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
语文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曾给古先民提供了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食物。而提供食物的动
物的独特天性与本能,誓如鱼类繁殖力强,熊可以直立行走……这些都使原始人产生神秘感,
使原始人普遍认为动物与人一样有感情和意愿,进而认为其与人有着血缘关系,由此衍生出图
腾神。这些图腾神最初是桉照图腾的自然形象创造的,逐渐发展成为半人半兽神,最后演变成
人形神。这说明“神”的发展史。是随着原始人类生活、生产的发展慢慢形成的。图腾崇拜
除了图腾物、图腾神话之外,还有祭祀仪式,图腾柱就是图腾崇拜的重要遣迹。
图腾柱,源于萨满巫术的原始部族雕刻艺术。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已经出现动物雕塑作
品,主要有巨象、熊、犀牛等动物雕像。原始先民用云石、骨刀雕刻于岩壁或骨角之上。这些
原始雕刻,已具备了一定的雕刻技术。图腾柱的出现,汇聚了原始雕刻艺术的精华。图腾柱高
高矗立在原始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而独特,色彩绝丽而醒目,堪称图腾艺术中的杰作。
在美洲印第安人村落里,每座房子前后都竖立着图腾柱。困图腾柱的高度,有的达几十米,
低的也有两米多。图腾柱的图案,有的为动物图形,也有的是一组相当复杂的组合图形。这些
图腾柱刻画的通常是本家族(氏族)的人物与图腾动物。譬如,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上
面刻雕着全家人的图腾符号。頂端为大鹰,底部为熊形,鹰熊两者属丈夫的图腾;中间刻一狼形,
为妻子的家族图腾。印第安人希望在图腾柱上尽可能地刻记图腾整体形象,因此不得不把众多
的局部形象叠起来,一般都重点刻画图腾头部形象,躯体与四肢則需分解与移位。
美洲印第安人于 19 世纪从欧洲人那里获得了先进的雕刻器具,从而取谛了传统的石斧和
骨凿。这样,图腾柱雕刻的黄金时代就来临了。被收藏的精品也大都是这个时代的作品。这些
工艺精湛、图形精美、千奇百怪的图腾柱,蕴含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如一个熊
雕刻图案中,它的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别大的眼,象征着一位已去世的酋长的灵魂。在中国,还没
有发现像北美洲那种木雕图腾柱。但是,图腾崇拜是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图腾文化
及其表现形态远早于北美印第安部落。依据北美印第安氏族血缘考证,木雕图腾柱最初的文化
源头,可追溯到中华鸟图腾民族,河姆渡文化遣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均有力
地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田佳训《神工鬼斧的图腾柱雕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图腾神的产生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有关联,也与动物和人有着血缘关系有关联。
B.图腾柱的诞生与萨满巫术有关,集中了原始雕刻艺术精华,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术。
C.美洲印第安人村落房子前后都有图腾柱,其上图形都相当复杂,有人物,也有动物。
D.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着图腾崇拜,其图腾文化及其表现形态比北美印第安人还要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图腾神引出图腾柱,再写图腾柱特征及雕刻艺术,然后列举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的情
况,最后写了华夏古族图腾崇拜的情况。
B.文中用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的例子,说明了印第安人的图腾柱所刻画的图形通常是
他们家族(氏族)的人物与图腾动物。
C.文中所提的印第安人在熊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別大的眼的图腾柱的亊例,证明了在图腾柱中
有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
D.文中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的事实,来论证木刻图腾柱的
起源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文化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人崇拜不同的图腾神。先是崇拜自然形象神,再是半人半兽神,最后是人形神。
B.图腾柱是图腾崇拜的重要遗迹,一般高高矗立于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色彩艳丽。
C.印第安人一般会把图腾形象头部作为雕刻重点部位,而对其他部位进行分解与移位。
D.欧洲人的雕刻器具对印第安人的图腾柱雕刻艺术颇有影响,促进了后者取得辉煌。
实用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
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新模式下的城市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
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体现了城市走向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建设智慧城市,对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
义。智慧城市的提出者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
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
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
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
果。
(摘编自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
11 月 17 日,2017 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
晓波致词时表示,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大潮席卷全球,一场围绕智慧城市的竞赛也正在全球上演。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模式创新方面
不断深化。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之前的起跑、跟跑,发展到目前的并跑阶段,在未来有望实现
领跑和超越。但是,还要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诸多挑战。发展政策相对滞后,缺乏顶层
设计和统筹规划、网络安全隐患突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有待提高。既要体现政府
的智能作用,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发挥好市场
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体制活力,引入社会资本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
术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
的现实获得感。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程晓波还开出了几个药方。
(摘编自《程晓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
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分析,“保障体系”得分最
高,整体情况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得分率都在 40%以上,表明大部分
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智慧经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则明显偏低,说明我
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有明显不足。通过对 201 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
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
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
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摘编自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
材料四:
图表:中投顾问对 2017~2021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数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4.下列不全属于“智慧城市”概念的一项是( )
A.智慧城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
B.智慧城市是新的城市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相融合的产物。
C.智慧城市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现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D.智慧城市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众能分享其建设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慧城市实质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主要对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六个核心系
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实现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B.数字化转型大潮带来全球智慧城市竞赛,为应对竞赛,我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
前发展到并跑阶段,未来必定实现领跑和超越。
C.据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华东华南平均得分要高于全国,西北得分最低,
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有关。
D.有关方面预计 2017 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 6.0 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2.64%,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 18.7 万亿元。
6.材料二说“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程晓波还开出了药方”,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出加
强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塔铺(第四章)
刘震云
离高考剩两个月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学校原以为只考中国地理,
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
大家一下都着了慌。这时同学的精神都已是强弩之末。王全闹失眠,成夜睡不着。“磨桌”
脑仁疼,一见课本就眼睛发花。大家乱骂,埋怨学校打听不清,说这罪不是人受的。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家都没有世界地
理的复习资料。于是掀起一个寻找复习资料的热潮。一片混乱中,唯独“耗子”乐呵呵的。他
恋爱的进程,据说已快到了春耕播种的季节。
闹腾了几日,有的同学找到了复习资料,有的没有找到。离高考近了,同学们都变得自私起
来,找到资料的,对没找到的保密,唯恐在高考中多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宿舍,就“磨桌”不知
从哪里弄到一本卷毛发黄的《世界地理》,但他矢口否认。我和王全没辙,李爱莲也没辙,于是
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我爹来送馍,见我满脸发黄,神魂不定,问是什么书,我简单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
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
我也忽然想起这个茬儿,不由高兴起来。爹站起身,刹刹腰里的蓝布,自告奋勇要立即走汲
县。
我说:“还是先回家告诉妈一声,免得她着急。”
爹说:“什么时候了,还顾那么多!”
我说:“可您不会骑车呀!来回一百八十里呢!”
爹满有信心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天一夜走过二百三。”说完,一撅一撅动了身。我忙
追上去,把馍袋塞给他。他看看我,被胡茬包围的嘴笑了笑;从里边掏出四个馍,说放心,我明天
晚上准赶回来。我眼中不禁冒出了泪。
晚上上自习,我悄悄把这消息告诉了李爱莲。她也很高兴。
第二天晚上,我和李爱莲分别悄悄溜出了学校,在后岗集合,然后走了两里路,到村口的大
路上去接爹。开始有说有笑的,后来天色苍茫,大路尽头不见人影,只附近有个拾粪的老头,又
不禁失望起来。李爱莲安慰我:“说不定是大伯腿脚不好,走得慢了。”
我说:“要万一没找到复习资料呢?”
于是两个人不说话,又等。一直等到月牙儿偏西,知道再等也无望了,便沮丧地向回走。但
约定第二天五更再来这集合等待。
第二天鸡叫,我便爬起来,到那村口去等。远远看见有一人影,我认为是爹,慌忙跑上去,一
看却是李爱莲。
“你比我起得还早!”
“我也刚刚才到。”
早晨下了霜。青青的野地里,一片发白。附近的村子里,鸡叫声此起彼伏,天色渐渐亮了,
东方出现一抹红霞。忽然,天的尽头,跌跌撞撞走来一个人影。
李爱莲指着那人影,“是吗?”
我一看,顿时兴奋起来,“是,是我爹,是他走路的样子。”
于是两个人飞也似地跑上前去,我扬着双臂,边跑边喊:“爹!”
天尽头有一回声:“哎!”
“找到了吗?”
“找到了,小子!”
我高兴得如同疯了,大喊大叫向前扑。后面李爱莲跌倒了,我也不顾。只是向前跑,跑到跌
跌撞撞走来的老头跟前。
“找到了?”
“找到了。”
“在哪儿呢?”
“别急,我给你掏出来。”
老头也很兴奋,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时李爱莲也跑了上来,看着爹。爹小心解开腰中蓝布,
又解开夹袄扣,又解开布衫扣,从心口,掏出一本薄薄的卷毛脏书。我抢过来,书还发热,一看,
上边写着“世界地理”。李爱莲又抢过去,看了一眼,兴奋得两耳发红: “是是,是《世界地
理》。”
爹看着我们兴奋的样子,只“嘿嘿”地笑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己开了裂,裂口处洇出一
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爹的鞋扒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血泡,
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爹! ”我惊叫。
爹仍是笑,把脚收回去,“没啥,没啥。”
李爱莲眼中也涌出了泪:“大伯,难为您了。”
我说:“您都六十五了。”
爹还有些逞能,“没啥,没啥……”
爹接着郑重地说:“你表哥说,这本书不好找,是强从人家那里拿来的,最多只能看十天,
还得给人家送回去。”
我们也郑重地点点头。
爹又说:“你们看吧,要是十天不够,咱不给他送,就说爹不小心,在路上弄丢了。”
我们说:“十天够了,十天够了。”爹爬起身,准备从另一条岔路回家。
我说“爹,您歇会儿再走吧。”
爹说:“说不定你娘在家早着急了。”
看着爹挪动着两只脚,从另一条路消失,我和李爱莲捧着《世界地理》,又高兴起来,你看
看,我看看,一起向回走,并约定,明天一早偷偷到河边集合,一块来背《世界地理》。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交代高考前突然传来要考世界地理的消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
爹为 "我"去借书作铺垫。
B.小说中,"解开腰中蓝布,又解开夹袄扣,又解开布衫扣,从心口,掏出……"不加修饰的一系
列动作描写,精准传神。
C.第二天早晨"天色渐渐亮了",既抽象地表达出漫长的等待时间,也起到调节叙述节奏的作用,
使情节故事有张有弛。
D.小说使用了大量对话来塑造人物、展开情节,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有着乡下人的朴实、
自然,又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易于打动人心。
8.小说重点突出了“爹”这个人物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为什么没有正面描写“爹”寻书路上的艰辛?请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
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
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
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
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
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
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
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
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
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
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
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
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
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
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
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
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
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
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
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这首诗的题目信息量广,交待了时间、地点、事件、背景、写作缘由等诸多内容。
B. 首联写诗人夜间梦醒发现已下雨多时。“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形成对比。
C. 第三句化用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贯通。
D. 第五句是诗人在雨中赏稻,看到那平野上的稻子因雨水而格外葱绿,丰收在望。
15.“喜,是本文的情感线索,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喜”的。(6 分)
答: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 ”
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2) 《蜀道难》中形容由秦入蜀的道路高峻险要,难以攀登,只有鸟儿可以飞过的句子是
“ , ”。
(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到最后,描写作者受触动最大的句子是:“ ?
。”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
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犯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 )——“大数据预
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 ),要价数千到数万。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
相关部门否认。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库”。所
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
数据。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
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波动。拿往
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 )。至于商家倾情推销的“专家”,
也未必靠谱,他们的眼里恐怕更多的是利益。
( )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
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_____________。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
填报市场野蛮生长。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填报志愿辅导服务。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炙手可热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当务之急
B.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迫在眉睫
C.应运而生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迫在眉睫
D.炙手可热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当务之急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B.据调查,很多机构商家宣传的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C.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所否认。
D.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相关部门予以否认。
19.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且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B.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C.而是考生和家长确实从这块灰色地带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
D.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管理监督不得力不到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①__________,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②___________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
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
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___________,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
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
姜醋汁、芝麻酱等。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
字。
2019 年 4 月 21—28 日,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
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
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
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
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
选手。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旧上海的斑驳光影里,街巷闾里中,穿着旗袍、擎着纸伞的女子曾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如今,旗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今年 99 岁的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却依然默默坚守。海
派旗袍制作,镂空细密,工艺繁复。80 多年来,褚宏生一直坚持一针一线亲自缝制,精益求精制
作每件旗袍,即便做一个小小的盘扣,也要花三个小时。无论机器怎样先进,褚宏生都不为所动。
今天,人们称他为“活着的传奇”“上海滩最后一位裁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
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语文月考试题答案以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1.D; 2.D; 3.A
解析:1.A 项,“也与动物和人有血缘关系相关联”判断断错误.应当是“也与原始人认为动物
和人有着血缘关系有关”。
B 项,“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术”分析不当,文中有“已具备了一定的雕刻技术”的信息,因此
不是极高,只是一定。
C 项,“其上图形都相当复杂”范围不当,并不使所有的图形都是组合的,相当复杂的。文中“有
的”词语即可表明。
2.“论证木雕图腾柱的起源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文化有关”分析有误,应为“论证木雕图
腾柱的起源在中华鸟图腾民族身上”。
3.分析不当。根据文中信息,“先是崇拜自然形象神,再是半人半兽神,最后是人形神”应是“图
腾神图形的创作演变过程”,而不是“原始人崇拜不同的图腾神”。
实用性文本阅读:4.D; 5.B;
6.①需要政策支持和实现顶层设计;
②激发体制活力和调动大众参与;
③突破技术瓶颈和深化技术创新等。
解析:4.“智慧城市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众能分享其建设成
果”,这句话表达的是创建“智慧城市”的目的,不属于“智慧城市”的概念。
5.“未来必定实现领跑和超越”错误,表述绝对,根据原文“在未来有望实现领跑和超越”。
6.从政府角度:发展政策相对滞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现政府的智能作用;从大众角
度: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
作用,激发体制活力;从技术角度: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来突破瓶颈。概括整理得出答案。
小说:7.C;
8.①爱子心切。为了儿子,六十五岁的爹愿意徒步一百八十里去取高考复习资料。
②信心十足。父亲不惧路途遥远,表示一定能找到书并准时回来。
③坚强倔强。长途跋涉以至于双脚都走出了血泡,他却不以为意。
9.①小说是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老人路上的艰辛“我”并未亲见,这样处理更真实自然(合情合理)。②通过“一只血脚”等从侧面表现出老人一路跋涉的艰辛,表现出一片深沉
的父爱。③留下空白,激发读者想象。
解析:7.C 项,“抽象地表达出漫长的等待时间”错,“天色渐渐亮了 ”是对漫长的等待时间
的具体化描写。
8.“爹站起身,刹刹腰里的蓝布,自告奋勇要立即走汲县“爹满有信心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天
一夜走过二百三“,体现出爹对儿子的爱,为了找复习资料徒步一百八十里,而“满有信心,的
语言,也表现出他的自信倔强;“爹的鞋帮己开了裂,裂口处涸出一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
爹的鞋扒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
脚”“爹仍是笑,把脚收回去‘没啥,没啥”,体现出父亲的坚强。
9.这篇小说用大量篇幅写了父亲找资料之前和找到资料之后的事情,但并未交代父亲寻找资
料的过程,这样故意留下部分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根据原文第⑩段“我忙把爹的鞋
扒下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可知,对父亲“血脚“的直接描写也侧面表现了他寻找资料的不易,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关爱。
小说以第一视角叙事,在“我”的视角叙述下,是不清楚父亲寻找资料的过程的,这样也合乎情
理。
文言文阅读:答案:10.B; 11.C; 12.C;
13.(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
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解析:10.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 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段大意为:“(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
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 以至于境内百姓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丟失棄
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査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内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
了吧。’进行搜査,果然如此。”
11.“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有误。“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
称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12.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派使者偕同”错,使者只是“谕
以指意”,并非偕同调解。13.第(1)句中“锡”通“赐”;“虔”:恭敬;“而”连词,表转折;“处之安乎”是反诘语气,“之”
代词,指这样的事,第(2)句中“救正”“世”“固” 为得分点,“云”字翻译时可以略去。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
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
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
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
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
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
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
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
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处死刑。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
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
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
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
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
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
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
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
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
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
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曾公亮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
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古代诗歌阅读
14. D 解析:第五句为诗人由喜雨而产生的想象之景,为虚写,而非“雨中赏稻”
15.①首联通过描写夜感霖突降带来的凉爽,表现惊喜;
②颔联直接点“喜”,为溪流因这场雨而水足高兴;③颈联,诗人想象庄稼因这场雨而长势更好,觉得特别开心,连雨打桐叶声也变成了最美妙
的音乐;
④以“我”之欣舞衬托广大农民因这场甘霖及时到来而生的狂喜之感。(得出三点即可)
理解性默写:
答案: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
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
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语言文字运用:17.B;18.A;19.B
解析:17.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
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中性词。前者望文生义。应选“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联合式中性成语,作谓语、定语,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
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琳琅满目: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与语境中的情感色彩及对象不妥。应选“五花
八门”。
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
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前者强调“做事
不知变通”,后者强调查“不求进步”。应选“刻舟求剑”。
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与后面的“事情”有重复,用法错误;迫在眉睫:形容事
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应选“迫在眉睫”。故选 B。
18.B 项,成分赘余,去掉“来自于”中的“于”,另外从语境语意的角度,去掉“很多机构
商家宣传的大数据”中的“的”,因为“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作“宣传”的宾语;C
项,句式杂糅,去掉“据”或“发现”,去掉“被……所”中的“所”;D 项,句式杂糅,去
掉“据”或“发现”,末句依陈述角度的一致性,选择被动句表述为佳。故选 A。19.A 项,注意前后语言形式上延展呼应,“不是……而是”的句式搭配;C 项,“获得一些
有益的信息”语意游离中心;D 项,与后文语意不照应统一,注意后面语境“出手”“野蛮生
长”之意,意味着不是“不得力不到位”。故选 B。
20.答案:“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上锅蒸的蔬菜体积
不要太大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了解语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横线前后文的内容,再运用逻辑思
维能力,推测出横线上所要填写的内容:本段材料是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蒸”文化。
第①处,根据后文“这是因为‘蒸’……的要求”可知,这里应填“ ‘蒸’这种烹饪方式值得
提倡”等相关内容;
第②处,根据后文“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可知,这里应填“几乎所有的菜
都是可以‘蒸’的”等相关内容;
第③处,根据后文“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可知,
这里应填“上锅蒸的菜体积不要太大”等相关内容。
21.答案:2019 年 4 月 21-28 日,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 5 枚金
牌,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①2019 年 4 月 21~28 日;②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④
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
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
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言即
可。本则新闻共 4 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 年 4 月 21-28 日(时
间),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事取
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
信息: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
22 作文:【材料解析】 褚宏生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匠人精神。虽然时代变迁,但是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一生
只做一件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美。
匠人精神并不是变化之敌,既要改变,也要坚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保持适应与变化固然
重要,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相对不变的,总有一些价值是永恒的。对于个人和集体来说,对浮躁
的摒弃,对某些价值的坚守,是走向未来的助力。
【立意参考】
从工匠精神的角度立意。谈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弘扬,对待工作、职业、事业的精
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