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某天的最低气温是 5℃,最高气温是 7℃,则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 )
A.﹣2℃ B.2℃ C.12° D.﹣1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x+3y=5 B.(x2)3=x5 C.(x2+1)0=1 D.x•x3=x3
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由 6 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5.点(4,﹣2)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4,2) B.(3,﹣3) C.(﹣1,﹣8) D.(﹣4,2)
6.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C.
D.
7.在菱形 ABCD 中,AB=4,∠BCD=120°,则对角线 BD 的长为( )
A.20 B.10 C.4 D.5
8.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 200 元,按
标价的六折销售,仍可获利 30 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
A.80 元 B.90 元 C.100 元 D.120 元
9.如图,在▱ABCD 中,点 E 在 AD 边上,BE 交对角线 AC 于点 F,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
A. B. C. D.
10.甲、乙两车同时从 A 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 B 地行驶,甲车先到 B 地,停车 1
小时按原速度匀速返回,直到两车相遇.乙车速度是 60 千米/时,如图是两车之间的距
离 y(干米)与乙车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两地相距 150 千米
B.甲车速度是 100 千米/时
C.乙车从出发到与甲车相遇共用 小时
D.点 M 的纵坐标为 90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11.将数 0.000010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2.函数 y=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13.计算 + 的结果是 .
14.把多项式 2a3﹣8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15.抛物线 y=x2+2x﹣a2(a 为常数)的顶点在第 象限.
16.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D 在⊙O 上,∠AOC=70°,AD∥OC,则∠ABD
= .
17.一个扇形的面积为 12πcm2,圆心角为 120°,则该扇形的半径是 .
18.如图,一个转盘的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1、0、1、2 若转动
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恰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
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的和等于 0 的概率为 .
19.已知▱ABCD,过点 A 作 BC 的垂线,垂足为 E,∠BAE=30°,BC=2,AE= ,则
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为 .
20.如图,在△ABC 中,∠ACB=45°,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的延长线上,ED⊥AB,
ED 交 BC 于点 F,AB=DF,3DF=5EF,CF=l,则 AC= .三.解答题(共 7 小题)
21.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a﹣ )的值,其中 a=1+2sin60°,b=1﹣3tan30
°.
2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ACE 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
顶点上.
(1)画出 Rt△MAE,且∠MAE=90°,点 M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画出矩形 ABCD,点 M 在矩形 ABCD 的一边上,点 B、D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矩形顶点的字母顺序按逆时针排序);
(3)连接 MD、DE,请直接写出四边形 MAED 与△CDE 的面积的比值.
23.在一次向贫困山区学生“爱心助学”捐款活动中,某校学生人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踊跃
捐款,学生捐款额有 5 元、10 元、15 元、20 元四种情况,根据随机抽样统计数据绘制了
图①和图②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本次抽样的学生人数并求捐款额为 5 元的学生人数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2)请你将图②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九年级人数为 600 人,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24.如图,在△ABC 中,AC=AB,把△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点 B、C 分别
对应点 D、E),BD 和 CE 交于点 F.(1)求证:CE=BD;
(2)若 AB=2,∠BAC=45°,当四边形 ADFC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 BF 的长.
2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比乙队单独完成少用 8 天,甲队单独做 3 天的工作乙队单独做
需要 5 天.
(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几天?
(2)甲队每施工一天则需付给甲队工程款 5.5 万元,乙队每施工一天则需付给乙队工程
款 3 万元.该工程先由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再由乙队完成剩下的工程.若要求完
成此项工程的工程款不超过 65 万元,则甲、乙两队最多合作多少天?
26.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连接 AC、BD,2∠BDC+∠ADB=180°.
(1)如图 1,求证:AC=BC;
(2)如图 2,E 为⊙O 上一点, = ,F 为 AC 上一点,DE 与 BF 相交于点 T,连接
AT,若∠BFC=∠BDC+ ∠ABD,求证:AT 平分∠DAB;
(3)在(2)的条件下,DT=TE,AD=8,BD=12,求 DE 的长.
27.已知:抛物线 y=ax2﹣3ax+4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且 AB=
5.
(1)如图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 2,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C,F 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FD⊥x 轴,垂足为D,E 是 FD 延长线上一点,ER⊥y 轴,垂足为 R,FA 交 y 轴于点 Q,若 BC∥RD.求证:
OQ=CR;
(3)在(2)的条件下,在 RD 上取一点 M,延长 OM 交线段 DE 于点 N,RE 交抛物线
于点 T(点 T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连接 MT、NT,且 TM⊥OM, = ,H 是
AF 上一点,当∠DHF=135°时,求点 H 的坐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某天的最低气温是 5℃,最高气温是 7℃,则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 )
A.﹣2℃ B.2℃ C.12° D.﹣12℃
【分析】用某天的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求出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多
少即可.
【解答】解:7﹣5=2(℃)
答: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 2℃.
故选:B.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x+3y=5 B.(x2)3=x5 C.(x2+1)0=1 D.x•x3=x3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零指数幂的运算方法,
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解答】解:∵2x+3y=5 不一定成立,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x2)3=x6,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x2+1)0=1,
∴选项 C 符合题意;
∵x•x3=x4,
∴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4.由 6 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边看第一列是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是两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是一个
正方形,
故选:B.
5.点(4,﹣2)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4,2) B.(3,﹣3) C.(﹣1,﹣8) D.(﹣4,2)
【分析】点(4,﹣2)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可求 k 的值,验证点的纵横坐标的
积等于 k 的点即可.
【解答】解:∵点(4,﹣2)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
∴k=4×(﹣2)=﹣8,
又∵D(﹣4,2),(﹣4)×2=﹣8,
∴点 D 在函数的图象上,故选:D.
6.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然后求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得到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解:
由①得,x≤3;
由②得,x>﹣ ;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3.
故选:A.
7.在菱形 ABCD 中,AB=4,∠BCD=120°,则对角线 BD 的长为( )
A.20 B.10 C.4 D.5
【分析】由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 BCD= ×120°=60
°,AC⊥BD,OC= AC= ×4=2,BD=2OB,又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答
案.
【解答】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CB= BCD= ×120°=60°,AC⊥BD,OC= AC= ×4=2,BD=2OB,
∴在 Rt△OBC 中,OB=OC•tan∠ACB=2× =2 ,
∴BD=2OB=4 .
故选:C.8.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 200 元,按
标价的六折销售,仍可获利 30 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
A.80 元 B.90 元 C.100 元 D.120 元
【分析】设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x 元,根据利润=销售价格﹣进价,即可得出关于 x 的一
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x 元,
根据题意得:200×0.6﹣x=30,
解得:x=90.
答: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90 元.
故选:B.
9.如图,在▱ABCD 中,点 E 在 AD 边上,BE 交对角线 AC 于点 F,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
A. B. C. D.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 A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EAF=∠
BCF、∠AEF=∠CBF,进而可得出△AEF∽△CB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 =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 (C 选项不符合题
意),此题得解.
【解答】解:∵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E∥BC,
∴∠EAF=∠BCF,∠AEF=∠CBF,
∴△AEF∽△CBF,∴ =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 ,
∴ = = ,
∴ = (C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甲、乙两车同时从 A 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 B 地行驶,甲车先到 B 地,停车 1
小时按原速度匀速返回,直到两车相遇.乙车速度是 60 千米/时,如图是两车之间的距
离 y(干米)与乙车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两地相距 150 千米
B.甲车速度是 100 千米/时
C.乙车从出发到与甲车相遇共用 小时
D.点 M 的纵坐标为 90
【分析】仔细观察图象可知:两车行驶 5 小时后,两车相距 150 千米;
根据两车之间的距离 y(千米)与乙车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及乙车的速度
为每小时 60 千米可得出甲车得速度;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出乙车从出发到与甲车相遇共用的时间;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出点 M 的纵坐标.
【解答】解:根据题意仔细观察图象可知 5 小时后两车相距 150 千米,故选项 A 不合题
意;
设甲的速度变为 xkm/h,根据 5(x﹣60)=150,解得:x=90,故甲车 A 到 B 的行驶速
度为 90 千米/时,故选项 B 不合题意;
乙车从出发到与甲车相遇共用的时间为:6+(90×5﹣60×6)÷(90+60)= (小
时),故选项 C 不合题意;
点 M 的纵坐标为:90×5﹣60×6=90,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11.将数 0.000010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2×10﹣5 .
【分析】绝对值小于 1 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10﹣n,与较
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
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102=1.02×10﹣5.
故答案为:1.02×10﹣5.
12.函数 y=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分母不等于 0,可以求出 x 的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3≠0,
解得:x≠ .
故答案为 x≠ .
13.计算 + 的结果是 1 .
【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2+3=1,
故答案为:1
14.把多项式 2a3﹣8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2a(a+2)(a﹣2) .
【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得出即可.
【解答】解:2a3﹣8a=2a(a2﹣4)=2a(a+2)(a﹣2).
故答案为:2a(a+2)(a﹣2).
15.抛物线 y=x2+2x﹣a2(a 为常数)的顶点在第 三 象限.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求出抛物线 y=x2+2x﹣a2(a 为常数)的顶点坐标,再根据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y=x2+2x﹣a2=(x+1)2﹣a2﹣1,
∴顶点坐标为:(﹣1,﹣a2﹣1),
∵﹣1<0,﹣a2﹣1<0,
∴顶点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三.
16.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D 在⊙O 上,∠AOC=70°,AD∥OC,则∠ABD= 20
° .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D=∠AOC=7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90
°,然后利用互余计算∠ABD 的度数.
【解答】解:∵AD∥OC,
∴∠BAD=∠AOC=70°,
∵AB 是⊙O 的直径,
∴∠D=90°,
∴∠ABD=90°﹣70°=20°.
故答案为 20°.
17.一个扇形的面积为 12πcm2,圆心角为 120°,则该扇形的半径是 6 .
【分析】设该扇形的半径是 rcm,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该扇形的半径是 rcm,则
12π= ,
解得 r=6.
故答案为:6
18.如图,一个转盘的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1、0、1、2 若转动
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恰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
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的和等于 0 的概率为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个数字都
是正数的情况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画树状图得:
∵共有 16 种等可能的结果,记录的两个数字的和等于 0 的由 3 种结果,
∴记录的两个数字的和等于 0 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
19.已知▱ABCD,过点 A 作 BC 的垂线,垂足为 E,∠BAE=30°,BC=2,AE= ,则
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为 或 1 .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作 BF⊥AC 于 F,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BE=1,AB=2,∠
ABE=60°,证出△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 AC=BC=2,证出 CF= AC=1,由勾股
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②作 BF⊥AC 于 F,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BE=1,AB=2,∠ABE=60°,由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BCA=∠BAC=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
得出结果.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 1 所示:作 BF⊥AC 于 F,
∵AE⊥BC,
∴∠AEB=90°,
∵∠BAE=30°,AE= ,
∴BE=1,AB=2,∠ABE=60°,∵BC=2=AB,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BC=2,
∵BF⊥AC,
∴CF= AC=1,
∴BF= = ;
②如图 2 所示:作 BF⊥AC 于 F,
∵AE⊥BC,
∴∠AEB=90°,
∵∠BAE=30°,AE= ,
∴BE=1,AB=2,∠ABE=60°,
∵BC=2=AB,
∴∠BCA=∠BAC=30°,
∴BF= BC=1;
综上所述,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为 或 1;
故答案为: 或 1.
20.如图,在△ABC 中,∠ACB=45°,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的延长线上,ED⊥AB,
ED 交 BC 于点 F,AB=DF,3DF=5EF,CF=l,则 AC= .【分析】注意到 DF 与 AB 垂直且相等,于是构造矩形 ABGF,连接 GC、GE,然后可导
出 A、B、G、C 四点共圆,G、F、C、E 四点共圆,算出 CG 的长度和∠GAC 的正切值
即可算出 AC 长度.
【解答】解:如图,作 GB⊥AB,GF⊥DE,GB 与 GF 交于点 G,连接 GC、GE.
∵ED⊥AB 于 D,则四边形 BDFG 是矩形,
∴BG=DF,GF=BD,
∵AB=DF,
∴AB=BG,
∴∠AGB=45°,
∵∠ACB=45°,
∴∠ACB=∠AGB,
∴A、B、G、C 四点共圆,
∴∠ACG=∠ABG=90°,∠GCB=∠ACB=45°,
∴∠GFE=∠GCE=90°,
∴G、F、C、E 四点共圆,
∴∠FGC=∠FEC,∠FEG=∠FCG=45°,
∴FG=FE,作 HF⊥CF 交 CG 于 H,则∠CFH=∠GFE=90°,FC=FH,
∴∠GFH=∠EFC,
在△GFH 和△EFC 中:
∴△GFH≌△EFC(AAS),
∴GH=CE.
∵3DF=5EF,
∴3DF=5FG=5BD,
∴∠tan∠DFB= = ,
∴tan∠CGE= =tan∠CFE=∠tan∠DFB= ,
设 CE=GH=3x,则 CG=5x,所以 CH=2x,
∵CF=1,
∴CH= ,
∴2x= ,
∴x= ,
∴CG=5x= ,
∵tan∠CAG= =tan∠FBG=∠tan∠DFB= ,
∴CA= CG= .
三.解答题(共 7 小题)
21.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a﹣ )的值,其中 a=1+2sin60°,b=1﹣3tan30
°.
【分析】先化简分式,然后将 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
= •
=当 a=1+2sin60°=1 ,b=1﹣3tan30°=1 ,
原式=
=
= .
2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ACE 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
顶点上.
(1)画出 Rt△MAE,且∠MAE=90°,点 M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画出矩形 ABCD,点 M 在矩形 ABCD 的一边上,点 B、D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矩形顶点的字母顺序按逆时针排序);
(3)连接 MD、DE,请直接写出四边形 MAED 与△CDE 的面积的比值.
【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M 即可.
(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矩形 ABCD 即可.
(3)求出正方形 AMDE,△CDE 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1)Rt△MAE 即为所求.
(2)矩形 ABCD 即为所求.
(3) = =4.
23.在一次向贫困山区学生“爱心助学”捐款活动中,某校学生人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踊跃
捐款,学生捐款额有 5 元、10 元、15 元、20 元四种情况,根据随机抽样统计数据绘制了图①和图②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本次抽样的学生人数并求捐款额为 5 元的学生人数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
(2)请你将图②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九年级人数为 600 人,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分析】(1)从两个统计图中可以得到捐款 15 元的有 16 人,占调查人数的 32%,可求
出调查人数即样本容量,捐款 5 元的有 6 人占 50 人的百分比即可,
(2)求出捐款 10 元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样本估计总体,求出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进而求出捐款总钱数.
【解答】解:(1)16÷32%=50 人,6÷50=12%,
答:本次抽样的学生人数为 50 人,捐款额为 5 元的学生人数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为
12%.
(2)50﹣6﹣16﹣10=18 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 ×600=7800 元,
答:该校九年级 600 人,一共捐款 7800 元.
24.如图,在△ABC 中,AC=AB,把△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点 B、C 分别对应点 D、E),BD 和 CE 交于点 F.
(1)求证:CE=BD;
(2)若 AB=2,∠BAC=45°,当四边形 ADFC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 BF 的长.
【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AD=AB,AE=AC,∠DAE=∠BAC,由“SAS”可证△
AEC≌△ADB,可得 CE=BD;
(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DF=AC,AC∥BD,可得∠ABD=∠BAC=45°,可求∠
BAD=90°,可得 BD= AB=2 ,即可求 BF 的长.
【解答】证明:(1)∵把△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ABC≌△ADE
∴AD=AB,AE=AC,∠DAE=∠BAC
∴∠DAE+∠BAE=∠BAC+∠BAE
∴∠DAB=∠EAC,
∵AB=AC
∴AD=AB=AC=AE
∵∠DAB=∠EAC,AD=AB,AC=AE
∴△AEC≌△ADB(SAS)
∴CE=BD
(2)∵四边形 ADFC 是平行四边形
∴DF=AC,AC∥BD
∴∠ABD=∠BAC=45°
∵AB=AD
∴∠DBA=∠BDA=45°
∴∠BAD=90°
∴BD= AB=2∵DF=AC=AB=2
∴BF=BD﹣DF=2 ﹣2
2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比乙队单独完成少用 8 天,甲队单独做 3 天的工作乙队单独做
需要 5 天.
(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几天?
(2)甲队每施工一天则需付给甲队工程款 5.5 万元,乙队每施工一天则需付给乙队工程
款 3 万元.该工程先由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再由乙队完成剩下的工程.若要求完
成此项工程的工程款不超过 65 万元,则甲、乙两队最多合作多少天?
【分析】(1)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 x 天,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8)天,根
据甲队单独做 3 天的工作乙队单独做需要 5 天,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设甲乙两队合作 m 天,根据工程款不超过 65 万元,列关于 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
求解即可.
【解答】解:(1)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 x 天,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8)
天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x=12
经检验 x=12 是原方程的解
当 x=12 时,x+8=20
答: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 12 天,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 20 天.
(2)设甲乙两队合作 m 天,根据题意得:
5.5m+ ×3≤65
解得 m≤10
答:甲乙两队最多合作 10 天.
26.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连接 AC、BD,2∠BDC+∠ADB=180°.
(1)如图 1,求证:AC=BC;
(2)如图 2,E 为⊙O 上一点, = ,F 为 AC 上一点,DE 与 BF 相交于点 T,连接
AT,若∠BFC=∠BDC+ ∠ABD,求证:AT 平分∠DAB;(3)在(2)的条件下,DT=TE,AD=8,BD=12,求 DE 的长.
【分析】(1)只要证明∠CAB=∠CBA 即可.
(2)如图 2 中,作 TR=TH=TLTH⊥AD 于 H,TR⊥BD 于 R,TL⊥AB 于 L.想办法证
明 TL=TH 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 3 中,连接 EA,EB,作 TR=TH=TLTH⊥AD 于 H,TR⊥BD 于 R,TL⊥AB
于 L,AQ⊥BD 于 Q.证明△EAG≌△TDH(AAS),推出 AG=DH,证明 Rt△TDR≌Rt△
TDH(HL),推出 DH=DR,同理可得 ALAH,BR=BL,设 DH=x,则 AB=2x,
由 S△ADB= •BD•AQ= •AD•h+ •AB•h+ •DB•h,可得 AQ= h,再根据 sin∠BDE
=sin∠ADE,sin∠AED=sin∠ABD,构建方程组求出 m 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证明:如图 1 中,
∵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
∴∠ADC+∠ABC=180°,
即∠ADB+∠BDC+∠ABC=180°,
∵2∠BDC+∠ADB=180°,
∴∠BAC=∠BDC,
∵∠BAC=∠BDC,
∴∠BAC=∠ABC,
∴AC=BC.(2)证明:如图 2 中,作 TR=TH=TLTH⊥AD 于 H,TR⊥BD 于 R,TL⊥AB 于 L.
∵∠BFC=∠BAC+∠ABF,∠BAC=∠BDC,
∴∠BFC=∠BDC+∠ABF,
∵∠BFC=∠BDC+ ∠ABD,
∴∠ABF= ∠ABD,
∴BT 平分∠ABD,
∵ = ,
∴∠ADE=∠BDE,
∴DT 平分∠ADB,
∵TH⊥AD 于 H,TR⊥BD 于 R,TL⊥AB 于 L.
∴TR=TL,TR=TH,
∴TL=TH,
∴AT 平分∠DAB.
(3)解:如图 3 中,连接 EA,EB,作 TR=TH=TLTH⊥AD 于 H,TR⊥BD 于 R,TL⊥
AB 于 L,AQ⊥BD 于 Q.∵ = ,
∴∠EAB=∠EDB=∠EDA,AE=BE,
∵∠TAE=∠EAB+∠TAB,∠ATE=∠EDA+∠DAT,
∴∠TAE=∠ATE,
∴AE=TE,
∵DT=TE,
∴AE=DT,
∵∠AGE=∠DHT=90°,
∴△EAG≌△TDH(AAS),
∴AG=DH,
∵AE=EB,EG⊥AB,
∴AG=BG,
∴2DH=AB,
∵Rt△TDR≌Rt△TDH(HL),
∴DH=DR,同理可得 ALAH,BR=BL,
设 DH=x,则 AB=2x,
∵AD=8,DB=12,
∴AL=AH=8﹣x,BR=12﹣x,AB=2x=8﹣x+12﹣x,
∴x=5,
∴DH=5,AB=10,
设 TR=TL=TH=h,DT=m,
∵S△ADB= •BD•AQ= •AD•h+ •AB•h+ •DB•h,
∴12AQ=(8+12+10)h,
∴AQ= h,
∵sin∠BDE=sin∠ADE,可得 = = ,
sin∠AED=sin∠ABD,可得 = = = ,∴ = ,
解得 m=4 或﹣4 (舍弃),
∴DE=2m=8 .
27.已知:抛物线 y=ax2﹣3ax+4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且 AB=
5.
(1)如图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 2,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C,F 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FD⊥x 轴,垂足为
D,E 是 FD 延长线上一点,ER⊥y 轴,垂足为 R,FA 交 y 轴于点 Q,若 BC∥RD.求证:
OQ=CR;
(3)在(2)的条件下,在 RD 上取一点 M,延长 OM 交线段 DE 于点 N,RE 交抛物线
于点 T(点 T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连接 MT、NT,且 TM⊥OM, = ,H 是
AF 上一点,当∠DHF=135°时,求点 H 的坐标.
【分析】(1)先求出点 A,点 B 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
(2)设点 F(m,﹣m2+3m+4),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 OR=OD=m﹣4,通过
证明△AOQ∽△ADF,可得 ,可得 OQ=m﹣4,即可求解;(3)如图,过点 M 作 MG⊥OR,MP⊥RE,过点 D 作 DK⊥AF,过点 O 作 WO⊥ON,
交 ER 的延长线于 W,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T 点坐标,可求 OQ=2,由锐角三角
函数可求点 H 坐标.
【解答】解:(1)∵抛物线 y=ax2﹣3ax+4 的对称轴为 x=﹣ = ,且 AB=5,
∴OB= + =4,OA= ﹣ =1,
∴点 A(﹣1,0),点 C(4,0),
∴0=a+3a+4,
∴a=﹣1,
∴抛物线 y=﹣x2+3x+4;
(2)设点 F(m,﹣m2+3m+4)
∴OD=m,DF=m2﹣3m﹣4,
∵抛物线 y=﹣x2+3x+4 与 y 轴交于点 C,
∴点 C(0,4),
∴OB=OC=4,
∵BC∥RD,
∴ ,
∴OR=OD=m﹣4,
∵OQ∥DF,
∴△AOQ∽△ADF,
∴ ,
∴
∴OQ=m﹣4,
∴OQ=OR;
(3)如图,过点 M 作 MG⊥OR,MP⊥RE,过点 D 作 DK⊥AF,过点 O 作 WO⊥ON,
交 ER 的延长线于 W,∵∠ORD=45°= ∠ERO,
∴∠ERD=∠ORD,且 MG⊥OR,MP⊥RE,
∴MG=MP,
∵∠GMP=∠TMO=90°,
∴∠GMO=∠PMT,且 GM=MP,∠MGO=∠MPT=90°,
∴△MGO≌△MPT(AAS)
∴OG=PT,MO=MT,
∵TM⊥ON,
∴∠TOM=45°,
∵RO=RG+GO=RG+(RP﹣RT)= RM+( RM﹣RT)
∴RO+RT= RM,
∵ = ,
∴设 RM=4 t,TN=5t,
∴RO+RT=8t,
∵∠WON=∠ROD,
∴∠WOR=∠NOD,且 RO=OD,∠WRO=∠NDO,
∴△WRO≌△NDO(ASA)
∴WO=NO,WR=DN,∵∠TON=∠TOW=45°,OT=OT,WO=NO,
∴△WTO≌△NTO(SAS)
∴WT=NT,
∴RT+WR=RT+ND=TN=5t,
∴EN=ED﹣ND=RO﹣(5t﹣RT)=RO+RT﹣5t=8t﹣5t=3t,
∴ET= = =4t,
∴RO=8t﹣RT=4t+RT,
∴RT=2t,RO=6t,
∴T(2t,6t)
∴6t=﹣4t2+6t+4;
∴t=1 或 t=﹣1(舍去)
∴RC=2=OQ,
∴AQ= = =
∴tan∠QAO= =2,
∵∠DHF=135°,
∴∠DHK=45°,且 DK⊥AF,
∴∠DHK=∠KDH=45°,
∴DK=KH,
∵sin∠DAK= = ,
∴DK=7× =
∴tan∠QAO= =2
∴AK=
∴AH= ,
∵sin∠QAO= = = ,
∴HS= ,
∵tan∠QAO=∴AS= ,
∴OS= ,
∴点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