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Word版附答案)

ID:424651

大小: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康区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卷(二)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 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借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 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 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 “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组被代 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 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幻 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 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 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 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 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 中,生生不灭。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蓉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她并不 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深度 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蓉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是她的“原乡”,无论 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蓉在她盛年时回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 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席慕蓉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 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遇合了。 于是我们知道,在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 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乡”的情结甚至 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 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 “根”。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还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的地方 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能 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感染的心灵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 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那一处“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 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感”——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 乡。 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 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戏曲文化存在的 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 (摘编自《地方戏曲的“原乡意识”该醒了》,作者罗怀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原乡意识”深埋于子孙后代的骨子里,比“原乡情结”更深刻,不受后人的感知和经验左右。 B.草原、马群、帐篷、长调演奏的旋律可能冷不丁就会激发蒙古裔人内心深处的“原乡意识”。 C.《阿姐鼓》的作者没有去过西藏,作品却感动国人,在于原乡情感让人们拥有共同的感受。 D.只要作家追求将“家乡情感”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中国传统戏就能够复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论述层次清晰,由“家乡意识”引出“原乡意识”,由此接着论及“原乡情结”。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逐一分析“家乡意识”“原乡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内涵特点。 C.文章通过列举台湾作家席慕蓉与家乡的遇合之事,充分证明了“原乡情结”的存在。 D.文章在论述“原乡意识”的特点时,侧重分析“原乡情结”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满足对于曾经家乡的记忆和联想,我们格外重视对家乡风土人情、俚俗趣味的表现。 B.即使只是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也可让“原乡意识”沉淀在潜意识中。 C.“原乡意识”使得远徙的后世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知道自己的源头和根。 D.“原乡情结”可能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它更开阔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中国政府控制着中国三大移动运营商,并一直在指导它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部署大 规模 5G 测试网络。投资分析师克里斯莱恩表示:“中国运营商将自己的工作视为执行政府政策, 而大多数全球电信公司试图平衡竞争因素,因此自然会放慢投资步伐。” 中国政府还承诺向中国运营商提供大量 5G 频谱。与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运营商相比,这种 安排要宽松得多,在这些国家,运营商向监管机构支付数十亿美元,以获得使用频谱碎片的权利。 为中国移动运营商建设基础设施的中国塔公司表示,在政府分配频谱后的 3 年内,该公司将有 望实现 5G 覆盖中国。在美国,这一进程可能会慢得多,因为需要建设更多基础设施。 诺基亚全球 5G 技术开发主管迈克墨菲表示,中国运营商将主要使用与 3G 和 4G 类似的频段, 这将使它们能够重用一些现有的基站。但在美国,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计划使用一种高频频 段,这种频段的信号传输距离较短,所需的基站数量是 4G 的 3 至 4 倍。运营商需要与每个城市就 安装这些站点的合同进行谈判,一些城市已经发出了抵制的信号。 (摘编自《中国为何在 5G 领域遥遥领先》) 材料二:5G 的“领跑”优势,来之不易,凝聚着中国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以中兴通讯为例,2013 年至 2017 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达 563.18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 比例约 12%。2018 年 1-9 月,研发投入为 85.26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4.5%。 专利数字更为直观。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中兴通讯专利累计超过 7.3 万件,全球授权专利 累计超过 3.5 万件,其中 5G 专利申请超过 3 000 件。 中兴通讯研发的业界首个基于 AI 的 5G 网络切片商用运营系统,实现切片敏捷部署、智能分析 和快速自愈,极大地简化 5G 网络运营,运维效率提升 30%以上,建网成本降低约 20%。 截至 2019 年 2 月底,中兴通讯已与全球 30 家运营商开展 5G 合作。 (摘编自《5G 争夺战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材料三:4 月 2 日,在 2019 互联网岳麓峰会上,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深度诠释了“4G 改变生 活,5G 改变社会”的观点,他通过实际案例对“5G 改变社会”进行了阐述。 5G 可以实现 4K 超高清直播。1 月 13 日,通过中国移动的 5G 试验网络,成功将央视春晚深圳 分会场 4K 超高清信号回传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机房,实现了我国首次 5G 网络 4K 传输。 5G 可以实现 VR 远程实时教学。中国移动通过 VR 将成都一个小学和四川凉山一个小学实时连 接,经过 5G 传输,实现了“两个学校的孩子们坐在不同教室进行同一场教学。” 5G 可以实现远程医疗手术。3 月 16 日,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了全 国首例基于 5G 的远程人体手术。 5G 可以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比如环境监控、智能路灯、智慧政务等。此外,5G 还可以实 现智能化无人驾驶、智慧生产等。李跃认为,5G 既是一个高速率低时延的移动网,又是一个可以 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专用网,5G 发展将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改变。 (摘编自《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5G 发展将为社会带来巨大改变》) 材料四:在 5 日闭幕的 2019 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5G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受关注。不 过,一些业界人士也提出了这种新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 德国凤凰接触器公司通信软件研发负责人弗兰克·哈克梅尔在工博会上说,随着无线网络从消 费领域扩展到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5G 时代的网络安全需要更加重视,而网络运营商应该负起更 大责任。 此外,也正是由于 5G 时代的工业生产将更依赖公共网络,网络服务的可靠性需要相应提高。 德国西门子公司数字和创新部门副总裁安德烈亚斯·克普克告诉记者,对于工业界来说,最看重的 其实并不是传输速度,而是可靠性。 克普克说,虽然 5G 在技术上更先进,但技术更复杂,零部件也更多。这些因素都增加了 5G 网 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不过,对于 5G 的挑战和潜在风险,业界专家总体仍持乐观态度。德国博世公司通信和网络技 术部负责人安德烈亚斯·米勒认为,这些并不是大问题,因为新技术的问题总是会在使用过程中逐 渐解决,而且全球业界已经有不少抵御网络风险的传统方法和安全机制。 (摘编自《工业领域的 5G 之路仍存挑战》)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获得政府分配的 5G 频谱后,中国移动运营商将使用类似 3G 和 4G 的频段,利用现有的一 些基站,在三年内实现 5G 覆盖中国。 B.由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兴通讯 2013 年至 2018 年 9 月间研发投入接近 650 亿元人民币,占 营业收入比例 10%以上,高投入获得了大量专利。 C.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 4K 超高清信号回传,成都与凉山小学远程实时教学等,表明 5G 具有 网络传输信号更清晰,传播速度更快等特点。 D.5G 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环境监控、智能路灯、智慧政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实现智能化无人驾驶、智慧生产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中国体制下,5G 的推进得到了政府的统一指导、协调和大力支持,这使中国在 5G 领域 遥遥领先,这是国外一些运营商很难做到的。 B.5G 争夺战让中国相关企业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有些技术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C.相对于 4G 重在关注人民的生活,5G 跳出生活层面,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层面的发展,服务 于各行各业,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改变。 D.5G 技术要想在工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需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建设、维护成本等方面 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 6. 同样是对 5G 相关消息的报道,前三则材料在报道内容上各有怎样的侧重?是怎样突出各自 的侧重点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聚 宴 符浩勇 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豫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 得大半个小时呢。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 好说或不能说的。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有好事者欺我不胜 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 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丁字路口 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 弄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捞着。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 抵上养家糊口。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我和他 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阿炳酒量并不 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朦胧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由此我常 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 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 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他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他未必相信 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你就图个心安?”他却说: “不是心安不安。只要他们高兴,而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也许这只是缘起。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心情也不会平 静。 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主讲人林山 似乎还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九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木板钉成的墙壁、渴 求的眼神、龟裂的手指等等,诉求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 所有的人。现场募捐时,我掏了 600 元,阿炳捐了 2 000 元。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那时, 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 怕是一个月。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 41 人 捐了 16.4 万元。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 的。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图片,包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很多 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的孩子。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种种情况表 明:我们受骗了。但阿炳并无失落,他始终相信他固执的直觉:林山深邃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一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儿生分,害怕他会提 起因我的冒失而引致的尴尬结果。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但阿炳像没 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对捐助贵州大山的事只字不提。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菜馆去,依 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菜,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沉醉过。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友来了, 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菜馆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 里说呢? 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飘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待在街边沐浴一番。不想阿炳从 店里出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桌,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 个座位。我机警地问:“还有谁?” 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还记得吗?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 他,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的……好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 款)的来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那晚,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烂醉;那晚,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浪潮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 里好亮好亮。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写阿炳叫“我”到他的音像店去,却不肯在电话中告诉“我”究竟有什么事,这 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也暗示阿炳想要告诉“我”的事情不同寻常。 B.小说第 5 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 比,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的餐桌风气。 C.小说第 8 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 阿炳交往中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D.“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 窝囊,心情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 8.小说塑造了“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 这篇小说在被收入作者的一部小说集时,标题改为“拯救”,你认为“聚宴”和“拯救”这 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①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 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 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 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 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 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 海死。寻干当三班院②。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抵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 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 “群臣进秩事理各异 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 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 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 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 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 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节选自《宋史·孙洙传》) 注①丱(guàn):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 差遣三班使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 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B.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 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C.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 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D.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 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 B.“制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选拔特殊人才的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称“制”,故名。 C.“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D.“跽”,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跽”,表示恭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洙年少登第,深受时人器重。他未冠考中进士,后被包拯等人举荐参加制科考试,进献五十篇 策论,陈述政事切中事理,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 B.孙洙直言进谏,为官革除弊端。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并请求增加谏官 数量;主管三班院时,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 C.孙洙请求外任,为民阻止苛政。他不满王安石驱逐谏官御史,主动请求补任地方官职;在海州知 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缗钱以求政绩,他极力争辩。 D.孙洙学博言雅,文风典雅华丽。他熟悉典章旧制,谈论古今之事很有条理,且出口成章,对人不说 粗鄙之语;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5 分) (2)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绝句,完成 14~15 题。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① 范成大 黄鹄飘然下九关②,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③,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注①周子充:名必大,字子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为人刚正。奉祠:宋代所设祠禄之 官,不需任职,只领俸禄。周子充在孝宗时期遭权奸排挤,请祠得到批准。②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 大鸟,善高飞。九关: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③倾盖:车盖倾斜,停下车子。盖,车盖。《孔子家语·致 思》:“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江船载月、月客同回,诗人想象周子充的归乡之途,有明月为伴,充满诗情画意。 B.诗中“沾巾”一词语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的这首诗相同。 C.结尾作者抒发感慨,虽然再会之期难料,但尚可喜的是彼此鬓未斑白,来日方长。 D.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写离别不落凄切缠绵的俗套,情感豁达慷慨,深沉而爽朗。 15.请从“送归”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 了雄阔而又萧条的长江秋景。 (2)《蜀道难》中把行人在青泥岭上行路时的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表现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是诗人全部的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一些人对野生动物制品近乎狂热的痴迷,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象牙盗猎和售卖网络。尤其近年来 随着盘手串的风气兴起,对象牙珠子的需求更加旺盛,这个网络幕后的操盘手们 ,创造了 一个自认为 的销售模式,市场日益壮大。而这背后是整个非洲象种群的灾难,每根象牙背 后,都是残忍的杀戮,手串上精美的象牙珠子,其实都是杀生的记号。大量的象牙需求,会刺激整 个犯罪链条,即使是普通游客最零碎的购买需求,也是盗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盗猎的势头再不遏制,非洲象将在 10 年到 20 年内灭绝。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 。为了 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始,中国宣 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这一“象牙全面禁贸令”也被称为“全球保护野生大象 最重要的单一举措”。而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无疑是在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见机行事 无懈可击 义不容辞 自食其果 B. 随机应变 天衣无缝 责无旁贷 玩火自焚 C. 见机行事 无懈可击 责无旁贷 玩火自焚 D. 随机应变 天衣无缝 义不容辞 自食其果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来自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 B. 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由盗猎分子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里提供 C. 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都会变成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 D. 销售资金的源源不断,使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流到了盗猎分子手中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从 2018 年 1 月 1 日 开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 B. 为了增强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中国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 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 C.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宣布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始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 D. 为了增强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中国宣布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始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①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 0.25~2 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 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② 。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 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③ ,那么记忆的死 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词语概括中华文明的四个特征。(5 分) 回顾历史,能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诸多优秀、深邃的特征。中华文明的中和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 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华 文明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与周围互相补充,吸收,融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明的中华 文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二是广开言路,三是举贤授能,四是以法为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 过了无数次的革新,而每一次革新都带来长足的发展,正如《周易》所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 易。” 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认为,当下时代是仓促的,所以成功要趁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花期。 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学校拟举办一场辩题为“成功要趁早/成功不必趁早”的辩论会,请你选择 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辩论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南康区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 解析 A 项,“‘原乡意识’深埋于子孙后代的骨子里,比‘原乡情结’更深刻”表述错 误,文中并没有将“原乡意识”“原乡情结”进行比较。C 项,“《阿姐鼓》的作者没有去过 西藏”,于文无据;D 项,“只要……就能够……”逻辑关系分析有误,原文用的是“可能”,而 不是过于绝对的表述。 2.B 解析 B 项,“逐一分析‘家乡意识’‘原乡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内涵特点”,不合 文意。“家乡意识”只在文章开头提及,并没有举例论证“家乡意识”的内容。 3.A 解析 A 项,不合文意。原文说“在地方戏曲中”,选项扩大了范围。 4.A 解析 A 项“在三年内实现”错误,原文为“有望实现”;张冠李戴,“有望在三年内实 现 5G 覆盖中国”的主体是中国塔,而不是中国移动运营商。 5.C 解析 C 项“5G 跳出生活层面”错,5G 同样关注民生。 6.内容上的侧重:①材料一侧重报道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中国 5G 领先的原因。②材料二侧重 报道中国 5G 领跑与中国企业坚持创新密切相关。③材料三侧重报道 5G 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 大改变。如何突出的:①材料一主要通过中外对比,突出我们的优势。②材料二主要通过列 数字,突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付出和收获。③材料三主要通过实例来突出 5G 发展为社会 带来的巨大改变。(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7.B解析 B 项,“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的餐桌风气”理解有误。 C 项,“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理解不够准确。D 项,“‘我’冒 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理解有误。 8.①“我”作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切身的见闻和感受来讲述阿炳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 性和抒情性,更加感人。②“我”作为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我”应邀去阿炳家, 一路上的所见所想使现实与回忆巧妙对接,使小说内容多而不乱,结构紧凑。③“我”侧面 烘托了阿炳的形象。“我”与阿炳对待乞讨者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反衬出阿炳 的可贵品质。④“我”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我”有心行善但又总担心上当受骗,这 种犹疑的心理代表了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我”的转变表达 了要相信善良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设置作用的能力。解题的时候可以从人称、线索、人物形象的对比 等角度切入。 9.答案 (示例 1)“聚宴”更好。理由:①“聚宴”是小说的情节框架,其他相关事件有机 融入其中,使作品收放自如,结构严谨。小说以阿炳打电话邀“我”去他的音像店参加聚宴 为框架,将“我”在赴宴路上的所见所想所感巧妙自然地融入其中。②“聚宴”是小说的主 要内容。小说多次写到“聚宴”的情景,“我”与阿炳是在宴席上相识的,后来又常相邀小 聚农家菜馆,林山失踪的真相也是在阿炳家的餐桌上揭晓的。③“聚宴”朴素含蓄,看似平 淡客观,既不揭示主题,又不渲染情感,但却给人留下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 (示例 2)“拯救”更好。理由:①“拯救”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核心情节是林山为拯救 贵州偏远落后山区教育而辛劳奔走,“我”和阿炳在他感召下为拯救山区教育而捐出善款, 因此“拯救”二字是精当的概括。②“拯救”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描写阿炳、林山 的行为,以及“我”由怀疑到相信人性的真诚这一转变,肯定了献出爱心拯救他人的精神。③ “拯救”虚实兼备,言简义丰。“拯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阿炳、林山和“我”救助他人 的行为,也指“我”灵魂上获得的救赎。④“拯救”突出了阿炳乐于助人的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及深入解读文本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点, “聚宴”“拯救”二者都可以选择,然后考虑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最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来 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要言之成理。 10.D 解析根据前后文可知“群臣进秩,事理各异”的意思是“群臣晋升品级,原因各不相同”,据此 可排除 A 项和 C 项;“简便”不宜分开,故排除 B 项。 11.D 解析 “跽”不都是表示恭敬,如《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中的“跽的“跽”,就是警惕 的意思。 12.B 解析 B 项混淆时间,“应诏上疏”在兼任同知谏院之前。 13.参考答案 (1)发运使调集百姓来修浚漕渠以通盐船,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上奏请求停止这 项徭役。 (2)当时参知政事职位有空缺,皇帝打算任用他,多次派宦官、御医前去慰问探视。 解析 (1)采分点分别是:“浚”,修浚,疏通;“以”,连词,表目的;“止”,使停止,废止; (2)采分点分别是“阙”,空缺;“数”,屡次,多次、再三;“劳问”,慰问。注意语意贯通。 14.B 解析 B 项“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的这首诗相同”错。本首诗中的“沾巾”是离别之泪,而王 勃诗中是不要流泪。本诗是为明日的离别而流泪,是悲伤。王勃诗中说的是不要像那些无为之 人一样,哭哭啼啼,是乐观。 15.①有对友人的赞美欣赏。周子充归去如黄鹄飘然而去,有明月相伴,洒脱不羁,飘逸自在。②有对 友人的劝解宽慰。离去并非博得高名,既然身退,还是姑且开怀面对。③有对友人留恋和对重逢的期 许。曾经相知情深,虽然别后无期,好在我们鬓还未斑,犹可期许。16.(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7. C 18. C 19. D 20. ①以记忆(背)古诗为例 ②就要对它进行编码 ③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 21.答案 中和 包容 开明 革新 评分标准:对一个 1 分,两个 2 分,三个 4 分,四个 5 分 解析 “中华文明的中和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和世界面 临的种种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里有“中和”的特征,“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 容性”这里有“包容”的特征,“开明的中华文明”这里有“开明”的特征,“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 过了无数次的革新,而每一次革新”这里有“革新”的特征。 22.作文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成功要趁早。 2.成功不必趁早。 3.大器晚成也是一种成功。 4.厚积薄发,成功在于长期积累。 偏题立意: 1.成功因人而异。(审题不清,观点指向不明,将“成功的早晚”偷换为“成功”) 2.早成功或晚成功都是一种美。(罔顾任务指令中的“请你选择一个观点”,折中立论,属偏题立 意) 3.不成功也是一种成功。(泛化主题,有偷换概念之嫌,属偏题立意) …… 范文 成功不必趁早 尊敬的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成功要不要趁早”这个问题。我方的观点是成功不必 趁早。 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言下之意就是成功也要趁早,这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是,我 认为成功需要等待,不可操之过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言壮语着实也有些道理,但若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来讲,却 难掩其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是一个等待,推及成功,也不必趁早。《种树郭橐驼传 》 讲了一个人如何成功的道理,郭橐驼虽说只是在种树,却深谙事物发展的规律,“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 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探其成功的奥 秘,关键在于等待,扎扎实实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凡事欲速则不达,急于趁早成功往往会使 期待成空。   成功的花期受诸多条件所限,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等量齐观。 美国有一位活了 101 岁的老奶奶,叫“摩西奶奶”,她 76 岁开始绘画,80 岁举办画展,轰动 美国,享誉全球。摩西奶奶曾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 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恰如中科院院士李曙光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花不同,花期 自然各异。君不见古有方仲永,早早“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但其父急功近利, 令其早早“泯然众人矣”。君不见无数渴望一夜暴富者,慨然入传销组织,最终身无分文成笑谈。 君不见揠苗助长功白费,伤及根本无力回天,最终毁于一旦。成功不必趁早,只有顺其自然,才能 水到渠成。 天道有常,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谓“顺之”“逆之”,难道说的就是要趁早吗?绝不是! 方不失为智者。唯有提升自我,放眼世界,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运筹帷幄,才能在实 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所以,成功不必趁早,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吾辈少年,尚在校园,未来可期,成功可期,但成功需要等待,成功不必趁早。唯有如此,才 能积蓄力量,取得更大的成就,切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唯有如此,才能在该沉潜的时候,砥 砺德行,提升素养,切不可利欲熏心,丢失初心;唯有如此,才能如诗所言“微微风簇浪,散作满 天星”,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方认为,出名不必趁早!谢谢大家! 参考译文 孙洙,字巨源,是广陵人。儿童时就能作文章,未到二十岁被擢拔为进士。包拯、欧阳修、 吴奎推举他应试制科,孙洙进献对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切实。韩琦阅读后,深深地叹息道:“恸 哭流涕,畅谈天下之事,真是当今的贾谊啊!”两次升为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年间征求直言, 因为孙洙响应诏命上疏陈述时弊要务十七件事,后来大多施行,任命他任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他 上奏请求增加谏官名额以拓开言路。所有的章奏,孙洙都焚烧手稿,即使是亲子弟也不得闻听。王安 石主张新法,罢逐了很多谏官御史,孙洙知道这一做法不对,却独自沉闷不能有所谏诤,只是竭力请 求补任外官,得任海州。免役法施行后,常平使者想要增加征敛缗钱,来取得盈利作为功劳,孙洙极力 反对此事。正值春天干旱,发运使调集百姓来修浚漕渠以通盐船,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上奏请 求停止这项徭役。旱灾蝗灾危害百姓,孙洙到朐山举行祈祷仪式,刚撤去祭奠物品,天就下起大雨,而 蝗虫也都赴海而死。不久干当三班院。三班院管理的武官超过一万名,他们的功过记录不清楚,前后 矛盾,官吏徇私舞弊,公行欺诈奸伪。孙洙革除其中尤其严重的八件事情,定为制度。同修起居注,晋 升知制诰。此前,百官根据劳绩考核进行晋级,都采用一定的书面文字,孙洙建议说:“群臣晋升官级, 原因各不相同,却同用一种措辞;至于有的一门之内,数人拜谢恩赐,名位身份各不相同,全部采用同 样的格式。一味地追求简省方便,这不是用来畅达帝王之言、重视诏令敕令的做法。”皇帝诏令从今 以后的封赠荫补,每次举行大礼就对措辞格式作一次改动,其余的恩赐依照等级撰定。元丰初年,兼 任直学士院。澶州一段的黄河得到平治,修建灵津庙,诏令孙洙为它书写碑文,神宗称赞他的文才。 他被提升为翰林学士,刚过了一个月,就患上疾病。当时参知政事职位空缺,皇帝打算任用他,多次派 宦官、御医前去慰问探视。约好了入朝时间,孙洙病情稍有好转,在家中练习叩拜谢恩的礼节,倒仆 在地不能起身,竟然因此去世,终年四十九岁。皇帝在朝堂上嗟叹惋惜,赏赐他家助丧钱五十万。孙 洙博闻强识,通晓典章旧制,讲述起古今事例都很有条理。随口说话都自成文章,即使对亲近密友,也 不曾说一句粗鄙的话。他写的文章用词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们都以宰相之位来期待他,他 却不幸早逝,当时的人们都对他深表爱怜。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