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物理(七)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 是( )
A.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能量,“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动量
B. 目前的核电站、核潜艇在利用核能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均是
C. 对于某种金属来说,其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是恒定的,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D.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需要吸收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动量,“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能量,故 A 错误;
B.目前的核电站、核潜艇在利用核能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均是核裂变方程,故 B 错误;
C.对于某种金属来说,其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只和金属本身有关,是恒定的,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故 C 正确;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核聚变放出能量,故 D 错误。
故选 C。
2.一质点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 四点。已知质点经过 段、 段和 段所需
的时间分别为 、 、 ,在 段和 段发生的位移分别为 和 ,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 A 点的速度为 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有
联立解得
的
1 2 3
1 1 2H+ H He→
A B C D、 、 、 AB BC CD
t 2t 3t AB CD 1x 2x
2 1
2
x x
t
− 2 1
26
x x
t
− 2 1
2
3
12
x x
t
− 2 1
2
3
18
x x
t
−
2
1
1
2x vt at= +
( ) ( )2
2
13 3 32x v at t a t= + ⋅ +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3.在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 、 ,其静电场的电势 在 轴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则( )
A. 和 带有同种电荷
B.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 将一负电荷从 处移动到 处,其电势能增加
D. 将一负电荷从 处移到 处,电场力做功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知 处的电势等于零,所以 q1 和 q2 带有异种电荷,A 错误;
B.图象的斜率描述该处的电场强度,故 处场强不为零,B 错误;
C.负电荷从 移到 ,由低电势向高电势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 C 错误;
D.由图知,负电荷从 处移到 处,电势不变,则电势能不变,电场力做功为零。所以 D 正确。
故选 D。
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一质量为 的滑块接触,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
施加水平外力 缓慢地将滑块向左压至某位置静止,此过程中外力 做功为 ,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
撤去外力 后滑块向有运动,最终和弹簧分离。不计空气阻力,滑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恒定,则( )
2 1
2
3
12
x xa t
−=
x 1q 2q ϕ x
1q 2q
1x
1x 1x
2x 4x
1x
1x
1x 2x
2x 4x
m
F F 1W 2W
FA.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B. 撤去外力 后,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加速度最大
C. 撤去外力 后,滑块与弹簧分离时 速度最大
D. 滑块与弹簧分离时,滑块的动能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功能关系可知,撤去 F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W1-W2,选项 A 错误;
B.滑块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撤去外力 后,滑块受到的合力先为 ,由于弹簧的弹力 N
越来越小,故合力越来越小,后来滑块受到的合力为 ,由于弹簧的弹力 N 越来越小,故合力越来越
大。由以上分析可知,合力最大的两个时刻为刚撤去 F 时与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由于弹簧最大弹力和摩擦
力大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哪个时刻合力更大,所以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加速度不一定最大。选项 B 错误;
C.滑块与弹簧分离后时,弹力为零,但是有摩擦力,则此时滑块的加速度不为零,故速度不是最大,选项
C 错误;
D.因为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2W2,则根据动能定理,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动能为 W1-2W2,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5.如图甲所示,线圈 固定于分布均匀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
小 随时间 变化时, 边的热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 ( 为定值)。图乙为关于磁感应强度大小
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的
( )1 2W W+
F
F
( )1 22W W−
F N f−
f N−
abcd
B t ab 2
abP kt= k
B t【详解】当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时,线框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为
感应电流为
边的热功率
由 可知
可知图像的斜率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四个图象中只有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6.有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如图所示。若开关 接在位置 1 时,四个灯泡
发光亮度相同;若将开关 接在位置 2 时,灯泡均未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3∶1
B. 该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1∶3
C. 开关 接在位置 2 时,副线圈中的灯泡发光亮度均减弱
D. 开关 接在位置 2 时,副线圈中的灯泡发光亮度均加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四个灯泡发光程度相同,所以原线圈电流与副线圈电流之比为 1:3,根据
可知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3:1,故 A 正确,B 错误;
CD.接到 2 位置,原线圈电压变大,根据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可知副线圈电压变大,所以副线圈中的灯泡的
电流变大,发光亮度均加强,故 D 正确,C 错误。
B SE t t
∆Φ ∆ ⋅
∆ ∆= =
EI R
=
ab
22
2
2
ab
ab ab
S RP I R R
B
t
= = ⋅ ∆
∆
2
abP kt=
ab
B R k tt S R
∆ =∆
S
S
S
S
1 2
2 1 3
1I n
I n
= =故选 AD。
7.如图所示,小球甲从 点水平抛出,同时将小球乙从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 点时的速度大小
相等,速度方向夹角为 37°。已知 、 两点的高度差 ,重力加速度
,两小球质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根据以上条件可知( )
A. 小球甲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
B. 小球甲从 点到达 点所用的时间为
C. 、 两点的高度差为
D. 两小球在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答案】AB
【解析】
【详解】A.小球乙到 C 的速度为
此时小球甲的速度大小也为 ,又因为小球甲速度与竖直方向成 角,可知水平分速度为
。故 A 正确;
B.根据
计算得小球甲从 点到达 点所用的时间为 ,故 B 正确;
C. 、C 两点的高度差为
故 、 两点的高度差为 ,故 C 错误;
D.由于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不相等,所以两小球在 C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也不相等。故 D 错。
故选 AB。
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内壁光滑的半圆形凹槽,凹槽质量为 ,半径为 。在凹槽内壁左侧上
方 点处有一质量为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距离凹槽边缘的高度为 。现将小球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从
A B C
B C 1.25mh =
210m/s ,sin37 0.6,cos37 0.8g ° °= = =
3m/s
A C 0.4s
A B 0.45m
C
2 5m / sv gh= =
v 37°
sin37 3m / sv =
cos37yv v gt= =
A C 0.4s
A
21 0.8m2ACh gt= =
A B 1.25m 0.8m 0.45m− =
M R
P m h凹槽左侧沿切线方向进入内壁,并从凹槽右侧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离开凹槽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 小球离开凹槽时,凹槽的速度为零
C. 小球离开凹槽后,不可能再落回凹槽
D. 从开始释放到小球第一次离开凹槽,凹槽的位移大小为
【答案】AB
【解析】
【详解】ABC.小球与半圆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初状态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为零,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第一次离开槽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球与槽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都为
零,球离开槽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槽静止,小球会再落回凹槽,由能量守恒可知小球离开凹槽后上升的最
大高度为 。故 AB 正确,C 错误;
D.从开始释放到小球第一次离开凹槽,凹槽的位移大小为 ,由动量守恒
解得
故 D 错误。
故选 A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2 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25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3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 题,共 47 分)
9.现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条,把滑块放
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并用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光电计时器安装在 处。测得滑块(含遮光条)
的质量为 ,钩码总质量为 ,遮光条宽度为 ,导轨上滑块的初始位置 点到 点的距离为 ,当地
h
2MR
M m+
h
x
(2 )Mx m R x= −
2mRx M m
= +
B
M m d A B L的重力加速度为 。将滑块在图示 位置释放后,光电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滑块
从 点运动到 点的过程中,滑块(含遮光条)与钩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动能
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1] 滑块从 点运动到 点的过程中,滑块(含遮光条)与钩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
[2]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所以系统动能增加量为
10.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两节干电池 总电动势 和总电阻 。
A.待测干电池两节;
B.电压表 、 ,量程均为 ,内阻很大;
C.定值电阻 (阻值未知);
D.电阻箱 ;
E.导线若干和开关。
(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实物图乙中补全相应的电路图_________。
的
g A t∆
A B
mgL
2
2
( )
2( )
M m d
t
+
∆
A B
mgL
dv t
= ∆
2
2
2
1 ( )( ) 02 2( )
M m dM m v t
++ − = ∆
E r
1V 2V 3V
0R
R(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测出定值电阻 。先把电阻箱 调到某一阻值 ,再闭合开关,读出电
压表 和 的示数分别为 、 ,则 _______(用 、 、 表示)。
(3)实验中调节电阻箱 ,读出电压表 和 的多组相应数据 、 。若测得 ,根据实验描
绘出 图象如图内所示,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 _______ 、总电阻 ________ 。(结果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3). 3.0
(4). 2.4
【解析】
【详解】(1)[1]
(2)[2] 闭合开关后,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 两端电压 ,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
律
0R R 1R
1V 2V 10U 20U 0R = 10U 20U 1R
R 1V 2V 1U 2U 0 1.2R = Ω
1 2U U− E = V r = Ω
20 10
1
10
U U RU
−
0R 0 02 10U U U= − 10
1
UI R
=
0 20 10
0 1
10
U U UR RI U
−= =(3)[3]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变形可得
由图象可知,当 时, ,则有
图象的斜率为
联立解得 , 。
11.“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创造了人类探月的历史。为了实现“嫦娥四号”与地面间
的太空通讯,我国于 2018 年 5 月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它是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 点的通信卫星,
点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若某飞行器位于 点,可以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月球同步绕
地球做勺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飞行器质量远小于月球质量,地球与月球的中心距离为 , 点与
月球的中心距离为 ,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 ,引力常量为 。求:
(1)该飞行器在 点的加速度大小 。
(2)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的比值。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 该飞行器在 点的加速度大小
2 1
2
0
U UU E rR
−= −
2 0 0
1
( )U r R ERU r r
+= −
1 0U = 2 1.0VU =
0 1.2r R E
r r
+ ×=
0 2.4 0 1.52.6 1.0
r Rk r
+ −= = =−
3.0VE = 2.4Ωr =
2L 2L
2L
r 2L
r
n T G
2L a
2
2
4( 1)n r
nT
π+ 3 2
2
( 1)
3 3 1
n n
n n
+
+ +
2L
2 2
2 2
4 4( 1)r n ra rT n nT
π π+ = + = (2)设飞行器质量为 m,地球质量为 M1,月球质量为 M2,对飞行器有
对于月球来说,飞行器对它的引力远远小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故略去不计
联立解得
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的比值为 。
12.如图所示,竖直分界线 左侧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 ;右侧存在垂直纸
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 为电场中的一点, 点到 的距离 ,在
其下方离 点距离 处有一垂直于 的足够大的挡板。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 点由静止释放,电场和磁场的范围均足够大。求:
(1)该带电粒子运动到 位置的速度大小。
(2)该带电粒子打到挡板的位置到 的距离。
(3)该带电粒子从 点出发至运动到挡板所用的时间。
【答案】(1) ;(2)0.87m;(3)
【解析】
【详解】(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
解得该带电粒子运动到 位置的速度大小
21 2
2
2
( )
( )
M m M m rG G m r
n
nrrr n
ω
×
= +
+
+
21 2
22G r rM M M ω=
3 2
1
2
2
( 1)
3 3 1
M n n
M n n
+= + +
3 2
2
( 1)
3 3 1
n n
n n
+
+ +
MN 20N/CE =
22 10 TB −= × P P MN 1mx =
P 3.5md = MN 51 10 C/kgq
m
= ×
P
MN
MN
P
32 10 m / s× 33.6 10 s−×
21
2qEx mv=
MN
32 10 m / sv = ×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运动周期
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
该带电粒子打到挡板的位置到 的距离
(3) 根据
解得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解得
则带电粒子从 P 点出发至运动到挡板所需 时间为的
2vqvB m r
=
1mr =
32 10 srT v
π π −= = ×
MN
2 2 3( 3 ) m 0.87m2d r d r= − − = ≈
1
2
vtx =
3
1 10 st −=
= 3
πθ π π+ −
2 2t T
θ
π=
3
2
5 10 s6t
π −=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依次经过状态 、 和 后再回到状态 。其中,状态
和状态 为等温过程,状态 和状态 为绝热过程。在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放热
B.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C. 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D. 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E. 在该循环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A→B 过程中,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气体吸热,故 A 错误;
B.B→C 过程中,绝热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 B 正确;
C.C→D 过程中,等温压缩,体积变小,分子数密度变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故 C 正确;
D.D→A 过程中,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故 D 正确;
E.循环过程的特点是经一个循环后系统的内能不变。故 E 错误。
故选 BCD。
14.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壁光滑,长度为 ,容器右端中心处开有一圆孔。一定质量
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容器内,器壁导热性良好,活塞可沿容器内壁自由滑动,其厚度不计。开始时气
体温度为 ,活塞与容器底部相距 。现对容器内气体缓慢加热,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 。求:
(1)气体温度为 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2)气体温度为 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3 3
1 2
5( 1) 10 s 3.6 10 s6t t t
π − −= + = + × ≈ ×
A B C D A A B→
C D→ B C→ D A→
A B→
B C→
C D→
D A→
L
300K 3
4 L 0p
400K
500K【答案】(1) ;(2)
【解析】
【详解】(1)活塞移动时气体做等压变化,当刚至最右端时 , ; ;由盖萨克定
律可知
解得
说明活塞正好到最右端。故气体温度为 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 。
(2)活塞至最右端后,气体做等容变化, ; ; 。由查理定律有
解得
气体温度为 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 。
15.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 时的波形图, 是平衡位置在 处的质点, 是平衡位置在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这列波沿 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
C. 时,质点 位于波谷位置
0p 05
4
p
0
3
4
LSV = 0 300KT = 1V LS=
0 1
0 1
V V
T T
=
1 400KT =
400K 0p
1 400KT = 1 0p p= 2 500KT =
1 2
1 2
p p
T T
=
0
2
5
4
pp =
500K 05
4
p
0.10st = P 0.5mx = Q
2.0mx = Q
x
20m/s
0.15st = QD. 在 到 时间内,质点 通过的路程为
E. 时,质点 的加速度沿 轴负方向
【答案】BCE
【解析】
【详解】A.分析振动图像,由乙图读出,在 t=0.10s 时 Q 点的速度方向沿 y 轴负方向,根据波动规律结合
图甲可知,该波沿 x 轴负方向的传播,故 A 错误;
B.由甲图读出波长 λ=4m,由乙图读出周期为 T=0.2s,则波速为
故 B 正确;
C.由乙图可知 时,质点 位于波谷位置。故 C 正确;
D.在 t=0.10s 时质点 P 不在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所以从 t=0.10s 到 t=0.15s,质点 P 通过的路程 s≠A=10cm,
故 D 错误;
E.从 t=0.10s 到 t=0.15s,质点 P 振动了 ,根据波动规律可知,t=0.15s 时,质点 P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则加速度方向沿 y 轴负方向,故 E 正确。
故选 BCE。
1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其中 , ,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现有两细束平行且相同的单色光 、 ,分别从 边上的 点、 点射入,且均能从 边上的
点射出。已知 。求:
(1) 、 两单色光的入射角;
(2) 、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 ;(2)8cm
【解析】
【详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
为
0.10st = 0.15st = P 10cm
0.15st = P y
4 m/s 20m/s0.2v T
λ= = =
0.15st = Q
4
T
ABC 60A∠ = ° 6cmAB =
2 a b AC D E AB F
2cmAD AF= =
a b
D E
45设 、 两单色光的入射角为 i,由于 AD=AF,∠A= ,则入射光 a 经 AC 边的折射角为 。由折射
定律
解得 、 两单色光的入射角 。
(2)设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C,则有
则有
由图可知,b 光经 AC 边折射后,在 BC 边上的入射角为 ,大于临界角 C,所以此光线在 G 点发生了全
反射。
由几何知识可知,四边形 DEGF 是平行四边形,由于∠BFG= ,AF=2cm,则有
BF=FGcos60°
又
FG=DE
联立解得
DE=8cm
、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8cm。
a b 60 30r =
sin sin 2sin sin30
i in r
= = =
a b 45i =
1 1sin
2
C n
= =
45C =
60
60
6cm 2cm 4cmBF AB AF= − = − =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