键 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8.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脱离了唐王朝的掌控 B. 彼此间割据混战不已 C. 并未导致唐朝的灭亡 D.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中四种藩镇功能各不相同,东南藩镇,从财政上支持朝廷;边疆藩镇,保证了 唐朝不亡于外敌;中原藩镇,遏制了河朔型割据藩镇。他们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 约的微妙关系,使唐朝的统治又较安稳地维持了一百多年,故 C 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中原型、边疆型、东南型藩镇由朝廷进行官员任免,也缴纳赋税,说明这三类藩镇仍然服从 唐王朝的统治,A 错误;不能仅根据中原型藩镇的兵额与功能中“驻重兵防骄藩”就片面推断 出这一时期的藩镇彼此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属于片面推断,排除 B;藩镇容易造成割据政权, 不利于维护中央权威,排除 D。 9.抄劄(通“札”)制度是宋代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有别于税账、丁账等不计妇女的做 法,抄劄的对象包含男女老幼,并按家业分等。赈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 庭不仅“不系赈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材料体现了宋代 A. 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 B. 扩大丁税的征收范围 C. 固化儒家伦理的尊卑等级 D. 建立健全的户籍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代的执政理念。依据材料可知,抄劄制度为国家和各类官府救助民众提 供了依据,带有一定的“养民”色彩,使无助的直接生产者在灾害发生时获得国家的特别赈 济,既是切实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人道主义善政,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社会延续和再生产对 劳动力的基本需要,所以这体现了宋代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 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宋代赈灾按照户等的贫富情况分类对待,并未涉及征税问题;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赈灾按照户等的贫富情况分类对待,与强调尊卑等级的儒家伦理观念 无关;D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宋代赈济灾民按照户等的贫富情况分类对待,没有体现 建立健全的户籍管理制度。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0.自唐至明,猪八戒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出处 克孜尔千佛洞(唐) 《西游记》杂剧(元) 《西游记》小说(明) 形象特点 佛教“摩利支天菩萨”。 猪头人身,三头八臂法 力无边,佛祖的护法神 集佛道于一体的“摩利支 天部下御车将军”。作恶 多端,后被迫为唐僧护法, 功成圆寂 道教仙界“天蓬元帅”。错 投猪胎,好色贪吃富有人 情味,最后成为“净坛使 者菩萨” A. 佛教渐成主流,艺术形象多元 B. 程朱理学形成,伦理纲常强化 C. 多种文化交融,适应市民需求 D. 西学东渐出现,思想观念剧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猪八戒的形象由“唐朝佛祖的护法神”、到元朝集佛道于一体的“摩利支天部 下御车将军、再到明朝的道教仙界“天蓬元帅”。错投猪胎,好色贪吃富有人情味,最后成为 “净坛使者菩萨”可知有道教、佛教及人文主义色彩等多种文化交融,适应市民需求,C 项正 确;据所学可知佛教始终没成为主流,A 项错误;自唐至明,猪八戒形象的变化由“佛祖的护 法神;到作恶多端,后被迫为唐僧护法,功成圆寂;再到好色贪吃富有人情味,最后成为“净 坛使者菩萨”,没有体现程朱理学伦理纲常强化,B 项错误;西学东渐是明朝时期出现的,且 儒家思想始终占主导,并没有思想上的剧变,故排除 D 项。。 11.南宋时期进口商品种类增加,运京的细色货物 70 种、粗色货物 110 种,不运京留在当地“打 套出卖”的粗色货物 140 余种。这些粗色货物大都是过去很少或从未进口的一般消费品,如普通药材、木材、服装原料等。这说明南宋时期 A. 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性经济体系 B. 朝贡贸易开始瓦解 C. 对外贸易与民众生活的联系增多 D. 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C 【解析】 经济全球化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 A;朝贡贸易是我国古代官方对外贸易体制,宋代并未瓦 解,排除 B;材料“南宋时期进口商品种类增加……这些粗色货物大都是过去很少或从未进口 的一般消费品,如普通药材、木材、服装原料等”说明对外贸易与民众生活的联系增多,故 选 C;材料没有通过比较,无法得出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 D。 12.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 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 “经世致用” B. “心即理也” C. “循天下之公” D. “理在气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体现了顾炎武心怀天下、 经世致用的高度社会责任心,故 A 正确;“心即理也”是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循天下之 公”“理在气中”是王夫之的思想,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 年),清政府专门规定 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 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 A. 清朝初年政府地方控制能力有限 B. 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 C. 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D. 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举措是清政府授权,不能说明 A;“家国同构”是宗法 社会最鲜明的结构特征。严格的宗法制虽在周代以后已不复存在,但“家国同构”观念并未 随之消弭,反而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家族要保证其子孙兴旺、富贵,必然需要一个坚定稳 固的国家层面的行政体系进行庇护;而另一方面,国家要维护国家整个局面的平和与安定, 捍卫君权的至高无上,同样需要将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家族宗法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这 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这种独特的社会政治模式,B 正确;宗族并不是地方一级行政 机构,C 错误;不能说“开始成为”,族权在政权控制中早已被利用,D 错误。故选 B。 14.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 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商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 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面城乡市场 迅速增长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 15.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宫廷中 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 主要说明( ) A. 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 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C. 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D. 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体现商品贸易情况,不能主要说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故 A 项错误;从 材料可以看出,市有内外之分,有身份等级之分,体现了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故 B 项正确; 材料只体现政府所设置的市,没有体现坊的情况,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内外市的商品 品种,亦于内市重价购之可以看出内市商品价格比外市高,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的发展表现 16.据道光二十年“恩科桂月”(1840 年 9 月)刊刻的《新策琼林》所录,当年的科举考试时 务策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功制度、海道罗针、 平海综要。”这一考题反映了当年的科举时务策偏重 A. 国计民生 B. 海防武备 C. 制度变革 D. 政治得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七省海郡、外洋备考、平海综要”体现 是海防,“舟师御敌、团练乡勇”体现 的是武备,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海防武备,与国计民生无关,A 选项排除。材料未 体现政治制度变革,C 选项排除。材料科举时务策强调的海防武备,与政治得失无关,D 选项 排除。 【点睛】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可知,这次科举考试时间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鸦片战争给 清政府带来极大的震撼,清政府中的有为之士开始思考中国落后在哪里,这种思想体现在科 举考试上就是考试题目侧重海防武备。 17.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名称 相关信息 开滦唐山煤矿 1878 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 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的北洋银元局 1902 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 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 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 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 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 1878 年开滦唐山煤矿、1880 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 企业。1902 年和 1908 年北洋银元局、京师自来水公司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述企业主要 分布在唐山、天津、北京地区,故 A 正确;据上分析可知,只有京师自来水公司是分布在北 京,故 B 错误;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 1895 年甲午战败后破产,和 1902 年和 1908 年北洋 银元局、京师自来水公司不符,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1878—1908 年间的几个企业,不能代 表整个近代民族企业的状况,D 以偏概全。 18.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 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1 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 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 作中心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1 甚至 6:1”说明上海作为制作中心但国产的电影却远远低于京津地区,结合上海是半殖民 地外国企业交的税远低于民族企业,不难推断 C 正确。题目要求问的是原因,AB 说法是现象。 D 说法说“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体现了的应该是上海的比例更高,这不符合题目的比例,所以 D 排除掉。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国产电影的区域性分布 19.王韬在近代首次提出“变法”的主张,他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君主”“民主”“君民共主” 这三种制度时,最早提出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 该思想 A. 为最早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B. 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兴起 C. 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D. 受社会进化论思想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韬曾参与洋务运动,正是这一人生经历及其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他深刻体会到洋 务运动的不足,从而萌发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主张。故答案为 C 项。A 项,近代中国最 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是洪仁玕,排除;B 项,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 法运动的兴起,排除;D 项,西方社会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始于严复,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 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 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 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 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 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人认为,农村革命 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革命力量发展, 体现了当时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走城市中心的道路,故选 A。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探索,而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 B。如果普遍赞同 走农村革命的道路,就不会存在着材料中的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排除 C。当时还没有出现博 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排除 D。 21.1932 年 12 月,中苏恢复外交关系,对此,当时出席国际裁军会议的中国代表顾维均说:“我 国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出人意料,在日内瓦引起轰动,给人以良好印象。因为时机适宜…使 中国在国联的朋友得到鼓舞”中苏复交 A. 有力地遏制了英美等对华侵略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 壮大了中共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民大革命兴起之时,当时广州国民政府与苏联建立了良好关系,但 1927 年蒋介石 背叛革命建立南京政府后,实行投靠英美的外交政策,与苏联断绝了外交关系。九一八事变 后,中国国家安全受到日本的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开始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时日本侵 略东北也严重威胁到苏联的安全,因此,出于防备共同敌人的需要,中苏双方就复交问题进 行了多次接触,通过谈判,中苏最终复交。故答案为 B 项。A 项,根据所学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中苏复交是为了正确应对来自日本的侵略,排除;C 项,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是在 抗战胜利后,排除;D 项,中苏断交、复交与中共力量的壮大与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22.1939 年,蒋介石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今天我们再不能附和过去误解了许久的教育独 立的口号了……中国国民党对于全国有志于救国的贤智人士,始终是殷切期待加入本党的, 共同奋斗的。”蒋介石发表这些言论意在 A.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缓解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C. 强化国民党 组织建设 D. 争夺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的 的【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再不能附和过去误解了许久的教育独立的口号了…对于全国有志于 救国的贤智人士,始终是殷切期待加入…”可知,蒋介石反对教育独立的政策,表明当时国 民政府意图加强在教育领域的控制,吸纳知识分子进入国民党组织以达到强化其专制统治目 的,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题干内容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B 项,反对教育 独立政策导致了国民党与其他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矛盾,排除。D 项,此时国民党已掌握抗战的 领导权,排除。 23. 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 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 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中时间 1958 年,当时在经济上的“左”倾错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影响下,中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不是高速发展。中苏关系和粮食出口都只是次要 原因,经济上的“左”倾错误是造成当时中国工农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24.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两 者都 A. 注重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B. 否定了人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作用 C. 意图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D. 强调知识与美德对自我认知的提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共性,题眼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有 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观点都突出人的作用,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故 A 项正确;否定了人在民主政 治中的主体作用不符合人文精神,故 B 项错误;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是“人是万物的 尺度”观点的局限性,故 C 项错误;强调知识与美德对自我认知的提升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 故 D 项错误。 25.公元前 59 年,凯撒颁布《土地法案》,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 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 期限的法律。这表明 A. 适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 B. 高卢人都享有与罗马人同等的公民权 C. 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D. 罗马行省的统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 “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 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法律” 可判断适 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A 项正确;据材料“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 民权”可知,B 项错误;C、D 项与材料无关。 26. 1610 年,《星空使者》一书出版,时人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 新宇宙!”材料中省略的“□□□”应是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普朗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第一人,生活时代是 16-17 世 纪,与材料时间相符,故 A 项正确;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是在 19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爱迪生、普朗克主要成就的取得是在 20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D 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天文学成就•伽利略27.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 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 肯的做法 A. 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 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 违背宪法,林肯宣布结果无效 D. 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内阁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后组成,内阁 要对总统负责,所以内阁的反对票是无效的。因此材料内容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故 D 选项正确;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材料内容 没有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故 A 选项错误;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内阁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 后组成,内阁要对总统负责,因此出现“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的 结果,这符合美国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没有违反权力制衡的原则,故 B 选项错误;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材料内容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而不是违背宪 法,故 C 选项错误。 28.在伏尔泰的笔下,农民与野兽几乎难以区分,他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民众对政治的参与, 而在于对人民的统治是贤明的还是无能的。据此判断伏尔泰主张 A. 民众直接参与政治 B.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C. 实行开明君主统治 D. “人是生而自由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对人民的统治是贤明的还是无能的”并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主实行开明君 主统治张,C 项正确;据材料“在伏尔泰的笔下,农民与野兽几乎难以区分,他认为真正的问 题不在于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可知伏尔泰反对民众参与政治,A 项错误;B 项推翻封建专制制 度,与材料无关,B 项错误; D 项“人是生而自由的”与材料无关,D 项错误。29.据统计,英国小麦产量在 1650—1800 年间提高了 77%、19 世纪上半叶提高了 79%;每英亩 产量 1650—1690 年平均为 18 蒲式耳、1770—1780 年为 24 蒲式耳、1830—1860 年为 27 蒲式 耳。这一时期英国农业收成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B. 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普及 C. 国家经济政策的推动 D. 海外市场扩大的刺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1650—1800 年间提高了 77%、19 世纪上半叶提高了 79%”可知时间大致是工业 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 选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普及,B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工业革命期 间,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大,排除 C;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主要是出口工业制成品,不是农产品,排除 D。 30.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漫画界开始塑造强大、不可战胜的英雄形象,如人猿泰山、大力水 手、超人、蝙蝠侠等,他们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希望。这类英雄漫画广 受欢迎。材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大众存在逃避现实的倾向 B. 美国持续推行霸权主义 C. 经济繁荣刺激精神享受的需求 D. 科技发展引发科幻热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30 年 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经济萧条,所以这 一时期不可战胜、为人间带来希望的英雄漫画形象广受欢迎,人们追求幻想世界的满足,逃 避灰暗萧条的现实,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 希望的英雄漫画与企图主宰世界的霸权主义无关;C 选项错误,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经济萎缩,并不繁荣;D 选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科技发展对科幻热潮兴起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31.撒切尔夫人和里根两位领导人都抨击福利国家,认为这是一种昂贵的、浪费的、家长制的 和官僚主义的制度,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由此可知 A. 政府对私人企业将增税和加强管制 B. 政府用直接干预行动补充市场经济 C. 凯恩斯经济学信条一直在与时俱进 D. 政府支出过大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抨击福利国家”“昂贵的、浪费的”“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可知福利 制度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故 D 项正确。针对福利制度带来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规模减 税,削减福利开支,故 AB 两项错误。材料说明凯恩斯经济学失灵,故 C 项错误。 点睛:庞大的福利开支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对高新技 术的投入,成为社会持续充分发展的障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凸现。同时助长了社会成 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 32.有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改革”一词翻译有误,应译为“革命”。因为其改革 措施中有一些具备“革命”的含义,下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中符合“革命”含义的 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取消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 实行新经济体制 D. 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多党制,放弃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结果造成共产党丧失 了执政党地方,社会性质发生剧变,故选 B;A 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不属于改革,更不属于革命,排除;CD 是对苏联对经济、外交政策的调整,不属于革命,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3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两族均分布于阿尔泰山地区,今新疆 及以北地区)吐蕃(分布于今青藏高原地区)靺鞨族(今东北地区)均迅速发展,唐先后平 定各族,加强统治,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进行管理,派文成公主入藏通 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及医药书籍等,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曾被各民 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 母”。唐王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构成大唐文化的繁盛气象。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 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 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并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 观点。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 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 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 【答案】(1)民族观: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 措施: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建立尊孔崇儒的 文化传统;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2)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巩固统治、加 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疆域 的扩大。 【解析】 【详解】(1)民族观:根据“朕独爱之如一”得出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 措施:根据“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进行管理”得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 根据“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得出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根据“康熙帝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 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得出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根据“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 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 外之分论哉?”得出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2)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等角度分析总结。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务印书馆于 1897 年创立于上海,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是中国第 一家现代出版机构,120 多年来,创造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 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目表(部分) 1915—192 2 年 《妇女杂志》创刊,是一份面向女性发行的综合性大型杂志。《英文杂 志》《科学》杂志创刊发行。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出版《国音学生字 汇》。《小说月报》全面革新,由茅盾主编。出版冰心《繁星》。 1924—193 7 年 出版李大钊《史学要论》,这是中国第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 法论的历史学著作。出版吴半农译《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张仲实译 《政治经济学教程》(【苏】拉皮杜斯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 物论》(【苏】米丁著)。 1955—197 9 年 出版《新华字典》,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也是世界史上发行 量最大的字典。出版《日汉词典》、《汉德词典》、《俄汉大辞典》等。正式出 版《现代汉语词典》,这是中国第一部规范性的语文词典。出版《古汉语常 用字字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古汉语权威字典。 1979—201 8 年 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是我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丛书, 所收著作均为世界学术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范围涉及哲学、政治、 法律、经济、历史等学科,包括《社会契约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自 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种起源》等 700 余种。——据商务印书馆网站整理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潮流,请任选其中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 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 1915—1922 年为例说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 时的时代潮流。根据“《妇女杂志》创刊,是一份面向女性发行的综合性大型杂志。《英文杂 志》《科学》杂志创刊发行。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出版《国音学生字汇》”,联系所学新 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阐述。背景可从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思想传播等分析, 内容可从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迷信愚昧、旧道德、旧文学分析,影响可从 促进思想解放、科学发展、文化普及等角度予以说明。 35.材料 英国的文官制度萌芽于 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官吏的录 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恩赐官职制”为主。进入 19 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 免的“政党分赃制”……英国政府于 1855 年和 1870 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 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 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 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 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 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 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 5 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 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 11 门,任选 6 门。 ——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答案】(1)背景: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传统文官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 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 (2)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常任、政治中立;突出通才;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 英国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有利于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英国选官制度的 公平公正和扩大统治基础。【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得出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根据“政府官 吏的录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恩赐官职制’为主”得出传统文官制度的弊端;根据“必 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得出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 求;根据“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 活动”,结合所学得出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 (2)特点:根据“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得出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根据“文官 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得出文官 常任、政治中立;根据“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得出 突出通才。积极影响:可从提高英国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和英国选官制度的公平公正等角度分析总结。 36.【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 年-1804 年)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在为独立后的美国 选择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道路这两个根本性的建国方略上,他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面对独立之初美国的严峻形势,汉密尔顿在 1781 年至 1782 年,以《大陆主义者》为题 连续发表 6 篇文章,集中阐明只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治理一个大陆。此后他又积极 倡议召开费城会议并推动了《关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联邦政府成立以后,美国选择什 么样的发展道路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1791 年 12 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 的报告》。该报告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鼓励制造业以及怎样鼓励和支持制造业。在参照西欧各 国政策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 11 条保护制造业的措施,包括:征收保护关税,禁止原材料出 口,免除制造业出口关税,提供便利汇兑和信贷等。尽管这份报告当时未被国会通过,但是 它对美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美国工业化的宪章”。 ——摘编自张进铭《汉密尔顿的建国思想及对美国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密尔顿建国方略 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密尔顿 建国方略。 【答案】(1)建立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工业立国”,大力发展制造业;政府干预, 实行贸易保护。 (2)联邦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发展工业有利于增强美国经济实力和 国防力量;但他采取贸易保护的方式发展制造业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 的 的其实质是民族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集中阐明只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治理一个大陆”可知,汉 密尔顿主张建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1791 年 12 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可知,汉密尔顿主张“工业立国”,大力发展制造业;根据材料“征 收保护关税,禁止原材料出口,免除制造业出口关税,提供便利汇兑和信贷等。”可知,汉 密尔顿主张政府干预,实行贸易保护。 (2)对于汉密尔顿的建国方略的评价需要结合汉密尔顿的建国方略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材 料可知,联邦制体现在制度保障上,发展工业体现在增强和国防力量上,贸易保护主义虽然 在短时间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