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卷
2019.10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总分 120 分
一、单选题
1.中国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
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铁制工具的使用
B. 社会局面的稳定
C. 水利技术的提高
D. 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使用,推动了大型水利工程 兴建,A 正确;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局面动荡,B 错误;材料中未体现战国与春秋相比水利技术的进步,C 错误;水利工程建
设是小农经济的发展的原因,不是小农经济推动水利建设,D 错误。
点睛:水利工程的兴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表现在生产
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等。从题意可知铁制农具的使用正是体现了生产工具的进步。
2.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
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 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 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 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 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
的记载可以推断出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
所。因此 C、D 也正确,不符合题意。会馆并不是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故 B 项错误,
符合题意。故选择 B 项。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基本史实的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此题为反向
选择。
3.16 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 40 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
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
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
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A. 商业立国的理念
B. 殖民扩张的野心
C. 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世界工厂的自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荷兰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荷兰人对经商的诚信的执着、变通,体现荷兰人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
而牺牲商业利益;两者体现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A 项正确。题干强调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
念,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 B。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荷兰,排除D。
【点睛】荷兰殖民扩张:
⑴对外贸易发达。17 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⑵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
荷兰”(即新尼德兰)
4.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这表明欧洲早期航海活动
A. 受到人文主义影响
B. 始终遵循着国际法
C. 密切洲际文化交流
D. 抹杀土著的命名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
可知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肯定,属于人文主义范畴,A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国
际法无关,B 选项排除。密切洲际文化交流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 选项排除。当时的土著
还处于未开化阶段,D 选项排除。
5.下面是 1784~1836 年英国进出口相关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据此得出的结论是,这
一时期英国
年份 原料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 制造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
1784~1786 年 43.6 82.2
1814~1816 年 51.6 83 6
1834~1836 年 67.8 91.1
A. 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C. 重商主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D. 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可知,原料进口和工业品出口占比均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大
量进口原材料,在本国生产成工业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故答案为 D 项。缺乏其他国家进出
口信息,无法通过比较得出 A 项说法,排除;缺乏英国对外贸易各个时期各类商品具体信息,
无法通过对比得出 B 项说法,排除;随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英国的推动下,自由贸易取
代重商主义,推动对外贸易发展,C 项排除。
6.有人感慨,到 20 世纪初,“其他农产品、畜产品和家庭手工制品等都成了中国重要的出口
物。几乎每个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已与世界市场发生了联系”。这种“感慨”实际上是
A. 民族企业市场扩大的表现
B. 农民积极开拓市场的表现
C. 传统经济难以为继的反映
D. 传统农业继续发展的体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其他
农产品、畜产品和家庭手工制品等都成了中国重要的出口物。几乎每个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都已与世界市场发生了联系”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模式难易适应新经济形式,故 C 项正确;材
料中不是民营企业,故 A 错误;B 不是材料主旨;D 中传统农业错误。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经济发展对政治的
影响
【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首先注意抓住重点,通过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十年“文革”等主要事件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考生要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其次,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看待探索中的挫折,尤其是“文
革”时期的挫折。
7.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
“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B. 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 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 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日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
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可知马克思强调的是列强的侵
略给中国人民帯来灾难的同时,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了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
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故 D 项正确;马克思说的“暴力”指的是中国在
外在压力的情況下走向了近代化,故 A 项错误;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的
说法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列强对华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 C 错误。
8.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
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旨在
A. 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
B. 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C. 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
D. 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今日共和告成,措施
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故 C 正
确。材料主旨不在于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故 A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实业救国论存在
的不足之处,故 B 排除。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故 D 排除。
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9.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
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
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这一
举措其实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内外
形势确定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 D 选项
正确。A 选项说法错误;B 选项只概括出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举措的深层内涵;C
选项材料体现不出,不能通过企业合并就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没落。而且“开始”一
说也有错误。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
10.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
金属矿、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主任的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
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要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
实验工厂。材料中的措施反映了( )
A. 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B. 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 民族经济深受打击 D.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西部地区兴
办了很多厂矿企业,这些措施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 A 项正确; B 项彻底改变不符
合史实,排除;日本的侵略使民族经济深受打击,C项与题干中的措施无关,故排除;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
族工业的内迁
11.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
1992 年和 2001 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 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答案】B
【解析】
1984 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
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 符合题意;A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1978 年,排除;开
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 1990 年,排除 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 1980 年,排除 D。
12.1964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
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 20 世纪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再现的能力。材料中针对的是 50 年代末的“缺点和错误”,指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针对这些错误探索,
党政府在 1960 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以纠正,故 D 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
践·八字方针
13.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
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
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
A. 中国农民面对现实 创举 B.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
C.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 D.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方式,但土地的所有制
形式并未变,这些都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故 A 项正确,CD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
营方式的改变,不是发展模式创举,故 B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安徽、四川
②前提:土地公有制
③特征:包产到户
④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乡镇企业的发展:
作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
结构。
(3)性质和意义: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
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
的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
践中的新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
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14.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
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解答本题须理解经济特区是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为对外开放的试点;题干问的是主要原因,应从中国这个内因角度分析。②是从外因角度分
析,不符合题意;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与试点,从内因来看,①符合题意;③“经济
基础薄弱”说法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置是现代中国开始对外开放,从思想这个内因来看,是
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故④正确。正确选项为 D 项,ABC 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
15.1913 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
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
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答案】B【解析】
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
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 B 项。1913 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
间上可排除 A 项;C 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
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 D 项。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
生活
【名师点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如鸦
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传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如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
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等。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广告宣传中的体现,广告的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
的心理,“精神日旺,思想日新”也反映出 1913 年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追求新思想、
追求进步的社会潮流。
16.“两盒点心跑一天”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 年,某城
从除夕夜 7 点到初五中午 12 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 65%左右;1999 年,中国电
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
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答案】D
【解析】
人们由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串门拜年方式到之后的用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和微信等拜年
方式,这是由于网络通信手段的发达导致的,所以 D 符合题意;邮政与电信合一的时代是在
1949 年开始的,故排除 A;电信缩短的不是人们的心理距离而是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故排
除 B;题干说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所以与城市化关系不大,故排除 C。17. 20 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
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
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 报纸和广播 B. 铁路与飞机 C. 电视和电影 D. 网络与漫
画
【答案】A
【解析】
略
18.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 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B 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 罗斯福新政是在 B 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D. A 理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理论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是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
B 理论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排除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
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 A;罗
斯福新政始于 1933 年,排除 C;70 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各国适当减少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失去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D 正确。所以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题意和图示对“A 线”“B 线”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利用判
断的结果,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排查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9.“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
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这表明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 基本矛盾
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工人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增长的速度,表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故 C 项
符合题意。材料只是体现了生产增长率与工人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能得出 A、B、D 三
项的结论。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经济
危机发生的原因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0.“特别是 1996 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 112 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 4%,而且与此同
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
就业水平。”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 国家干预的加强
B. 混合经济 完善
C. 第三产业的兴起
D. 信息技术的推动
的
的【答案】D
【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变化,是材料中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故 D 项正确。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
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
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
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
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
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
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 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
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 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 世纪
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 世纪
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
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 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
恩角。1642-1643 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 15 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答案】(1)变化:漕运方向由“东——西“向到“东南——西北”向,再到“南-北”向;
从河运到河海兼运。
原因:王朝更替;政治中心变迁;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开通;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贸易的繁荣。
(2)影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
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同时也给亚非拉地区造成了灾难等。
(3)差异:中国是以农业立国,自给自足;海运为政治服务;不注重经济效益;无原始驱动
力,当运河淤塞之后海运便停止。
西方是以商业立国,对外扩张;航运为经济服务;注重经济效益;有原始驱动力,当海运受
阻后更开辟新的路线。
【解析】
【详解】(1)变化:从材料“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
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
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
行,以海运为主”中很容易总结出汉朝时由东向西,唐宋时由东南向西北,后转为由南向北。
渠道由河运到海运、河运都有。
原因:从材料中秦汉、唐宋、元明清朝代不同时期漕运路线的变化可以得出由于王朝更替,
导致都城的变化也就是政治中心的变迁,还有就是唐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也导致运输路线变
化。除此之外还有如大运河的开通、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贸易的繁荣等因素。
(2)通过材料看到开辟新航路后,找到了通往东方的道路,但是很多航海家仍在开辟其他的
航线到达东方,其实这些航海家寻找新航线的目的就是掠夺土地和财富,也就是新航路开辟
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回答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殖
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同时也给亚非拉地
区造成了灾难等
(3))比较 15 世纪中西方的差异。时间是 15 世纪,那么联系此时中国是明朝,处于封建君
主专制时期。西方是新航路开辟追逐财富时期。联系此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即
可。由于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分析,就使比较点主要在经济方面。中国的漕运主要论述
点在联系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中国是封建小农经济为主,是农业立国,自给
自足;海运为政治服务;不注重经济效益;无原始驱动力,当运河淤塞之后海运便停止。
西方在 15 世纪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人民渴望财富去开辟新航路,再联系材料
二容易得出西方是以商业立国,对外扩张;航运为经济服务;注重经济效益;有原始驱动力,
当海运受阻后更开辟新的路线。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起源于 16 世纪;观点
二:起源于 19 世纪;观点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
料一中任选 4 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沦结合、史止实准确)
【答案】参考示例:
观点:经济全球化起源于 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论证:
①市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②商品:欧洲商人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美洲的烟草,
非洲的象牙运往世界各地销售。
③货币:欧洲商人把美洲的金银带到亚欧等地,促进贵金属货币发展。
④物种: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到世界各地。
⑤人员:黑奴贸易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欧洲白人向美洲移民。
⑥科技:欧洲传教士和殖民者把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带到亚洲等地。
16 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活动真正开始超越国界,通过外贸、技术、资本、服务、
相互联系和依存等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1)皇帝直隶;独立于政府之外;军力强大;兵民合一;民族分治。(9 分,每点 3 分,答出其中 3 点即可)(2)有利于强化皇权(强干弱枝),增强军力,维护耶律氏(契丹贵族)的统
治。(6 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依据图片提取信息题,解题关键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依据所
学进行分析原因。可以依据图片二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从三
个观点进行提取信息,论证依据材料一中并结合所学从“市场、商品、货币、物种、人员以
及科技”的等方面进行论述,注意表述成文,同时,注意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具有事件和
影响进行论证。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
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
【名师点睛】多种评价型材料题,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
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
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23.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材料一中的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
样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材料二中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的原因是什
么?
【答案】(1)明代的“机房”主要是手工劳动,民族工业是机器生产。近代民族工业多分布
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
(2)特征: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②民国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
一些障碍。③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潮。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提
倡国货。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生产方式的
不同,即民族工业采用机器生产,而“机房”主要是手工劳动。民族工业在分布上的特点结
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中的曲线图可以看出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的。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大致是在 1910—1920 年间,原因主要从一战的爆发、民国的建立、民国政府的激励政策和群
众爱国运动的角度进行总结作答。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
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
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
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的内涵。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官补是官僚政治的重要体现。明朝官员所用的补子制作方法有织锦、
刺绣和缂丝三种。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用猛兽代表武官。根据官员品级所用图案各异。文
官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鸳鸯,五品为白鹏……武官一品为麒麟,
二品为狻猊,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
材料二 18 世纪英国大众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服饰消费欲望;
服饰消费的变化也与家庭决策的改变以及婚姻、职业、非自愿消费、服饰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因素有关。另一方面,服饰消费又推动了英国的社会变迁。服饰消费不仅刺激了英国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预示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而且还弱化了社会阶层等级和身份的界限,
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改变。
材料三 一生喜欢华美媲美的张爱玲曾说: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100 年来,从晚清到
民国到新中国,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
地位也随之改变。中国女性服饰的变迁也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从禁锢走向开放的进程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清中国官补的特点及其成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当时英国服饰文化变迁的影响。
(3)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缩影,结合材料三谈谈近代以来影响中国服饰变迁的
因素。
【答案】(1)特点:等级差异。
成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官僚政治);农耕经济的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封建伦理(宋明
理学)。(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回答,其他表述若言之有理也可赋分)
(2)影响:冲击传统的社会等级和身份制度;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
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3)此题为主观题,主要考查社会史观。只要考生从近现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的相关重大历
史史实进行回答,均可给分,但要注意回答过程中要凸显历史事件对社会群体生活(服饰选
择)的影响。可参考的史实包括:近代列强入侵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重大社会变革(辛亥
革命、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根据官员品级所用图案各异”可知体现的是等级差异。这主要和封
建专制等级制度、农耕经济的影响、封建伦理的影响等有关。
(2)根据材料“服饰消费不仅刺激了英国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预示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
来,而且还弱化了社会阶层等级和身份的界限,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可知体现的是对
传统的社会等级和身份制度的冲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思想解放。
(3)根据材料“100 年来,从晚清到民国到新中国,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巨
大变革,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地位也随之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影响
中国服饰变迁的因素需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中西文化的交流
碰撞、民族危机加深、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方面进行分析。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孟子认为要使百姓
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
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
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
弱之家”予以救助。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
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材料二从 19 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
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
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
父”。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
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
政策。1972 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犄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
优先目标之一。80 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答案】(1)相似之处:通过立法手段实施;国家(政府)推行;以弱势群体为救济对象;
都形成了社会保障的思想或理论。
(2)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多,覆盖面广(全民化、全面化);欧共体加强对社会保障
制度的协调;80 年代,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原因:二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或答“50 年代到 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
速发展”);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80 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
(3)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相适应,不断调整完善。(其它回答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元代延续前代的
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
大致沿袭”和材料二“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
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
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可以从政府推行、政府立法、救济对象、
思想和理论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
据材料“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
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
策”“80 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等信息
可概括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第二小问原因:关于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
新发展的原因可以从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欧共体推动、经济滞胀等方面考虑。
(3)本问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对中外社会保障
制度的认识”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实质、作用、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等角度进行
思考,言之有理即可。