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言手法赏析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赏析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
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
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1.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
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
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
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2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5.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
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
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
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6.表达方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
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
7.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
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
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
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
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
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
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
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
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
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 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
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
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
3
现力。
(二)赏析语言特色
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和鉴赏散文的技巧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鉴赏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
鉴赏,也可以说是语言艺术鉴赏。但鉴赏艺术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词、用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
的韵味;这一点和鉴赏技巧侧重分析手法的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有着明显区别。
1.鉴赏语言艺术“四个角度”
鉴 赏
角度
具体分类 特点或作用
动词、
形容词
①准确;②精练;③生动、形象、传神
叠字、叠词 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②
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
齐的句式,使语言具有建筑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
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人有一
气呵成之感
反复 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
染力
用 词
之美
化用成语或古语 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长句短句结合 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句 式
之美 整句散句结合 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风 格
之美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
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
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
泼、诙谐等
修辞之美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
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
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手 法
之美 描写之美 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
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使描写
细致生动,形象鲜明
二、方法点拨
(一)赏析表达技巧
1.答题模板
点明手法技巧+结合文本(词语、句、段)分析+点明该手法特点收到的效果。
2.解题技巧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
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
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
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
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
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
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
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
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二)赏析语言特色
4
1.答题模板
点明语言特点+结合文本(词语、句、段)分析+点明该语言特点收到的效果。
2.典例剖析
例 1:(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文本《我们的裁缝店》。题干: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1)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由“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赏析”可知,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特色。
第二步,抓关键词句,分析语言特点:
①“回过神来”“口气往往会软下去”“时常过来瞅一瞅”,这些口语化的句子极富生活气息,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自
然。
②“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简短的语句,表现出小媳妇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要当当(唠叨、责怪)
嘛”一句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③“但是我们还是要了”“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这些句子简洁明快,表达出裁缝们的善良;“‘滋——’地一
家伙下去”场面感十足,明快风趣的语句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可读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2)答案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
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赏析表达技巧
例题
例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运河畅想曲
巴桐
①伫立于姑苏寒山寺侧畔的枫桥上,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时序正值初冬,一叶乌篷扁舟,载着唐朝诗人
张继从古运河驶入枫桥镇,也许就系缆我身边的石驳。霜天,冷月,捋须吟哦,那咽吞的水声,回响着千古的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对越国和楚国军事得手后,企图北进中原一试吴钩的锋刃,他调集军民,在长江、淮河
之间开凿了长一百八十多公里的邗沟,用来运兵输粮,这就是运河的前身。迨至隋朝,隋炀帝杨广更不惜耗尽国库
开凿运河,据说是这个皇帝老儿为着要到扬州去看琼花,而终招致亡国之恨。不过唐朝诗人皮日休则吟诵道:“尽
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确实,千年运河与万里长城同属中国古老
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华夏民族的骄傲。它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对促
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到了清朝中叶,由于黄河迁徙,水源不足,南北断航,这条中国古
老的动脉血管萎缩了。
③这次漫游江苏,令人欣喜地看到运河正在恢复青春,沿途处处可见施工的场面,挖泥船、驳船“突突”奔忙,
石驳岸节节延伸,古运河不仅将重振南北水上运输大动脉的雄风,而且将辟为一条“黄金旅游线”。
④古运河,宛如一根银线把长江、太湖风景区,缀连成一串闪光的珠链。泛舟这段古运河中,既可观赏江南水
乡风光和人民生活情趣,又可真切地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真是其乐无穷!
⑤游览古运河,必须水陆兼顾,时而登岸,时而泛舟。从扬州发船,先作陆上浏览。这里有唐代鉴真东渡扶桑
的史迹,宋代欧阳修吟诗宴客的平山堂,“扬州八怪”的诗画……船出扬州三湾、瓜洲古渡,面前豁然开朗,运河与
长江在此交汇,顿觉海阔天空,汪洋恣肆。对岸的金山、焦山、北固山鼎足而立,气势恢宏。三国吴王孙权曾将这
里作为江防要地。而《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故事,又增添了神秘色彩。
⑥江南运河是从镇江经太湖到达杭州的。从丹阳到常州是其中最狭最浅的一段,沿途山陵起伏,河岸高耸,那
慢条斯理的水牛,包头巾的南国农妇,鳞次栉比的清水墙平房……呈现出一派朴实恬静的田园诗韵致。
⑦我曾坐在常州运河边上的舣舟亭,凝视滔滔的江水,这里曾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系舟之处。这个风流皇帝,
5
每到一处总爱御笔题铭,勒石纪胜。园内亦有一块御碑,但字迹残缺模糊,已无法卒读了。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
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⑧船过常州,从西北方向逶迤进入无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心小洲﹣﹣黄埠墩,广不及半亩,却树木葱翠,
楼台翼然。据说,文天祥被俘后押解大都途中,曾在墩上留宿,并写下正气凛然的《过无锡》诗。历史悲壮的一幕,
如古运河的湍流澎湃于胸臆!
⑨过了无锡,船就缓缓驶入姑苏。运河在城外的铁铃关拐了个弯,枫桥镇便闯入视野,游船穿行在水乡风情的
画廊里。眼前掠过残存的纤道,古代饯别的“十里长亭”,勾起缠绵的思古幽情。
⑩“欸乃,欸乃”的桨声,把人们从遐思中拉回现实,“船上人家”的船只不时交臂而过。那壮实的船老大有韵律
地摇着橹,一样壮实的船家嫂怡然地摆着舵。你还可以瞥见,三四岁孩子被绳子系着在船板上玩耍。船上养有鸡鸭
猫狗,船篷上摆着一排排花盆,在料峭的江风里,依然开得姹紫嫣红,而船头几个瓦罐里栽的葱,也长得青乎乎的,
不由得叫人赞上一句:这些船上人家真懂得生活情趣!
⑪进入苏州,那“人家尽枕河”的情景更令人神往。沿河户户前门临水,后门濒河。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
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孙;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这般
境界真是如诗如画,姑苏人的生活多么温馨啊!
⑫古运河环抱着苏州城。这座建筑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地理位置未曾移动,基
址和格局未变,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与刻于宋代的“平江图”对照,不仅城内所有建筑地理位置分毫不差,而且全
城周长同样是四十七公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而苏州之所以能如此完整地保存基址格局二千五百年不变,应当说
是拜古运河所赐。古运河是她的护城河,千百年来呵护着这座文化名城。
⑬在苏州,处处都有吸引人们寻踪探古的胜迹:埋葬吴王阖闾的虎丘,越王勾践的剑池,纪念兵家孙子的孙武
亭,还有众多的名园,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光。
(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唐朝诗人张继写起?
(2)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①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②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孙;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
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古运河历史文化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随练
随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王剑冰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子产死了。
一棵大树的叶子开始下落,像一场庄严的降雪。
整个郑国哭成了一团。远远的还有一个人,哭得声泪俱下:“子产,古之遗爱也。”孔子一哭,树叶子就全落了。
子产执政郑国政务那么多年,死的时候,儿子连安葬的费用都拿不出。郑国人自发捐献,男男女女,甚至有的
解下身上的首饰。子产的儿子坚决不收,父亲在世时清廉,死后不能为他抹黑。子产病危嘱托儿子,生不占民财,
死不占民地。人们踏着厚厚的叶子,把子产葬于高高的陉山,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墓没有使用山上美丽的石头,是
人们从洧水边带的卵石砌成。
红红黄黄的叶子纷扬着,旋起的风有些冷。一枚叶子在眼前晃,心内有一种晚来的悲伤。登上高高的陉山,那
里的树该是好高好高了吧。找寻了许久才看到一块子产呆的地方。四处正在开山采石。子产睡的地方没有苍松翠柏,
甚至没有一棵大树。 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子产寂寞了许多年。
郑国所在就是现在的新郑,有水有田的好地方,小麦和大枣都很养人。周围的齐、晋、秦、楚谁不觊觎?诸侯
争霸,使郑国兵连祸结。而国内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陷入可怕的困境。多年的停滞和衰败后,子产应运而生,支
撑危局。那时候,百姓开发的耕地,总是被人仗着权势掠走,子产先从整顿田制入手。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
确定各家的土地所有权。而后改革军赋制度,增加税收,充实军饷,增强国力。接着将一系列法令刻铸于钟鼎,开
创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子产为政,也有人骂,唱着词编排他。 子产只当是落了一身秋风,
落多了就抖抖身子。。
6
子产主张国政宽厚仁慈,恩威并施。既以法治国,又施善于民。子产还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对于晋、楚强权
外交,子产毫不惧让,维护郑国利益和独立的尊严。有这样的一位国理,且执政了二十六年,可见百姓和国家得到
了多么大的实惠。
子产就是一棵蓊郁的大树,让人感到了他的阴凉。我想沿着一枚叶子的纹路走到子产的内心去,苍远的岁月,
他只活了六十来岁。我觉得他活得很充实,他不需要看谁的脸色,端正了一颗良心,什么都不怕。
子产是受郑国的上卿子皮推荐执掌国政的。子产应该感恩呢,子产感恩的方式就是好好工作,克已奉公。子皮
找子产来了,他想让儿子尹何当个邑卿什么的,子产热情地接待了,但很认真地认为,尹何还年轻,缺乏经验,恐
怕难以胜任。答应了就等于毁了国家利益,也毁了尹何。看到这里,我有些为子产担心,按现在的话说是不识时务。
这时我们该感慨子皮了,子皮听了反而感动了,认为是子产开导了自己,心内忏悔不说,还从这件事看到了子产对
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就放心地让子产执掌全国政务。这件事好让人一阵思索,那个时代,不仅遇到了子产,也可
以说还遇到了子皮。
子产曾在溱洧河边走,那时的水比现在的还大还清。后来的人就在溱洧河边修了祠堂,纪念这位人们爱戴的圣
贤。圣贤不是我说的,古人就说“郑国的子产是不出世的圣贤”。
岁月流逝,子产祠建了毁,毁了建,一直持续了多少朝代,溱洧河水总有那祠堂的倒影。子产祠现在也看不到
了,真想到祠中上一炷香啊。在溱洧河边,只能咏诵那些诗篇了,一代代写的诗篇何其多。诗人一定记住了子产的
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那是影响中国的十三句名言之一,是后世众多名臣的座右铭。王安石改革时就说过类
似的话。林则徐则有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以前对子产了解得不够,自然也是宣传得不够,但古人可都知道,且崇敬无比。孔子先前这样评价子产:“其
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有人说:“子产之德过于管仲,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过是以
管仲、乐毅自况,不敢比拟子产。”更有将子产奉为“春秋第一人”者,这可是至高赞誉了。
子产又字子美,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叫子美的人,他或许也是因为崇尚子产而起的名字吧。仰天看一棵树,就看
到了子产那个清癯的形象,他有点像杜甫,一点也不高大魁梧,倒有些善和忧怅。但这样让人感到真切,也感到亲
切。
子产没有传下多少文字。子产不需要文字的托举了,他本身就是一篇最好的文章。
(选自《春秋那棵繁茂的树》,有删改)
(1)19.简析前三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①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子产寂寞了许多年。
②子产只当是落了一身秋风,落多了就抖抖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请结合全文,从人品、德行的角度概括子产“本身就是一篇最好的文章”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王剑冰说自己的这篇散文在“温润”的同时,还需要些“凌厉”。请结合本文从主题、语言、技巧等三个方面
任选两个方面,谈一谈你对“温润”和“凌厉”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语言特色
例题
例题 1、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人生树下
7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
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
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
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
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
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
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
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
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
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
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
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
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
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
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
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
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
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
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席、一具竹榻。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
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1)10.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
(2)11.围绕第④段画线句“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
(3)12.请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的语言特色。
(4)13.文章结尾画线句,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的丰富意蕴。
随练
随练 1、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
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
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
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
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
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
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
8
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
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
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
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
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
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
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
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
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
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
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
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
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
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
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
意义。
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的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
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我”在冀中乡村看到的雾景?
(2)请赏析第⑥段的表达特色。
(3)文中问:“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含义及其意义所在。
(4)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随练 2、从下面语段中任意找出一处修辞手法,并作简洁的鉴赏。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
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
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取材于朱自清《荷塘月色》
(1)修辞手法:第________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鉴赏:(不超过 8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9
拓展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0—25 题。
秋渐深
李娟
①秋天来了,秋分一过,晨起漫步江畔,白露满地。树叶、草尖上都挑着颗颗晶亮的露珠。节气和植物,犹如
一对恋人,配合得默契贴心,情投意合。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姿势,她都已心领神会。
②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星星,人从树下走过,落花细细香满衣。起风的夜里,花香伴着虫鸣如流
水般一潮潮地涌进窗来,花香袭人。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也叫袭人。贾政责问是谁取了这么一个鬼精
的名字,宝玉说,她本姓花,有一句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就给她取名袭人。夕月一弯的秋夜,枕着阵阵花
香入眠,无限花香染梦境。
③午后,走进寂静的山林,手里携一本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他写道:“走在山间小路上,芒草,萱草牵
吾衣,着实可爱。”我仿佛和他一同走进秋的深处。树上的叶子渐渐凋零,每一棵树变得疏朗透明起来。金黄的,
褐色的叶子铺满树下,如同厚厚的花毯。远远的看见一棵树,擎着深红的树冠,枝桠上挑着颗颗闪亮的红星星,走
进了细看,原来是一树红灯笼似的柿子。
④榉树的叶子一日日红了,细细密密的红叶像一叶小舟,驶向秋之深处。踩着沙沙的落叶,偶然会听见咕噜咕
噜石子落地的声响,其实那不是石子,是山中松子落。枝桠上蹲着几只斑斓的鸟儿,坐在枝头阳光下说着悄悄话,
让人想到“林静鸟谈天”。
⑤田野里,收割后的稻草一捆捆一簇簇相依在一起,一夜夜秋风袭来,秋深露重,它们只有依偎在一起取暖。
⑥艾草枯黄了,静静地立在山坡上。每年端午时,人们将它一丛丛抱回家,捆绑好立在家门前,或是用艾叶熬
了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不会招蚊虫叮咬。《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艾
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
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⑦幼年时在乡下,秋意正浓的时候,奶奶带着我去山坡上采摘野菊花。一丛丛野菊花如邻家的小女孩,穿着金
黄色的布衣裳,梳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辫,冲着我张开笑脸。她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秋风里交头接耳地说话。
奶奶说,将野菊花在太阳下晾干了,装在枕头里,可以清火、明目、安神。我的竹篮里只采了薄薄的一层,就嫌累
了,蹲在草里找蒲公英。蒲公英一枝枝白了头,我拔了一枝,小心翼翼捏在手上,轻轻地吹一口气,蒲公英的孩子
们就随秋风飞远了。我也是蒲公英的孩子,光阴的秋风一次次将我吹远了,望不见童年,望不见奶奶,望不见故园。
⑧我很喜欢作家汪曾祺先生一段话:“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一直不知道“菘”是什么样
精致的蔬菜,是秋末的一味美食。那日翻开《诗经》就看见它,原来是一棵青翠的大白菜。如同农家一个粗衣旧服
的小闺女,一日进了学堂,戴眼镜的老师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丫头,众人捂着嘴笑,老师就像随手给丫头取了
大名“菘”,使得这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整个人一下子优雅、端庄起来。秋末,清炒大白菜时配上黄的姜丝和几丝红辣
椒,盛在青花瓷盘里,分外悦目,爽口宜人。
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几场秋雨,将天空洗得犹如碧玉一般明澈。所有的树木渐渐落尽繁华,
疏朗的枝桠伸向晴空,大自然庄严、肃穆的季节来了。
⑩人过了而立之年,才渐渐懂得秋之深的韵味。就好像一个人的文字,年轻时姹紫嫣红开遍,分外艳丽妩媚。
慢慢年长,才明白“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的道理,文字到了一定的时候便开始做减法,简洁、
干净、纯粹。将枝头的繁华一一卸下,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洁不芜,气定神闲,沉静从容。文字有了山寒水瘦、
千山鸟飞绝的意想,也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明朗。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删繁就简三秋树,将人生和文字站成秋天里
的一棵树,那是生命的另一个境界。
(选自《最美文》2013 年第 10 期卷首语)
(1)20.第①段描写节气与植物,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从表现手法角度对第④段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简析第⑨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关于《红楼梦》中袭人名字的联想意在抒发作者沉醉在花香中的情怀。
B.第⑥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意在强调深情朴素的情感会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10
C.第⑦段关于幼年采摘蒲公英的回忆是为了突出作者无法回归故园的悲伤之情。
D.第⑧段老师给丫头取名的联想意在表明素朴的人生也一样散发优雅端庄之美。
(5)24.联系全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对结尾画线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带着原生态的青春,有着青草般的鲜美气息,充满对世界的童真”;也有人说“李娟
写作太过个人化,过于清浅,格局也不开阔”。对此,你怎么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等),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3 题
扒火车
①父亲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②他扒的是拉煤的货车。火车经过车站时,父亲挑着一担米糖,身影如风,和火车进行赛跑。他的脚下,像装
了风火轮一样,越跑越快。就在火车驶离站台的一瞬间,父亲纵身一跃,一手稳稳地托住肩上的担子,一手凌空攀
上车门边的把手,三下两下,身手敏捷地上去了。彼时,天边夕阳正在缓缓坠落,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父亲站在
火车顶上黝黑的剪影,伟岸,如松。
③其实,这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和儿时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差不多。父亲个子瘦小,身单力薄,别说是挑一
担米糖追赶火车,就是让他在平地上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但是,他确实扒过火车,在
浙赣线上。
④我老家丰城以产煤而闻名江南,素称煤海,浙赣铁路特意在这里设了一个小站,每天挖出山一样的煤炭,从
小站的煤场装运出发,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过萍乡,一路西行到达湖南株洲,然后换火车头,转京广线南下
或者北上。我的家,就在小站二十里地开外的一个小山村。
⑤1977 年冬末的黄昏,万物萧条,母亲挑着一对空箩筐,走在去镇子的路上,父亲袖着双手,缩头缩脑,亦步
亦趋,跟在母亲的背影里。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一刀一刀割过来。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又冷又饿,几乎要
虚脱。母亲娘家的舅舅住在镇上,开一爿铁匠铺。母亲带着父亲在她舅舅的店里,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仰仗舅
舅担保,在镇子东边的糖坊里赊了六十斤米糖。
⑥和往年一样,母亲摸黑又送了五里路,把担子搁下,紧了紧父亲扎在破棉袄上的腰带,叮嘱道:“小心点儿,
一家人能不能过个年,就看米糖能不能卖出去了,就指望你了。”黑暗中,父亲点了点头。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两枚
煮熟的鸡蛋,放进父亲里面衬衣的口袋里,说:“明天你生日,带上吧。”父亲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母亲的注视下,
挑着六十斤米糖,一步三颤,嘴边呼呼地冒着白气,像只鸭子一样摇摇晃晃,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下去。
⑦不远处的村落,隐在荒凉的山坳间,灯火稀疏,偶尔几声狗吠,在寒冬的夜空中,空荡荡地响起,空荡荡地
落下。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凌晨四点,终于到了煤矿火车站。偌大的车站,空荡无人,几盏昏暗的路灯,亮
在半空中,异常冷清。
⑧父亲观望了一阵,然后蹲在铁路脚下,从箩筐里摸出两个用针线缝补起来的大蛇皮袋,将箩筐套在里面扎牢
固,还特意在外面留了很长的麻绳。忙完这些,他爬上火车尾部的一节露天车厢,手攥住麻绳的另一头,像用水桶
在井里打水一样,站在车顶边沿,将那两个大口袋吃力地拽了上去。
⑨这时,一盏马灯从扳道房里游离出来,灯光昏黄如豆。父亲忙猫腰隐在旮旯里,心里无比恐慌。那盏马灯一
路逡巡,从车头到车尾,走走停停,走到父亲这边的车厢停住了,父亲听见脚底下有男人瓮声瓮气的嘀咕声:“今
天老汉我六十岁生日,高兴哩,每人发六个馒头。”紧接着,车下扔上来一个塑料袋,准确无误地砸在父亲头上。
父亲瞬间明白了什么,忙站起身去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老人,举着马灯,左脚有些跛,已经踅回身,一高一低
地朝车头摆去,不时往车厢里扔东西。
⑩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有一群同路人,更没想大家早已在老人的眼皮底下。父亲看着老人远去的灯
光,温暖无比,他想说些“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的祝福话,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父亲捏了捏自己衬衣
口袋里两枚圆溜溜的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⑪火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出发的。火车一声长鸣,浑厚深沉,惊醒了沉睡在煤堆里的父亲。他蓬头垢面,全身
黑乎乎的,像一个挖煤工。父亲探出脑壳,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冬天的下午,没有阳光,天幕低垂,病恹恹的,满
是阴霾。远处,是枯瘦的山水,空旷的田野,还有一排排光秃秃的直刺向天空的白杨树。火车过樟树,过新余,过
宜春,一路呼啸,向西驶去。火车头喷出的一团团白雾,在暗哑的黄昏里,炊烟一样袅袅升起,把父亲看得如痴如
醉。
11
⑫父亲心想,家里该喂猪打潲,做晚饭了。
(取材于夏阳的同名小说)
(1)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生活中的父亲跟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差不多,擅长奔跑、跳跃,攀爬火车时身影如风,动作敏捷。
B.母亲娘家的舅舅生活宽裕,但不愿招待亲戚,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这反映出贫困年代亲情的淡薄。
C.母亲精明强干,勤俭持家,小说以母亲这一形象衬托父亲形象,说明贫苦生活能使人由懦弱变为坚强。
D.小说选取冬末的黄昏、夜晚、下午等三个时间点展开叙事,并分别穿插环境描写,使父亲这一形象丰满,富有
感染力。
(2)20.赏析第⑤⑥段中的加点词。
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一刀一刀割过来。
(父亲)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在第⑩段中,火车出发前,父亲的眼泪 “无声地涌了出来”,而在第 ○11段中,火车出发后,
父亲又“如痴如醉”。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小说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3.小说中描述了穿铁路制服的老人无声地帮助扒火车者的情节,这说明在物质生活极度困苦的年代,世上依
然存在着一种温暖。这种温暖,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也能看到,请你从中选取一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
所体现的人性之美,并对此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答案解析
语言手法赏析
赏析表达技巧例题
例题 1、
【答案】(1)①引出作者对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畅想.②借张继的《枫桥夜泊》增强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③丰富文
章内容,增添阅读趣味.
(2)①结构方面:承接上文“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引起下文对游历古运河情况的介绍,照应题目.②内容
方面:介绍运河的历史变迁情况及后人评价.表达作者对这一伟大工程的敬意和高度评价,为介绍古运河提供历史
和文化背景.
(3)①比喻,“游龙”生动形象地写出船队的形态和气势.表达了对如今古运河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
②排比(如仅从细节、动作等方面作答,亦可酌情赋分),写出了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如今古
运河边姑苏人温馨幸福的生活.
(4)①文学方面.通过张继、皮日休等诗人描写古运河的诗歌及《白蛇传》的故事等内容,增添古运河的文化韵
味.②杰出人物方面.通过对与古运河有关的孙权、文天祥等杰出人物的介绍,突出了古运河的人文特点.③历史
遗迹方面.通过鉴真东渡史迹等大量历史遗迹和二千五百年格局未变的姑苏城等内容的介绍,表现了古运河的历史
厚重感.
【解析】(1)此段是首段,要注意思考首段的作用.“伫立于姑苏寒山寺侧畔的枫桥上”自然会想到张继的《枫桥夜
泊》,照应题目“畅想”;“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点明题目中的写作对象“古运河”.以此写起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上看,增强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作者对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畅想.
(2)回答此题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本段文字介绍运河的历史变迁情况及后人评价,“确
实,千年运河与万里长城同属中国古老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华夏民族的骄傲”表达作者对这一伟
大工程的敬意和高度评价,为介绍古运河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从结构上看,既承接上文写古运河,又引出下文对
游历古运河情况的介绍.
(3)①“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说明古运河如今的繁荣,“宛如游龙,沿江而下”运用比喻写出船队沿江而下的
矫健姿态和盛大的气势.
②“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运用排比的修辞;整句话写的是古运河边姑苏人温馨幸福的生活场景,
使人感到温馨幸福.
(4)回答此题要站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紧紧扣住题目“畅想”二字,从文中找出作者主要“想”了哪些内容,然后
分类归纳即可.
随练
随练 1、
【答案】(1)19.①写明子产死去和死去的时间,交代了郑人和孔子对子产的哀悼. ②为下文叙写子产的政绩和对
子产的怀念做铺垫. ③领起下文以树为抒情载体的叙写和议论,使文章在主题的表达上更加形象生动. ④奠定全
文的感情基调. (每点,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13
(2)20.①衬托.以子产墓前夕阳西下时的冷清苍茫来衬托子产被后人淡忘的感慨. ②比喻.把子产执政改革
中有人对他的谩骂和编排比作秋风,把子产写作那棵繁茂的大树,“抖抖身子”写出了子产对谩骂和编排的毫不在
意. (每小题,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3)21.(4 分)①爱民重民,为政清廉.②不畏时难,支撑危局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③克己奉公,严于律己,
严格约束后人.④知道感恩,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时能以国家利益为重.⑤不计诋毁的豁达胸襟.(每点,
任意 4 点即可;共 4 分)
(4)22.(6 分) ①主题方面的理解.“温润”主要指本文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因为本文主
题更多的是正向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子产的沉痛悼念,对子产执政智慧、清廉品行、爱民措施和爱国情怀的崇
敬.(,意思对即可.)“凌厉”主要指本文情感抒发上批判的意味不重,导致启发性、深刻性不强.比如文章在表达
对现代人遗忘了子产和子产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好品德的慨叹、对现代人毁坏自然和传统文化景观的悲 痛时,情感
没有针砭时弊的强烈释放,并且文章对子产价值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和深刻的阐释.(,意思
对即可.)
②语言运用上遣词造句富有匠心,文章叙述处简洁,抒情处典雅,描写处细腻;(温润,1 分)但是规范有余创 新
不足,少了一点文字本身的奇崛和张力(凌厉,1 分).
③文章象征、比喻的艺术手法运用娴熟,深刻精警;(温润,1 分)但是缺少了一些实验性的探索,难以给人新颖
的阅读体验.(凌厉,1 分)
注:主题方面,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各;学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也可以这样批阅:温润,;凌厉,;意思即可.
【解析】(1)19.“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子产死了.”交代子产死去和死去的时间.“ 整个郑国哭成了一团.远
远的还有一个人,哭得声泪俱下”交代郑人和孔子对子产的哀悼,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一棵大树
的叶子开始下落”和“孔子一哭,树叶子就全落了”照应题目中的“树”,领起下文.
(2)20.①从“找寻了许久才看到一块子产呆的地方.四处正在开山采石.子产睡的地方没有苍松翠柏,甚至没有
一棵大树”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画线句子写的景是为了衬托子产被后人淡忘的感慨.②文章在标题中就把子产比作
树,这里的秋风意指改革中有人对他的谩骂和编排,“落多了就抖抖身子”是说子产毫不在意.
(3)21.“子产病危嘱托儿子,生不占民财,死不占民地.”体现子产严于律己,严格约束后人;“多年的停滞和衰
败后,子产应运而生,支撑危局.”体现临危受命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子产主张国政宽厚仁慈,恩威并施.既
以法治国,又施善于民.”体现子产宽厚仁慈,施善于民;“子皮找子产来了,他想让儿子尹何当个邑卿什么的,子
产热情地接待了,但很认真地认为,尹何还年轻,缺乏经验,恐怕难以胜任.答应了就等于毁了国家利益,也毁了
尹何.”体现子产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时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子产为政,也有人骂,
唱着词编排他.子产只当是落了一身秋风,落多了就抖抖身子.”体现子产不计诋毁的豁达胸襟.
(4)22.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明白“温润”和“凌厉”的意思.“温润”是温和细润的意思,“凌厉”是迅速而气
势猛烈的意思.阐述“温润”的特点其实就是分别从主题、语言、技巧等三个方面来概括本文的特点,而“凌厉”则是
针对“温润”指出不足.
赏析语言特色
例题
例题 1、
【答案】(1)10.指出桑树、梓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点名种树的价值,同时引出下文对树与故乡、树与家的密不
可分的关系的叙写。运用诗经名句放于文章开头,增加本文文化气息。
(2)11.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材;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
精神寄托;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
(3)12.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甜蜜又矛盾的微妙情感。②运用比喻,将树
比喻为丫鬟与耳伴,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③句式整散结合,句式参差,韵律和谐。
(4)13.作者生活在城市,与树形同陌路,我们与故乡越来越远。没有了树,我们也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
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衰落,暗含了作者的哀伤、忧思之情。
14
随练
随练 1、
【答案】(1)①文章开头对雾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大雾的飘游,湿润,使草垛、屋檐、冻土等簇拥着霜花的天然的美
丽②营造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与城市中大雾中的路灯、车辆等的“不知所措”形成对比,反衬出要在嘈杂的城市找
到雾中的快乐与自由,实属不易.③表达了我对雾的喜爱,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④与结尾形成呼应.
(2)①修辞:运用排比、反复、反问等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
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②句式: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稀奇古怪的走
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③语言:描写、叙述相结合,多变的句式和修辞,使文段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表现了“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
(3)①含义:“得意忘形”指表面是指在雾中无所顾及、不加防备、自由自在地行走,实则指一种注视自我,回归
本真,放浪形骸,率性而为、自在欢乐的生命体验②意义:“得意忘形”是对“正确”人间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
板生活常态的“非常”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获得自在生命体验的美妙境界.
(4)①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含有“每个人都可以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意味.“我”是“你”的一员,实写
“我”的得意忘形,暗写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生命状态.②文章题目中的“你”既是泛指,也具体指“我”在雾中遇见的
姑娘,“你”是和“我”一样在雾中“放肆”的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意在使文中的“我”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③文章
大量写“我”得意忘形、放松自在的个体行为时,也穿插了对“你”(每个人) 生命状态的普遍意义的探寻,意在以点
带面,增强吁请、号召的说服力,使文章具有感性之美,亦富悟理之妙.④文章题目中的“你”又指假定的读者,作
者以第二人称增强了文章与读者交流沟通的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以对“我”的得意忘形的具体描述,传达
对自由人生境界的向往和对读者改变生命状态的真切期待.
【解析】(1)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答题时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这是一处景物描写,在结构
上与结尾首尾呼应;在内容上则主要是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2)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
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
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
姿;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旬,加快语言节奏;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描写、叙述相结合,诙谐幽默.
(3)结合原文八至十二段我在大雾里“醉”这走,待雾散后我又“正确”的走本想我的目的地,可理解为“得意忘形”的
意思是放肆的走,放浪形骸,率性而为;注视自我,回归本真,体验生命的自在与欢乐,意义 “得意忘形”是对“正
确”人间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板生活常态的“非常”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
获得自在生命体验的美妙境界.
(4)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
性理解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是多层面的而不是单层面的,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
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主旨的隐含意义、作者的写作动机、文本的时代与社
会背景等.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所进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文章中人称运用的作用.文中用第二人称“你”来写“我”,正是
因为你中有我,以点代面,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参考答案:
(1)①文章开头对雾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大雾的飘游,湿润,使草垛、屋檐、冻土等簇拥着霜花的天然的美丽②营
造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与城市中大雾中的路灯、车辆等的“不知所措”形成对比,反衬出要在嘈杂的城市找到雾中
的快乐与自由,实属不易.③表达了我对雾的喜爱,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④与结尾形成呼应.
(2)①修辞:运用排比、反复、反问等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
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②句式: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稀奇古怪的走
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③语言:描写、叙述相结合,多变的句式和修辞,使文段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表现了“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
(3)①含义:“得意忘形”指表面是指在雾中无所顾及、不加防备、自由自在地行走,实则指一种注视自我,回归
本真,放浪形骸,率性而为、自在欢乐的生命体验②意义:“得意忘形”是对“正确”人间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
板生活常态的“非常”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获得自在生命体验的美妙境界.
(4)①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含有“每个人都可以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意味.“我”是“你”的一员,实写
15
“我”的得意忘形,暗写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生命状态.②文章题目中的“你”既是泛指,也具体指“我”在雾中遇见的
姑娘,“你”是和“我”一样在雾中“放肆”的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意在使文中的“我”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③文章
大量写“我”得意忘形、放松自在的个体行为时,也穿插了对“你”(每个人) 生命状态的普遍意义的探寻,意在以点
带面,增强吁请、号召的说服力,使文章具有感性之美,亦富悟理之妙.④文章题目中的“你”又指假定的读者,作
者以第二人称增强了文章与读者交流沟通的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以对“我”的得意忘形的具体描述,传达
对自由人生境界的向往和对读者改变生命状态的真切期待.
随练 2、
【答案】(1)①叠字②比喻③比喻④通感。
(2)作者用了丰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总体上给人一种清新
高贵的感觉。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解析】这是对修辞类型与作用效果的考查。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
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
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
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学会对修辞手
法进行鉴赏。
拓展
拓展 1、
【答案】(1)20.引出下文秋渐深时植物呈现的不同风貌,奠定全文清新自然的感情基调。
(2)21.以动写静,刻画了秋天的静谧自然,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的喜悦之情,突出了作者敏感细腻的情怀。
(3)22.承上启下:呼应③④段写树的内容,概括了秋季树木的变化姿态,突出了“秋渐深”的主题;引出下文的
人生感怀。
(4)23.C
(5)24.形式:结构上,卒章显志;修辞上,使用比喻(或者“移用”),将人生和文字的简单纯净比成“秋天里的一
棵树”,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内容:无论是为文还是为人,都应该像秋天的树一样,褪尽繁华绚丽,追求简单、
纯净,如此,方能成就生命的超拔脱俗,也才会有开阔明朗的生命境界。
(6)25.示例一:
李娟的散文以小见大,在朴素自然的娓娓叙述中反映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比如作者笔下的“细密的榉树红叶”“相
依相偎的稻草”“精致的晚菘”,无一不是惯常的生活化的事物,却又无不充溢了生活的温情,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
人生姿态。(选材角度)
示例二:
李娟的散文浅白显豁,援引材料虽多,但缺乏对生活的提炼和思考,显得格局不够开阔。花开花落、新陈代谢本是
自然常态,作者却只从树叶的凋零飘坠中寻求对生活的感悟,未免有些局促逼仄。(选材角度)
示例三:
李娟的散文语言简洁朴素,细腻生动。比如将节气和植物比成一对恋人,富有情趣;而写收割后的稻草依偎在一起
取暖,则又非常富有生活气息——这些细腻的描写,显示了作者简洁纯粹、沉静从容的创作观和生活态度。(语言角
度)
示例四:
李娟的散文语言平白如话,过于生活化,缺少咀嚼和回味的空间,彰显了作者的视野不够开阔,有些小众化。(语言
角度)
【解析】(1)20.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
16
第一段表现的内容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析,可以围绕引出下文、奠定全文情感基调等方面作答,整合答案时应
当表达清楚引出下文什么内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2)2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
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
插叙等)。本文第四段中,写红叶,“像一叶小舟,驶向秋之深处”;“踩着沙沙的落叶”;“山中松子落”;鸟儿“说着
悄悄话”等内容都是为了展现秋天的静谧,因此可以确定为“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作者什
么情感,意思对即可。
(3)2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分析文章语句结构上的作用,可以就其所处文中位置考
虑,作为中间部分,可以考虑其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等作用,回答时要表达清楚承接了上文的什么内容,开启或引
出了下文的什么内容,意思对即可。
(4)2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突出作者无法回归故园”说法错误,根据文中“我
也是蒲公英的孩子,光阴的秋风一次次将我吹远了,望不见童年,望不见奶奶,望不见故园”一句可知,这里表现
的是远离故园的悲伤之情。
(5)24.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该题,应该明确,题干已经表明要从内
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对结尾画线句进行赏析,从内容上来说,要把握“将人生和文字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树”等内容总结
概括;从形式上来说,要注意这句话是用于文章结尾,可以考虑其卒章显志的作用,另外“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树”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令表达语言生动形象。
(6)2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自己观点,从题干两种“有
人说”中选择一个角度作为自己答题方向,然后再考虑从选材、语言等角度作答,如果同意第一种“有人说”的意见,
可以答出李娟的散文以小见大、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李娟的散文语言简洁朴素,细腻生动等内容;如果
同意第二种“有人说”的意见,可以答出李娟的散文浅白显豁、格局不够开阔、李娟的散文语言平白如话,过于生活
化,缺少咀嚼和回味的空间等内容,这些答案均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
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拓展 2、
【答案】(1)D
(2)①“割”一词形象、有力地写出寒风的凛冽、点明自然环境的恶劣,烘托出父母为维持生活、度过年关在贫困
中顽强挣扎的形象。②“歪”一词形象、逼真地描绘出父亲虽然挑着六十斤米糖,却“一步三颤”“摇摇晃晃”的形态,
呼应了第③段所写“身单力薄”“举步维艰”等内容或突出父亲扒火车卖米糖的艰辛。
(3)火车出发前,父亲“捏了捏两枚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这两个动作暗示出,父亲想起了家,
想起了妻子及自己的生日,浓浓的亲情感动着他,过日子的艰辛考验着他,种种复杂的情感使他的眼泪“无声地涌
了出来”。而火车的出发,意味着“卖米糖”的希望就要实现,一家人就会有饭吃,就能过个年,于是心情舒畅,看着
火车头喷出烟雾“如痴如醉”。
(4)①体质较差。“个子瘦小”“身单力薄”“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等。②懦弱胆小。跟在
母亲身后,缩头缩脑,亦步亦趋等。③懦弱中有着坚强。虽体质差,胆子小,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敢于扒火车卖
米糖。④感情丰富。对穿铁路制服的老人充满感激之情,对家庭亲情有着充分的体验,对困苦生活有着辛酸之感等。
(5)如《平凡的世界》中的金俊海,他作为黄原城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司机,他的生活比较优越,但他并没有富而
不仁,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孙玉厚一家的生活;在孙少安婚事的筹办过程中,积极帮助孙家筹措粮款。
人性光芒闪耀于其身。
【解析】(1)A 项应是想象中的父亲;B 项文中无据;C 项不构成衬托关系。
(2)第○1题,除了从赏析题的答题角度(修辞方法、描写手法、关键词、主旨)中的关键词(动词)的角度进行赏
析,还要从环境描写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衬托人物形象或情感、借景抒情)的角度进行赏析。第②题
是人物描写,所以主要从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另还可从句段作用角度。
(3)属于情节内容分析题,难答之处在于要读懂文中暗含的故事情节,以及父亲的人物形象特征。
(4)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
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
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如文中“个子瘦小”“身单力薄”“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可提取出
父亲“体质较差”的特点。
17
(5)①从《平凡的世界》中选取对应的事例。②分析并提炼出事例所体现出的人性之美。③联系生活,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