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90 分钟
要求: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荀子·天论》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
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据此可知,荀子强调的是( )
A. 天对人的主宰 B. 节约自然资源
C. 发展的持续性 D. 自然服务于人
2.“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序
列仍用“大夫士”。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制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
大夫土强调的是等级;土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出现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 )
A. 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
B. 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士”阶层
C.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3.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 7~前 5 世纪楚
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4.如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内容 出处
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
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
《汉书食货志》
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 《汉书衮帝纪》A. 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 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C.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 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5.汉武帝时期,关于“阿党法”的内容,据张晏的注释是“诸侯有罪,博、相不举奏,为阿
党”;关于“左官律”的内涵,据服度虔的注释是:“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王侯
也。”这些规定反映出( )
A. 汉代监察制度完善 B. 汉代人事制度细密
C. 诸侯政治地位削弱 D. 七国之乱后果严重
6.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A.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D.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7.阅读下列表格信息,指出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地域年代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 经济格局变化 B. 朝代时间长短 C. 王朝力量强弱 D. 疆域面积大小
8.宋代江南地区的民众因财产纠纷等上诉公堂的现象很常见,由此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
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当时规定:“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
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据此可知宋代( )
A. 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C. 政府的有效管理促进维权意识觉醒 D. 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观念转变
9.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
菜?”这反映出,宋代( )
A. 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 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 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 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10.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四大中心。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
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
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据此可知( )
A. 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B. 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 宋代印刷业发展推动了程朱理学兴起
11.据学者考订,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位,宋人婚姻论财风
气十分普遍,甚至出现“自五季(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说
明,宋代( )
A. 婚姻习俗重视物质利益 B. 婚姻买卖现象较为普遍
C. 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 D. 财富多寡决定家庭成败
12.巡抚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宣宗时,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巡抚
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
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关于明代巡抚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A. 明代巡抚已正式演变为地方长官 B. 明初地方“三司”制不利中央集权
C. 设置的最初目的是镇压地方动乱 D. 利于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
13.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
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14.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勾结倭寇,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
注入城市,“流移他乡趁食佣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
上( )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D. 导效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15.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 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 28641 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
.(1616 年)则达到 69057 件。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 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 B. 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
C. 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D. 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
16.雍正五年(1727 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
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
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 )
A. 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 B. 经济实力下滑严重
C. 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 D. 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17.史学界普遍认可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对军机处设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
点。下表最能说明( )
设立时间 认可的历史依据 不认可的主要理由
1726 年 为了用兵西北,设立“军需房”,参赞军务。
临时性军务机构,无专职官员、
无官衙。
1729 年 正式更名“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只有兼职官员,皇帝随时召唤,
皇宫内设值房。
1732 年
全称“办理军机处”直至清亡;专设军机大臣、
章京等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军机处名称、职能等业已具备。
A. 历史解释往往有随意性 B. 主观阐释难以还原历史真实
C. 史学研究决定历史发展 D. 不同研究视角影响历史结论
18.《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
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
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
“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 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19.郑观应在评述某种企业组织形式时说:“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然
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
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京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继,二弊俱去。”郑观应实际上( )
在A. 肯定了官办洋务企业的优势 B. 主张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相结合
C. 主张国家加大力度扶植私人资本 D. 意在强调朝廷吏治腐败
20.1840 年 4 月,美国领事告诉清朝某官员英国将派军远征中国的消息,但该官员将其称之为
“谣言”,英军舰队抵达广东海面后,该官员还上奏皇帝:“伏查英夷来船,所配兵械较多,
实乃载运鸦片。”由此可知,该官员( )
A. 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缺乏清晰 认识 B. 对鸦片战争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
C. 判断敌情失误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D. 认为英国鸦片走私行为不足为虑
21.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
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 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C. 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 促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办厂合法化
22.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
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
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 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 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 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23.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
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
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C.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24.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
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对
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D.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25.“战争重组了新 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
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指( )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2017 课标全国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
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7.(2019 课标全国Ⅱ,28)1898 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
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
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8.(2018 课标全国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
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
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列强认为征收厘金(厘金是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时,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值百抽一的商业税)
不利于洋货竞争,提高关税必须以取缔厘金为条件。在此情况下,从 1900 年开始,清政府取
缔内地厘金以换取列强对中国提高关税的支持。可见,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 )
A. 营造民族工业良好的市场环境 B. 屈从列强以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C. 扭转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D. 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
30.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
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
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 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 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 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1.(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父之所责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训》
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击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
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
为”。
——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国自强之本在
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
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
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
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
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
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
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
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
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
——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内容 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家
规、家训”有何积极作用?(10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对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4 分)
32.(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
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
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
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
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4 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材料 史学家李时岳认为:近代中国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使中国从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这表现为向下沉沦的趋向;另一
方面,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表现为向上发展的趋向,在这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讲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 19 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以“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为主题
进行论证。(12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 字左右。)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答案】C 【解析】材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
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中可以分析出荀子认为
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故 C 项正确;A 项说错误,荀子认为人定胜天;
B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材料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 项比较片面,排除。
点睛:材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
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
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是指加强农业生产,节约开支,天时就不会使人贫困;衣食充
足,按天时变化活动,天时就不会使人生病;遵循自然规律行动没有差错,天时就不会加祸
于人。给养少而又很少劳作,老天就不能让他保全;违背规律而又肆意妄行,老天就不能让
他平安。
2.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原先按照分封制等级排列的“大夫士”变为知
识分子和官僚的结合体“士大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说明随着各国经济和政治的
发展,古代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而伴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开始大显身手,
故 A 正确;商业活动与题干表述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无关,故 B 错误;材料信息未
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故 C 错误;材料信息也未涉及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故 D 错误。
3.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
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 A 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
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 B 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
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
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 D 项
4. 【答案】A 【详解】表格信息可知,汉代禁止商人贿买土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
从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故选 A;禁止商人购买土地,不能说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故 B
错误;材料中“有效地”抑制商人对土地的兼并,而没有体现抑制其他阶层,故 C 说法错误;
材料抑制商人对土地的兼并,没有涉及限制商业规模,D 与材料无关。5. 【答案】C 【详解】材料信息“诸侯有罪,博、相不举奏,为阿党”“绝不得使仕于王侯
也”说明中央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加强,诸侯的政治地位在削弱,故 C 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
出监察制度的完善和人事制度的细密,故 AB 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七国之乱的后果,故 D 错
误。
6.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中“听卖永业田”、“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寺观广占
田地……侵损百姓”、“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政府对贫贱庶人变卖
永业田及富庶兄弟、寺观及王公百官的占田行为无力管控,这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
有限,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唐朝时期自耕农仍占主体;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听
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
由买卖;D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的占有情况,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7. 【答案】A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西汉到宋代,我国北方户数整体上不断减少,
南方户数整体上呈不断增长趋势,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A 项正确;材料中
南北户数的变化与朝代时间长短、王朝力量强弱及疆域面积大小均无直接关系,排除 B、C、D
三项。
8. 【答案】A 【详解】据材料“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
的‘书铺’”可知,宋代司法领域出现新的变化;且据材料“‘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
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可知,“书铺”是一个政府承认的合法职业,具有执业证书,
这说明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A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恶化,B 错误;材
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有效管理”及“城市规模扩大”,C、D 与材料无关。
9. 【答案】C 【详解】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
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了商业的发
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 A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
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 B 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
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 D 项排除。
10. 【答案】B 【详解】从两宋时期雕版印刷的四大中心多在江南,唯一在江北的汴京纸张
质量较差,可知 B 项符合题意。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于题意中无从反映,A 项不符合题
意;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C 项错误;印刷业的发展有利于程朱
理学的宣传,却不是其兴起的原因,D 项错误。11.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中“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
位,宋人婚姻论财风气十分普遍”信息可知,宋代婚嫁习俗在受到商品经济冲击的同时,出
现了背离传统价值的现象,这表明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
料中的“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位”不能反映对物质利益的
重视;B 选项错误,材料侧重讲述婚姻论财风气,与婚姻买卖现象无关;D 选项错误,材料主
旨为宋代婚嫁习俗的重财风气,而非财富对家庭成败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12. 【答案】D 【详解】结合题干可知,“巡抚”由中央所设,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
其权力有利于制约地方官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说明“巡抚”亦受中央节制,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巡抚”为中央官性质,有实际权力
但非地方官员,故排除。B 项,材料与三司是否有利于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C 项,“巡抚”
最初由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时产生,C 表述错误,故排除。
13. 【答案】D 【详解】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
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
与决策政事,故 A 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 B 项错误;批
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 C 项错误。
14. 【答案】C 【详解】C 项,从“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
田,采矿淘金”可知,这些流民中有一部分成为了雇佣劳动力,这有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现和发展。故 C 项正确。A 项,从“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政府并
未实行海禁;材料也无证据显示政府试图实行海禁。故 A 项错误。B 项,我国古代小农经营的
农业经营方式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故 B 项错误。D 项,白银成为通用货币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
关系。故 D 项错误。
15. 【答案】C 【详解】由材料中 1612 年瓷器的“28641 件”到 1616 年瓷器的“69057 件”
可知,中国瓷器外运数量大幅增长,海外市场进一步被拓展,故选 C 项。瓷器在宋代就已成
为外贸品,而材料已是明代,故排除 A 项;材料只能说明中国瓷器整体的外运规模扩大,但
不能说明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因为材料并未明确瓷器主要出自官营还是私营的问题,故
排除 B 项;材料只能说明万历时期海禁政策有所放松,D 项“废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选项内主语和程度词的运
用即可作出判断。16.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中叶,随着江南地区民营手工业的发
展繁荣,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纷纷转向获利更高的手工业部门,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
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清朝中叶江南地区经济实力并未严重下滑;C 选项
错误,农业产量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力下降,当时江南地区越来越多居民种植桑麻等经
济作物;D 选项错误,虽然当时已经出现雇佣关系,但材料信息并未反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
项。
17. 【答案】D 【详解】据材料“表格信息军机处设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可知,军机处
的设置经历了“临时性军务机构,无专职官员、无官衙”到有“兼职官员”及“名称、只能
等业已具备”的过程,因此影响了对军机处年代的确定,这说明研究的视角不同,得出的历
史结论也不一样,D 正确;A 违背史实;主观阐释受主体认知的局限性及社会环境的制约,难
以还原历史真实,但 B 与材料无关;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发展,C 说法错误。
18.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
心地位,从材料“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的冲击,故答案为 D。鸦片战争期间,
出现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不是鸦片战争后才推动向西方学习,A 错误。
“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B 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局限
在器物层面,还没有意识到传播平等观念,C 错误。
19. 【答案】B 【详解】据材料,郑观应认为官办工商业难以解決资金困难,商办则有诸多
障碍,应发挥政府和民间优势,通过“官督商办”以达到“两弊俱去”,更好地发展实业,故
选 B 项;A 不是郑观应的观点,排除;C 项不是主要意图,不是大力扶植,而是要“官督商
办”,故排除;D 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20.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官员在美国领事的告诉和英国军舰抵达之后,都
没有认清英国发动战争局面,A 正确。该官员要负责任,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腐
朽落后的封建制度,BC 错误。该官员认为英国走私鸦片,并上报朝廷,说明该官员对走私鸦
片也较为重视,D 错误。
21. 【答案】B 【详解】根据“换约”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了
汉口、九江等十个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故 B 正确;甲午战争后列
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 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C 错误;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外国办厂合法化,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合约”,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
影响分析解答。
22.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
官员……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是以经济利
益为主导,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条约的内容,尽可能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一直是专制
主义以及天朝上国的思想,所以非常注重形式,这就体现了两国的治理秩序差异。缺乏近代
外交经验和不了解世界形势并不是本质反映,故 A、B 项错误,C 项正确。材料本质上反映的
是两国政治体制以及思想的不同,也就是治国秩序的不同,与国际公法没有关系,故 D 项错
误。
23 【答案】A 【详解】据材料提到,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
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清政府的外交逐步
与国际社会接轨,有近代化的趋势,故 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
回绝,故 B 排除。清政府外交观念逐渐与世界接轨,并不等同于出卖国家主权,选项 C 排除;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过于绝对,故 D 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现象的解读,即从一开始寻求更改条约到“如约者即为应允”、“违
约者概行驳斥”,说明清政府外交观念的变化。
24.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的信息可知
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允许在华投资设厂,故 D 项正确;A
项是《南京条约》,排除;B 项是指鸦片战争,排除;C 项是指《辛丑条约》,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分析出是甲午中日战争;根据
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
25. 【答案】C 【解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胜利,在东亚确立了新的格局,确立了新的东
亚国际关系,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鸦片战争未确立新的东亚国际关系,选项 A 不符合
题意,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和新的东亚国际关系无关系,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也未在东亚确立了新的格局,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关系。
2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题干材料反映了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
减为 1 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 A 项正确。题
干材料反映的是煤炭的流通销售环节,与煤矿管理无关,故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列强
对煤矿业的控制,故排除 C 项。李鸿章利用政府特权操纵煤炭出口税的做法造成不正当竞争,不利于煤矿业的发展,故排除 D 项。
2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题干材料来源于 1898 年的一份英文报纸的报道,其报
道的内容并不符合事实,但可以反映出报道者的一种主观态度,即把慈禧太后看作是改革的破
坏者,这实际上是一种同情、赞同改革的心态,故 D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故可排除;题干材
料只是主观报道了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并不涉及清政府对外国人的态度,故 B 项错误;
题干材料是西方媒体的报道,不能反映西方国家政府的信息,故 C 项错误。
2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材料对比了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和日本的舆论宣传,
在日本刻意“包装”,误导欧美舆论的情况下,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说明清朝政府没有充分发
挥外交的功能,故 C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取决于战争双方,欧美舆论无法左右,故 A 项
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利用舆论进行包装是为了掩盖其侵华罪行,不是为了变更中国的君
主政体,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之一是强调西方媒体认可日本的宣传,支持日本侵华,并非鼓动
中国进行民主革命,故 D 项错误。
29.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厘金是地方政府征收的商业税,收入
除以一定数额报效中央外,很大一部分由地方当局自由处置,表现出封建地方割据性,成为
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所以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
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解决其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并非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 选项是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外因;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
府提高进口关税的要求,并非扭转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逆差局面。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30.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
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说明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
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排
除 A 项;辛亥革命爆发时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目标,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31. 【答案】
(1)特点: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借助圣谕管理家族。(6 分)
作用:传承发扬传统美德;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4 分)
(2)革新表现: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提倡经世
致用;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4 分)【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可见宗法观念浓厚;由材料
“慈也……孝也……友也……恭也”,可见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由材料“圣谕六言”,
可见借助圣谕管理家族。第二小问,由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可见有利于传承发扬传统美德;
由重视教化,可见有利于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由借助圣谕管理家族,可见有利于
稳定社会秩序。
(2)由材料“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可见主张向西方
学习;由材料“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可见对以儒家伦
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由材料“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
在科名有无迟早”,可见提倡经世致用;由材料“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
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可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
亡意识。
3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
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8 分)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6 分)
【解析】
本题根据材料一“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
熟等农作制……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
耕细作、高产作物、税收制度的变革等方面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再据材料一“游手
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
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人地关系、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等方面回答其影响。
43. 参考要点:
等级 观点 论据 论述
10~12 分
近代前期中国
社会存在向下
沉沦和向上发
展两种趋势。
(2 分)
向下沉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
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向上发展: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封建经济
层次分明;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行文流畅。
(2 分)结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
并出现“短暂春天”;(2 分)自由、民主
思想传播,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2 分)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2 分)
7~10 分 观点明确;论据较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4~7 分 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 2~3 个方面提出部分论据;论述表述清楚
0~3 分 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述;表述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